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药中的肥料增效剂剂是什么

中兽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兽药的基础知识
查看: 1208|
摘要: 兽药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抗菌药一、抗菌药物:具有抗菌和抑菌的作用,供全身或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及其它化学药品的名称。二、抗生素的分类A、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范围进行分类1、主要是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包括青 ...
兽药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抗菌药一、抗菌药物:具有抗菌和抑菌的作用,供全身或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及其它化学药品的名称。二、抗生素的分类A、按照抗生素的抗菌范围进行分类1、主要是抗革兰氏阳性菌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脂类、林可霉素类、杆菌肽等。2、主要是抗革兰氏阴性菌的抗生素:包括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3、广谱抗生素:包括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4、抗真菌抗生素:包括多烯类的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5、抗霉形体的抗生素:包括硫酸粘菌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B、按照抗生素的化学结构进行分类:1、ss一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棒酸、硫霉素、诺卡霉素。2、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金霉素等。&3、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壮观霉素等。4、大环内脂类:①对败血支原体敏感的:包括泰乐菌素、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北里霉素、螺旋霉素等。②抗真菌和原虫的:包括多烯,毒性大。需静注(二性霉素B、制霉菌素。)5、离子载体类(又称聚醚类):包括盐霉素、莫能菌素、马杜海南霉素等。6、多肽类:包括多粘菌素、杆菌肽、弗吉尼亚霉素、万古霉素等。C、根据抗生素的作用原理进行分类:1、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ss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杆菌肽等)2、损坏细菌细胞膜的屏障功能:如多烯类的二性霉素B等。3、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如氨基糖甙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和氯霉素类(甲砜霉素、氟本尼考)。4、抑制细菌核酸的合成:如利福平、新生霉素、灰黄霉素。三、合成抗菌药1、磺胺药和抗菌增效剂⑴磺胺类药优点:高效,长效,低毒,与抗菌增效剂合用,能扩大抗菌范围,提高磺胺药的疗效。作用机理: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呈抑菌作用。⑵抗菌增效剂&&& 抗菌谱与磺胺药类药相似,抗菌作用较强。能增强磺胺药和多种抗生素的疗效,抗菌增效剂由此得名。与磺胺药合用磺胺药的抗菌效力增强几倍乃至几十倍,由抑菌作用变成杀菌作用,能扩大磺胺药的抗菌范围(对磺胺药产生的耐药性的菌株也有效)。抗菌增效剂与四环素、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的合用,也有增效的作用。2、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抗菌药,是近年来研究开发的新领域,作用机理是抑制细胞DNA回旋酶,干扰细菌DNA的合成。第一代产品:萘啶酸,其抗菌作用仅限于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第二代产品:吡哌酸,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高于萘啶酸,抗菌作用强于氨苄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效,且与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青霉素G有协同作用。第三代产品:氟喹诺酮类,主要有诺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单诺沙星等。它们对肠杆菌科、绿脓菌科、革兰氏阴性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与其它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使用喹诺酮类药物的注意事项:A、主要品种: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其中氧氟沙星的利用度最高,对呼吸道效果好,恩诺沙星也可以。B、联合运用:与青霉素、磺胺类配伍使用效果好。不能与四环素、氯霉素、利福平配伍使用。C、目前通常使用剂量为100PPM左右(以原料药计算)最佳,即每克药品兑水10公斤左右,若每克兑水量低于2.5公斤时,随着用药量的增加,临床效果反而下降。D、因为喹诺酮类药安全范围大,毒副作用小,临床可将全天的药量一次投给。四、其它合成抗菌药硝基呋喃类:主要为痢特灵。本类药是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某些真菌和原虫均有效;破坏细菌体内的氧化还原酶系统,使细菌代谢紊乱。痢特灵有基因毒性,国家已禁用。喹噁啉类:本药是人工合成的新型抗菌药,抗菌谱广。其抗菌机理可能与细菌的DNA合成有关。常使用的药物有喹乙醇、痢菌净(乙酰甲喹)。&第二节& 抗病毒药一、抗病毒药抑制病毒的吸附、侵入、脱壳、核酸复制、转录、翻译、装配等增殖环节的一类药物。抗病毒药只能抑制病毒的增殖,而不能杀死病毒,因此,对临诊病毒的早期感染具有一定的疗效。二、作用机理1、阻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如金刚烷胺。2、抑制病毒DNA的合成,对游离病毒颗粒无直接作用。如病毒灵、碘苷。3、抑制逆转录酶。如利福平。4、阻碍病毒核酸的合成,对多种DNA、RNA病毒有抑制作用。如利巴韦林。5、诱导干扰素的合成,如干扰素诱导剂。6、抑制病毒核酸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如干扰素。7、抑制RNA的复制。如苯丙硫咪唑。8、抑制病毒的装配。如利福霉素。9、抑制mRNA的翻译。如甲红硫脲。&第三节&& 消毒药  消毒防腐药是一种对菌体有作用,对畜禽机体也有一定的损坏或影响的药物,在应用时应先考虑药物的浓度、作用时对家禽机体的影响。1、药物浓度与作用时间:一般的讲,浓度越高,作用时间越长,药物的作用越强,选择的原则是既对病原菌有较强的作用,&&&&&&&&& 又对机体不产生损害的作用浓度及时间。2、药液的温度:一般药液温度:一般地讲,药液的温度越高,对病原微生物作用越强,一般药液温度每提高10℃杀菌力即& 提高1倍。但在选择药液的温度时,必须考虑机体所能承受的温度以免引起烫伤。用药部位的有机物不仅消耗药量,而且&&&&&&&& 还能阻碍药液向深层部位的渗透。故在环境、用具、畜舍消毒时应事先打扫卫生,消除灰尘及垃圾。在创伤表面消毒时应&&&&&&&& 先消除脓血、脓汁及坏死的组织,以确保消毒药的效力。3、配伍用药:防腐药物之间的配伍应用,将对药效的产生明显的影响,如:乙醇与碘合用作用增强,而新洁尔灭与漂白粉使&&&&&&& 用时作用减弱。酚类药物对病毒、芽胞无效,而对生长期细菌作用较强。4、如何带鸡消毒?  带鸡消毒是集约化养鸡综合防疫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带鸡消毒能有效地杀灭鸡舍内空气及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创造良好的鸡舍环境,抑制氨气产生,对保障鸡群健康起到重要作用。一、清洁环境  带鸡消毒前应先扫除屋顶的蜘蛛网、墙壁、鸡舍通道的尘土、鸡毛和粪便,减少有机物的存在,以提高效果和节约药物的用量。二、消毒剂的选择  应选择广谱、高效、杀菌作用强而毒性、刺激性低,对金属、塑料制品的腐蚀性小、不会残留在肉和蛋中的消毒药,常用的消毒剂有(毒消、聚维酮碘)等三、科学配制药液  配制药液应选择杂质较少的深井水或自来水,水温一般控制在30-45℃范围。寒冷季节水温要高一些,以防鸡受凉造成鸡群患病,炎热季节水温要低一些,以便消毒同时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消毒药用水稀释后稳定性变差,应现配现用,一次用完。四、消毒器械的选择和正确喷药  消毒器械一般选用高压动力喷雾或背式喷雾器朝鸡舍上方以画圆圈方式喷洒,雾粒直径在80~120微米之间,雾粒太大易造成喷雾不均和鸡舍太潮湿。五、喷雾消毒的频率和喷雾量  一般情况下,每周消毒2~3次,夏季疾病多发或热应激时,可每天消毒1~2次,鸡太小不宜带鸡喷雾消毒,1周龄后方可进行带鸡消毒。一般喷雾量按每平方米30~50毫升计算,平养喷雾量少一些,笼养喷雾量多一些,小鸡喷雾量少一些,中大鸡喷雾量多一些。六、应注意的问题(1)活疫苗免疫接种前后3天内禁止带鸡消毒,以防影响免疫效果。(2)防应激:喷雾消毒时间最好固定,且应在暗光下进行。(3)消毒后应加强通风换气,便于鸡体表及鸡舍干燥。根据不同消毒药的消毒作用、特性、成分、原理,按一定的时间交替使用,以防病原微生物对消毒药产生抗药性。&第四节& 抗球虫药  球虫是危害畜牧业发展的一大害虫之一。不但感染鸡,还感染鸭、兔、猪、牛、羊等动物。  感染鸡的球有9种,其中8种感染鸡,1种感染火鸡;感染鸭的球虫有3类10种,而感染兔的球虫多达14种。其中以鸡受害最为严重。  目前,对球虫病的控制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疫苗免疫,二是药物控制。疫苗有肉鸡用和种鸡用两种。肉鸡免疫于1日龄在孵化厂喷雾免疫,而种鸡免疫苗于3日龄饮水免疫。由于虫株毒力原因,肉鸡疫苗还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从目前来看,控制肉鸡球虫病主要有两大类药物,一类是天然的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如马杜拉霉素、盐霉素等,另一类是化学合成,约有14个类别,几十种球虫药,如磺胺类、地克珠利等。用球虫药控制球虫病主要存在着两大问题,一是抗药性越来越严重,二是药物残留。&第五节&& 抗菌药的配伍禁忌一、药物的配伍禁忌分类1、药理作用相抵触,如喹诺酮类与氯霉素同用药效降低;阿托品对抗水合氯醛引起的支气管腺体分泌作用。2、化学性配伍禁忌&&&&& 指引起化学变化,如乙酰水杨酸与碱性药物配伍引起分解;Vc与苯巴比妥配伍引起后者析出。3、物理性配伍禁忌如水溶剂与油溶剂配合时分层;含结晶的药物配伍时,结晶水析出使固体药物变成半固体或泥糊状态。二、联合用药的目的1、产生协同作用,提高抗菌效果,增强对重症感染或耐药性致病菌的疗效。2、扩大抗菌谱,使严重的混合感染获得及早有效的控制,3、减低毒性反应。4、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三、抗菌药的分类(根据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1、I类繁殖期杀菌药(作用于细胞壁):青霉素类(氨苄、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类、喹诺酮类(作用于DNA&&&& 旋转酶)。2、II静止期杀菌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氨基糖甙类(链霉素、新霉素、庆大、卡那、丁胺卡那、壮观霉素、安谱霉素)、&&&&&&&&&& 多粘菌素(粘杆菌素)、喹诺酮类(作用于DNA旋转酶)。3、III速效抑菌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类(甲砜霉素、氟奔尼考)、大环内酯类(红霉素、泰乐菌素、北里霉素、&&& 琥乙红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类(土霉素、金霉素、多西环素、四环素)、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4、IV慢性抑制菌药(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TMP、DVD四、各类抗菌药配伍的结果I+II协同作用。I+III拮抗作用。少数例外,如治疗脑膜炎用青霉素、氯霉素,但必须先用用青霉素2~3小时后再用氯霉素。I+IV无关作用。II+III协同作用。但氯霉素不配氨基甙类(链霉素、庆大等)、喹诺酮类(恩诺)。II+IV协同或相加作用。III+IV相加作用。五、配伍时的注意点1、一般同类药不能合用,但作用点不同的同类药可合用。如:氯霉素+四环素、链霉素(庆大)+多粘菌素类、庆大(卡那)+喹诺酮类、磺胺药+抗菌增效剂(TMP、DVD)2、合用并不代表能混合注射(理化性配伍禁忌)。如:青霉素与磺胺药嘧啶钠可合用,但必须分别注射青霉素(羧苄、氨苄)+庆大,青霉素的ss-内酰胺环是庆大部分失活,可分别注射。六、联合用药效果1、两种杀菌药联合应用,可获得协同作用。2、两种抑菌药联合应用,可获得累加作用。3、杀菌药和抑菌药合用可产生协同作用,亦可产生拮抗作用。繁殖期杀菌药与抑菌药合用,可因抑菌药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减弱杀菌药的作用,尤其是先用抑菌药后用繁殖期杀菌药,就会出现拮抗作用,反之就不会出现拮抗作用。4、同类抗菌药物,特别是氨基糖甙类,作用相仿而毒性相加,不宜合用&第六节& 如何正确使用兽药一、用药的一般规则1、确切诊断,正确掌握适应症,诊断正确;了解药理;适时治疗,对症治疗。2、剂量准确,疗程要足◆剂量过小无效,过大有毒且增加费用。◆同一种药物用于治疗的疾病不同,其用量也不同。◆同一种药物不同的用药途径,其剂量也不同;如口服用药比注射给药剂量大,因口服不是百分百吸收。◆疗程一般3-5天,但一些慢性病如鸡传染性鼻炎,疗程不宜少于7天,以防复发3、饮水给药要考虑药物的溶解度和畜禽的饮水量以及药物的稳定性和水质。给药前适当断水(不超过1-2小时),有利于提高效果;强力霉素、氨苄在水中易破坏,应控水2-3个小时,然后在1-2个小时内饮完。4、拌料给药采取逐级稀释法。5、首次用量可适当增加,随后几天用维持量。6、慎用毒性较大的药物,如:马杜拉霉素超过6PPM就会影响饮食甚至死亡。7、注意交替或间隔使用药物,避免耐药性产生。8、根据药物动力学特性,决定上市前休药期。9、根据药物的半衰期,确定每天给药次数。半衰期长而毒副作用小的药物,如:恩诺沙星,全天给药可一次投给;半衰期长而毒副作用大的药物,应按推荐的间隔给药,如每天一次或二次。半衰期短的药物,如:阿莫西林,每日必须2-3次给药或全天给药。10、了解商品料中药物添加情况。防止重复用药增加毒性。11、根据不同的日龄的生理、生长发育情况特点及发病规律科学用药。12、根据不同的季节合理用药。◆秋冬防感冒,夏季防肠道病、热应激。◆夏季饮水量大,饮水给药时要适当降低浓度;而采食量小,拌料给药要适当的增加浓度。13、免疫期间慎用一些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甲砜霉素等。14、注意种属特性;如反刍动物对水合氯醛敏感,家禽对痢特灵敏感;牛对汞制剂敏感;牛、禽对敌百虫敏感;反刍动物不宜过多的使用抗生素,以免干扰胃内正常消化。15、注意配伍禁忌。16、注意并发症。有混合感染应联合用药。如:呼吸道病时,抗生素结合抗病毒效果更好。二、根据家禽的生理特点来用药1、禽类缺乏充分的胆碱脂酶储备,对抗胆碱脂酶药非常敏感。2、禽类对磺胺药的平均吸收率较其他动物高,故不宜用量过大或时间过长。3、禽类肾小球结构非常简单,有效过滤面积小,对以原型经过肾排泄物的药非常敏感。如新霉素。4、禽类缺乏味觉,故对苦味药、食盐颗粒等照食不误,易引起中毒。5、禽类有丰富的气囊,气雾给药效果好。6、禽类无汗腺,用解热镇痛药抗热应激效果不理想。三、了解目前临床上的常用药与敏感药◆抗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药;先锋、氟苯尼考、安普、丁胺卡那、磷霉素等。◆抗球虫药;妥曲珠利、地克珠利、马杜拉霉素、盐霉素、球痢灵等。四、正确诊断、对症下药是发挥药效的基础◆目前肉鸡疾病多为混合感染,极少为单一疾病,因此;要用复方药、要多联用药,除了用主药还要用辅药;既要对症,有要对因。◆用药举例:如鸡感染法氏囊病,要用抗病毒药防止传染扩大,用肾病药解除肾肿,用补液盐缓解脱水,用解热镇痛药退烧,才会达到好的治疗效果,若有继发或混合感染,还要相应用药。五、不可忽视辅助药的作用◆肾传支,法氏囊病,要辅助肾肿药、抗脱水药、退烧药。◆呼吸道病,要辅以平喘药、化痰药、止咳药。六、正确用药1、时间:早用药比晚用药好;如鸡新城疫,早用抗病毒药可收到较好的效果,迟用则无效。2、顺序:杀菌药与抗菌药联用,先用杀菌药再用抗菌药才不会产生结抗。3、疗程:一个疗程少则用三天。多则用五至七天,才能彻底治愈。4、剂量:剂量要足,特别是首剂量,磺胺药首剂量往往要加倍。5、给药方法(途径):◆给药方法不同效果也不一样;如:硫酸镁内服致泻,而静脉注射则产生中枢神经抑制作用,新霉素内服可治疗细菌性肠炎,而肌肉注射则肾毒性很大,严重可导致死亡。◆一般来说,对于全身感染,注射给药好于口服给药;饮水给药浓度要好于拌料给药。◆饮水给药浓度要低于拌料给药的一半。◆感染部位不同,用药途径不一样。◆肠道感染口服好。◆全身感染注射好。6、配伍7、次数:一般药品半衰期3-4小时,需每天用药3-4次。半衰期长的药品,每天用药一次即可。8种类:大牲畜可个体用药,注射、口服都可以,而鸡只能群体用药(预防可以,治疗则不行)◆鸡、牛、羊对敌百虫敏感。◆牛对汞剂敏感。◆鸭对痢特灵敏感,鸡对喹乙醇敏感。◆猫科动物对含酚成份的药(苯酚、复合酚、扑热息痛)敏感。9、年龄:幼年和老年动物的药酶活性低,应适当降低用量。10、性别:雌性动物比雄性动物对药物的敏感性要高,在发情期、妊娠期、哺乳期慎用泻药、利尿药、子宫兴奋药等。11、生理状况◆妊娠期、哺乳期慎用四环素类、氨基糖甙类,因可通过胎盘、乳腺吸收而影响新生动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畸形。◆泌乳动物使用青霉素、氯霉素后,人食用乳制品可引起过敏反应和灰婴综合症。&七、药物的剂量和用法1、剂量的认识与疗程的关系剂量是指用药的份量。剂量的大小可决定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和作用强度,在一定的范围内剂量的大小和药物作用强度成正比。当剂量过小时就不会出现药理作用,为“无效量”。当剂量增加到开始出现效应的药量称为“最小的效量”。当剂量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但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称为“常用量”或“有效量”,即为“治疗量”。超过有效量为“中毒量”,引起了死亡的为“致死量”。通过下面的示意图,提高自身的用药认识,要科学用药,以达到合理用药不浪费!不能只图眼前利益使用“无效量”。2、群体给药给药剂量的计算&&&&&& 在集约化生产条件下,群体给药往往采用混水或混料的方法给药。因此,首先要知道家禽的每日采食量和饮水量,以肉鸡和蛋鸡为例,计算采食量(概数)公式如下:1000只肉鸡某一天的全天采食量公式为:(表一)日龄  某一天的全天采食量(单位:克)&1-20日龄  羽数×日龄数×2&20-50日龄  羽数×(日龄数*1.2)×2例如:1000只肉鸡第20天的全天采食量为:A、=40kg&&& B、1000×(20×1.2)×2=48kg肉鸡的饮水量受季节、温度、品种等影响,育雏期舍温及夏季炎热,饮水量就会高,室温的情况饮水量多为采食量的2倍。(见表三)。蛋鸡的日龄与耗料&& 单位:克/只/天(表二)&
耗料量(单位:克)
50日龄以上
(日龄-50)÷2+50
产蛋高峰期后
125-130克左右
&蛋鸡的饮水量和采食量与肉仔鸡有很大不同,原则上供给充足的饮水,即饮多少供多少,而采食量以不同阶段采取一定的限饲。此外,在不同的室温下,饮水量与采食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根据每日的采食量,就可推算出饮水量。表三:&
饮水量/采食量
&例如:100只10周龄蛋鸡在21℃室温下,日耗料6公斤,鸡群日饮水量为6公斤×2=12公斤.注:以上表采食量公式受鸡苗品种,鸡群健康状况,饲料品质,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仅供参考!从以上表可以看出,混饲与混水给药时,由于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倍,因此加入饲料中药物浓度为饮水浓度的2倍。3、群体给药法(1)、饮水给药法饮水给药法是将药物溶于水中,让畜禽自由饮用或群体饮用,饮水给药主要看饮水给药的浓度,来根据饮水量计算药液用量,一般情况下,可按24小时的2/3需水量加药(重症按全天需水量加药),任其自由饮用,饮后再添加1/3新鲜饮水。若使用在水中稳定性差的药物,或因病重治疗的需要,可采用“控水给药法”,对鸡群停止供水1-2小时后,以24小时需水量的1/5加药供饮,为了避免自动饮水器给药药液浓度不均匀,建议重症疾病应手动供水。(2)、混料给药法主要是按产品说明使用,将药物均匀混入饲料,供畜禽自由采食,通常采用递加稀释法,先将药物加入少量的饲料中混匀,再与多倍量饲料混合,依此类推,直至全部饲料混匀。一般纯中药的产品拌料较少,用量大,但实际疗效要高,通常是按全天采食量计算用药后集中1/2—1/3日粮给药,分两次喂给;预防按24小时的2/3采食量用药。&第七节& 养鸡的给药方法  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可以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但相同的药物,相同的剂量,如果给药方法不同,则产生的药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给药方法直接影响药物吸收的快慢、吸收量的多少、在体内存留时间的长短。因此,在给药时应根据鸡体的生理特点、病理状况、结合药物的性质,选择恰当的给药方法。常用的给药方法有以下几种:一、群体给药法1.混饲给药这是现代化集约养鸡意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掌握混饲浓度 药量过小产生不了药效,药量过大造成药物浪费,甚至发生中毒。因此,在进行混料之前,应根据已确定的混饲浓度和混料量,认真计算出所需药量,并准确称量后再混合。如果按鸡的每千克体重给药,应严格按照鸡的体重,计算出总药量,按要求把药物拌进全群鸡1天所需采食的料内,此为1天的药量。确保药物与饲料混合均匀 在药物与饲料混合时,必须搅拌均匀,特别是一些安全范围小或用量少的药物,如呋喃唑酮、喹乙醇、痢菌净等,一定要混合均匀。如果混合不匀,不仅影响药效,而且会导致严重中毒。为了保证药物混合均匀,通常采用分级混合法:即把全部用量的药物加到少量的饲料中,充分混合后,在加到一定量的饲料中,再充分混匀,然后再拌入所需的全部饲料中,大批量的饲料混药更需多次逐级扩充,以达到充分混匀的目的。切忌把全部药量1次加入到所需饲料中,这样由于混合不匀,会造成部分鸡食入药物过多而中毒,部分鸡吃不到药物而达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甚至贻误病情。③密切注意不良反应有些药物混入饲料后,可与饲料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而影响药效或产生有害作用。这时应密切注意不良反应,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如饲料中长期添加磺胺类药物,容易引起鸡维生素B和K缺乏,此时应适当补充这些维生素。2.饮水给药饮水给药也是比较常用的给药方法之一,它是指将药物溶解与鸡饮用的水中,让鸡自由饮用,在饮水的同时,饮入药物发挥药效。此法可用于预防或治疗鸡病,尤其适用于因病不能采食,但还能饮水的鸡,但所用药物必须是水溶性的。饮水给药除应注意饮水给药的正常事项外,还应注意以下一个问题:①用药前停饮,保证药效(雏鸡须自由饮用)为达此目的,多在用药前,让整个鸡群停止饮水一段时间,一般冬季停水3-4小时,其他季节停水1-2小时,然后换上药水,让鸡在一定时间内饮入充分的药水。②准确认真,按量给水为保证全群内绝大部分鸡在一定时间内都喝到一定量的饮水,不至于由于剩水过多造成饮入鸡体内的药量不足,或者由于供水不足,饮水不均,有些鸡缺水,有些鸡饮水过多,所以应严格掌握每只鸡一次的饮水量,再计算全群饮水量,确定全群给水量,然后按照混饮浓度,准确计算用药量,把所需药量加到饮水中以保证药效。因饮水量的多少与鸡的品种、日龄、季节以及舍内温度、湿度、饲料性质、饲养方法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不同鸡群的饮水量不尽相同。为了方便,现将一般产蛋鸡和肉鸡饮水量列表如下仅供参考:&&&&&&&&&&&&每100只鸡不同温度下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关系(kg)
饮水量/采食量
每100只蛋鸡每天饮水量(kg)
每100只肉鸡每天饮水量(kg)
附:产蛋期0.22-0.32kg/只/天
每只鸡一日的采饲量饮水量
160不同温度下采食量饮水量的比例有差异如上表,家禽投药时应按标准饲养管理条件下,健康状态时的全天采食量计算,采食量和饮水量之比为1:2。肉鸡投药按肉鸡日常管理表中所给饮水量计算,蛋鸡成鸡按每只每日0.25kg计算,雏鸡可参照上表附表,结合实际情况确定。③合理使用,加强效果一般来说,饮水给药主要适用于易溶于水的药物。对于一些不易溶于水的药物或在水中易被破坏的药物,须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疗效。如适当加热、加助溶剂或及时搅拌等方法,促进药物溶解。另外,为了避免药物的副作用,更好的促进药物溶解和促进药物发挥药效,还应注意一些常识,如使用活疫苗饮水免疫时,不应该使用含有漂白粉的饮水,不宜用金属饮水器。在饮水中加入0.5%脱脂奶粉可提高疫苗的免疫效果。3.气雾给药气雾给药是指将药物以气雾剂的形式喷出,使之分散成微粒,弥散到空气中,让鸡通过呼吸道吸入而在呼吸道发挥局部作用,或使药物经肺泡吸收进入血液而发挥全身治疗作用,或直接作用于鸡的羽毛及皮肤粘膜的一种给药方法。也可用于鸡舍、孵化器以及种蛋的消毒。此法操作简单、产生药效快,尤其适用于大型现代化养鸡场,但需要一定的雾化设备,且鸡舍门窗密闭性好。气雾吸入要求没有刺激性,且药物应能溶解于呼吸道的分泌液中,否则会引起呼吸道炎症。使用气雾给药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恰当选择气雾用药为了充分发挥气雾给药的特点,应恰当选择所用药物。并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气雾给药,可用于气雾给药的药物应无刺激性、易溶于水。对于有刺激性的药物不能经气雾给药。同时还应根据用药的不同,选择吸湿性不同的药物。若欲将药物作用于肺部,应选择吸湿性较差的药物,而欲使药物主要作用于上呼吸道,就应选择吸湿性较强的药物。②准确掌握用药剂量在应用气雾给药时,不能随意套用拌料或饮水药浓度。为了确保用药效果,在给药前应根据鸡舍空间的大小,所用气雾设备的要求,准确计算用药剂量,以免过大或过小而影响药效。③严格控制雾粒大小雾粒直径的大小与用药效果有直接关系。气雾微粒越细,越容易进入肺泡内;气雾微粒越大,越不易进入鸡的肺部,容易停留在鸡的上呼吸道粘膜;若颗粒过大,还容易引起鸡的上呼吸道炎症。因此,应根据用药的目的,适当调节气雾微粒的直径。大量实验证实,进入肺部的微粒直径以0.5-5微米最合适。4.环境消毒 为了杀灭环境中或鸡体表的寄生虫和病原微生物,除采用上述给药方法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往鸡舍、笼具、饲槽喷洒药液,或用药液浸泡、洗刷。也可以直接对鸡体表喷洒药物,进行环境消毒应该致注意以下几点:①正确选用消毒药。目前,消毒药的种类有很多,但不同的药物,作用特点不同,因此,在使用是应根据用药目的选择药物,同时还应注意抗药性,定期更换或几种药物交替使用。如紧急消毒,为杀灭病毒可适当选用碱性消毒药,如氢氧化钠等;若为了杀灭致病性芽孢菌,可选用对孢芽作用较强的药物如甲醛等。②选择最佳用药浓度 常用的消毒药及杀虫药,除了具有杀灭寄生虫、微生物等作用外,一般对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且用药方法不同,浓度也不一样,浓度过大容易引起人或鸡群中毒;浓度太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根据用药目的和使用方法,选择最佳的用药浓度,达到最佳用药效果。选择适当的用药方法 同一种药物,采用的用药方法不同,产生的药效也不同。因此,应根据药物的性质特点,选择最能发挥该药特点的给药方法。如甲醛,易挥发、刺激性强,根据这一特点采用熏蒸法用于密闭鸡舍或孵化器的消毒。 &二、个体给药法1、口服给药法 口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后使用于全身或停留在胃肠道发挥局部作用,其优点是操作比较简单适合大多数药物。缺点是受胃肠内容物的影响较大,吸收不规则,显效慢。在病情危急的时候不能服用;刺激大,可损伤胃肠粘膜的药物不能口服;能被消化液破坏的药物也不宜口服。常用于口服的药物包括片剂、粉剂、丸剂、胶囊剂和溶液剂。在投喂溶液的药量不宜过多,必要时可采取胶管直接插入食管、防止药物进入气管,导致异物性肺炎或使鸡窒息死亡。2、注射给药法注射法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数种。其中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最常用。优点是吸收快安全,剂量准确,可避免消化液的破坏。不宜口服的药液,大多可以注射给药。注射给药时应注意注射器的消毒,最好一只鸡一个针头,切忌一个针头用到底。①皮下注射是预防接种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操作简单,药物容易吸收。可采用颈部皮下、胸部皮下和腿部皮下等部位注射。皮下注射时药量不宜过大,且应无刺激性。注射时的具体方法是由助手抓鸡或者术者左手抓鸡,并用拇指、食指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持注射器沿皮肤褶皱处将针头插入,然后推入药液。②肌肉注射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药物吸收快、药物稳定,可在预防或治疗鸡的各钟疾病时使用。常用的注射部位有胸部肌肉和大腿外侧肌肉。注射是应使针头与肌肉表面呈35°-50°角进针,不可垂直刺入,以免刺伤大血管或神经、特别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时应采用深部肌肉注射。嗉囊注射 是将药物注射进嗉囊(鸭食道)药方法。
刚表态过的朋友 ()
iPhone客户端开发中,敬请期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肥料增效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