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是癌吗?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更年期后卵巢分泌减少,而肾上腺分泌的雄烯二酮增多并在体内转化成低活性,其长期作用于子宫内膜可使之增生及恶变。外源性雌激素也是诱因之一。的生长方式有两型:①弥漫型。癌瘤侵及全部,呈息肉状或菜花状,质软、脆,有出血及坏死。②局灶型。常位于宫底及宫角,呈局限性息肉样生&长,易较早发生肌层侵犯。下病理分型:占80%以上;占11%~20%;占&7%,恶性度高;透明细胞癌及乳头状浆液性均少见,预后差。临床分4期&,Ⅰ期癌限于子宫体,早期病变限于子宫内膜,无肌层浸润;Ⅱ期病变累及宫颈;Ⅲ期癌侵及子宫以外的卵巢、卵管等或有淋巴结转移;Ⅳ期癌已侵犯膀胱、肠管及远处的、等脏器。本病的转移途径主要为淋巴转移,其次是局部蔓延;血行播散多在晚期。子宫内膜癌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不规则阴道出血。后为本病特征。绝经前表现为月经量多,经期延长,劳累用力后有少量阴道出血。其次为阴道增多,水样或血水样。病程晚期可有贫血、消瘦、下腹及腰骶部疼痛等。诊断根据病史、临床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等。分段诊断性刮宫是主要的确诊方法,即操作时先刮颈管再探宫腔刮取子宫内膜,标本分别做病理切片检查。该病须与、、、子宫其他恶性肿瘤、输卵管癌、老年性阴道炎相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及类抗雌激素制剂等。起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恶性肿瘤,又称子宫体癌,绝大多数为腺癌。为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高发年龄为58~61岁,约占女性癌症总数的7%,占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与宫颈癌比较,已趋于接近甚至超过。
子宫内膜癌 -
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I型)的发病可能与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长期作用下,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继而癌变有关。85%~90%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属于此型。该类型内膜癌的特点是:1.&患者较年轻,多在绝经前后,甚至在生育年龄发病;2.&常伴肥胖,绝经延迟,合并一系列内分泌代谢紊乱,包括高血糖、高脂血症,以及与此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常并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是子宫内膜癌的高危因素,又称“子宫内膜癌三联征”;3.&患者可有长期服用雌激素而未用孕激素拮抗,或者有长期服用他莫西芬等药物的病史;4.&同时患有分泌雌激素的卵巢肿瘤等;5.年轻患者常合并多囊卵巢综合症、无排卵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该型子宫内膜癌细胞分化较好,肌层浸润表浅,一般诊断时分期较早,预后较好。非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II型)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可能与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突变有关,据研究,的突变是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患者多为老年体瘦患者,无上述内分泌代谢紊乱的表现,肿瘤细胞分化差,病理学类型多为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或分化很差的癌肉瘤或未分化癌等类型,多数可见深肌层浸润及脉管受侵,诊断时多期别晚,对孕激素无反应,预后很差。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的真正发病原因迄今不明,但其发病的却长期被人们注意。其危险因素有: 一、& 脂肪过多将增加雌激素的储存,以及增加血浆中雄烯二酮转化为雌酮。这种游离的具有活性雌酮增加,可能是子宫内膜癌的致癌因子,或促癌因子。二、& 糖尿病病人或耐糖量不正常者,其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比正常人增加2.8倍。三、 内膜癌伴高血压者较多。肥胖、糖尿病与高血压三者并存于子宫内膜癌患者,称为“宫内膜的三联征”或“宫内膜癌综合征”。三者可能与高脂饮食有关,而高脂饮食与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四、& 宫内膜癌患者,月经紊乱、量多者,比正常妇女高3倍。子宫内膜血管与腺模式图五、早与绝经迟& 12岁以前比12岁以后初潮者,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多60%。宫内膜癌的绝轻年龄较正常妇女迟6年。六、孕产次& 宫内膜癌发生于多产、未产、者较多。七、& 表现为不排卵,而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的、持续的雌激素作用之下,缺乏孕激素的调节和周期性的子宫内膜剥脱,而发生增生改变。八、& 分泌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癌、卵泡膜细胞瘤等,可致月经不调,绝经后出血及子宫内膜增生和内膜癌。九、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可为内膜癌发展的一个阶段或无此阶段。而重度不典型增生,可视为子宫内膜原位癌。十、外源性雌激素& 服用雌激素的妇女具有高度发生子宫内膜癌的危险,其危险与剂量大小、服用时间长短,及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特点等有关。停药后危险性在灰降低,但危险性仍继续古几年。目前,雌激素与内膜癌之间的因果关系已有充分的证据。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早期症状1.症状&极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1)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2)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3)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2.体征&早期子宫内膜癌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触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扪及不规则结节状物。根据以上症状,再进行辅助检查,是否为子宫内膜癌多可确诊。因此妇女应随时注意自己月经的变化,注意阴道分泌物的性状;一旦出现症状,及早到医院检查。(一)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二)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三)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 -
正常增生的子宫内膜一、B超检查& 子宫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癌在宫腔大小、位置、肌层浸润程度、肿瘤是否穿破子宫浆膜或是否累及宫颈管等有一定意义,其诊断符合率达79.3~81.82%.有报道,对45岁以上病人检查,并与检及活检对照,超声的准确率约为87%。另外,谢阳桂等行检查参照UICC分期方法,根据肿瘤部位、肌浸、宫旁及邻近受累情况,与手术探查和病理对照,其分期符合率达92.9%。B超为检查对患者无创作性及放射性损害,故它是子宫内膜癌的常规检查之一。尤其在了解肌层浸润及临床分期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二、诊断性刮宫 &检查为确诊不可缺少的方法。不仅要明确是否为癌,还应明确癌的生长部位。如果为宫颈腺癌误诊为子宫内膜癌,而按一般子宫切除处理,显然不妥;若为而误作处理,也非所宜。但镜检并不能区别子宫颈腺癌或子宫内膜癌。因此需要作。先用小刮匙刮取宫颈管内组织,再进入喧嚣腔刮取子宫两侧角及宫体前后壁组织,分别瓶装标明,送作病理检查。如内口遇害有阻力时可稍事扩张宫颈至5号。分段刮宫常在刮颈管时稍过深,将宫腔内容物误认为是宫颈管癌者;或子宫内膜癌垂入颈管,误认为是颈管癌或子宫体癌累及颈管;或原为宫颈管癌,癌组织过多,当小刮匙进入宫腔时,带入一点宫颈癌组织而误认宫颈癌变已达宫腔。各种情况皆表示病变已较晚,皆应按宫颈癌手术范围处理为妥。三、宫腔镜检查& 由于纤维光源的应用及膨宫剂的改时,这种很早停滞的技术近年再度发展。CO2气体膨宫,视野清晰,要备有流量计装置下,使用很安全。宫腔镜不仅可观察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而且又能观察颈管,尤其是显微宫腔镜的应用,观察能更加细致。而近年研制的接触性宫腔镜,不需膨宫使检查更加简便和安全。宫腔镜下既可观察癌肿部位、大小、界限是局限性或弥散性,是外生型或内生型,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对可疑病变行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早期病变。宫腔镜检查诊断内膜癌的准确性为94%,子宫内膜上皮瘤为92%。如果采用直接活检则准确率呆达100%。镜检时注意防止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子宫内膜癌 -
转移与扩散
子宫内膜癌内膜癌生长较缓慢,局限在内膜的时间较长,但也有极少数发展较快。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淋巴转移,晚期有血行转移。1.直接蔓延& 初起时癌灶沿子宫内膜蔓延生长,向上经宫角至输卵管,向下至宫颈管,并继续蔓延至阴道。也可经肌层浸润至子宫浆膜面而延至、。并可广泛种植在盆腔腹膜、直肠子宫陷凹及大。2.淋巴转移& 为内膜癌的主要转移途径。当癌肿浸润至深肌层,或扩散到宫颈管,或癌组织分化不良时,易发生淋巴转移。其转移途径与癌灶生长部位有关。宫底部的癌灶沿阔韧带上部的,经漏斗韧带至卵巢。向上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子宫角部癌灶沿圆韧带至腹股沟淋巴结。子宫下段及宫颈管的癌灶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途径相同,可至宫旁、髂内、髂外、髂总淋巴结。子宫后壁癌灶可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直肠淋巴结。内膜癌也可向子宫前方扩散到膀胱,通过逆行引流到阴道前壁。3.血行转移& 较少见。晚期经血行转移至肺、肝、骨等处。
子宫内膜癌 -
一、长期持续的受到刺激使到内膜不断增厚,增加了细胞恶化的机会,这类患者可能是因为卵巢出了问题,如长了些会产生此类激素的肿瘤,又或者患上多囊性卵巢,以致排卵中止及闭经,内分泌起了变化及雌激素过多。二、长期服用单一雌激素的药物,而没有附加孕激素类的药来配合。三、患者一般也较肥,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未婚或不育者患上的机会也稍高一些。3.如以上所说,如果服用的“”只有雌激素,而服用者的子宫还在体内的话,那么长期来说是会增加患癌的机会,可是如果已被切除了,那就不必担心,如子宫还在的话,那么雌激素及孕激素应该两者并用。4.治疗主要是以手术为主,放射及化疗为副。手术主要是把全子宫加双侧的卵巢等切除,有时也加上清除术。
子宫内膜癌 -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常提示临床医生高度警惕子宫内膜癌。确诊内膜癌的依据是组织病理学检查。1.&病史和临床表现:对于绝经后阴道出血、围绝经期异常出血或排液的患者,必须首先排除内膜癌和宫颈癌后才能按照良性疾病处理。对具有如下高危因素的患者尤应高度重视:(1)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者,如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患者,多囊卵巢综合症、不育,绝经延迟者;(2)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他莫西芬或有其他雌激素增高的疾病史者;(3)有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2.&诊断有关的检查包括:(1)B超检查:&B超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大小、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回声不均或宫腔内赘生物,有无肌层浸润及其程度等,其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由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肥胖者甚多,因此经阴道超声比经腹部超声更具优势。由于B超检查方便及无创,因此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癌最常规的检查,也是初步筛查的方法。(2)分段诊刮:是确诊子宫内膜癌最常用、最有价值的方法。不仅可以明确是否为癌,子宫内膜癌是否累及宫颈管,还可鉴别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腺癌,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对于围绝经期阴道大量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的患者,分段诊刮还可以起到止血的作用。分段诊刮的标本需要分别标记送病理学检查,以便确诊或排除子宫内膜癌。(3)宫腔镜检查:宫腔镜下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有无癌灶存在,癌灶部位、大小、病变范围,及宫颈管有否受累等;直视下对可疑病变取材活检,有助于发现较小的或较早期的病变,减少了对子宫内膜癌的漏诊率。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准确率接近100%。宫腔镜检查和分段诊刮均有发生出血、感染、子宫穿孔、宫颈裂伤、人流综合反应等并发症,宫腔镜检查尚有发生水中毒等风险。对于宫腔镜检查是否可导致子宫内膜癌播散尚有争议,目前大部分研究认为宫腔镜检查不会影响子宫内膜癌的预后。(4)细胞学检查:可通过宫腔刷、宫腔吸引涂片等方法获取子宫内膜标本,诊断子宫内膜癌,但其阳性率低,不推荐常规应用。(5)核磁共振成像(MRI):MRI可较清晰地显示子宫内膜癌的病灶大小、范围,肌层浸润以及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从而较准确估计肿瘤分期。CT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略低于MRI,因此在具有条件的医院,应用MRI术前评估者较多。(6)肿瘤标志物&CA125在早期内膜癌患者中一般无升高,有子宫外转移者,CA125可明显升高,并可作为该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检测病情进展和治疗效果。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按上述步骤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有时也可与其他疾病混淆,以至延误诊断。应与以下情况鉴别:一、绝经后出血& 首先应警惕是否为恶性肿瘤,尽管随年代的进展,绝经后出血中恶性肿瘤的比例已大大下降。如Knitis等报道,40年代绝经后阴道流血中恶性疾病占 60~80%,70年代隆至25~40%,80年代又降至6~7%。国内苏应宽等报道,60年代恶性疾病占76.2%,内膜癌占恶性病12.9%.80年代末,等报道,恶性病症占22.7%,而内膜癌占恶性病例的45.5%,占43.6%。郑英等报道,恶性疾病占24.9% (良性占73.3%),居绝经后出血的第2位。从绝经年限看,绝经5年占14%,绝经5~15年者占68.3%。可见,在恶性肿瘤中随年代的进展,子宫内膜癌有上升的趋势。黄荷凤的报道甚至超过了宫颈癌。绝经后出血情况与癌变程度不一定成正比。出血量可能很少,出血次数也不多而癌病变可能已经比较明显。所以应仔细做妇科检查,查清、、、有无异常情况存在。由于可能有两种以上病变同时存在,如存在老年性阴道炎同时有子宫内膜癌,所以决不能因已发现一种病变而忽视进一步检查。除细胞学检查外,分段诊刮是不可缺少的诊查步骤,因为诊断性刮宫术的子宫内膜癌确诊率高达95%。国内程维雅报道,10年448例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刮子宫内膜,其中内膜癌占11.4%(51例),罗启东等报道为8.7%。文献报道为1.7~46.6%不等,一般均在15%以下。二、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更年期常发生紊乱,尤其子宫出血较频发者,不论子宫大小是否正常,必须首先做诊刮,明确性质后再进行治疗。子宫内膜癌可要生在生育期甚至生育早期妇女。山东省立医院曾不一子宫内膜癌患者,年仅26岁,月经过多3年,按功能性子宫出血治疗无效,最后诊刮证实为子宫内膜癌。所以年轻妇女子宫不规则流血治疗2~3个月无效者,也应进行诊刮辨明情况。子宫内膜癌三、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重度在组织形态上,有时很难与分化良好的腺癌鉴别。通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病理上可表现为灶性,有压扁的正常上皮,细胞分化较好,或可见鳞状上皮化生,肥浆染荷花色,无坏死浸润等表现。而子宫内膜腺癌的癌细胞核大,增多,深染,细胞分化不好,核分裂多,胞浆少,常常发生坏死及浸润现象。而与分化良好的早期内膜腺癌鉴别:①不典型增生者常常有完整的表面上皮,而腺癌则没有,故如见到较完整的或压扁的表面上皮可排除内膜腺癌。此外,内膜腺癌常有坏死出血现象;②治疗反应不同,不典型增生者,用药剂量偏小即奏效较慢,持续性长,一旦停药可能很快复发;③年龄:年轻者多考虑不典型增生,挑战者者多考虑内膜腺癌之可能。四、子宫粘膜下骨瘤或内膜息肉& 多表现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或出血同时可伴有阴道排液或血性分泌物,临床表现与内膜癌十分相似。但通过探宫腔,分段刮宫,子宫碘油造影,或宫腔镜检查可做出鉴别诊断。五、子宫颈管癌& 与内膜癌一样,同样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及排液增多。如病理检查为则考虑来源于宫颈。如为腺癌则鉴定其来源会有困难,如能找到粘液腺体,则原发于颈管的可能性较大。日本Okudaira等指出,在浸润性宫颈腺癌组织中,(CEA)的阳性表达率很高,因此,作CEA免疫组织染色,有助于宫颈腺癌与宫内膜的鉴别。六、原发性输卵管癌& 阴道排液、阴道流血和下腹痛,阴道涂片可能找到癌细胞而和内膜癌相似。而输卵管癌宫内膜活检阴性,宫旁可扪及肿物,有别于内膜癌。如包块小而触诊不表者,可通过腹腔镜检查确诊。七、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宫腔积脓& 常表现为阴道排出脓液、血性或脓血性排液,子宫多增大变软。通过B起检查而后扩张宫癌组织,只见炎性浸润组织。子宫积脓常与子宫颈管癌或子宫内膜癌并存,鉴别时必须注意。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一、手术治疗& 手术可明确病灶范围,正确进行临床分期,以正确决定手术范围。Ⅰ期者通常作筋膜外全子宫切除加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者则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加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Ⅲ、Ⅳ期者,凡有手术可能则先手术,尽量切除病灶,缩小瘤体,术后辅以或治疗。否则,宜先行孕激素、放疗或/及化疗待有手术可能时再手术。术后仍需辅以其他治疗。二、放射治疗& 腺癌对放疗敏感度不高,单纯放疗效果不佳。但对老年患者或合并有严重内科疾患不能接受手术治疗或禁忌手术时,放疗仍不失为一种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放疗包括腔内及体外照两种。腔内照射,目前多采用137CS、60CO等,镭已基本废弃。体外照射多用60CO直线加速器等三、孕激素治疗& 多用于手术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的病例,也用于分化好、早期、年轻、需要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孕激类药物作为综合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值得推荐。孕激素还可降低术后阴道复发率,故还可广泛地应用手术后或放疗后的辅助治疗。四、化疗& 多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有条件能进行癌组织PR、ER测定者,当受体阳性时首选孕激素治疗;当受体阴性时,则更多采用化疗。无条件测定受体时,分化良好,应选用孕激素,分化不付款不远千里选化疗。五、抗雌激素药物治疗& 三苯氧胺(tamoxifen)为一种非甾体类抗雌激素药物,本身有轻微雄激素作用。它与雌二醇竞争雌激素受体(ER),占据受体而起抗雌激素的作用。服本药后,肿瘤内PR上升,有利于孕激素治疗。通常用晚期病例、术后复发或转移者。可单用(孕激素治疗无效)或怀孕激素,或与化疗药物合并应用。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B超)在欧洲子宫内膜癌占子宫癌肿的10~25%,为20~25%,为3~8%,为0.99~9.9%。据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西德发病率为3.38~45.8/10万,而、日本则为1.7~1.8/10万;上海某居民区普查,宫颈癌发病率为11.3/10万,子宫内膜癌为0.85/10万,二者之比为13.3∶1.Parson报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在40岁的妇女为10/10万,50岁者为40/10万,60岁者为85/10万。在子宫癌肿中,由三十年前的75.4%下降到40%,而子宫内膜癌则由20.3%上升到46.3%,亦即子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率之比已由3.6∶1上升到1∶1.5。大多数西方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过去四十年中保持稳定,但1970年起发病率明显上升,每年10%,告10年内增加了13%。附属医院从1960年到1965年收治的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之比为30∶1,而年则上升为19∶1。美国统计,在4900万39岁以上妇女中,有7万(1~4%)发展成为子宫内膜癌。近年来报道子宫内膜癌发病年龄有推迟趋势,平均年龄为57.6±2.1岁,40岁以下者2.5~5%;发病年龄平均比宫颈癌迟8年。Brady报道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7.5岁,年则上升到59岁,年则上升为62.7岁。四川医学院报道,149例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年龄为22~73岁,小于40岁者11例,占7.4%;50~64岁者97例,占64.1%;绝经以后发病80例,占5.37%。国内根据4个医院(天津、上海、北京、广州)600例子宫内膜癌的统计:50~60岁占71%,高峰年龄为55~59岁,40岁以下和70岁以上较少,各占6.1%及1.2%。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统计年64例子宫内膜癌,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58岁。上列调查统计资料虽年代、环境、数量不一,但大致可从不同角度反映子宫内膜癌在发率病与发病年龄方面的增长趋势。
子宫内膜癌 -
一、因病因不明,目前尚不能预防其发生,对可疑患者应做全面细致的检查。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对绝经后出血,更年期应注意排除癌病的可能,对年轻妇女月经过多而治疗2~3个月无效者,应做细胞学检查及子宫内膜和颈管内膜检查,广泛开展防癌普查工作。尤对有高危因素者,普查更有意义。已证实为内膜腺瘤样增生或不典型增生等癌前病变者,根据患者情况宜行全子宫切除术。 二、严格掌握的适应症,并合理使用。对更年期及绝经后妇女更应慎用。应爰时间不宜过长,量不宜大;并应严密观察反应。 三、手术治疗中应注意防止癌细胞扩散或直接种植,以致未能治愈,促使复发。应采取的预防措施,详见前病理、转移途径直接蔓延项。 四、治疗后应定期随诊。
子宫内膜癌 -
1、开展防癌宣传普查,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的四大危害
  危害一:导致绝经延迟  根据临床统计,其结论证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绝经年龄较正常妇女迟六年。  危害二:引发月经失调  这是很显然的,几乎所有的子宫疾病都会导致月经失调,而子宫内膜癌更是尤为突出,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月经紊乱实是司空见惯之事,量多者可比正常妇女高三倍。  危害三:发生多囊卵巢综合症  子宫内膜癌患者,常有不排卵现象发生,直接促使子宫内膜处于高水平、持续性的雌激素作用之下,多囊卵巢综合症便接踵而至。  危害四:催生卵巢肿瘤  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都分泌有较高水平雌激素的颗粒细胞癌或卵泡膜细胞瘤,又进一步致使月经不调及子宫内膜增生。
子宫内膜癌 -
中医治子宫内膜癌分四型
子宫内膜癌在中医古代医籍中与“崩漏”、“五色带”、“症积”的描述相似。是由脾肝肾三脏功能失调,湿热瘀毒,蕴结胞宫,或肝气郁结,气滞血瘀,经络阻塞,日久积于腹中所致。中医将子宫内膜癌分血热型、气虚型、血瘀型、肾虚型四型对症治疗。    中医分四型治疗子宫内膜癌: 1.血热型主证这一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会出现阴道突然大出血或出血淋漓不断,胸胁胀满,心烦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则:平肝清热,佐以止血。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柴胡,白术,当归,白芍,茯苓,薄荷,丹皮,山栀,益母草,血余炭,甘草。 2.气虚型主证暴崩下血或淋漓不净,色淡质清,面色苍白,肢倦神疲,气短懒言。舌质淡或舌边有齿印,苔薄润,脉缓弱无力。 治则:益气健脾,固摄止血。   治疗气虚型子宫内膜癌的方药:加减。   人参,黄芪,灸甘草,白术,升麻,艾叶,阿胶(烊化)。 3.血瘀型主证时崩时止,淋漓不净,或突然量多,夹有瘀块,少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或边有瘐点,苔薄,脉沉涩或弦细。治则:活血行瘀,理气止痛。   治疗血瘀型子宫内膜癌的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柴胡,延胡,没药,甘草。 4.肾虚型主证阴道出血,量多少不一,色鲜红,头晕目眩,耳鸣心悸,五心烦热,两颧红赤,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育阴滋肾,固冲止血。   治疗这一类型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常用方。   熟地,淮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鹿角胶,(烊化),女贞子,旱莲草,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炭。   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原则是扶正与祛邪并用。早期以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兼以扶正固本调理脾肝肾三脏,固护冲任;晚期宜扶正为主,兼祛邪抑瘤,改变患者的虚弱状态,更可以零毒抑瘤为主,诱导细胞的分化和凋亡,使抑瘤而不伤正。总之,治疗时当根据邪正盛衰的轻重,权衡扶正与祛邪的用药比例。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中药治疗
中药如何治疗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在早期术后可以配合中药治疗,中药起到调理的作用,能达到扶正祛邪,增强免疫力的效果。妇科专家介绍说,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体质较差,免疫力下降,容易引起其他的感染。中药是根据病人的状况进行配伍的,能够随时根据患者病情的改变进行调节,以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 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局限,症状较轻,在行手术及放化疗手术后,配合中医中成药可帮助手术后患者恢复体质,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增强放化疗的抗肿瘤作用。子宫内膜癌发展到中后期时病情多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扩散转移,可有效的控制转移病灶的肿瘤细胞进一步扩散,改善转移病灶的症状,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子宫内膜癌的中医治疗也是子宫内膜癌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主要适用于中晚期无法接受手术、放化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其可有效的杀灭抑制癌细胞,从而有效的控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病情。不但如此,子宫内膜癌的中医治疗还可针对患者身体素质进行对症处理,从而有效的增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活水平,延长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命。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常用中药有:活血化瘀药,如丹参、红花、桃仁、三棱、莪术等等;   清热解毒药,如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泽兰等等;   健脾补益药,如白术、茯苓、人参、山药等等;   有些人认为癌症耗阴伤津厉害,可以滋阴。还有一些中草药对癌症有一定的特别的疗效,如石见穿等等。   子宫内膜癌的中药治疗原则:(一)辨证治疗1.子宫内膜癌病人大多存在子宫体增大,临床上首先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这主要是因为肝郁气滞,血瘀不行,冲任失调。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散结,化瘀止血。方选香棱加减   2.子宫内膜癌病人晚期以腹痛、带下量多为主要症状,这主要是因为肝肾阴虚,瘀毒内结,带脉失约。治宜滋阴清热,除湿止带,化瘀止痛。方选加减。   (二)辨证分型治疗1.证候:阴道不规则出血,色黯红,有血块,量多,带下赤白相同,质粘碉,气味腥臭,小腹胀痛,胸胀痞满,心烦口干,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质绛,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散结,清热解毒。方药:桂枝茯苓丸加减。   2.脾虚型   证候:阴道不规则流血,色淡质稀,带下赤白相间,粘腻稀薄似淘米泔水,腥臭难闻,伴腰酸神疲,心悸气短,下腹坠痛,纳呆,多梦,大便溏,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沉细。   治法:健脾益气,利湿止带。方药:完带汤加减。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子宫内膜癌术后饮食注意事项有哪些?  (1)宜吃蓟菜、甜瓜、菱、薏米、薜荔果、乌梅、牛蒡菜、牡蛎、甲鱼、海马。   (2)出血宜吃鱼翅、海参、鲛鱼、黑木耳、香菇、蘑菇、淡菜、蚕豆。   (3)水肿宜吃鲟鱼、石莼、赤豆、玉蜀黍、鲤鱼、鲮鱼、泥鳅、蛤、胰鱼、鸭肉、莴苣、。  (4)腰痛宜吃莲子、核桃肉、薏米、韭菜、梅子、栗子、芋艿、甲鱼、海蜇、蜂乳、鲎、梭子蟹。   (5)白带多宜吃乌贼、淡菜、文蛤、蛏子、牡蛎、龟、海蜇、羊胰、雀、豇豆、白果、胡桃、莲子、芡实、芹菜。   (6)防治化疗、放疗副作用的食物:豆腐、猪肝、青鱼、鲫鱼、墨鱼、鸭、牛肉、田鸡、山楂、乌梅、绿豆、无花果。另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以免术后复发:1、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3、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4、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 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5、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   6、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   7、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等。   8、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9、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较佳。其预后与肿瘤临床期别、病理类型、组织分段经和肌层浸润程度、治疗的充分与否,及期淋巴结有否转移、腹腔有无癌细胞、癌肿ER、PR水平高低,甚至与患者年龄等因素有关。而且,有关因素是相互关联的。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饮食有哪些?要治疗癌症还得从改善自身的体质开始,从源头上饿死癌细胞。多吃碱性食品,改善自身的酸性体质,同时补充人体必须的有机营养物质,这样才能在饿死癌细胞的同时,恢复自身的免疫力。 子宫内膜癌饮食有哪些?   子宫内膜癌饮食1、弱碱性食品: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等。   子宫内膜癌饮食2、强酸性食品:蛋黄、奶酪、白糖做的西点或柿子、乌鱼子、柴鱼等。   子宫内膜癌饮食3、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鸡肉、鲔鱼、猪肉、鳗鱼、牛肉、面包、小麦、奶油、马肉等。   子宫内膜癌饮食4、弱酸性食品:白米、落花生、啤酒、酒、油炸豆腐、海苔、文蛤、章鱼,泥鳅。   子宫内膜癌饮食5、中碱性食品: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蛋白、梅干、柠檬、菠菜等。   子宫内膜癌饮食6、强碱性食品:葡萄、茶叶、海带芽、海带,柠檬等。   子宫内膜癌饮食7、饮绿茶可预防子宫内膜癌。一项专项调研显示,饮茶特别是饮绿茶,对于子宫内膜癌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只是这一预防作用可能仅仅局限于绝经前的女性。调研结果显示,饮茶者特别是饮绿茶者比未饮用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而且饮茶次数越多,患子宫内膜癌危险性降低得越明显。每周饮茶7次及7次以上者,患子宫内膜癌的危险性降低约20%。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的危害
子宫内膜癌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的5点。   1、不孕不育:约有50%左右内异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患内异症。内异症患有不孕,常因病变造成盆腔肿块、粘连、输卵管堵塞卵泡发育不好或排卵障碍等因素引起。   2、子宫内膜异位性痛经:内异症的临床特征为渐进性痛经,是常见而突出的特征,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   3、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的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罕见于其他妇科疾病,是诊断本症最有价值的症侯。直肠、肛门、外阴部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当病变逐渐加重时,症状日趋明显,而经后症状消失。   4、子宫内膜异位性的月经不调:内异症患者常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现象,说明患者有卵巢功能障碍表现。月经不调可作诊断参考,但在鉴别诊断中并无价值。  5、性交疼痛:当存在于阴道穹窿部异位子宫内膜结节、直肠凹陷结节或粘连,或卵巢粘连在盆底时,均可产生性交痛。
子宫内膜癌 -
& & (一)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症状,子宫内膜癌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二)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子宫内膜癌症状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
  (三)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子宫内膜癌的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四)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子宫内膜癌症状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子宫内膜癌 -
子宫内膜癌晚期症状
子宫内膜癌是子宫内膜癌又称子宫体腺癌,原发于子宫体部,是起源于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子宫内层细胞的非正常性生长。子宫内膜癌通常发生在大于50岁的妇女,引起子宫内膜癌的最常见原因是,在人体内与黄体激素相比,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癌有哪些症状及如何治疗?1、阴道排液因腺癌生长于宫腔内,感染机会较宫颈癌少,故在初期可能仅有少量血性白带,但后斯发生感染、坏死,则有大量恶臭的脓血样液体排出。有时排液可夹杂癌组织的小碎片。倘若宫颈腔积脓,引起发烧、腹痛、白细胞增多。一般情况也迅速恶化。2、子宫出血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主要症状,常为少量至中等量出血,很少为大量出血。不仅较年轻或近绝经期患者易误认为月经不调,不及时就诊,即使医生亦往往疏忽。个别也有月经周期延迟者,但表现不规律。在绝经后患者多表现为持续或间断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癌患者一般无接触性出血。晚期出血中可杂有烂肉样组织。 3、疼痛由于癌肿及其出血与排液的瘀积,刺激子宫不规则收缩而引起阵发性疼痛,约占10~46%。这种症状多半发生在晚期。如癌组织穿透浆膜或侵蚀宫旁结缔组织、膀胱、直或压迫其他组织也可引起疼痛,往往呈顽固性和进行性加重;且多从腰骶部、下腹向大腿及膝放射。 4、其他晚期患者自己可触及下腹部增大的子宫或、及邻近组织器官可致该侧下肢肿痛,或压迫输尿管引起该侧肾盂输尿管积水或致肾脏萎缩;或出现贫血、消瘦、发热、恶液质等全身衰竭表现。   根据以上症状,再进行辅助检查,一旦出现症状,要积极的进行治疗。那么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哪?主要有手术治疗、放化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早期子宫内膜癌采取手术治疗治愈的几率大,外科手术切除子宫、子宫颈、卵巢和输卵管。如果癌症已经转移,医生可能还要切除骨盆淋巴结,并结合术后中医中药调理治疗,但是手术治疗有一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和肿瘤大小部位和发展情况来决定。   放射治疗年老体弱及有严重内科合并症不能耐手术者,以及Ⅲ期以上不宜手术者,包括腔内及体外照射。抗癌化学药物治疗对晚期不能手术或放疗及治疗后复发病例,可用5-氟脲嘧啶(5-Fu)、环磷酰胺(CTX)、丝裂霉素(MMC)、阿霉素(BDR)、顺铂(DDP)等联合化疗有一定效果。   不论是手术切除还是放化疗之后,都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身体损伤,所以一般在手术治疗和放化疗前后给以患者中药治疗,以提高患者的自身抵抗力,帮助杀死癌细胞。用于子宫内膜癌治疗的常用中药有珍香胶囊、复方斑蝥胶囊、鸦胆子油口服液、华蟾素口服液、消癌平片等。此外,子宫内膜癌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痛苦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精神负担。所以,周围的人包括医护人员和家属都要给患者以信心和安慰,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子宫内膜癌 -
Ⅰ期 Ⅰa期:肿瘤局限于子宫内膜。   Ⅰb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Ⅰc期: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   Ⅱ期Ⅱa期:仅宫颈黏膜腺体受累。   Ⅱb期:宫颈间质受累。   Ⅲ期Ⅲa期:肿瘤累及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阳性。   Ⅲb期:阴道转移。   Ⅲc期: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   Ⅳ期Ⅳa期:肿瘤侵及膀胱或直肠黏膜。   Ⅳb期: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子宫内膜癌 -
九种可以抗癌的食物
&一、鱼:因鱼类含有ω3脂肪酸,可降低胆固醇,降低血管内的血小板凝集,减少冠状动脉阻塞及心肌梗塞机率,动物实验发现可抑大肠癌。   二、十字花科蔬菜:花椰菜、芥菜、高丽菜、白菜、绿花椰菜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维生素C及胡萝卜素,能对抗自由基对细胞的伤害。此外,这些蔬菜还含有「引朵类」及「含硫有机化合物」,前者有预防乳癌的功能,后者能在体内产生许多酵素,解除致癌毒素危害。   三、黄豆:黄豆中含「异黄酮类物质」,对预防部份癌症的发生有帮助。而医学研究证实,每天吃进60公克的黄豆,血中抗癌有效浓度足以抑制一半的乳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及前列腺癌的生长。四、五谷杂粮:五谷杂粮含丰富「皂角」,能解除肠道中致癌物质的活性,丰富的纤维质已确定有防止肠癌发生的功效。   五、含硒、硫等有机化合物的蔬菜:葱、蒜含丰富的硫、硒及「磺烯丙基半胱氨酸」,能帮助肝脏解毒及防止肝癌发生。根据美国大规模研究显示,大蒜除能预防心脏病外,也能降低大肠癌的发生;每周吃3瓣蒜头的人,罹患大肠癌的机率比不吃的人少三分之一。   六、含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可减少体内自由基对细胞基因的伤害,避免细胞癌化,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包括葡萄柚、柑橘、柠檬、文旦等。   七、红色蔬果:西红柿、木瓜、洋香瓜、番薯等都富含胡萝卜素,摄食后能在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达到保护眼睛及抗细胞氧化压力的目的。研究还发现,多摄取胡萝卜素能抑制摄护腺癌发生。   八、茶和红酒:红酒是连葡萄皮一起发酵,可保存葡萄皮中珍贵的抗氧化剂,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侵害。目前已知人体细胞氧化产生的自由基会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塞、脑中风及癌症。研究显示,每日喝一小杯红酒可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率,但过量反会增加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死亡率。此外,茶和红酒都含有黄酮类物质,对部份癌症具有预防效果。   九、菜叶:绿花菜、花椰菜、甘蓝菜和菠菜含丰富叶酸,能提高血中甲硫胺酸的量,具有防癌作用
子宫内膜癌 -
子宫肌瘤饮食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2、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3、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 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4、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5、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   6、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   7、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等。   8、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   9、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另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以免术后复发:&1、饮食宜清淡,不食羊肉、虾、蟹、鳗鱼、咸鱼、黑鱼等发物。&  2、忌食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  3、禁食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  4、多食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5、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  6、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瘦肉、鸡蛋、绿色蔬菜、水果等。&  7、多吃五谷杂粮如玉米、豆类等。&  8、常吃富有营养的干果类食物,如花生、芝麻、瓜子等。&  9、忌食辛辣、酒类、冰冻等食品。
子宫内膜癌 -
一、子宫肌瘤症状是自查子宫肌瘤的关键自查子宫肌瘤,从症状开始。常见的症状有月经不调,白带量多,有分泌物,腹部有肿块等。二、自摸肿块清晨,空腹平卧于床,略弯双膝,放松腹部,用双手在下腹部按触,由轻浅到重深,肿物是可以发现的。三、查看白带正常白带是少量略显粘稠的白色分泌物,随着月经周期会有轻微变化,但脓性、血性、水样白带等都是不正常的。四、感觉疼痛下腹部、腰背部或骶尾部等疼痛,都要引起注意。因为有时候,疼痛就是肿瘤的自我暴露,如肿瘤发生蒂扭转、破裂或变性等,都会引起腹部疼痛。五、观察月经月经增多、绝经后出血或接触性出血等,常常由于宫颈或宫体发生肿瘤所致,所以,除正常月经以外的出血,都要究其原因,以备对症诊治。月经不调是女性自查子宫肌瘤最有效的方法。
子宫内膜癌 -
1、开展防癌宣传普查,加强卫生医学知识、教育有更年期异常出血、阴道排液、合并肥胖、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妇女,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早期诊断。2、治疗癌前病史,对子宫内膜有增长生过长,特别是有不典型增生患者,应积极给予治疗,严密随诊。疗效不好者及时手术切除子宫。若患者已有子女,或无生育希望或年龄较大者,可不必保守治疗。直接切除子宫。3、有妇科良性疾病时,最好不采用放疗,以免诱发肿瘤。4、严格掌握雌激素使用的指征,更年期妇女使用雌激素进行替代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同时应用孕激素以定期转化子宫内膜。5、对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应有密切随访或监测:子宫内膜癌患者在治疗后应密切定期随访,争取及早发现有无复发,约75%~95%复发是在术后2~3年内。常规随访应包括详细病史(包括任何新的症状)、盆腔的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X光胸片、血清CA125检测及血常规、血化学检查等,必要时可作CT及MRI检查。一般术后2~3年内每3月随访1次,3年后可每6个月1次,5年后1年1次。95%复发病例均可经临床检查、阴道细胞学涂片检查及血清CA125检查发现。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88次
参与编辑人数:50位
最近更新时间: 17:59:04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