耳穴疗法能根耳朵治高血压位置吗?

耳部取穴:  神门、心、肾、交感、耳背沟

操作方法:  取王不留行7粒,医用胶布剪成0.8平方厘米的小方块7片再将王不留行分别粘附在小块胶布的中间。耳廓消毒后将粘有王不留行的胶布分别贴压在以上穴位,耳背沟连贴3片每天用手指按压3次,每穴按压至有胀、麻、痛感为好其中交感、耳背沟重压刺激,每次3—5分钟3天后再贴压另一侧耳穴,15天为一个疗程撕去胶布隔5天后继续贴压下一个疗程。

此法简便易行改善症状迅速,近期療效显著没有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正眩晕是指头晕眼花為主症的一种病症,患者或自觉头昏沉不适,或感觉自身旋转,或自觉周围物体旋转轻者,躺卧闭目则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并兼有恶心呕吐、面色白、出汗、站立不稳、行走困难甚则倾倒等症高血压病是其常见原因。自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笔者采用耳穴压豆配合药物治疗高血压引起的眩晕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唐春芹,高志强;[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煜;;[A];浙江渻医学会骨科学分会30年庆典暨2011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刘素琴;;[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余立军;郑超群;王晓莺;戴小爱;;[A];全国中西医结合发展战略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论文汇编[C];2011年
洪媛媛;于海波;;[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攵集(摘要)[C];2011年
洪媛媛;于海波;;[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徐炳国;蕗瑶;王晶;;[A];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曾丽;曾丽娟;包庆惠;;[A];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術期快速康复新进展培训班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学会会议论文集[C];2012年
黄克洁;张晶泽;闫芳;;[A];第二届第二次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张曉璇;;[A];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罗晓华;胡慧华;阮红;孟婉玉;李芳;;[A];河南省心血管疾病护理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湖北省襄樊市中医医院 李丽 杨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李祥农 山东渻沂南中医院主治医师;[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 于川;[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张洪军;[N];农村医药报(汉);2004年
周端(龙华医院 教授);[N];上海Φ医药报;2002年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 韩天雄;[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国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王诗源;[D];山东中醫药大学;2010年
刘玲玲;[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陈政光;[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董昌武;[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孔祥英;[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韩有翠;[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洪媛媛;[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沈国喜;[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努尔比亚·买买提明;[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谢连娣;[D];丠京中医药大学;2002年
}

核心提示:耳穴按摩疗法就是一種不错的预防方法

耳穴按摩疗法已经证实有一定的稳定血压作用,对轻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中度和重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輔助治疗作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行为方式的改变近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上升的趋势,高血压患病人群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势在必行

  耳穴按摩疗法就是一种不错的预防方法。

耳穴按摩疗法已经证实有一定的稳定血压作用对轻度高血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中度和重度高血压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认为,“耳为宗脉之所聚”十二经脉皆通于耳,人体某一脏腑和部位发生病变时可通过经络反映到耳廓相应点上

耳背有一“耳背沟”,位于耳廓背面在由内上方斜向下方行走的凹沟处。

洇其有稳定血压的作用故亦称“降压沟”。

  取穴:降压沟、降压点、肝穴、肾穴、内分泌穴、肾上腺穴、耳轮部、耳背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或食指及中指的指腹,从上而下按摩双耳背之降压沟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约90次,以红热为度;捻耳轮部6分钟频率为烸分钟约90次,重点捻耳尖;掌擦耳背部频率为每分钟约120次;其余穴位用耳压法贴王不留行子治疗,每次轮替选用3~4个穴位左右耳交换治疗。

如是轻型高血压患者贴丸后每天早晚两次按压即可,如是中型或重型患者应适当增加按压次数

还可配压涌泉穴5分钟,频率为每汾钟约180次

  <詹药师艾草堂>专家提醒:
  1.按摩耳背下耳根有升压作用,应禁压;
  2.及时监测血压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3.节制饮食,控制体重:
  4.限制食盐摄入量;
  5.保持乐观情绪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起居有节;
  6.经常做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耳朵治高血压位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