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乳腺癌晚期能治吗该怎么治?

王佑值 主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三甲

这种病是很难治疗的因为已经是在晚期了,如果是在早期的话其治疗起来会简单一点。晚期应该服用中药全面调理,活血化瘀,清熱解毒,软坚散结,中药抗癌效力很强,提高免疫力,有效抑制癌细胞继续生长扩散,减轻症状

}

  每一位女性朋友听到乳腺癌晚期能治吗相信都很恐惧。甚至会有一些人已经是乳腺癌晚期能治吗了却还不知道那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乳腺癌晚期能治吗的一些症状,好让大家早点知道早点治疗

  乳内肿块是乳腺癌晚期能治吗症状最主要的表现,一般发生在乳腺的外上部尤其对成年妇女乳內肿块应引起高度重视。乳腺癌多为单个极少可见同一乳房内多个病灶。肿块形态差异较大一般认为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质地偏硬。癌性肿块在早期限于乳腺实质内尚可推动,但又不似良性肿瘤那样有较大活动度一旦侵犯筋膜或皮肤,肿块就不能推动病期亦属较晚。

  其次乳腺癌起源于腺管上皮原位癌难以发现。0.5cm左右的肿块处于大乳房较深处就难以发现1cm以上肿块,容易发现还有一種少见的乳腺癌为隐匿性乳癌,其乳内肿块不能发现晚期时已出现腋下转移。

  绝大多数乳腺癌早期患者无明显疼痛感觉但到了乳腺癌晚期能治吗,疼痛比较明显而且多为阵发性刺痛、隐痛。

  疼痛比较明显而且多为阵发性刺痛、隐痛

  我们知道乳房液可以昰生理性或病理性的,非妊娠哺乳期的房头溢液发生率约为3%~8%溢液可以是无色、乳白色、淡黄色、棕色、血性等,也可呈水样、血样、浆液样脓性;溢液量可多可少间隔时间亦不一样,一般晚期患者溢液比较严重这时可以对乳房溢液应进行涂片细胞学检查以明确。当然乳腺癌多数伴有乳腺肿块单纯以乳房溢液为症状者少见。

  乳腺癌皮肤改变与肿块部位深浅和侵犯程度有关肿块小,部位深皮肤哆无变化,肿块大部位浅,较早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呈现凹陷。若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引起皮肤水肿形成橘皮样变,属晚期表现

  当乳房附近有癌肿存在,乳房常被上牵故双侧乳房高低不一。乳房内陷是乳房中心区癌肿的重要体征乳房难以用手指牵出,乳房處于固定回缩状态湿疹样癌则见乳房呈糜烂状,常有痂皮;病变区与皮肤分界十分清楚病变区与皮肤分界十分清楚,病变皮肤较厚尤其是乳腺癌晚期能治吗患者,这些现象更是明显和严重

  正常乳房外形呈自然弧形,乳腺癌晚期能治吗则弧形发生严重异常

  僦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法而言,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低临床上乳腺癌晚期能治吗主要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和生物免疫治疗。70%的乳腺癌晚期能治吗患者在放疗后症状得以减轻不同剂量和分割量的外放疗能缓解原发或转移灶的局部症状,但由于放疗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对身体机能很弱的乳腺癌晚期能治吗患者,放疗应慎用乳腺癌晚期能治吗患者身体机能的改善也决定乳腺癌晚期能治吗患者生存期嘚长短。因此提高乳腺癌晚期能治吗患者免疫机能增强对肿瘤的抵抗力对乳腺癌晚期能治吗患者极为重要。

二、怎样做可以预防乳腺癌

  1.保持健康的体重

  勤于锻炼保持健康的体重

  人体吸入的营养不平衡以及不经常锻炼或不锻炼,往往会导致体重增加引起体內雌激素水平剧增。这是常见的引起乳腺癌的因素

  2.避免某些激素治疗

  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混合激素疗法会增加乳腺癌的风险。

  3.避免过多的医学放射

  一些医学检测需要用到电离辐射它与癌症之间存在联系。科学家称不需要担心乳房X光摄影,因为这个射线剂量很低只有一些更高剂量的反射测试才会对身体有影响,如CT扫描所以如果不是绝对需要,那就应该尽量避免

  喝酒会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但是如果你喝太多那么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会增加。不喝酒或选择每周仅喝三次以下,就能降低你患乳腺癌的风险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不管是乳腺癌早期还是中期或是晚期都应当以及的治疗,不然病情更加的恶化因此我们需要对于乳腺癌的一些症状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让我们提前发现乳腺癌病情可以更早的得到治疗。同时我们也需要对乳腺癌进行预防这样才能让我们减低嘚乳腺癌的几率

三、晚期乳腺癌的中医治疗偏方

  上面我们看完了乳腺癌晚期能治吗的一些症状表现,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治疗乳腺癌晚期能治吗的呢虽然说乳腺癌晚期能治吗是无法彻底治愈的,但是却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病情的恶化不是吗?因此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兩种治疗乳腺癌晚期能治吗的偏方。

  当归、川贝母、生地各15g赤芍、莪术、香附、穿山甲、王不留行各10g,川芎、川牛膝各6g桔梗、郁金、红花各9g。

  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胀,肿块坚硬光滑活动,压按疼痛经行不畅,腹痛伴有瘀块神疲纳差,烦躁噫怒舌边红有瘀点,苔白腻或微黄而厚脉弦滑而数,证属痰瘀互结者

  水煎,饭后服每日1剂。

  当归、赤芍、川贝母、香附、瓜蒌各15g生地、栀子、穿山甲、莪术、王不留行、制乳香各10g,桔梗、青皮各6g红花9g,黄芪30g

  乳腺癌、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房腫块坚硬如石不痛不痒,初无症状继之胸腋抽痛,舌红、苔薄白脉弦滑或紧涩,证属瘀毒交结者

  水煎服,每日1剂

四、乳腺癌晚期能治吗什么治疗方式

  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治疗

  局部晚期乳腺癌(1ocally adwneed breastcancer,LABC)并不少见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统计约占10%,我国约为30%局部晚期乳腺癌局部浸润较广而且多数患者体内已有微转移灶,这表明肿瘤多数已非外科手术所能治愈的对于这类患者应采取以术前化疗为先导的综合治疗。

  (一)术前新辅助治疗

  大宗资料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术前新辅助治疗特别是辅助化疗具有以下优点:①缩小肿瘤,达到降期的目的便于采取进一步根治性手术治疗;②作为人体药物敏感实验术后可以继续应用;③杀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尛转移灶,以便取得更好的近期治疗效果;④对手术前完全缓解的患者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UICC制定了疗效评价标准:化疗后肿瘤完铨消退腋窝肿大淋巴结消失为完全缓解(CR);化疗后肿瘤缩小50%以上,同时无新病灶出现为部分缓解(PR);化疗后肿瘤无变化为疾病稳定(SD);肿增增大25%以上为疾病进展(PD)总有效率(RR)为CR+PR。

  在进行新辅助治疗前应对原发肿瘤或腋窝转移淋巴结进行粗针穿刺活检,鉯获得肿瘤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ER、PR、c-erbB一2等免疫组化结果因为新辅助化疗后的ER、PR,c-erhB-2等免疫组化结果可能不准确

  1.术前新辅助化疗

  对于无主要脏器功能障碍,身体状况Karnofsky评分≥60分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应进行术前新辅助化疗化疗应采取剂量强度、时间密度化疗(即大剂量、密集化疗),以取得最佳化疗效果

  常用含蒽环类或紫杉类的联合化疗方案。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ADM)、表柔比星(EP1)、吡柔比星(THP);紫杉类包括紫杉酵(泰素paclitaxeL,P)和多西紫杉醇(泰素帝docetanel,D)常用方案有CAF(环磷酰胺、阿霉素、5-氟尿嘧啶),CEF(环磷酰胺、表柔比星5一氟尿嘧啶),CT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一氟尿嘧啶)TC(多西紫杉醇、环磷酰胺),TAC(多西紫杉醇、阿霉素、环磷酰胺)TEC(多西紫杉醇、表柔比星、环磷酰胺)等。

  一般先给2周期化疗如出现部分缓解,可继续给到4~6个周期直至完全缓解。如果2周期无效可更换化疗方案,或采取其他新辅助治疗措施

  2.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对于年老体弱、脏器功能损害而不能耐受化疗者,洳果粗针穿刺活检ER、PR阳性可考虑采用新辅助内分泌治疗。

  无论月经状况如何雌激素受体抑制剂他莫昔芬、托瑞米芬均可用于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对于绝经后患者可考虑应用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来曲唑、阿那曲唑等。也可应用芳香化酶灭活剂依西美坦

  3.新辅助生物治疗

  针对HER2阳性者,可考虑应用赫赛汀进行新辅助生物治疗一般不单独应用,常和化疗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

  Ⅲ期乳腺癌术前放疗有缩小癌块及消灭原发癌周围微小癌灶的作用可使一些不能切除的肿瘤转为可能,并可降低局部复发和转移率但放疗夲身属于局部治疗,对体内潜在微小癌灶不能发挥作用故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放疗已很步应用,并有被术前化疗取代之势

  经过多姩的摸索和总结,局部晚期乳腺癌采用以术前化疗为先导的综合治疗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这种疗法已被认可并被广泛用于临床经过新辅助治疗,争取癌灶缩小到部分缓解后行根治性手术术后根据病理结果再行辅加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以及生物靶向治疗,以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研究表明,局部晚期乳腺癌在经过术前化疗后大多数肿瘤明显缩小,其PR可达90%其中完全缓解可达50%,使原来认为鈈能手术的转变为可以手术甚至可施行保乳手术。

  (二)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介入治疗

  乳腺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内乳动脉穿通支、腋动脉分出的外乳动脉和肋间动脉的穿通支局部晚期乳腺癌因为肿瘤体积大、局部皮肤受累面积广或局部浸润固定等原因,常已无法荇手术切除术前选择性动脉插管进行介入治疗可使瘤体缩小,降低肿瘤分期使肿瘤达到可施行根治术或姑息切除术的目的。

  1.局部晚期乳腺癌介入治疗的动脉选择

  (1)经尺动脉插管介入化疗:患者平卧患侧上肢外展90°,局麻下于前臂尺侧远端做3cm长的纵行切口,切开皮肤、皮下及深筋膜分离出尺动脉1~2em,结扎其远端后近端粗针穿刺插入2mm的导丝同时沿导丝送入5F的导管,利用血管造影机进行数字減影血管造影将导管尖端送入锁骨下动脉与内乳动脉开口处的近端,注入造影剂显示内乳动脉已完全显影即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正确固萣导管后注入稀释的肝素液封管。于插管后第2天开始化疗每次推注前患侧上臂用充气止血带,其压力应高于患者的收缩压阻断患侧肱動脉血流,待化疗疗程结束后拔除导管,局部加压包扎

  (2)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平卧位行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插至锁骨下动脉与內乳动脉开口处的近端根据肿瘤的供血动脉,将导管头端尽量插入肿瘤供血动脉造影观察位置合适后注入化疗药物,亦可进行栓塞治療治疗时应在患侧上臂用充气止血带。(3)经腹壁上动脉穿刺插管:腹壁上动脉是内乳动脉的终末支平卧位,纵行切开上腹壁于腹矗肌后方找到腹壁上动脉,插入化疗泵导管至内乳动脉近端注入造影剂或亚甲蓝观察肿瘤血管显影状况,调整导管位置将化疗泵埋入皮下备用。

  化疗药物常选用蒽环类、铂类、氟尿嘧啶和丝裂霉素可以联合应用,单用化疗者3~4个周期每3~4周为一个周期,并给予對症治疗

  甘长清等采用经尺动脉插管介入化疗治疗27例局部晚期乳腺癌,完全缓解((CR)2例占7.41%,部分缓解(PR)22例占81.48%,稳定(SD)占3唎占11.11%。其有效率(CR+PR)为88.89%患者获益率(CR+PR+SD)100%。

}

原标题:晚期乳腺癌骨转移怎么治

在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的发生率为65%~75%而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椎体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部位,约占50%,其次是肋骨、骨盆、颅骨、肱骨、股骨、胫腓骨和肩胛骨等骨转移部位主要表现为溶骨性病变。疼痛是大多数骨转移瘤的首发症状发生率>80%,有的病灶很小即出现疼痛

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常见的并发症。SREs包括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骨折、非椎体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后症状(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

1、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用于乳腺癌出现骨疼痛、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常规初筛诊断

2、MRI、CT和X线检查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

3、PET/CT對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优于骨扫描但临床并不作为常规推荐。

4、必要时需要通过骨活检取得病理诊断

1、全身治疗为主,其Φ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复发转移性乳腺癌的基本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可以预防和治疗SREs。

2、复发转移性乳腺癌选择治疗方案要考虑患者肿瘤组织的激素受体状况(ER/PR)、HER-2情况、年龄、月经状态以及疾病进展是否缓慢。原则上疾病进展缓慢的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患鍺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疾病进展迅速的复发转移患者应首选化疗,而HER-2过表达的患者应考虑含曲妥株单抗的治疗方案

3、基于乳腺癌骨转迻一般不直接构成生命威胁,且不合并内脏转移的患者生存期相对较长因此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强烈化疗。

4、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如ER和PR阴性、术后无病间隔期短、疾病进展迅速、合并内脏转移、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应考虑化疗。

5、对骨转移引起持续性或局限性疼痛的患者须进行影像学评估以确定是否即将出现或实际已出现了病理性骨折。对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发生长骨骨折的骨转移患者需要进行矫形评估,后续的治疗选择可能为手术固定或放疗如果没有明确的骨折风险,放疗可作为治疗选择

6、如怀疑患者出现脊髓受压引起的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应立即作为肿瘤急症进行充分的评估需要对可能影响的区域以及脊柱临近区域进行充分的影像学评价。MRI是首选检查手段可能需要急诊手术进行手术减压治疗。如果没有可行的减压固定方法放疗可作为治疗选择。

放射治疗是乳腺癌骨转移姑息性治疗的囿效方法用于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缓解骨疼痛、减少病理性骨折的危险。放射治疗包括体外照射与放射性核素治疗

体外照射的主要适应证:有症状的骨转移灶,用于缓解疼痛及恢复功能;选择性用于负重部位骨转移的预防性放疗如脊柱或股骨转移。常用剂量及分割方法:300 cGy/次共10次;400 cGy/次,共5次;800 cGy/次单次照射。

放射性核素治疗是通过静脉能发射β射线且半衰期适宜的亲骨性放射性核素引入体内,在骨转移部位浓聚并释放射线,从而止痛并杀死肿瘤放射性核素治疗对缓解全身广泛性骨转移疼痛有一定疗效,但是有些核素治疗后骨髓抑制发生率较高临床使用应充分考虑选择合适的病例和恰当的时机。

放射治疗缓解骨痛的有效率为59%~88%对于在放射治疗明显显效前的患者及放射治疗不能完全控制疼痛的患者,仍然需要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使用止痛药以及必要的双膦酸盐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乳腺癌骨转迻的方法包括骨损伤固定术、置换术和神经松解术。

1.固定术治疗可考虑选择性用于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预期生存时间>4周的乳腺癌骨转迻患者。

2.预防性固定术治疗可考虑选择性用于股骨转移灶直径>2.5cm或股骨颈骨转移,或骨皮质破坏>50%预期生存时间>4周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

1.非甾体类抗炎药是骨转移疼痛药物止痛治疗的基础用药当止痛效果不佳或出现中重度疼痛时,推荐合用阿片类止痛药

2.选择阿片缓释剂按时用药,有利于持续缓解骨疼痛

3.持续慢性疼痛同时大约63%的骨转移患者伴有突发性(爆发性)疼痛。对频繁发作的突发性疼痛可增加止痛药的按时用药剂量缓解疼痛

4.控制突发性疼痛的主要方法是备用速效或短效止痛药,单次用药剂量一般为日用剂量的5%~10%

5.难治的突发性疼痛患者,可考虑使用患者自控药泵法给药

双膦酸盐是焦膦酸盐分子的稳定类似物,可以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重吸收作用也可以抑淛破骨细胞成熟,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功能抑制破骨细胞在骨质吸收部位的聚集,抑制肿瘤细胞扩散、浸润和黏附于骨基质

1.适应症:①高钙血症②骨痛③治疗和预防SREs。目前在乳腺癌骨转移中使用双膦酸盐的主要目的正是降低SREs的发生率

2.静脉注射双膦酸盐或皮下注射地诺單抗前,应监测血浆钙浓度、肌酐、磷、镁水平由于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低磷血症和低钙血症,因此建议在治疗过程中应加强监测钙、磷、镁水平

3.双膦酸盐和地诺单抗治疗均可能引起下颌骨坏死(ONJ),ONJ在乳腺癌患者中发生率为3‰发生ONJ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基线的口腔健康狀态及治疗期间的口腔操作。因此在静脉注射双膦酸盐或地诺单抗前应推荐患者进行牙科检查,并且尽可能避免治疗期间进行牙科手术

4.长期使用双膦酸盐联合治疗时应每日补充钙和维生素D,剂量为钙 mg/d及维生素D3 400~800U

5.在乳腺癌骨转移全身治疗基础上加用唑来膦酸,或伊班膦酸或帕米膦酸二钠,或地诺单抗每个月1次对于病情稳定者,连用12次后可每3个月1次多数研究表明,持续给药1.5~2年能够显著降低SREs的发生率

6.某一类双膦酸盐使用过程发生首次骨转移加重的SREs 后,可以考虑换用另一类双膦酸盐但需要更多证据支持。

7.以下情况可考虑停药:使用Φ监测到不良反应且明确与双膦酸盐相关;治疗过程中出现肿瘤恶化,出现其他脏器转移并危及生命;临床医生认为需要时但经过其怹治疗后骨痛缓解不是停药指征。

8.对于孤立性骨转移还没有确定骨调节剂的最佳给药时间和持续时间。

1.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規范(2015版)[J].中国癌症杂志,-754.

2.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现状与展望[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5-1438.

3.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J].中华医学杂志,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乳腺癌晚期能治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