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试题知识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
新东方在线医学网为广大考生提供:2017年中医基础理论考试复习资料、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知识重点、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以及历年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更有新东方中医基础理论培训课程助考生轻松应对考试。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时间表
1网上报名时间
3月22日-3月29日
2现场报名时间
3月31日—4月17日
9月24、25日
5成绩查询12月份6分数线确定12月份7证书领取两年内第1页/共13页
《中医学基础》
1.根据阴阳的可分性,前半夜为
A.阴中之阳
B.阴中之阴
C.阳中之阴
D.阳中之阳
E.阴中之太阳
2.“阳病治阴”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阴虚阳亢
B.阳虚阴胜
C.阳气暴脱
D.阴损及阳
E.阳损及阴
3.按五行生克规律肝之“母”是
4.按五行生克规律脾的“所不胜”是
5.根据五行相生规律所制定的治疗方法是
A.扶土抑木
B.益火补土
C.泻南补北
D.培土制水
E.佐金平木
6.“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
E.阴阳两虚
7.“胃之关”是指
8.“太仓”是指
9.被称为“仓廪之官”的是
10.脾统血作用的实现,实际上是取决于
A.脾阳温煦
B.气的固摄
C.饮食质量
D.脉道约束
E.血量充盈
11.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是
12.“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因为
A.心为阳脏
B.心主血脉
C.心主神志
D.心脉相连
E.心志为喜
13.思为脾之志,但还与何脏相关
14.肝主疏泄,最主要的关系是
A.气机调畅
B.血液运行
C.津液代谢
D.情志活动
E.消化机能
15.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指
A.先天之精气
B.后天之谷气
16.中焦的功能特点可概括为
17.女子胞的生理主要与下列哪些脏腑关系最密切
A.肾、心、肝、脾
B.心、肺、肝、肾
C.脾、胃、心、肝
D.肺、脾、肾、胃
E.肺、脾、心、胃
18.泄泻初期采用“利小便而实大便”方法的根据是
A.小肠主分清别浊
B.大肠主传导糟粕
C.膀胱主存泄小便
D.小肠主受盛化物
E.胃气主通降下行
19.具有协调气机升降关系的两脏是
A.肺与-肾
20.“罢极之本”是指
21.人体“气之根”是
22.哪种气的主要作用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
23.哪些脏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
第1页/共13页
寻找更多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三亿文库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E、脉 96、筋之余为
E、脉 97、血之余为
( C ) A、齿
E、脉 98、心在志为
E、恐 99、肝在志为
E、恐 100、脑为
D、水谷之海
E、经脉之海 101、胃为
D ) A、髓之海
D、水谷之海
E、经脉之海 102、下列描述哪项与肾藏精有关
A、视物清晰
B、皮毛润泽
C、头发乌黑光泽
D、面色红润
E、肌肉丰满 103、下列描述哪项与肝藏血有关
( A ) A、视物清晰
B、皮毛润泽
C、头发乌黑光泽
D、面色红润
E、肌肉丰满 104、称为“先天之本”的脏腑是
E、肾 105、称为“后天之本”的脏腑是
E、肾 106、主调节血量的是
( B ) A、心
E、肾 107、五脏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 B ) 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
E、以上均不是 108、爪甲的荣枯主要取决于
E、心血 109、人体骨骼的发育主要取决于
E、心血 110、经络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C、奇经八脉
E、浮络 111、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是
( A ) A、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
B、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泻
C、似脏非脏,似腑非腑 D、既不似脏,又不似腑
E、以上均不是 112、十二经脉中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交接于
A、手足末端
E、胸部 113、手太阴肺经循行走向
A、从头走足
B、从足走胸
C、从胸走手
D、从手走头
E、从头走手 114、前额两发角之间为
E、3寸 115、从胸到手的经脉是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太阴脾经 116、从足到胸腹的经脉是
)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太阴脾经 117、循行于上肢外侧的经脉是
) A、手太阴肺经
B、手少阳三焦经
C、足少阳胆经
D、足太阳膀胱经
E、足太阴脾经 118、“六淫”是指
B、风、寒、暑、湿、燥、火
C、六种正常的气候变化
D、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
E、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119、风邪的致病特点是
A、其性开泄
B、易伤津血
C、易于动血
D、其性重浊
E、其性凝滞 120、观察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应主要观察
( A ) A、面部颜色
B、口唇颜色
C、爪甲颜色
D、头发光泽度
E、毫毛荣枯 121、阴阳的互根互用是指
( D ) A、阴阳之间相互感应
B、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
C、相互对立又相互关联的事物属性 D、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E、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 122、致病具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特点的邪气是
E、暑 123、发病迅速、临床症状变幻无常的致病因素是
E、热邪 124、寒邪的致病特点是
A、其性开泄
B、易伤津血
C、易于动血
D、其性重浊
E、其性凝滞 125、寒主收引是指
A、寒性重浊黏滞
B、寒邪损伤阳气
C、寒邪阻滞气机
D、使气机收敛,经络筋脉挛急
E、寒为阴邪,易伤下部 126、六淫中最易导致疼痛的邪气是
E、湿邪 127、易致气血凝结阻滞不通的邪气是
E、暑邪 128、暑邪伤人,所见气短,乏力症状,这是由于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B、暑邪伤人,可致食欲缺乏
C、暑性升散,易于伤津耗气
D、暑邪挟湿,湿邪困脾
E、以上都不是 129、由于暑性升散,故致病可见
A、易伤人体上部及肌表
B、易生风动血
C、易耗气伤津
D、易为阳热症状
E、以上都不是 130、多与湿邪夹杂为病的邪气是
E、以上都不是 131、下列属于湿性趋下所致的是
A、小便清长
B、妇女带下
C、手足厥冷
D、汗出恶风
E、大便秘结 132、易袭人体阴位的邪气是
E、燥邪 133、六淫中最易阻滞气机的病邪是
E、火热之邪 134、症见头重如裹,肢体困重多为外感
E、火邪 135、火邪、暑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
A、易耗气伤津
B、易于动血
C、易于挟湿
D、易于生风
E、易于伤肺 136、具有燔灼、升腾、上炎特性的邪气是
E、暑 137、下列哪项不是火邪的致病特点
A、易耗气伤津
B、易于动血
C、易于挟湿
D、易于生风
E、易致肿疡 138、最易损伤人体阳气的病邪是
E、暑湿 139、燥邪最易伤
E、肾 140、燥邪致病最易损伤人体的
E、阳气 141、干咳少痰,或痰液胶黏难咳,多因感受哪种病邪
E、火邪 142、具有升散,向上特性的邪气是
E、风、火 143、我国医学史上,开创临床辨证施护先河的著作是
(?D ) A、《皇帝内经》?B、《肘后备急方》??C、《诸病源候论》?D、《伤寒杂病论》 E、《中医基础》 144、下列哪一项是火、燥、暑共同的致病特点
E、生风 145、气滞是指
(E??)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 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 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 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 146、七情致病可直接伤及内脏,最易伤及哪几脏
E、心肝脾 147、导致气机紊乱逆于上的情志致病因素是
E、怒 148、突然受惊可导致
E、气乱 149、血瘀是指
(?A?) A、腹内有肿块,按之坚硬,推之不移,痛有定处者
B、腹胀腹满,扣之如鼓 C、腹部按之如囊,小便不利
D、皮下按之凹陷,举手即起 E、肿块时聚时散,按之无形,痛无定处 150、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是
A、易伤阳气,使气机升降失常
B、使气机收敛,故无汗
C、多易伤肺
D、易生风动血
E、易于引起流行 151、风邪致病
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 152、暑邪致病
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 153、寒邪致病
A、易耗气伤津
B、易损伤阳气
C、易袭阳位
D、易袭阴位
E、易阻滞气机 154、六淫中致病季节性最强的邪气是
E、火邪 155、为百病之长的邪气是
( A ) A、风邪
156、易致疮痈的邪气是
E ) A、风邪
E、火邪 157、“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意义是
A、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B、邪气伤人,正气必然受损
C、正气充足,与邪抗争,扶邪外出
D、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
E、以上都不是 158、导致病证虚实的主要机制是
A、气血的盛衰变化
B、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
C、阴精与阳气的偏盛偏衰
D、正气与邪气的消长盛衰
E、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 159、阴阳失调中,阴阳偏衰以哪个脏为根本
E、肺 160、患者出现午后发热,热度不甚高,五心烦热,常提示
(?D?) A、里热证
C、阴血亏虚
D、阴虚内热
E、气虚两亏 161、正气不足是人体发病的
A、必备条件
B、内在根据
C、重要条件
D、条件之一
E、以上都不是 162、煎煮时需要烊化的中药是
A、麻黄???? B、大黄???? C、人参???? D、阿胶
E、丹参 163、经络系统的主体是
A、十二经脉????? B、奇经八脉?????? C、十五络脉???? D、十二皮部
E、脏腑 164、关于“标”与“本”的含义,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病因与症状,病因为本
B、正气与邪气,邪气为标
C、先病为标,后病为本
D、原发病为本,继发病为标
E、正气为本 165、“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属于
C、标本兼治
D、急则治标
E、缓则治本 166、坐浴法熏洗的频率最佳为
A、每日1次?
B、每日2次?
C、每日1-3次??
D、隔日1次
E、每周一次 167、坐浴法熏洗的时间最佳为
A、10分钟?
B、20-30分钟?
C、30分钟?
E、40分钟 168、下列各项中属治疗原则的是
A、滋阴降火
B、清热泻火
C、疏散风热
D、扶正祛邪
E、益气补血 169、眼部熏洗法药液的温度一般为
C、50-60℃
E、20℃ 170、扶正祛邪的基本原则是
A、先扶正,后祛邪
B、先祛邪,后扶正
C、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D、扶正与祛邪并用
E、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 171、眼部熏洗法的时间最佳为
( D?) A、30分钟?
B、10分钟?
C、20分钟?
D、15-30分钟
E、20分钟以内 172、全身熏洗法药液的温度最好保持在
A、50-60℃
B、45-55℃
C、38-45℃?
D、42-56℃
E、40-50℃ 173、全身熏洗法的时间最好不超过
A、30分钟?
E、20分钟 174、寒因寒用适用于
A、真热假寒
B、真寒假热
C、寒热错杂
D、表寒里热
E、阳虚里寒 175、冬季用药,慎用寒凉,其理论根据是
( B )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176、老人慎泻,小孩慎补,其理论根据是
( A )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177、阳盛之体,慎用温热,其理论根据是
A )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祛除邪气 178、用通利药物治疗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属于
A、因人制宜
B、因时制宜
C、因地制宜
D、治病求本
E、早治防变
179、疮疡初起,为了消散肿块,药物宜敷满整个病变部位,并超过肿块
(?C ) A、2cm?
E、5cm? 180、正气不足的治则是
A、急则治其标
B、缓则治其本
E、扶正 181、临床上使用最多的贴药法
( A?) A、膏贴
E、以上均是 182、不属于刮痧禁忌症的是(?C) A、过于消瘦??
?B、孕妇的腹部
????C、恶心呕吐???
D、五官孔窍处
E、肌肉丰厚处 183、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宜选用哪种性能的药物
E、苦温 184、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
E、治疗作用 185、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的方剂是
A、霍香正气散
E、荆防贩毒散 186、银翘散能够治疗
B、风热表证
C、风寒表证
E、表证 187、肉桂与赤石脂同用,属药物配伍的
E、相使 188、具有收敛固涩作用的是
E、淡味 189、石膏与知母配合能增强清热泻火的疗效,这种配伍关系是
E、相使 190、下列除哪味药之外都是妊娠绝对禁用的药物
E、斑蝥 191、在“十八反”中,下列除哪味药物外均与乌头相反
E、半夏 192、能发散风寒,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
E、紫苏 193、苦杏仁的主要功效是
A、止咳平喘
B、清热化痰
C、清热泻火
D、清热利咽
E、温化寒痰 194、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
A、脏腑学说
B、经络学说
C、阴阳学说
D、五行学说
E、脏腑经络学说
联系客服:cand57</第十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一、单选题;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A);A、以五脏为中心B、以六腑为中心C、以五官为中心;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D);A、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B、冷、暖;C、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D、寒、热;3、神昏暴厥多属(D);A、忧伤B、悲伤C、惊伤D、怒伤E、思伤;4、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为(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以经络为中心
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A、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
B、冷、暖、凉、热;辣、苦、酸、甜、腥
C、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
D、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
E、冷、暖、温、凉;咸、甘、苦、辣、酸
3、神昏暴厥多属
4、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为
A、腰膝酸软,小便频数
B、腰膝酸软,呼多吸少
C、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D、腰膝酸软,五更泄泻
E、腰膝酸软,发脱齿摇
5、中医护理疾病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
A、辨证施护
B、辨病施护
C、对症施护
D、因人施护
E、因时施护
6、八纲是指
A、风寒、暑热、阴阳、虚实
B、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C、寒热、恶冷、虚实、表里。
D、表里、寒热、恶冷、阴阳
E、虚实、表里、冷热、风寒
7、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疾病病理变化的总过程
C、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
E、患者的某些病态变化
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根本依据在于
A、辨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辨病治疗
D、因人而异
E、因病而异
9、《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10、《瘟疫论》的作者是
11、正常舌象是
12、下列不属于阳的属性有
13、阴阳的属性是
14、五味入五脏是
A、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B、酸入脾、甘入胃、辛入心、苦入肝、咸入肺
C、酸入肾、苦入胃、甘入肺、辛入肝、咸入脾
D、酸入心、甘入肝、辛入脾、苦入肺、咸入肾
E、酸入胃、甘入心、辛入骨、苦入胃、咸入脑
15、望舌主要是观察
A、舌尖、舌中、舌根
B、舌质、舌体、舌苔
C、舌边、舌体、舌色
D、舌下、舌头、舌体
E、舌根、舌上、舌下
16、下列哪些病人或部位应用针刺疗法
A、头痛病人
B、下肢截瘫病人
C、中风病人
D、类风湿病人
E、孕妇的下腹、腰骶部
17、人体内的阴精物质依赖阳气功能而产生,功能的发挥又靠物质提供能量,是属于阴阳的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消长平衡
D、相互转化
E、以上均非
18、“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说明了阴阳的
A、相互对立
B、相互消长
C、互根互用
D、相互转化
E、相互制约
19、为患者实施药熨时,温度不宜超过
20、熏洗药温不宜过热,其温度一般为
A、10-20℃
B、20-30℃
C、30-40℃
D、50-70℃
E、80-90℃
21、舌苔时指附着于舌面上的一层
22、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资助、协同作用时,称为
A、五行制化
B、五行相克
C、五行相生
D、五行相约
E、五行拮抗
23、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称为
24、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甘则伤?
25、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咸则伤?
26、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
27、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28、“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说明了阴阳的何种关系失调
A、对立制约
B、互根互用
C、相互促进
D、相互转化
E、消长平衡
29、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酸则伤
30、由冬至春到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是阴阳的
A、阴消阳长过程
B、阳消阴长过程
C、寒极生热过程
D、相互对立斗争
E、以上均是
31、从日中到黄昏是属于
A、阳长阴消
B、阴长阳消
C、阳随阴长
D、阴随阳长
E、阴阳转化
32、按五行生克规律,五味入五脏,多食苦则伤
( A ) ?A、心
33、五味中入肝的是
34、五味中入肺的是
35、脏象学说的主要特点是
A、以脑为中心的整体观
B、以经络为中心的整体观
?C、以六腑为中心的整体观
D、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
?E、以精气神为中心的整体观
36、藏象学说主要是研究
A、脏腑的生理
B、脏腑的病理
C、脏腑之间的关系
D、脏腑的解剖形态
E、脏腑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
37、脏与腑的分类主要是根据
A、解剖形态的不同
B、功能特点的不同
C、分布部位的不同
D、阴阳属性的不同
E、经络属性的不同
38、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的是
39、下列不属奇恒之腑的是
40、五脏中不包括
41、两目干涩多因
A、肝血不足
B、 肝火上炎
C、肝阴不足
D、肝经风热
42、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功能的是
D、奇恒之腑
43、心主神志指的是
A、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B、人的眼神
C、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D、人的精神及眼神
E、人的生命活动和情志活动
44、人体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C、水谷精微
45、肺“通调水道”的功能主要依赖于
B、肺朝百脉
C、肺合皮毛
D、肺主宣发、肃降
E、肺与大肠相表里
46、“肺为水之上源”是由于
A、肺主通调水道
B、肺主宣发
C、肺主肃降
D、肺朝百脉
47、久病衰竭,突然精神兴奋,欲饮欲食是( C )的表现。
E、以上均是
48、下列哪项不是肺的功能
49、大肠的功能失常,可影响
A、肾的气化
B、肝的疏泄
C、肺的肃降
D、脾的健运
E、脾的升清
50、脾主运化是指
A、运化水液
B、运化水谷
C、运化气血
D、运化水谷和水液
E、运化水谷和血液
51、脾主统血的作用实际上是
A、气的固摄作用
B、气的温煦作用
C、气的气化作用
D、气的外卫作用
E、气的推动作用
52、具有发散作用的药味是
53、饮食的消化吸收主要是
A、脾的运化
B、胃的受纳
C、脾的升清
D、胃的通降
E、脾胃的升降
54、被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56、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的是
57、与维持正常呼吸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58、脉形细小如线属( D )脉。
59、和情志活动有密切相关的脏腑是
A、肺的肃降
B、肝的疏泄
C、脾的运化
D、肾的藏精
E、心主血脉
60、下列哪项与肝的疏泄无关
A、情志的舒畅
B、脾胃的升降
C、血液的运行
D、气机的调畅
E、呼吸道的通畅
61、辨证施护最后的阶段是
62、在肝主疏泄的各种功能表现中最根本的是
A、促进血行
B、促进脾胃的升降
C、调畅气机
D、调节情志
E、促进胆汁的分泌和排泄
63、护理吐血患者时,下列哪项不相宜?
A、静卧少动
B、情绪安定
C、忌辛辣食物 D、食易消化食物
E、多饮热水
64、毛发的荣枯主要与哪两种物质有关
B、血与津液
D、精与津液
65、患者口气酸馊多见于
C、胃有宿食
D、口腔不洁
E、阴虚火旺
66、“肾为气之根”主要是指
B、肾主纳气
D、肾为先天之本
E、肾主生长发育
67、四气的确定是
A、从人体的器官感觉出来
B、从疾病的性质中总结出来的
C、从季节的不同变化总结出来的
D、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E、以上都不是
68、心与肺的关系主要体现了
A、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关系
B、调节气机和神志方面的关系
C、心与肺相互制约方面的关系
D、气与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
E、心气与宗气的关系
69、人体阳气的根本是
70、表现为先后天相互资生关系的是
71、黎明时 腹泻 多属( C )证。
D、 伤食 证
72、与气的生成关系最密切的脏腑是
73、元气主要来源于
A、水谷精气
B、脏腑之气
C、肾中精气
74、辨证施护的最初阶段为
75、营气的作用是
A、调节体温
B、防御外邪
C、化生血液
D、温煦脏腑
E、开合汗孔
76、人体最根本的气是
E、脏腑之气
77、人体气的运动称作
C、升降出入
D、气机条畅
E、气的转化
78、血虚可导致气虚是因为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气能载血
E、血能养气
79、施艾条灸的部位先后次序应本着
A、先上后下 B、先下后上 C、先左后右 D、先左后右 E、无次序要求
80、 陈皮 、 木香 属
81、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
A、心血的滋养
B、肺气的推动
C、脾气的健运
D、肝的藏血
E、肾的藏精
83、刮痧前要检查刮具边缘是否光滑,其目的是
A、搞清刮具的质量
B、搞清刮具的质量
C、搞清刮具的质量
D、搞清刮具的质量
E、判断是否需蘸润滑剂
83、临床出现多汗、多尿、或小便失禁、遗精等症是气的哪种功能异常
A、气的推动作用
B、气的气化作用
C、气的温煦作用
D、气的外卫作用
E、气的固摄作用
84、具有防御外邪,温养肌肤,调节腠理开合功能的气是
85、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础是因为
A、脾主升清
B、脾固摄气血
C、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D、脾主运化水液
E、脾为后天之本
86、气虚可导致血瘀是因为
A、气能生血
B、气能行血
C、气能摄血
D、气能载血
E、血为气之母
87、心之华在
88、肾之华在
89、肝之窍在
90、肺之窍在
91、与肺相表里的脏腑是
92、与心相表里的脏腑是
93、主统血的脏腑是
94、推动血液运行的脏腑是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专业论文、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行业资料、应用写作文书、52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等内容。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精选)_中医中药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 一、单项选择题(1~20 题,每题 1 分...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 案,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 1.温病学理论源于:...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及答案(一) A.结果 第一章【典型试题】 12....  中医基础考题及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中医基础理论 A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A.《内经》 A.刘完素 A.《内经》 ...  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 (答题时间 120...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姓名 一、选择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B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科室 时间: ...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A、虚...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医基础理论 名词解释: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  第十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360文档中心
360文档中心免费免积分下载,各行业
知识、技术、信息等word文档下载网站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以经络为中心
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A 、虚、实、寒、冷;酸、甜、苦、辣、咸
B、冷、暖、凉、热;辣、苦、酸、甜、腥
C 、寒、暖、冷、凉;酸、甜、苦、辣、涩
D、寒、热、温、凉;辛、甘、酸、苦、咸
E 、冷、暖、温、凉;咸、甘、苦、辣、酸
3、神昏暴厥多属
4、肾不纳气的临床表现为
A 、腰膝酸软,小便频数
B、腰膝酸软,呼多吸少
C、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D 、腰膝酸软,五更泄泻
E、腰膝酸软,发脱齿摇
5、中医护理疾病的基本特点和原则是
A、辨证施护
B、辨病施护
C、对症施护
D、因人施护
E、因时施护
6、八纲是指
A 、风寒、暑热、阴阳、虚实
B、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C、寒热、恶冷、虚实、表里。
D 、表里、寒热、恶冷、阴阳
E、虚实、表里、冷热、风寒
7、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和体征
B、疾病病理变化的总过程
C、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D 、患者主观的异常感觉
E、患者的某些病态变化
8、“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根本依据在于
A、辨证论治
B、对症治疗
C、辨病治疗
D、因人而异
E、因病而异
9、《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10、《瘟疫论》的作者是
A 、叶天士
11、正常舌象是
12、下列不属于阳的属性有
13、阴阳的属性是
14、五味入五脏是
A、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
B、酸入脾、甘入胃、辛入心、苦入肝、咸入肺
C、酸入肾、苦入胃、甘入肺、辛入肝、咸入脾
D、酸入心、甘入肝、辛入脾、苦入肺、咸入肾
E 、酸入胃、甘入心、辛入骨、苦入胃、咸入脑
15、望舌主要是观察
A、舌尖、舌中、舌根
B、舌质、舌体、舌苔
C、舌边、舌体、舌色
免费下载该文档: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的相关文档搜索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2、中药性能中四气、五味是指 A、虚...13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二) 一、A 型题:单选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C ) A.心 B.肺 C.脾 2.气机的含义...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_其它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中医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试题及答案中医药类专业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结业考试试卷一(A1) (答题时间 120...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姓名 一、选择题 1.学习中医学的入门课程是: B A.医古文 B.中医基础理论 C.中医临床医学 D.中医预防医学 E.中国医学史 科室 时间: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以 经络...第十份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中医基础考题及答案_从业资格考试_资格考试/认证_教育专区。中医基础理论 A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A.《内经》 A.刘完素 A.《内经》 ...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试题 一、单选题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是 (A) A、以五脏为中心 B、以六腑为中心 C、以五官为中心 D、以五体为中心 E、以 经络...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_医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1.最早提出“六气病源说”的是 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在下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 案,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 1.温病学理论源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医基础理论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