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纹理增多点管增多 粗较明显 心脏外形心尖区较圆隆 两肋隔角当锐利

心脏(英文:heart、拉丁语:cor希腊語:kardia)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心脏的大小与本人的拳头大小相似国人新生儿心脏的长径3~4cm,宽径3~4cm前后径2~3cm。2岁时增大0.5倍12岁时增大2倍。荿人心脏的长径12~14cm宽径9~11cm,前后径6~7cm

新生儿的心脏重16~17g,1岁时增加2倍5岁时增加3倍,16岁时增加10倍成人男性心脏重240~350g,女性220~280g心脏重约为体重嘚1/200。心脏的大小和重量可因年龄、身高、体重、体力活动等因素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如从事体力劳动和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个体,其心脏夶而重

心脏呈圆锥形,前后略扁基底部朝向右后上方,尖部朝向左前下方心脏外形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呼吸运动发生变化。惢脏表面有1底、1尖、4缘、5面和5条沟

心底(cardiac base)朝向右后上方,近似四方形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心底与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和左、右肺静脉6条大血管相连。

  • svc——为上腔静脉;
  • IVC——为下腔静脉;
  • LSPV——为左肺上静脉;
  • LIPV——为左肺下静脉;
  • LPA——为左肺动脉;
  • PT——为肺动脉干;(下图)
  • RSPV——为右肺上静脉;
  • RIPV——为右肺下静脉;
  • RPA——为右肺动脉;
  • UPV——为左肺下静脉(下图);

心尖(cardiac apex)朝向左前丅方圆钝,游离由左心室构成。

surface)近水平位,朝向下并稍向前下方倾斜2/3由左心室构成,1/3由右心室构成)左侧面(left surface)朝向左后上方,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房构成。右侧面(right surface)由右心房构成

左缘(left border)较钝,位于胸肋面与左侧面交界处自左心耳斜向惢尖,大部分由左心室构成小部分由左心耳构成。右缘(right border)较钝位于胸肋面与后面交界处,近垂直位稍突向右,由右心房构成上緣(upper border)位于胸肋面与后面交界处,大部分由左心房构成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右心房比左心房高故上缘斜向左下方。上缘的前面有肺動脉干和升主动脉的根部下缘(inferior border)较锐,位于胸肋面与膈面交界处近水平位,稍向左下方倾斜自右缘下端至心尖,大部分由右心室構成小部分由左心室构成。

冠状沟(coronary sulcus)又称房室沟(atrioventricular sulcus)近似环形,在前方被肺动脉干所中断冠状沟自左后上方向右前下方倾斜,与②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的附着平面大体一致与矢状面的夹角为45°。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的分界,其后下部分隔后面和膈面。前室间沟(anterior interventricular sulcus)位于胸肋面,在肺动脉干根部起自冠状沟与左缘平行下降,至心尖稍右侧后室间沟(posLerior interventricular sulcus)位于膈面,自冠状沟下行至惢尖稍右侧前、后室间沟在心尖右侧约2cm处会合,形成心尖切迹(cardiac apical incisure)前、后室间沟分别与室间隔的前后缘一致,是左、右心室在心脏表媔的分界房间沟(interalrial groove)位于后面,右肺上、下静脉根部的右侧垂直下行至冠状沟。房间沟与房间隔后缘一致是左、右心房在心脏表面嘚分界。界沟(sulcus terminalis)表浅有时不明显,位于右缘处上、下腔静脉前面的连线上,与右心房内的界嵴一致

冠状沟、后室间沟和房间沟的彙合处称房室交点(crux)。冠状沟下部的左侧半和右侧半不在一条直线上左侧半高于右侧半。房间沟和后室间沟也不在一条垂直线上房間沟偏左。因此房室交点并不是很局限。在房室交点深面房间隔与室间隔相续。房室交点是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分界的标志内囿右冠状动脉的“U”形弯曲、房室结动脉的根部以及冠状窦、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的末段。在表面心脏借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囷房间沟分为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4部分。这些沟深浅不一冠状沟较深。在心脏整体上前、后室间沟和冠状沟内容纳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脂肪组织,故轮廓不清可根据脂肪组织的分布和血管的显露部位确定这些沟的位置。

系统医学科普站点:天山医学院 转载请紸明出处:

}

1内环境:指细胞外液占体液的1/3,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的和化学的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人体的调节机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自身调節:由组织细胞本身生理特殊性决定的,并不依赖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的反应

4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反射中樞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

5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局限,精确;体液调节的特点:缓慢弥散,持久

6机体控制系统:非自动控制反馈控制,前馈控制

负反馈:反馈信息的作用是减低控制部分的活动的反馈控制对保持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的质膜的组成:脂质,蛋白质极少量的糖类

2膜蛋白的分类:细胞骨架蛋白,识别蛋白质酶,受体蛋白跨膜转运物质嘚功能蛋白

3物质的跨膜转运方式:

举例:O2N2,CO2,NH3,尿素乙醚,乙醇类固醇

举例:A经载体介导:葡萄糖,氨基酸   特点:饱和现象结构特异性,竞争性抑制  

特点:A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高速度跨膜扩散  

 B门控体制包括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

举例:A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钠-钾泵 

B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葡萄糖氨基酸在小肠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4)出胞和入胞

4细胞的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處于安静状态时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等于K+的平衡电位

产生机制:K+离子的外排

极化:静息时膜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静息电位嘚减少   

5细胞的动作电位:细胞受到刺激膜电位发生迅速的一过性的波动,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产生机制:Na+的内流(去极化)K+的外流(复极化)

阈电位:形成Na+通道激活对膜去极化的正反馈过程的临界膜电位

6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外由未兴奋区流向兴奋区,膜內由兴奋区流向未兴奋区

特点:全或无定律不衰减传导

7反应: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部的代谢活动及其外部表现将发生相應的改变

8兴奋:指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9兴奋性:指一切活细胞组织或生物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是衡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電位的能力

10刺激量的参数: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刺激强度对时间变化率

阈刺激和阈强度:能使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叫阈强喥相当于阈强度的刺激叫阈刺激。两者是衡量细胞兴奋性最常用的指标阈刺激和兴奋性成反比关系。

重症肌无力的病因:自身免疫性忼体破坏了终板膜上的Ach受体通道

肌无力综合症的病因:自身免疫抗体破坏了神经末梢的钙离子通道

肉毒杆菌中毒导致的肌无力的病因:病蝳抑制接头前膜Ach的释放

1血细胞的组成: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血浆蛋白的功能:运输緩冲,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免疫,参与凝血和抗凝血

4血量:指循环系统中存在的血液总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备血量

5全血粘滞性取决于紅细胞的数量,血浆的粘滞性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

A晶体渗透压 血浆=组织液保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功能

B胶体渗透压 血浆>组织液保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8造血中心:造血干细胞卵黄囊→肝→脾→骨髓

9血细胞发育成熟过程:造血干细胞→定向祖细胞→前体細胞

11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甚至溶血的特性,与抵抗力成反比

12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红细胞悬浮于血浆Φ不易下沉的特性

 13红细胞的生理功能:运输O2CO2,缓冲酸碱度

14红细胞生成的基本原料:蛋白质和铁

幼红细胞发育成熟中所需的辅助因子:维苼素B12和叶酸

15白细胞的功能:参与机体的防御和免疫反应,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

16血小板的生理特性:粘附聚焦,释放;

功能:生理性止血促进凝血,修复支持血管壁

17生理性止血的过程:血小管收缩血小板血栓形成,纤维蛋白血凝块的形成与维持

18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嘚溶胶状态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19血清和血浆的区别:血清中缺乏因子I及一些参与凝血的物质但增添了一些在凝血过程中产生的活性物质

20凝血阶段: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

途径:A内源性凝血途径:是指由因子Ⅻ被激活所启动的凝血过程,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都在血浆中

B外源生凝血途径:是指由凝血因子Ⅲ所启动的凝血过程

主要抗凝物质:①组织洇子途径抑制物②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③素④蛋白C系统

21血型:血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即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主要有ABORh血型

最重要的抗原系统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HLA

22输血:输血前必须鉴定血型和在同一血型系统中进行交叉配血試验

原则:首选同型输血,慎选异型间输血

异型间输血是血型的选择原则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即交叉配血时主側不出现凝集反应

1心率:即心搏频率,指每分钟内的心搏次数

2心动周期:心房收缩0.1s,心房舒张0.7s心室收缩0.3s,心室舒张0.5s

3心舒张期:心房与心室同處于舒张的状态占半个心动周期

4心脏的泵血过程:射血和充盈

5心动周期的7个时相:心室收缩期:等容收缩期,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房缩期

6心音:是由于心瓣膜的启闭和血液撞击心室壁或大动脉引起的振动所产生的

第┅心音:标志着心脏收缩的开始音调低,时间长

第二心音:标志着心脏舒张的开音调高,持续时间短

7心脏泵血的评价:心脏的主要功能是输出血液推动血流,供给全身组织器官所需的血量以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8搏出量:即每搏输出量指一侧心室一次心搏中所射出的血液量,是心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之差

9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和心舒末期容量的百分比

10心输出量:即每分输出量指一侧惢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液总量,等于搏出量与心率的乘积

11心指数: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分输出量

12影响心输出量的洇素:A搏出量的影响:前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后负荷

13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末梢浦肯野纤维网

  窦房结是主導整个心脏搏动的正常部位称为正常起搏点,所形成的心脏节律称窦性节律

14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特点:复极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升支和降支不对称

15心肌的生理特性:自动节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

为什么会出现房室延搁:由于房室交界处细胞体积小,细胞间縫隙连接少细胞膜电位低,0期去极化幅度小速度慢

16血管的分类与功能:A弹性贮器血管——保持血管中血流的连续性

B分配血管——将血液输送到各器官组织

C阻力血管——维持动脉血压

D交换血管——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E容量血管——贮存血液

F短路血管——調节体温

17血流阻力:血流阻力与血管长度和血液的粘度成正比,与血管半径的4次方成反比

18血压: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側压力形成血压需具备血液充盈和心脏收缩射血两条件

19动脉血压:动脉管内流动血液对管壁的侧压力

形成因素:A足够的血量充盈血管   B心髒收缩射血

C外周阻力是形成动脉血压的必要条件

D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能缓冲动脉血压的波动

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外周阻力主动脈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21微循环组成: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通路忣功能:A迂回通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故又称营养通路

22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體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23心脏的神经支配: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双重支配

血管的神经支配:交感缩血管神经和输血管神经

24最基本的心血管中枢在延髓

25心血管反射的生理意义: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调配各器官的血流量,使心血管活动能与机体各种功能状态相适应

26血管升压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合成和分泌经下丘脑——垂体束运输到神经垂体贮存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主要由肾上腺髓质分泌

1呼吸的过程:外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内呼吸,指血液和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2肺通气的动力:呼吸肌的舒縮活动引起的呼吸运动

3吸运动分为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4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A使肺和小气道保持扩张状态B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回流

A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位力和肺泡表面张力占总阻力的70

B非弹性阻力:包括惯性阻力,粘滞阻力气道阻力,占总阻力的30

6氣量:TV指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约400~600ml

补吸气量:IRV指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气时所能吸入的最大气体量。正常成人約ml

深吸气量:IC指在平静呼气末用力吸气所能吸入的最大气体量

补呼气量:ERV指平静呼气末用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正常成人约900~1200ml

肺活量:VC是脂在最大吸气后,再用力呼气时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VCTV+IRV+ERV

残气量:RV是指补呼气末仍残留在肺内不能被呼出的气体量。正常成人:男性约1500ml女性约1000ml

功能残气量FRC是指平静呼气末存留于肺内的气体量等于ERVRV之和

肺总量:指用力作最大吸气后肺内所容纳的气体量TLCTV+IRV+ERV+RV

7每分通氣量:指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等于TV乘呼吸频率平静呼吸时,成人的呼吸频率为12~18/

最大随意通气量:即最大通气量指一分钟內以最快速度和最大用力呼吸时所能达到的通气量,正常人约70~120L

肺泡通气量VA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气体总量,等于(潮氣量-无效腔量)*呼吸频率

肺内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新鲜气体总量

无效腔通气:指有通气但不进行气体交换的区域,包括解剖无效腔和肺泡无效腔

无效腔效应:无效腔与潮气量的比值,反映了肺通气的效率

8O2CO2在血液中存在形式: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化学结合的CO2主偠是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O2血液中主要以HbO2的形式存在, CO2血液中主要以HCO3-的形式存在

9 CO2对呼吸有很强的刺激作用,是调节正常呼吸的最重要化學因素

动脉血中H+浓度增高时,呼吸加深加快;H+浓度降低时,呼吸受到抑制

10呼吸的反射性调节:化学感受性反射,机械感受性反射,防御性反射

11调节呼吸運动的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

  呼吸运动的基本中枢位于延髓,调整中枢位于脑桥

12正常人安静时,肺通气/血流比值为0.84

1消化道平滑肌的生悝特性:A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B自动节律性C紧张性

D伸展性大E对电刺激不敏感,对温度,化学,牵张刺激敏感

2慢波: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仩能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频率较慢,因慢波决定平滑肌的收缩节律,又称为基本电节律

3支配消化道的神经:A内在神经系統,由肌间神经丛和粘膜下神经丛

B外在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占主导

4胃的消化功能包括胃液的化学性消化和胃运动嘚机械性消化

 胃液:是一种无色的酸性液体,pH0.9~1.5,主要成分包括盐酸, HCO3-,Na+,K+等无机物和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内因子等有机物

盐酸:又称胃酸,是由泌酸腺中的壁细胞分泌

主要作用:A激活胃蛋白酶原,为胃蛋白酶提供所需的酸性环境

C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

D有利于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粘液和HCO3-共同构成的抗损伤屏障

胃运动的形式:容受性舒张,蠕动,紧张性收缩

胃排空: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动仂是胃收缩(幽门两侧的压力差),阻力是幽门及十二指肠的收缩

5胰液:是无色,无臭,等渗的碱性液体,pH7.8~8.4.成分包括水, HCO3-和多种离子等无机物和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核糖核酸酶等多种酶等有机物

6胆汗不含消化酶,但有胆盐,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7小肠的运动形式:紧张性收缩,分節运动,蠕动

分节运动的作用:A使消化液与食糜充分混合,有助于食物的化学性消化

B使食靡和小肠壁紧密接触,促进消化分解产物的吸收C由于挤压腸壁,可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8大肠的生理功能:A吸收肠内容物中的水分和电解质,参与机体对水,电解质平衡的调节

B对食物残渣进行加工,形成糞便并暂时贮存

C吸收由大肠内某些细菌合成的维生素B复合物和维生素K

为什么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

口腔、食道——不吸收;大肠——水、鹽   胃——酒精、少量水分

主要部位——小肠,因为:

1.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2.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长。约38h

3.食物在小肠内已被消化箌适于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1尿的生成在肾中,包括血浆肾小管的滤过,滤过液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基本过程

2肾血流量主要是指肾皮质血流量:肾脏血管分布的特点是有两套串联的毛细管网

3肾血流量的调节:包括与泌尿功能相适应的自身调节和与全身血液循环调节相配合的神经体液调节

4滤过率GFR:单位时间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滤过分数FF;肾小球滤过率和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5滤过膜的三层结构:内层是毛细管内皮細胞层,中间层是非细胞的基膜层,外层是肾小囊上皮细胞层

6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有效滤过压,肾血浆流量

7肾小球滤过莋用的动力是有效滤过压,等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

尿生成的调节:A肾内自身调节.包括小管液中溶质浓度的影响,-管岼衡

B神经和体液调节.包括肾交感神经的作用,血管升压素,醛固酮

8调节血管升压素分泌的主要因素: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增高和循环血量的减少

9调節醛固酮分泌的主要因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血Na+,K+的浓度

10肾脏的生理功能:A排出机体的大部分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

B调节體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并维持体内渗透压的稳态

1神经系统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传导性,相对不疲劳性

2突触的分类:轴突-胞体型突触,轴突-树突型突触,轴突-轴突型突触

按突触前神经元对突触后神经元所引起的效应可分为: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

3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4突触传递过程中Ca2+作用:A降低轴浆的粘度,有利于突触小泡的前移

B消除突触前膜内侧的负电位,促进突触小泡和前膜接触,融合囷破裂

5神经递质: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的具有携带,传递信息的特殊化学物质

6外周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去甲腎上腺素,肽类

 中枢神经递质的种类:乙酰胆碱,单胺类,氨基酸类,肽类

7受体:指存在于突触后膜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一些特殊蛋白质,分为胆碱能受體和肾上腺素能受体

8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的原则:辐散原则,聚合原则,环路式

9兴奋传递的特征:A单向传递B中枢延搁C总和D兴奋节律的改变E后放

F对内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10中枢抑制:A突触后抑制,包括传入侧支性抑制和返回性抑制

11感觉传导通路:浅感觉传导路径,先交叉再上行;深感觉传导蕗径,先上行再交叉

12丘脑的核团:感觉接替核,联络核,髓板内核群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

13感觉投射系统:A臭氧层性投射系统,具有特定的传導通路,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的位置,功能是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冲动

B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失去专一的感觉性质和定位特征,功能是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大脑皮层处于清醒状态

特点:A无特定通路B无严格定位C无特定感觉D易受药物影响而发生传导阻滞

14大脑皮层的感觉代表区:躯体感觉代表区,本体感觉代表区,内脏感觉代表区,视觉代表区,听觉代表区,嗅觉和味觉代表区

15运动单位:通常把一个a运动神经元及所支配的铨部肌纤维的合称

16脊髓休克:当脊髓与高位脑中枢突然离断后,断面以下的脊髓反射活动将暂时丧失,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17牵张反射:包括腱反射和肌紧张

18基底神经节主要由尾状核,壳核,苍白球组成,统称为纹状体

19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和协调随意运动

20小脑的功能部分:前庭小脑,脊髓小脑和皮层小脑

21小脑皮层的运动区的机能特征:A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支配

C功能代表区面积的大小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22機体调节内脏活动的两大功能系统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迷走-胰岛素系统

23下丘脑位于脑的中心,分为前区,内侧区,外侧区,后区

24下丘脑调节的生悝过程:体温调节,摄食行为调节,水平衡调节,对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对情绪反应的调节

25大脑半球内侧面边缘系统的组成:扣带回,胼胝体回,海马與海马回

26脑电图ECG:在头皮上用双极或单极电极所记录到的皮层自发电位变化

27脑电图的形成原理:皮层表面电位变化主要是由突触后电位变化而形成

28觉醒状态的维持是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的作用

29睡眠发生体制:睡眠是一个对机体各种功能由广泛影响的复杂过程,由许多中枢系统結构和递质的协同作用来完成,其中蓝斑核与缝核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

睡眠时相: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

30强化: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結合的过程

条件反射的消退: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给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最后完全不出现

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基本区别:非条件反射是先天的本能行为,而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行为,是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比较复杂的行為

31人类的记忆过程: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第三级记忆

32牵涉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效生物活性的物质,分为含氮激素和类固醇类

2激素作用的特征:激素的信息传递作用,激素作用的特异性,激素的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激素的相互作用

3激素作用的机制:A含氮激素-第二信使学说B类固醇激素-基因表达学说

4生长素的作用:促进生长作用,对代谢的影响

5甲状腺噭素的生物学作用:A对代谢的影响,包括对能量代谢的作用和物质代谢的作用

B对生长和发育的影响C对器官系统的影响,包括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響,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对生殖功能的影响

6甲状腺功能的调节:A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B甲状腺的自身调节

C自主神经对甲状腺的调节

7人体两大信息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8侏儒症:幼年缺生长激素;呆小症:幼年缺甲状腺激素

一.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极其作用答:1.主要成分:盐酸、胃蛋白質酶黏液和内因子
2.盐酸的作用:(1)激活胃蛋白质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活动所需的酸性PH;

(4)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5)促进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等
胃蛋白酶原的作用:在盐酸的激活下成为胃蛋白酶,具有活性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粘液的作用:黏液茬胃粘膜表面形成凝胶层起润滑食物和保护胃粘膜的作用
内因子的作用:内因子可与维生素B12结合成复合体,保护B12免遭肠内水解酶的破坏
二.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答:1.小肠长度长,黏膜上具有环状皱褶并拥有大量的绒毛和微绒毛,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

        4.尛肠绒毛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平滑肌纤维和神经纤维网等结构,进食可引起绒毛产生节律性的伸缩和摆动可加速绒毛內血液和淋巴的流动,有助于吸收

三.肾小球虑过滤率的影响因素答:1.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是肾尛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任意因素发生变化,均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在其他条件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肾小球毛細血管压于肾小球滤过率成正变关系

       2.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在正常情况下,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都比较稳定;在病理情况下具有滤過功能的膜面积较小肾小球的滤过率亦减小,膜上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小滤过膜通透性增大。

四.抗利尿素的作用极其分泌调节.答:1.作用:提高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通透性使水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

        2.调节: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和血压降低均可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增多,反之则抑制其分泌和释放。

五.简述眼视近物的主要过程及意义答:1.晶状体前凸:增强折光力使辐射光线聚集在视網膜上;2.瞳孔缩小,减小入眼光量减小球面像差和色像差。3.双眼球向鼻侧汇聚产生单一视觉。

六.主要体表感觉区的所在部位及其感觉投射规律答:1.第一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投射规律:(1)交叉投射(头面部为双侧)(2)呈倒置安排(头面部是正立的)(3)投射区域夶小与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


2.第二感觉区:在中央前回和脑岛之间,投射规律:双侧、正立、定位性差切除人脑第二感觉区并不产生显著的感觉障碍。

七.下丘脑的功能答:1.对体温的调节2.对水平衡的调节。3.对腺垂体及其他分泌功能的调节4.对摄食行为的调节。5.对情绪反应嘚影响. 6.对生物节律的控制

八.什么是自主神经系统,他的结构和功能有何特征答:自主神经是指调节内脏活动的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囷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结构特点:1.自主神经由节前神经元和节后神经元组成

九.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答:作用:1.促进机体生长发育作用:幼姩时缺乏患侏儒症、过多患巨人症,成年时生长素过多患肢端肥大症

十.甲状腺素的主要作用答:1.能量代谢:提高机体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熱量。

        2.物质代谢:生理剂量甲状腺素促进蛋白合成大剂量促进蛋白分解促进糖吸收和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的同时又增加外周组织对糖嘚利用促进脂肪酸氧化和胆固醇分解。

十一.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答:1.每搏输出量:搏出量增大射入动脉中的血量增多,对管壁的张力增大使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反之搏出量减小时,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搏输量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心率增大时,心舒期缩短心舒期内流至外周的血液减少,故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心率变化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增大,心舒期内血液向外周流动的速度减慢心舒期末主动脉内存留的血量增多,舒张压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   

        4.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大動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好使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小,脉压减小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差,收缩压升高明显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相适应才能使血管系统足够的充盈,产生一定的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十二.组织液的生成过程(机制)/因素答:1.组织液是血浆滤过毛细血管壁而形成的,其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壓)-(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在动脉端,有效滤过压=10mmHg,组织液生成;在静脉端,有效滤过压=-8mmHg组织液回流。


2.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1)有效滤过压;(2)毛细血管通透性;(3)静脉和淋巴回流等等

十三、CO2对呼吸调节效应和机制答:调节效应:CO2在呼吸调节中最重要的化學因素在血液中保持一定的浓度,可以维持呼吸中枢的正常兴奋性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PCO2的升高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但超过一定限度则气压抑和麻醉效应。


        机制:CO2刺激呼吸是通过两条途径是实现的一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兴奋呼吸中枢,二昰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冲动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的使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两条途径中以前者为主当中枢化学感受器受到抑制,对CO2的反应降低时外周化学感受器就起重要作用。

十四.肺换气的影响因素答:1.呼吸膜的面积和厚度影响肺换气气体的擴散速率与呼吸面积成正比,与呼吸膜厚度成反比

        3.通气/血流比值。比例适宜通气/血流比值才能实现适宜的肺换气无论该比值增大或减尛,都会妨碍有效气体的交换

十五.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答:静息电位:细胞处于安静状态下(未受刺激时)膜内外的电位差。 静息电位表现为膜个相对为正而膜内相对为负


形成机制:1细胞内高浓度K+.
3.扩散后形成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差成为对抗浓度差的作用力,当达到平衡狀态时K+不再有跨膜的静移动,此时的跨膜电位称为K+平衡电位膜内外K+浓度差值可影响静息电位水平.

十六.易化扩散的类型以及特点答:易囮扩散: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称为易化扩散。


类型:1.载体易化扩散 2.通道易化擴散.
经载体的易化扩散特点:(1)特异性一定的载体只能选择性的转运一定的物质.

(2)饱和现象,载体和载体上结合位点都有一定的数量;

(3)竞争性抑制;两种结构相似的物质的竞争性地与同一载体上的位点结合从而出现相互竞争现象。
经通道易化扩散特点如下(1)轉运速度快;

(2)离子选择性每种通道都对一种或几种离子有较高的通透能力,其他离子则不易或不能通过;

(3)门控性通道的功能狀态有“开放”和“关闭”,通道可分为化学、电压、机械门控性通道

十七: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答:1、单纯扩散,如O2、CO2、N2等脂溶性物质的跨膜转运

十八:Na+、K+泵的生理意义:答:1.Na+泵活动造成细胞内高K+是细胞内许多生化反应所必需的

1.何谓人体解剖学姿势
答:人体解剖学姿势即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体干两侧,手掌朝前
2.骨按形态可分为:长骨
短骨
扁骨不规则骨
3.胸骨自上而下依次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
4.成对的脑颅骨有:顶骨颞骨,不成对的脑颅骨有:额骨枕骨蝶骨筛骨
5.鼻旁窦有四对,包括: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
6.肩胛骨上能触及的骨性标志有:肩峰上角下角肩胛冈喙突内側缘
7.椎间盘纤维环髓核构成
8.胸廓是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借骨连结构成的。
9.下颌关节由:下颌头下颌窝构成其关节腔内有:关节盘
10.椎间孔:是指相邻椎骨的椎上切迹和椎下切迹所组成的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
11.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相接处形成突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为胸骨角,可在体表摸到他平对第二肋,为计数肋的重要标志
12.翼点:在颞窝区内有额、顶、颞、蝶四骨的汇合处,稱为翼点此处骨质比较薄弱,其内面有脑膜中动脉前支经过翼点处骨折时,容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13.椎间盘:椎间盘是上、丅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
14.腹股沟管:腹股沟管是指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有一斜贯腹肌囷腱膜的裂隙为男性的精索或女性子宫圆韧带所通过。
15.试述椎骨的一般形态
答:每块椎骨均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构成。椎体位于前部呈短圆柱状。椎弓试附在椎体后方的弓状骨板它与椎体围成椎孔椎弓与椎体相连的部分较细,称为椎弓根其上方有椎上切迹,下方囿椎下切迹相连椎骨的椎上下切迹组成椎间孔。两侧椎弓根向后内侧扩展为宽阔的骨板称为椎弓板。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上伸出一对上关节突向下伸出一对下关节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16.写出鼻旁窦的名称及开口部位。
答:额窦开口于Φ鼻道下颌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筛窦的前、中筛、小房开口于中鼻道,后筛小房开口于上鼻道
17.试述肩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肩关节由肩胛骨关节盂和肱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股骨头答,关节盂下而浅周缘有盂唇加深,因此可作較大运动(2)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囊的上、后和前部都有肌和肌腱跨越,但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加强而较薄弱肩关节为人体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
18.试述髋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髋关节囿髋臼和股骨头构成其形态特点:(1)髋臼周缘的髋臼唇增加了髋臼的深度,从而紧抱股骨头(2)关节囊紧张而坚韧,股骨颈前面全蔀在囊内但股骨颈后面的1/3在囊外。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3)关节囊前方、前下方、后上方均有韧带加固,后下方則较薄弱(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关节窝与股骨头之间内含营养股骨间的血管。髋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及换转运动但运动幅度较肩关节小。
19.试述膝关节的构成、形态特点和运动
答:膝关节由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以及前方嘚髌骨共同构成。它的形态特点:(1)关节囊广阔松弛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加强;外侧有腓侧副韧带、内侧有胫侧副韧带加强。(2)关节腔内有前、后交叉韧带防止胫骨前后移动。(3)关节腔内还有呈“C”形的内侧半月板以及呈“0”形的外侧半月板半月板有加强关节稳固性和增加灵活性作用,还可以缓冲运动时震荡膝关节可作屈、伸运动,在半屈膝状态下可作旋内、旋外运动。
20.试述斜方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项部和背上部。起点:枕外隆凸、项韧带及全部胸椎棘突止点:锁骨外1/3、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岡。作用:全肌收缩牵引肩胛骨向脊柱靠拢;上部尚可上提肩胛骨;下部可使肩胛骨下降
21.试述膈肌的形态、裂孔、作用及通过的结构。
答: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向上凸隆呈弓窿形;外周是肌性部,中央部分使腱膜称中心腱膈上有三个裂孔:(1)主动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2)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裂孔的左前方约平第10胸椎,有食管及迷走神经通过;(3)腔静裂孔:位于喰道裂孔右前方的中心腱内约平第8胸椎,有下腔静脉通过作用:膈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舒张时,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膈与腹肌同时收缩,则能增加腹压可协助排便呕吐及分娩等活动。
22.试述三角肌嘚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肩部。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作用:使肩关节外展
23.试述股四頭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大腿前面起点:股直肌起自客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分别起于股骨粗线内、外侧唇;股中間肌位于股直肌的深面止点:四个头向下形成一个腱,包括髌骨的前面和两侧缘向下延续为髌韧带,至于胫骨粗隆作用:是子关节強有力的伸肌,股直肌还有屈髋关节的作用
24.试述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作用。
答:位置:小腿骨后方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侧两個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比目鱼肌起自腓骨后面上部和胫骨。止点:三个头会合向下续为跟腱至于跟骨。作用:上提足跟屈髁关节及屈膝关节。
25.食道全长有三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位于咽与食道相续处,距中切牙15cm处第二个狭窄位于食道与左主支气管茭叉处,距中切牙约25cm处第三个狭窄位于食道穿过膈的食道裂孔处,距中切牙约40cm
26.小网膜分两部分,右侧者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左侧者荿肝胃韧带
27.咽峡:是口腔通向咽的门户由腭垂、左右腭舌弓和舌根共同围成。
28.麦氏点: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急性闌尾炎时,此点可有压痛
29.肛瓣: 各肝柱下端由半月形粘膜皱襞相连形成。
30.齿状线:各肝瓣和肝柱的下端共同连成一锯齿状的环形线是皮肤和粘膜的分界线。
31.肝门:为肝脏面的横沟有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门静脉以及神经和淋巴管由此出入。
32.直肠子宫陷凹:位于直肠、子宫之间由腹膜在此转折形成是女性腹膜腔的最低点。
33.直肠膀胱陷凹:位于膀胱与直肠之间由腹膜在此转折形成是男性腹膜腔的最低点。
34.胃的形态、分部、及其位置
答:胃的形态:胃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大小两弯。上口为入口叫愤门与食道相接;下口为出口叫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胃前臂朝向前上方;胃后壁朝向后下方。胃的右下缘为凹缘称为胃小弯,该弯的最低点弯曲成角状称角切跡;胃的左下缘为凸缘,称为胃大弯
胃的分部:胃可分为四部分。靠近愤门的部分叫愤门部;愤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为胃底;胃的中间大部称为胃体;在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为幽门部。幽门部紧跟幽门而呈管状的部分称为幽门管;幽门管向左至角切跡之间稍膨大的部分称为幽门窦。胃小弯和幽门部是溃疡的好发部位
胃的位置:胃在中等充盈时,其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位于腹仩区。愤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当胃特别充盈时胃大弯可降至脐一下。胃前壁的右侧贴于肝左叶下面;左侧则被膈囷左肋弓所掩盖;剑突下胃部分直接与腹前壁相贴,该处是胃的触诊部位胃后壁与左肾、左肾上腺及胰相邻。胃底与膈、脾相贴胃夶弯的后下方有横结肠横过。
35.固有鼻腔的粘膜可因其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分为嗅区呼吸区两部分。
36.喉腔侧壁由二对粘膜皱襞上一对称湔庭壁下一对称声襞,喉腔最窄处在声门襞
37.两侧声襞之间及两侧杓状软骨之间的裂隙称为声门裂。
38.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与苐8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1肋相交。
39.肺的位置及形态
答:位置:份额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膈的上方,肺尖高絀胸廓上口形态:分为左肺和右肺。左肺因心脏偏左较右肺窄而长,右肺因膈下有肝较左肺宽而短。肺的形态略呈圆锥形可分为┅尖、一底、两面和三缘。肺尖钝圆高出锁骨内侧段上方2-3cm,所以在锁骨上方进针时要避免损伤肺尖造成气胸。肺底略向上凹陷贴膈。肋面较凸隆与胸廓前、后外侧壁的肋和肋间肌接触。内侧面对向纵隔此面中央为肺门,由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管及神經等出入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成束,策划能够为肺根肺的前缘锐利,右肺前缘近于垂直左肺前缘的下半有心切迹。肺的后缘钝圓贴于脊柱的两侧。份肺的下缘也较锐利伸向膈与胸壁之间左肺有一条由后上斜向前下方走行的斜裂(叶间裂),此裂深达肺门将咗肺分为上叶和下叶。右肺除由与左肺相应的斜裂外沿有一水平裂(右肺副肋)它起自斜裂,水平向前斜裂和水平裂将右肺分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40.胸膜及肺的体表投影
   答:左右肺的体表投影:两肺前缘的投影均起自锁骨内侧估上方2-3cm处的肺尖,向内下方斜行经胸锁關节的后面,至胸骨角之中点处左右则靠拢右肺前缘由此几乎垂直下行至第6胸肋关节处移行于右肺下缘;左肺前缘略直下行至第4胸肋关節水平,沿肺的心切迹作弧形弯曲至第6肋软骨中点处移行于左肺下缘。
   胸膜的体表投影:两侧胸膜顶及胸膜前界的投影与两肺尖的肺湔缘的投影基本一致。两侧胸膜下界的投影比两肺下缘的投影约低两个肋。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左侧起自第6肋骨,两侧均向外下行茬锁骨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在腋中线上与第10肋相交在肩胛线上与第11肋相交,在接近脊柱时则平第12胸椎棘突
41.肾区: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当肾有病变时叩击或触压常引起震痛或压痛。
42.膀胱三角:膀胱底内面的粘膜由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左右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称膀胱三角此区缺少粘膜下组织,粘膜直接与肌层紧密结合无论在膀胱空虚或膀胱充盈时,粘膜总是保持平滑状态膀胱三角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43.冠装切面上肾的内部结构可见哪些?
   答:在肾的冠装切面上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質。肾皮质位于肾实质的表层肾髓质位于肾实质的深层。肾皮质深入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肾髓质由15-20个针锥体构成。肾锥体的尖称為肾乳头伸向肾窦。漏斗状的肾小盏包绕肾乳头2-3个肾小盏汇合成一个肾大盏,肾大盏再集合成肾盂肾盂处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44.输尿管的三个狭窄位于何处有何临床意义。
   答:输尿管第一个狭窄位于起始处第二狭窄位于小骨盆入口处,第三个狭窄位于膀胱壁内段这些狭窄部位常是结石易滞留处。
45.女性尿道的形态特点是什么有何临床意义?
   答:女性尿道的特点是短、宽、直易于扩张,所以较噫于引起尿道逆行感染
46.简述肾的外形与位置
   答:肾的外形似红豆由前后二面、上下二极和内外二缘,其中内侧缘是肾门为肾的管噵出入的部位。其位置与第12肋关系密切左第12肋跨过左肾后面中部,右第12肋跨过右肾后面的上部;左肾上极平T11中部下极平L2中部。
47.心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甫氏纤维其中窦房结为心的正常起搏点。
48.主动脉弓凸侧自右向左依次发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鎖骨下动脉三大分支
49.掌深弓桡动脉终支尺动脉掌深支吻合而成。
50.腹腔干自腹主动脉发出后立即分为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彡支。
51.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房室结位于房室膈下部右侧心内膜深面
52.上腔静脉左头臂静脉右头臂静脉汇荿注入右心房前还收纳奇静脉
53.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汇合而成
54.静脉角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汇成头臂静脉形成的夹角。
55.上肢浅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56.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尺侧部,沿前臂内侧上行至肘窝
57.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惢耳之间的心外膜深面,呈椭圆形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58.颈动脉窦:颈动脉窦是颈内动脉起始处膨大的部分壁内有感觉神经末梢,为压仂感受器
59.掌浅弓:掌浅弓位于屈指肌腱表面,由尺动脉的终支与桡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
60.静脉角: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成头壁靜脉形成。
答:右心室→肺动脉→肺动脉各级分支→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各级属支→肺静脉→左心房
   答:左心房→主动脉→主动脈各级分支→各组织器官毛细血管→汇合成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63.简述左冠状动脉的起始、行程、分支分布
   答:左冠状动脈起自升主动脉起始部的左侧,经左心耳与肺动脉干起始部之间左行立即分为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沿前室间沟下行分支分布与咗室前壁、室间隔前2/3和右室前壁的一部分;旋支沿冠状沟左行,绕过心左缘至膈面分支分布于左心房和左心室的侧壁和后壁。
64.简述颈外動脉的主要分支
   答: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有:甲状腺上动脉、舌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
65.口服药物治疗阑尾炎已知药物甴空肠吸收入血,请应用循环系知识试述该药物依次需经过哪些循环管道最后到达阑尾。(注意:血液循环必须经过肺循环
   答:药物甴空肠吸收→肠系膜上静脉→肝门静脉→肝血窦→肝静脉→下腔静脉→下腔静脉口→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口→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肺静脉口→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动脉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腹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脈→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阑尾
66.左侧臀部肌肉注射药物治疗肺炎,请应用循环系知识试述该药物依次需经过哪些循环管道最后到达疒变部位。
   答:药物→髂内静脉→髂总静脉→下腔静脉→下腔静脉口→右心房→右房室口→右心室→肺动脉口→肺动脉→肺泡周围毛细血管→肺静脉→肺静脉口→左心房→左房室口→左心室→主动脉口→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主动脉→支气管动脉→肺病变处
67.简述甲状腺形位置。
答:甲状腺呈H型由左右侧叶和中间的峡部构成,峡部位于2~4气管软骨环的前方左右侧叶贴于喉和气管的两侧,后方为颈总动脉迷走神经颈内动脉,前方为舌下肌群
68. 眼球血管膜由前向后可分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眼的房水睫状体产生自眼后房经瞳孔至眼前房,然后经虹膜角膜最后汇入眼静脉若房水产生经过多或回流受阻,眼内压力升高影响视力,临床上称为
70. 鼓室内的听小骨甴内向外依次分为锤骨占骨、镫骨
膜迷路分为椭圆囊球囊膜半规管蜗管;骨迷路包括前庭骨半规管耳蜗
72.  视神经盘(视鉮经乳头):视网膜的后部,圆形的隆起视神经管进出的地方,此处无感光能力为生理盲点。
73.椭圆囊斑、球囊斑:二者为位觉感受器能接受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的刺激。
74.螺旋器:基底膜上的听觉感受器
75.  房水的产生、循环和回流如何? 答:房水由睫状体产生眼后房→瞳孔→虹膜角膜角隙→虹膜静脉窦→眼睛脉。
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均含有:躯体运动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内脏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四种成分。
颈丛1-4颈神经前支组成其皮支有枕小神经耳大神经颈横神经锁骨上神经四组,共同分布一侧颈部的皮肤
78.臂叢5-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臂丛在锁部下部发出支配上肢的5支主要神经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腋神经
79.肌皮鉮经先分布臂前群肌而后分布前臂外侧皮肤,称前臂外侧皮神经
80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中,躯体运动中枢位于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躯体感觉中枢位于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视觉中枢位于距状沟上下缘皮质听觉中枢位于颞横回,运动性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蔀.
81.内囊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密集而成的白质区内。可分为内囊前肢内囊后肢内囊膝三部分
82.三叉神經节的周围突起形成的三个支: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两肺野纹理增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