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破伤风厌氧菌菌出现的条件

继续查找其他问题的答案?
其他答案(0)
您可能感兴趣的
1破伤风发病时,最先出现的症状是A.苦笑面容B.颈项强直C.角弓反张D.上肢屈曲,下肢挺直E.牙关紧闭,开口困难2患儿,2岁,体重15kg,在家玩耍时不慎打翻开水瓶,双下肢被开水烫伤后皮肤出现大水疱、其皮薄,疼痛明显,水疱破裂后创面为红色。该患儿的烧伤面积为A.10%B.26%C.36%D.50%E.70%3烧伤深度为A.I度B.浅Ⅱ度C.深Ⅱ度D.Ⅲ度E.Ⅳ度4对于该息儿,不正确的急救措施是A.迅速脱离热源B.创面涂抹甲紫C.用自来水大量冲洗双下肢D.大量补液E.迅速送往医院
请选择反馈内容:
请选择反馈内容
题目不完整&&&&&&&&&&& 破伤风杆菌&&&  破伤风杆菌,学名Clostridium tetani,又名,厚壁菌门、、。是(tetanus)的病原菌,是一种特殊的创伤感染菌。&&&&&简介&  破伤风杆菌是专性厌氧的革兰阳性菌,属于梭状芽孢杆菌属。破伤风杆菌有繁殖体和芽孢两种形态。繁殖体周身带鞭毛,无荚膜;芽孢位于菌体顶端。破伤风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牛、马、羊等的肠道中都有,随着粪便排出散布到环境中。在不利环境下形成芽胞,芽胞广泛存在于土壤表层和污染的尘埃中。芽胞经过创伤进入机体内。破伤风的发病遍布全球,各年龄都易感,估计每年全世界约有 40 万人死于本病。&致病性  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内繁殖、分泌毒素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主要表现为全身或局部肌肉的持续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破伤风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厌氧芽孢杆菌,广泛存在于泥土、粪便之中,对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创伤时其可污染深部组织,若伤口较深,又有坏死组织,局部缺血、缺氧,就形成了适合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  所有造成伤口感染的细菌都是侵入组织引起局部变化和全身中毒。但破伤风杆菌与其他不同,无论菌体或其产生的外毒素,在伤口均不产生明显的病理改变,它是通过分泌出和扩散到全身的毒素而导致发病,其产生的外毒素毒力强,对神经有特别的亲和力,经吸收后,分布于、脑干等处,易危及生命。&生物学特性&  破伤风梭菌(芽胞)  破伤风梭菌(C.tetani)是破伤风的病原菌,为外源性感染。当机体受到外伤,创口被污染,或分娩时使用不洁器械剪断脐带等,本菌均可侵入,发芽繁殖,释放毒素。发病后机体呈强直性痉挛、抽搐、可因窒息或呼吸衰竭死亡。 破伤风梭菌由伤口侵入人体引起破伤风。但在一般表浅伤口,病菌不能生长。其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均易造成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该菌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毒素。 破伤风梭菌能产生两种外毒素,一种是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血毒素(tetanolysin),另一种为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属神经毒(neurotoxin),毒性极强,仅次于肉毒毒素,腹腔注入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0.015ng,对人的致死量小于1μg。其化学性质为,不耐热,65°C30分钟即被破坏;亦可被肠道中存在的所破坏。流行病学特点  菌体细长,0.5~1.7×2.1~18.1μm,有周边鞭毛、无荚膜。芽胞正圆,比菌体粗,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为本菌典型特征)。革兰染色阳性,但培养48小时后,尤其当形成芽胞时易转变为阴性。严格厌氧。在血平板上,37°C培养48小时后始见薄膜状爬行生长物,伴β溶血。大多生化反应阴性,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芽胞通常经75~80°C 10分钟仍保持活力,100°C1小时 可完全被破坏,在干燥的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破伤风感染的特点&  破伤风感染的特点:  1、肠道 —— 正常菌群、不感染;  2、污泥等 —— 深度创伤感染→好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生长→大量组织坏死→伤口深处氧化还原电势力下降→厌氧环境→破伤风杆菌生长、繁殖→产生外毒素→扩散→ 神经中毒→破伤风症状;  3、侵袭性 —— 破伤风杆菌无任何侵袭力,仅在局部伤口繁殖,不能迁移入侵其他部位,致病依赖于外毒素。&破伤风的免疫&机体破伤风毒素中毒不能获得免疫力  1、机体破伤风毒素中毒不能获得免疫力。  一般认为破伤风毒素并不存在中毒后的获得性免疫,即患病中毒后机体不能产生抗破伤风免疫力,其原因可解释为:  ①破伤风杆菌感染后能释放的外毒素量极微,不足以诱发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力,而极微的毒素就足以导致临床症状的发生;  ②毒素与神经组织结合牢固、迅速,因而不能有效地作用免疫系统,使其产生免疫应答。  2、机体免疫力来自人工主动免疫 ,破伤风的免疫主要是抗毒素免疫。&破伤风的临床表现  破伤风的临床表现分为三期。潜伏期一般为4—14天,潜伏期越短者,病情越严重,死亡率越高。前驱期一般为1—2日,其症状表现为乏力,头晕,咀嚼无力,反射亢进,烦躁不安等全身反应,局部表现为剧烈疼痛,肌肉牵拉感,抽搐及强直,并感下颌紧张,张口不便,咀嚼肌和颈项部肌肉紧张或酸痛等,症状较轻微者常不引起注意;发作期表现为肌肉持续性的痉挛,因毒素随血流布散,故血流越丰富,活动越频繁的肌肉先受到侵犯。患者受到轻微刺激均可诱发强烈的阵发性痉挛,发作时全身大汗淋漓,面唇紫绀,呼吸急促,表情痛苦,口角流涎或口吐白沫,牙齿有摩擦声,头频繁后仰,手足抽搐不止。由于全身肌肉的频繁抽搐,大量体力消耗,出现水、电解质紊乱或酸中毒,致全身衰竭而死亡,有时亦可死于吸入性、窒息、心肌麻痹等并发症。&破伤风的预防  破伤风是可以预防的。自动免疫疗法共注射3次,第一次皮下注射,间歇6—8周,再进行第二次注射,可获得基础免疫;在半年至一年后注射第三次,可获得较稳定的免疫力;以后每5年加强注射一次。对伤前末接受自动免疫者,应尽早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因其作用时间短,有效期为10天左右,所以对深部创伤、污染严重的伤员,可在一周后再注射1次。&&&&
词条分类[]
按学科分类:
按行业分类:
按地域分类:
开放式分类:
注释信息[]
扩展阅读[]
相关词条[]
申明:1.中文百科在线的词条资料来自网友(一些人是某学科领域的专家)贡献,供您查阅参考。一些和您切身相关的具体问题(特别是健康、经济、法律相关问题),出于审慎起见,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2.中文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及时给予删除。3.如需转载本页面内容,请注明来源于www.zwbk.org
词条保护申请
* 如果用户不希望该词条被修改,可以申请词条保护
* 管理员审核通过后,该词条会被设为不能修改
注意:只有该词条的创建者才能申请词条保护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评论内容为网友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172.16.32.*在
12:19:10 发表
Thanks, this website is very helpful.js-pcb.com http://js-pcb.com/xe/?document_srl=5473
172.16.32.*在
1:13:26 发表
?е?????????????????????????????齫???? http://www.bjjdwx.com/athruliz0/
172.16.32.*在
9:27:41 发表
???????????????????????????????????????????????????????????????????????????????????????????????????????????????????????????? http://www.wnsrwzwz.top/破伤风杆菌的致病条件是什么
破伤风的症状
来源:网友分享
一、破伤风杆菌致病条件
  1、生物学性状  革兰阳性细长杆菌,专性厌氧,有鞭毛、无荚膜。破伤风杆菌芽胞与菌体形成鼓槌状。常用疱肉培养基培养。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羽毛样菌落,菌落周边有轻度β-溶血。细菌繁殖抵抗力与一般细菌相似,芽胞的抵抗力强。  2、致病物质  产生两种外毒素,即破伤风溶血素和破伤风痉挛毒素。  3、所致疾病  破伤风杆菌致病条件  (1)机体出现深部伤口。  (2)如果患者出现需氧菌以及兼性厌氧菌混合之后感染的话,则会给破伤风杆菌致病创造条件。  (3)坏死组织多而造成局部缺血、缺氧的微环境。  细菌只在局部繁殖释放的破伤风痉挛毒素进入血流到达脊髓前角运动细胞,封闭了抑制性神经纤维释放抑制性神经介质,导致肌肉的强直性收缩,出现破伤风特有的苦笑面容和角弓反张等症状体征。  4、防治原则  (1)正确处理伤口  清创并对伤口用双氧水(H2O)冲洗创面以消除厌氧环境。  (2)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生素  如果患者大量使用青霉素的话,则可以防止伤口局部细菌的生长繁殖。  (3)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  中和游离的破伤风外毒素,对患者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和对症治疗。  (4)应用类毒素进行预防接种  主要对象是儿童、军人和易受外伤的高危人群。
二、破伤风的症状都有哪些
  破伤风潜伏期通常为7~8天,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短者,预后越差。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前躯症状是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典型症状是在肌紧张性收缩(肌强直、发硬)的基础上,阵发性强烈痉挛,通常最先受影响的肌群是咀嚼肌,随后顺序为面部表情肌、颈、背、腹、四肢肌,最后为膈肌。  相应出现的征象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蹙眉、口角下缩、咧嘴“苦笑”、颈部强直、头后仰;当背、腹肌同时收缩,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躯干因而扭曲成弓、结合颈、四肢的屈膝、弯肘、半握拳等痉挛姿态,形成“角弓反张”或“侧弓反张”;膈肌受影响后,发作时面唇青紫,通气困难,可出现呼吸暂停。上述发作可因轻微的刺激,如光、声、接触、饮水等而诱发。  间隙期长短不一,发作频繁者,常示病情严重。发作时神志清楚,表情痛苦,每次发作时间由数秒至数分钟不等。强烈的肌痉挛,可使肌断裂,甚至发生骨折。膀胱括约肌痉挛可引起尿潴留。持续的呼吸肌和膈肌痉挛,可造成呼吸骤停。患者死亡原因多为窒息、心力衰竭或肺部并发症。  病程一般为3~4周,如积极治疗、不发生特殊并发症者,发作的程度可逐步减轻,缓解期平均约1周。但肌紧张与反射亢进可继续一段时间;恢复期还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行动错乱等,但多能自行恢复。
三、破伤风的治疗办法
  一、抗毒素的治疗  破伤风抗毒素(TAT)能中和处于被吸收过程中的毒素,为保证疗效,治疗时必须给予大剂量的抗毒素。入院当日静脉滴注5万U破伤风抗毒素,此后每日静脉滴注1万U,总量可用到20万U。  二、抗痉挛治疗  严重破伤风的有效治疗是消除肌肉痉挛。可应用氯化筒箭毒碱(Tubocurarinechloride)15mg,每日总量可达150~650mg,同时辅予正压人工呼吸。亦可用氯丙嗪50~100mg,肌肉注射,每4~6小时1次。或安定(咪唑安定)10mg~15mg,静脉滴注,视病情可多次应用。  三、抗感染治疗  使用抗生素预防肺部感染青霉素万U/d,分次静脉滴注。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分泌物多且排出困难者、痉挛时间长或已发生窒息者应及早行气管切开,注意吸痰。
四、如何预防破伤风
  1、不可忽视对小伤口如木刺、锈钉刺伤的及时清创,深部感染如化脓性中耳炎等的正确处理和伤后破伤风预防注射。不洁的分娩也可诱发新生儿破伤风及产后破伤风等。  2、定期接受破伤风预防注射。  3、出院后指导,对于伤口未完全愈合的,出院后应继续换药治疗直至伤口完全闭合,预防再次污染。  4、加强营养,增加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改善营养状态,提高机体耐受力。  5、疾病本身知识的教育,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6、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加强机体功能的恢复。  7、定期门诊或家庭病房随访,及时解决病人在康复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和治疗问题。  8、预防针一岁以内的幼儿,均要注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俗称白百破)三联疫苗,由于白百破疫苗不是终身免疫,上小学后需再接种一次。
发布养生资讯哪些伤口易得破伤风?或者说破伤风梭菌感染的条件是什么?-正解问答-正解网0哪些伤口易得破伤风?或者说破伤风梭菌感染的条件是什么?作者:玖姅莪還媞揂姅莪i来源:正解网链接:投票0好问题烂问题同问已同问修改分享扫码分享复制网址OK了,粘贴即可!解答:1个同问:0人浏览:116次修改提问哪些伤口易得破伤风?或者说破伤风梭菌感染的条件是什么?&&&&&提交图片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title插入图片图片链接:图片描述:添加取消视频title插入视频视频链接:添加取消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1个解答0正解解答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比如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或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这些情况均易造成伤口局部的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参考资料丁香医生:健康问答 解答
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比如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或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这些情况均易造成伤口局部的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 参考资料
丁香医生:健康问答 破伤风作者:来源:正解网链接:收藏已收藏感谢已感谢修改分享扫码分享复制网址OK了,粘贴即可!修改解答&&&&&##解答
破伤风梭菌感染的重要条件是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比如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创伤或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伴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这些情况均易造成伤口局部的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繁殖。
##参考资料
丁香医生:健康问答 [破伤风](http://dxy.com/faq/4455)提交图片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title插入图片图片链接:图片描述:添加取消视频title插入视频视频链接:添加取消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我的解答&&&&&提交图片把图片文件拖到这里即可上传上传完,点击「插入图片」按钮插入title插入图片图片链接:图片描述:添加取消视频title插入视频视频链接:添加取消出于安全考虑,目前正解网仅支持腾讯视频(支持 HTTPS)的视频播放页链接
提交登录正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伤风厌氧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