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治疗药物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及常见并发症
聂青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陕西省西安市 710038
&&&&项目负责人:聂青和,710038,陕西省西安市新寺路1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感染病诊疗中心.
&&&&电话:029-3377742
传真:029-3537377
&&&&收稿日期:
&&&&聂青和.慢性乙型肝炎的鉴别诊断及常见并发症.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766-768
引言临床医师特别是内科医师会经常遇到肝功能检测持续或反复异常的患者,如能尽快明确其病因、疾病进展程度和预后,给予恰当的治疗,则可有效地阻止疾病恶化,阻断其向肝硬化、肝癌的发展.多种原因均可引起慢性肝炎,如酒精、药物、代谢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但在我国目前仍以病毒性肝炎(指HBV、HCV、HDV感染)最为多见.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既往有乙型肝炎或HBV携带史,或急性乙型肝炎病程超过6mo,而目前仍有肝炎症状、体征及肝功异常者可以诊断为慢性乙型肝炎(CHB)[1].严格讲,CHB是HBV感染引起的具有慢性肝炎组织学改变特征的病理过程,他处在急性肝炎之后和肝硬化之前,是病程超过6mo而持续存在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症.
慢性HBV感染急性活动[2]短期内出现持续数日以上的发热、乏力、消化道症状和肝区疼痛等症状,肝肿大和压痛等体征,ALT升高,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可诊断为急性病毒性肝炎,但需与慢性乙肝的急性活动相鉴别.急性无黄疸病例症状轻微多不自觉,目前求医的“急性”无黄疸性乙型肝炎多为AsC的急性活动,二者可以从表1中的几个方面加以鉴别.
&&&&表1 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HBV感染急性活动的鉴别 鉴别点急性乙型肝炎AsC急性活动 初发症状典型较轻 过去史无曾检出过HBsAg 家族史一般无慢性HBV常有慢性HBV 感染者感染者 黄疸有或无常无 ALT升高500-1 000 U/L200-600 U/L IgM抗HBc(滴度)> 1:1000(-),或6 mo
慢性乙型肝炎鉴别诊断
&&&&2.1各型肝炎的鉴别[3]
慢性病毒性肝炎可由HBV、HBV合并HDV或HCV引起,他们在临床、生化及组织学的表现有所不同.(1)慢性丙型肝炎:起病隐匿,患者多有输血或血制品史,症状较轻,多无黄疸或仅有轻度黄疸,肝、脾肿大较少、较轻,ALT轻度增高;病情活动后又缓解,以波动的临床经过为特征;肝组织炎症较轻,界面性炎症仅占汇管区周边一部分,小叶内炎症亦轻微,病程长期迁延后可有较重的纤维化.病毒标志物检查可有抗HCV和/或HCV-RNA阳性.(2)慢性丁型肝炎: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在下列情况下需考虑本病:迅速进展的HBsAg(+)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抗HBe(+)/血清HBV-DNA(-)的慢性肝炎;长期稳定的AsC病变突然激活;来自HDV感染高发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血清或肝组织中检出HDV抗原或其RNA,血清中出现高滴度IgM或IgG型抗HD抗体可确定HDV的慢性感染.(3)重叠感染其他病毒:鉴别引起病变活动的病原体的最确切方法可能是肝内特异性CTL对感染细胞的杀伤效应,但难以常规检测.外周血检出的病毒不一定是引起肝病变的“元凶”,检出肝病变活动的病原在HAV、HBV及HDV需用各自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在HCV需用IgG型抗体;在HEV,因IgM型抗体不够灵敏和特异,IgG型抗体可混淆过去感染,重叠HEV感染的诊断需结合临床分析.
&&&&2.2 药物性肝炎
药物可引起各种类型的肝损害,引起肝损害的机制可以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的直接毒性作用或免疫特应性.多数药物各自引起一种病变,有些药物可引起多种病变,一种病变也可以由不同药物引起.药物也可加重原已存在的肝脏病变.药物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如一般肝炎,继续应用病因性药物可使肝组织炎症激活;广泛的汇管区和汇管区周围炎,以及明确的纤维化,支持慢性药物性肝炎的诊断.应用某些药物的慢性HBV感染者,病情加重时需考虑药物反应.这类药物包括双醋酚丁、甲基多巴、异烟肼、酮康唑、硝基呋喃噻啶等.一般停药后临床和生化改变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恢复,再次用药后病变可复发加重.
&&&&2.3 中毒性肝炎
为除药物以外其他物质引起的肝脏的毒性损害,其表现和发生机制基本同药物性肝炎.一般消除毒性物质后,临床和生化改变可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或恢复,再次接触有毒物质时肝损害可复发加重.也有一些剧毒物质可引起不可恢复的肝损害,甚至引起死亡.
&&&&2.4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肝病病因.国外有人报道每日饮酒精80g,连续5 a后即可有人成为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可分为单纯型(纯由酒精引起)和混合型(伴有HBV或HCV感染),后者在组织学上为酒精肝纤维化和病毒性慢性肝炎的混合表现.酗酒者慢性肝炎除有过量饮酒所致肝损伤外,更可有某种免疫学机制在起作用.典型酒精性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容易鉴别,但以各种程度肝细胞损害纤维化为特征的酒精性肝纤维症一般无炎细胞浸润.部分病例于扩大的Glisson囊及纤维间隔可有轻度淋巴细胞浸润,须与慢性乙肝鉴别.
&&&&2.5 脂肪性肝炎(脂肪肝)
是指非酒精性脂肪肝,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脂肪肝为营养障碍性肝损害之一,多并发于肥胖或糖尿病患者,与酒精性肝损害不易鉴别.脂肪肝多见于肥胖者,女性较男性多见,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者为易发因素.肝脂肪沉着、小叶中心部肝细胞周围性纤维化和小叶中心性或小叶周边性马洛里小体可帮助鉴别.该病也不乏有Glisson囊及窦内出现淋巴细胞浸润者,须与慢性乙型肝炎鉴别.
&&&&2.6自身免疫性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hepatitis,AIH)原因尚不清楚,但可除外其他损害肝脏的多种因素,如病毒、药物、遗传性和代谢性肝损伤.AIH在我国较少见,约占慢性肝病的10-20%,女性多于男性(4:1).目前将抗核抗体(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者列为I型,发病年龄有10-20岁和45-70岁两个高峰.将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阳性列为Ⅱ型,多见于2-14岁的儿童,成人仅占4%,ANA和SMA均为阴性.通常是中年妇女有自身免疫表现的慢性肝炎.其黄疸、蜘蛛痣、肝掌、脾肿大等较慢性乙型肝炎多见,并可有闭经等内分泌障碍,还可有肾炎、关节炎、心肌炎及心包炎等多脏器病变.自身免疫性肝炎以检出自身抗体为最明显的特征,约75%可检出抗核抗体,65%可检出抗平滑肌抗体,25%可检出抗线粒体抗体,同时存在γ球蛋白明显增高.该型肝炎的另一特点就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2.7肝豆状核变性
肝豆状核变性亦称Wilson病,为遗传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以肝硬化、锥体系统神经症状和角膜色素环(K-F环)三联征为突出的临床表现.半数患者首先发现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长期ALT轻度升高,易被误诊为慢性病毒性肝炎.本病已成为儿童及青少年肝病较多见的病因之一.血清铜蓝蛋白减低、尿铜增多,肝活检铜含量增多.治疗可试用D青霉胺和硫酸锌等排铜药物.有条件可行异体原位肝移植手术.
HBV感染的常见并发症[4]HBV感染属不严格的嗜肝性感染,病变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但HBV还具有泛嗜性特点,除主要在肝细胞内繁殖外,还可在骨髓细胞、PBMC、肾脏、心、肺、肠、胰、脾、脑等多种组织器官中检出.虽然HBV在肝外组织器官中的量少,病毒蛋白的表达常不完全而较少发生病变,但由于免疫复合物或其他免疫机制介导,仍可出现一些肝外表现和并发症,其中主要以肾脏、胆道、胰腺及血液系统合并症为主(表2).
&&&&表2HBV感染的常见并发症 并发症肝炎病期发生频率可能机制 相关性肾炎多见于AsC儿童不少见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病毒侵袭 轻型肾病急性乙肝不少见不明 肾小管酸血症慢性肝病较少见肝、肾抗原交叉免疫 胆道感染急性乙肝,慢性肝病约50 %病毒侵袭、细菌感染 急性胰腺炎重型乙肝最常见很常见病毒侵袭 溶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乙肝较常见传缺陷、自身免疫 再生障碍性贫血肝炎恢复后罕见病毒损害骨髓细胞、染色体异常
&&&&表3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与非活动性的鉴别 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非活动性慢性乙型肝炎 症状重,黄疸,肝脾肿大,ALT持续增高(确诊)症状轻微(可能确诊) 出现肝外病变,或自身抗体阳性(很可能确诊)罕见 血清白蛋白偏低,球蛋白偏高(很可能)罕见 血象一种或数种血细胞降低(可能)罕见 症状虽轻微,观察中病情有较大的波动(可能)症状轻微,长期稳定(很可能) 虽抗HBe阳性,病情仍活动(很可能)抗HBe阳性,病情稳定(确诊) 明显的界面性炎症伴桥接坏死(确诊)汇管区炎,界板完整(确诊) 无汇管区周围炎,但腺泡内炎症明显(可能取样不足)
病变活动性检测和评价慢性HBV感染以后的最终结果取决于病变的活动与否.慢性乙型肝炎的活动性病变是在病情进展中的病变,主要包括慢性乙肝轻度B亚型(界面性炎症)、中度(桥接坏死)、重度(融合坏死、花结形成)和活动性肝硬化(结节周围界面性炎症)等,有发生肝炎后肝硬化、重症肝炎或肝衰竭的可能性.非活动性病变是病情稳定的病变,主要包括灶性炎、反应炎、慢性乙肝轻度A亚型(汇管区炎)、活动静息后的残余病变和非活动性肝硬化,病情即使迁延或已有小叶改建,只要炎症吸收,预后仍较好.因而区分病变的活动性和非活动性是十分必要的,二者虽然是相对稳定的,但也是可以相互转变的[5].
&&&&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多种参数都是非特异性的,并不能准确地反映病变的特点,因此难以作为鉴别活动性的可靠依据.若无肝组织病理检查,有时很难明确诊断.肝穿刺组织学病理检查虽是确诊慢性乙型肝炎的金标准,但有时由于病变分布不均匀,仍有偶尔误诊的可能.表3列举了部分鉴别的要点,对判定慢性乙型肝炎的活动性可能有所帮助.正确的鉴别有赖于临床资料和病理检查的综合分析,对一时难以确定的病例,进行定期复查将能提高确诊率.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华肝脏病杂志 -329
Sherlock S.Clinical features of hepatitis. In: Zuckerman AJ, Thomas HC. Viralhepatitis. London: Churchill Living,
刘泽富,聂青和.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与治疗.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骆抗先.乙型肝炎的基础和临床.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Hsu YS, Chien RN, Yeh CT, Sheen IS, Chiou HY, Chu CM, Liaw YF.Long-Term outcome after spontaneous
&&&&HBeAgseroconvers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Hepatology 2-1526
在寻医问药你还可以
大家都在搜:您所在的位置: >
阐述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程度分类有哪几种
来源:寻医问药网
编辑:棉花糖
发布时间:
是有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目前在我国具有广泛的传播性,乙肝分为慢性乙肝和急性乙肝两种,我们今天就向大家介绍慢性乙肝的不同表现形式有哪些,希望大家好好学习。
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半年以上,病毒没有得到彻底清除,体内乙肝病毒潜伏或引起肝炎发病。根据病情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类。
一、轻度慢性乙型肝炎:
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程度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转氨酶一般在3倍正常值以下,胆红素在2倍正常值左右,白蛋白大于或等于35克/升。
二、中度慢性乙型肝炎:
中度慢性乙型肝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转氨酶一般超过正常值的3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的2-5倍、白蛋白在32-35克/升之间。
三、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常出现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便溏等,转氨酶超过正常值3-5倍,胆红素超过正常值5倍,白蛋白小于或等于32克/升。
Tips:与乙肝有关的临床检测正常值
转氨酶正常值为40单位,总胆红素正常值为17.1微摩尔/升,白蛋白正常值为35-55克/升。
上述就是对慢性乙肝不同症状的介绍,通过文中的介绍,相信大家会有所了解,再次预祝大家早日康复,假如还在疾病中挣扎的患者,赶紧就诊,希望这些点滴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谢谢!!
乙肝专家推荐
专业治疗乙肝,让乙肝不再复发
美容整形科
心脑血管科
当前有10082名医生在线慢性肝炎是不是一定是乙肝_百度知道
慢性肝炎是不是一定是乙肝
提问者采纳
性肝炎不一定就是乙肝,如感染肝炎病毒(乙肝病毒,也可以无明显临床症状,病程至少持续超过6个月以上的肝脏坏死和炎症、体征和肝生化检查异常,如不进行适当的治疗,服用肝毒性药物等,慢性肝炎是指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长期饮酒,部分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临床上可有相应的症状,仅有肝组织的坏死和炎症。病程呈波动性或持续进行性,丙肝病毒)
转氨酶多高才有肝炎
转氨酶偏高,代表有肝损伤,具体的肝炎种类是需要做检查才能判断的。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权威医生回答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目前医学水平下尚无法治愈,根据《中国乙肝防治指南》,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慢性肝炎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慢性乙肝治疗药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