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近视手术价格#

飞秒激光近视手术 每个人都适合吗
&  飞秒激光属于治疗近视眼的手术之一,它的优势在于用时短,矫正稳定。但是适合每个人吗?做飞秒激光近视手术有没有什么禁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石家庄25岁的刘某平时戴着600度隐形眼镜,眼睛很容易干涩不适。为了摆脱眼镜的束缚,他来到医院做激光近视手术。没想到只用了十分钟,手术就完成了。第二天复诊,双眼视力均为1.2,刘某十分高兴。  其实,激光近视手术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有严格要求,具体讲有以下几方面:  年龄:一般来说,各类屈光手术都主要是面向成年人的,年龄在18-55岁。不过,具体到不同的手术方式和不同的眼部条件,年龄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  屈光度稳定:一般来说,在接受屈光手术之前,最好是过去两年内屈光度数比较稳定。一般把100度以内的变化认为是稳定的。当然,这个要求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是很难判断屈光度数是否稳定。轻中度近视的判断比较容易。高度近视的患者,平时配眼镜可能就没有充分矫正,所以,验光结果会比以前的眼镜度数高,也不能就判断是度数不稳定。  心理健康:首先,应该认识到,屈光手术不过是一种替代眼镜的光学矫正,不可能达到超出正常的视力。而且,术后可能会有一些视觉质量的改变,比如晚上开车时看到灯光周围有光晕、眩光等。这些症状并不会引起太多的问题。但是,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人,可能会因为一些视觉质量的改变,或者因为干眼症等问题,忧心忡忡。  眼部检查符合手术条件:这些检查结果包括:角膜厚度、角膜地形图、眼压、角膜、眼底等。还有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眼部AB超等,以全面评估眼睛状况,一方面要判断是否适合手术,另一方面还要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身体健康:对于一些可能影响角膜愈合的全身疾病,如全身结缔组织疾病、免疫性疾病,一般不能考虑做手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等疾病,要经过治疗,在安全范围内,方可谨慎选择手术。  特殊情况的手术:对于一些以前已经做过屈光手术或者其他眼科手术的患者,在合适的情况下,也是可以考虑接受手术补矫。一般来说,以前做过LASIK、LASEK等激光近视手术的患者,如果视力欠佳,需要再次手术,一般需要在第一次手术后至少3-6个月,方可选择手术。如果以前做过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或者角膜移植等手术,需要稳定2年以后方可考虑做LASIK手术。&  近视眼手术最佳年龄  近视眼手术最佳年龄是18-50岁。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仍然会存在眼轴变长的情况。此类近视者如果在眼睛的屈光度数还未完全稳定时盲目接受近视眼手术,术后再长近视的可能性较大,不能保证近视眼手术效果的稳定性。&  不过,如果近视患者的年龄超过50岁的话,视力就会慢慢的衰退了,还会有老花,这些近视眼患者通过术前检查的很少,如果还是做了近视眼手术进行矫正视力的话,手术之后的效果是不能保证的,还有可能弊大于利的。  18岁至50岁这个年龄段也是一个相对概念,需要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考虑。若从事体育、舞蹈、公关等职业,年龄可放至到45岁甚至50岁;若从事的是伏案工作较多的职业,如公务员、教师、记者等,则考虑35岁以后不要再做手术。因为人在40岁左右眼睛开始“发花”(即老视),行近视手术后,观远处很清晰,但伏案工作时需戴“老花镜”。
相关阅读推荐:
头皮痒是常见的一种头皮健康问题,很多不同年龄段的...
人们因为遗传,或者生活习惯的差异等,所以体质都是...
皮肤粗糙是一种让人十分头疼的事情,很多朋友在遇到...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被曝有后遗症_消费也理财-曝光台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激光治疗近视手术被曝有后遗症
不少关于激光近视手术的广告都只片面渲染手术效果,对其风险避而不谈。CFP图片
  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后遗症出现引关注 医疗机构对手术风险避而不谈属误导 近四成人不适合做激光近视手术&
  晨报记者 陈里予 陈抒怡
  昨天,有媒体报道称,台湾重量级眼科专家蔡瑞芳教授认为,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后遗症陆续出现,因而决定不再做这种手术。一时间,多年来备受质疑的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又被推到风口浪尖。
  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对眼睛要求颇高,约四成人不宜接受该手术。然而,目前有个别医院为了追求经济利益随便放宽手术门槛。昨天,本市多位顶尖眼科专家指出,如果严格筛选手术对象,做好术后随访,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基本安全。据统计,去年上海有约3万人做了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
  技术、手术对象都有要求
  19年前,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上海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耳鼻喉科医院褚仁远教授是大陆第一个进行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专家。
  昨天下午,褚仁远表示,蔡瑞芳教授所说的视力下降问题应是指视觉质量,而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与手术设备、技术以及手术对象的合理筛选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所有的准分子激光手术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在人的角膜上造出曲线,只是手术方法在不断改进,设备在不断更新,现在使用的都已经是五代设备了,精确性和安全性都是有保证的。”
  瑞金医院目前已经有7万多人接受了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瑞金医院瑞视眼科教授廉井财表示,“我们对手术对象进行长期追踪,出现视力倒退情况的只占很小比例,出现严重角膜疾病的人也在极少数。”
  不过,廉井财强调,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是可选择的手术,实际上门槛颇高。在门诊中,每10个想做该手术的人中,只有6人符合条件。
  例如戴隐形眼镜后出现严重角膜炎的、角膜比较薄、近视高于1200度、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近视不稳定的人,甚至是全身有免疫性疾病的人都不符合手术条件。个别人本身体质、眼球状部和术后保养不当等,可能会出现相关症状。只要做好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一般术后都没有什么异常现象。
  目前,上海有23家医疗机构开展此类手术。上海市眼科质量控制中心每年对此类手术的设备进行跟踪监测,每年还要对这些设备进行分析,保证其准确性和安全性。同时,对于手术用刀片的检查,从2010年发现个别医院一块刀片用于两三个手术对象,到2011年所有上海医疗机构都严格执行一块刀片只能用一个手术对象的规定。去年,上海有约3万人接受了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
  广告回避手术风险系误导
  遗憾的是,个别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将近视手术“变味”了,广告一味渲染其正面效果,而对其风险回避不谈。还有些医生擅自放宽了手术标准,在选择手术对象时急功近利。比如给干眼症患者进行该手术,给不适合立即做手术者进行手术。还有很多医生让手术对象蒙住一只眼睛进行逐个单眼验光,忽略了人类平时是两只眼睛同时看物体,这就导致不能实现最大双眼单视,削弱了视觉的融合立体感,降低了视觉质量。
  “每种手术都有它技术上的缺陷,现在还没有一种手术能规避所有风险,不可能做到绝对的可靠安全。”褚仁远建议,任何手术能不做就不做,从母体带来的任何器官都是有存在价值的。和国外相比,国内近视手术炒得过热,还有很多相关问题有待解决。
  眼科专家指出,即便手术成功,也只能说明它在一定的年龄段适应,人到老年后,视力仍会出现新的变化,这时还有矫正老化的问题。所以不能轻信所谓的“手术绝对安全可靠,绝对无创伤”。激光手术有风险,如果必须要做,一定多多咨询,不要受广告的误导,对相关医疗机构的仪器设备、医生技术水平了解清楚后才能做手术。
  [个案调查]
  人物:倪女士
  术后情况:8年来视力一直保持在1.2以上
  “我觉得激光手术效果不错,让我终于摆脱了戴眼镜的困扰。”今年38岁的倪女士在谈到8年前自己接受的眼科激光手术时仍感触良多。8年前,她的左右眼近视度数分别为500度和550度,长时间佩戴眼镜让她感觉很不方便。为此,倪女士在咨询了好几个眼科医生后接受了激光手术。倪女士说,她的手术很成功,8年来,她的视力一直保持在1.2以上,没有衰退的迹象。不过,和她同一批做手术的另一个女士就没她这么幸运了,当时这个女士术后有点不适应,感到不舒服。
  人物:俞先生
  术后情况:一只眼睛度数加深至150度
  今年31岁的俞先生在2003年时接受了眼科激光手术。术后两眼视力都是1.5,完全没有度数。不过,最近几年,其中一只眼睛的度数已经达到150度。“手术前,医生就跟我说,度数深的那只眼睛有可能出现度数恢复的情况。”不过,俞先生现在开始担心,“今后这只眼睛的度数会不会继续加深?加深后怎么办?”
  人物:佟小姐
  术后情况:晚上看不清红绿灯
  “2007年中秋节做的手术,直到现在都感觉不太适应。”佟小姐说,手术后,她始终觉得有些不对劲。特别是晚上,眼睛容易出现“散光”症状。“比如路口有红绿灯,正常人看到红灯和绿灯界限分明,但在我看来,红、绿、黄灯都晕开连成一片。”
  她为此咨询过医生,但医生告诉她,这只是因为她不适应。另外,佟小姐也出现了术后视力衰退的现象。“随着时间推移,感觉视力开始下降,不如刚做好手术时看得清。”
  [专家问答]
  接受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市民应该注意些什么?昨天,第十人民医院准分子激光科副主任于靖就以下问题进行了解答。
  问:做激光近视手术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答:首先近视患者要有明确的摘镜需求;年龄在18-50周岁之间,近两年屈光度数稳定,其发展速度每年不大于0.50D;角膜厚度大于 450μm,屈光度数在 100度―1200度以内,远视不超过600度,散光不超过600度;眼部检查无活动性眼病;对手术的优点和缺点有完整而细致的理解,对手术结果的期望符合现实;无自身免疫性疾病。
  问: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答: 1、眼部保护:术后第一周,是关键时期,应保护好眼部,避免揉眼及眼部进水,因此在洗脸、洗澡时应特别加以注意,一周内洗头时最好到理发店干洗;
  2、点药:按医生的要求点药,术后用药不当也会影响手术效果;
  3、复查:确保按医生要求复诊,一定要定期复查眼压,避免激素性青光眼的发生;
  4、用眼:伤口愈合需要一个过程,术后会有一段恢复期,所以一周之内应注意休息,少量用眼;一周后可恢复正常工作;一个月之内最好能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眼;
  5、驾车:一个月内尽量减少夜间驾车,白天驾车也应加以注意;
  6、运动:术后一周内,避免剧烈活动时将汗水流入眼中;避免可能会造成对头部和眼部撞击的运动项目,尤其是高度近视患者,因其本身的眼底状态欠佳,更应注意保护;术后四十天内禁止游泳;
  7、化妆:术后三日内最好不要化妆,以免碰及眼部;两周内最好不要画眼线及涂睫毛膏。
  问:术后需长期面对电脑,会不会影响术后效果?
  答:接受准分子手术的患者大多在18周岁以上,近视度数相对稳定,术后面对电脑,一般不会影响手术效果,但也要适当休息,不要过度疲劳。多吃各种水果,特别是柑桔类水果,还应多吃绿色蔬菜、粮食、鱼和鸡蛋。此外,多喝水对减轻眼睛干燥也有帮助。
  问:激光近视手术术后要用多久的药?术后需要怎样保养?
  答:术后滴眼药的种类和次数,医生会仔细交代。术后一周内不食刺激性食物,术后两周内洗头洗脸时不宜将水溅入眼内,不宜揉眼,术后一个月内勿游泳,不在眼部使用化妆品并避免异物进入眼内。
& 相关报道:
更多关于&&&&&&&&& 的新闻对已经决定接受激光治疗近视手术的人,有哪些建议? - 知乎649被浏览149316分享邀请回答/post/148.html)二、LASIK 手术1、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多的全激光近视矫正手术方法。整个手术由飞秒激光和准分子激光两台设备共同完成,手术过程分为四个步骤:第一,由飞秒激光制作一个角膜瓣;第二,掀开角膜瓣;第三,准分子激光切削角膜;第四,将角膜瓣恢复到原位。能够完成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分子激光近视手术有代表性的设备组合:A.美国ALCON公司的FS200飞秒激光机和EX500准分子激光机。B. 美国AMO公司的Intralase飞秒激光机和VISX S4 IR准分子激光机。2、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的原理,首先在角膜相对较深的层面切割一个特定直径和曲率的界面,再在相对较浅的角膜层面切削另一个特定直径和曲率的界面,两个界面周边相交,形成了一个凸透镜形状的薄层角膜组织,最后通过一个小小的角膜切口,用镊子把已制作好的凸透镜形状的薄层角膜组织取出,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能够完成全飞秒激光近视手术的设备:德国ZEISS公司的 VISUMAX 飞秒激光机3、全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同以上二种方法相比,全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过程更为简单,手术时间也非常短,手术过程中没有任何手术器械接触到角膜,无需切开角膜、无需制作角膜瓣,整个手术过程均由准分子激光一步完成。能够完成全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的设备:德国SCHWIND公司的AMARIS 500 准分子激光机关于“全飞秒”手术(SMILE手术)多说几句详见:“全飞秒”手术不需要准分子激光,完全用飞秒激光完成,用飞秒激光进行两次不同深度的扫描,不做角膜瓣,只在侧面边缘制作一个弧长3~4mm的周切口,然后从侧面的小切口将切掉的组织取出。近视度数较高的人,被游离出来的角膜组织也较多(较厚),取出时相对较容易(几十~150微米)。对低度近视而言,需要取出的组织只有十几~几十微米,这么薄的角膜组织要通过一个小切口完整取出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优势:整个手术过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化,避免了角膜瓣引起的像差发生,具有更完整的角膜生物力学特性、更少的神经损伤、更低的干眼发生率。局限性:只能矫正800~1000度的近视。低度近视者所需切除的透镜较薄,经小切口完整取出角膜组织的难度加大。超过1000度的超高度近视者也不适合这种方式。(另外,似乎不能进行个性化手术,也就是不支持波前相差引导,但有的医生又说能……囧)三、同样设备下的不同手术方式你在医院的墙上也许能看到类似这种东西:每种价格相差千元,然后医生说的也很含糊,其实翻译成通俗的说法就是:1、波前相差+虹膜定位+超薄角膜瓣
的飞秒;2、波前相差+虹膜定位
的飞秒;3、超薄角膜瓣(SBK)
的飞秒;4、普通飞秒。“波前相差+虹膜定位”就是个性化飞秒手术,如果需要校正散光,就是这种,而“超薄角膜瓣”是针对角膜厚度比较薄的人,角膜厚度正常的人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但选择“超薄角膜瓣”可以提高校正后的视觉质量,详见:关于“波前相差引导的激光手术”、“角膜地形图引导的激光手术”、“Q值引导的激光手术”,详见波前相差()=======================================四、设备飞秒激光
准分子激光
是不同的设备,一般的手术中需要同时用到这两种设备。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量最大的设备品牌由高到低大概是:威视、爱尔康、博士伦、鹰视、尼德克、雷塞、蔡司、舒荣;国内的使用情况有些不同于国外,大概的由高到低顺序是:威视、鹰视、博士伦、尼德克。其他的几个品牌,装机量太低,没有比较价值。飞秒激光设备中 美国的IntraLase 参数和性能指标不是最牛的,但是装机数量全球最多,临床使用时间也最长,还号称是唯一获得美国宇航局认可的“宇航飞秒”(未找到官方出处,请自行辨别)不同设备对手术选择的影响就是,例如内地某省会城市,可以见到以下设备:某眼科医院:美国 Intralase FS60 (不是最新,最新是 iFS 150)某武警医院:瑞士Fiemer LDV 达芬奇某人民医院:德国卡尔蔡司 VisuMax 全飞秒另外某医院:德国鹰视 FS200 (准分子激光设备应该是 EX500)美国 Intralase FS60 仅仅是第四代设备,目前国内有最新的是第五代 iFS150,换句话说,如果你想做 美国 Intralase iFS150 的飞秒手术,则需要到外地去做。
(目前唯一可以做“全飞秒”的设备)至于哪种设备更好,要不要追求最新设备,以及选择哪家医院最好?我也不知道,期待专业人士其他可以了解相关知识的博客:==================================附:一些流程和注意事项术前检查流程术前注意事项提醒已经接受或即将接受角膜屈光手术的朋友,一定要将你术前的角膜曲率和屈光度数(可以让医生提供数据)保存好,切记在以后做白内障手术时交给你的手术医生。术后注意事项1583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 个回答被折叠()11版:冰点探索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 &&& 往期回顾 & && &&&
激光矫正近视手术:没那么危险
本报记者 付雁南
中国青年报
&&&&南京郊区农村一所外来工子女学校课堂上的小学生。&&&&CFP供图
&&& 台湾医生蔡瑞芳从没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在海峡对岸成为新闻里的热门人物。
&&&&在一则被广泛转载的新闻中,这位眼科医生向记者宣布,自己不会再进行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因为根据他的长期观察,不少当年接受手术的患者,在十多年后视力出现了明显下降。
&&&&在台湾医学界,蔡瑞芳的地位“颇具分量”。事实上,19年前,就是他将还处在试验阶段的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第一次引入台湾。因此,他的宣言才会在海峡两岸同时掀起一场轩然大波:近视患者在网络上焦急询问“激光手术是不是靠不住了”,一家眼科医院的股价因此遭遇重挫,一家大陆媒体则充满感情地评论说,社会需要“蔡瑞芳式的医学良心”。
&&&&蔡瑞芳本人并没有料到这样的结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电话采访时,他表示,这场风波源于媒体的误解,自己并没有“主动宣布”停做激光矫正近视手术。
&&&&“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的安全性没有问题”,他说,“事实上,它还是一个相当完美的手术。”
&&&&我的原则是给病人挑选最好的治疗方法
&&&&令蔡瑞芳陷入舆论漩涡的,其实是一场没有做的手术。
&&&&一个星期前,台湾一位记者来到蔡瑞芳的诊所,希望介绍自己的朋友来接受激光矫正近视的手术。手术的全称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作为人体最精密的器官之一,人的眼球就像一台放电影的仪器:前方的角膜像凸透镜一样,将外界的光线折射、聚焦到眼球内部;而后方的视网膜就像一块大银幕,当角膜成像的焦点刚好落在视网膜上时,人就能清楚地看到外界的景象。
&&&&面对不同距离的画面,人眼能够通过肌肉的调节,改变屈光率,从而让成像始终保持清晰。不过,这一调整并非永远准确,对于一些人,眼球的屈光率变大或者前后轴变长,外界画面成像的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这时,他们只能看到近处的景象,对于远处的风景,则只能看到一片模糊的画面。这就是所谓的“近视”。
&&&&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就是通过激光来修正角膜的厚度,从而改变屈光率,使外界成像的焦点重新落在视网膜上。手术中,医生先用板层刀,将眼球表面的角膜切割四分之三圈,并且将它掀起——就像剥开橘子皮一样。在这层厚度只有100~180微米的“橘子皮”下,医生通过高能准分子脉冲激光,消除一定厚度的角膜基质后,再将掀起的角膜瓣覆盖回去。如此,角膜的厚度变薄,患者的视力也可以重新恢复。
&&&&据媒体报道,自1989年英国进行世界首例激光治疗近视手术以来,这一技术迅速成为近视患者的福音,全球有数千万近视患者受益而摘掉眼镜。中国大陆地区自1995年引进该技术后,也有数百万人接受了治疗。
&&&&在台湾地区,这一手术由蔡瑞芳在1993年率先引入。公开的资料显示,他曾经在美国迈阿密大学著名的巴斯康帕莫眼科医学院受训,也曾经担任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眼科部主任。后来,他创办了蔡瑞芳眼科诊所,并且在台北医学大学和复旦大学担任客座教授。
&&&&但这一回,面对记者介绍朋友来做手术的请求,他拒绝了。
&&&&“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做这个手术了。”蔡瑞芳当时对记者说。
&&&&但他的拒绝反而激起了记者更大的兴趣。在电话中,他询问蔡瑞芳不再进行这个手术的原因,随后又来到诊所,详细了解情况。
&&&&蔡瑞芳没有料想到,自己介绍的情况会成为新闻出现在第二天的报纸上,并且占据了头版头条的位置。
&&&&在这篇被大量转载的报道中,这位著名的医生表示,自己在最近一段时间遇到了六七位过去的患者,在手术十多年后出现了视力衰退。因此,他只能“基于医学良心,停开这种手术”。
&&&&对报道的内容,蔡瑞芳并不认同。尽管,在过去的半年里,他的确没有再做过这一手术。但他有自己的解释:“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为病人挑选最好的治疗办法。”
&&&&他举例说,如果一位患者患上了白内障,因为没有别的治疗方法,他只能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但近视患者不一样,除了开刀外,还完全可以通过配戴框架眼镜或者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所以,手术并不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很多时候,也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激光矫正近视手术仍然是划时代的医学创举。”蔡瑞芳说。他认为,这一手术能够准确地矫正视力,病人能够很快复原,角膜也不会因为手术而产生结疤,“是一个相当完美的手术”。
&&&&“我们过去曾经对激光治疗近视手术作过评估,它的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到现在为止,它的安全性依然没有问题。”蔡瑞芳强调。
&&&&做过激光治疗手术的人并不能完全“与正常人相同”
&&&&与其他手术相比,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的问题虽然相对较少,但仍然会存在一些可能的副作用。患者在遇到强光时会出现眩光,在夜间视力会减弱,这些都是手术前就会明确告知的反应。对大部分接受手术的人而言,这些副作用也完全在可容忍的范围内。
&&&&让蔡瑞芳提高警惕的是“角膜瓣”所造成的问题。当手术医生将掀起的“橘子皮”重新盖回眼球后,被激光切割过的部分会在两天内完全修复,但重新被覆盖上去的角膜无法再与周围的角膜衔接、愈合,而是会像一片花瓣一样,永远留在患者眼睛里。
&&&&大多数时候,这样的“角膜瓣”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即使用力揉眼睛也不会出现危险。但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蔡瑞芳遇到了五六位病人,因为眼球遭遇外力撞击而出现了角膜瓣移位的现象。蔡瑞芳介绍,这样的移位可以复原,但可能会造成角膜表皮细胞侵入角膜瓣,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也让手术治疗变得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角膜瓣的存在会改变这些患者其他病症的临床表现。蔡瑞芳曾经遇过一位感染了疱疹性角膜炎的患者,他没有这一病症常见的树枝状溃疡的表征,而是整个角膜都出现了水肿现象。蔡瑞芳花费了很长时间,考虑了很多种可能性,最后才得出正确的诊断。
&&&&“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只有20年的历史,角膜瓣也是新出现的事物。在诊断中,医生很少会考虑到它的影响,这就可能贻误患者的病情。”蔡瑞芳说。
&&&&引进激光矫正近视手术19年之后,蔡瑞芳仍然在不断追踪自己那些患者的病情。他发现,一些病人手术后一开始都没有问题,也没有白内障、青光眼和老年花斑病变等其他问题,但在十几年后,他们的视力会慢慢下降,时好时坏。通过抗炎药,蔡瑞芳能让他们的情况得到一定改善,但仍然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完全恢复正常。
&&&&他据此作出推论:如果患者本身有慢性发炎的疾病,比如过敏性结膜炎、干眼症症候群,并且在十几年里没有得到有效处理,那发炎细胞就有可能沉积在角膜瓣的空隙中,造成病人视力的反复。
&&&&不过,蔡瑞芳也强调,出现这些问题的概率并不高。在19年的治疗中,蔡瑞芳一共做过近一万例手术,如今出现视力下降到0.5左右的患者,只有10个人。
&&&&“我只是希望提出一个呼吁。”蔡瑞芳说。在他看来,如今,世界各地做过激光治疗近视的人数量之多,已经足够形成一个族群,他们的角膜结构和没做过手术的人是不一样的。
&&&&“我们应该正视这样一个结构的转变,因为它会影响到一些疾病的病理机制。”&蔡瑞芳说。
&&&&只要严格筛选病人、注意手术过程,激光矫正近视手术是安全的
&&&&相比于这些复杂的解释,普通人对这条新闻的反应则是非常直观的。
&&&&上个星期,一位医生在微博中记录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双眼300度近视的女患者希望激光治疗,但只愿意接受一只眼睛的手术。
&&&&“这样手术后双眼视力不均,会有不平衡感,还不如继续戴眼镜来得舒服。”这位医生说。
&&&&“台湾有个医生说,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在20年之后会有并发症。”这位女士说,“我很想手术,但还是要留下一只眼睛,预防万一。”
&&&&这让医生觉得匪夷所思。他在微博上说,因为一条新闻,宁愿在未来20年都忍受双眼视力的参差不齐。“台湾蔡瑞芳的言论严重误导了患者,确实值得商榷”。
&&&&在医学界,这条新闻也引起轩然大波。台湾眼科医学会向媒体表示,激光治疗近视手术在台湾出现副作用或者并发症的比率低于百分之一,只要注意手术过程、严格筛选病人,就是一种“相当安全的手术”。
&&&&在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出现之前,医学上已经有了一种相似的技术:自动板层角膜成型术(ALK)。与激光矫正近视手术相比,自动板层角膜成型术的步骤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就是在切割角膜基质的时候,它使用的是一种直径在200微米以内的角膜板层刀。
&&&&因此,切割更加准确的激光近视矫正技术出现的时候,蔡瑞芳觉得非常兴奋。当时,他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激光对内壁细胞的伤害几乎为零,也不会产生结疤反应,从各个角度来看,都是一种不错的技术。因此,他很快将这一技术引入台湾,并且比美国更早地应用于临床治疗。
&&&&唯一让他担心的,就是很多人觉得,做了激光手术,自己的近视被治好了,整个眼睛都和正常人一模一样。“这是不可能的。”蔡瑞芳说,“你要做近视手术,就要明白,你的角膜会被切割并且不会愈合。”
&&&&他建议一些本身是过敏性体质、发炎比较厉害、因不能戴隐形眼镜而想要开刀的患者谨慎考虑,因为长久的发炎很可能会造成日后视力的降低。他的一位患者,就因为视力下降到0.5,加上手术本身“夜间视力下降”和“眩光反应”的副作用,晚上无法开车,没办法接小孩放学了。
&&&&事实上,在激光手术的术前检查中,角膜炎、干眼症、圆锥角膜以及糖尿病患者,都是禁止接受手术的人群,而对于视网膜比较脆弱的人,这一手术同样有风险。
&&&&最严重的问题,是一些医疗机构为了赢利,故意弱化手术可能的问题。深圳市眼科医院眼表与角膜病科主任姚晓明向媒体透露,他曾接诊过12位接受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后发生角膜病变的患者。这些患者中有人术后视力严重回退,有人发生了严重的角膜感染,甚至还有人因为术后眼压升高,导致圆锥角膜视力严重衰退需要接受角膜移植手术。据患者反映,他们大多是轻信了一些不负责任的医疗机构的广告宣传,没有接受严格的检查就接受了手术。
&&&&不过,在蔡瑞芳看来,对于大部分普通人,只要接受了完整的术前检查,激光矫正近视手术仍然是一个可以选择的矫正视力方法。
&&&&从事科学报道的记者袁岳在10年前接受了激光矫正近视的手术,如今,他仍然认为这是“花在自己身上最值的一笔钱”:“手术后,在弱光下的视力会变差,老花的时间会提前,但对于一个喜欢运动和旅行的人,不戴眼镜的好处实在太明显了。”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激光近视手术价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