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热怎么办是不是发热了

你知道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烧吗_育儿心得_育儿_太平洋亲子网
你知道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烧吗
15:05:40出处:作者:佚名
  发烧(医学上称发热)是5岁以下小孩最常见的症状,感染性疾病(如感冒、扁桃体炎和肺炎)是引起发烧的主要原因。究竟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烧呢?我们来看看吧!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发烧  错误的判断:  1、妈妈用手摸一摸宝宝的额头和手心,宝宝的皮肤发烫,妈妈认为宝宝确实是发烧了。  2、妈妈拿来体温计给宝宝测量体温,宝宝的体温超过了37℃,妈妈认为宝宝生病了。  正确的判断:  发热是指宝宝体温的异常升高,妈妈的手不是体温计,不能准确测量宝宝的体温;而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应为36℃~37℃,只有超过37.4℃才可以认为是发热。所以,上述两种妈妈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但是,宝宝的体温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在傍晚时,宝宝的体温往往比清晨时要高一些;宝宝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也会暂时升高;如果衣被过厚、室温过高等,宝宝的体温也会升高一些。如果宝宝有这种暂时的、幅度不大的体温波动,只要他的一般情况良好,精神活泼,没有其它症状和体征,通常也不应该考虑是病态。  在家中若无体温表或一时找不到体温表时,可根据下列征象判断孩子正在发烧:  1、当母亲给宝宝喂奶时,感到乳儿口唇发烫;  2、孩子脸红耳赤,前额发烫,躯干皮肤温度增高,但肢体手脚发凉;  3、孩子不如平时活泼,身体倦懒,精神较差,食欲下降;  4、有的孩子先出现寒战,怕冷或皮肤起&鸡皮疙瘩&,然后出现高热;  5、安静时出气不赢,呼吸频率每分钟大于35次;脉博加快,每分钟大于110次。正常体温参考值  口腔体温范围36.7℃&37.7℃之间;  腋窝温度范围36.0℃&37.4℃之间;  直肠温度范围36.9℃&37.9℃之间。选择合适的降温方法  宝宝发热,临床上常用的降温方法主要有两种:物理降温、药物降温。不管采用何种方法帮助宝宝降温,要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发热程度来决定。  新生儿期宝宝发热一般不宜采用药物降温;婴幼儿一般感染所致的发热最好先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措施。但对麻疹等出疹性疾病的患儿不宜采用冷敷和酒精擦浴降温,以免刺激皮肤,影响皮疹透发。  如果使用药物降温,要注意剂量不要太大,以免使宝宝出汗过多而引起虚脱或电解质紊乱。儿科常用的退热药物种类很多,不管使用哪种退热剂,都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扫一扫关注亲子网微信
您身边的孕育好帮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相关知识点
||||||||||||||
PCbaby向你推荐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发热是孩子最常见的症状,可能是家长面对的第一个孩子的疾病相关问题,也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下面咱们就谈谈怎么诊断孩子发热。
  这个题目的核心就是什么是发热,怎么测量,ok,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一切迎刃而解。
  提示: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下所说的体温都是核心温度,不用纠结到底是什么地方温度啦。
  提示: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下所说的体温都是核心温度,不用纠结到底是什么地方温度啦。
  提示: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下所说的体温都是核心温度,不用纠结到底是什么地方温度啦。
  一、什么是发热?
  1.定义
  发热(fever)是指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定点(set point)上调,导致身体内部的核心体温≥38 ℃。
  解释:这个定义的要点有2个,一个是发热的根本原因体温调定点的上调,二是核心温度要高于38摄氏度。
  ◆什么是调定点,就是决定体温的参考信号,这个信号决定体温的高低,由人体脑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的的体温调节中枢决定。一般是37摄氏度,如果它受到致热源的刺激,向上调整,例如到了39摄氏度了,那身体就认为目前处于寒冷的环境,要拼命的产热,一定要达到39摄氏度,就是这么的听话!反之亦然,如果调定点下降到了36度,那身体就拼命的散热,必须要达到36度为止。呵呵,当然,咱们的调定点也是很靠谱滴,不会乱来,一下飙到42度,人都烧坏了,它也要挂,所以他不会这么干滴,放心哦。
  ◆什么是核心温度(core temperature)?核心温度也叫深部温度,就是机体核心部分的温度,哈,是不是和没说一样,别急,具体就是心、脑、肺、腹腔脏器的温度。这下明白了,身体也是有鄙视链的,这些重要的器官就是核心器官,缺了他们是不行滴,人是要死的,他们赖以生存的温度就是核心温度。其他地方无所谓啦,比如手,比如腿,比如肚皮,哈哈。当然,核心里面还有更核心的,那就是脑和肝脏,这两个的温度在平静时为38摄氏度,肾脏等稍低。那这要打架啦,到底核心温度是谁的呢?哈哈, 别急,咱们说的核心温度是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核心温度在36.9-37.9摄氏度左右,平均值约为37.0摄氏度。
  ◆那为什么有时候说体温在37.5摄氏度就是发热啦?能问到这点非常好,因为核心体温决定什么是发热,但是不好测量啊,不能在肝脏上插个温度计吧?所以,咱们都是测量表层温度(shell temperature),例如腋下、口腔、直肠、耳朵、额头,通过这些地方的温度评估核心温度,这就是为什么不全是以38.0摄氏度作为发热标准的原因。具体这些地方的温度超过多少是发热,咱们下面在体温的测量中谈。
  2.另外一个定义
  体温过高:那有没有体温调定点不变,但孩子的体温也飙得老高的呢?哈哈,有的,但是那不叫发热,那叫体温过高(hyperthermia),是因为身体热量太多来不及散热而使体温上升,例如在炎热的环境下穿太多衣服、把婴儿包裹的太紧、中暑 (heat stroke)等。
  3.人为什么要发热?
  因为人类要生存啊,很久很久以前,没有药物的时候,那时人们感染细菌病毒后怎么办呢(细菌病毒比人类的历史可常多啦)?能发热杀死细菌、病毒的人活下来啦,不能的就死的很多。所以,经过这么多年的遗传,咱们都有了这项能力!!上天给的超能力,一定要好好珍惜哦。另外,发热会不舒服吧,那就不用干活了吧,呵呵,大家都要照顾我哦,那我休息好了,恢复的会更快,哈哈,这么一想,这发热的性别应该是女吧。
  4.发热的利与弊
  利:适度发热有助于杀灭人体内的致病菌或病毒,缩短病程,可以提升孩子的免疫力。有研究显示在动物实验中用大量退烧药反而会增加败血症的死亡率。
  弊:发烧的时候会导致孩子不舒服,在体温上升期,为了产生过多的热量,会增加氧气消耗量、二氧化碳产量与心脏输出量,患有严重心脏病、严重贫血、慢性肺病、糖尿病与先天代谢异常的儿童,则可能无法承受这些负担。此外,在6个月至6岁间可能因为发烧而触发抽搐(热性惊厥)。
  5.正常体温的变化
  ◆同一天的不同时间,人们的体温也是不一样的:早晨(2-6点)最低,下午(13-18点)最高(昼夜温度相差不超过1摄氏度,新生儿因为体温调节功能差,温差可能会大些),这种波动是一种生物节律,为嘛呢?我想是因为早晨不用干活,下午需要劳动,劳动时代谢增强导致体温升高,这样经过长久的固化形成的。
  ◆其他影响体温的因素:只要是影响机体的产热和散热平衡的因素,都会影响体温,例如哭闹、吃饭、运动、周围环境温度改变。
  6.发热的分期和表现
  这个很关键哦,大家好好看看,这是相关治疗的基础哦。看完下面的内容,就知道为什么孩子发热的时候,有时冷,有时热啦。
  ◆体温上升期
  发热开始阶段,由于调定点上移,原来正常体温变成冷刺激,体温调节中枢调温指令,使得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临床表现为畏寒、皮肤苍白、重者寒战。产热途径:①代谢增加,特别是棕色脂肪细胞内脂质分解和氧化增强。②寒战: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的收缩,产热率高,代谢可增加4-5倍。散热途径:散热减少,皮肤收缩血管,血流减少,从而使散热减少。另外立毛肌收缩,可有鸡皮疙瘩。
  ◆高温持续期
  体温升高到调定点新水平,不再继续上升,而是在这个与新调定点相适应的高水平波动,也称为高峰期或稽留期。此时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因为开始散热,所以皮肤血管扩张,血量增加,皮肤温度上升,加强皮肤水分蒸发。临床表现为患儿自觉酷热,皮肤发红、干燥。
  ◆体温下降期
  随着发热激活物、致热源消耗或消除,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返回正常水平。此时体温高于调定点,出现明显的散热反应。皮肤血管进一步扩张,临床上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潮红,严重者引起脱水。
  二、怎么测量体温
  1.什么时候测量体温
  当感觉得孩子体温升高,或者孩子状态不如之前的时候,例如不愿吃东西,不愿喝水,不想动,不爱玩,不想睡,哭闹的时候,以上情况提示孩子可能有发热,需要测量体温。
  2.用什么测量体温
  ◆摸皮肤判断有没有发烧的方法很不准确,所以当小孩生病的时候,一定要用体温计才能正确判断小孩有没有发烧。
  ◆因为水银体温计有破裂后导致孩子水银中毒并污染环境的危险,所以目前AAP不推荐使用水银体温计了。电子体温计和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上,效果是一样的,所以,使用电子体温计完全不用担心精确度的问题。以下三种电子体温计是AAP推荐可以使用的(对的,你没看错,额温也是推荐的!!!)。另外还有其他测量体温的方式,例如安抚奶嘴式电子体温计和发热条式体温计,因为测量准确性的问题,目前是不推荐的。
  ◆以下两种目前是不推荐的,不过看似以后发展的趋势哦:
  3.该测量哪里的体温呢?
  ◆量体温的方法包括肛温、口温、耳温、腋温、背温、额温等,其中以肛温最接近身体内部真正的温度,其次为口温,再者为耳温,如果可以的话,推荐按照以上顺序查,不行再查后面的。但是要注意哦,一旦查了一个地方的体温,以后对比时,都要以这一个地方为基础,不能用肛温和腋温做对比。
  ◆0-3岁的孩子,最好测量肛温;1个月以下或体重很低的新生儿,不适合量肛温与耳温(怕损伤孩子粘膜),可测量腋温或背温。
  ◆4岁以上的孩子,不愿意被测量肛温啦,会闹,这个时候孩子会配合了,所以可以测量口腔温度啦,为什么3岁之内不测量口腔温度,因为3岁内的孩子不会配合的。
  以上两种,目前是最好的方法,如果孩子闹的很厉害,不能进行的话,以下可以作为备选:
  ◆耳温与肛温的相关性很高,相比于肛温和口温,其简单方便,必要时可取代肛温,但必须注意6个月以下婴儿的耳温与中心体温的相关性较差(耳屎多,耳道太窄,之前数据提示为3个月之上可以使用耳温,目前AAP推荐为6个月之上了),6个月以上的年龄可以测量耳温。之前认为中耳炎的患儿是不能测量耳温的,不能代表核心温度,但是uptodate文章目前认为,耳感染史,不会影响耳闻的准确性,是可以测量的!!!。
  ◆腋温平均比肛温低0.8℃,不论多大年龄都可以测量的。但缺点是如果皮肤黏膜血管收缩的话,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另外测好体温后,还要换算成核心温度才能进行下一步决策。
  ◆额温计通过红外探测器,测量颞动脉的温度。AAP认为,如果使用正确的话,其测量值还是很准确的,所以很多医院也开始使用这种测量方式,目前认为大于3个月的孩子可以使用(目前研究认为,3个月内孩子使用额温计也是可靠的,但目前还没有这样推荐)。
  4.如何进行操作呢?
  注意,注意、注意!进行体温测量前,孩子要安静、独立的呆个15-30分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因为哭闹、运动、饮食、妈妈抱着传给宝宝热量等造成的测量不准!!!
  注意,注意、注意!进行体温测量前,孩子要安静、独立的呆个15-30分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因为哭闹、运动、饮食、妈妈抱着传给宝宝热量等造成的测量不准!!!
  注意,注意、注意!进行体温测量前,孩子要安静、独立的呆个15-30分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排除因为哭闹、运动、饮食、妈妈抱着传给宝宝热量等造成的测量不准!!!
  ◆肛温 : 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体温计,以冷水冲洗干净(勿用热水),在末端擦上少许凡士林、橄榄油等润滑剂。最好的姿势是让幼儿腹部朝下俯卧,并将小孩放于成人的大腿或床上,用一手扶著幼儿臀部上方的下背部,另一手将体温计伸入距离肛门口深度约0.5至1英(约1.5至2.5公分)处。电子体温计于静置直到发出哔声即可(大约1分钟)。选择仰卧位置也可以,按照下图所示进行操作。
  ◆口温:4岁以上儿童可以用这种方法量体温(小于4岁,孩子不会配合的),测量前15至30分钟内不宜饮用热水或冷水,以免导致测量误差。量的时候先用肥皂水或酒精清洗体温计,然后以冷水冲Q(勿用热水)。打开电子体温计开关,将感应端置于儿童舌头下方,让孩子合上嘴,含住体温计,静置直到体温计发出哔声(大约1分钟)。
  ◆耳温:耳温枪必须定期校正以免失去准确性。如果孩子刚在外面寒冷空气中回家,那应该等孩子安静15分钟后测量,量的时候将耳温枪感应端置入外耳道,家长可以轻轻向外拉直孩子的耳廓(推荐向后下牵拉,和大人的方向是相反的),让耳道平直,耳温枪对准鼓膜,然后按压启动钮即可在几秒内判读数据。当两耳量出来的温度不同时,以较高温度为准。
  ◆额温:测量方式和耳温类似,测量部位是前额两侧,静置直到发出哔声即可。
  ◆腋温:腋窝擦干净,将体温计的探头放置到孩子的腋窝,把孩子的胳膊靠向胸部,形成一个密闭的窝,电子体温计于静置直到发出哔声即可(大约1分钟)。
  5.各个部位的发热值
  以下值取自uptodate,比较精确。
  ◆肛温高于38&C
  ◆口腔温度高于37.8&C
  ◆耳温高于38&C
  ◆腋下温度高于37.2&
  ◆前额温度高于38&C
  AAP最新版的家庭指南提出,除了腋温,其他地方的体温以38.0摄氏度为发热的标准,呵呵,这个好记,也可以记这个哦
  6.发热程度的判读
  低 热:体温介于37.3~38℃
  中等发热:体温介于38.1~39℃
  高 热:体温高于39.1℃~41℃
  超 高 热:体温高于41℃
  刚才咱们说体温大于38.0℃才是发热的,这里为什么是37.3就是低热了呢?哈哈,是因为说38.0℃是发热,也是咱们自己定的。还记得吗,核心体温是37.0℃哦,所以,大于这个温度,可能是正常的,也可能是低度发热。怎么判断呢,参考测量前后的体温和孩子是否有其他相关症状:不舒服、精神不好啊、不想吃东西啊等。
  那说了这么多,发热分成这几个等级,有什么意思吗?现在看来,没什么意思,因为体温高低不能代表孩子疾病的程度,重要的是孩子的症状。如果孩子体温已经39.5℃,但精神反应好,该吃吃,该玩玩,那问题不大;但是如果体温才38.1℃,孩子就不愿意动、不愿意吃啦,看起来就病怏怏的,那提示病情重啦。
  那我为什么还针对这个问题,写这么多呢?纯粹是爱较真!累死我了可!可能没有几个读者会看到这里吧,如果真有人看的这么细的话,那就把这段话粘贴在评价里面吧,哈哈。
  OK,唠叨了这么多,终于把如何诊断发热讲完啦,下一次,咱们就要谈谈发热的处理啦!关注公众号:儿科医师专业资料库,随时获取新鲜资讯哦。
  参考文献:
  1.第二版台湾儿童发烧问答集.
  2.Fever and your baby.AAP
  3.How to take a child's temperature .AAP
  4.sign and symptoms of fever.AAP
  5.patient information:fever in children.uptodate.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孔令凯,儿科主治医师,二军大硕士,目前就职于北京和睦家医院...教你如何辨别宝宝发热or发烧_健康_新浪育儿_新浪网
&&&&&&&&&&&&正文
教你如何辨别宝宝发热or发烧
教你如何辨别宝宝发热OR发烧
  随着冬季来临,气温下降,发热成为宝宝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儿科门诊近期最多的就诊类型。宝宝一发热,家长就慌了,恨不能下一秒就马上给宝宝降下温来,其实,宝宝发热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烧,想要给宝宝更科学周到的照顾,正确认识发热可是父母们的必修课之一。
  婴幼儿容易发热的原因:
  婴幼儿容易产生发热,其实是因为更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人体一旦受到病毒感染,会自动产生抗体,导致白细胞水平升高,并提高体温调定点,以此抵抗病毒的侵入,而体温就会相应升高。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会渐渐增加对病毒的抗体,由于婴幼儿多为第一次碰到病毒感染,所以容易因受到感染而导致发热。
  儿童发热的常见表现
  怕冷:怕冷是发热前期的一种表现,测量体温时可能还不到38℃。但此时孩子会出现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有时伴寒战、肌肉酸痛、无力等。
  体温升高:体温攀升,皮肤发烫,表示孩子可能已经发烧了。此时孩子可能会出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浅而快,心跳加速,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
  出汗:当孩子因受到感染而发烧时,体温会自动升高以保护人体,这时为了降低体温、排出热量,人体就会排汗,以降低体温。
  怎样知道宝宝是否发烧:
  摸:通过孩子手心和颈后的温度,初步判断体温是否正常,更重要的是,妈妈可以借此了解孩子的穿衣厚薄是否合适,穿得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孩子的舒适和健康。
  看:如果孩子脸部潮红、嘴唇干噪、甚至哭闹不安、没有食欲时,妈妈应该警惕有发热的可能。另外,发热时,身体的水分消耗较大,孩子排尿量会较平时少,并出现小便发黄、颜色较深,这也可能是体温增高的一种表现。
  测:用体温计测量体温当然可以最准确的判断孩子是否发热。通常用肛表测量直肠温度,尤其是对小婴儿会较为准确。(正常体温为37℃--38℃),也可测量腋下或颈部的温度(正常体温为36℃--37℃)。学龄前宝宝最好不要用口表测量体温,以免发生意外。
  发热时的对策:
  发烧38度以下,如果宝宝精神好,只需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优先使用物理退烧地方法,例如用冷毛巾外敷,使用退热贴。&&&&一般当宝宝在体温达38.5℃以上时才考虑使用退烧药,而且每次服药中间一定要间隔4--6小时,多饮水,为避免胃肠刺激,宜在饭后服用。退热药治标不治本,可能掩盖病情,应密切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不同的退热药最好不要随意互相并用,退热药也不可自行增加使用次数或增加剂量。用药时间不要超过3天。文/
电话:010-&&|&&&&|&&
不喜欢这些?您的位置:&&&&宝宝吃多了会不会发烧 小儿吃多也发烧?
宝宝吃多了会不会发烧 小儿吃多也发烧?
日 16:55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H阅读次数:3505
宝宝吃多了会不会发烧?这个问题很直接告诉大家,宝宝吃多了会引起发烧,被称之为“食烧”是因为小孩吃多了,导致胃里有积食所引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介绍宝宝吃多了会不会发烧这篇文章
宝宝吃多了会发烧
小孩吃多了会发烧,是因为胃里有引起,也叫“食烧”
判断宝宝吃多导致的发烧:一摸肚子,二看舌苔
如何判断宝宝是因为吃多了导致的发烧呢?这里,我教大家一个辨别孩子“食烧”的最简单方法:
如果孩子舌苔厚,肚子胀得像小,不解,不让摸肚子,一摸就不舒服,就可以断定孩子发烧是积食引起的。
宝宝积食引起的发烧:警惕退烧
对于因积食出现的发烧,不要一味给孩子退烧,吃点小儿健胃消食片,烧慢慢地就会退;如果孩子积食重,还可以给孩子吃小儿化食丸,效果会更好。
注意:化食丸的药性较猛,一定要在饭后服用。
宝宝吃多了发烧注意
1、多补水。患儿多补水既有利于降温,又能使毒素及时排出体外。可酌情给患儿多喝些富含的饮料,如米汤、、、汤等。
2、少油腻。患儿发烧时,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便于消化及吸收,以半流质为宜,如营养和鸡蛋面汤之类的饮食,多吃蔬菜及水果,尤其要吃些含维生素 C
的新鲜果蔬;忌吃难以消化的荤腥食物。
3、饭后散步。宝宝吃饱了,要让宝宝活动活动,不要一吃饱就坐着或睡着,最好饭后去散散步,这样有助于宝宝的消化。}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