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的感觉性共济失调调是什么意思?

云南医学科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治共济失调
健康咨询描述:
李叔叔最近出现了头晕,四肢麻木、乏力等症状,而且走路也不稳,步裂增宽;语言表达能力不清楚,左下肢肌张力减退,后来,李叔叔的儿女将他送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李叔叔患上了共济失调。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在医生的推荐下予以了生物细胞三联修复疗法进行治疗,现在李叔叔已经能够站立行走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清晰了很多,头晕,四肢麻木和乏力的现象没有再出现。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李叔叔今后在生活或者饮食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5:26:47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2067称赞:38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你好,共济失调(ataxia)是小脑、本体感觉及前庭功能障碍导致运动笨拙和不协调,累及四肢、躯干及咽喉肌可引起姿势、步态和语言障碍。人体的姿势保持与随意运动完成,与大脑、基底节小脑、前庭系统、深感觉等有密切的关系。小脑、脊髓、前庭和锥体外系共同参与完成精确、协调运动。小脑对执行精巧动作起重要作用。每当大脑皮质发出随意运动指令,小脑总是伴随发出制动性冲动,如影相形,以完成准确的动作。这些系统的损害将导致运动的协调不良、平衡障碍等。指导意见:共济失调的治疗主要分为病因学治疗和对症治疗。对有明确诱因的获得性共济失调,通过去除诱因或对因治疗往往可以获得不错的疗效。如小脑炎患者可给予激素冲击治疗,酒精中毒患者可给与大剂量维生素B1肌注,而对于麸质不耐受的患者可通过改食无麸质饮食获得改善。对于遗传性共济失调,既往的观点认为没有特意治疗的药物,一般采用支持治疗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为主,如毒扁豆碱、胞二磷胆碱等。但近期的研究显示丁螺环酮对多种类型的共济失调均有效。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神经内科
常见症状行走不稳、步态蹒跚、动作不灵活、剪刀步伐、呈“Z”形前进偏斜
检查项目颅脑CT、核磁共振、体格检查
并发疾病、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急性小、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3801·
浏览:3651·
浏览:1463·
浏览:5728·
参考价:11
参考价:30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用于热证便血。对各期内痔、便...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芳香化浊,健脾消积。用于感冒暑湿,湿浊困脾引起的...
参考价格:暂无报价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您的位置 :&&&&&& > 文章
共济失调的试验
17:26 来源:&    【
】【】【】
  共济失调(ataxia)为小脑病变最主要的症状。
  1 .指鼻试验(finger nose test)嘱病人将前臂外旋、伸直,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反复作上述动作。正常人动作准确,共济失调患者表现为同侧动作摇摆、过度、碰不准鼻尖等。如睁眼无困难、闭目则不能完成,为感觉性共济失调;睁眼、闭眼皆有困难者为小脑性共济失调。
  2 .指指试验(finger& finger test)嘱被检查者伸直示指,曲肘,然后伸直前臂以示指触碰对面医师的示指,先睁眼作,后闭眼作,正常人可准确完成。若总是偏向一侧,则提示该侧小脑或迷路有病损。
  3 .轮替动作(alternate motion)嘱被检查者伸直手掌并反复作快速旋前旋后动作,以观察拮抗肌群的协调动作。共济失调患者动作缓慢、不协调。一侧快速动作障碍则提示有该侧小脑半球病变。
  4 .跟-膝-胫试验(heel-knee-tibia test)嘱被检查者仰卧,先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将足跟置于另侧膝部下端,并沿胫骨徐徐滑下。共济失调患者出现动作不稳或失误。
  5 .昂白征(Romberg‘s sign)亦称闭目难立征。侧试时嘱病人两臂向前伸平,双足并拢直立,然后闭目,如出现身体摇晃或倾斜则为阳性。仅闭目不稳提示两下肢有感觉障碍,闭目睁目皆不稳提示小脑蚓部病变。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临床执业医师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小脑共济失调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小脑共济失调是什么意思?
提问者采纳
建议:由于小脑某种原因的损伤,将使受害者的肌紧张减退和随意运动的协调性紊乱,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找到病因就要对症治疗,及时有效地针对性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恢复作用,建议到专业的脑科医院进行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其他类似问题
共济失调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周期性共济失调 _百度百科
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周期性共济失调
周期性共济失调(episodic ataxia,EA),目前多称为发作性共济失调,具有遗传异质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小脑共济失调。该病曾被称为急性短暂性普遍性小脑协调障碍(acute transient generalized cerebellar dyssynergia),具有发作性眩晕、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表现,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周。依据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定位可分为:(1)发作性共济失调I型(EA1):发作性共济失调伴肌纤维颤搐;(2)发作性共济失调II型(EA2):发作性共济失调伴眼球震颤;(3)阵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伴发作性共济失调(。
周期性共济失调(episodic ataxia,EA),目前多称为发作性共济失调,具有遗传异质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小脑共济失调。该病曾被称为急性短暂性普遍性小脑协调障碍(acute transient generalized cerebellar dyssynergia),具有发作性眩晕、共济失调和眼球震颤表现,发作持续数秒或数周。依据临床特征和致病基因定位可分为:染色体
(1)发作性共济失调I型(EA1):发作性共济失调伴肌纤维颤搐,基因定位于12p13,为编码钾离子通道基因突变致病;
(2)发作性共济失调II型(EA2):发作性共济失调伴眼球震颤,基因定位于19p13,为编码钙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所致;
(3)阵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伴发作性共济失调(paroxysmal choreoathetosis with episodic ataxia),基因定位于1p,与钾离子通道有关。发作性共济失调为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编码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致病。EA1由 KCNA1基因突变引起,定位于12p13,编码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Kv1.1α亚单位。Kv1.1可在有髓和无髓纤维中表达,在维持神经元的兴奋性、动作电位的产生和传导以及神经元间的兴奋性传导具有重要的作用。EA2由CACNA1A(钙通道基因)基因突变引起,定位于19p13,与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familial hemiplegic migraine,FHM)和SCA6致病基因相同,目前认为这三者为等位基因病,但突变类型和致病机制不同。阵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伴发作性共济失调基因定位于1p的D1S476~D1S443 之间2cM 区域,为编码钾离子通道的基因突变引起。发作性共济失调是一组具有遗传异质性的共济失调综合征,通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根据基因定位分为EA1、EA2和EA3型,分述如下:
1.发作性共济失调I型(EA1)
又称肌颤搐综合征型,通常在儿童/少年期(也可婴儿期)起病,可以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轻。发作大多持续数秒钟到数分钟,部分可持续数小时。每日发作数次,最多可达数十次。运动、劳累、激素水平的变化、惊吓和姿势改变可诱导或加重发作。发作期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平衡障碍、构音障碍,部分患者出现特征性的肢体远端或面部肌肉抽搐。有时可伴部分性癫痫。发作间期部分患者尚有特征性的小肌肉(多为眼周或手部的肌肉)颤搐。
2.发作性共济失调II型(EA2)
又称乙酰唑胺反应型周期性共济失调综合征,通常在儿童期,多在20岁前起病,可持续到成年。发作持续时间较EA1长,可为数小时至数日。精神紧张、运动、过度疲劳、胃肠道刺激等可诱发。发作期主要特征是:发作性共济失调,平衡障碍、构音障碍,50%以上的患者伴有眩晕恶心、约有一半患者出现偏头痛,约1/3患者出现特征性的自发性眼震,此外还可有耳鸣、眼睑下垂、复视,偶尔可出现幻觉。通常不伴有肌纤维颤搐。发作间期常有特征性的凝视诱发眼震。有报道某些病例在共济失调发作期间出现全身性无力,或者在发作开始之前的数年之内有过发作性无力。某些患者后期可出现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表现与脊髓小脑变性相似。
3.发作性共济失调III型(EA3)
又称发作性共济失调伴阵发性舞蹈手足徐动症,通常2~15岁发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的不自主运动,姿势性肌张力障碍,平衡失调,构音障碍。情绪紧张和饮酒可加重发作。发作间期体格检查正常。神经电生理检查示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正常。EA1肌电图可见肌颤搐电位,特别对临床表现不明显的患者或仅有面部或手小肌肉细小抽搐者,更有价值。运动单位一般无明显的异常改变。EA2单纤维肌电图可见阻滞,提示有神经肌接头传递障碍。眼震电图可帮助除外前庭性共济失调。脑电图无特殊改变,伴有癫痫的患者可见尖波发放。影像学检查示部分病程长的患者,特别是EA2患者,头颅MRI可见小脑萎缩,以小脑蚓部萎缩为著。基因学检测为本病确诊的手段。诊断依据:
(1)家族遗传史;
(2)发病年龄为儿童期或青少年期;
(3)可由过度疲劳、精神紧张和应激状态等因素诱发;
(4)典型表现:发作性共济失调伴有肌纤维颤搐提示EA1,发作性共济失调伴有眼球震颤提示EA2;
发作性共济失调伴有舞蹈和手徐动症提示EA3。
鉴别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与癫痫、小舞蹈病的鉴别。EA2应注意与重症肌无力、副肿瘤综合征、TIA和多发性硬化进行鉴别。伴有癫痫的病例应除外苯妥英钠过量中毒的可能;伴有精神症状者应排除5-氟利多中毒的可能。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规律。无特殊的治疗,主要为对症治疗,乙酰唑胺可减少发作次数,合理使用苯妥英钠可使肌纤维颤搐减轻或缓解,伴有癫痫发作者可选用抗癫痫药物,丙戊酸钠可有较好减轻症状的作用。大多数患者随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减轻,预后较好。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24小时报名咨询电话:010- / 400 650 1888
当前位置:&&&&&& > 信息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概述
17:43 来源:&    【
】【】【】
小脑性共济失调的概述:
共济失调指运动在方向、速度、幅度和力量上不规则或失调,尽管肌肉的力量正常或接近正常。躯干性共济失调
①姿势和步态的异常及平衡障碍
②病人站立时两脚分开,摇晃欲倒,即使睁眼也不能并足站立。行走时两脚分开,医学教育|网搜集步态蹒跚,左右摇摆,如醉汉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新闻:
基础医学理论相关栏目推荐
33大类,900门辅导课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觉性共济失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