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康唑是一种妇科消炎药哪种最好吗?

您好!欢迎访问隆元康网上药店
微信扫描关注随时咨询药师
- 商品筛选
通用名称:
功效与作用:用于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价格:¥45.00
功效与作用:用于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如阿米巴肝脓肿、胸膜阿米巴病等)。还可用于治疗阴道滴虫病、小袋虫病和皮肤利什曼病、麦地那龙线虫感染等。目前还广泛用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价格:¥1.30
功效与作用:适用于各类致病菌引起的牙痛
价格:¥5.60
功效与作用:化脓性球菌
价格:¥19.00
功效与作用: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
价格:¥7.90
功效与作用:抗炎药,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
价格:¥7.80
功效与作用: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等
价格:¥24.00
功效与作用: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和原发性生殖器疱疹
价格:¥17.90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消炎,利咽喉。用于咽喉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炎
价格:¥13.50
功效与作用: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
价格:¥10.00
功效与作用:清热消炎 止咳化痰
价格:¥65.00
功效与作用: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
价格:¥9.00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 化痰散结 咽喉肿痛 目赤
价格:¥3.80
功效与作用:清热燥湿,抗菌消炎。用于菌痢,胃肠炎等。
价格:¥8.50
功效与作用:抗菌消炎
价格:¥21.50
功效与作用:减少皮肤脂肪酸 治疗敏感痤疮
价格:¥13.50
功效与作用:抗真菌
价格:¥19.50
功效与作用:用于治疗水痘带状疱疹及Ⅰ型、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包括初发生殖器疱疹病毒感染。
价格:¥120.00
功效与作用:主要用于带状疱疹。
价格:¥251.00
功效与作用:克拉霉素缓释片适用于对克拉霉素敏感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
价格:¥30.00
功效与作用:风湿性疾病
胶原疾病 皮肤疾病
价格:¥35.00
功效与作用:念珠菌病
价格:¥17.50
功效与作用:酵母菌
价格:¥38.00
功效与作用:适用于治疗敏感真菌所致的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及花斑癣等
价格:¥109.00
功效与作用:用于毛癣菌 各种癣病
价格:¥65.00
功效与作用:全身性念珠菌病 隐球菌病
价格:¥12.50
功效与作用:适于治疗以下疾病
皮肤科/眼科
价格:¥127.20
功效与作用:抗真菌
价格:¥14.70
功效与作用:抗菌剂
价格:¥25.50
功效与作用:各种细菌性皮肤感染
价格:¥23.00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用于妇科炎症,菌痢,肠炎,呼吸道及泌尿道感染,外科感染,眼结膜炎
价格:¥20.50
功效与作用:清热利咽,生津润燥。用于肺热津亏,咽喉不利,口舌干燥,声哑失音
价格:¥10.00
功效与作用:抗病毒药。用于流行性感冒
价格:¥20.30
功效与作用:用于成人和1岁及1岁以上儿童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治疗
价格:¥269.00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抗炎消肿。
价格:¥28.50
功效与作用:控制瘤型麻风反应症。
价格:¥50.00
功效与作用:裸花紫珠片具有消炎、解毒、收敛、止血。
价格:¥28.00
功效与作用:消炎解毒。
价格:¥28.00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价格:¥23.80
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用于泌尿道感染、妇科炎症、呼吸道感染、外科感染、菌痢、肠炎、眼结膜炎
价格:¥14.00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编号:(京) -非经营性- 京公网安备:34号网站备案ICP编号:京ICP备号
隆元康网上药店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镜像抄袭本站,否则将追究贵公司或个人的法律责任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14:06:41 来源:www.
第十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第十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第一节外阴及阴道炎症外阴及阴道的解剖及生理特点形成自然的防御功能:①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口、尿道口;②由于盆底肌的作用,阴道口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可以防止外界的污染。经产妇的阴道松弛,这种防御功能较差;③阴道自净作用:阴道上皮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影响下增生变厚,增加对病原体侵人的抵抗力,同时上皮细胞中含有丰富糖原,在乳杆菌作用下分解为乳酸,维持阴道正常的酸性环境(pH≤4.5,多在3.8~4.4),使适应于弱碱性环境中繁殖的病原体受到抑制。正常情况下有需氧菌及厌氧菌寄居于阴道内,形成正常阴道菌群。需氧菌包括:棒状杆菌、非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兼性厌氧菌有乳杆菌、加德纳尔菌和大肠杆菌。厌氧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类杆菌、梭杆菌和动弯杆菌等。此外还有文原体及念珠菌。阴道与这些菌群形成一种平衡的生态,阴道环境影响着菌群,菌群也影响阴道环境。正常阴道中乳杆菌占优势,在维持阴道正常菌群中起关键作用。虽然有外阴及阴道的防御机制存在,但由于外阴前与尿道毗邻,后与肛门邻近,易受污染;外阴及阴道又是性交、及各种宫腔操作的必经之道,容易受到损伤及各种外界病原体的感染。此外,虽然阴道内菌群为正常菌群,但当大量应用抗生素、体内激素发生变化或各种原因致机体免疫能力下降,阴道与菌群之间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也可形成条件致病菌。外阴及阴道炎症的共同特点是阴道分泌物增加及外阴疫痒,由于炎症的病因不同,分泌物的特点、性质及癣痒的轻重也不相同。一滴虫阴道炎【病因】滴虫阴道炎,是常见的阴道炎,由阴道茬滴虫引起。适宜滴虫生长的温度为25℃~40℃、pH为5.2~6.6的潮湿环境。滴虫的生活史简单,只有滋养体而无包囊期,滋养体生活力较强,能在3℃~5℃生存21日,在46℃生存20~60分钟,在半干燥环境中约生存10小时;在普通肥皂水中也能生存45~120分钟。在pH为5.0以下或7.5以上的环境中则不生长。滴虫阴道炎患者的阴道pH一般在5~6.6,多数&6.0。月经前后阴道pH发生变化,经后接近中性,故隐藏在腺体及阴道皱襞中的滴虫于月经前后常得以繁殖,引起炎症的发作。它能消耗或吞噬阴道上皮细胞内的糖原,阻碍乳酸生成。滴虫不仅寄生于阴道,还常侵人尿道或尿道旁腺,甚至膀恍、肾盂以及男方的包皮皱褶、尿道或中。【传染方式】传染途径有:①经性交直接传播;②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③医源性传播:通过污染的器械及敷料传播。【临床表现】潜伏期为4~28日。滴虫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稀薄的泡沫状白带增多及外阴痘痒,若有其他细菌混合感染则分泌物呈脓性,可有臭味。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间或有灼热、疼痛、性交痛等。阴道毛滴虫能吞噬精子,并能阻碍乳酸生成,影响精子在阴道内存活,可致不孕。若尿道口有感染,可有尿频、尿痛,有时可见血尿。检查时见阴道粘膜充血,严重者有散在出血斑点,后弯隆有多量白带,呈灰黄色、黄白色稀薄液体或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常呈泡沫状。带虫者阴道粘膜常无异常改变。【诊断】典型病例容易诊断,若在阴道分泌物中找到滴虫即可确诊。检查滴虫最简便的方法是悬滴法。在有症状的患者中,其阳性率可达80~90%。具体方法是:加温生理盐水1小滴于玻片上,于阴道后弯隆处取少许分泌物混于生理盐水中,立即在低倍光镜下寻找滴虫。若有滴虫,可见其呈波状运动而移动位置,亦可见到周围白细胞被推移。对可疑患者,若多次悬滴法未能发现滴虫时,可送培养,准确性可达98%左右。取分泌物前24~48小时避免性交、阴道灌洗或局部用药,取分泌物前不作双合诊,窥器不涂润滑剂。分泌物取出后应及时送检并注意保暖,否则滴虫活动力减弱,造成辨认困难。【预防】作好卫生宣传,积极开展普查普治工作,消灭传染源。严格制度,应禁止滴虫患者或带虫者进人游泳池。浴盆、浴巾等用具应消毒。医疗单位必须作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治疗】1.全身用药甲硝唑400mg,每日2-3次,7日为一疗程;对初患者单次口服甲硝唑2g,可收到同样效果。口服吸收好,疗效高,毒性小,应用方便。性伴侣应同时治疗。服药后偶见胃肠道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此外,偶见头痛、皮疹、白细胞减少等,一旦发现应停药。甲硝唑能通过乳汁排泄,若在期用药,用药期间及用药后24小时之内不哺乳为妥。2.局部用药可以单独局部给药,也可全身及局部联合用药,以联合用药效果佳。甲硝唑片200mg每晚塞人阴道1次,10次为一疗程。局部用药前,可先用1%乳酸液或0.1~0.5醋酸液冲洗阴道,改善阴道内环境,以提高疗效。3.治愈标准滴虫阴道炎常于月经后复发,故治疗后检查滴虫阴性时,仍应每次月经后复查白带,若经3次检查均阴性,方可称为治愈。4.治疗中注意事项治疗后检查滴虫阴性时,仍应于下次月经后继续治疗一疗程,方法同前,以巩固疗效。此外,为避免重复感染,内裤及洗涤用的毛巾,应煮沸5-10分钟以消灭病原体;已婚者还应检查男方是否有生殖器滴虫病,前列腺液有无滴虫,若为阳性,需同时治疗。返回页首二念珠菌阴道炎【病因】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阴道炎,过去误称霉菌阴道炎。80~90%的病原体为白念珠菌,白念珠菌是真菌。念珠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加热至60℃1小时即可死亡;但对干燥、日光、紫外线及化学制剂的抵抗力较强。白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约10%非孕妇女及30%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并不引起症状。有念珠菌感染的阴道pH在4.0~4.7,通常&4.5。当阴道内糖原增加、酸度增高、局部细胞免疫力下降,适合念珠菌的繁殖引起炎症,故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者。此外,长期应用抗生素,改变了阴道内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皮质类固醇激素或免疫缺陷综合征,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穿紧身化纤内裤、肥胖可使会阴局部的温度及湿度增加,也易使念珠菌得以繁殖而引起感染。【传染方式】念珠菌除寄生阴道外,还可寄生于人的口腔、肠道,这三个部位的念珠菌可互相自身传染,当局部环境条件适合时易发病。此外,少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或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严重时坐卧不宁,异常痛苦,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急性期白带增多,白带特征是白色稠厚呈凝乳或豆渣样。检查见外阴抓痕,小阴唇内侧及阴道粘膜附有白色膜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粘膜面,急性期还可能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诊断】典型病例不难诊断。若在分泌物中找到白念珠菌孢子和假菌丝即可确诊。方法是加温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1小滴于玻片上,取少许阴道分泌物混于其中,在光镜下寻找孢子和假菌丝。若有症状而多次悬滴法检查均为阴性,可用培养法。顽固病例应检查尿糖及血糖,并详细询问病史,有无服用大量雌激素或长期应用抗生素的病史,以查找病因。【治疗】1.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2.局部用药可选用下列药物放于阴道内:(1)咪康挫栓剂,每晚1粒(200mg),连用7日;(2)克霉唑栓剂或片剂,每晚1粒(15Omg)或1片(25Omg),连用7日;(3)制霉菌素栓剂或片剂,每晚1粒(10万U)或1片(50万U),连用7-10日。局部用药前可用2~4%碳酸氢钠液冲洗阴道,改变阴道酸碱度,造成不利于念珠菌生长的条件。3.全身用药若局部用药效果差或病情较顽固者可选用下列药物:(1)伊曲康唑每次2OOmg,每日1次口服,连用3-5日;(2)氟康唑15Omg,顿服;(3)酮康唑每次200~40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5日。此药损害肝脏,用药前及用药中应监测肝功能,有肝炎病史者禁用,孕妇禁用。4.复发病例的治疗念珠菌阴道炎治疗后容易在月经前复发,故治疗后应在月经前复查白带。念珠菌阴道炎治疗后约5~10%复发。对复发病例应检查原因,如是否有糖尿病、应用抗生素、雌激素或类固醇激素、穿紧身化纤内裤、局部药物的刺激等,消除诱因。性伴侣应进行念珠菌的检查及治疗。由于肠道念珠菌及阴道深层念珠菌是重复感染的重要来源,抗真菌剂以全身用药为主,加大抗真菌剂的剂量及应用时间,如氟康唑150mg每日1次口服,连用5日,然后每2周或每月单次给予150mg,连用3-6个月。第二节宫颈炎症宫颈炎症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正常情况下,宫颈具有多种防御功能:①宫颈阴道部表面覆以复层鳞状上皮,具有较强的抗感染能力;②宫颈内口紧闭,宫颈管粘膜为分泌粘液的高柱状上皮所覆盖,粘膜形成皱褶、嵴突或陷窝,从而增加粘膜表面积。宫颈管分泌大量粘液形成粘液栓,内含溶菌酶、局部抗体-抗白细胞蛋白酶,这对保持内生殖器无菌非常重要。据报道宫颈粘液栓的下1/3能查出细菌,而上2/3查不到细菌。但宫颈易受分娩、宫腔操作的损伤,宫颈管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较差,并且由于宫颈管粘膜皱璧多,一旦发生感染,很难将病原体完全清除,而导致慢性宫颈炎症。一急性宫颈炎【病因及病原体】急性宫颈炎过去少见,主要见于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或阴道异物并发感染。常见的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肠球菌等。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增加,急性宫颈炎己成为常见疾病。目前急性宫颈炎最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淋病奈氏菌及沙眼衣原体均感染宫颈管柱状上皮,沿粘膜面扩散引起浅层感染,引起粘液脓性宫颈粘膜炎。除宫颈管柱状上皮外,淋病奈氏菌还常侵袭尿道移行上皮、尿道旁腺及前庭大腺。沙眼衣原体感染只发生在宫颈管柱状上皮,不感染鳞状上皮,故不引起阴道炎,仅形成急性宫颈炎症。【病理】急性宫颈炎的病理变化,肉眼见宫颈红肿,宫颈管粘膜充血、水肿。光镜下见血管充血,宫颈粘膜及粘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可经宫颈外口流出,显示为急性炎症改变。【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粘液脓性,阴道分泌物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伴有腰酸及下腹部坠痛。此外,常有下泌尿道症状,如尿急、尿频、尿痛。沙眼衣原体感染还可出现经量增多、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见宫颈充血、水肿、糜烂,有粘液脓性分泌物从宫颈管流出。衣原体宫颈炎可见宫颈红肿、粘膜外翻、宫颈触痛,且常有接触性出血。淋病奈氏菌感染还可见到尿道口、阴道口粘膜充血、水肿以及多量脓性分泌物。【诊断】根据宫颈充血、水肿,宫颈管粘液脓性分泌物,宫颈粘液革兰染色涂片中每油镜视野下有10个以上的中性多核白细胞,即可诊断急性宫颈炎。诊断的关键是明确病原体。淋病奈氏菌的实验室检查方法有①宫颈分泌物涂片作革兰染色:在多个多形核白细胞内找到典型肾形革兰阴性双球菌,则诊断成立。此法阳性率为40~60%;②分泌物培养:是确诊淋病奈氏菌性宫颈炎的重要手段,采用特殊培养基,阳性率达80-90%;③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建立在扩增淋病奈氏菌特异性DNA基础上的一种基因诊断新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只要有淋病奈氏菌DNA存在,就能作出诊断;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用于分泌物的直接检测或淋病奈氏菌培养物的鉴定,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稳定、不需特殊设备等特点。沙眼衣原体的检查方法有直接培养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直接涂片法,目前己有试剂盒供临床应用。此外,还有PCR及DNA杂交技术可应用。【治疗】治疗主要针对病原体,若为急性淋病奈氏菌性宫颈炎,选用治疗淋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是及时、足量、规范、彻底,同时治疗性伴侣。目前对于无并发症的急性淋病奈氏菌性宫颈炎主张大剂量、单次给药,常用的药物有头孢曲松钠25Omg,肌注;头孢克肟400mg,口服;氧氟沙星400mg,口服;大观霉素2g,肌注。此外,可选用头孢唑肟500mg,肌注;头孢噻肟钠1g,肌注;头孢西丁钠2g,肌注;或头孢呋辛钠1g,口服。治疗衣原体的药物为四环素类、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常用药物为多四环素100mg,口服,每日2次,连用7日;或阿奇霉素1g,单次口服;或环丙沙星25Omg,口服,每日2次,连用7日;或红霉素5OOmg,每日4次,口服,连用7日。由于淋病奈氏菌感染常伴有沙眼衣原体感染,而沙眼衣原体感染不一定有淋病奈氏菌的感染,因此,一般治疗原则是如为淋病奈氏菌性宫颈炎则治疗时除选用抗淋病奈氏菌的药物外,同时应用抗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药物。若为沙眼衣原体性宫颈炎,则可仅选用治疗沙眼衣原体的药物。二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常因急性宫颈炎治疗不彻底,病原体隐藏于宫颈粘膜内形成慢性炎症,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宫颈后,病原体侵人而引起感染。也有的患者无急性宫颈炎症状,直接发生慢性宫颈炎。慢性宫颈炎的病原体主要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及厌氧菌。目前沙眼衣原体及淋病奈氏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宫颈炎亦日益增多,已引起注意。此外,单纯庖疹病毒也可能与慢性宫颈炎有关。【病理】1.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常见的一种病理改变。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称宫颈糜烂。糜烂面边界与正常宫颈上皮界限清楚。糜烂面为完整的单层宫颈管柱状上皮所覆盖,由于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易侵人发生炎症。在炎症初期,糜烂面仅为单层柱状上皮所覆盖,表面平坦,称单纯性糜烂;随后由于腺上皮过度增生并伴有间质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颗粒型糜烂;当间质增生显著,表面不平现象更加明显呈乳突状,称乳突型糜烂。另一种情况在幼女或末婚妇女,有时见宫颈呈红色,细颗粒状,形似糜烂,但事实上并无明显炎症,是宫颈管柱状上皮外移所致,不属于病理性宫颈糜烂。2.宫颈肥大由于慢性炎症的长期刺激,宫颈组织充血、水肿,腺体和间质增生,还可能在腺体深部有粘液游留形成囊肿,使宫颈呈不同程度的肥大,但表面多光滑,有时可见到游留囊肿突起。最后由于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宫颈硬度增加。3.宫颈息肉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粘膜增生,子宫有排除异物的倾向,使增生的粘膜逐渐自基底部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息肉(图29-1),一个或多个不等,直径一般约lcm,色红、呈舌形、质软而脆,易出血,蒂细长。根部多附着于宫颈管外口,少数在宫颈管壁。光镜下见息肉中心为结缔组织伴有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表面覆盖一层高柱状上皮,与宫颈管上皮相同。由于炎症存在,除去息肉后仍可复发。4.宫颈腺囊肿在宫颈糜烂愈合过程中,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宫颈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将腺管口阻塞。腺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增生或搬痕形成压迫腺管,使腺管变窄甚至阻塞,腺体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肿。检查时见宫颈表面突出多个青白色小囊泡,内含无色粘液。若囊肿感染,则外观呈白色或淡黄色小囊泡。5.宫颈粘膜炎或称宫颈管炎。病变局限于宫颈管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宫颈阴道部外观很光滑,仅见宫颈外口有脓性分泌物堵塞,有时宫颈管粘膜增生向外口突出,可见宫颈口充血发红。由于宫颈管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充血、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和结缔组织增生,可使宫颈肥大。【临床表现】慢性宫颈炎的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由于病原体、炎症的范围及程度不同,分泌物的量、性质、颜色及气味也不同。分泌物呈乳白色粘液状,有时呈淡黄色脓性,伴有息肉形成时易有血性白带或性交后出血。当炎症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盆腔时,可有腰散部疼痛、盆腔部下坠痛等。宫颈粘稠脓性分泌物不利于精子穿过,可造成不孕。妇科检查时可见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肥大;有时质较硬,有时可见息肉、裂伤、外翻及宫颈腺囊肿。【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作出慢性宫颈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应注意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须常规作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必要时作阴道镜检查及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宫颈糜烂的分度:根据糜烂面积大小将宫颈糜烂分为3度:轻度指糜烂面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一2/3;重度指糜烂面占整个宫颈面积的2/3以上。根据糜烂的深浅程度可分为单纯型、颗粒型和乳突型3型。诊断宫颈糜烂应同时表示糜烂的面积和深浅。举例:诊断为中度糜烂、颗粒型。【预防】积极治疗急性宫颈炎;定期作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炎症予以积极治疗;避免分娩时或器械损伤宫颈;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治疗】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可采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而以物理治疗最常用。1.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原理是以各种物理方法将宫颈糜烂面单层柱状上皮破坏,使其坏死脱落后,为新生的复层鳞状上皮覆盖,为期3~4周,病变较深者需6~8周,宫颈转为光滑。过去常用的方法是电熨法,近年新的治疗仪器不断问世,陆续用于临床的有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红外线凝结疗法及微波疗法等。在治疗之前,应常规做宫颈刮片行细胞学检查。治疗时间应选在月经干净后3~7日内进行,有急性生殖器炎症者列为禁忌。各种物理疗法术后均有阴道分泌物增多,甚至有大量水样排液,在术后1-2周脱痂时可有少许出血。在创面尚未完全愈合期间(4~8周)禁盆浴、性交和阴道冲洗。治疗后须定期复查,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直到痊愈。复查时应注意有无颈管狭窄。2.药物治疗局部药物治疗适用于糜烂面积小和炎症浸润较浅的病例。中药有许多验方、配方,临床应用有一定疗效。已知宫颈糜烂与若干病毒及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也是诱发宫颈癌因素。干扰素是细胞受病毒感染后释放出的免疫物质,干扰素是病毒诱导白细胞产生的干扰素。重组人α2a干扰素(奥平)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睡前1粒塞人阴道深部,贴近宫颈部位,隔日1次,7次为1疗程,可以重复应用。方法简单,无明显副反应,是近年药物治疗宫颈糜烂较满意的药物。以上药物均为局部用药,但若为宫颈管炎,其宫颈外观光滑,宫颈管内有脓性排液,此处炎症局部用药疗效差,须行全身治疗。取宫颈管分泌物作培养及药敏试验,同时查找淋病奈氏菌及沙眼衣原体,根据检测结果采用相应的抗感染药物。3.手术治疗有宫颈息肉者行息肉摘除术。对宫颈肥大、糜烂面较深广且累及宫颈管者,可考虑作宫颈锥切术,由于此术出血多,并且大多数慢性宫颈炎通过上述方法可治愈,因此现已很少采用。第三节盆腔炎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时称盆腔炎。盆腔炎大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及输卵管卵巢炎,单纯的子宫内膜炎或卵巢炎较少见。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盆腔炎发展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严重者可危及生命。若在急性期未能得到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不仅严重影响妇女健康、生活及工作,也会造成家庭与社会的负担。由于医疗条件及水平的提高,妇女卫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严重危及生命的急性盆腔炎及久治不愈的慢性盆腔炎,临床已不多见。女性生殖道在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是有比较完善的自然防御功能,增强了对感染的防御能力,除外阴、阴道、宫颈的自然防御功能外,孕龄妇女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剥脱,也是消除官腔感染的有利条件。此外,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向子宫腔方向摆动以及输卵管的蠕动,均有利于阻止病原体的侵入。但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均可导致炎症的发生。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有两个来源,来自原寄居于阴道内的菌群包括需氧菌及厌氧菌,和来自外界的病原体如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等。(一)病原体及其致病特点引起盆腔炎的病原体可以单纯为需氧菌、单纯厌氧菌或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可伴有或不伴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包括大肠杆菌、棒杆菌、链球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厌氧菌包括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脆弱类杆菌等。盆腔炎往往是需氧菌及厌氧菌的混合感染,约2/3的病例合并有厌氧菌感染。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文原体。在我国,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引起的盆腔炎也在增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不同的病原体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及致病特点,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判断致病菌,从而为治疗时选择抗生素提供帮助。1.链球菌革兰阳性链球菌的种类很多,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致病力强,能产生溶血素和多种酶,使感染容易扩散,并引起败血症,脓液比较稀薄,淡红色,量较多,但一般不并发转移性脓肿。此菌对青霉素敏感。2.葡萄球菌革兰阳性球菌,是产后、手术后生殖器炎症及伤口感染常见的病原菌,常沿阴道、子宫、输卵管粘膜上行感染。分表皮、腐生及金黄色葡萄球菌3种,表皮葡萄球菌偶可致病,腐生葡萄球菌通常不致病,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最强,其脓液色黄、稠厚、不臭,常伴有转移性脓肿,对一般常用的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根据药敏试验用药较为理想。常用有效药物为苯唑西林钠、氯唑西林钠等。3.大肠杆菌革兰阴性杆菌,是肠道及阴道的正常寄生菌,一般不致病,但当机体极度衰弱时可引起严重感染,甚至产生内毒素,常与其他致病菌混合感染。大肠杆菌感染的脓液不臭,当有混合感染时,产生稠厚脓液和粪臭。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有效,但易产生耐药菌株,最好作药敏试验,选择敏感药物。4.厌氧菌厌氧菌主要有革兰阴性脆弱类杆菌及革兰阳性消化链球菌、消化球菌等。这些细菌主要来源于结肠、直肠、阴道及口腔粘膜。其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气泡在厌氧菌感染中,脆弱类杆菌的致病力最强,常伴有严重感染形成脓肿。在有粪臭味的脓液中光镜下见到多形性、着色不均匀的革兰阴性菌,很多在白细胞内,提示为脆弱类杆菌感染的可能。消化链球菌及消化球菌多见于产褥感染、感染性流产、输卵管炎,虽属常见但不伴有严重的盆腔感染。在盆腔感染的粪臭味脓汁涂片中,光镜下发现革兰阳性球菌,对诊断有帮助。5.淋病奈氏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淋病奈氏菌的特点是侵袭生殖、粘膜的柱状上皮与移行上皮。淋病奈氏菌主要感染下生殖道,10~17%的患者可发生上生殖道的感染,引起淋病奈氏菌性盆腔炎,多于月经期或经后7日内发病,起病急,可有高热,体温在38汇以上,常引起输卵管积脓,对治疗反应敏感。淋病奈氏菌对青霉素、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6.衣原体常见为沙眼衣原体,其特点与淋病奈氏菌一样,只感染柱状上皮及移行上皮,不向深层侵犯。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症状不明显,可有轻微下腹痛,但常导致严重的输卵管粘膜结构及功能破坏,并可引起盆腔广泛粘连。7.支原体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的原核细胞微生物,形态上呈多形性,是正常阴道菌群的一种。从生殖道分离出的支原体有人型支原体、溶脲脲原体、生殖器支原体。在一定条件下支原体可引起生殖道炎症。(二)感染途径1.经淋巴系统蔓延细菌经外阴、阴道、宫颈及宫体创伤处的淋巴管侵人盆腔结缔组织及内生殖器其他部分,是产褥感染、流产后感染及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多见于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感染(图30-1)。2.沿生殖器粘膜上行蔓延病原体侵人外阴、阴道后,沿粘膜面经宫颈、子宫内膜、输卵管粘膜至卵巢及腹腔。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及葡萄球菌沿此途径扩散(图30―2)。3.经血循环传播病原体先侵人人体的其他系统,再经血循环感染生殖器,为结核菌感染的主要途径(图30-3)。4.直接蔓延腹腔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内生殖器,如阑尾炎可引起右侧输卵管炎。返回页首一急性盆腔炎【病因】引起盆腔炎的主要病因有以下几种。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分娩后产妇体质虚弱,宫口未完全关闭,例如分娩造成产道损伤或有胎盘、胎膜残留等,病原体侵人宫腔,容易引起感染;流产过程中阴道流血时间过长,或有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或手术无菌操作不严格,均可发生急性性盆腔炎。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子宫镜检查等,由于手术消毒不严格引起感染或术前适应证选择不当,如生殖器原有慢性炎症,经手术干扰而引起急性发作并扩散。3.经期卫生不良使用不洁的月经垫、经期性交等,均可使病原体侵人而引起炎症。上述感染的病原体以下生殖道内源性菌群的病原体为主,如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4.感染性传播疾病不洁性生活史、早年性交、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者可致性传播疾病的病原体人侵,引起盆腔炎症。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氏菌、沙眼衣原体或合并有需氧菌、厌氧菌感染。5.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例如阑尾炎、腹膜炎等,以大肠杆菌为主。6.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7.宫内节育器一是在放置宫内节育器10日内,可引起急性盆腔炎,此时的感染以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为主;二是在长期放置宫内节育器后继发感染形成慢性炎症,有时可急性发作。【病理】1.急性子宫内膜炎及急性子宫肌炎多见于流产、分娩后(详见产褥感染节)。2.急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急性输卵管炎主要由化脓菌引起,根据不同的传播途径而有不同的病变特点。若病原菌通过宫颈的淋巴播散到宫旁结缔组织,首先侵及浆膜层,发生输卵管周围炎,然后累及肌层,而输卵管粘膜层可不受累或受累极轻。轻者输卵管仅有轻度充血、肿胀、略增粗;重者输卵管明显增粗、弯曲,纤维素性脓性渗出物多,造成与周围粘连。若炎症经子宫内膜向上蔓延,首先引起输卵管粘膜炎,输卵管粘膜肿胀、间质水肿、充血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重者输卵管上皮发生退行性变或成片脱落,引起输卵管粘膜粘连,导致输卵管管腔及伞端闭锁,若有脓液积聚于管腔内则形成输卵管积脓。卵巢很少单独发炎,白膜是良好的防御屏障,卵巢常与发炎的输卵管伞端粘连而发生卵巢周围炎,称输卵管卵巢炎,习称附件炎。炎症可通过卵巢排卵的破孔侵入卵巢实质形成卵巢脓肿,脓肿壁与输卵管积脓粘连并穿通,形成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卵巢脓肿可以发生在急性附件炎初次发病之后,但往往是在慢性附件炎屡次急性发作的基础上形成。脓肿多位于子宫后方或子宫、阔韧带后叶及肠管间粘连处,可破人直肠或阴道,若破人腹腔则引起弥漫性腹膜炎。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内生殖器急性炎症时,或阴道、宫颈有创伤时,病原体经淋巴管进人盆腔结缔组织而引起结缔组织充血、水肿及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宫旁结缔组织炎最常见,开始局部增厚,质地较软,边界不清,以后向两侧盆壁呈扇形浸润,若组织化脓则形成盆腔腹膜外脓肿,可自发破入直肠或阴道。4.急性盆腔腹膜炎盆腔内器官发生严重感染时,往往蔓延到盆腔腹膜,发炎的腹膜充血、水肿,并有少量含纤维素的渗出液,形成盆腔脏器粘连。当有大量脓性渗出液积聚于粘连的间隙内,可形成散在小脓肿;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处则形成盆腔脓肿,较多见。脓肿的前面为子宫,后方为直肠,顶部为粘连的肠管及大网膜,脓肿可破人直肠而使症状突然减轻,也可破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5.败血症及脓毒血症当病原体毒性强,数量多,患者抵抗力降低时,常发生败血症。多见于严重的产褥感染、感染流产,近年也有报道放置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结扎手术损伤器官引起的败血症,若不及时控制,往往很快出现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发生感染后,若身体其他部位发现多处炎症病灶或脓肿者,应考虑有脓毒血症存在,但需经血培养证实。【临床表现】可因炎症轻重及范围大小而有不同的临床表现。发病时下腹痛伴发热,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月经期发病可有白带增多。若有腹膜炎,则出现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若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包块位于前方可出现膀恍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恍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后方可有直肠刺激症状,若在腹膜外可致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根据感染的病原体不同,临床表现也有差异。淋病奈氏菌感染起病急,多在48小时内出现高热、腹膜刺激征及阴道脓性分泌物。非淋病奈氏菌性盆腔炎起病较缓慢,高热及腹膜刺激征不明显,常伴有脓肿形成。若为厌氧菌感染,则容易有多次复发,脓肿形成,患者的年龄偏大,往往大于30岁。沙眼衣原体感染病程较长,高热不明显,长期持续低热、主要表现为轻微下腹痛,久治不愈,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腹胀,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盆腔检查:阴道可能充血,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将官颈表面的分泌物拭净,若见脓性分泌物从宫颈口外流,说明宫颈粘膜或宫腔有急性炎症。窝隆有明显触痛,须注意是否饱满;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宫体稍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若为单纯输卵管炎,可触及增粗的输卵管,有明显压痛;若为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则可触及包块且压痛明显;宫旁结缔组织炎时,可扪到宫旁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或两侧宫散韧带高度水肿、增粗,压痛明显;若有脓肿形成且位置较低时,可扪及后弯隆或侧弯隆有肿块且有波动感,三合诊常能协助进一步了解盆腔情况。【诊断】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此外,还需作必要的化验,如血常规、尿常规、宫颈管分泌物及后弯隆穿刺物检查。急性盆腔炎的临床诊断标准,需同时具备下列3项:①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②宫颈或宫体举痛或摇摆痛;③附件区压痛。下列标准可增加诊断的特异性:宫颈分泌物培养或革兰染色涂片淋病奈氏菌阳性或沙眼衣原体阳性;体温超过38℃;血WBC总数&lOxl09/L;后穹隆穿刺抽出脓性液体;双合诊或B型超声检查发现盆腔脓肿或炎性包块。由于临床诊断急性输卵管炎有一定的误诊率,腹腔镜检查能提高确诊率。腹腔镜的肉眼诊断标准有:①输卵管表面明显充血;②输卵管壁水肿;③输卵管伞端或浆膜面有脓性渗出物。在作出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后,要明确感染的病原体,通过剖腹探查或腹腔镜直接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最准确。宫颈管分泌物及后弯隆穿刺液的涂片、培养及免疫荧光检测虽不如直接采取感染部位的分泌物做培养及药敏准确,但对明确病原体有帮助,涂片可作革兰染色,若找到淋病奈氏菌可确诊,除查找淋病奈氏菌外,可以根据细菌形态及革兰染色,为选用抗生素及时提供线索;培养阳性率高,可明确病原体;免疫荧光主要用于衣原体检查。除病原体的检查外,还可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体征特点做出病原体的初步判断。【鉴别诊断】急性盆腔炎应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症相鉴别。【预防】1.作好经期、孕期及产褥期的卫生宣传。2.严格掌握产科、妇科手术指征,作好术前准备;术时注意无菌操作,包括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诊断性刮宫术等常用手术;术后作好,预防感染。3.治疗急性盆腔炎时,应作到及时治疗、彻底治愈,防止转为慢性盆腔炎。4.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经期禁止性交。【治疗】1.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窝而使炎症局限。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必要时少量输血。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引起炎症扩散,若有腹胀应行胃肠减压。2.药物治疗抗生素的选用根据药敏试验较为合理,但在化验结果获得之前,需根据病史、临床特点推测为何种病原体,并参考发病后用过何种抗生素等选择用药。由于急性盆腔炎的病原体多为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的混合感染,需氧菌及厌氧菌又有革兰阴性及革兰阳性之分,因此,在抗生素的选择上多采用联合用药。常用抗生素的抗菌谱如下:①青霉素类:对革兰阳性球菌如链球菌、肺炎球菌、敏感的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强,对革兰阴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有抗菌作用,但容易产生耐药;②头孢菌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球菌的抗菌作用强,虽然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抗菌作用,但由于对革兰阴性菌的β-内酰胺酶的抵抗力较弱,革兰阴性菌对本代抗生素较易耐药;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酶性能强、抗菌谱厂,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增强,但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效能与第一代相近或稍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谱及抗酶性能优于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较第二代更强,可用于对第二代耐药的革兰阴性菌株。此外,某些第三代药物对厌氧菌有效,但第三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与第一代头孢菌素近似或较弱;③氨基糖甙类:抗菌谱为革兰阴性杆菌;④大环内酯类;敏感细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及支原体、衣原体;⑤四环素类:主要用于衣原体、支原体及立克次体的感染;⑥硝咪唑类:主要用于厌氧菌感染;⑦其他抗生素有克林霉素及林可霉素等。联合用药的配伍须合理,药物种类要少,毒性要小。抗生素的应用要求达到足量,且须注意毒性反应。在治疗过程中,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与临床治疗反应,随时予以调整。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急性盆腔炎常用的抗生素配伍方案如下:(1)青霉素或红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及甲硝唑联合:青霉素每日320万~g60万U静脉滴注,分3-4次加人少量液体中作间歇快速滴注;红霉素每日1~2g,分3-4次静脉滴注;庆大霉素1次80mg,每日2-3次,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阿米卡星每日200~400mg,分2次肌内注射,疗程一般不超过10日;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含甲硝唑5OOm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病情好转后改口服400mg,每8小时1次。本药通过乳汁排泄,妇女慎用。(2)第一代头孢菌素与甲硝唑联合:尽管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强,但有些药物对革兰阴性菌较优,如头孢拉定静脉滴注,每日2~4g,分4次给予;头孢唑林钠每次0.5~1g,每日2-4次,静脉滴注。(3)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药物(庆大霉素或阿米卡星)联合:克林霉素600mg,每8~12小时1次,静脉滴注,体温降至正常后改口服,每次250~5OOmg,1日3-4次;林可霉素每次300-60Omg,每日3次,肌注或静脉滴注。克林霉素或林可霉素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有效,与氨基糖甙类药物联合应用,无论从实验室或临床均获得良好疗效。此类药物与红霉素有拮抗作用,不可与其联合;长期使用可致假膜性肠炎,其先驱症状为腹泻,遇此症状应立即停药。(4)第二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第二代头孢菌素的药物:头孢呋辛钠,每次0.75~1.5g,每日3次,肌注或静注。头孢孟多静注或静滴,每次0.5~1g,每日4次,较重感染每次1g,每日6次。头孢替安每日1~2g,分2-4次给予,严重感染可用至每日4g。头孢西丁钠每次1~2g,每日3-4次,此药除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外,对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脆弱类杆菌)均有效。若考虑有衣原体感染,应同时给予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12小时1次。(5)第三代头孢菌素或相当于三代头孢菌素的药物:头孢噻肟钠肌注或静脉注射,1次0.5~1g,1日2-4次;头孢曲松钠1mg,每日1次静脉注射,用于一般感染,若为严重感染,每日2g,分2次给予;头孢唑肟每日0.5~2g,严重者4g,分2-4次给予;头孢替坦二钠每日2g,分1-2次静注或静滴。头孢曲松钠、头孢唑肟及头孢替坦二钠除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外,对革兰阳性菌及厌氧菌均有抗菌作用。若考虑有衣原体或支原体的感染应加用多西环素100mg口服,每12小时1次,在病情好转后,应继续用药10-14日。对不能耐受多西环素者,可用阿奇霉素替代,每次5OOmg,每日1次,连用3日。淋病奈氏菌感染所致盆腔炎首选此方案。(6)派拉西林钠是一种新的半合成的青霉素,对多数需氧菌及厌氧菌均有效。每日4~12g,分3-4次静脉注射或静滴,严重感染者,每日可用10~24g。(7)喹诺酮类药物与甲硝挫联合: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较新的合成抗菌药,本类药物与许多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耐药性。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对革兰阴性菌及革兰阳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常用的有环丙沙星每次100-2OOmg,每日2次,静脉滴注;氧氟沙星每次400mg,每12小时1次,静脉滴注。 3.手术治疗下列情况为手术指征。(1)药物治疗无效:盆腔脓肿形成经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患者中毒症状加重或包块增大者,应及时手术,以免发生脓肿破裂。(2)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经药物治疗病情有好转,继续控制炎症数日,肿块仍未消失但已局限化,应行手术切除,以免日后再次急性发作仍需手术。(3)脓肿破裂:突然腹痛加剧,寒战、高热、恶心、呕吐、腹胀,检查腹部拒按或有中毒性休克表现,均应怀疑为脓肿破裂,需立即剖腹探查。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经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手术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态等条件全面考虑。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以采用保守性手术为主;年龄大、双侧附件受累或附件脓肿屡次发作者,行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对极度衰弱危重患者的手术范围须按具体情况决定。若为盆腔脓肿或盆腔结缔组织脓肿(腹膜外脓肿),可根据脓肿位置经阴道或下腹部切开排脓引流,若脓肿位置低、突向阴道后穹隆时,可经阴道切开排脓,同时注人抗生素;若脓肿位置较高,且较表浅,例如盆腔腹膜外脓肿向上延伸超出盆腔者,于髂凹处可们及包块时,可在腹股沟韧带上方行腹膜外切开引流排脓。4.中药治疗:主要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物,例如:银翘解毒汤、安宫牛黄丸及紫血丹等。返回页首二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但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可有急性发作。【病理】1.慢性输卵管炎与输卵管积水慢性输卵管炎双侧居多,输卵管呈轻度或中度肿大,伞端可部分或完全闭锁,并与周围组织粘连。有时输卵管峡部粘膜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粘连,便输卵管呈多发性、结节状增厚,称峡部结节性输卵管炎。输卵管炎症较轻时,伞端及峡部粘连闭锁,浆液性渗出物积聚形成输卵管积水;有时输卵管积脓变为慢性,脓液渐被吸收,浆液性液体继续自管壁渗出充满管腔,亦可形成输卵管积水。积水输卵管表面光滑,管壁甚薄,由于输卵管系膜不能随积水输卵管囊壁的增长扩大而相应延长,故积水输卵管向系膜侧弯曲,形似腊肠或呈曲颈的蒸馏瓶状,卷曲向后,可游离或与周围组织有膜样粘连。2.输卵管卵巢炎及输卵管卵巢囊肿输卵管发炎时波及卵巢,输卵管与卵巢相互粘连形成炎性肿块,或输卵管伞端与卵巢粘连并贯通,液体渗出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也可由输卵管卵巢脓肿的脓液被吸收后由渗出物替代而形成(图304)。图304输卵管积水(左)、输卵管卵巢囊肿(右)3.慢性盆腔结缔组织炎炎症蔓延至宫散韧带处,使纤维组织增生、变硬。若蔓延范围广泛,可使子宫固定,宫颈旁组织也增厚。【临床表现】1.症状(1)全身炎症症状多不明显,有时仅有低热,易感疲倦。由于病程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可出现症状,如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失眠等。当患者抵抗力差时,易有急性或亚急性发作。(2)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3)慢性炎症导致盆腔疯血,患者常有经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致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不孕。2.体征子宫常呈后倾后屈,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若为输卵管炎,则在子宫一侧或两侧触到呈索条状的增粗输卵管,并有轻度压痛。若为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则在盆腔一侧或两侧触及囊性肿物,活动多受限。若为盆腔结缔组织炎时,子宫一侧或两侧有片状增厚、压痛,宫散韧带常增粗、变硬,有触痛。【诊断与鉴别诊断】有急性盆腔炎史以及症状和体征明显者,诊断多无困难。但有时患者自觉症状较多,而无明显盆腔炎病史及阳性体征,此时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断须慎重,以免轻率作出诊断造成患者思想负担。有时盆腔充血或阔韧带内静脉曲张也可产生类似慢性盆腔炎的症状。慢性盆腔炎有时与子宫内膜异位症不易鉴别,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呈继发性、进行性加重,若能触及典型触痛结节,有助于诊断。鉴别困难时应行腹腔镜检查。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需与卵巢囊肿相鉴别,输卵管卵巢囊肿除有盆腔炎病史外,肿块呈腊肠形,囊壁较薄;周围有粘连;而卵巢囊肿一般以圆形或椭圆形较多,周围无粘连,活动自如。附件炎性包块与周围粘连,不活动,有时易与卵巢癌相混淆,炎性包块为囊性而卵巢癌为实性,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及时彻底治疗急性盆腔炎。【治疗】慢性盆腔炎单一疗法效果较差,采用综合治疗为宜。1.一般治疗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增强治疗的信心,增加营养,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2.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湿热型居多,治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疯为主,方药用:丹参18g、赤芍15g、木香12g、桃仁9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茯苓12g、丹皮9g、生地9g。痛重时加延胡索9g。有些患者为寒凝气滞型,治则为温经散寒、行气活血,常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气虚者加党参15g、白术9g、黄芪15g。中药可口服或灌肠。3.物理疗法温热能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以利炎症吸收和消退。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离子透入(可加人各种药物如青霉素、链霉素等)等。4.其他药物治疗应用抗炎药物的同时,也可采用α-糜蛋白酶5mg或透明质酸酶1500U,肌内注射,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以利粘连分解和炎症的吸收。个别患者局部或全身出现过敏反应时应停药。在某些情况下,抗生素与地塞米松同时应用,口服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停药前注意做到地塞米松逐渐减量。5.手术治疗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应行手术治疗;存在小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急性发作者也应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有再复发的机会,行单侧附件切除术或全子宫切除术加双侧附件切除术。对年轻妇女应尽量保留卵巢功能。返回页首
更多【】栏目文章推荐
万名专家为您在线解答!
内容:病情描述:
曾经治疗情况:
注:您的内容越详细,医生回复就越准确
()()()()()()
快速提交您的问题 专家100%为您解答
健康网微传媒
打开微信扫一扫
关注久久健康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牙疼消炎药哪种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