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脑犀牛角的药用价值值?中医中药应用方面的,呵

10天内自动登录
使用合作账号一键登录:
薄荷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叶。生于小溪沟边、路旁及山野湿地,或为栽培。那么在医学上薄荷有哪些具体的药用价值呢?又有哪些方剂需要用到它呢?下面三九养生堂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薄荷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拼音名
  B& He.
  蕃荷菜(《千金&食治》),菝蔺、吴菝蔺(《食性本草》),南薄荷(《本草衍义》),猫儿薄苛(《履巉岩本草》),升阳菜(《滇南本草》),薄苛(《品汇精要》),蔢荷(《本草蒙筌》),夜息花(《植物名汇》)。
  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叶。大部分产区每年收割2次,第1次(头刀)在小暑至大暑间。第2次(二刀)于寒露至霜降间,割取全草,晒干。广东,广西温暖地区1年可收割3次。
  原形态
  ①薄荷
  多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茎方形,被逆生的长柔毛及腺点。单叶对生;叶柄长2~15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叶片长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3~7厘米,先端锐尖,基部阔楔形,边缘具细尖锯齿,密生缘毛,上面被白色短柔毛,下面被柔毛及腺点。轮伞花序腋生;苞片1,线状披针形,边缘具细锯齿及微柔毛;花萼钟状,5裂,裂片近三角形,具明显的5条纵脉,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点;花冠二唇形,紫色或淡红色,有时为白色,长3~5毫米,上唇1片,长圆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片,较小,全缘,花冠外面光滑或上面裂片被毛,内侧喉部被一圈细柔毛;雄蕊4,花药黄色,花丝丝状,着生于花冠筒中部,伸出花冠筒外;子房4深裂,花柱伸出花冠筒外,柱头2歧。小坚果长1毫米,藏于宿萼内。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于小溪沟边、路旁及山野湿地,或为栽培。分布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及西南各地。
  ②家薄荷
  与上种相似。叶卵形至长圆形,长2~5厘米,两面均有腺点。萼裂片窄三角形,有缘毛。花冠淡紫色或白色。小坚果长0.7毫米。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此外,兴安薄荷(东北),以及江苏(苏州、太仓)栽培的龙脑薄荷(《本草衍义》)等,亦同供药用。
  生境分布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江苏、浙江、江西。
  干燥全草,茎方柱形,长15~35厘米,直径2~4毫米,黄褐色带紫,或绿色,有节,节间长3~7厘米,上部有对生分枝,表面被白色绒毛,角棱处较密,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中空。叶对生,叶片卷曲面皱缩,多破碎。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具有白色绒毛;质脆。枝顶常有轮伞花序,黄棕色,花冠多数存在。气香,味辛凉。以身干、无根、叶多、色绿、气味浓者为佳。
  拣净杂质,除去残根,先将叶抖下另放,然后将茎喷洒清水,润透后切段,晒干,再与叶和匀。
  辛,凉。
  ①《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凉,辛。"
  ②《医林纂要》:"辛,寒。"
  入肺、肝经。
  ①《汤液本草》:"手大阴、厥阴经药。"
  ②《纲目》:"入手少、太阴,足厥阴。"
  ③《本草新编》:"入肺与包络二经,亦能入肝、胆。"
  功能主治
  疏风,散热,辟秽,解毒。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气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
  ①《药性论》:"去愤气,发毒汗,破血止痢,通利关节。"
  ②《千金&食治》:"却肾气,令人口气香洁。主辟邪毒,除劳弊。"
  ③孙思邀:"煎汤洗漆疮。"
  ④《唐本草》:"主贼风,发汗。(治)恶气腹胀满。霍乱。宿食不消,下气。"
  ⑤《食疗本草》:"杵汁服,去心脏风热。"
  ⑥《食性本草》:"能引诸药入营卫。疗阴阳毒、伤寒头痛。"
  ⑦《日华子本草》:"治中风失音,吐痰。除贼风。疗心腹胀。下气、消宿食及头风等。"
  ⑧《本草图经》:"治伤风、头脑风,通关格,小儿风涎。"
  ⑨《本草衍义》:"小儿惊风,壮热,须此引药;治骨蒸劳热,用其汁与众药为膏。"
  ⑩李杲:"主清利头目。"
  ⑾王好古:"能搜肝气。又主肺盛有余,肩背痛及风寒汗出。"
  ⑿《滇南本草》:"治一切伤寒头疼,霍乱吐泻,痈、疽、疥、癫诸疮。"又:"野薄荷上清头目诸风,止头痛、眩晕、发热,去风痰,治伤风咳嗽、脑漏鼻流臭涕,退虚痨发热。"
  ⒀《纲目》:"利咽喉、口齿诸病。治瘰疬,疮疥,风瘙瘾疹。"
  ⒁《本草述》:"治中风,癫痫,伤燥热郁。"
  ⒂《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
  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8~2钱;或入丸、散。外用:捣汁或煎汁涂。
  阴虚血燥,肝阳偏亢,表虚汗多者忌服。
  ①《药性论》:"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虚汗不止。"
  ②《千金&食治》:"动消渴病。"
  ③《本经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虚冷;阴虚发热,咳嗽自汗者勿施。"
  ④《本草从新》:"辛香伐气,多服损肺伤心,虚者远之。"
  ①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风热:薄荷末炼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白沙糖和之亦可。(《简便单方》)
  ②治眼弦赤烂:薄荷,以生姜汁浸一宿,晒干为末,每用一钱,沸汤泡洗。(《明目经验方》)
  ③治瘰疬结成颗块,疼痛,穿溃,脓水不绝,不计远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阴干),皂荚十挺(长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涂醋,炙令焦黄)。捣碎,以酒一斛,浸经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尽为度,焙干,捣罗为散,以烧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于食前,以黄芪汤下二十丸,小儿减半服之。(《圣惠方》薄荷丸)
  ④治风气瘙痒:大薄荷、蝉蜕等分为末,每温酒调服一钱。(《永类钤方》)
  ⑤治血痢:薄荷叶煎汤单服。(《普济方》)
  ⑥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或以干者水煮,绵裹塞鼻。(《本事方》)
  ⑦治蜂虿螫伤:薄荷按贴之。(孟诜《必效方》)
  ⑧治火寄生疮如灸,火毒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频涂。(《医说》)
  ⑨治耳痛:鲜薄荷绞汁滴入。(《闽东本草》)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详细的学习了关于薄荷的相关知识,我们知道了薄荷具有疏风,散热,辟秽的功效,薄荷针对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症状也十分有效。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中药的相关知识,别忘了阅读下一篇文章哦。
延伸阅读:
点击查看更多:
你可能还喜欢这些
很多人都知道中药茶饮的效果很好,通过饮茶能够帮助...
痔疮是很常见的一种难言的病症,它的特点就是反复发...
夏季天气炎很多人都会出现各种的不适应症状,最明显...
炎热的夏季到来了,我们都知道的夏季的时令水果很多...
夏季的很多的人都会出现饮食不佳,精神状况不是很好...
夏天天气炎热,在外活动的人很容易出现中暑等一系列...
蚕茧我们都知道是蚕蛹期的保护层,对于这种保护层我想只有养蚕的
荆芥我们可能很少听说起过,因为我们不太清楚它的功效与作用,更
现在生活节奏很快,导致很多肉疼都会出现便秘的情况,便秘是很痛
牙疼虽说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它带来的后果确实非常的严重,因为我
雀斑大大的影响了我们的美观还会大大的打击我们的自信心,有很多
口臭是一个让人很尴尬的问题,因为口臭会影响我们的日常交际,还
我们都知道有句老话说的好是要就有三分毒,生活中有个头疼脑热的
我们都知道吃姜的好处是很多的,但是对于我们晚上吃姜一直都有一薄荷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中草药》1998年06期
薄荷及其有效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摘要】:概述了近年来薄荷及其有效成分在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系统、促进透皮吸收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285【正文快照】:
薄荷为唇形科植物薄荷MenthahaPlo-ca灯xBriq.的干燥地上部分。薄荷主要含有挥发油(称薄荷油),油中主要成分为1一薄荷脑(即薄荷醇)及少量薄荷酮等。华伦在其《丹方大全》一书的鼻病方中多处提及薄荷入药治病,现代临床应用更为广泛。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薄荷及其有效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鲁笑颖;谷继成;陈艳芬;王建文;;[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秦雯;[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李丽华;;[J];江西中医药;2006年02期
唐吉荣,周庆云;[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韩捷;谢进;;[J];陕西中医;2007年01期
陈光亮,姚道云,汪远金,佘玉宝,范峰;[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年02期
李晓东;程智慧;文志华;陈日聪;;[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王晖,许卫铭;[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2年01期
查振中,王晖,冯小龙,许卫铭;[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年01期
赵怀军,王晖,冯建青,黄金水;[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0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红霞;[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洁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程文健;[D];福建农林大学;2003年
韩梅;[D];四川大学;2003年
陈秋林;[D];南京工业大学;2004年
刘颖;[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赖鹏华;[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张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裴广杰;[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丁升艳;[D];浙江大学;2006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志平,蔡康荣,吴铁;[J];解剖学杂志;1994年01期
王晖,许卫铭,王宗锐;[J];现代应用药学;1995年03期
王晖,许卫铭,王宗锐;[J];中成药;1996年06期
吴宋夏,王宗锐,谌小红,杨金英;[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丁银润,王晓燕,汪旭;[J];癌变.畸变.突变;2002年03期
赖亚辉,马忠春,闫慧毅,毛焕新;[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1期
范可;陈培红;吴青;;[J];癌变.畸变.突变;2008年04期
李国贤;;[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何世荣;王百龄;何世华;;[J];中医临床与保健;1992年02期
张颂雨,唐天序;[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年02期
渠敬文;[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1期
田九洲,张立仿;[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张栩,崔云双;[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王瑞芳,王燕青;[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洪燕;袁红梅;;[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周瑞芳;刘鹏熙;谭敏;;[A];第十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乳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丁嘉信;李慧芬;崔伟亮;李荣荣;;[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杰麟;;[A];《中国虫生真菌研究与应用》(第四卷)[C];1996年
陈枫;邓存良;陈文;唐坤华;王明勇;史小玲;李万平;;[A];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魏玺群;郑昌琼;欧阳庆;李伯刚;胡英;冉均国;;[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郑旭东;胡浩斌;张克钧;;[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卫海;王建刚;熊承良;;[A];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洪燕;张廷;;[A];江西省第三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丁应梅;;[A];全国第二届喻嘉言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玉泓;[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谢宇峰;[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蓉;[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姜登钊;[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徐惠梅;[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冠豪;[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杨长福;[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戚曙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纪长青;[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达坤;[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龚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焦晴晴;[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刘亚亚;[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唐剑;[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芳;[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周继勇;[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李莹莹;[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佳;[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沈振东;[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曹国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钟毅,周红,张卫萍,江俊珊;[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6期
王欣;李平;;[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年02期
刘芳印;韦劲松;;[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3期
汪茂斌,马宗新,赵红,吴涛,朱玉灵,柳申飞;[J];安徽农业科学;2000年02期
吴明楼,刘士喜,苏辉,姚智深,方必春,朱满琪,陆万俊,陈永生;[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周顺玉;李庆;杨群芳;;[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钱红,黄勇,朱永先;[J];安徽医学;2001年06期
余志艳;李平;;[J];安徽医药;2008年09期
张国升,樊明月,张佳美,蔡艳丽;[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刘如瀚;[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李义;[N];中国贸易报;2007年
刘勇;[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乐华;[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魏玉;[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曹祥薇;[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王国卿;[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张丹卉;[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张道敬;[D];广西大学;2002年
安潇;[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2年
宋素花;[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张小东;[D];山东农业大学;2004年
冯忠贵;[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黄敏;黄艳仙;蒋达洪;周建敏;程钰成;周如金;;[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刘松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5期
钟江华;周晓舟;熊凤翔;;[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0年04期
卢瑾;王兰芳;;[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宋秋英;郑国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年06期
崔一然;刘小青;刘欣;张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8期
方建新;;[J];中国林副特产;2007年06期
徐刚;;[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8期
邹盛勤;陈武;;[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陈文列;刘献祥;褚剑锋;;[J];福建中医药;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陆忠;赵燕敏;潘越芳;魏颖慧;李范珠;;[A];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九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9年
徐陆忠;赵燕敏;潘越芳;魏颖慧;李范珠;;[A];2010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0年
徐陆忠;赵燕敏;潘越芳;魏颖慧;李范珠;;[A];2009全国中药创新与研究论坛学术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黄涛;[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李钦;[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杨敏;[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6年
王森;[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李智勇;[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吴幸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梁呈元;[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刘洪卓;[D];沈阳药科大学;2007年
张媛;[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朱敬杰;[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孙军;[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刘晓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陈红霞;[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马琳;[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孔静思;[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李洁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林铿;[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张银亮;[D];石河子大学;2010年
赵丹;[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万洲,杨寒冰,陈玲珠;[J];解剖学杂志;1986年03期
阮莉萍,郑俊民;[J];沈阳药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吴铁,王宗锐,刘少雄,彭剑飞;[J];中国药理学通报;1990年04期
顾晓晨;;[J];药学进展;1987年01期
吴铁,张志平;[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兴顺;[J];中成药;1981年02期
彭静山;;[J];辽宁中医杂志;1988年07期
邱美英;王桂英;;[J];社区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黄素丹,吴雪飞,张岖,乐新;[J];中国药业;2005年07期
吴论;刘志群;郭能起;欧赋斌;戚志超;梅全喜;钟希文;;[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吴论;刘志群;郭能起;欧赋斌;戚志超;梅全喜;钟希文;;[J];新中医;2009年06期
李国颖;[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黄登高;;[J];福建中医药;1961年04期
;[J];中医杂志;1977年01期
钟和;;[J];老同志之友;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慧明;;[A];全国中医药科研与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冯惠霞;殷剑明;胡莲英;卢儒彪;邓颜好;吴少雄;陈明;胡永红;汪惠云;;[A];第一届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安林静;马贵邦;宋亚媛;;[A];全国传染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本报记者 
张学勇;[N];中国消费者报;2006年
张东;[N];中国质量报;2005年
郑欣;[N];保健时报;2005年
昆包;[N];中国包装报;2003年
张晶莹;[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唐松喜;[N];湖南科技报;2007年
山牧;[N];山东科技报;2007年
蓉言;[N];中国工商报;2008年
赵从民;[N];中国畜牧报;2004年
刘嘉;[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简晓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中药中的薄荷脑和作为可以食用的薄荷脑,有什么区别吗?_百度知道
中药中的薄荷脑和作为可以食用的薄荷脑,有什么区别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我觉得朋友你是不是误会了。一般用于药油的加工工艺或化妆品,中药中的薄荷为风热感冒药有中医会开薄荷脑做中药配方吗。而薄荷脑为薄荷的主要成分?,其中薄荷还包括薄荷酮,异薄荷酮的成分
两种薄荷脑差别不大,都能用
都是作为香料使用。。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薄荷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正文
薄荷临床应用-中药学初级士
11:20 来源:&    【
】【】【】
医学教育网小编搜集整理了复习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考生有所帮助。
薄荷临床应用:
1.用于感冒风热、温病初起有表症者
薄荷为疏散风热要药,有发汗作用,主要用于风热表症、身不出汗、头痛目赤等症,常与荆芥、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桑叶、菊花、牛蒡子等配合应用;如果风寒感冒、身不出汗,也可配合紫苏、羌活等同用。
2.用于咽喉红肿疼痛
薄荷清利咽喉作用显着,主要用于风热咽痛,兼有疏散风热作用,常配合牛蒡子、马勃、甘草等应用。也可研末吹喉,治咽喉红肿热痛病症。
3.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薄荷有透发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可配合荆芥、牛蒡子、蝉衣等同用。
转发分享:0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中药士考试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犀牛角的药用价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