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臂双骨折外支架骨折多久去外固定支架

【摘要】:目的分析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在急性复杂性肘关节骨折不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急性复杂性肘关节骨折不稳患者53例,采用单臂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固定,于术后1年进行肘关节功能评分(JOA),并根据X线片复查结果统计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6.5±5.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2.5±1.5)周,肘关节屈伸范围为113.34°±26.33°,前臂旋转范围为105.35°±26.23°。术后功能和活动度恢复较好,JOA总评分为84.02±19.13,有3例出现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应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治疗急性复杂性肘关节骨折不稳定疗效较好,利于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刘小源;易成腊;孙云;蒋猛;卢光辉;;[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3年06期
李小鑫;屈英晓;吕福润;;[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年09期
赵燕;尹毅;黄富国;;[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9年04期
王秀会;王喆;王明辉;;[J];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7年02期
单文亚;张建福;李帅垒;;[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7年12期
祝勇刚;张大伟;赵广跃;邹继伟;孙强;;[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6年05期
马俊昌;陈进;陈思;袁键冰;宋志会;熊树鸿;;[J];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07期
郑广超;许海平;刘慧松;刘振新;董平;岳兵;刘生和;;[J];中国现代医生;2016年04期
王克平;李智明;盛晓赟;周海宇;张富强;杨晨晖;;[J];临床骨科杂志;2015年04期
杨勇;张少武;王福川;董云;郭锐;关浩;刘建敏;曹建明;;[J];海南医学;2014年17期
翁蔚宗;苏佳灿;;[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年08期
张伟刚;孙文阁;袁征;徐辉;;[J];临床骨科杂志;2013年04期
温晓东;李玉茂;张玉九;;[J];疑难病杂志;2013年08期
尹毅;赵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3年08期
翁益平;郁忠杰;戚有成;陶涛;;[J];临床骨科杂志;2013年03期
马宁;于涛;袁锋;;[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年04期
杨勇;王福川;;[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年02期
李佩佳,赵汉平,刘明,罗永忠,宁志杰;[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22期
毛宾尧,房清敏,刘明廷,刘洪涛,范大来,应忠追,胡裕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9年05期
刘宁;刘雪峰;赵承斌;;[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0年08期
刘军;孙燕妮;黄向辉;弓立群;常彦海;凌鸣;;[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2期
尹毅;赵燕;刘俊清;梁红;;[J];现代临床医学;2008年03期
吴思宇;王爱民;杜全印;孙红振;赵玉峰;陈辉;曾礼学;;[J];创伤外科杂志;2006年06期
刘小源;易成腊;孙云;蒋猛;卢光辉;;[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13年06期
翁羽翚;孙雅妮;周玲;胡三莲;;[J];护理研究;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崇光;李坤;乌买尔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程安源;柴益民;蔡培华;王海明;;[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
摘 要: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重叠移位压缩明显的粉碎性骨折,通过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固定难以维持其稳定性,不能完全恢复其掌倾角及尺偏角.由于固定时间长,容易发生关节僵硬,前臂旋转受限等功能障碍.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2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臂双骨折外支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