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和石榴皮的功效与作用、明矾能同用吗

哪些中西药不能同时服用?
核心提示:含金属离子的中药与某些抗生素不能同用。石膏、珍珠母、磁石等中药含金属离子以及含有此类药物的中成药不能与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联合应用,否则会在胃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如必须联用,其相隔时间以3~4小时为宜。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是我国医学界特有的方法,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肯定。正确的中结合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结合”不当的中,轻则降低疗效,重则导致医源性疾病。下面介绍几种不能同用的中西药。
  1.含金属离子的与某些不能同用。、珍珠母、磁石等中药含金属离子以及含有此类的不能与、新霉素等联合应用,否则会在肠道形成不溶性盐类和络合物而失效。如必须联用,其相隔时间以3~4小时为宜。
  2.含的中药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能同用。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等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与离子结合,若与含钙中药联用,会增加氨基糖苷类药物的神经毒性。含钙中药有、、海螵蛸、鹿角、枸杞等。
  3.含有机酸的中药与(小苏打)不能同用。确切地说,是含有机酸的中药如乌梅、子、、等,以及由它们参与制成的,不能与磺胺药和小苏打同服。因为服磺胺药需同时服用小苏打碱化尿液,以防止磺胺药代谢产物在尿中析出沉淀形成,而有机酸可以对抗小苏打碱化尿液的作用,从而增加磺胺药对的毒性。
  4. 茵陈与不能同用。茵陈是胆囊炎、胆管炎、及肝病患者的常用中药,但它对的抗菌效应有拮抗作用,可降低甚至抵消的疗效。因此,这两者不要同用。
  5.含鞣质的中药与酶类西药不能同用。、、等酶类西药可以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加强胃肠道活动,增进食欲。地榆、皮、五倍子、老鹳草及其制剂中的鞣质,可与酶类药物的酰胺键或肽键结合,形成牢固的氢键络合物,使酶降低疗效或失效。
  6. 含砷的中药与酶类西药不能同用。硫磺、雄黄及其制剂中的砷,可以与酶的分子结构上的酸性基形成不溶性沉淀,从而抑制酶的活性,降低酶的生物利用度,减低疗效。
  7.及煅炭类中药与酶类西药不能同用。、血余炭、荷叶炭、地榆炭、煅蛤壳、煅瓦楞子等,能吸附酶类,削弱其促进消化的作用。
  8.甘草、与降西药不能同用。甘草的分子结构与糖皮质激素相似,因而有类似的作用,鹿茸也有同样作用。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肝糖原,升高,与、()等等降血糖药物在药理作用上是相对抗的。所以,合用甘草、鹿茸,会降低这些降血糖药物的疗效。
(实习编辑:张莹秀)
常见症状: 并发症状:相关检查: 推荐用药:
疏肝和胃、制酸止痛。用于胃、十...[]
推荐医院:推荐医生: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类风湿关节炎困扰着我国500万名患者,而其规范治疗却鲜为大众所知。有的患者怀着“听天命”的心态消极治疗,有的不去医院看病借服特效药镇痛,有的甚至走向残疾的结局。事实上,类风湿关节炎虽无法根治,却有办法完全缓解症状,将其危害降到最低。对此,39健康网专访了著名风湿免疫专家介绍类风湿应该如何规范治疗……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求医就诊小贴士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妇产大解密
糖叔的甜蜜私厨
皮肤大件事
坐月子可以变得科学,而且是个很快乐的过程。为了妈妈和宝……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反流性食管炎目前在我国成人的发病率为6-8%,老年群体发生…… []
手淫过度导致的,可以戒除手淫,加强营养适当运动可以恢复…… []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几乎大部分的中国人选择相信中医,尤其中老年人。同时,他们也认为中医的副作用比西药要小很多,因此有个头疼脑热都选择看中医。事实上,中医的副作用真的比较小吗?2014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辅导:外用药——明矾
来源:新东方在线
  【别名】石涅(《山海经》),矾石、羽涅(《本经》),羽泽(《吴普本草》),白矾(《雷公炮炙论》),涅石(《山海经》郭璞注),矾石(《本草经集注》),理石(《药性论》),白君、明矾、雪矾、云母矾、生矾(《纲目》)。  【英文】Alunite  【拉丁】Alumen  【商品名】白矾、明矾、矾石。  【处方名】明矾、白矾、生矾、生明矾、枯矾、枯白矾、矾石。  【性味】味涩、酸,性寒,小毒。  【归经】归肺、脾、肝、大肠经。  【功效】祛痰燥湿,解毒杀虫,止泻止血。  【考证】  白矾始载于《本经》,原名“矾石”,列为上品。《吴普本草》载:“矾石生河西(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山谷,及陇西武都(今甘肃省武都一带)、石门(今湖南省北部)。采无时。”陶弘景曰:“今出益州北部西川(今四川境地),从河西来,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已炼成绝白,蜀人又以当消石,名白矾。”《本草图经》曰:“矾石初生皆石也,采得碎之煎炼,乃成矾。”李时珍曰:“白矾,方士谓之白君,出晋地(今山西省)者上,青州(今属山东省)、吴中(今江苏省)者次之。洁白者为雪矾;光明者为明矾,亦名云母矾;文如束针、状如粉扑者,为波斯白矾,并入药为良。”根据以上历代文献记载,可以认为白矾即天然产之明矾石经加工提炼后的产物。  ①《吴普本草》:“矾石,生河西或陇西,或武都石门。采无时。”②陶弘景:“今出益州北部西川,从河西来,色青白,生者名马齿矾,已炼成绝白,蜀人又以当硝石,名白矾。其黄黑者名鸡屎矾,不入药。俗中合药,皆先火熬令沸燥,以疗齿痛,多即坏齿,是伤骨之证,而云坚骨齿,诚为疑也。”③《唐本草》:“矾石有五种,青矾、白矾、黄矾、黑矾、绛矾。然白矾多入药用,青、黑二矾疗疳及诸疮,黄矾亦疗疮生肉,兼染皮用之,其绛矾本来绿色,新出窟未见风者,正如瑠璃,陶及今人谓之石胆,烧之赤色,故名绛矾矣。出瓜州。”④《本草图经》:“今白矾(生)晋州、慈州无为军。又有矾精、矾蝴蝶,皆炼白矾时,候其极沸,盘心有溅益者如物飞出,以铁匕接之,作虫形者,矾蝴蝶也。但成块光莹如水晶者,矾精也。此二种入药,力紧于常矾也。又有一种柳絮矾,亦出矾处有之,煎炼而成,轻虚如绵絮,故以名之。今医家用治痰壅及心肺烦热,甚佳。刘禹锡《传信方》治气痢巴石丸,取白矾一大斤,以炭火净地烧令汁尽,则其色如雪,谓之巴石。或云白矾中青黑者名巴石。  【药源】为硫酸盐类明矾族矿物明矾石Alunite经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  【形态】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晶体呈细小的菱面体或板状,通常为致密块状、细粒状、土状等。无色或白色,常夹带浅黄及粉红等色。条痕白色。玻璃状光泽,解理平行面上有时微带珍珠光泽,块状者光泽暗淡或微带蜡状光泽。断口呈贝壳状;块体者呈多片状、参差状。硬度3.5~4.相对密度
2.6~2.9.性脆。  常为碱性长石受低温硫酸盐溶液的作用变质而成,多产于火山岩中。有些多金属矿石中也有产出。分布于甘肃、河北、安徽、福建、山西、湖北、浙江等地。  【产地】主产于浙江平阳,安徽无为,福建福鼎;山西、河北、湖北亦产。销全国各地。  【采收】全年均可采挖,将采得的原矿物,打碎,加水溶解,过滤,滤液加热蒸发浓缩,放冷后析出的结晶体即为本品。  【炮制】1.白矾《史载之方》:“微敲,研。”《灵苑方》:“捣白矾为末。”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生用以解毒祛痰为主。  2.枯矾《医学入门·本草》:“细研,入瓦罐中,火煅半日,色白如轻粉者,名枯矾。”现行,取净白矾小块或粗粉,置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熔化,继续煅至膨胀松脆,完全干燥,停火,取出放凉,碾成细粉。煅后增强收敛、燥湿的作用。  贮干燥容器内,置干燥处,防尘。  【商品情况】  【药材特征】  本品呈不规则结晶形块状。无色或白色。透明或半透明,玻璃样光泽。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并附有白色细粉。质硬而脆,易砸碎。气微,味微甘而极涩。  以块大、无色、透明、无杂质者为佳。  【药材鉴别】  易溶于水或甘油,不溶于酒精。水溶液显铝盐、钾盐与硫酸盐的各种反应。以色白、透明、质硬而脆、无杂质为佳。  【应用】用于中风,癫痫,喉痹及痰饮喘嗽,白矾能祛痰开闭。治中风卒倒,痰壅神昏,可以配猪牙皂,加强祛痰开闭之功,使吐出痰涎而甦,如《圣济总录》稀涎散。癜痫痰多,突然昏仆,口吐涎沫者,配郁金以豁痰开窍,如《本事方》白金丸。若以皂角汁为丸,又治急喉风痹,痰塞气塞,呼吸困难;或与僵蚕配用。治痰饮喘嗽,胸膈胀满,白矾可配半夏、香附、生姜汁等燥湿化痰,理气宽胸之品。  用于痈疽,疔毒,恶疮等症,白矾多外用,有解毒敛疮之效,可配黄丹,加强解毒消疮作用,如《卫生宝鉴》二仙散;痈疽溃后,腐肉不脱,或胬肉增生,用枯矾合朴硝研末撒之,以解毒祛腐,平胬生肌;若冷疮成瘘,脓水不尽,则与活血散瘀的五灵脂等份为末制药捻插入瘘管内,候使脓尽停药。然白矾内服亦能解毒消肿,故疔疮及诸恶毒初起,但未成脓者,《外科正宗》用本品与葱白捣烂,用热酒送服;或配黄蜡熔化为丸服,则未溃能消,已溃可愈。至于水火烫伤轻者,可用枯矾液湿敷创面。毒虫螫伤,犹可用明矾、雄黄等分研末调涂。  用于口舌生疮,鼻内热疮,暴发火眼,聤耳流脓等症,亦取白矾解毒敛疮之功。治口舌生疮,枯矾配黄丹或朱砂为末外敷。治齿龈肿痛,用白矾与蜂房为散剂煎水含激。治鼻内热气生疮有脓臭者,用枯矾配生地、苦参煎汁滴鼻,以清热泄浊;鼻中息肉,不闻香臭,将枯矾粉与面脂和涂,或配硇砂共为细末,点息肉上腐蚀之。治暴发火眼,疼痛不止,可用鸡蛋清调枯矾粉搽眼胞处,以清热止痛,如《审视瑶函》拈痛散。治聤耳流脓,本品与胭脂为散吹入耳内,解毒敛疮,如《本事方》红绵散。  用于疥癣湿疮。白矾味涩性寒,外用能解毒杀虫,燥湿止痒。治疥疮瘙痒,常配硫黄、轻粉等药同用;治一切干湿顽癣,可单用本品米醋调涂,或与石榴皮,或与羊蹄根捣研调涂,可加强杀虫止痒作用。阴囊湿疮,瘙痒流脂者,单用白矾水外洗,或配蛇床子、黄连制成散剂外撒,以加强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功;治黄水疮浸淫糜烂者,枯矾配雄黄为末敷。本品亦用于防治稻田性皮炎,与花椒煎水浸洗手足。  用于泄泻、痢疾、带下,白矾内服有收敛止泻作用。治老人虚泻,久久不止,可配诃黎勒以涩肠止泻,如《圣惠方》诃黎勒散;若休息痢不止,本品伍用硫黄、硝石温肾暧脾,导滞,如《圣惠方》白矾丸。本品性寒,又兼清热解毒燥湿之功,有收涩而不留邪之优点,故又可用于湿热泻痢。带下属脾虚有湿者,配白术、白芷、乌贼骨等以健脾燥湿止带;湿热瘙痒者可与黄柏、苦参、蛇床子等药同用清热燥湿,杀虫止带。  用于吐血,咯血,便血,崩漏,均可内服白矾,或配五倍子、血余炭、儿茶等收效止血药同用以加强疗效;鼻衄、齿衄,亦可单味外用。外伤出血,除单用外,或配乳香、松香研末外敷,以收效止血。  此外,白矾内服尚用治湿热黄疸,可与消石配伍,如《金匮要略》消石矾石散。枯矾外扑则治阴汗,腋汗,脚汗及狐臭。近年来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枯矾与延胡索、乌贼骨、蜂蜜制散服。  【用量】1.00-3.00g  【禁忌】本品味涩难服,内服不宜过量,易致呕吐;体虚胃弱者慎服。  【附方】  1.治卒中风白矾、半夏(汤洗去滑,焙)、天南星三味等分生用。上三味,研为细散。每服以好酒一盏,药末二钱匕,生姜三片,煎七分通温灌之,当吐涎,扶令正坐,经一复时不得令卧,如卧则涎难出,良久再依法煎药一钱,后常服只半钱。(《圣济总录》救生散)  2.治癫狂因忧郁而得,痰涎阻塞包络心窍者白矾三两,川郁金七两。二药共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温汤下。(《本事方》白金丸)  3.治急喉痹白矾三钱,巴豆二个(去壳,作六瓣)。上将矾于铫内,慢火熬化为水,置巴豆其内,候干,去巴豆,取矾研为末。每用少许吹入喉中。(《玉机微义》白矾散)  4.治肺壅热,止喘嗽,化痰涎,利胸膈,定烦渴白矾(枯)、熟干地黄(焙)、玄参、知母(焙)、贝母(炒)、诃黎勒皮各一两。上六味捣罗为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煎生姜、枣汤下,食后临卧时服。(《圣济总录》白矾丸)  5.治一切疥白矾(烧灰)一两,硫黄一两(细研),胡粉一两,黄连一两半(去须),雌黄一两(细研),蛇床子三分。上药捣细罗为散,都研令匀,以猪膏和如稀面糊,每以盐浆水洗,拭干涂之。(《圣惠方》白矾论)  6.治湿疹、皮炎(亚急性期)五月艾、百部、明矾、毛麝香各15g,煎水外洗。(《中药临床应用》五百明洗剂)  7.治黄水疮枯白矾、熟松香、黄丹,三味等分,研极细末,真芝麻油调涂患处。(《本草原始》)  8.治小儿因剪脐,伤外风,致脐疮久不干白矾(煅)、白龙骨(煅)等分。上研为细末敷之,少少用。如无两味,但得一味亦可。(《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9.治痈疽,发背,瘰疬,漏疮,恶疮,卫护内膜,驱解诸毒,自然内消黄蜡二两,通明白矾(生用)二两。上细末,黄蜡一两二钱,溶汁,就炉上入矾拌和,众手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熟水下,或冷酒下,常常服之。(《直指方》蜡矾丸)  10.治疔肿恶疮白矾(生用)、黄丹各等分。上各另研,临用时各抄少许和匀,三棱针刺疮见血,待血尽上药,膏药盖之。(《卫生宝鉴》二仙散)  11.治瘰疬疔毒,发背脑疽等症明矾二两,白砒一两五钱,共为末,入小罐内,炭火煅红,青烟尽,白烟起片时,约上下通红,住火置地上,一宿取出,约有净末一两,加明雄黄二钱四分,乳香一钱二分,共为细末,厚糊调稠,搓条如线,阴干。凡遇前症,有孔者插入孔内,无孔者先用针放孔,早晚插药二次,插至三四日后,孔大者每插十余条,至七日,患孔药满足方住。以后患处四边裂开大缝,共至十四日前后,其疗核瘰疬痔漏诸管自然落下,随用对症药敷。(《外科大成》三品一条枪)  12.治一切蛇虫恶兽所伤,重者毒气入腹则眼黑口噤,手足强直。此药平易不伤气血明矾、甘草各一两,研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冷水调下,更敷患处。(《外科理例》解毒散)  13.治口疮白矾适量研细过筛,于猪胆上部剪一开口,将白矾沿口塞入,以塞满为度。用线将猪胆开口扎紧,悬挂于屋檐下自然晾晒,待猪胆表面出现一层白霜时(至少1年)取下研成细末,装瓶备用。用时每次取药末少许涂于患处,每日3次。[《中医杂志》1983,(10):50]  14.治牙疳用明矾(枯)五钱,鸡肫黄(烧存性)五个,为末,擦之。(《鲁府禁方》)  15.治小儿耳疮及头疮,口边肥疮,蜗疮白矾(烧灰)一两,蛇床子一两。上药同细研为散,干掺于疮上。(《圣惠方》白矾散)  16.治鼻内热气生疮,有脓臭并有虫矾石一两(烧),生地黄三两,苦参一两。上三味切,以水八合,煮取三合,以绵滤之,微微滴鼻中,日三五度,差止。(《外台》)  17.治鼻生息肉矾石(熬令汁枯)四两,木通(锉)、细辛(去苗叶)各半两,丹砂(研)一分。上为末,和匀面称为丸,如小豆大。每用一丸,绵裹纳鼻中,一日一易,取下息肉则止。一方蜜和丸,一方捻绵细如枣核,沾散如小豆,并绵纳鼻中。(《普济方》矾石丸)  18.治目翳及胬肉矾石上上白者,末,纳如黍米大于翳上及胬肉上,即令泪出,以绵拭之,令得恶汁尽,日一。其病逐恶汁出尽,日日渐自薄,便瘥。(《千金翼方》矾石散)  19.治聤耳出脓白矾煅成灰一钱,入胭脂一字,研匀。用绵杖子缠去耳中脓及黄水尽,即别用绵杖子引药入耳中令到底掺之即干。(《本事方》红绵散)  20.治脾积痞气,泄泻,日夜下痢白脓矾石(烧令汁枯)、诃黎勒(煨,去核)各二两,黄连(去须)三两,木香一两。上四味捣罗为末,水浸蒸饼滤如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食前陈米饮下三十丸,以泄止为度。(《圣济总录》矾石丸)  21.治休息痢久不止,日渐黄瘦白矾四两(烧令汁尽),硫黄二两,消石一两,上药,同研,于铫子内火上溶成汁,候冷,研令极细,用软饭和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前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白矾丸)  22.治妇人经脉不调,赤白带下枯白矾四两,蛇床子二两。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弹子大,干胭脂为衣,绵裹入阴门内,热极再换。(《普济方》如圣丹)  23.治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烧)三分,杏仁一分。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藏中,剧者再内之。(《金匮要略》矾石丸)  24.治白浊白矾二两,滑石(飞过)二两。上为末,早米糊为丸梧子大。每五十丸米饮空心下服之。(《鲁府禁方》清浊锁精丹)  25.治白癜风白矾、石硫黄各半两。上二味研为末,米醋调为膏,涂患处。(《圣济总录》玉粉青)  26.治鹅掌风白矾加皂矾四两,儿茶五钱,侧柏叶半斤。用水十碗,煎数沸侯用。先以桐油调搽患处,将油纸点着,以烟焰向患处熏之。片时方将前药汤乘滚贮桶内,手架上以布盖手于汤气上熏之,勿令泄气,待微温倾入盆内洗之良久。七日忌下汤水。(《万氏秘传外科心法》二矾汤)  27.治粉刺枯矾一两,生硫黄二钱,白附子二钱。上共为末,唾津调搽。临晚上药,次早洗去。(《万病回春》)  28.治黄肿水肿明矾二两,青矾一两,白面半斤。三味同炒令赤色,醋黄米糊丸,枣汤下三十丸。(《急救仙方》推车丸)  【文献】  《本经》:“矾石,味酸寒。主治寒热泄利,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炼饵服之,轻身不老增年。一名羽涅。生山谷。”  【医论】  1.论白矾涌泄、收涩、燥湿、解毒的功用①李时珍:“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痛,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痢,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痈疽,中蛊,蛇虫伤螫,取其解毒也。”(《纲目》)②张景岳:“所用有四:其味酸苦,可以涌泄,故能吐下痰涎,治癫痫,黄疸;其性收涩,可固脱滑,故能治崩淋带下,肠风下血,脱肛,阴挺,敛金疮,止血。烧枯用之,能止牙缝出血,辟狐腋气,收阴汗、脚汗;其性燥,可治湿邪,故能止泻痢,敛浮肿,汤洗烂弦风眼;其性毒,大能解毒定痛,故可疗痈疽疔肿,鼻齆息肉,喉痹瘰疬,恶疮疥癣,去腐肉,生新肉,及虎犬蛇虫蛊毒。”(《本草正》)③黄元御:“矾石酸涩燥烈,最收湿气而化瘀腐,善吐下老痰宿饮,缘痰涎凝结,粘滞于上下窍隧之间,牢不可动,矾石收罗而扫荡之,离根失据,藏府不容,高者自吐,低者自下,实非吐下之物也。”(《长沙药解》)④黄宫绣:“气味酸寒,则其清热收热可知。何书又言燥痰,若与寒字相悖;书言能治风痰,若与收字涩字相殊。不知书之所云能燥痰者,非其气味温热而可以燥而即化,实以收其燥湿初起,使之下坠,不使留滞而不解也;且其酸而兼咸,则收涩之中尚有追涎逐降之力,非即不燥之燥乎。所谓能治风痰者,其酸苦涌泄,兼用风邪初客,合以皂荚等味研服,则能使之上涌,岂其风热历久,深入不解,而即可以上涌乎。是以风痰泄痢崩滞用此以收即愈;诸血脱肛阴挺,崩带风眼,痰饮疮疡,用此以涩即效;喉痹痈疽,蛇伤蛊毒,用此酸寒以解即除。治虽有四,然总取其酸涩寒咸为功。”(《本草求真》)  2.论白矾治痈疡之理①陈士铎:“或疑矾石味酸,宜敛毒,而不宜化毒,何以痈疡之症用之毒易化耶?不知矾石之化毒,正在味酸。矾石有形之物也,入之汤药之中,则有形化无形矣,存酸之味于散中,而行散于酸内,既消毒而又不散气,此功效之所以更神也。”(《本草新编》)②黄元御:“其善治痈疽者,以中气未败,痈疽外发,肉腐脓泄,而新肌生长,自无余事。阳衰土湿,中气颓败,痈疽不能外发,内陷而伤府藏,是以死也,矾石收藏府之水湿,土燥而气达,是以愈也。”(《长沙药解》)  3.论白矾用于泄痢、白沃、目痛等症之宜忌①缪希雍:“白矾,《本经》主寒热泄痢,此益指泄痢久不止,虚脱滑泄,因发寒热。矾性过涩,涩以止脱,故能主之。假令湿热方炽,积滞正多,误用收涩,为害不一,慎之。妇人白沃多由虚脱,故用收涩以固其标,终非探本之治。目痛不由胬肉及有外障,亦非所宜。除固热在骨髓,仅可资其引导,若谓其独用,反有损也。矾性燥急,而能劫水,故不利齿骨,齿者骨之余故也。”(《本草经疏》)③张石顽:“弘景曰:《经》云坚骨齿,诚为可疑。以其性专入骨,多用则损齿,少用则坚齿,齿乃骨之余也。”(《本经逢原》)  【成分】明矾石为碱性硫酸铝钾KAl3(SO4)2(OH)6,其中K2O11.4%,Al2O337.0%,SO338.6%,H2O13.O%.白矾为硫酸铝钾Kal(SO4)2·12H2O.为明矾矿加工制品,主含硫酸钾铝KAL(SO4)2.12H2O.
责任编辑:zhoujianhui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执业药师网络课堂
执业药师考试时间表
12015报名时间
22015打印准考证
42014成绩查询
2014年12月左右
52014证书领取
2015年3月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榴皮的功效与作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