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的香港一两等于多少克是多少克啊

42.妇人杂病2温经汤/胶艾汤/红花酒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即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
阳明病、下血─酽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撠然汗出而愈。
妇人咽中如有炙?,半夏厚朴汤主之。
[半夏厚朴汤方:半夏一升 厚朴三两 茯苓四两 生姜五两 干苏叶二两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温四服,日三夜一服。]
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甘麦大枣汤方:甘草三两 小麦一升 大枣十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三升,分温三服,亦补脾气。]
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涎沫止,乃治痞,泻心汤主之。[汤见痰饮、惊悸]
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在上呕吐涎唾,久成肺痈,形体损分。在中盘结,绕脐寒疝;或两胁疼痛,与脏相连;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时着男子,非止女身。在下未多,经候不云,令阴掣痛,少腹恶寒;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奄忽眩冒,状如厥癫;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久则羸瘦,脉虚多寒;三十六病,千变万端;审脉阴阳,虚实紧弦;行其针药,治危得安;其虽同病,脉各异源,子当辨记,勿谓不然。
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穷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牡丹皮(去心)二两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方:土瓜根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蟅虫三两
上四味,杵为散,酒取方寸匕,日三服。]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覆花汤主之。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方: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带下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水蛭二十个(熬) 芒虫三十枚(熬,去翅足)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脏中,剧者再内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红蓝花酒方: 红蓝花一两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见妊娠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见虚劳]
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
[蛇床子散方:蛇床子仁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合相得,如枣大,棉裹内之,自然温]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狼牙汤方: 狼牙三两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棉缠筋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暄,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见黄疸]
小儿疳虫蚀齿方:
[雄黄 葶苈
上二味,末之,取腊月猪脂溶,以槐枝棉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
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
经水不利证治
胞中有宿瘀证治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水与血俱结在血室证治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妇人热入血室四证
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
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日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者,此为热入血室,治之无犯胃气,及上二焦,必自愈。
妇人中风,发热恶寒,经水适来,得之七八日,热除脉迟,身凉和,胸胁满,如结胸状,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
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即愈。
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
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乖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除中生疮证治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金匮要略》讲义;胡希恕教授讲座;王雪华教授讲座
第9条(论述冲任虚寒兼有瘀血所致的崩漏证治)
  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温经汤方:
  吴茱萸三两  当归二两  芎藭二两  芍药二两  人参二两  桂枝二两  阿胶二两  生姜二两  牡丹皮(去心)二两  甘草二两  半夏半升  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妇人五十岁左右,气血已衰,冲任不充,经水应止。今复下血月余不止,乃属崩漏之疾。病由冲任虚寒,曾经半产,瘀血停留于少腹所致。瘀血停留于少腹,故有腹满里急,或伴有刺痛、拒按等症。漏血数十日不止,阴血势必耗损,以致阴虚生内热,故见暮即发热,手掌烦热等症。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津液失去上润,故见唇口干燥。证属下元已亏,冲任虚寒,瘀血内停,故当用温经汤温养血脉,使虚寒得以补,瘀血得以行,从而起到温经行瘀之效。温经汤用吴茱萸、生姜、桂枝温经散寒暖血,阿胶、当归、川芎、芍药、丹皮养血和营行瘀,麦冬、半夏润燥降逆,甘草、人参补益中气,诸药合用,具有温补冲任,养血行瘀,扶正祛邪的作用。本方亦可主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孕,或月经不调等症。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冲任虚寒兼有瘀血所致的崩漏证治。
【教学参考】
  吴谦《医宗金鉴》:“妇人年已五十,冲任皆虚,天癸当竭,地道不通矣。今下血数十日不止,宿瘀下也;五心烦热,阴血虚也。唇口干燥,任冲血伤不上荣也;少腹急满,胞中有寒,瘀不行也。此皆曾经半产崩中,新血难生,瘀血未尽,风寒客于胞中,为带下,为崩中,为经水愆期,为胞寒不孕。均用温经汤主之者,以此方生新去瘀,暖子宫补冲任也。”
&这个下利呀,《医宗金鉴》改得对,应该是下血,利应该是个血字,他不是下利数十日不解了,如果是下利那不是带下了。他说妇人在五十啊,一般说这个地道就应该不通了,就是经应该断了。那么这个妇人呢,反而病下血数十日不止,这个临床上有的,在更年期有这种情形,尤其她这个是真有病。暮即发热,我们前面讲这个瘀血证啊都是夜间重,咱们讲那个热入血室,昼日明了,夜则谵语啊。暮即发热,她这个一到夜间就发热,肯定这个热是个瘀热,瘀血之热。
&少腹里急,腹满,这个瘀血证啊,陷于少腹这个部位的多,所以少腹急结,咱们讲桃仁承气汤啊、抵当汤啊,全都是少腹满、少腹里急,这都是瘀血证,在腑证里头有这情形,尤其在少腹。手掌烦热,唇口干燥,这是血虚,血虚生内热就是指的这个,血虚津液它也虚,所以五心烦热嘛,唇口干燥,这是瘀血证的一个反应。
&那么他就说,妇人年五十应该没有例假了,那么现在这个妇人下血数十日不止,还有这一系列的这个症候,这是什么道里呢?师曰:此病属带下,这就叫带下之病,带下她不是下血不止吗,也叫带下,白带也叫带下。他说为什么她有这个病呢?说她这个准是以前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这么一个原因造成的,那么怎么知道呢?你看那个症候就知道了,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唇口干燥,一方面是津虚血少,一方面也是瘀血证的反应,由于这个所以知道是瘀血不去,当以温经汤主之。
&这个很好了,我们对于妇人调理月经啊,一般说用大攻下的都很少,我们看看温经汤的这个药,研究研究很有意思。这个药啊他是有吴茱萸汤,你看吴茱萸、人参、生姜,他去大枣,搁桂枝,那么这个呢也就是温中降逆。这个生姜是降逆的;桂枝治气上冲,也降逆。他既用吴茱萸汤,温中降逆;同时他又用麦门冬汤,你们看看麦门冬汤也很全,人参、半夏、甘草、生姜、麦门冬,这不是麦门冬汤嘛,它是滋补润燥而健胃补虚的。麦门冬这个药啊,它是一个甘寒补胃阴啊,现在的人都爱用石斛啊这类的药,其实麦门冬这个药挺好挺好的,所以咱们在炙甘草汤中也用它,竹叶石膏汤啊、麦门冬汤啊都用它,都是有津液枯燥。
&这个津液从哪来呢,从胃来的,你得健胃,所以他这个用吴茱萸汤合用麦门冬汤温胃补虚,从胃上下手,这个道理在哪儿呀?胃是生化之本,气血之源啊,这个胃不恢复不能生津,那么这个光祛瘀不行啊,本来这个下血数十日不止了,所以他这个虚啊就用强壮药,这个当归、川芎、芍药、阿胶、牡丹皮,仅仅用这么几个中药,这几种药是强壮祛瘀,而且有止血的作用,它有阿胶嘛,但是也的确祛瘀,它这个药啊是生新祛瘀,无一不备,瘀血不去,新血不生,你光祛瘀不生血,她这个人就虚的不得了啊,所以我们调理这个妇人月经啊常用温经汤。
&温经这两个字非常有意思,这个胃喜温不喜寒,所以他以温经为主,那么这个久久的瘀血,你不能够大祛,微温能使之行,寒之这血反到凝了,所以我们调理月经的方剂,这个温经汤加减合适是最好使的。我们在临床上,也有的时候她有时候现柴胡证,这个也很多,比方胸胁满哪、恶心啊、不愿吃东西呀,这个小柴胡汤证是常见的,我们就不要用这个大祛瘀药,就配合当归芍药散,非常好使,与这都差不多。
&像这个补中益气汤啊都有用的机会,所以后世用这个四物汤,究竟这个生地还是有碍处的,生地止血比较寒呀,它对胃有影响,所以一般不用它还是对的,后世用这个四物加四君就是八珍汤了,根据这个变化来用药也可以的,但是这个生地不能用呀,更不能用熟地了,用来用去胃弄坏了,倒不能吃东西了,光一个四君子汤啊,那力量很薄。
&这个吴茱萸汤合麦门冬汤,既温中又养液,咱们说是补阴了,所以这个方子叫小温经汤,在调理妇人经脉的时候常有用的机会,但是胃必然现这个症候,这个症候主要是这个人不愿意吃东西,又恶心,他用这个吴茱萸汤去大枣、加桂枝。那么在这个情形之下,这个芍药用的量不大,如果呢肚子痛得厉害,你配合当归芍药散,比这个应该还强。所以有的时候啊,现柴胡证,我们就配合当归芍药散,与这个方子都差不多。如果有头痛呕吐,或者头晕,加吴茱萸也是可以的,与这个方也差不多了,一般在调理月经在妇科用这个机会最多。从这个方子治疗他底下写得很清楚,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崩中它能治,有瘀血它也能去,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这就是调理的办法。底下这个全是讲的妇人的月经的问题了。
妇女在年五十左右的情况下,出现了“病下利数十日不止”为什么说是下利,因为“七七天癸竭”,和经血没关系了,然后“暮即发热”,“手掌烦热”,之后有“少腹里急,腹满”,“唇口干燥”.这个要和第十七篇的下利证,要和十六篇的瘀血证联系起来,考虑他说了些什么,他回答“此属带下病”,原因是“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唇口干燥”。根据“暮即发热”和“手掌烦热”,注家一律说,应该是指阴虚内热,因为它到傍晚热就起来了,阴虚发热,夜热早凉的特点具备。那么再根据,和下利也没看出什么关系,而且他(仲景)自注了是有瘀血在少腹不去,所以有的注家认为,“病下利”不合理。假设说应该属于天癸竭的年龄了,结果现在又见下血,是一个不正常的现像,是瘀血在少腹不去所造成的,因此是在讲妇女下血病,而且已经在“年五十”的情况,这是要改“下血”的道理。第二,既然是瘀血了,瘀血证如果日久的话最易化热,所以这种“薄暮即发,手掌烦热”,特别是手足心热,也可以考虑瘀血化热。所以一类专家或者注家同意,这是针对瘀血不去,伴发的瘀血化热的脉证。再一类的注家,同意两者兼有就比方说我们讲的女劳疸,那就是阴虚发热,而且又兼有瘀血。所以我也同意第三者意见,就是瘀血化热肯定有,但是日久它也会有阴虚的症状相兼,所以不要绝对,这样的认识有利于你辨证用药,通过咱们的药物治疗,有时候阴虚解决了,还有瘀血发热的情况,或者瘀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你不要动摇,还是瘀血去,这些症状才能消除,和一些其它的问题。等于再次明确,瘀血的脉证里,第一,唇痿舌青,应该讲不只是唇口干燥,因为瘀血应该是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唇口干燥,舌青的话,没化热,就是但欲漱水不欲咽,或者唇青口燥,舌尖,舌边有瘀血表现,重的话,化热就兼有这样的症。
温经汤的组成。第一,温经汤的命名是源于《素问.离合真邪论》,《素问.离合真邪论》它讲妇女的月经和天地气候的变化有关,有的女孩子为什么一换环境,或者一离家外出,她月经也有变化呢?那是自然生理现像,它(月经)随着你所居住的环境改变它有改变,那是生理现像,不是病理状态。“天地温和,则经水安静,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涩”,所以这是冲任虚寒引起的血瘀,出现了闭经,不孕,甚至于下血,本篇后面都有说的,他认为,冲任两脉得保证它流通,就得解冻,得温和,所以将本方起名叫温经汤了。“温经汤用归芎芍”,归、芎、芍,“归芎芍齐调肝血”。女子以肝为主,以血为主,所以,“温经汤用归芎芍,党参吴萸与阿胶”,这都是补气补血,从温中上说都有好处,特别是对肝,吴茱萸必用。你考虑这个药热吧,人家有佐制的,有丹皮,有麦冬。这原方一定记住,党参、吴萸与阿胶,又和我刚才说的理论吻合。丹皮、麦冬配桂枝,丹皮、麦冬是凉的,桂枝是温热的。寒热错杂的时候,你寒温并用,这方也能体现,“丹皮麦冬配桂枝,半夏生姜炙甘草”。再念一遍,“温经汤用归芎芍,党参吴萸与阿胶,丹皮麦冬配桂枝,半夏生姜炙甘草”,可以说,这个方是妇科调经的祖方。
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它是妇科调经的祖方,在妇科病的主治上,第一,必须符合这个病机,即冲任虚寒,兼有胞宫瘀阻的崩漏,痛经,月经不调。第二,冲任虚寒,兼有胞宫瘀阻所致的不孕症,以及孕后的胎动不安,温经汤是可以用的,都得符合冲任虚寒,兼有瘀血,这是胞宫瘀阻以后,不孕症,孕后的胎动不安。第三,冲任虚寒所造成的带下,腹痛。第四,产后虚寒腹痛,或者阳虚发热。阳虚发热强调的是小建中汤,补中益气汤;竹皮大丸,脾胃气阴两虚的发热;现在温经汤也有这个作用,不管是虚热,还是瘀血发热,还有血虚发热,阳虚发热,只要它不是外感发热,都可以用这个方,它就有这作用。还有就是,比方说对于治疗不孕症,五子衍宗丸,八子种子方,今天这个气滞血瘀的温经汤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子,张仲景就告诉你了,它也治不孕症。如果气滞血瘀的话,本方加川楝子,加穿山甲,包括通草,或者路路通这类的药也行,觉得化瘀作用不够,可以用丹参,这是对于气滞血瘀型。如果是兼有脾肾阳虚的,就加菟丝子,韭菜籽。对阳痿的病人,精子如果数量少、品质差的,韭菜籽有壮肾阳的作用,这就得上农贸市场去买了,药店不提供韭菜籽,鹿角片、紫河车粉。现在我看临床上,紫河车粉或者干脆就用胎盘,干燥的也好,新鲜的胎盘更好。第三,肝肾亏虚的,熟地、鸡血藤、制首乌、枸杞子、巴戟,这都是很好用的,可在这个方里面加进来,兼有痰湿阻滞的,用苍术、白芥子、川牛膝、黄柏,对不孕症的诊治,当然也应该结合西医检查,搞清到底差在哪,如果在女方的责任上,一定要搞清楚是哪一个路段,发生了障碍,是卵巢功能的问题,还是输卵管的堵塞,炎症,还是有什么包块,或实质性的东西,再就是子宫性不孕,子宫本身的问题。关于子宫发育不良,有的说子宫体小,影响到受孕,我认为可以用本方加泽兰,在调经的问题上解决以后,应该用八珍汤,或者是受胎丸这一类,有利于子宫的情况改善,所以用中药促进她怀孕。
“方后注说“分温三服”,第一,主治的病证,一定是冲任虚寒兼有瘀血,第二,“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冲任虚寒,月经不调,直接影响到受孕,第三,“兼取崩中去血”,崩漏,属于冲任虚寒的崩漏,温经汤也可以用的,第四,“或月水来过多”,瘀血,这个月水过多,它和血虚、血热的那个证要严格区别,就是血色深,有瘀血。所以你血止不住的时候,请你考虑是否有瘀血,活血化瘀药,茜草少用,5克,有的时候可以,或者用汉三七,本身化瘀止血,现在这个方子也有这样的作用,第五,“及至期不来”,月经到时候不来,那叫瘀血闭经,或者月经后期,一定得属于瘀血,而且是冲任虚所致,这个方子才这样用。
我觉得,这个方子对于他提到的“年五十”的情况,就是属于更年期阶段,不一定非得50岁以上,42岁有的人就已经进入了更年期,其卵巢功能下降到一定水准的时候,你就不要拘泥非得是“七七天癸竭”,还有55周岁天癸还没竭的呢,所以,一定要根据临床实际表现来确定。就是一定得落脚点在虚寒上,冲任虚寒兼有瘀血,血因寒而瘀而凝,年轻一代的,由于她很多的因素,造成她经水不来,或者是经水淋漓,这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的就是确实偏于热或者偏于湿热,那就不能用温经汤作基础方了,提到的丹栀消遥散,就是用那个方你再进行加减。这个方如果说在年龄段上,就是更年期左右的患者最适合,一定是冲任虚寒。还要引起注意的,尤其是老百姓都知道,该绝经了,或者是绝经一段时间以后,又突然下血,要进行分析,有的说“倒开花”,实际上包括宫颈癌,或者子宫癌的问题,因为有一些崩漏治来治去,你如果不结合西医的检查跟上来,有的时候,就是子宫内膜癌的早期,没被及早发现,等发展到了宫癌就危险了,本来咱们对女性生殖系统的腺癌,现在基本说治愈率90%左右或者以上,如果失掉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机会,反而造成了严重后果。还有一类,我觉得就是属于年轻女子的崩漏,或者腹痛(痛经),尤其是未婚女子,出现的腹痛非常严重,如果就是按带下,或者按照一般的行经腹痛,痛经来对待,有的时候也会误人的,第一,她羞于检查,第二,她不愿意看月经病,有的突然来就诊的时候,发现已经是子宫癌的晚期了。所以最早应该使用肛诊,通过肛诊给她排除一下器质性的病变,或者搞一些涂片是很重要的。关于崩漏腹痛的这部分内容,它所包含的疾病非常复杂,我说温经汤临床有效,但是我要请大家注意,排除相关的器质性病变,一定得是这样的病因病机才可以。还有,我觉得温经汤对于男子的不育症,精室的虚寒,精少,精子的活动率差,包括男子的睾丸肿痛,特别是冷痛,不是热证的那种,冷痛以及疝气,温经汤也是通过它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的作用取效,这个方子值得考虑,像我刚才讲的那个病人是特殊的,我自己遇到的,咱们再慢慢摸索,这是人家资料里面记载的,男女的不育,不孕,只要属于虚寒兼瘀血的即有效。
(1.李曰:妇人年五十,则已过七七之期,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时也。所病下利,据本文带下观之,当是崩淋下血之病。盖血属阴,阴虚故发热,暮亦属阴也。任主胞胎,冲为血海,二脉皆起于胞宫,而出于会阴,正当少腹部分,冲脉侠脐上行,故冲任脉虚,则少腹里急,有干血亦令腹满。『内经』云: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是也。手背为阳,掌心为阴,乃手三阴过脉之处,阴虚,故掌中烦热也。阳明脉,侠口环唇,与冲脉会于气街,皆属于带脉。『难经』云:血主濡之。以冲脉血阻不行,则阳明津液衰少,不能濡润,故唇口干燥。断以病属带下,以曾经半产,少腹瘀血不去,则津液不布,新血不生,此则唇口干燥之所由生也。
『内经』云:血气虚者,喜温而恶寒,寒则凝涩不流,温则消而去之。此汤名温经,以瘀血得温即行也。方内皆补养气血之药,未尝以逐瘀为事,而瘀血自去者,此养正邪自消之法也。故妇人崩淋不孕,月事不调者,并主之。
&伤寒金匮中。最难理会之文。莫如本条。以问意答意方意。俱似不相承贯故也。盖问语平铺。叙症错杂。觅其所问之头绪。一难。答则丢开问中下利。劈空断为带下。又略过问中诸症。独取唇口乾燥一语,为确诊,而皆不言其所以然之故,如半产血瘀。何以便带下。带下又何以便下利之类。又唇口乾燥,亦下利伤阴之兼症。何以便断为带下者,二难。至于断病,则曰少腹瘀血。病属带下,是在下焦矣,而诊病何以却在上焦之唇口乾燥。汤名则曰温经。谓温经以去瘀血则可。谓温经而并除带下,是何理也。又本衣冠文物以唇口乾燥为的据。投以本汤中之吴茱萸姜桂,而不虞其更干更燥。又何义耶,且问症如彼。主治如此。仲景当日。将置下利不止等候于不问乎。抑治此而愈彼之道。将何奥旨乎。此三难也。何怪乎诸注之不能中其窍乎哉。不知问意。
以妇人年五十所一句。谓天癸已竭。地道不通之时。撇开经血胎产。毫不著想。单重下利一病,而问其是寒是热耳,故曰下利一症。寒热异因。各有确症。今数十日不止。大似中焦气寒,而失分理之司。下焦气虚,而无关锁之候。然久利以发热为欲止。因阳气有起伏之机故也。乃暮即发热而利不止,则又非虚寒可断矣。且少腹里急而下坠。腹中胀满而痞塞。又似内有阴寒之据。然手掌烦热。唇口乾燥。又却似内有阳热之符。此种下利,其或寒或热。将何推断耶。带下。以妊娠门二条按之。当就漏血之赤带而言。非指白带也。瘀血不去。即致带下。虽详妊娠漏血注。然与妊娠、之漏血有分别者,以妊娠之血,为不得入胞胎而下从血室。此处之带下。又肝血之络,为瘀血所阻,而不得入血室。故自下也。答意虽就诸症。层层细推。却又专从妇人著眼。专从妇人之年五十所著眼,而断出者也。
盖利至数十日。里急腹满。俱似寒因。暮即发热。手掌烦热。俱似阴虚之热因。寒热既不应互见,且唇属脾。口属肺。唇口乾燥。热利为合。又与数十日不止,及里急腹满者,尤不应兼见。故知其平日素有赤带之病。以致脾肺不滋。故唇口乾燥。血液内竭。故手掌烦热。暮即发热。血虚者,气自寒。故利数十日不止,及里急腹满也。以其在妇人。故知其瘀血在少腹不去。以其年五十所。故知其非目前之瘀,而为曾经半产所得之旧病也。然则不当从利为治。但行其瘀,而使血液归经,则带下可除。止其带而使血液内润,则暮热掌热,及唇口乾燥者亦解。究之血裕气温。将并数十日不止之利,及里急腹满者,可不治而自愈矣。
名之曰温经汤者,血气得寒则凝。得温则畅也。以辛温之姜桂为主,而以善降之半夏。善敛之芍药佐之,则温下而适所以去下焦之瘀也。因瘀而肝血阻于血室之络。以致血不得由血室而外达上供。故下陷而带下。渐成烦热乾燥之候。故以芎麦之上滋者,补上焦之血。胶归之下滋者,补下焦之血,而以善行阴阳之丹皮。分走而各注之,所以治暮热掌热。唇口乾燥等候也。又血虚气寒而至于下利。究当责之阳明之腑。故用苦温之茱萸。甘温之人参,而托以守中之甘草,则胃腑之阴阳起复。
譬之大地春融冰消雪化。田畴气暖。冰脱湿干之象。将瘀去而利亦自止矣。妇人少腹寒而不受胎。虽无血瘀,而此汤能温中以温下。故亦主之。崩中去血,是非期而暴下。月水过多。指至期而大下,皆中寒失提。下寒失守之候。故兼取诸此也。至期不来。又中虚而精悍不生。下虚而气血自短所致。故亦取之耳。妇人之月水。名之曰经血者,以其由十二经脉盈满之气。从月光之亏损,而泻下之义也。
但其源委,则有两路。从胃腑发精之根。历脾肺肝肾。以及于心。凡经过之脏腑。各私取以自润其经脉者,一也。又肝为血脏。脏中之馀血。由肝络而内从血室。以外达经络。与各脏腑所荣经脉之血会成一片者,又一也。此如潮起之象,其少火生气。潜滋暗长。至三十日,则经脉外满,而不受两血之注。遂使外气平而内气不长,且外盛者具反注之势。故气伏潮落,而十二经脉之血。阖归血室,而下为月水矣。此系血瘀少腹之肝络。肝脏内血。欲由血室而外达以养经。因络阻而不得透过血室。故无期而带下。我故曰:与妊娠漏血有别。又曰:使血液归经者此也。)
第10条(论述因瘀血而致经水不利的证治)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  芍药  桂枝  虫&各三两
  上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经水不利:指月经行而不畅。
  经一月再见者:意指月经一月两潮。
  妇女患经水不利或兼一月再见者,多因留瘀所致,故少腹同时出现满痛的症状,并可兼见少腹按之有硬块,月经量少,色紫有块,舌紫黯,脉涩等症。治当以活血通瘀为主,方用土瓜根散,方中桂枝、芍药调营,土瓜根(即王瓜根)虫祛瘀破血,加酒以行药势,瘀去而经水自调。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因瘀血而致经水不利的证治。
【教学参考】
  徐彬《金匮要略论注》:“带下即前所谓此皆带下,非专指赤白带也。盖古人列妇人因经致病凡三十六种,皆谓之带下病,故此节冠以带下二字,后不重复出耳。不利者,不能如期也。因寒而瘀,故少腹满痛;然既有瘀而不利,则前经行未畅者,不及持后月正期,乃一月而再见也。药主土瓜根散者,土瓜即草部王瓜也,性苦寒,善驱热行瘀;虫兼活血;芍药敛阴中正气;桂枝行经络之滞而积冷自散。因有瘀滞,故以土瓜为主,必合桂枝,所谓寒因热用也。”
&调理月经也不是一概而论啊,我们方才说的是最一般了,也有有热的,这个就是。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这个月经提前啊,多有热,延后多有寒,这个一般来说倒还差不多,提前大概是有热的多。
少腹满痛这个是实证,但它也不是大攻,你们看一看啊,他用土瓜根散主之,这个土瓜根和蟅虫全是一个寒性祛瘀药,她只是有热,他用寒性祛瘀药,用桂枝、芍药呢,它既调营卫,也治腹满痛,这桂枝加芍药汤不也治腹满痛。所以我们治病啊不要太主观了,当然这个调经是以温经为主,这是一般的说法,但有些是热的,底下的就是这样子,热就得用寒性药了,寒以去热呀,但是这个他也没有用攻法,底下的如果是经闭也可以攻。
“经水不利”,〔词解〕说指月经行而不畅,这是属于一种月经不调的表现,“经一月再见”,指一月两次行经,都有少腹满痛,这是最早的对痛经记载的条文。中医妇科学也承认,这条文是张仲景第一次描述痛经的临床表现,部位在少腹。真就是这样,疼,而且胀满。通过方剂分析,这是一个瘀血痛经,土瓜根,《讲义》上也都抄下来叫“王瓜根”,南方人所称王瓜。现在临床上,我药局从来没有抓出过王瓜根,医院也没有这个药,咱就得实事求是说,那就得用活血化瘀药来代替,学其本质的精神,精神实质就是你可以用丹参、桃仁用这些药来代。上次讲当归建中汤时,张仲景给你举例了,没有的药找相雷同的药替代,现在王瓜根你开不出来,你可以用丹参、桃仁来代,包括桂枝茯苓丸,加上䗪虫之类的虫类药,其活血化瘀力比王瓜根厉害。因为它这里面有桂枝,有䗪虫,有芍药,所以你就在桂枝茯苓丸基础上,加上这类药就行,目的还是取它化痰通经止痛作用。这个方的后边也提到了要有清酒,也是为了行其药势,来解决她痛经的问题像咱们讲过的失笑散,芍药甘草汤,元胡、乌药这样的药对,对于痛经紧急情况下,都是可选的,而对于月经先期,经期紊乱,属于血热的,这个方(变方)应该考虑是用,还是不用,因为它毕竟是对于血瘀的痛经,瘀血痛经有效,血热的“一月再见”,就不能用这个方了,不可盲目的用,一定是瘀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才行,它是一个祛瘀血的方,这是关于土瓜根散。
(【注】1.此亦前条在下未多,经候不匀之证。带下胞中病也,胞中有宿瘀,从气分或寒化,则为白带;从血分或热化,则为赤带;从气血寒热错杂之化,则为杂色之带也。若兼经水不利,少腹满痛,乃有瘀血故也。其经至期不见,主以土瓜根散者,土瓜能逐瘀血,虫能开血闭,桂枝合芍药舒阳益阴,通和荣气,则瘀去血和,经调带止矣。
2.此即上条之初症也。带下、亦指赤带。详已见。经水不利。因经脉之血。止有脾胃一路上供,而肝脏之血。陆续漏下。以致经脉之气血亏浅。故至期之经水不畅利也。少腹满痛者,血瘀气滞之应也。经一月再见。又承带下而言。盖谓带下一症。又致各经经气上虚。因而不能包护。以至一月再见者,二者耽延日久。俱成上条利下等症。故宜即主此以愈之。无使渐成温经汤之候也。芍药、下引而入血分。
虫、阴性而行血结。桂枝、辛以散之。温以行之。合三味而去瘀之功用全矣。土瓜根、为蔓引之本,其性上行。盖蔓引则走经脉。上行则托住肝脏之血,而使上充十二经脉之义也。以其为上条之初症。阴血未伤。故于温经汤,则少用归芎胶麦。阳气未寒。故于温经汤又少用参薑吴茱萸者,此也。夫瘀去而肝血得从血室以归经脉。故带下除,而少腹之满痛亦止。经脉气充,而下伏于血室者有势。故经水自利。又血上滋而气自裕,则包护有力而尤能提挈。故一月再见者亦愈矣。血下瘀、则阴
。气下郁、则阴肿。本方为行血提气之药。故亦主之。)
第11条(论述半产漏下的脉象和治法)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
  旋复花汤方:见五脏风寒积聚篇。
  因原文已见于虚劳篇,本条仅句首加“寸口”二字,文末去“男子亡血失精”句。中间加上“旋复花汤主之”六字。鉴于前面已就脉象进行解释分析,故本条只加按而不释。因弦大芤减为虚寒之脉,而旋复花汤是疏肝散结,理血通络之剂,病与方药似不相符,故《金鉴》认为本条“必有错简”。但徐忠可云:“盖虚而兼寒,是有邪矣,故以开结为先,结开而漏止,其血自生,不必补也;若有邪而补,则邪盛而漏愈甚,未得益先得损矣”。尤在泾亦云:“是以虚不可补,解其郁聚,即所以补;寒不可温,行其气,即所以为温”。这些都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供研究。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半产漏下的脉象和治法。
【教学参考】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详《本草》旋复花治结气,去五脏间寒热,通血脉;葱主寒热,除肝邪;绛帛入肝理血,殊与虚寒之旨不合。然而肝以阴藏而舍少阳之气,以生化为事,以流行为用。是以虚不可补,解其郁聚,即所以补;寒不可温,行其血气,即所以温。固不可专补其血以伤其气,亦非必先散结聚,而后温补。”
这是错的,这个在虚劳篇里讲了,妇人则半产漏下,男人则亡血失精,后头应该还有一句,也不能用旋覆花汤。这个旋覆花汤是行气、祛结的一种药,那怎么能治漏下呢?所以这个旋覆花汤可不能用。这个在前面呢讲这个肝着,旋覆花汤主之,他那没有方子,那么在这里才有旋覆花汤,可见这个旋覆花汤应该在那,应该是治肝着,那是气结。这个旋覆花汤它是这个下气、破结的一种药,旋覆花、葱、新绛全是,那么这个漏下你不能再行气破结了,所以这里是错的。
&他这里是讲的脉,脉是革脉,革脉是主什么呢?主妇人半产漏下,主男人亡血失精,这个在虚劳篇里有这一段,他又搁在这了,搁这儿他还用个旋覆花汤,就不对头。这个前面不是说了妇人漏下,崩中漏下或半产下血不止者,或者是妊娠下血,应该用胶艾汤主之,那都包括了,没有用旋覆花汤的道理,这个可见是错了。
第12条(论述妇人陷经的证治)
  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臣亿等校诸本无胶姜汤方,想是前妊娠中胶艾汤。
  陷经:意即经气下陷,下血不止。
  妇人陷经,漏下不止,其色黑者,乃因冲任虚寒,不能摄血所致。治以胶姜汤,温补冲任,养血止血。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妇人陷经的证治。
【教学参考】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陷经,下而不止之谓。黑则因寒而色瘀也。胶姜汤方未见,然补虚温里止痛,阿胶干姜二物已足。林亿云:恐是胶艾汤。按《千金》胶艾汤有干姜,似可取用。”
黑不解,这个也不象话,黑不解怎么讲呢,没法讲。陷经漏下,就是这个经血下陷而漏下不止,这也就是用胶艾汤嘛,这是肯定的。大概这一段与上一段可能是一段,妇人则半产漏下,男人则亡血失精,妇人如果漏下不止者用胶艾汤,大概是这么一个情形。
他搁个黑不解,黑不解什么意思啊,注家就说血色黑不解,只能这么说,那也不是用胶艾汤啊。崩漏下血不止,这个胶艾汤都可以治的,那么在这里胶姜汤还没有见着,应当指的是胶艾汤,这个在妊娠篇说的很明白,看看就知道了。「师曰:妇人有漏下者,有半产后因续下血都不绝者,有妊娠下血者」,那么这几种都可以用胶艾汤,这不都包括在里面了吗,漏下者就是她这个陷经漏下,半产下血不止它也治嘛。所以这两段大概是一段,就是用胶艾汤主之,这个黑不解,这怎么看都像是抄错了,这用词也不是那个原样的,这个很明显的看出错误,这个旋覆花汤不能够治漏下的。
第13条(论述妇人水血俱结血室的证治)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
  大黄甘遂汤:大黄&四两  甘遂&二两  阿胶&二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其血当下。
  敦:敦(dǔi)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上下稍锐,中部肥大。
  生后:即产后。
  妇人少腹满,有蓄水与蓄血之不同。若满而小便自利,为蓄血;满而小便不利,口渴,则为蓄水。今少腹胀满,其形高起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而且发生在产后,故诊断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治当水血兼攻,故用大黄甘遂汤破血逐水,方中大黄攻瘀,甘遂逐水,以攻逐水血之结;因是“生后”所得,故配阿胶养血扶正,使邪去而不伤正。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妇人水血俱结血室的证治。
【教学参考】
  高学山《高注金匮要略》:“敦者,上小下大之象。妇人少腹如敦状,先就外症而言,然实包藏诸症在内。以胎气、水积、血结俱能作此状故也。曰小便难,则积有水气可知。曰微难,则小便尚见,而积水不多又可知。若使渴而微难,则出少不胜入多,犹得断为纯是水气。而又不渴,则其如敦状者,非全水者更可知。又少腹满大,小便微难而不渴,颇似胎气,今且是生产之后,则既非全是水,又不必疑为胎,而与水共结为如敦状者,非生后之瘀血而何哉?则破血结之大黄,与逐水饮之甘遂,可直任而无疑矣。但生后血虚,攻其积水结血恐致阴之弊,故以养血之阿胶佐之者,盖血短则留连外饮,是补血亦所以替去其水,生新则推出死血,是补血又所以逐去其瘀之义也。”
& 这个敦啊是古人一个祭器,装食物的,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就像在小腹扣了一个东西似的,像敦的那个样子,祭器的样子;那个满呀,形像就像倒扣的碗似的,当然是没有碗那么大了。这个少腹满要是小便自利呢?那表示有血,小便不利那是有水而不是有血。
那么她这个少腹满如敦状到底是有血还有水呢?底下的辨证非常好啊。小便微难而不渴,微难不是说小便绝对的大不利,微难也多少有一点,但是不是整个停水,整个停水,水不行,气不化,那人要渴的,这里她不渴,可是有些停水,有些停水也不致于如敦状少腹满那个样子啊。生后者,要在平时,还不敢说她里头有血呀,可是她这个是在生产以后发生的,这恐怕是里头有瘀血了。此为水与血俱结在血室也,那么产后最容易恶漏不尽了,从这个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有水是肯定的,同时也还有血,因为什么呢?因为她是生后,就是新产之后,在这个时候她有这种情况,肯定里头有血,就是在这个血室里头既有水又有血,他用大黄甘遂汤主之。
不过她这个瘀血还是少啊,他不用其它的峻烈的祛瘀药物,他搁点阿胶,这个非常好,祛瘀之中讲育阴之道嘛,这个阿胶虽然是血分药,配合大黄也能祛瘀,但是它这个药主要还是有育阴的作用。那么甘遂在里头主要是下水。他这个辨证啊主要的在这两句话,第一个小便微难,真正要是小便一点都没有啊,那干脆都是水;再一个是生后者,生产以后而小便微难而不渴,那你要考虑到也有血,可是这个血究竟是不太明确,也不是太厉害,所以搁了阿胶。
这些个辨证就很好,但是这个方子是不常用的,临床也很难遇到既有水又有血在这个血室里头,要遇到这个呢,真正有产后少腹满如敦状,小便不是绝对的不利,微难,微微的有一点不利,那么产后肯定既有恶漏不尽,里头又有水,这时候你可以用,这个辨证都是非常细的了。
大黄甘遂汤证,水血俱结血室,这等于又教一个血水同治,化瘀利水法的代表方,但是,在病因病机的分析上,在病证的情况看,比当归芍药散,比桂枝茯苓丸更为重,是更重的一种情况,所以大黄甘遂汤是破血逐水的方剂。水血俱结血室,是张仲景的原文提出来的,“水与血俱结在血室”,这个血室,包括原文1、2、3、4条,讲到热入血室,血室在概念上,有人同意是指子宫而言,叫血室,有人认为因为女子以肝为主,以血为主,这血室应该指肝而言,还有的认为应该指冲、任,冲、任二脉和女子的生殖相关的,我看三种说法,还是离不开刚才我说的基本理论,所以,不要拘泥,就把它当作一个不是形态学的概念,而应当作一种功能单位,来认识血室,是不是可以帮助你不拘泥于字下。大黄甘遂汤的组成,就是大黄、甘遂再加上阿胶,“顿服之,其血当下”,血下不下要根据临床看。
“少腹满如敦状”,这有个〔词解〕,形容古代有一种器皿,就是两头细、尖,中间肚大,所以,它形容水与血俱结在血室,表现在少腹的部位,少腹,我已经说过了,是腹之两侧,脐下为小腹,腹之两侧为少腹,少腹这部位就显得宽大了,宽大突起就是她自己觉得胀满。
“小便微难而不渴”,有关小便的问题和渴的问题,简单按照张仲景对蓄水证和蓄血证的鉴别分析一下,因为它涉及到水和血的互结问题。少腹满,兼有小便自利,叫蓄血证。满而小便不利,口渴,是蓄水证。蓄血证是用桃核承气汤,蓄水证用五苓散。现在的情况是少腹胀满,而且这外形高,像敦似的样子,“小便微难而不渴”,说发生在产后,是指的产妇产后发生的一个情况,叫做水与血俱结在血室,这时候你若只去瘀血,用桃核承气汤,然水没有除掉,你若用五苓散除水,它又瘀血不去。所以他给你出一张方子,叫做大黄甘遂汤。我们讲产后要是痢疾,白头翁汤要考虑加甘草,加阿胶。现在产后的情况出现水与血互结在血室,这里加阿胶,加甘遂,加甘遂就是瘀血同去,得峻下逐水。药量我看得根据情况。方中重用了大黄,大黄是四两,甘草二两,阿胶二两,也是因为药力猛,产后祛邪不可伤正,所以,阿胶必用,阿胶在这里,也是养血扶正的道理,大黄和甘遂切中病机。
〔临床应用〕主要还是用于,1、产后恶露不尽的情况,2、如果在男子的话,就是前列腺肥大,3、还有的就是产妇,因为产伤所致排尿困难,特别是待产时间过长,膀胱有些麻痹,这个方子可以考虑,就是一个救急,急则治标吧,针对她临床表现,少腹胀满疼痛、排尿很困难的情况,4、对于肝硬化腹水,见水血并结者。有人报导,用这个方做成丸剂,用丸剂缓图,特别应该考虑实中夹虚证才能用。否则的话甘遂不能用,他当时把它作成丸药的比例,药用大黄40克,生甘遂20克,阿胶20克,研末,然后做成梧桐子大的药丸,一天2克,认为效果挺好。所以有时候,经方可能就是出其不意,以奇制胜。因为好多人,就是从时方上时行加减变化,而经方的科研,给你提供了很多得条件,我说这是在人身上历经数千年实验的结果。这是关于本方的适应证,强调一定要和一般的蓄血证,蓄水证区别开来,小便难的程度就是微难,他说的口不渴,一定和蓄水证的口渴症鉴别开来,蓄水一定兼有口渴,那么这个它虽然小便微难,但是口不渴(因蓄水轻微),这一定要作为临床鉴别的要点。恶露不尽或者恶露的量少,这两种情况必须是瘀血和水互患,才可以用。
化瘀利水法三个代表方剂,至此介绍完了,月经病涉及了这么几个条文,包括经方温经汤,治冲任虚寒兼有瘀血。胶姜汤,对冲任虚寒,采取养血止血法,因为它不摄血,通过温补冲任以后,达到养血止血的作用。土瓜根散证也是由于瘀血,导致的经水不利,月经不调。抵当汤证比它更重,是经水的闭阻,这样闭经的情况,瘀血更重的,瘀热内结成实,故用抵当汤,方中有虫类药跟着。最后是水血俱结在血室,用大黄甘遂汤。
第14条(论述经水不利属于瘀结实证的治法)
  妇人经水不利下,抵当汤主之。
  抵当汤方:
  水蛭三十个(熬)&虻虫三十枚(熬,去翅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水蛭即为马蝗蚑,咸寒有毒,乃食血之虫,能通肝经聚血,最难死,虽炙为末,得水便活,若入腹中,生子为患,田泥和水饮下之,虻
虫即蚊虫,因其食血,故用以治血,二药险峻,世人罕用,故更制代抵当汤,吴鹤皋曰:古人用蚊虫水蛭治血积,以其善吮血耳,若天鼠矢乃食蚊而化者也。当亦可以治血积,本草称其下死胎,则其能攻血块也何疑。〕
  本证妇人经水不利下,是因瘀血内结成实所导致的经闭不行,欲使其经行通利,必先去其瘀结,故用抵当汤治疗。方中以水蛭、虻虫攻其瘀,大黄、桃仁下其血,瘀血去而新血生,则其经自行。据药测证,本证当有少腹硬满结痛,或腹不满,病人自诉腹满,大便色黑易解,小便自利,脉象沉涩等。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经水不利属于瘀结实证的治法。
【教学参考】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经水不利下者,经脉闭塞而不下,此前条下而不利者有别矣。故彼兼和利,而此专攻瘀也。然必审脉证并实而后用之。不然妇人经闭,多有血枯脉绝者矣,虽养冲任,犹恐不至,而可强责之哉?”
这个不利下,不是月经不调啊,这是经闭,经闭不利下,就是用其它的药也不下。这个临床上也常有,我们这两天临床遇着一个精神病啊,她这个例假啊吃抵当汤才下,上次我给她用了抵当汤,她月经下了挺大一块的、很多很多的,现在她这个精神大致是好了,她以前拿斧子砍人,在精神病院治疗很长时间,现在这个人挺好。我用其它的祛瘀药都不行,她这个例假就是不见,用抵当汤这个是真有力量,我就用这个方子,不过我还加芒硝了,因为她这个大便也特别干,人也是癫狂。
所以这个调经,你看这个温经汤以下,这些方子都是一个调经的,漏下不止的,用这个胶艾汤,前面讲过的了,也有生产之后有水、有血,你该攻也得攻,如果是经闭,那就不是一个调理例假的问题了,这得攻了,该用抵当汤的就用抵当汤。这些与前头讲的那一大段有些什么关系呀,都没有关系,所以前头那个肯定不是张仲景的文章。
那么我们抵当汤讲很多了,水蛭、虻虫这类的祛瘀药啊,它就是这个瘀血非常的顽固、陈久,那你非用这类的药不能祛瘀,像那个蟅虫跟这个都差不多,食血的动物都能祛瘀,这在祛瘀药里头是最重的药了。
“亦治男子膀胱满急有瘀血者”,这个方,男女只要属于瘀血内结者,好使。方中选的药,水蛭三十个,得炒了,虻虫三十枚,炒了,去它的翅和足,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而且得用酒炮制,炮制的酒大黄,都是针对瘀血内结成实的,所以他用于经水不利下,即闭经,瘀血闭经了,可见抵当汤所主的是瘀血证,但是,已经内结成实,所以要比上一证的经水不利,那种月经不调的瘀血痛经要重,病重方药也要重,整体来说是攻瘀破血的作用,攻瘀破血,这是抵当汤,抵当汤这个原文叙证非常简单,不能说一看闭经,咱们一律都按瘀血对待,它一定得兼有我所说的瘀血脉证,特别要记住,“胸满,腹满,其人言我满”,结果不是真正的满,总之,见瘀血的脉证,不重复了。
第15条(论述内有干血,郁为湿热而下白带的外治法)
  妇人经水闭不利,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脏中,剧者再内之。
  脏坚癖不止:指胞宫内有干血坚结不散。
  白物:指白带。
  本条带下证,乃因经闭或经行不畅,干血内着,郁为湿热,久而腐化所致,可见白带病的始因是瘀血,但关键还在于湿热。故用矾石丸作为坐药,纳入阴中,取其除湿热以止白带。这是白带的外治法,亦为治标之剂,一般还须同时内服消瘀通经之剂,以治其本。如果患者伴有阴中糜烂者,则本方不宜使用。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内有干血,郁为湿热而下白带的外治法。
【教学参考】
  吴谦《医宗金鉴》:“脏,阴内也。不止,不去也。经水闭而不通。瘀,宿血也。阴中坚块不去,血干凝也。下白物,化血成带也。用矾石丸坐药治之。此方治下白物,若从湿化者可也,恐未能攻坚癖干血也。”
妇人有干血是在子宫,这个脏啊就是指的子宫说的,坚癖而成坚块,癖就是积聚,坚硬的积聚不去,这个不止就是不去,那么这个坚癖是什么造成的呢?就是干血,这个子宫里头有干血而成了坚癖不去,那么就经闭不利呀,而只下白物,白物就是白带了,那么这个就用矾石丸主之。
这个矾石丸就是矾石、杏仁两味药,这个药还是一个祛湿去白带的一个办法了,杏仁咱们也讲过是一种祛水的药物,但是对这个干血,它是治标的办法,先去白带,矾石丸也只能去白带,那么这个干血呢,还得用其它的药来帮着治,就是那个大黄蟅虫丸什么的都可用。
上二味,研末,烁蜜和丸枣核大,内脏中,就是指子宫,剧者再纳之,轻的一次就可以好,重的没好再用一次,这个指的治白带说的。
带下病,这在剂型上又给作了范例,内治方,汤药、丸、散都有,带下病的证治,是第15条(二类),讲的湿热带下,用矾石丸“内脏中”,这个“内脏中”,还是内入阴道,起一种除湿热,止带的作用,这个我在《绪言》已经给大家讲过了,(21条,二类)狼牙汤还是狼毒,那个有争议的,总的来说,它是通过外用沥洗的一种办法祛湿热,清湿热止带,所以清湿热止带下的方子,内服方也有很多,内外合治疗效更好。现在有研究的各种栓剂,或者洗剂,就是这个洗剂都是有效的,可以说都是源于这样的给药途径,或者是方药选择。20条(一类)所提到的寒湿带下,我觉得蛇床子散,它所给的治法也是棉裹,局部给药,能够具有暖宫除湿,杀虫止痒的作用。蛇床子在杀虫止痒方面,不仅用在治疗阴痒症上,皮肤病特别是湿疹类的那种,既有分泌物又瘙痒的,像苦参、蛇床子,包括枯矾,这都是可以用的。对粘膜的病变,枯矾就用10克、15克,而皮肤科用枯矾,可以到一两,这一定要针对病情,寒湿证用的蛇床子,它如果配伍祛寒散湿的药,它就可以治寒湿瘙痒症,如果说配伍清热解毒的药,清热燥湿的药,它就对湿热类的瘙痒症有效,这蛇床子止痛很有效,如果对于女性外阴的病变,可以加地肤子、土茯苓这个药对,地肤子、土茯苓的应用效佳,皮肤病里面,特别是属于荨麻疹这一类,白蒺藜,白鲜皮这个药对,用上这样的药,止痒效果非常好。
再一个,就是属于妇人腹痛,在妇人杂病里面,“诸疾腹痛”,不是各类的腹痛都好治,一定得符合我们所讲的肝脾不调的病机,用当归芍药散来调和肝脾,化瘀利水。17条当归芍药散方,第18条,脾胃虚寒,小建中汤。有关建中法,在这里面用于妇人腹痛,脾胃虚寒,实际上是发挥它培土建立中气,达到补气生血的作用,这是整个的腹痛证治,就是15条和20条。
(脏指阴庭而言。即方后纳脏中者是也。坚者阴脏中之肉。因气郁血滞而坚硬之谓。坚癖者,坚久而欲为痼疾。即肠癖之义也。白物。非谓白带白淫之类。殆指形如粉渣而白。湿热之所化也。盖白带白淫。下从带脉及肾中,其源远而象如精汁。此则从阴庭之坚癖处而下,其源近而微乾色白,如积垢,故曰白物耳。经水闭不行。乃本条领语。脏坚癖以下。方是正文。盖谓经水闭而不行。或行而不利,其或为血瘀。或为虚寒。或止下焦。或兼上部。已各有专方正治矣。然又有一种因经闭不行,而兼致外症者,则除正病正治外,而其外症。又不可不知外治也。比如经闭不利,则气血沉滞。从络脉而下注阴脏之肉内。遂成坚硬之癖疾。久久不止,则沉滞之血。干于坚癖中。于是气血郁而生热。热则生湿。湿热交蒸,则下垢腻之白物。矾石气寒味酸而性燥。寒则清火而解热。酸则消坚而散血。燥则拔干而去湿。故用之为君。佐利气之杏仁者,所以并散其沉滞之气也。又诸症下在阴内,为服药之所未易到者,何似丸如枣核。纳脏中而以外治治之为甚便也。诸注支离混淆。不得窍。)
第16条(论述妇人腹中血气刺痛的治法)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刺痛,红蓝花酒主之。
  红蓝花酒方:
  红蓝花&一两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妇人六十二种风,是泛指一切风邪病毒为患。妇人经产之后,风邪最易乘虚侵入腹中,与血气相搏,以致血滞不行,故腹中刺痛。治用红蓝花酒活血行瘀,利气止痛。方中红蓝花辛温活血止痛,酒能行血,血行风自灭,故方中未再用祛风药物。红蓝花酒适宜风寒与血气相搏所致腹中刺痛,若阴虚有热者则不能用。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妇人腹中血气刺痛的治法。
【教学参考】
  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妇人腹中经尽之时及产子之后,卒皆空虚,风入无所捍卫,此风及腹中之由也。风邪入腹,扰气乱血,腹中必刺痛。主之以红蓝花酒,酒以温和其血,红蓝花以行散其瘀,而痛可止。”
[临床应用] 本方证专为妇女腹中血气刺痛而设,但临证不拘于此,亦可用于男性之气血相搏,造成血滞,以致腹中刺痛者。本方尚用于痛经、胞衣不下、死胎等疾。
这个六十二种风也是不可靠的,跟那个三十六病一样,主要的呢是腹中刺痛,这个腹中刺痛是血气痛。这个红蓝花啊就是咱们现在用的红花,它起行瘀定痛的作用,把它做成药酒喝肯定起作用,这个都是普通的常备的一个药物了。如果妇人的血气刺痛久久不愈,攻也攻不得,补也补不得,用药酒的法子也是挺稳当的。
红蓝花酒在民间是一个流传很广的方,谁家的孩子脚踝如果挫伤了,肿起来了,当时不能去搓,越搓越容易出血,肿胀得越厉害,如果他肿胀得迁延了,结果青紫不愈,你就用红蓝花酒搓,红花活血止痛,酒能够散瘀,像消瘀膏那个药也是外敷,效果非常好,就是因为消瘀止痛,局部用药非常好,这里他讲的是内服方。关于妇人的六十二种风,可以理解为一切风邪所致的病证,妇人经产,因为正虚气血不足,最容招致风邪的侵犯,所以她容易有腹中的一些病变,特别是血气搏结,气血的瘀滞影响到冲任。方药就是红蓝花一两,红蓝花,就是我们所学的红花,它活血化瘀入血分,而且不伤血,作用比较柔和,在《中药学》里面对红花已经讲了,而且它也可以和桃仁配成药对。这里面,他单用红花一两,配酒一大升,煎药减半以后顿服。如果是腹中刺痛,,瘀血腹痛表现的特点为刺痛,他说的是“腹中血气刺痛”,气滞血瘀,而以血瘀为标志的刺痛为特点,用红蓝花酒来活血行瘀,利气止痛。既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都可以的,两种方法不要拘泥。它这“方后注”讲的是,“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以后,剩了那半升就叫你一次喝一半,等于四分之一升。
〔临床应用〕
1、治疗外伤,比方说韧带,或皮肤以下的出血,这样的情况可以外用,不要当即就用,
2、在临床上对于痛经,包括胞衣不下,死胎,一定要加红花,这等于本方给以佐证,用活血化瘀药比较柔和,比较缓。
妇人腹痛里面,我又讲了一个瘀血内阻的腹痛,用红蓝花酒,肝脾不调的,用当归芍药散,调和肝脾,化瘀利水,脾胃虚寒的,用小建中汤。在《妊娠病》篇里面,比方说桂枝茯苓丸算一个,附子汤,属于阳虚寒盛的,又讲了胶艾汤,还讲了一个肝脾不调的,当归芍药散,当时我总结的算三个,我现在要讲的桂枝茯苓丸,它若下血,有症病,也有腹痛的,这就四个方。四个方,我在《产后病》篇又讲了,比如:安胎的方,白术散,还讲了常服当归散,这就六个方了,又讲了产后胃家实,腹满,宜以大承气汤的问题,你想她都里实热结了,腹满得疼,痞满燥实嘛,这就是几个方证了?七个了。第八个,血虚里寒的腹痛,当归生姜羊肉汤。第九,产后病的枳实芍药散。第十,产后的瘀血腹痛,下瘀血汤。第十一,就是关于大承气汤,昨天讲了两次大承气汤,一个就是里实的那种,应该用大承气汤,后来又说,瘀血和它相兼,先用大承气汤泻实,然后再用化瘀药,这也是一个,是属于产后病的第7条,对于瘀血内结,兼阳明里实的腹痛。第十二个,就是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主治产生的痢疾。第十,是我现在没有讲的,就是1、2、3、4条,小柴胡汤和刺肝经的期门穴,治疗热入血室的问题,实际上它也是兼有腹痛的情况。第十四,今天讲的,温经汤,冲任虚寒兼有瘀血。第十五,土瓜根散,瘀血造成的月经不调,腹痛,我说是痛经的最早记载。第十六,抵当汤,瘀血造成的经水闭阻不通。第十七,刚才讲的红蓝花酒,风邪入腹,瘀血腹痛,红蓝花酒。第十八,脾胃虚寒,失于温养,小建中汤。第十九,半产漏下,是我们《妇人杂病》篇里面的第11条,旋覆花汤,因为我们在肝着病里面,已经讲过了旋覆花汤,我没有写进来,旋覆花汤治半产漏下,对于肝郁出现的一种情况,即半产漏下造成的腹痛。第二十,水血俱结在血室,大黄甘遂汤。
妇科三篇对于条文之间,或者是用方测证,能够感觉到的,可以说是二十个腹痛,因此,在中医妇科临床,要会辨腹痛,至于经、带、胎、产各个时期,对腹痛的鉴别,应该结合我们学的第十篇的知识,去辨虚实,辨寒热,也就像他第8条里面所强调的,在脉上要辨阴阳,在证上一定要辨虚实寒热,另外,要针药结合起来治疗,在剂型上来说,除了内服的汤、丸、散、酒、膏等等,在外治法上,这一篇可以说是有典型性,坐药、内药、外用药都可以,像红蓝花酒亦可以外用。涉及腹痛的问题是一个重点内容,给大家作了小结。
横穿一下关于活血化瘀法的代表方剂,第三篇,赤豆当归散,对于狐惑病酿脓兼有瘀血,赤豆当归散,它能够祛瘀生新,能够解毒排脓。第四篇,鳖甲煎丸是一个重点方,而且是消法的代表方剂。第六篇里面,大黄䗪虫丸,是属于因虚而致瘀,祛瘀为主,兼以扶正的方子。第七篇,《千金》苇茎汤,治疗肺痈的方里面,有桃仁之类的。第八篇,奔豚汤里面,有归、芎、芍齐调肝血,但是,不是治血瘀,可以说是调血,调肝血的方子在其中,因为肝气奔豚,有归、芎、芍齐调肝血在里。第九篇,讲的是化痰,宣痹通阳和扶正固本法,再一个讲了救急,温通止痛。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十一篇的旋覆花汤,治疗肝着的旋覆花汤,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第十二篇,己椒苈黄丸,是强心利尿的一个方子。十三篇里面治疗血淋、湿热淋,是蒲灰散、滑石白鱼散。第十四《水气篇》里面,是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这个对于心脏性的水肿,包括水饮所造成的一些,伴有心衰的情况,讲到了风心病,肺心病的心衰,这个方子还是很好的。十五篇,《黄疸病》篇里面,茵陈蒿汤、硝石矾石散、大黄硝石汤,都有这个意思,栀子大黄汤偏于泻热和除烦,茵陈蒿汤、硝石矾石散、大黄硝石汤,化瘀之力,解决瘀热以行的问题。在十六篇里面,重复赤豆当归散,治疗的是湿热的近血,有化瘀作用,第十八篇肠痈,大黄牡丹汤,这是一个典型方了。再就是妇科三篇了,桂枝茯苓丸,芎归胶艾汤里面,尽管它有止血的意思,但是,也有调血的作用,当归芍药散通过调和肝脾,也是调肝血,当归散和白术散是安胎养胎的。《产后病》篇里面,下瘀血汤,枳实芍药散主治中的腹痛,它是气滞而带有的血瘀,所以,枳实芍药散的芍药,也有这个功效,枳实芍药散、下瘀血汤,还有今天讲的温经汤、土瓜根散、大黄甘逐汤、抵当汤、红蓝花酒。
红花,古称红蓝花,以其花呈红色而叶似蓝(植物名)而得名。红花为中药活血药,味辛,性温,具有活血化淤、通经的功效。
今据医圣张仲景述,方法略加变通,不取煎煮而用浸泡的方法,制备简便,更加方便实用。
【配方】草红花120克.50度以上高度白洒500毫升。
【制法】红花洗净后放人容器中。加人白酒,密封,每日振摇.浸泡7日后,过滤去渣,即可。
【功用】活血化淤止痛。
【适用范围】妇女产后血淤腹痛,表现以刺痛为主,按之有块.恶露量少,面色紫暗等。还可用于治疗冲任虚寒或血淤所致的痛经、经闭。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多种淤血阻滞为患或血行不畅之症。
【用法】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两次。由于药酒的度数较高,可兑人等量的白开水或红搪水稀释后饮用。服此药酒期间,好给婴儿哲停哺乳。红蓝花酒亦可据古法.取红花10一15克放人黄酒50-100毫升中煎煮。趁热沮服一半,未止再服。
第17条(论述妇人腹中诸痛的治法)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当归芍药散方:见前妊娠中。
  妇人腹痛的原因虽多,但以气滞血凝为多见,本条之腹痛,为气滞血凝,兼有水湿所致。故用当归芍药散调肝脾,理气血,利水湿,使肝脾和,气血调,水湿去,则痛自己。据药测证,本证除腹痛外,尚有小便不利,腹微胀痛,四肢头面微肿等。临床治疗妇人腹痛,多按此方随证化裁,效果较佳,可见“诸”字用意之深。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妇人腹中诸痛的治法。
【教学参考】
  汪近垣《金匮要略阐义》:“妇人之病由肝郁者居多,郁则气凝血滞,或胀或痛,或呕或利。云腹中诸疾痛,诸者,盖一切之辞。当归芍药散,舒郁利湿,和血平肝,既有兼证,不妨加味治之,诚妇人之要方也。”
这跟我们前面讲的吐涎沫用小青龙汤主之一样,这都是简文。妇人腹中诸疾痛,原因多去了,全拿当归芍药散主之,那就不对了,当归芍药散咱们讲过了,这里既提出个妇人,总是关于血液的问题。这个也像上面妇人血气急痛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就有用当归芍药散的机会了,不是说遇到一切的妇人腹中疾痛就要用当归芍药散,不是的。
当归芍药散我们用它,一方面有瘀血、血虚,拿现在的话说她有贫血的现象,有肚子痛、发急痛。另外呢有小便不利或者有头晕,它有一些利尿药嘛,里面有茯苓、朮、泽泻,所以我们遇到这类的,无论是女人还是男人都可用当归芍药散。
第18条(论述妇人脾胃阳虚里急腹痛的证治)
  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小建中汤方:见前虚劳中。
  妇人腹痛,由于中焦脾胃虚寒所致者,症见腹痛喜按,心悸虚烦,面色无华,神疲纳少,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脉细涩等。用小建中汤,意在建中培土,补气生血,使脾胃健运,气血流畅,则腹痛自已。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妇人脾胃阳虚里急腹痛的证治。
【教学参考】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营不足则脉急;卫不足则里寒。虚寒里急,腹中则痛。是必以甘药补中缓急为主,而合辛以生阳,合酸以生阴,阴阳和而营卫行,何腹痛之有哉?”
  [按语] 妇人腹痛多与气血失和有关,其病机有偏气、偏血和寒热虚实的不同。气滞血瘀,腹中刺痛,用红蓝花酒活血行气;肝脾失调,腹中诸疾痛,用当归芍药散养血柔肝,健脾除湿;脾胃虚寒,腹中痛者,用小建中汤温中散寒、缓急止痛;经水不利,少腹满痛者,用土瓜根散活血化瘀,通则不痛。可见,妇人腹痛的治疗,仍当审证求因、审因论治。究上所述,其因不离虚、冷、结气三者。
这跟上边的一样也是简文,这个简文张仲景是有道理的,因为小建中汤前头都讲过了,和当归芍药散一样,不是妇人腹中痛就要用小建中汤,小建中汤它不关乎血气,而是关于虚寒这类的腹中痛,腹中发挛痛、急痛,那当然可用小建中汤了,小建中汤也不只限于女人,男人有这个病也可以用啊,他这个都是简文,像这个腹中诸疾痛,当然在简略了,可是我们根据以前讲过的分析就不简略了。
(上条为中下二焦。阴血不足之痛。此条为上中二焦。阳气不足之痛。盖天气寒,则不能照耀。故腹中作阴沁之痛。天气虚,则不能传送,而作积聚之痛。小建中汤。温膈而并填其气。膈气上温,则阳热下嘘,而阴沁之痛可除。膈气上裕,则鼓弩下逼,而积聚之痛亦愈。故主之。汤义别详。)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方见虚劳中。
  胞:即膀胱。
  胞系了戾:指膀胱之系缭绕不顺。
  妇人转胞的主症是脐下急痛,小便不通。病由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所致。由于病不在胃,故饮食如故;病在于膀胱,故少腹胀满而不得溺;水气不行,浊阴上逆,虚阳上扰,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治用肾气丸振奋肾阳,肾阳充则气化行,小便通利,则其病自愈。
【教学参考】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饮食如故,病不由中焦也。了戾与缭戾同。胞系缭戾不顺则胞为之转,胞转则不得溺也。由是下气上逆而倚息,上气不能下通而烦热不得卧。治以肾气丸者,下焦之气肾主之,肾气得理,庶缭者顺,戾者平,而闭乃通耳。”
  [按语] 转胞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行,仅是其中一种。脾虚中气下陷,肺虚通调失职,妊娠胎气上迫等,都能导致胞系了戾而小便不利,治应辨证施治。朱丹溪《丹溪心法》用补中益气汤,程钟龄《心悟》用茯苓升麻汤(赤、白茯苓,升麻,当归,川芎,苎麻根,急流水煎,或调琥珀末更佳)皆为其例,可补本条之不足。
&妇人也有这么一种病,饮食如故,饮食如故可以说是里无病,不是胃肠有什么病。他说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咱们说那个短气都是里头停水了,这个倚息,人得靠着东西才能呼吸,要不他就气短得厉害,这和小青龙汤里有个咳逆倚息不得卧是一样的,不过这个不咳逆,就是短气。
&凭依物而来呼吸,就叫倚息,这是什么呢,这就是停水,这个水在里头,它不下行,它停在上边,它压迫横隔膜,你躺也躺不下,越躺越往上压迫的更厉害。师曰:此名转胞,说这个是转胞病,这个胞指的是水胞,膀胱。不得溺也,这是由于转胞,膀胱啊有些扭转而不得溺,尿不得由下排出,所以压迫到上头。
& &什么原因呢?以胞系了戾,这个胞系指的是输尿管说的,膀胱咱们说它只有下口没上口,其实看这个解剖里头它有的,输尿管呀进到膀胱。了戾就是转折,转折了折迭了就叫了戾。故致此病,这个很好啊,这个就是人蓄水,咱们说的这个肾下垂呀,也常能够发生这种病,由于人的肌肉或者组织,它平时都有个紧张力量,可它现在松驰了,而输尿管曲曲转折,尿下不去了,所以甚至于这个肾脏也往下垂,压迫这个地方,所以他有这种病。
&但利小便则愈,肾气丸主之,用普通的利小便不行,得用肾气丸。肾气丸这个药啊,里面净是补药嘛,主要的是它能够恢复机体的机能,使这个输尿管弛纵的力量恢复了,那自然这个小便也就利了,肾气丸也是利小便的药,但是它是起强壮作用,里面主要是附子的作用,所以这个八味肾气丸啊,你要把附子、桂枝拿掉,它就不起这个作用了,一点儿也不起作用了。附子这个药啊,它能够使沉衰的机能得到振兴。
&由于这一段说的八味肾气丸啊,可以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像这个妇人阴吹,就是子宫下垂呀,用八味肾气丸的机会也很多,它就是这个组织太松驰了,肾气丸它能够恢复这个机能,所以肾气丸的应用啊,前头有,它对下焦虚衰是起作用的,古人对肾气丸这个名字起得也好,它对下焦沉衰引起的一切症候使起作用的。阳痿不是补不得,也有这种阳痿,真正是下焦沉衰的,用肾气丸也有治好的。八味肾气丸如去掉桂、附就叫六味地黄丸,什么用也没有,就起不了这个作用了,咱们补肾就单用这六味,后又出了个十味地黄丸。
“溺”和咱们现在写的“尿”,是通假字,一样的。转胞,看“饮食如故”,病不在中焦,“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也是一种烦躁的表现,躺不下,坐也坐不稳,是一个倚息的坐位,因排尿困难,相当于尿潴留的情况,它在杂病范围里面,起名叫做“转胞不得溺”。《讲义》说,肾虚转胞的证治,是针对转胞的主证,是脐下急痛,小便不通,病机仍然得属于肾阳的虚弱,或者说肾气的虚弱,是肾阳虚的原因。所以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因为病机相同,证候相同,治法相同,尽管有小便不通,有小便反多的症状不同,肾气丸已经讲过了,由此而引申的,对转胞不得溺,肾气丸所发挥的作用,是振奋肾阳,通利小便。小便得利,这个症状就得解了,
肾气丸是补肾阳的,就是阴中求阳,以肾阳虚为主的病证,才能用八味丸、金匮肾气丸。我觉得,第一,月经后期,月经量过少者,也可以在肾气丸的基础上,加养血调经之品,养血调经的话,用归、芎、芍,要是她月经量少,你可以换赤芍,再就是加用枸杞子、杜仲,必要的时候,可以加炮姜,或者加肉桂,加川牛膝,来增强温肾活血,引血下行之力。第二,就是肾阳虚的带下,可在八味肾气丸的基础上,加上沙苑蒺藜、桑螵蛸、白茯苓,这本来是茯苓都有了,我说是加重茯苓的用量,也可以加用斑鳖,通草,使它利尿的作用能够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大家会觉得,说你不是治带下吗怎么用利尿药呢?我说的意思,桑螵蛸它是缩尿的药物,用白茯苓,因为带下一类病证,有时责之于脾,不单一从肾上考虑,白茯苓补利兼优,既要给湿邪,就是寒湿带下有一个出路,同时又温补脾肾,给它从根上治,标本兼治。第三,肾虚型的,偏肾阳虚的治动不安,可以用肾气丸,那么加人参、白术、川断、阿胶、桑寄生、菟丝子,这就等于把咱们所讲的安胎药,像砂仁、紫苏,这些都可以用的,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胎动不安,加海螵蛸、龙骨、牡蛎,这样的收敛性药物;胎动不安有的时候兼有阴道流血的情况,你直接用止血药,还莫不如用阿胶、海蛸,或者是龙骨、牡蛎,达到一种间接的固涩止血之效,让它以血养胎,这都是标本,或者说在治本的基础上,加用了相应的药物。
肾虚产后小便频数,或者小便失禁。刚才讲的是小便不通,就是尿潴留太重了,现在我讲的就是肾虚以后,产后小便频数或者是小便失禁的,那你就加上缩尿药,益智仁、桑螵蛸,或者是补骨脂、菟丝子,这样的药物都行,这是关于肾气丸法,而不是说肾气丸,在《金匮要略》的五用,是我把它在妇科里面的应用,给大家扩展,做了一下举例。这是强调了肝与脾的关系。
在中医妇科里面,对于更年期的宫血,青春期的宫血诊疗比较棘手,情况非常复杂,但是,青春期的宫血只要她坚持治疗,中医方药肯定是有效的,也可以间断地使用西药,配合治疗青春期宫血。更年期的功血,我已经讲了是功能性的,中药治疗的优长。理论上更年期宫血,是以肾虚为致病之本,从仲景强调重视肝脾,引申到肾的问题,以肾虚为致病之本。在治疗上,必须注意补肾培本的问题。你强调脾是用小建中汤,去培土建中。现在肾气丸法,也是补肾培本。因为阴阳互根的原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所以补阴。补虚者,补肾阴为主,佐以扶肾阳;阳虚者,温补肾阳同时,应该注意滋补肾阴。肾气丸就都给你壮肾阳为目的,但是阴中求阳,而且补阴的药是大剂量的。第二,更年期肾气渐衰,全靠后天脾胃来滋养,所以以后天养先天,在妇人的更年期宫血上,这个理论一定要应用。不管是童幼还是妇人,在她天癸未行之间,一个是青春期的宫血,是天癸刚出动的时候,它还没有纳入正常的一种情况,还有一类,就是绝经期的前后。青春期宫血你硬去塞流,硬去止血,效果是非常不好的,应该考虑是她肾的功能还没有成熟,要用补肾的办法使它治其本。刘河间《河间六书》里面讲:“天癸既行,皆从厥阴论之,天癸既绝,乃属太阴经也”,这个理论很有指导意义的,它有源到流的关系,比方说,青春期前后的治疗,应该着重于肾,育龄期着眼于肝,而绝经期的时候,一定要着重于脾,同时要兼顾肾,或者说以肾为主,兼顾于脾,以脾养先天。更年期的宫血,有止血的阶段,要着重于肾,兼顾肝、脾,因为肝和冲脉的关系,肝是冲脉之本,司血海的问题,藏血的问题,所以,不仅要以脾来养肾,那是从脾虚来讲,从藏血的角度讲,你不能离乎肝。关于脾统血,肝藏血的观念,一定要考虑像六味地黄丸,包括左归饮、丸,以及归脾丸,归脾汤,可养肝、补脾、固肾善其后,引血归经,都是很有道理的。
第20条(阴冷寒湿带下的治法)
  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药。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仁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许,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
  从“温阴中”三字,可知病人自觉阴中寒冷甚至连及后阴、股腋。从药测证,本证应有带下,腰酸重,阴搔痒等症状。病由阴寒湿浊之邪凝着于下焦所致。故用蛇床子散作为坐药,直接温其受邪之处,以暖宫除湿,杀虫止痒。
【中心思想】
  本条指出阴冷寒湿带下的治法。
【教学参考】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阴寒,阴中寒也。寒则生湿,蛇床子温以去寒,合白粉燥以除湿也。此病在阴中而不关脏腑,故但纳药阴中自愈。”
  [按语] 《医宗金鉴·妇科心法》主张本病可在内服桂附地黄丸的同时,外用蛇床子、吴茱萸、远志、干姜等分末,棉裹纳阴中,可收良效。
本方与矾石丸同治带下,均有杀虫止痒作用,且皆外用方,但本方苦温燥湿,主治下焦寒湿证;矾石丸清热燥湿,主治下焦湿热证。可知,带下因湿而生,其证当分寒热。这对带下病内服方剂的创制及辨证论治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蛇床子这个药啊,它是杀虫止痒、治恶疮等等的作用,杀虫杀菌的。他用这个药呢,是温阴中坐药,主要的是妇人自己觉得子宫里头有寒,但也许是生疮,也许是湿痒,你们用蛇床子散这种坐药的法子都好使的,就用这一味药,把它做成末子,和白粉少许,白粉是指铅粉说的,铅粉也杀菌燥湿,总而言之是去湿去痒,但是有湿就寒。和令相得,如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她自己感觉里头凉,纳之自然温。
(1.阴寒,亦指阴庭之寒冷而言。俗解作子宫寒。非。以坐药外治。不能温子宫故也。坐药者,纳之而坐。非一时取效之谓。故方后曰绵裹者,恐其坐久致化之义也。凡妇人一切纳药、坐药、洗药。俱与深远之脏腑无干,而为外症。外症而治以内药。既失之迂,而且虞脏腑之喜恶不齐。先为药病也。故外症皆从外治之例。本草称蛇虺喜卧其下。故有蛇床虺床之名,则其性之温暖可知。又味辛而甘。夫辛甘主散,则其温暖之性,为能横施旁达又可知。用为坐药,而阴寒自温可必也。客有素读仲景之书,而难予者曰。阴非独寒。必子宫上冷而后下阴户者,本衣冠文物主坐药,而子谓但温阴庭,而非子宫之药。毋乃所见之偏且执耶。余曰,是非客所知也。
夫金匮一书。分门立论,其就症列方者,大似玉碎珠零。金星宝片。殊无可贵,是在灵机无碍者,会其全神。譬之重漆围屏。钳镶斗缝,则异彩奇光。照耀堂奥,而成玻璃世界。客之所见者,屑末而已矣。乌足以知此哉。诚如客言。彼子宫之寒在先天者,肾气丸不具在乎。在后天者,理中丸不具在乎。何妨以内药先温其本,而后以外药兼治其标耶,且云坐药可上温子宫,则亦将以漱口不下咽者,能愈中焦疾苦乎。客失笑而语塞。
沈明宗曰:此治阴掣痛,少腹恶寒之方也。胞门阳虚受寒,现证不一,非惟少腹恶寒之一证也。但寒从阴户所受,不从表出,当温其受邪之处,则病得愈,故以蛇床子一味,大热温助其阳,纳入阴中,俾子宫得暖,邪去而病自愈矣。)
第21条(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证治)
  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
  狼牙汤方:
  狼牙&三两
  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棉缠筋如茧,浸汤沥阴中,日四遍。
  少阴属肾,肾主二阴,少阴脉滑而数,说明下焦蕴有湿热。若湿热之邪聚于前阴,日久必致阴中痒痛糜烂,并伴有带浊淋漓。治用狼牙汤煎水洗涤阴中,旨在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狼牙草味苦性寒,清热杀虫,唯药肆多缺,陈修园提出用狼毒代之。
【中心思想】
  本条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证治。
&这种病妇科也常见,一般呢用狼牙汤洗,狼牙也是治疮痒的一种药,尤其对阴疮挻好使。这个阴疮的地方呀用狼牙汤洗,内面洗不着,所以用绵缠,就像现在用的棉花球呀,蚕茧那么大,浸汤沥阴中,来洗涤,这不是在外头,一天可以洗四遍,这都是一种外用药。
1.阴中,即前阴也。生疮蚀烂,乃湿热不洁而生也。用狼牙汤洗之,以除湿热杀也。狼牙非狼之牙,乃狼牙草也,如不得,以狼毒代之亦可。其疮深,洗不可及,则用后法也。)
  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膏发煎方:见黄疸中。
  阴吹:指前阴出气,如后阴矢气一样。
  正喧:意谓前阴出气较频繁,甚至声响连续不断。
  本条所论,为胃肠燥结,腑气不畅,以致浊气下泄,干及前阴,而发生阴中出气有声之症。本证除阴吹而正喧外,还当有大便燥结,小便欠利之症,在病机上,除胃肠燥结外,还兼有瘀血,故治用猪膏发煎化瘀润肠通便,使浊气下泄归于肠道,则其病自愈。
【教学参考】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阴吹,阴中出声如大便矢气之状,连续不绝,故曰正喧。大便结而不通,是以阳明下行之气不得从其故道,而乃别走旁窍也。猪膏发煎润导大便,便通气自归矣。”
&这个病我遇到过一个,是在我私人开业的时候,有个半大老太太是这样,她那个厉害得很,坐哪不敢动,一动呀那声音大得很,叫阴吹呀,这个吹气的吹呀。那么这种病大概都是谷气实,这个谷气实啊,吃泻药不行,它不是实证,是一个虚证,你看看这个胃气下陷,李东垣说的那个清阳下陷哪种样子。虽然下陷,可是它是大便不通,所以说此谷气之实也。用膏发煎,膏发煎前头咱们讲过,猪膏就是猪油了,把它炼了,把头发放猪油里头,油开了头发就化成灰了,这个东西是通大便的,古人治疗发黄有时候也用这个法子,前面也有提过。
(1.从前阴失气,故曰阴吹。从后阴失气,为大肠之正路,故曰正喧。盖谓胃中之气下泄。以致由前阴之间道吹出。又由后阴之正道喧响者,此因胃能受榖。脾能消榖。但因大肠液燥而便结。以致谷气实。大肠正路喧传之而不足。又从小肠之岔路,而气与水化俱迸也。夫实则失气,是非令其大便流通。俾谷气下平不可。然若投以攻下之剂,是责脾胃之无辜。必至反不能食而
胀矣。故以滑肠胃之猪膏。滋血液之乱发。熬以为煎,则乾结得之而润下。将谷气平,而正喧者亦自止。复何阴吹之有哉。钱塘李氏。谓正喧即阴吹之喧响。
2.肾虚不固,则气下泄,阴吹而正喧,谓前阴出气有声也,此谷气之实,谓胃气实而肾气虚也。以诃黎勒丸,固下气而泻谷气也。)
【本篇小结】
     ┌ 热入血室──小柴胡汤
     │
     │     ┌ 因瘀血者──土瓜根散
     │     │
     │ 经水不利┤ 因血与小俱结血室者──大黄甘遂汤
     │     │
     │     └ 因瘀血结实者──抵当汤
     │
     │ 带下:内有干血,郁为湿热而下白带──矾石丸
     │
     │    寒湿带下──蛇床子散
     │
     │    ┌ 冲任虚寒兼有瘀血者──温经汤
     │    │
     │ 漏下 ┤ 半产漏下因虚寒者──旋复花汤
杂病治疗 ┤    │
     │    └ 陷经──胶姜汤
     │
     │    ┌ 腹中血气刺痛者──红蓝花酒
     │    │
     │ 腹痛 ┤ 气滞血瘀兼有水气者──当归芍药散
     │    │
     │    └ 脾胃阳虚里急腹痛──小建中汤
     │
     │ 脏躁:甘麦大枣汤
     │
     │ 梅核气:半夏厚朴汤
     │
     │ 转胞:肾气丸
     │
     │ 阴吹:膏发煎导之
     │
     │ 阴浊:狼牙汤洗之
     │
     └ 其它:上焦寒饮误下成痞,先用小青龙汤,后用泻心汤治小儿疳虫蚀齿方
妇人杂病┬病因┬因虚──气虚血少┐         ┌月经失调&
    │  │积冷──寒冷久积├气血失调,冲任损伤┤&
    │  └结气──气机郁结┘         └三焦病证&
    │病位┬在上焦──肺┬寒饮伤肺──吐涎沫&
    │  │      └日久寒郁化热,损伤肺络──久成肺痈,形成损分&
    │  │在上焦──脾(肝)┬从寒化──绕脐寒疝,或两胠疼痛&
    │  │         └从热化──痛在关元,脉数无疮,肌若鱼鳞&
    │  │在下焦──肝肾冲任┬经候不匀,冷阴掣痛,少腹恶寒&
    │  │         │或引腰脊,下根气街,气冲急痛,膝胫疼烦&
    │  │         │奄忽眩冒,状如厥癫&
    │  └         └或有忧惨,悲伤多嗔,此皆带下,非有鬼神&
    │杂病诊断:脉证合参,脉审阴阳,证辨虚实寒热   (08)&
    └杂病治则:既病早治,行其针药
梅核气┬概  念:病人自觉咽中如有炙脔(像有异物之感),咯之不出,&
   │     吞之不下,但与饮食无碍的一种病证(05)&
   │病因病机:七情郁结,气机不畅,津聚为痰,与气搏结,上逆咽喉所致&
   └证  治:痰气郁结──半夏厚朴汤──开结化痰,顺气降逆
脏 躁┬概  念:以精神不定或失常,无故悲伤欲哭,频作欠伸,神疲乏力等&
   │     为主要临床表现的&
   │病因病机:因情志不舒或思虑过多,肝郁化火,伤阴耗液,心脾两虚,&
   │     累及肺肾,脏阴不足,虚火躁动&
   └证  治:心脾两虚──甘麦大枣汤──补益心脾,安心宁神  (06)
月经病┬崩  漏┬崩漏:经血非时而下,或量多如注,或量少淋漓不净者&
   │    │陷经:经气下陷,下血不止&
   │    │证治┬冲任虚寒挟瘀──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09)&
   │    └  └冲任虚寒──胶姜汤──(12)&
   │经水不利──血瘀气滞──土瓜根散(10)&
   │经水闭阻──瘀热内结──抵当汤(14)&
   └水血俱结血室──大黄甘遂汤──(13)&
带下病┬湿热带下──矾石丸(内脏中)──祛湿热止滞(15)&
   │寒湿带下──蛇床子散(绵裹内之)──暖(20)&
   │瘀血内阻──红蓝花酒方──活血行瘀,利气止痛(16)&
   │肝脾不调──当归芍药散──调和肝脾(17)&
   └脾胃虚寒──小建中汤──培土建中(18)&
妇人转胞┬转胞:因肾气虚弱,膀胱气化不利&
    │&
    └证治:肾气丸──振奋肾阳,通利小便(19)&
前阴诸疾┬阴疮:温热蕴结前阴──狼牙汤──(21)&
    │阴吹┬概念:&
    └  └证治:&
热入血室┬小柴胡汤&
.什么叫热入血室,如何辨证治疗?
  答:广义的血室是对子宫、肝、冲任脉的综合概括。所谓“热入血室”就是妇人月经期间适遇外感,邪热与血互相搏结所造成的病变,或不值经期而热迫下行,以致前阴下血,均称为“热入血室”。由于素体有强弱,感邪有深浅,所以表现症状也不尽相同,治法也随之而异。若因外感邪热,经水适断,热邪乘虚侵入血室与血相搏,以致血结不行,波及肝胆,故同时伴见往来寒热,发作有时等症。治用小柴胡汤加活血之品以清肝胆之热,散血室之结。若外感邪热,经水适来,热邪乘虚而入血室,其主症是昼日明了,暮则谵语,此谵语既非阳明里实,亦非邪入心包,乃热入血室所致,所以治疗时禁犯胃气及上中二焦。因仍有发热,故仍主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本证因经水未停,邪可借血行而解。
  热入血室,表证已罢,“热除脉迟,身凉和”,但由于瘀热尚结血室,故见胸胁满痛,如结胸之状,且有谵语,治当刺期门,期门为肝之募穴,故刺之以泻实清热,所谓“随其实而取之”之意。若不逢经期,由于里热太甚,侵入血室,迫血下行,故出现前阴下血,谵语,此亦为热入血室,虽无少阳表证,在治疗上仍刺期门,以泻其实热,使周身汗出而愈。&
2.试述梅核气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答:梅核气发病多因情志不遂,气机不利,津液失布,痰凝咽喉所致,故临床上多表现为病人自觉咽中有异物阻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饮食吞咽无碍,亦无疼痛之感,伴有精神抑郁,胸脘满闷,喜太息,苔腻,脉缓滑等症。治疗宜用半夏厚朴汤开结化痰,顺气降逆。方中半夏、厚朴、生姜辛以散结,苦以降逆,佐以茯苓利饮化痰,苏叶宣气解郁,合而用之,则气顺痰消,咽中炙脔之感可除。&
.何谓脏躁病,如何治疗?
答:脏躁是由于情志抑郁或思虑过极,肝郁化火伤阴;或产后亡血,病后伤阴,以致内脏阴液不足所致的以精神病变为主的疾病。其主要症状一般表现有精神失常,无故悲伤欲哭,喜怒不节,频作欠伸,神疲乏力等。治疗以甘麦大枣汤补养心脾,甘润缓急。&
4.试分析温经汤方证。
答:本篇用温经汤治疗“妇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之证。病由冲任虚寒,曾经半产,瘀血停留于少腹所致。瘀血停留于少腹,故有腹满里急,或伴有刺痛、拒按等症。漏血数十日不止,阴血势必耗损,以致阴虚生内热,故暮即发热,手掌烦热。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津液失于上润,故唇口干燥。方用温经汤温养血脉,使虚寒得以补,瘀血得以行,从而起到温经行瘀之效。方中用吴茱萸、生姜、桂枝温经散寒,以暖胞宫;当归、芍药、川芎、阿胶补血益阴;丹皮配芍药凉血祛瘀兼退虚热,麦冬润燥;半夏配生姜和胃降逆;人参、甘草补中益气以开化源。&
5.妇人腹痛如何辨证论治?
答:张仲景对妇人杂病腹痛的论治是从肝、脾立论,又有气、血、虚、实之分。属肝血瘀滞者,症见腹中刺痛,病位不变,经行紊乱,下血多块,宜用红蓝花酒祛瘀止痛。若属脾胃虚寒者,当见腹痛里急,其痛绵绵,喜温喜按,身体倦怠,少气懒言,食少便溏,治用小建中汤温中益气,散寒止痛。如属肝脾不和,可见腹痛拘挛,急躁易怒,身体浮肿,小便不利等症,宜用当归芍药散养血舒肝,健脾利湿,调和肝脾。&
.月经不调如何辨证论治?
答:就本篇所论,引起月经不调主要有瘀血内阻和水血互结等原因。瘀血所致的月经不调可见经水不利,量少色紫,少腹满痛,按之有硬块,舌质紫黯,脉涩等症。治疗当以土瓜根行气活血通瘀。如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一两等于多少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