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类风湿最好的药关节炎

2 所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能用药治疗吗?

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都可以尝试用药治疗吗?

不是所有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都可以使用药物治疗。想用药物治疗,有以下五个前提条件:

第一,白细胞不能低于3×109/L。因为白细胞数值过低,患者抵抗力越差,使用药物治疗容易出现感染。

第二,不能有活动性感染,比如活动性结核、重症肺炎。要先治好这些病,再考虑用药治疗。

第三,没有活动性乙肝。活动性乙肝指乙肝病毒非常活跃,正在大量复制、破坏肝细胞。抗风湿药物可能会损伤肝脏,所以这时候要先控制好乙肝,才能开始进行抗风湿药物治疗。

第四,五年之内没有实体肿瘤(可通过临床检查如x线摄片、CT扫描、B超看到或手能摸到的肿块)。因为有些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会抑制免疫功能,如果患者有肿瘤,免疫功能受抑制后,肿瘤容易发生转移。

第五,没有明显的肝肾功能的损害。如有人治疗初期,肝功能检查发现谷丙转氨酶升高三倍以上,就不适合用甲氨蝶呤等药物治疗。需要先用保肝药把肝功降到正常,才能再开始用药治疗。再比如患者肾功能检查显示血肌酐水平明显升高,甚至达到了尿毒症期的水平,甲氨蝶呤就是绝对不能用的,如果使用,就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骨髓抑制。

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才可以使用药物治疗。

有的患者已经患病十几年了,身上的关节都已经肿胀变形了,还能用药治疗吗?能达到什么效果?

有的患者来看病时关节已经畸形了,也是一定要治的。老百姓说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不死的癌症,是指这个病持续发展、滑膜进行性增生的特点。只要患者还没死,疾病就会进展,就有可能会继续破坏关节,这时候治疗是“亡羊补牢,未为晚矣”。所以即使关节已经畸形了,也要积极治疗,减轻患者肿痛的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的速度。

有的患者虽然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但病情不是很严重,只是手指关节有点儿肿痛,为什么医生就让他抓紧时间用药?这时候治疗能达到什么样的治疗效果?

20%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在一年之内就会发生骨侵蚀、损伤骨关节。治疗时间越晚,发生骨关节损害的概率就越大,所以一定要早期治疗。

而且,早期症状很轻,抓紧时间治疗后,绝大多数患者症状都能控制得很好,不仅肿胀能消,疼痛也能完全缓解,关节也不会破坏。

外地患者可以申请姚中强大夫远程专家门诊,足不出省,线上专家与本地医生一起为您看病。

}

推荐理由: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高发年龄为 30 岁~50 岁。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 的全球发病率为 0.5%-1%,而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 0.42%,总患病人数约 500 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 1:4。RA 以关节滑膜炎为主要特征,多为对称性的关节炎,如左侧图红色区域显示的即为发炎的关节。在我国 RA 患者在病程 1~5 年、5~10 年、10~15 年及 ≥ 15 年的致残率分别为 18.6%、43.5%、48.1%、61.3%,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RA 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命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订了《2018 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全文刊登于《中华内科杂志》2018 年第 4 期 242~251 页,以期指导临床工作。这一最新指南是基于当前最佳证据,结合临床医师的经验,考虑中国患者的偏好和价值观,平衡干预措施的利和弊而制定。指南规定了诊疗流程和发布了 10 条推荐意见。

注:ACR 为美国风湿病学会;EULAR 为欧洲抗风湿病联盟;NSAIDs 为非甾体抗炎药;DMARDs 为改善病情抗风湿药;a 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在确诊后需要始终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b 根据症状和病情,短期联用或不联用糖皮质激素或 NSAIDs;c 评价治疗方式是否具有显著效果,否为效果不显著,即 3 个月内 RA 疾病活动度无显著改善或 6 个月内未达到治疗目标;是为效果显著,即 3 个月内 RA 疾病活动度显著改善且 6 个月内达到治疗目标;d 医师与患者共同决策是否停用生物制剂 DMARDs 或联合靶向 DMARDs

RA 的早期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影响重大,临床医师需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做出诊断(1A)。

建议临床医师根据 RA 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恰当选用 X 线、超声、CT 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技术(2B)

RA 的治疗原则为早期、规范治疗,定期监测与随访(1A)。

RA 的治疗目标是达到疾病缓解或低疾病活动度,即达标治疗,最终目的为控制病情、减少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B)

对 RA 治疗未达标者,建议每 1~3 个月对其疾病活动度监测 1 次(2B);

对初始治疗和中/高疾病活动者,监测频率为每月 1 次(2B);

对治疗已达标者,建议其监测频率为每 3~6 个月 1 次(2B)

RA 治疗方案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关节疼痛、肿胀数量,ESR、CRP、RF 及抗环瓜氨酸蛋白抗体(ACPA)的数值等实验室指标(1B)。

同时要考虑关节外受累情况;此外还应注意监测 RA 的常见合并症,如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恶性肿瘤等(1B)

RA 患者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传统合成 DMARDs 治疗。推荐首选甲氨蝶呤单用(1A)。

存在甲氨蝶呤禁忌时,考虑单用来氟米特或柳氮磺吡啶(1B)

单一传统合成 DMARDs 治疗未达标时,建议联合另一种或两种传统合成 DMARDs 进行治疗(2B);

或一种传统合成 DMARDs 联合一种生物制剂 DMARDs 进行治疗(2B);

或一种传统合成 DMARDs 联合一种靶向合成 DMARDs 进行治疗(2B)

中/高疾病活动度的 RA 患者建议传统合成 DMARDs 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以快速控制症状(2B)。

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不良反应。不推荐单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1A)

RA 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 DMARDs 或靶向合成 DMARDs 治疗达标后,可考虑对其逐渐减量,减量过程中需严密监测,谨防复发(2C)。

在减量过程中,如 RA 患者处于持续临床缓解状态 1 年以上,临床医师和患者可根据实际情况讨论是否停用(2C)

建议 RA 患者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禁烟、控制体重、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2C)

}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等特点,好发于唇、颊、舌缘等。病因及致病机制仍不明确。诱因可能是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系统性疾病、遗传、免疫及微生物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治疗主要以局部治疗为主,严重者需全身治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治疗类风湿最好的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