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期?糖皮质激素类药是免疫抑制雄性激素的药物药物,

糖皮质激素适应证、禁忌证及用药方法
> 糖皮质激素适应证、禁忌证及用药方法
糖皮质激素适应证、禁忌证及用药方法
编辑:张莉
  糖皮质激素是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物质之一,下面是小编这里推荐的一篇关于糖皮质激素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id) 是由肾上腺皮质中层束状带合成和分泌的甾体类化合物[1],具有调节糖、蛋白质、脂肪的生物合成和代谢作用,是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重要物质之一; 同时还具有抗炎、抗毒、抗休克和抑制免疫应答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但是长期大剂量使用或不规范使用可导致多种甚至严重的不良反应,进而危及人体生命。因此,规范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提高药物疗效就显得非常重要。
  1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
  1. 1 抗炎作用 炎症早期,糖皮质激素抑制毛细血管扩张,减轻渗出和水肿,同时减少白细胞的吞噬和浸润,而减轻炎症症状。在炎症后期,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的生成。减轻粘连和防止瘢痕组织的形成。
  1. 2 抗休克作用 糖皮质激素有效降低血管对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解除小血管的痉挛,使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恢复正常;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生成,加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还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因此,糖皮质激素已被广泛运用于各类严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
  1. 3 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 促进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促进其移出血管而减少循环中淋巴细胞数量; 抑制 B 淋巴细胞向浆细胞的转化,减少抗体生成; 抑制淋巴因子,进而抑制了炎症反应。
  此外,糖皮质激素尚具有刺激骨髓造血功能,促使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增加,使中性白细胞增多但抑制其功能,减少单核和嗜碱性、嗜酸性细胞数量; 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黏液分泌,促进蛋白质分解和抑制蛋白质合成,降低胃黏膜保护和修复能力,诱发或加重溃疡性疾病,甚至引起出血、穿孔的危险[2].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还可降低成骨细胞活性,增加胶原和骨基质分解,减少骨盐沉着,进而导致骨质疏松症; 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兴奋、激动、失眠、欣快、焦虑及不同程度的躁狂等异常行为,甚至诱发癫痫发作或精神失常。
  2 糖皮质激素适应证和禁忌证
  糖皮质激素是一类临床适应证,尤其是相对适应证较广的药物,主要适应证包括:
  2. 1 内分泌系统疾病 主要用于急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恶性突眼、甲状腺危象、亚急性甲状腺炎、抗胰岛素性糖尿病、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垂体性昏迷及肾上腺次全切除术后的补充治疗。此时剂量宜小,主要发挥其生理作用。
  2. 2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糖皮质激素对治疗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均有较好疗效,主要应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Wegener 肉芽肿等疾病。值得注意的是激素并不能根治此类疾病,停药后症状多会复发,故其应用需严格掌握使用指征。
  2. 3 呼吸系统疾病 用于支气管哮喘、呼吸衰竭、中毒症状严重的急性粟粒型结核及干酪样肺炎。值得注意的是治疗结核疾病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且必须在有效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否则可能使感染加重或使潜在的感染灶扩散。
  2. 4 感染性或过敏性疾病 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常常作为糖皮质激素的适应证之一,但应限于严重感染、症状凶险、组织破坏严重或休克症状明显的急性感染危重患者,并应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前提下使用。对过敏性疾病,在抗组胺药和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治疗无效时,或病情特别严重时,可将糖皮质激素作为辅助治疗药物。
  2. 5 其他适应证 ( 1) 血液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 ( 2) 肾脏疾病,如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炎和部分间质性肾炎等。糖皮质激素的禁忌证包括急性心力衰竭、糖尿病、憩室炎、情绪不稳定和有精神病倾向、结核病等疾病[3].不宜使用的疾病包括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新近胃肠吻合术后、严重骨质疏松、严重高血压等疾病。
  3 糖皮质激素用药方法
  3. 1 用药方式 据治疗疾病目的和病种的不同,糖皮质激素给药方式分为[4]: ( 1) 冲击治疗: 疗程 & 5d.适用于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如暴发型感染、过敏性休克、严重哮喘持续状态、过敏性喉头水肿、狼疮性脑病、重症大疱性皮肤病、重症药疹、急进性肾炎等。冲击治疗需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若无效可迅速停药,大部分情况下不可在短时间内重复冲击治疗; ( 2) 短程治疗: 疗程 &1 个月,包括应激性治疗。适用于感染或变态反应类疾病,如结核性脑膜炎及胸膜炎、剥脱性皮炎或器官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等。短程治疗需配合其他有效治疗措施,停药时需逐渐减量至停药; ( 3) 中程治疗: 疗程 &3 个月。适用于病程较长且多器官受累性疾病,如风湿热等。有效后减至维持剂量,停药时需要逐渐递减; ( 4) 长程治疗: 疗程 & 3 个月。适用于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预防和治疗及反复发作、多器官受累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系统性血管炎、结节病、大疱性皮肤病等。维持治疗可采用每天或隔日给药,停药前亦应逐步过渡到隔日疗法后逐渐停药; ( 5)终身替代治疗: 适用于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并于各种应激情况下适当增加剂量。
  3. 2 用药剂量 生理剂量和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不同的作用,必须根据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预后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来考虑。对各种慢性疾病在初期用药时,一般应用较大剂量,以控制症状和病情发展,待病情稳定后,剂量应递减以维持疗效,直至停药。而抢救各种类型的休克、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喉头水肿、哮喘持续状态等,应首先给予大剂量,以迅速控制症状,待病情好转后,酌情减量至停药。一般认为给药剂量( 泼尼松为例) 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5]: ( 1) 维持量: 2. 5 ~15. 0mg / ( 2 ) 小剂量: & 0. 5mg & kg- 1&d- 1; ( 3) 中等量:0. 5 ~ 1. 0mg&kg- 1&d- 1; ( 4) 大剂量: & 1. 0mg&kg- 1&d- 1;( 5) 冲击量: ( 以甲泼尼龙为例) 7. 5 ~30. 0mg&kg- 1&d- 1.
  4 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
  糖皮质激素减量应在严密观察病情与糖皮质激素反应的前提下个体化处理,要注意可能出现的以下现象[5].( 1) 停药反应: 长期中或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出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样症状,轻者表现为精神萎靡、乏力、食欲减退、关节和肌肉疼痛,重者可出现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危重者甚至发生肾上腺皮质危象,需及时抢救;( 2) 反跳现象: 在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可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慢慢减量。
  综上所述,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广泛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弊端则是禁忌证较多,不良反应及停药反应明显。因此,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贯彻合理使用、及时减量、缓慢停用的原则,最终实现合理用药。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临床用药须知[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杨世杰。 药理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29.
  3 黄颖。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J]. 中外健康文摘,) : 44 - 45.
  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糖皮质激素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J]. 中国社区医师,) : 5 -6.
  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J]. 中国社区医师,) : 7.
下页更精彩:1
糖皮质激素适应证、禁忌证及用药方法相关推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讲义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三十七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体内过程】
本类药物口服、注射均可吸收,也可从皮肤、粘膜、滑囊、眼结膜等局部给药。氢化可的松口服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作用持续8~12小时。氢化可的松约90%与血浆蛋白结合,其中80%与皮质激素转运蛋白(CBG)结合,10%与白蛋白结合。肝病时CBG合成减少,肾病时CBG排出增多,故肝、肾病患者均可使游离型药物增多,作用较强,较易产生不良反应。主要在肝中代谢,可的松与波尼松在肝内分别转化为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才有活性,故严重肝病患者宜使用氢化可的松和泼尼松龙。糖皮质激素的代谢产物大部分经尿排出。主要代谢产物为17-羟皮质素,17-酮皮质素,它们在尿中的含量可反映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
【药理作用】
l、抗炎&&&&& 糖皮质激素在抑制炎症、减轻症状的同时,也降低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导致感染扩散或延缓创口愈合。因而必须与有效的抗菌药物同时使用。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机理:①抑制磷脂酶A2,②抑制细胞因子的转录和释放,③稳定肥大细胞膜,④稳定溶酶体膜,⑤抑制肉芽组织形成。
2、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对免疫过程的许多环节均有抑制作用。①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②阻碍淋巴细胞增殖;③促进致敏淋巴细胞溶解。④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由B细胞转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减少,干扰体液免疫。⑤消除免疫炎症
3、抗毒作用&&&&& 糖皮质激素不能中和毒素或使毒素灭活,但能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4、抗休克&&&&& 超大剂量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已广泛用于各种严重休克,主要是中毒性休克的治疗,其机制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扩张痉挛血管,加强心肌收缩。②降低血管对某些缩血管活性物质的敏感性,使微循环血流恢复正常,增加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缓解休克状态。③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心肌抑制因子(MDF)的释放。④ 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5、中枢神经系统&&&&& 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出现欣快、激动、失眠等反应,偶可诱发精神失常。大剂量对儿童能致惊厥。
6、退热作用&&&&
糖皮质激素能刺激骨髓造血功能。常用量能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高。大剂量可使血小板增多,提高纤维蛋白原浓度。促使中性白细胞数增多,但却降低其游走、吞噬、消化及糖酵解等功能,因而减弱对炎症区的浸润与吞噬活动。对淋巴组织也有明显影响,使淋巴细胞减少,淋巴组织萎缩。> 问题详情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具有的作用是A.兴奋中枢B.抗菌C.抗炎D.免疫抑制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不具有的作用是A.兴奋中枢B.抗菌C.抗炎D.免疫抑制E.抗休克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论文写作技巧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思维的最大特征是A.逻辑性和层次性B.抽象性和综合性C.概括性和间接性D.比较性和判断性E.分析性和证明性2测量工作长度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患者感觉法B.X线片测量法C.X线片诊断法D.电测法E.术者手感法
我有更好的答案
相关考试课程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图文】免疫抑制剂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免疫抑制剂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13.02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注意事项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注意事项
文档格式:PPT|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8:16:5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注意事项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抑制雄性激素的药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