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或粘连性中耳炎引起的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怎么办?_百度知道
粘连性肠梗阻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因为腹腔内发生感染后炎性渗出,纤维素沉着于腹腔、网膜或肠壁,形成结缔组织机化而造成粘连。比如盆腔炎、附件炎、各种腹部手术后等疾病,常可出现粘连,以肠粘连为最常见。病人常感觉到腹胀、腹痛、恶心、食欲不振、便秘,甚至可能出现机械性肠梗阻。一旦发生肠粘连病人非常痛苦,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因此在感染治愈后尽早开始康复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方法如下: 1、 蜡疗或白炽灯、红外线等可以改善腹部血液循环,缓解腹胀、腹痛等症状。 2、 音频电疗具有消散粘连、缓解疼痛的作用。 3、 干扰电疗和调制中频电疗不但具有消散粘连、缓解疼痛的作用,而且可以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 4、 呼吸运动、腹肌锻炼、腹部按摩、下肢活动有利于预防粘连的形成,改善消化功能。 5、如果长时间不通,有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可能,就需手术治疗。
粘连性肠梗阻大多数保守治疗,只有反复发作,方考虑手术,手术后仍然有部分病人会出现肠梗阻。
其他类似问题
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张浩大夫本人发表
如何治疗结肠肝区炎性包块_粘连性肠梗阻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如何治疗结肠肝区炎性包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病理诊断为“降结肠”淋巴结(4枚)反应性增生。探查:腹腔内未见血性液及肠内容物。升结肠明显扩张,肠壁充血、水肿,血运可;结肠肝曲、膈肌粘连成团,无法分离,将结肠肝曲牵拉成角,肠内容物难以通过。肝脏表面光滑,未触及结节。小肠、直肠未见明显异常,肠系膜上可见肿大淋巴结。取一肿大淋巴结,送冰冻病理检查报: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目前仍无法进食,且偶有呕吐状。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考虑结肠肝曲粘连成团为炎性反应所致,无法分离,遂决定行回肠结肠侧侧吻合术。手术时间为日。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求帮助!
F***发表于
可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直接切除肿块!!解除症状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张浩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真情寄语:
送一束美丽的鲜花给您,感谢您的无私帮助。
状态:就诊前
目前病人身体比较弱,可以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吗?谢谢!
应该可以!!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张浩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真情寄语:
送一朵美丽的鲜花给您,感谢您的无私帮助。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张浩大夫的信息
普外科常见和疑难疾病的诊断、外科治疗,尤其是终末期肝病的肝脏移植术、以及肝脏肿瘤、胆道疾病、胃肠道疾...
张浩,男,1967年6月出生,江苏通州人,博士,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肝病诊治研究中心主任,器官移植科主...
肝胆外科可通话专家
中日友好医院
北大人民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上海市肿瘤医院
胰腺肝胆外科
上海市同济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肿瘤医院
胰腺肝胆外科
北京同仁医院
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河南省人民医院
肝胆胰腺外科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_好大夫在线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
全网发布: 09:36:34
发表者:魏鲲鹏
(访问人次:3371)
一,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定义
腹部手术后并发的肠梗阻有多种类型,并且术后不同时期所发生的肠梗阻原因也不相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早期,系指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手术创伤指广泛分离肠管粘连、长时间的肠管暴露以及其它由于手术操作所造成的肠管损伤。腹腔内炎症指无菌性炎症如腹腔内积血、积液或其它能够导致腹腔内无菌性炎症物质的残留。在诊断EPII之前必须排除机械性梗阻和继发于腹腔内或腹膜后感染、等原因造成的麻痹性梗阻。
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史特点
EPII病人必须有近期腹部手术的病史,据统计,绝大多数病例在手术后1-2周内起病。手术过程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影响较大,尤其是胃肠道手术、短期内反复手术、广泛分离肠粘连、、肠排列、异物或坏死组织残留以及其它造成肠管浆膜面广泛受损的因素。在我科收治的近1000例肠外瘘病人中,有近1/3的病例曾有EPII的病史,由于经治医生对这种疾病缺乏认识,在治疗过程中沉不住气,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营养支持手段,在长期禁食的情况下无法维持病人的营养状况,因而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手术上,导致短期内反复进行外科手术,试图通过分离粘连的方式解除梗阻,殊不知此时的肠管广泛而严重粘连,高度充血水肿,脆性增大,极易受到损伤,反复的手术不但不能解除梗阻,反而由于肠管的反复损伤导致炎性肠梗阻症状加重,造成肠功能恢复期延长,甚至形成肠瘘(1)。因此,正确认识EPII有助于确定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三,&&&&&&&&&&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症状和诊断
EPII的临床表现与其它肠梗阻有相同之处,都表现为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但EPII有其明显的特殊性。EPII患者除有近期腹部手术的病史外,还有一个较明显的特征,即病人术后可能有少量通气或通便,但绝不能据此认为胃肠道功能已经恢复,可以进食了,因为一旦进食马上出现梗阻症状。在外院转来的病人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叙述:术后很早就排气了,或者排出少许干便,随后开始进食,但进食后很快出现梗阻。这是典型的EPII症状。EPII的腹痛症状不显著,如病人有剧烈的腹痛,应警惕机械性或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由于梗阻原因中有麻痹因素,所以病人通常只表现为胃肠道不通畅,而腹胀程度不如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那样显著。EPII可能为弥漫性,也可能只局限于腹部某一处,这主要取决于腹部手术和肠管受累的部位和范围,局限变最多见的部位是切口下方。
EPII患者不发高热,腹胀一般为对称性,腹部膨隆,但程度不如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严重,见不到肠型或蠕动波;腹部触诊有柔韧感,但各部位的柔韧程度不均一,最显著的部位即是肠管粘连最重的部分,一般位于脐周或切口下方,触不到明显的肠袢或包块;腹部叩诊多为实音;听诊可见肠鸣音减弱、稀少或消失,听不到金属音或气过水声,随着梗阻的逐渐缓解,肠鸣音渐渐恢复。全腹CT对EPII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CT检查可以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肠腔积液积气。肠管均匀扩张和腹腔内渗出等现象,同时帮助排除腹部其它病变(如、机械性肠梗阻等)。通过动态观察病人腹部症状、体征以及CT影像的变化,能够了解病变的进展情况。
四,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
肠梗阻治疗的基本原则是相同的,包括禁食,胃肠减压和纠正内稳态。除此之外,EPII的治疗还有其明显的特殊性。EPII初期,病人的消化液分泌量可以很大,大量消化液积聚于肠腔内不但加剧了肠壁的水肿和肠腔扩张,加重水,也使肠功能的恢复受到影响,此时应给予生长抑素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量。EPII的病程一般较长,我们的统计结果表明病人的平均治愈时间约为一个月左右,因此应做长期打算,长期禁食势必造成病人营养状况的急剧恶化,同时由于禁食、胃肠减压等原因,病人的内稳态也难以维持,因此应及早放置腔静脉导管,积极进行正规的全肠外营养支持。营养支持不但是一种支持手段,使病人有条件等待病情的缓解,更是一种重要治疗措施。营养不良造成低蛋,导致肠壁水肿,影响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增加体液从消化道的丢失,甚至造成肠腔狭窄或梗阻,必须通过营养支持才能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甚至在营养支持的同时还应输注血浆白蛋白,并在输注后静脉注射利尿剂帮助多余的水分排出。如不进行营养支持,EPII的治疗效果很难保证。全肠外营养还有助于减轻外科手术后由于高分解代谢所造成的营养不良,促进伤口愈合,纠正水。营养支持一直要维持到病人能够正常进食后才能逐渐停用。由于认识到EPII是肠壁的一种炎症反应,因此在EPII诊断成立后应开始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促进肠道炎症和水肿的消退。激素的用量视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人的一般状况而定,通常剂量为地塞米松5mg 静脉注射,每8小时一次,应用一周左右后逐渐停药(2)。
治疗开始后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尤其是腹部体征的变化,经过上述治疗,病人的腹部会慢慢变得柔软,肠鸣音日趋活跃,此时可逐渐停用生长抑素和糖皮质激素。为刺激胃肠道蠕动,同时保护胃粘膜,并帮助清除肠腔内积存的粪便,可用温盐水洗胃和灌肠。对腹部体征已明显缓解但动力较差的病人可应用新斯的明促进肠蠕动。在胃肠道恢复通畅后开始给予普瑞博思帮助胃肠道排空,并维持至能够正常进食。
判断EPII是否缓解应遵循以下标准:由于肠梗阻的症状得到缓解,因此病人的腹胀症状消失,排气排便。由于肠道恢复通畅后肠道内积聚的肠液大量排出,因此绝大多数病人在梗阻缓解后解水样便,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这是判断肠梗阻缓解的一项重要指标。体检时可见胃液明显减少,变清,不含胆汁(但要确定胃管没有进入十二指肠),肠鸣音由原来的稀少转为活跃,腹部由最初的坚韧变为柔软。
EPII造成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性不大,应以药物治疗(或称保守治疗)为主,不应急于通过手术的方式解除梗阻。由于此时的肠管高度水肿并致密粘连,甚至呈脑回状,剥离时肠管浆膜面广泛损伤渗血,如强行剥离,势必造成术后EPII进一步加重,同时也为机械性肠梗阻埋下了隐患。由于EPII不是肠管某一处的机械性梗阻,无法通过手术解除,为寻找梗阻部位而进行广泛的粘连剥离除造成更严重的肠壁损伤和渗血外,由于肠壁水肿,愈合能力差,肠蠕动功能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等因素的存在,极易造成肠瘘,这方面的教训极其惨痛:在我科接收的近1000例肠外瘘病人中,有相当大一部分肠瘘源于EPII后急于手术。Bondarenko-NM曾对306例EPII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22例进行多次手术方能解除梗阻,死亡达90例(29.4%)(3);而我科从 年共收治EPII患者57例,全部采用非手术治疗。治愈达56例,7例在EPII治愈后择期手术治疗并存症,1例因猝死。平均治愈时间为 27.6±10d,最长达58d;1989年Pickleman也总结了101例EPII,其中78例进行非手术治疗,死亡仅3例。平均治疗时间6.3天,最长17天(4)。
药物治疗得以继续进行的前提是病情不再继续恶化或向好的方面发展。虽然EPII导致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性极小,但要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一旦肠梗阻的症状和体征出现恶化,甚至出现肠绞窄的迹象,表明EPII的诊断有误,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直至进行手术治疗。要特别提防误将机械性肠梗阻诊断为EPII,导致机械性肠梗阻发生绞窄。
五,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预防
在很多情况下,EPII是可以预防的,预防的关键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腹腔内任何异物(包括自体血液和组织碎屑等)都能刺激腹膜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造成无菌性炎症和肠管粘连,从而导致EPII的发生,所以在手术结束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清除其中的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异物和坏死组织。我们在对曾在我科做过手术的病人进行二次手术时发现,腹腔冲洗干净的病人腹腔粘连极轻,甚至没有粘连,表明大量的盐水冲洗不但可以预防EPII,也能预防粘连性肠梗阻。在目前所知的各种预防肠粘连方法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减少肠管损伤和大量盐水冲洗腹腔,其它方法都有不足之处;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肠管,避免钝性剥离,采用锐性剥离,尽量消灭肠管粗糙面,使之浆膜化;用湿盐水纱垫覆盖肠管,减少肠管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和暴露面积,有助于肠管浆膜面的保护和减少不显性失水;肠排列有外排列和内排列之分,目前外排列的弊端已为大家所认识,渐趋淘汰,但内排列对肠功能的恢复也有影响,不宜滥用;在EPII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事先对腹部骚扰的严重程度有充分的估计,如手术中发现腹腔污染严重,或由于术中广泛的粘连分离和其它原因估计会导致术后肠管广泛粘连时,应警惕EPII的可能性,对术后很早出现的排气症状应慎重对待,延长禁食时间,避免过早进食加重EPII,同时应积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使病人尽早康复。
发表于: 09:36:34
魏鲲鹏大夫的信息
对急腹征、创伤等急诊急救病人的救治处理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甲状腺肿瘤、乳房肿瘤...
魏鲲鹏,一九九一年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从事普外科及急诊外科工作20余年...
魏鲲鹏的咨询范围: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李世宽大夫本人发表
结核性腹膜炎引起的肠粘连 肠梗阻最好的治疗方法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结核性腹膜炎引起的肠粘连 肠梗阻最好的治疗方法
结核性腹膜炎引起的肠粘连个梗阻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今年7月在烟台莱阳中心医院确诊为结核性腹膜炎,肠粘连,用药福利平 异烟#,打链霉素针,住院35天,回家继续吃药 打针,9月24号,肚疼进院,查 肠梗阻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
在医院静脉注射至今,现在病人已经58天没有吃饭,医院告诉因为有积水,所以不能手术,只能依靠白蛋白和血浆维持身体,前天晚上,昨天晚上从胃管里流出的液体是暗红色,并且从嘴里吐鲜红的血液。。。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能否找您看病,并且针对现在的治疗方案您能否给点建议,谢谢!
q***发表于
若肠梗阻一直不缓解,应该手术治疗,拖得时间越长,营养情况越差,越难以耐受手术。手术前,除了输蛋白,正规的肠外(静脉)营养是必须的。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李世宽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你好!李大夫,谢谢您给的回复,昨天拍片显示现在是不完全梗阻,有2个液平面,并且肚子有腹水,一个礼拜抽腹水一斤多,医生告诉我们因为一直有腹水,所以不能手术,请问恶搞到你们那里去治疗,有更好的办法吗?谢谢!
不全梗阻是指症状,指有梗阻症状,但有排气排便,不是拍片能得出的结论。
拍片很难看到细节,CT才是最好的检查,可清楚地判断梗阻的程度和症状。
结核性腹膜炎有腹水是正常的,不知现在是否在抗结核治疗。若没抗结核治疗,腹水、梗阻是永远好不了的;若在抗结核治疗,腹水、梗阻仍存在,说明治疗无效。
手术不能治疗结核,但能解决某些并发症。通过切除、捷径或造瘘的方法可解除梗阻,然后才有机会继续抗结核治疗。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结核是否有充分证据?肿瘤(如卵巢癌)也可有类似情况。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李世宽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你好!李大夫,我们在烟台毓璜顶医院,莱阳中心医院都做过磁共振,CT检查,结论都是结合性腹膜炎,并且把两次的检查片子都拿到山大医院找专家看过,专家也同意此前的诊断,但是已经两个多月了,腹腔积水一直有,两个月没吃饭,我们怕时间久了会不会引起其他的并发症。。。我们曾经问过医生是否可以先做手术,让病人可以吃饭,但是医生说,因为有积水,做手术怕肠不长,容易引起肠瘘,李大夫,现在我们真的没有办法了!再次谢谢您的回复
关于诊断问题:
CT、MRI属于影像诊断,不能确诊;结核菌素试验也不能真正确诊。病理才是终极诊断,比如腹水找到结核菌、活检见到结核肉芽肿。
关于治疗问题:
还是那句话,如果未抗痨获抗痨治疗无效,梗阻永远无法解决,不知是否抗结核治疗?
结核性肠梗阻罕见,绝大多数大夫并无实际经验,因此,大夫多慎重。
方便的话,可带片子及相关资料找我看一下。
下面链接是南总李幼生大夫的一个案例,供参考。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李世宽大夫本人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李世宽大夫的信息
胃肠外科,甲状腺外科,腹壁疝,急腹症,腹部损伤
李世宽,男,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历任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
普外科可通话专家
南京军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瑞金医院
上海瑞金医院
南京军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军区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海瑞金医院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肛门外科
副主任医师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性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1――2011年间35例急性弥漫性腹膜"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性治疗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性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1――2011年间35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中的临床特点,术中及术后的综合预防治疗方法,探讨其预防性治疗的重要性。结果35例患者均采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充分、完全的冲洗及正确的引流,并在肠管表面涂抹透明质酸酸钠是预防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重要方法,其次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双足三里穴位新斯的明注射,促进肠蠕动早期恢复是预防及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1] 中国论文网 /6/view-5576022.htm  【关键词】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剖腹探查术后;粘连性肠梗阻;预防性治疗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是腹部疾病中常见急症之一,多常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穿孔,外伤性肠破裂等。常常采取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剖腹探查术,因腹腔内炎症较重,肠液及肠性渗液较多,而且术中腹腔炎症重,手术分离时渗血亦较多且广泛。因此术后发生肠粘连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较高,但在术中采取积极完全、充分的冲洗,合理置放腹腔引流,肠管表面涂抹透明质酸酸钠;术后积极抗炎对症的同时,予以口服“肠粘连松解汤”或并灌肠;双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促进肠蠕动尽早恢复,并配合恰当及时的护理等措施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1――2011年间35例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并采取全麻下剖腹探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26-67岁,平均46.5岁。临床表现:本次发病后至就诊时间(1-6)天。   1.2临床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及腹膜刺激征(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35例,黄疸2例;伴中毒性休克15例,有神志改变3例;T>39℃11例,20×109/L21例;肝功能异常15例,肾功能异常6例。有并发症者15例,(占(57.6%)),部分患者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发症,其中心血管疾病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糖尿病3例,伴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5例。   1.3发病原因急性化脓性阑尾炎9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穿孔15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7例,外伤性肠破裂4例。35例患者均有腹部压痛反跳痛是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所有患者均累及全腹,但原发病灶部位压痛及反跳痛较明显。   1.4治疗方法   1.4.1手术治疗35例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手术治疗的关键要点纳入下:①麻醉方式的选择: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由于患者腹肌较紧张,单纯的连硬外麻醉、腰麻或腰硬联合麻醉均不能满足手术中肌松的要求,故通常必须要选用气管插管全麻,并在术中保持手术要求的肌松状态。②仔细处理原发病;因为原发病灶是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的主要病因,原发病处理的妥当与否与患者预后有关。③腹腔冲洗引流术:在良好的麻醉的基础上,完全彻底的腹腔冲洗引流是手术最关键的步骤。首先用吸引器吸净腹盆腔内的脓液及渗出液,其次用大量的冲洗水(温盐水或甲硝唑盐水)完全彻底的冲洗腹腔及盆腔,直到冲洗液变成完全清亮。④手术切口的处理:术前常仔细消毒术野,术中充分有效地保护切口,尽量避免脓液及渗出液污染切口。术毕关腹前用甲硝唑液和碘伏液先后仔细冲洗切口。切口缝合尽量采用减张缝合术,必要时置放乳胶引流条引流,以防止术后切口感染。   1.4.2手术时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情紧急,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术前抗休克抗炎是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人促使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的基本措施,关键是把握时机。[3]力争在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纠正酸中毒,抗炎、抗休克等综合治疗后,(2-4h)内手术。本组病例经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后均接受手术治疗,入院距手术时间(4-10h)35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腹腔冲洗引流术”。   1.4.3手术方式①病灶处理:清除腹膜炎之病因是手术治疗之主要目的。感染源消除的越早,则预后愈好,原则上手术切口应该愈靠近病灶的部位愈好,以直切口为宜便于上下延长、并适合于改变手术方式。探查要轻柔细致,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解剖和分离,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引起感染扩散。②清理腹腔:在消除病因后,应尽可能的吸尽腹腔内脓汁、清除腹腔内之食物和残渣、粪便、异物等,清除最好的办法是负压吸引,必要时可以辅以湿纱布摺拭,应避免动作粗糙而伤及浆膜表面之内皮细胞。若有大量胆汁,胃肠内容物严重污染全腹腔时,可用大量的冲洗水(温盐水或甲硝唑盐水)进行腹腔彻底冲洗,边洗边吸引,为防止冲洗时污染到膈下、可适当将手术床摇为头高之斜坡位,冲洗到水清亮为止,若病人体温高时,亦可用4-10°C之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兼能收到降温效果。当腹腔内大量脓液已被形成的假膜和纤维蛋白分隔时,为达到引流通畅的目的、必须将假膜和纤维蛋白等分开、去除,虽有一定的损伤但效果较好。③引流:引流的目的是使腹腔内继续产生的渗液通过引流物排出体外,以便残存的炎症得到控制,局限和消失。防止腹腔脓肿的发生。本组35例患者均采用了橡皮管引流,并置放2根引流管,1根置放于病灶处,另1根置放于盆腔。[4]④术中应用防止肠粘连的药物:将2-3支透明质酸酸钠先涂到术者左手,然后术者左手伸入腹腔将明质酸酸钠均匀地涂抹到肠管表面。(尽量不要将明质酸酸钠涂抹到胃肠缝合或修补处,以免影响愈合。)   1.4.4术后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35例患者首先从术后第1天起就被要求下床活动促进肠管活动,防止肠粘连;其次采用新斯的明0.5mg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进一步促进胃肠蠕动。最后从术后第3天开始服用“肠粘连松解汤”,药方:蒲公英30.0、穿心莲9.0、紫花地丁9.0、忍冬藤9.0、广木香3.0、熟军9.0、全瓜蒌(切)9.0、焦楂曲3.0、火麻仁9.0、香附6.0,每日1剂,口服150-300毫升,术后3天未通气的并用“肠粘连松解汤”灌肠。结果并发切口感染5例,35例患者全部治愈,本组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的早期休克症状,在术前均给予积极的抗休克治疗。术后8-15天出院,从患者出院1周后就开始随访,2例因为无法联系未能随访,其余33例均得到有效随访。随访率94%随访时间1月-5年。其中3例并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好转。炎性腹水中蛋白质含量在2.5克%以上,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渗出液的性质因病因而异;例如外伤引起的渗出液多混有血液。胃肠穿孔的渗出液中含有脏器的内容物。链球菌感染的渗出液为稀薄之浆液性液体,厌氧菌感染之渗出液中有一种特殊臭味。在炎性渗出液中还含有异物和破碎组织等。其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可在病变周围产生粘连,[5]防止感染扩散并可修复受损之组织,但也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之重要原因。腹膜受到刺激后发生充血水肿,并失去固有光泽,随之产生大量浆液性渗出液。一方面可以稀释腹腔内毒素及消化液,以减轻对腹膜的刺激。另一方面也可以导致严重脱水,蛋白质丢失和电解质紊乱。渗出液中逐渐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可吞噬细菌及微细颗粒。加以坏死组织,细菌和凝固的纤维蛋白,使渗出液变为混浊,继而成为脓液。常见之以大肠杆菌为主的脓液呈黄绿色、稠厚,并有粪臭味,在诊断上有着重要意义。腹膜炎被控制后,根据病变损伤的范围和程度,常遗留有相应的纤维粘连,可形成粘连性肠梗阻;[6]所以及时的清除病灶和控制感染,手术时彻底清洗腹腔,对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患者行剖腹探查术后并发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几率较高,文献报告达到71%,[7]并且并发粘连性肠梗阻后保守及手术均较棘手,因此术中及术后配合治疗和预防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宏,冯宁.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治疗现状与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06):26-28.   [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259.   [3]所剑.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手术时机及术式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06):21-22.   [4]朱维铭.治疗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腹腔引流技术[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9(06):26-28.   [5]吕巡奎.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中外医疗,2012(35):35-36.   [6]黄洁夫.急性腹膜炎的发病机制[A].腹部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李建卫,杨建华.急性弥漫性腹膜炎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08):46-47.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绞窄性肠梗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