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医所说的一气化三清功能?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 中医针推外治版 - 爱爱医医学论坛
查看: 5220|回复: 33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 && &&&自从学习太冲气化针法后,对一些疾病一直无法尝试验证,前几天几位好友共同集会,因为都是男士,说到这个话题,我说:体验一下我的针法,找找感觉。于是在手上找到反应点,运用气化针法,慢慢行针,我说永该两腰发热再传到前面阳物上,你们体会下。一会说有些发热了,通下去了。大家听到后都很感兴趣,都要求扎扎,我想也好,正好比较一下这种针法是偶然性还是必然性,于是一口气扎了六个人,通过留针,都是有一股热感直接传到下面,很舒服,而没有先到腰再传到前面的反应。而且有一个共同的结论说,对前列腺永该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因为它直通前阴,一人晚间有起夜的习惯,针后一夜安静。我想对男性是直通达。如果对女性是否也能直通阴部,对妇科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值得观察,以后找机会体验一下,希望大家都发表一下自己的体会!
阅读权限220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学着楼主发一篇微博。
自从学了经方后,知道某一个方子治疗胃痛,于是约了几个胃痛的病人,症状都消除了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人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下,都可以感觉到身体细微的变化,比如:痒-热--走串等现象,大家不妨试试,你想哪里,哪里就有感觉,这个不是炫耀的资本。练气功开始,就要求人不要有意念。意到气到,没有什么神奇的。
阅读权限200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人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下,都可以感觉到身体细微的变化,比如:痒-热--走串等现象,大家不妨试试,你想哪里,哪 ...
民间高手 发表于
& & 赞同这个说法,所谓的气化反应应该就是练习气功的那个感觉状态,因为年轻时候练过几年,对于身体某个部位产生的一些感应还是比较敏感的,不知道这个气化针法是否需要先和病人进行沟通,如:暗示病人注意某个部位的异常感觉,或者意守某个部位等等,如果不是这样而是采用事先预定好的治疗方案,扎那个穴位,则相应出现气化反应在某个固定的部位,不要求完全在同一位置出现气化反应,但是应该大多数病人都能出现同一部位的气化反应则视为气化有效。若是后者,说明气化反应不同于我们所了解的针灸,希望实践较多的爱友多多交流一下,本人针灸门外汉,仅提出一个不成熟的看法而已,欢迎拍砖。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赞一个!!!
阅读权限20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2楼说得有意思,值得深思。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太冲气化是啥?看到很多帖子都说这个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本帖最后由 白头翁121 于
20:58 编辑
百度一下就OK了。
阅读权限20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赞同4楼有道理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非常赞同二楼的说法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2楼说得有意思,值得深思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气化针后的感觉难道是用暗语和心里暗示引导出来的?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不想再看到什么【太冲气化针法】故弄玄虚。踏踏实实搞针灸吧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写这个感受就是要找到某个穴位及手法治某个病到底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这都是初学者想要知道的,我也是从初学者过来的,治病如果是偶然的话,那我们都是在迷迷糊糊中治病,心里没有底气,如果找到其中的规律,那就是一种必然,可以预期疗效,心里踏实,不糊弄患者,对患者负责。
& & 实际这次扎针就是要排除人为的诱导,起先我说老师曾经说先腰有反应,再传到前阴,但我扎的这六个人中都是只有前阴有反应,而腰都没有阳性反应,这说明排除意念诱导,实际放松安静是接受针灸的基本条件。本身气化反应没什么可神秘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没做出过来,而感到神奇。其实他不过是气流在身体做功过程被你明显感知到而已。会方法就简单了。搞技术是严谨的事,应以平常心对待,进步就快了。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本身气化反应没什么可神秘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没做出过来,而感到神奇。其实他不过是气流在身体做功过程被你明显感知到而已。会方法就简单了。搞技术是严谨的事,应以平常心对待,进步就快了。
楼主说的很有道理,
不知是如何做到的?
有没有规律可循?回复
阅读权限20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13楼说得好,有的东西太神奇了,我们大部分人天资一般,怎么都学不会。还是踏踏实实学好用好最基本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阅读权限20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说了半天也没有说怎么能做到气化啊?能和大家分享下太冲气化操作吗?要不就是做广告
只有告诉一点、半点大家验证下才能服人。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本帖最后由 wr 于
13:19 编辑
转载:由一粟先生整理的辛国先(网名春风化雨)针法要点,望有识货的珍之。针岀酸麻胀是基本的要求,但一个资深的医生,不能一辈子这样,应该再上一个台阶。我把针灸划分一下,一是外功,必须练指力,练功,达到巅峰的前辈可以一针外关,让上肢三焦经胀很长时间,代表针法烧山火,再一个如时间针法,还有一种合理的配穴也会出现气化反应,第三种要用心去针,基本不追求针感,平心静气,微微行针,患者很舒服,体会针感,不急不躁,心与心的沟通,然后气化反应就会出现,就这么简单。我们初学针,基本要求就是酸麻胀,要想气感加强,进针疼痛小,达到更好的效果,要练指力,和练功,现在大部分人都这样做,效果也可以,属于外功。另外一种气化针灸。有几种方法,我说我熟悉的,常用的,不追求针感,细心体会针下的感觉,心态平稳,平心静气,有时他不是循经感传,如针左侧太冲,你的右肩会有酸沉的感觉,我做过好多例,大家可以试一下,既然有缘,我就把它奉献出来,供大家试用,一起提高针灸离不开穴位,他像一个熟睡的婴儿,我们只要轻轻拍醒他。;以下是我的体会,我在针灸时就怕惊醒这个穴位,很轻的行针,心中有一种惧怕感,如临深渊,如待贵人,太冲穴在针之前我会先看,有没有皮肤变色,皮疹,肿胀,再摸硬结,遇到一个爱生气的人,结节如半个花生米大,压痛。这些都是身体的语言,也是进入穴位的门户,如果你不找这些,只能说有门你不走,偏要破墙而入,也能进去,效果也可以,但是鲁莽了一点。穴位分层次的,当刚进皮的时候,心要平静,会有一个胀感,守住别丢了,等一下,你的心里要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我的体会是针尖就在气球上面下压但不会穿破气球,你就用这种力度,举轻若重,慢慢探索,会有从旁边划过掉进空的地方的感觉,进入空间里就是。提插捻转随便,划圈也行,无所谓,你会觉得里面空间很大,没有手法,可以闭着眼睛体会那种感觉,而不必理会手中的针。我发现太冲穴的时候,是做一个腰痛患者,五十多岁,腰痛怕凉,即使夏天也要睡热炕,铺三四床被子,针太冲,轻轻捻转,数分钟,腰先有一股凉风,排了约一二分钟吧,变温热,舒服,留四十多分钟,骑自行车往回走的时候,觉得掉了很多东西似的,身轻,当晚只铺一床被子即可,做了五次,五年后,来治疗头晕的时候,问他,一直没复发。济南学习给司大姐针左太冲,气先是同侧循经上行,逐渐觉得对侧肩有感觉,随着行针,觉得整个人飘起来,在此期间我没说一句引导的话,只是让他鼻吸口呼,闭目体会,针一位同行,看到左太冲有皮疹,就在皮疹扎下去,轻轻捻转,对侧手出汗,排风,而同侧手不出。其实啊,其他的穴位也可以这样针。针过一个井穴少泽,上肢小肠经是温的。这样针灸病人根本不同,很舒服。凡是太冲穴的适应症都可用,疗效最快的是腹股沟疼痛,以及正中线旁开三寸的腰痛,紫癜性肾病一针太冲,可以让患儿的尿液变清,从萎靡不振变得有精神,巅顶痛,妇科病女性小腹怕冷,妇科病在做的时候让太冲和三阴交的针感到达腹部,温温的感觉,效果出奇的好太冲穴这是第一层的针法,还有第二层,那就是在掌握第一层的基础上,全神贯注,心静,别让周围的环境干扰你,注意力都放在针尖,人和针好像融合在一体,迅速找到那种空的感觉,稍微捻转或提插一两下就可以了,把针留在那里&p&谈自己对手法的看法,柔和的手法第一患者容易接受,第二气是无形的,但它是实实在存在的,当它在冲击经络的时候,受针者会感到它的存在,就像我以前发的那个治疗前列腺病例,手上取一个穴,行针时没有感觉,过了二十多分钟,出现那种难以忍受的气冲感觉,如潮水般起落。谷气来时徐而和,很温柔的来了,我们就用温柔的手法,把针加入到谷气之中,给气一个良性刺激;邪气来时疾而紧,就是有时刚一下针,就觉得很紧,那我们就不要和它对抗,以柔克刚,慢慢的捻转提太冲穴这是第一层的针法,还有第二层,那就是在掌握第一层的基础上,全神贯注,心静,别让周围的环境干扰你,注意力都放在针尖,人和针好像融合在一体,迅速找到那种空的感觉,稍微捻转或提插一两下就可以了,把针留在那里插,若患者喊痛,可以不动,或用手谈一下针柄,逐渐就松了。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写这个感受就是要找到某个穴位及手法治某个病到底是一种偶然还是一种必然,这都是初学者想要知道的,我也是 ...
金光路 发表于
& & “气化”还是有的 不过不是每个都有 经络不敏感的就比较迟缓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针要细,环境要静,手法要缓和,不能强刺激。说白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是说没这种感觉的就不治病,有这种感觉的治病就一定好。不过有这种感觉的可以增强受术者的信心而已。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据说太冲气化可以治疗多种疾病,这几位先生今天想体会前阴,你的针正好他们全在前阴体会到了,而身体其他部位没有明显反应,这说明太冲气化作用部位在前阴?
明天来几个想体会腰部感觉的,必定各个是直达腰部,而不会把目标投向前阴了!!
指哪儿打哪儿,说的就是 太空 针法吧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21#的兄弟还是没有看明白人家楼主的话,建议再仔细看看,取哪个区可以到前阴,并且用的也不是太冲穴啊。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本帖最后由 wr 于
19:39 编辑
回20楼名月的帖子,我在参加一个学习班的时候,国内很有名的一个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刚学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用就不灵,原因是缺乏更多的临床实践。我刚学完以后,回去用了几例还可以,逐渐用下去患者有些无效,就没再用,以后和师兄交流他说很好用,我就又去听了两次课,发现问题真的是出在自己身上。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运用这种针法能够会用了。那治疗什么病选什么穴位,就需要根据病情灵活运用了。我选用辛老师教的治阳痿的穴位来验证这种针法,初试喜人。
阅读权限100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所有“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用就不灵”的所谓技术,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伎俩。请各位初学者以此为标准检验,绝不虚言。
阅读权限100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所有“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用就不灵”的所谓技术,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伎俩。请大家以此为标准检验看看,绝无虚言。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 && & 为什么我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是因为现在太多人抓住气化两个字大做文章!说白了,还不是“名利”这两个字的问题?一出嘴就是什么上乘针法。想想当年的承淡安、王乐亭,还有黄石屏等前辈,这些前辈可都是内功不离身的,难道说这些个前辈用的就不是上乘针法?就不能治病?就不能疗疾?我这只不过是浇点冷水而已,让迷信这些的人都脑子清醒一点!
& && & 反过来再说,有这种反应也未尝不是好事!最起码顾客的信心会大增。但是死抓住这就说是上乘针法,可是未必。
& && &个人赞成武大郎老哥的“所有“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用就不灵”的所谓技术,都是彻头彻尾的骗子伎俩。”这句话,有的技术没有根基根本就学不来,基本功扎实的,有的东西一看就会了。不过像国家现在推广的一些实用的技术还是比较容易学习的。前几天还看到一位爱友前辈的帖子,就是说自己学习整脊很快就学会了。为什么?因为有10来年的按摩经验和练功功底在哪里摆着呢!
& && & 希望这个帖子的目的确实是有爱友参加了辛先生学习班的自身感悟(个人的感悟不一定适用大多人),衷心希望这个帖子不是为下次办班打垫布。
& && &上面言论仅是自己的观点,可能很多不对,不对人只对事!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我觉得所为科学就是说个方法,你能用出来,我也能用出来,才叫科学。
只有自己能弄出来的,别人无法复制,重复的,就当作一种傳說好了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我发此贴的目的,本来就是一种交流,自己的一种感受,因为有一个好的机会能够验证的可重复性,因为有很多没有集中验证,所以对可重复性要打一个问号。很多人如果想象力太丰富,那就随便想吧。高人请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出来,让我们低水平的学习学习,我不会误认你们有招生的嫌疑。也不会想象你们玩神秘玄乎。本来搞技术啊,却看到很多浮躁的心,不平常的心.........!
& & 这就是入山中各取所需,捡金捡垃圾各有心性和想法吧。希望能在提高医术上能对大家有益!这是我的初衷,因为看到很多老师的心得受益很多!
太冲气化阳痿针法的体会
好经验就是不断积累出来的,实践才是验证的标准。
Powered by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介绍中医的“&气化疗法”
介绍中医的“&气化疗法”
&山东青岛市康乐诊所&&&&
中医师陈吉波
&&&&&“气化疗法”又称“逐日追日复元法”。是我的授业恩师李逢聚老先生,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所创立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恩师是青岛地区名老中医,崂山夏庄人。八岁从其父学中医10年,十八岁从师留德李博士学习西医3年,与师祖开“奉和堂”药店学习临症及药物,后参加抗日,光复后接收伪青岛医务界,从任传染病院院长。
“气化疗法”是吾师总结历代名医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的生理解剖,并将李氏两代近百年中医临床经验的积累,前瞻性的,概括性的,总结而成。师父在上世纪50年代初遗留的‘效方医案’10卷中,本疗法已成雏形。又经师父近10年的潜修,完善于60年代初期。
“气化”一语出自《内经》。其讲水液的代谢,下输膀胱,气化州都,小便出焉。这就是气化一词的来历。
“气化”历代名医皆有注解,特别是近代名医认为中医讲的“气化”,就是西医所讲的功能,功能与气化,只是中西医之间对人体功能的称谓不同而已。
知道了气化与功能的含义,即可定性为,‘气化疗法’,就是通过‘方证’的组合,旨在以恢复人体原有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换句话说,就是崇尚自然而然的疗法,即《内经》所讲的‘法天则地’之说。简称谓;“正气化”。
“气化疗法”包括的内容,就是前面提到‘逐日追气复元’法。我通过学习提出自己的不成熟观点以供同仁参考,如有错误请指正。其包含三项内容。
逐日;逐日就是时间疗法,包括两项内容,子午流注与五运六气。子午流注就是人体气血在经络运行的规律,古人认为每日十二时辰与人体十二正经是相呼应的,即每一时辰主一条经络,也可以说每一条经络旺于其中一个时辰。《内经》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什么意思呢,十二时辰中子时是阳气的开始,午时是阴气的开始。故《内经》曰;子时阳气微生。古人认为寅时是气血流注的开始,《金监》有一歌曰,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膀申肾酉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五运六气更是一复杂的过程,除难学外,更是难以驾驭,因此恩师将以上流注与运气使其简约化,只以每日‘方证’相衔接,达到复元的目的。,
追气;追气就是五十营,《灵枢》中的五十营实际上就是《素问》的太过与不及。未致而致,是为太过,致而不致,是为不及,故经曰;其来可逢,其往可追。太过者削之,泻之,不足者补之,升之,是谓“追气”。
&复元;就是正‘气化’,逐日追气是工具,复元是目的。‘气化’来于三元,内经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燥湿暑寒风,地有五行化五气,以生生长化收藏,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忧思悲恐惊。三元皆原于一,即阴精,《内经》曰;厥阴之下阴精乘之。又曰;此生之本,神之变也。阴精是什么?我认为在宇宙就是太初之时,在人就是“爰有祖气”,现代医学称为DNA中的生命之链。当生命之链——阴精被消耗殆尽之时,亦是生命终结之时。
《内经》曰;阴阳变化胜负异同推六步之源,列三元之根,因其气变可侯吉凶。
师注曰;阴阳变化者,谓阴阳之数极即变,化生矣何也?冬至之复从太阴而生少阳,少阳变而生阳明,阳明变而生太阳,太阳变而生厥阴,厥阴变而生少阴,少阴变而生复生太阴。以合六部三元之本源,运应岁中六气胜负以彰吉凶之兆也。
恩师将其所创的“气化疗法”从理论上给予阐述,从先后天入手,用‘河洛’之说作为理论工具,撬动《内经》与《伤寒》两大板块使其融合,从而指导临症实战,以提高治疗水平。
本篇是1973年师父教第子以问答的形势所作,其言简而意骇,理深而意达,初始并不理解,只将其背颂,慢慢来体会,读《内经》与《易经》方得贯通,故本篇命曰;&灵易篇&。每遇难疗之疾便诵之,常常会顿开茅塞,提高治疗效果。
&&&&&&&&&&&&&
&&&&&《灵易篇》
师问曰;两精相搏,合而成形,末成之先,爰有祖气。见《灵枢》决气篇。
&&师曰,所答的对于纲与[目]的意义是不对的,中有如云云种豆于土中,此句近义。又如天地者人之大父母-----,应解答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其它病例运用与对答亦不正确。
师问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全面解答。见《易经》十翼
&&&师曰;次解释略谈及阴阳的一部分,在实践中是不完正的,今作解释,子以切记,触类旁通。
&&两精相搏,合而成形,末成之先,爰有祖气。人以气化,而不以精化。精如实核中之仁,气如仁中“生生”之气,此气即“爰有祖气”。如得土气既生为芽,芽生而仁腐,故精不能生,所以能生成者,精中之气也。[既现称DNA]
&&天地之理,动极则静,静极则动。静则阴生,动则阳化。阴生则降,阳化则升,无有升而不降,无有降而不升,降则为水,升则为火。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此阳之动极乃静,一阴生于午也,阴盛则下降九地而为水,其生水之根则在于天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此阴之静极乃动,一阳生于子也,阳盛则上浮九天而为火,其生火之根则在于地。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阳自地生,末浮于天而为火,先升于左而为木,得乎天者亲上。阳动而左升,故曰天生。
地四生金,天九成之。阴自天生,末沉欲地而为水,先降右而为金,得乎地者亲下。阴静而右降,故曰地生
凡万物先生而后成。故以初气生而终气成。天于地旋相生成,故孤阳不能生,独阴不能成也。
&&知到这个道理[天地之理],则知人的道理,男以应坎,外阴而内阳,女子象离,外阳而阴。男以坎交,女以离应。离中之阴是为丁火,坎中之阳是为壬水。阳奇而施阴偶,丁壬合结而凝成。阴阳末到,是为祖气。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者轻浮而以动,浊着沉重而以静。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戊为胃土,己为脾土,动静之交是为中黄,中黄运转,阳中之阴,沉重而降,阴中之阳,浮动而生。升则为火,降则为水。水旺则精浊,火旺则神发。火位于南,水位于北。阳之升也自东而南,在东为木,神末发也,而神之阳魂已具,魂藏于血,升则化神。阴之降也自西而北。在西为金,阴之在西,精末凝也,而精之阴魄已成。魄藏于气,降而生精。升降之间,黄庭四运,土中之意大焉。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以乱治未乱。就是说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人之体质难得气血两平,偏于阴阳皆能为病。故用药以助之,以匡偏盛之患。
&&方意浅解
&&六味地黄丸,八味地黄丸,药的效用。熟地治血虚阴衰。山药治头旋遗精。茯苓治小便多,少,赤白。泽泻治淋漓。丹皮治瘀血,阴虚火旺。山药治脾胃虚弱。肉桂,附子治相火不足。左尺脉虚细频数,治以六味地黄丸。应用证状,耳鸣心悸,遗精遗尿,贫血,肺结核,糖尿病等。右尺脉虚细,见证虚瘦少气,加肉桂,附子。即八味地黄丸。所云,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师问曰,七节之旁有小心,以相火代君火以行事。故曰小心,此为肾中之阳也。即天一生水之论。予以解答。
弟子答曰:经曰;‘小心’。疑为现代解剖学之肾上腺。古人认为五行惟火有二,曰君火,相火。使五行成为六行,以陪三阴三阳。乃阴中之阳,阴之内守也。阴不敛阳,则相火远游。心主火并主宰诸脏府。君火在自然界是雷电之火。在人则如神经之放电,例心脏窦房节之电激动。相火是人体脂肪燃烧,以维持人体恒温。古人称‘相火’。为桑薪之火,其功缓缓以温煦。
肾上腺分为髓质皮质。与其它内分泌腺,构成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该系统通过微量元素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使植物神经能自行支配,自行调节内赃的功能。这就是中医的‘君火不当令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小心藏‘相火’,此肾中之阳,能蒸腾水液而成雾,复化为雨,此即天一生水之论。丹溪曰;‘阴常不足’。治以知柏地黄丸,以降相火。病机是水少而成渴,是阴之守阳也。以合天一生水。五赃肾二,肾主水,‘小心’主火,经曰;两赃主阴阳。小心火衰寒即内生。故河间曰;‘阳常不足’。治以八味丸则阴罹解。此乃火衰,水液不能蒸腾而成渴。故消渴病有因水涸而成渴,有因火衰而成渴。
我作次解答以是恩师去世20余载,而无人斧正,如有不当之处,尽请批评指正,表示感谢。为更好的演示气化疗法今选病历一案,以更参考。
&&&&&&&&&&&&&&&&&&&&&&&
&&&&&&&&&&&&&
&&&&&&&&&&肝&&
姓名 李玉英&
女& 71岁住青岛市沧口区保和路35号&
初诊日期 日
&主诉;因病重不能活动,由家属代诉病情,本病经某医院诊断为“肝新生物”
&症状;口干舌燥咽喉不利,剑突下右侧有一肿块,高出右腹肋角部。自觉痛重。扪之肿块上发热,温度较高于其它部位,轻按则痛重。面色苍白,时恶寒发热,不能饮食,肿块牵引腰部痛,大便黑色,小便黄绿。舌色暗红,舌苔白黄厚腻。
脉象,浮取左右具洪,沉取右脉牢。
病机,牢脉为气滞血瘀,因积聚成块。洪脉热盛阴伤。
推气散合二陈汤&
半夏10克& 陈皮10克&
茯苓10克& 甘草6克&
香付10克& 片姜黄10克&
神曲10克& 麦芽10克&
焦楂10克& 莱菔子10克&
赤芍10克& 干姜10克& .
只壳10克& 大枣2枚&
生姜18克& 2剂水煎分温三服
方义《金匮》曰;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内经》曰,土郁削之。脉牢弦大硬,久病积聚之脉。故以二陈汤化痰理气,通利三焦之孔穴,开经隧之壅滞。推气散推动邪气而行,行气活血而消徵瘕积聚。四仙汤消食进谷,以利胃气。用胃痛方治宿有之胃疾。本方为大复方,面面具到。先用削法,以备土气。
&复诊,代诉诸证悉减,脉以不硬,微有滞象。
处方半夏厚朴汤合黄解散合排脓汤&&
半夏10克& 茯苓10克&
厚朴10克& 苏子10克&
枳实10克& 桔梗10克&
黄芩10克& 黄连10克&
枝子10克& 生姜18克& 2剂水煎分温三服
&方义;半夏厚朴汤解瘀积之患,本病虽由气结,但多挟痰留湿,故舌苔黄白而厚。半夏厚朴枳实苏子,皆能开痰结,宽中下气,以利中焦壅滞。故聚湿结痰得化,用茯苓使痰化为水从小便而解。瘀结得开方合排脓汤用,是半夏厚朴汤与第一黄解散两方之枢机方,义在除宿积之留,使癌肿无以继也。第一黄解散,解诸毒,清胃心肺之热壅,治疗脉洪大。师宗上治法而变方治之。
3诊& 1976年 12月
&复诊,代诉病情又见好转,右胁处肿块仍热而硬痛。脉象转平
桂枝茯苓丸和干姜附子汤&
桂枝10克& 茯苓10克&
丹皮10克& 生白芍10克&
炙草10克& 川椒3克&
干姜10克& 川附子10克&
半夏10克& 从容10克& 2剂水煎分温三服
方义桂枝茯苓丸破积聚消痞块,师今去桃仁恐有血之变(出血)。原方中丹皮伍桃仁能散血中之凝滞,使瘀血消解。桂枝引诸药下行而通经脉。‘芍药甘草汤‘益阴缓急调血运行而镇痛。川椒下行引火归元,治肾气上冲之腰痛,能破水积有大建中之义。干姜附子汤,热因热用以合“运气之势”。半夏附子合用,亦甘草海藻之意。从容益肝肾而通便,积聚随去。
&复诊,代诉病情又好转,饮食已如常,下焦冲气亦止。脉舌渐平。
金石斛45克& 山茱萸18克&
生姜18克& 2剂水煎分温三服
方义;石斛有五种,分为木,铁,金,环,钗。石斛味甘寒,能补虚劳,暖水藏,续绝伤,大补阴气,而能止血。
&&山茱萸肉,能收敛强中,温肝逐风,涩精秘气,《经疏》云,精气充则九窍通,其味酸入肝。二药同用,有酸甘化阴之意。一入肝,一入脾。甘补酸收,尽其妙也。
&按癌症常至人虚,虚则补之。但补药中人参不可妄用。人参是草中之王,癌细胞是细胞之王,两王相合则着热势更甚再无药可制,必血管迸裂而亡。这就是人参之毒。
黄芪亦不可多用。黄芪能使冲逆之气加快,使癌细胞转移加快。师医案主诉多治冲气,我问师父何义?师曰;那一脏虚,冲气则往何处,此既癌细胞转移之侯。此观点只是我临症经验之谈,并无直接证据。
&&复诊,代诉服上药后,小腹微痛,片刻即止。
〈外台〉苏梗汤&
只壳10克& 陈皮10克&
苏梗18克& 生姜30克& 2剂水煎分温三服
&方义;本方能速降胃中上冲之气。紫苏一物三用,叶走表能散,梗能降气宽胸,子能降痰止咳嗽。只壳因气痛用之,因血痛用丹参,无痛则去之。
&师用本方多做治病第一方。其意义在,胃气降则诸气降,降极则升。脾气升则诸气皆升。本方常为枢机之品,不可因方小而轻视。
&复诊,代诉饮食已如常。腰痛亦减轻,已能作正常家务劳动。
处方 师方 石斛茱萸汤
&金石斛30克& 山茱萸25克&
生姜3克& 1剂& 水煎分温3服
师嘱,此方如有经济能力则多服之。能代替昂贵药品之用。
复诊,代诉原有肿块逐渐缩小,重按方觉痛。服药后仍微觉少腹疼,少时即止。精神好转,气力倍增。已能发面做馒头。做较重家务劳动。饮食甚好。舌淡红,苔转薄白。脉象八九动时滞。
加味温胆汤&
半夏10克& 茯苓10克&
陈皮10克& 炙草6克&
枳实克& 制南星5克&
竹茹10克& 三棱10克&
干姜10克& 赤勺10克&
香付10克& 大枣2枚&
生姜18克& 2剂水煎分温三服
&方义;胆为中清之腑,肝之余气所化。故治肝先治胆。中清者不得有浊,有浊则十二官皆无主,所谓无主,胆藏相火,相火即人体正常体温。人的正常体温保持,须胆汁参与调节脂肪与糖之燃烧,相火不明故曰十二官危。证见失眠健忘,难以入睡,睡时易惊易醒,癔病等失神病,属实证者用本方。虚则用养心汤。
复诊,代诉肿块同前,因劳累过度,腰痛又发。
《良方》止痛如神汤
&炒杜仲18克& 炒白术10克&
当归10克& 泽泻10克& 1剂
水煎分温三服
方义;原方有肉桂,元胡,经师增损,有几种变化。例如本方去肉桂加白芍,红花治疗妇女瘀血腰痛。
&本方用杜仲入肾为君,补虚止痛,强腰膝以助肾阳。当归为臣,主诸脏血不足,养血充形,血畅通则痛止,入肾益肾养阴。肉桂为使,助当归速生其血,并能温经散寒止痛,引相火归元。元胡为佐,活血止痛,为治诸痛之常品。师今加白术,泽泻制水以治腰痛。
复诊,代诉服上方后,腰痛即止,停药后又痛。
处方 止痛散 药不详
方义;现有药而无方,师常以本药治疗痛疼,包括癌痛。冷水服下其痛疼常在5——10秒之间立止,真神药也。
&复诊,代诉腰已不痛。余证同上。
单方& 山豆根30克& 1剂 方义;
师曰此药单用即能防癌症扩散。决不克轻视。能加合欢皮既槿树皮亦可。
&&山豆根治咽喉要药,少许嚼服下咽痛即止。苦寒泻心火,而保肺金。祛肺,大肠之邪火,消肿止痛。所以能治咽喉痛肿,喉痹,龈齿肿痛。气喘胸满,五痔,诸疮痒,解百药毒,(宜单用)疔疮,人马急黄。外敷治秃疮。
&复诊,代诉昨日起感冒,自觉恶寒发热。
荆防败毒散& 每服6克,6包 日三服&
扁豆叶煮水送服。
四时不正之气,外感风寒初期者。
&复诊,代诉外感已愈,原症好转。
苍术10克& 厚朴10克&
陈皮10克& 炙草6克&
半夏10克& 茯苓10克&
赤勺10克& 枳实10克
&神曲10克& 香付10克&
大枣2枚& 生姜18克&
3剂 水煎分温三服
方义;病轻用方则轻,病重用方则重,是为“道”。一为克伐,不知进退,则徒伤正气。不死于病,反死于医。调肝和胃之法。本病病机是邪气寄予肝胆,传之于胃,胃健而不受,复还于肝,肝旺于春不受邪,寄予肝外。
平胃散行气燥湿,以建脾胃。二陈汤化痰开瘀,以治邪结。香付入肝调气止痛。赤勺入脾行瘀止痛。神曲消食。枳实开痰。姜枣调药。
&复诊,代诉诸症悉减,肋部肿块已扪不到,按之不痛。
柴胡疏肝散&
柴胡15克& 陈皮10克&
只壳10克& 川芎6克&
香付15克& 生白芍10克&
服法;先用2剂水煎分温三服,后用1剂为散,每日三次,每次6克,白开水送下。
方义;本方能治胁痛善怒,胸闷不适。为“四逆散”加味而成。柴胡入少阳所过,泻热以疏理经气。只壳行气止痛而专于胸胁。白芍益阴和营,行阴之滞而解挛痛。甘草缓急止痛而厚肠胃。川芎当归名“佛手散”专活血行气于动脉之瘀。川芎白芍行阴液入静脉,开淋巴之滞。陈皮只壳相伍,陈皮行气则重在化痰而入腹。只壳化痰则重在行气而胸。香付为妇人肝家少腹之要药,温经止痛不可缺。妇科尤珍。香付白芍甘草皆能止痛,但各有所专,合用相互增加缓急止痛之功效。为散服以消磨病灶善其后也。
&&&&&&&&&&&&&&&&&&&&&&&&&
李玉英是我同门师兄,杨子美老先生之妻侄女。经青岛某大医院诊断为肝癌.“肝新生物”是当时流行病名。其治疗经过是,杨老先生先到其家诊脉,后到师父家代诉病情。师给予处方治疗。医患之间并没见面。经以上治疗竟以外痊愈。10余年后,在德平路杨子美家遇到李玉英,当年已经84岁。虽已苍老但仍健康。谈及当年治疗过程,亦称是一段佳话。
我不知到我的恩师,是否是第一位。将古人发现的DAN阐明的人,恩师将《灵枢》的‘爰有祖气’解释为‘生生’之气。第一个生是动词,第二个生是名词。从字意可解为,能生长生命的气。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能复制生命的动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气化三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