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各位推荐几本西天气医学方面的书籍。谢谢!

转载卓然无双追寻围棋大师的足迹——谈棋谱传记类书籍
棋谱传记类书籍是围棋书中很重要的一类,因为这些书记载着前辈大师的棋路历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前辈大师的生命价值就体现在这些书上。棋谱传记类书籍数量非常多,我只能就我所看过的部分书籍,与大家共同追寻围棋大师的对局足迹,点评大师的高超技艺。
还是先谈谈打谱吧!众所周知,打谱对于涨棋是非常重要的,高手们对死活、大局、官子等技术门类的重要性各有各的说法,但没有谁敢说不需要打谱就能成为高手的吧!即使是吴清源这样的大天才,也是因为打谱打弯了左手中指,才能达到那般出身入化的技艺!但是打谱的作用并不仅仅局限于涨棋,学习高手棋谱的同时,对照自己的想法和高手的招法,依据打谱者的水平高低,可以领略到棋谱中各不相同的妙味,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这也是爱好者学习围棋的一大目的!所谓“闲敲棋子落灯花”,业余棋友打谱时的心境和乐趣,不是局外人所能完全体会的!
按照解说的详细程度,棋谱类书籍大致可以分为细解(差不多每手棋都有讲解,如《坂田荣男名局细解》)、详解(关键处有较详细的讲解,如《围棋名局赏析辞典》)和简评(只对关键的几手棋有简单注解或者完全没有注解,如《吴清源对局全集》)三类。打谱的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慢打、快打和读谱。慢打需要把自己的思路和对局者同步,每步棋都要考虑自己如何下,自己算了变化再做形势判断,最后与棋谱和讲解对照。这样打谱有时候打一局棋会需要一天甚至几天,一般棋友不会有这么多空闲时间慢打棋谱,但是这样打谱对涨棋是很有好处的,建议选择少量细解或详解的棋谱进行慢打。快打就是按照棋谱来摆,以欣赏高手的手段为目的,最多在关键处稍微思考一下,大多数棋友都是选择快打的方式吧!这样打谱可以充分欣赏高手的对局,同时对于自己下好棋形也很有好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嘛!还有一种是读谱,就是不用棋盘棋子,就看着书在心里面盲打一局棋谱。读谱的速度最快,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读大量的棋谱,有时看到一个对局片段就能反应出是谁对谁的棋谱,但是能消化多少则是未知数了!在生活节奏日渐加快、棋谱信息成为海量的现代,不可能所有的棋谱都用“打”的,相信大部分职业或准职业棋手都是用“读”的(电脑上打谱除外)!
本文只讨论中文书籍,括弧中是我给出的参考评分。
1.1 古谱赏析& &
中国是围棋的发祥地,围棋的历史最悠久,但目前保存下来的棋谱大都是明清时代的棋谱,备受推崇的也是清代的几位高手。说到古棋,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古代棋圣与现代超一流高手的棋力孰高孰低?”,我如果简单地回答你“不是同时代的棋手无法比较”你肯定是不满意的!拥古派认为即使是当今的超一流高手古、孔也不是古代棋圣范、施、黄的对手,贬古派则认为古代棋圣不过业五而已,棋力评价相差如此之大,争辩如此激烈,确实有让人无所适从之感。我的观点比较中庸,我认为从棋谱上显示的综合棋力上看古代棋手当然比业五要强得多,但无论如何是不如当今一流高手的!但是,从棋谱上展现出的天分和素质来看,古代棋圣与现代一流高手相当!换个说法,如果全盛时期的范、施、黄乘坐时空机器来到现在与古、孔对垒,刚开始我一定买古、孔胜,但如果范、施、黄经过半年时间(也许只要三个月)学习现代围棋理论和规则,研究一下现代的对局谱,再进行对局,则鹿死谁手未可知也!我这么说的原因很简单,首先围棋的技艺是不断进步的,现在的棋艺总是比过去的棋艺要高(当然在王朝末期和动荡时期除外,饭都吃不饱还下什么棋),这是因为现代高手可以学习过去高手的棋谱,总结其着手的好坏,去其糟粕,留其精华,而过去的高手只能学习过去的过去的棋谱,人类就是在这样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但是人的天分才情可不一定是不断进步的,应该说各个时代高手的天分差不多!就好像现在的大学生大部分都能搞清楚牛顿的三大定律,以及微积分等当年的研究成果,但当今大学生有几人能有牛顿的天才呢?而牛顿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据说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围棋中最难学到的是强大的中盘战斗力和随机应变的素质,而这些古代高手们都没有问题,他们会很容易地攀上巨人的肩膀,所以我认为他们学习现代围棋理论只需要半年或者更短的时间。正如内力强如张无忌学习乾坤大挪移只需半日即可融会贯通,而杨逍之类的所谓高手能够学到第三层已是了不起的成就!
& 《中国古典围棋丛书》(8.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选编了中国古谱的精粹,包含《忘忧清乐集》、《受三子谱》、《四子谱》和《桃花泉弈谱》,2010的新版又加进了《官子谱》。《围棋古谱集粹》(8.5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原计划出版五本古谱,但似乎只出了《血泪篇》和《兼山堂棋谱》。这两套书排版采用简体字和阿拉伯数字,相对于别的古谱书籍比较适合爱好者研究,但研读这类图书需要有良好的古文功底和足够的耐心,否则结果只能是读得昏昏欲睡,将棋书当做了特效催眠药!
我个人是不太研究中国古谱的,原因有二:其一是规则不一致,除了还“棋头”之外,古人下棋大都博彩,赢了还要赢更多,形势判断几乎失去作用,这导致古棋的下法和现代围棋大相径庭;其二,尽管古人杀力超强,但是布局枯燥,定式单一,古棋中的常见棋形在现代围棋中很少见到,对于提高棋力的帮助似乎不太大。当然有些业余高手就是学习古谱出身的,我想那是因为他学到了古谱的精华——中盘力量。所以,很多中国古谱我没看过也没法推荐,但有几本以现代棋理剖析古谱的好书还是要重点推荐的。首先,陈祖德的《当湖十局细解》(9.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中的对局代表了中国古棋的最高水准,陈九段娓娓讲来,深入浅出,将古代高手招法的精妙之处一一呈现在实力不同的读者眼前,实为不可多得的佳作。可以说没读此书对中国古棋就没有发言权!邱鑫、陈新编著的《最佳古谱详解》(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精选了20局古代名局进行讲解,几乎囊括了所有古代名手的对局,讲解得也非常到位,而且每局棋的末尾附有该局的对局背景和古人的棋评,相互对比颇有兴味,喜爱古谱的棋友不可不读。本书的最后还从古代名作中精选了一些死活题,有难有易,但每题都闪耀着古人智慧的火花。薛至诚的《棋霸天下》(9分,中国计量出版社)从黄龙士、徐星友、范西屏和施定庵的对局中每人精选30局编为四册,应该说棋局和讲解都相当精彩,是薛先生的用心之作,但是本书的缺陷是定价过高,致使很多棋友不敢问津。薛至诚先生的著作和译著大多都是精品,此书可能是看过的读者最少的了!此外,过惕生先生的《古今围棋名局鉴赏》(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是我最早阅读的棋谱书籍之一,该书首先讲解围棋十诀、棋经十三篇和凡遇要处总诀等古典口诀,然后选择了二十几位从古至今的名手所下的棋局进行讲解,包括中国古代高手范施黄等人和现代的吴清源、陈祖德、聂卫平等人,还有现代日本棋手坂田荣男、藤泽秀行等人,每位棋手都写一个小传,然后选择一两局代表作进行讲解。我觉得此书写得非常好,选局精彩、讲解到位,每位棋手的素描画像也很有特点,而且此书印量大、价格便宜,人人皆可阅读,唯一可惜的就是棋手数量和对局少了点,觉得不够过瘾!如果现在以本书的形式出一个扩展版,那该多好!但是现在有几个像过老一样兢兢业业写作的棋手也是个问题!
&追赶日本& &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围棋从晚清开始没落,经过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远远落后于日本,与日本高手下棋都是指导性质的让子棋,建国之后的一次中日交流赛,日本老太太伊藤友惠五段居然取得全胜战绩,这段历史真是不堪回首!直到六十年代陈祖德和吴淞笙崛起,个别中国棋手才能勉强与日本高手争胜。陈祖德1963年受先首次战胜九段杉内雅男、1965年分先首次战胜九段岩田达明,吴淞笙1963年战胜宫本直毅八段,沈果孙1973年战胜坂田荣男,每次艰难的突破都是激动人心的胜利。但在“聂旋风”刮起之前,日本棋手恐怕仍不认为与中国棋手的对局具备真正的对抗意义。
& 赵之云先生的《围棋春秋》(9分,上海书店出版社)一书搜集了这段时期的一些棋人棋事,介绍了建国以来一些比赛的实况和对局,最后选评了中日两国从古到今的十几局棋,是很好的棋谱史料书籍。刘骆生著的《中国围棋五十年风云》(8.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以建国后的50年为主,总结了20世纪的中国围棋史,选了100局关键的棋进行讲评,既有技术讲解,又有棋局背景和对局棋手的介绍,读来颇有趣味,是一本很有特色的书。王汝南的《弈坛争霸三十年——从冠亚军之战探中国围棋的发展》(8.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介绍了1957年到1987年的全国围棋比赛情况,并讲评了所有的冠亚军比赛对局,从书中可以看到30年来中国围棋的巨大发展和进步。转眼又过去了二十多年,这期间围棋的发展和进步也是巨大的,什么时候再出版类似的棋谱与史料并重的书籍呢?此外,陈祖德先生的自传《超越自我》(9.5分,人民文学出版社)也记录了这个时期的一部分围棋史。尽管这部书充满着时代的烙印,现在看来有不少做作和夸张不实之处,但我一直认为这是一本好看而且励志的书。该书记载了陈九段的围棋生涯和征战历程,并将许多围棋名手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而且本书是作者在大病之后写成,这一点很让我佩服,我以为此书获得人民文学奖是实至名归的!从高中时代至今,这本书至少看过五遍吧,作为围棋爱好者,它不仅能让我体验围棋的拼搏精神,也在我失意彷徨时给予我力量,陪我渡过最艰难的时期,所以此书对我而言价值是巨大的。《无极谱》(9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是陈九段的打棋集,从中可以体会陈九段力大刀沉、刚猛无铸的棋风特点。本书一套四本,比较难找,我只看过第一本,陈九段早期的围棋水平没有那么高,是比较适合业余棋友学习的。与陈祖德齐名的另一位“太极”高手吴淞笙棋风浑厚自然、刚柔并济,是我非常欣赏的棋手。比较令人失望的是,国内没有出版吴淞笙的对局集,吴的对局零零星星地散落在各种各样的棋谱书辑中。
1.3 聂马双雄
&& & 如果说陈祖德和吴淞笙是首先达到日本一流高手水平的棋手,那么聂卫平和马晓春则是首先能与日本超一流棋手抗衡的棋手。特别是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中的表现,现在看来对中国围棋的影响和贡献是前无古人的,大概后也不会有来者了!如果没有聂卫平的出色表现,现在国内围棋爱好者的数量可能要少一大半!关于中日围棋擂台赛的书非常多,包括《中日围棋擂台风云》(8.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中日共评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8.5分,光明日报出版社)和郝克强的《中日围棋擂台大幕内外》(8分,人民体育出版社)等。我觉得最有价值的还是聂卫平自己写的《我在擂台赛中》(9.5分,河北教育出版社),此书第一部是聂卫平写自己在擂台赛中的心路历程,可读性还不错,但最重磅的是第二部“走向世界的九局”,即前三届擂台赛的九连胜对局,前面的八局棋应该是程晓流整理、聂卫平讲解的,讲解得非常细致,连比赛前准备的各种变化图都一一讲到,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的变化图和各种官子收束方法应有尽有。最后一局是第三届擂台赛与加藤的主将决战,应该是在本书出版之际由罗建文整理加入的,讲解得明显没有前面八局细致。但聂卫平、程晓流随后合著了一本《聂卫平棋圣对局精选》(9.5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弥补了这个缺憾,该书收录了聂卫平对国内著名棋手的十局棋和对国外棋手的十局棋,附录中还收录了聂在世界大赛中的三盘著名对局。其中国内部分的十局棋和附录是详解,国际部分的十局棋为细解,这里就包括了第三届擂台赛与加藤的主将决战,细致程度与《我在擂台赛中》的前八局是一致的。当然其中第一届擂台赛对小林和藤泽、第二届擂台赛对武宫和大竹四局棋与《我在擂台赛中》的讲解是重复的。这两本书一共有聂卫平14局国际比赛对局的细解,13局详解,名人名局、自战解说,还有比这更有价值的吗?此外,老聂的自传《我的围棋之路》(9.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是难以超越的好书,老聂近100页的自传从自己开始学棋写到擂台赛开始之前,写得出人意料的好,有让人不读完不罢休的感觉。第二部选了老聂难忘的四十局进行解说,虽然只是在关键处进行讲解,有的对局棋谱也没有登完整,但这是老聂多年的经验总结,对于业余棋友提高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到1999年老聂又出了自传《围棋人生》(9分,中国文联出版社),加入了擂台赛及之后的事迹,附录也改为“人生九局”,选择了老聂印象最深的九局棋进行简评,总体来说也不错,但比起《我的围棋之路》来总觉得缺了些什么……。
马晓春在棋坛上的辈分比聂卫平小一辈,从95年两夺世界冠军登顶,到2000年之后的一蹶不振,20世纪最后几年的中国棋坛,老聂日渐老去,小龙们尚未成熟,几乎可以说是马晓春一个人的时代,也是他一个人在国际棋坛孤军奋战的时代。马晓春的《笑傲纹枰——十二胜局揭秘》(9.5分,上海文化出版社)和《黑白之间——十二败局反思》(9.5分,上海文化出版社)这两本书几乎囊括了马晓春的所有名局。我认为这两本书不比任何一本《名局细解》差,只不过没有以讲座的形式对开局的各种变化详细解说,而且马晓的解说中官子占较大的比重,专业性比较强。《笑傲纹枰》是马晓95年夺冠后写的得意之作,而《黑白之间》是2000年后写的,尽管都是败局,但盘盘精彩,读来令人为马晓屡屡叹息,感觉比《笑傲纹枰》更加好看。书海出版社的《李昌镐决胜十三局》中有一局与《黑白之间》里的对局相同,对比看看两位对局者各自不同的评棋是很有趣的哦!马晓敢于面对自己的败局,这不是每个棋手都能做到的,可惜他由于种种原因渐渐淡出一线,也不知道我们能否期望他的下一本好书呢?总的来说,尽管马晓才气纵横,棋力高强,按理应该取得更好的成绩,但他性格过于敏感,外界的一点点变化能够对他产生很大影响,缺少老聂舍我其谁的霸气与赵治勋断臂上阵的顽强斗志,我以为这是他的成绩与其才气不相称的重要原因。杨志存编的《聂卫平马晓春争霸15年》(8.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解说很一般,但棋谱选得很好。聂马在中国棋坛类似于曹李在韩国棋坛,两人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可以说两人是互相成就了对手,恐怕马常和常古之间也没有这么多对局吧!将聂马对局的棋谱作为一本书出版很有创意,本书收集1980~1995东洋证卷杯之后的所有棋谱,基本上全了,聂马今后的对局也不再具有对抗意义。值得一提的是新民围棋的“聂马七番棋”大赛,我认为那七盘棋是中国乃至世界棋坛的巅峰之作,一位刚刚从山顶往下没走多远,另一位从山下上来即将登顶。华山之巅两人共同演绎了激情四射的七番棋,对局结果和棋局内容几乎无可挑剔,其后二人渐行渐远。那七局棋谱除了在《新民围棋》1994~1995年的杂志上有,我没有在别的书上看到过(聂马的对局选有但是不全),而在本书中收录了全部七番棋的棋谱。
&&&聂马之外中国其他棋手的打棋集就很少了,蜀蓉出的“自战百局”系列除了有《聂卫平自战百局》(9分)和《马晓春自战百局》(8.5分)之外,还收录了《钱宇平自战百局》(9分)和《刘小光自战百局》(8.5分),是国内棋手少有的打棋集了。此外,《搏击的历程——刘小光围棋对局精选》(8.5分,河南大学出版社)一书精选了刘小光的26局棋进行自战解说,书前面还有几十页刘小光的自传《风雨棋魂》。《芮乃伟国际大赛对局精选》(8.5分,书海出版社)选了芮乃伟的23局棋进行讲评,可能是根据吴清源的讲解整理的,也是一本不错的对局选。而江芮夫妇的传记《天涯棋客——我们漂泊的围棋生活》(8分,学林出版社)也很火了一阵,不过我个人对这本书中的那些婆婆妈妈的事不太感兴趣。吴玉林的《巾帼围棋名局鉴赏》(8.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一书收集了9位中国女将的60局棋,13局详解和47局棋谱,内容还是很充实的,学习女将的棋谱以增强战斗力,对业余棋友来说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龙争虎斗& & &&进入21世纪,所谓的“小龙辈”和“小虎辈”棋手先后登上围棋历史舞台并在世界大赛上斩金夺银,但相应的棋谱书却似乎越来越少。《常昊的黑白世界》(8.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选了常昊1998年前的41局棋进行讲评,也包括常昊的访谈录和常昊的一些围棋故事,但无论是棋评部分还是传记部分,都不是很给力。到2009年,常昊又出了传记《我是常昊》(9分,上海文艺出版社),只有文字,没有棋谱。这次故事的可读性强了很多,而且到2009年常昊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这本传记应该具有更大的价值。
& 《棋游九天》(7.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名字起得还不错,但这本书是用最糟糕的解说来搭配最精彩的棋谱,明显是临时的拼凑之作,反正我是没看下去。从此书中可以窥见国内围棋出版业不景气的部分原因。相对而言,最近孔杰的《十年磨一剑》(8.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要好一些,解说了孔杰夺得亚洲杯、三星杯和LG杯的对局,棋谱是精彩的,但出版得早了点,缺少了富士通杯的夺冠棋谱,讲解上也还是简单了些。
& 近年来我心目中的国内最佳棋谱书是《龙图腾》(10分,《围棋天地》2006增刊)。首先,此书的棋谱选得好,中国棋手常昊、罗洗河和古力当年获得的三个世界冠军现在看来真的是很有代表性的三个冠军。常昊获得应氏杯是中韩对抗的起点,之前中国棋手一直受到韩国棋手的压制,半决赛和决赛中的几盘棋常昊下得非常精彩,几个妙手“挖”夺人眼球。应氏杯是常昊的围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以后虽然也拿了世界冠军,但面对如狼似虎的80后,大趋势却是在走下坡路了。罗洗河的三星杯大概是他一生中所获得的唯一的世界冠军,但这次却是在决赛中战胜李昌镐获得的,这是外国棋手首次在世界比赛的决赛中战胜李昌镐,而且半决赛对崔毒的“破三劫”之局可以说是绝世的名局,有此一冠足矣。古力的LG杯虽然在决赛中战胜的是自己人,但这毕竟是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以此为起点他才在未来的几年斩金夺银。其次,此书的解说好。三个冠军的夺冠之路的棋谱都由冠军自己提供解说,技术上得到很好的保证,张大勇的整理功夫非常出色,将对局进程和重要的变化交待得一丝不苟,并用精彩的文字连接起来,使得每局棋的解说都具有很好的技术性和可读性。最后,本书的印刷和制作好。精装书适合收藏,用纸和印刷都非常好,棋谱排版合理、文字清晰,价格也不贵,确实没什么可以挑剔的地方。不知道将来还会有这样的好书问世吗?
日本篇2.1 古谱赏析
& 围棋传入日本后,就成为日本的国技,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自从16世纪一世本因坊算砂横空出世至今,日本围棋史上群星闪耀。薛至诚编译的《日本围棋故事》(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是最好看的围棋史料书籍,此书以渡边英夫的新《坐隐谈丛》为骨干,汇集了日本棋史上的大量材料和故事,从一世本因坊算砂讲到二十一世本因坊秀哉,其中包括棋院四家的争斗、棋史上的著名人物和重大事件,并附有重要的对局棋谱供参考。更难得的是此书读来令人手不释卷,有如读武侠一般好看,但是由于印量等原因,现在比较难找到此书。此外,安永一先生的《日本围棋历代名手名局史话》(9分,人民体育出版社)和石田芳夫的《日本围棋四百年激战风云录》(9分,蜀蓉棋艺出版社)都是以讲解日本棋史上著名对局为主,穿插了一些围棋故事和对局背景,可读性都很好。前者选取15局名局进行讲解,并在书后附“近代围棋通史”,安永一先生的麻辣棋评值得一看!后者分13章讲解日本棋史上的著名争棋,书中既可以看到现代职业棋手对古棋的评论,又能从棋手的角度阅读一个个围棋故事,非常有趣,但是此书的印刷错误不少,读来有点令人扫兴。韩念文、吴玉林编著的《日本围棋历史名局精选》(9分,蜀蓉棋艺出版社)精选了39局棋讲解,并在每局棋谱后对日本围棋史上的名手做了简单介绍,应该说讲解得非常不错。陶审安编译的《日本近代围棋名局选》(8.5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原名《东瀛围棋精华》,最早是在民国年间出版的了,书中选取从丈和时代到秀哉时代的名局36局,每局棋都附有围棋名手的评注和感想,译文为文言文,读来甚觉有趣。不过,我最喜欢的日本古谱书是赵之云先生的《围棋名局赏析辞典(日本卷&第一辑)》(10分,上海辞书出版社),此书搜集棋谱75局,日本古代名局基本一网打尽,而且排版适当、解说精彩,非常适合棋友打谱,书后附有日本棋手小传,可以作为资料查阅。这套辞典本来计划应该是出四辑,估计是日本卷出两辑,一辑就是这本日本古谱辑,另一辑应该是日本现代棋谱辑,包括吴、坂田、藤泽和六超等一流棋手的名局;中国卷估计也有两辑,一本古谱辑,范施黄等古代高手的名局尽在其中,一本现代棋谱辑,当然是包括陈吴聂马等高手的精彩对局。惜哉!赵先生已去,只留下这一辑辞典,让我等有求全癖的棋友只能凭空想象另外三辑的精彩了!
除了贴目数量不同,现代围棋规则与日本古代围棋的规则基本相同。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围棋更多的继承了日本古代围棋而不是中国古代围棋,所以欣赏日本古代围棋的棋友会更多。蜀蓉出版的《本因坊全集系列》(9分)是日本围棋史上著名人物的打棋全集,包括本因坊道策、丈和、秀策、秀荣、秀甫和秀哉六人的对局,也不知道将来还会不会增加秀和等名手的打棋集。这套打棋集解说很少,但棋谱还是比较全的,可以作为资料书查阅。我想大部分棋友都是拿来收藏而不是打谱吧,毕竟要打完这么多棋谱恐怕一辈子的时间都不够用!另外有一本《日本围棋三棋圣》(9分)应该也属于这个系列,不过内容与前面的打棋全集不同,包括酒井猛写的《玄妙道策》、高木祥一写的《刚腕丈和》和福井正明写的《秀丽秀策》三部分,选取日本古代三位棋圣的代表性对局和精彩场面进行讲解,以《日本围棋四百年风云录》作为附录,可读性要比打棋全集强得多。
说到打棋集,吴清源先生的打棋集是最受棋友欢迎的,国内就出过两个版本:一个是孔祥明译的《吴清源对局全集》(10分,蜀蓉棋艺出版社),一套四本,已经印刷了两次;一个是程晓流编的《吴清源围棋对局全集》(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一套八本,已经印刷了三次了。两个版本各有特点,蜀蓉版用纸和印刷都要好些,而且是吴清源讲解的原版翻译过来的,比较权威,一共有824局棋,但是讲解相对简单;人体版一共800局(好像后面的版本增补了几十局),每本书100局,讲解比较详细,相对而言更适合阅读。对于喜爱吴清源的普通棋友而言,两个版本任选一套即可,而对于热爱棋书的棋友,这两个版本似乎“一个也不能少”!尽管《吴清源全集》是非常好的打棋集,但毕竟有800多局棋,不是那么容易打完的,我觉得中国电影出版社的《吴清源自选百局》(9.5分)更适合打谱,该书是吴大师自己从自己的对局中选出较精彩和有纪念意义的100局汇编成书,每天打一局只需三个多月即可打完,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学习吴大师的妙局。当然如果棋友觉得自己有充分的时间和毅力,就打《吴清源全集》吧,吴大师的大部分棋局都是值得不断学习的!此外,另有薄薄的一本《吴清源——天才的棋谱》(9分,蜀蓉棋艺出版社),前半部是四川五郎访问吴清源的谈话,谈话内容包括了吴大师的生平和与围棋有关的轶事,后半部是吴大师的自选十局,局局精彩,值得一看。从这些打棋集中,不仅可以学习吴先生在棋局中创造出的种种新手新型,欣赏先生特有的大规模作战构思和弃取自如的大转换,还可以充分领略到先生的自由自在不受既定成规拘束的棋艺风格,先生在棋局关键时刻的下一手完全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我想这也是先生的棋力高于同时代其他棋手的根本原因吧!
除了打棋集,吴大师的对局细解更值得学习。台版的《吴清源名局细解》(9.5分,世界文物出版社)一套十二本,共48局棋,由吴大师讲解自己在五十年代参加日本最强者决定战中的对局。这些对局虽然不能算是吴大师全盛时期的代表性对局,但可以说每局棋都有鬼神莫测之机,而且每一谱最多只有几手棋,几乎每手棋都有讲解,可以免去打谱的麻烦,只需直接阅读就能体验吴大师在对局中的思路和计算,是棋友学习的珍贵资料。过惕生等编译的《吴清源名局精解》(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一套四本,与《吴清源名局细解》的前四册内容相同,但感觉翻译得更好一些。另外,《人生十八局——现在我将这样下》(9分,中信出版社)是吴大师封棋之后,根据自己提出的“21世纪围棋”的思想反思当年印象最深的十八局棋得到的研究成果。这本书的装帧印刷都没话说,但我个人对书中的讲解不是很满意。在围棋界,吴清源先生是一尊巨神,“昭和的棋圣”、“无冕之王”等称号都不能完全体现他为围棋作出的贡献。然而,吴先生生逢乱世,他的人生和品格却备受质疑。这里我无意评价先生的人生,但我认为要求一个围棋天才在政治上也能有足够的成熟,无疑是过分的。《天外有天——一代棋圣吴清源自传》(9分,北京燕山出版社)和《中的精神》(8.5分,中信出版社)是吴先生的两本自传,也许从中能够窥见先生生命中的某个侧面。
3 坂田和藤泽&
桥本宇太郎是吴清源的同门师兄,也是关西棋院的创始人,“升仙峡大逆转”的主角之一。但在国内没有桥本先生的打棋集(不仅桥本先生的没有,同时代的木谷实、高川格等名手的打棋集也没有),只有一本志智嘉九郎写的《桥本宇太郎围棋世界》(9分,蜀蓉棋艺出版社),介绍了先生的围棋故事和代表性棋谱。而“升仙峡大逆转”的另一主角坂田荣男则有一本很有名也很适合打谱的对局集——《坂田荣男对局集——56冠征战记》(9.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收录了坂田56个冠军的决战棋谱,基本囊括了坂田全盛时期的名局,既有各个冠军决战的背景介绍,也有简洁明快的对局点评,中间还插入一些有趣的观战记片段,确是不可多得的好书。仔细打打本书中的棋谱,不仅可以体会坂田全盛时期剃刀般锐利的棋风,也能在大师棋谱的熏陶下提高自己的棋力和敏锐程度。稍不如意的是本书少了坂田最后获得的八个冠军决战谱,感觉不够完整。此外,《坂田荣男名局细解》(又名《坂田荣男围棋教室》,10分,成都时代出版社)是坂田先生的经典之作,本书以一个个讲座的形式讲解每局棋的骨骼和关键之处,即使在布局阶段的讲解也绝无雷同之处,能够让各个水平层次的棋友学习坂田先生对局中的精妙之处(我大概从业余1级水平开始到现在都一直在读此书),这是比其他名局细解高出一筹的地方!书中每局棋都分为布局篇、中盘篇和官子篇,布局篇讲解常见布局和定式的选择,中盘篇讲解作战思路以及着手分析,官子篇解析各个官子的大小和收官顺序,看一局棋有一局棋的收获,实为细解棋书之冠!《坂田荣男与精锐棋手的对局》(9分,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挑选了20位精锐棋手(当年的精锐现在都已垂垂老矣,不禁让人感叹时光飞逝),分别详解了坂田与他们的一盘对局,并对各个精锐棋手做了简单介绍。书是不错,但印刷一般,而且现在价格太贵,就不推荐了!
吴清源淡出棋坛之后,坂田进入全盛时期,胜率曾经达到过令人目眩的百分之九十几,给人以无敌的感觉!在命中克星林海峰出现之前,坂田只有一个名义上的对手——藤泽秀行!藤泽先生是在世界棋坛得到广泛尊重的人物,不仅由于其高超的棋艺,更是由于其豪爽的性格和广阔的胸怀。坂田和藤泽都像古龙笔下的怪侠,坂田玩的是飞刀和快剑,藤泽的剑是
“看上去不很快,但是很奇怪,居然没能躲开”那种!而且我总觉得藤泽先生会像某位怪侠一样用玩世不恭的语调说:“我最爱的是酒,其次是美女,围棋只能排第三……”(纯属想象,我当然还是宁愿先生将围棋排第一!)。话说回来,即使是藤泽先生排第三的围棋,也足够我等资质平庸的棋手学习一辈子了!《藤泽秀行对局集》(9.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的编排与坂田的《对局集》类似,但棋谱印刷得小了些,包括藤泽棋圣六连霸及之前的所有冠军决战谱,值得棋友们好好打谱学习。此外,《棋圣争霸战名局细解》(8.5分,上海文化出版社)汇集了读卖新闻社记者撰写的一至四期棋圣战的观战记,对局都是藤泽先生的名局,特别是第二期战加藤的对局,盘盘中国流,盘盘都是构思精巧的好局,煞是好看,第五局斩杀“天煞星”大龙的一局更是精彩绝伦。应该说观战记的写作风格也比较有特点,可读性也不错。但是这些棋谱并不是本书独有,观战记看多了就感觉比较空洞,内容不够充实,技术上不能算是“细解”。另外由于此书印量小,现在的价格比较高,对于以阅读和学习为目的的棋友,我觉得就忽略此书吧!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程晓流先生的《藤泽秀行争霸集——棋圣名局赏析》(9.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这本书印刷错误不少,但内容相当好。首先,本书详解了藤泽的22局棋,包括了从初次战胜宫下秀洋夺冠一直到以67岁高龄战胜小林光一卫冕王座的对局,选局具有代表性而且讲解非常精彩;其次,书后还附有62局头衔争霸的棋谱和简评。我很喜欢这种讲评方式,既方便打谱学习,又具有一定的完整性,程先生编的另一本《曹薰铉对局选》也是以这种方式编排的。想要了解藤泽先生多姿多彩的一生,可以看看
先生的自传《胜负与艺术——我的围棋之路》(9分,百花文艺出版社)和孔祥明的《我所认识的藤泽秀行》(9分,人民体育出版社)。前者大致描绘了先生的人生轨迹和围棋观,后者不仅描述了作者和先生自己眼中的秀行,还讲解了9局先生的名局,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坂田和藤泽之后,日本六大超一流棋手陆续粉墨登场,他们是大竹英雄、林海峰、武宫正树、加藤正夫、小林光一和赵治勋。实际上石田芳夫在七十年代的战绩也很辉煌,但到八十年代如流星般迅速陨落,没有入选超一流阵容,以至于目前国内几乎没有石田的对局集,他只是频繁地出现在别人的对局集中。职称没评上待遇就是不一样啊,算是最佳男配角吧!蜀蓉出版的《日本超一流棋手丛书》(9分)是六位超一流棋手的头衔决战对局集,包括赵余宏编著的《二枚腰——林海峰对局集》、《美学棋士——大竹英雄对局集》、《务实棋士——小林光一对局集》、《胜负师——赵治勋对局集》和李钢编著的《宇宙流——武宫正树对局集》、《刽子手——加藤正夫对局集》。六本对局集基本囊括了六超所有的冠军决战谱,可能由于出版时间的关系小林和赵的部分冠军没有收录。六位超一流棋手棋风迥异、各有特点,都是围棋艺术的大师级人物,这六本书中的对局充分展现了他们的风采!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的《超级棋手精髓丛书》(9.5分)包含《奔放——武宫二连星杰作选》、《执着——小林光一杰作选》、《怒涛——赵治勋胜局选》和《斗魂——赵治勋杰作选》四册,分别详解了武宫、小林和赵的对局,而且大部分都是对局者本人的解说,既适合打谱,对于棋友提高棋力也有积极作用,我本人就从这套书中获益非浅,至今还对《怒涛》中的赵VS加藤的精彩对局记忆犹新。虽然有少量印刷错误(最明显的是《斗魂》中赵VS大竹的名人战第六局棋谱印成了赵VS武宫的本因坊战第一局),总体来看这套书的翻译和排版印刷还是很不错的。本套书的主要缺陷是缺乏系统性,书的来源东一本西一本,《奔放》是武宫的《二连星好局集》,但更精彩的《三连星好局集》却有没有收入,《执着》是《现代花形棋士》系列中的一本,而《斗魂》是赵治勋杰作选的下册,上册《胜负》却又没有收入,《怒涛》则是由赵治勋的一系列头衔比赛的观战记集成。总之,对于有求全癖的棋友,此套书不能算是收藏珍品;而对于以涨棋和学习为目的的棋友,这套书已经足够好了,对比相应的台版书,这套书的翻译更适合阅读。
大竹英雄的《现代围棋名局31例》(9分,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收录了1954年至1985年大竹从院生时代到成为名人期间的31局棋(详解23局,简评8局),书后附有《大竹英雄的围棋生涯》和简历,可以很好的了解大竹其人并欣赏其潇洒的龟步。我认为“美学大竹”的称号有一半是新闻界的炒作,虽然大竹的棋基本功扎实、棋理清楚,使的是玄门正宗的功夫,但大竹并不是宁愿输棋也不下愚形的,单就最简单的愚形而言,大竹的棋谱中并不少,我想大竹是下了自己不满意的棋才会影响对局心情以致输棋。因为棋形的美丑是随局面的变化而变化的,不同局面下“丑”的棋形能成为“美”的,“美”的棋形也会变成“丑”的。所谓“美丑”无非也是人为定义,谁又能说得清呢?身为超一流棋手的大竹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我以为新闻界杜撰出来的“美学大竹”有时候对业余棋手有误导作用。
林海峰先生是出自台湾的超一流棋手,所以台版书中有很多林先生的棋谱集。《林海峰围棋杰作选》(9.5分,上册《无心》、下册《平常心》,世界文物出版社)是其中的代表作,书中共收录林先生1983年之前的50局棋,并由林先生自己做了详细的自战解说。本书不仅内容好、印刷好,而且是有塑封的精装包装,适合收藏,所以现在下册《平常心》已非常难找,成为棋友的收藏佳品。此外,世界文物出版社和理艺出版社都出了内容不一样的《林海峰名局细解》(9分),世界文物版共12册,理艺版共5册,可供喜欢林先生的棋友学习研究。赵之云和陈健编著的《棋杰林海峰对局精选》(9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选了林先生的四十几局棋进行解说,有详解有简评,也是不错的对局集,但印量不大,也比较难找。林先生的棋风厚实中体现出力量,扎实的基本功加上坚韧的素质,是非常难应付的棋,难怪当年无可匹敌的坂田王朝转瞬间就被林先生瓦解,也难怪林先生能够在棋坛战斗到近70的高龄,成为跨越20世纪和21世纪的棋坛少见的常青树。
&&&武宫正树的宇宙流名闻世界,其风格就无需我在此絮叨了,如果评选业余棋手最喜爱的棋手,可能武宫会成为得票最高者。《围棋实战研究》(10分,蜀蓉棋艺出版社)一书是武宫的代表作,该书选择了日本棋坛的十八位对手,都是日本棋界赫赫有名的人物,每位对手选一局棋进行详解,对局都是七八十年代的棋谱。棋谱精彩、讲解细致自不必说,做到这一点的对局集也有不少。此书最出彩的对局讲解之前对每位强敌棋风的剖析,如此精辟的评论和恰当的实战例,在别的书上很难见到,相信此书是完全出自武宫之手,否则不可能写得如此深刻。一定要找此书缺陷的话,那就是十八位强敌实在太少了,每人一局棋也不够过瘾。如果加上中国和韩国,现在已经半隐退的武宫选出四十位强敌,每位选出2至3局棋讲解该多过瘾啊!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武宫这样写也许就不能成为对局集经典了,因为一道佳肴是不能让食用者吃饱的!台版书中,理艺出版社的《二连星好局集》(9.5分)和《三连星好局集》(9.5分)是非常好的对局集,两本书几乎囊括了武宫在巅峰时期的所有名局,讲解是一贯的武宫风格——棋理清楚、构思巧妙。建议喜欢武宫的棋友打一遍此套书中的所有棋谱,不仅能够随着武宫遨游宇宙,过一把大模样作战的瘾,也一定能从中悟到一些行云流水的步调和围棋艺术的妙谛。不过想要模仿武宫嘛......呵呵,
好自为之吧!还有两本一套的《武宫正树名局细解》(9分,理艺出版社),一共8局棋,讲解也很不错,但棋谱就比不上前面两本书精彩了!要炒出美味佳肴,首先原材料也要好才行啊!
天杀星加藤正夫是另一位广受业余棋手欢迎的超一流棋手,其直线追杀对手大龙并能屡屡得手的行棋风格让业余棋手惊叹并崇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行棋日益讲理和日益温和的日本棋界,加藤算是一个另类人物,所以到九十年代加藤还能在世界比赛中痛斩全盛时期的李昌镐,这是别的超一流棋手难以做到的。虽然加藤是六超中唯一没有拿过世界冠军的棋手,但我想在业余棋友心目中,加藤已无需世界冠军来证明自己!《围棋名局细解》(9分,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一书详解了与10位著名棋手的10局棋(七十年代的对局),最后简评了近作12局(都是1980年左右的棋谱)。书中对每位棋手做了简单介绍,并列出了与该棋手的对战成绩。从内容上看此书是不错的对局集,但此书的印刷错误不少,而且棋谱很小,不太适合打谱,可惜了一本好书!最近出版的《加藤正夫名局细解》(9分,成都时代出版社)共四册,每册讲解6局棋共24局棋,编排上与《坂田荣男名局细解》一致,棋谱也很精彩,但讲解则要逊色一些。
相对武宫加藤等个性棋手而言,小林光一的棋风沉稳扎实,可能更为专业棋手所欣赏。小林的特点就是定型早而且简明,有时为此不惜下俗手,这说明小林的形势判断和官子功夫非常出色。但是同时,小林的棋也是具有很强的战斗力的,按照小林的木桶理论,他自己应该就是一个没什么短板的木桶,所以能获得很高的胜率,棋圣八连霸、名人七连霸的战绩是很难被超越的。《超一流棋手名局详解(普及本)》(9分,人民体育出版社)一书虽名为“超一流棋手”,实际上就是小林光一的对局详解,因为书中的每局棋都是小林光一的对局。该书详解了日本的大头衔战中的几十局棋,我认为棋谱和讲解都有较高的学习价值。
赵治勋应该是六超中实力最强的棋手,也是我非常欣赏的棋手,他的棋风似乎能同时包含坂田的锐利、林海峰的韧劲、加藤的力量和小林的全面,加上自身强大的斗志,使得他在八十年代独步日本,或者说称霸世界,也使得他在遭遇车祸之后还能东山再起。但是,赵的棋有个较明显的弱点就是有点“侍力欺人”,有时过于贪空会导致惊险的治孤场面,这也使得赵的棋谱中有很多治孤的名局。然而,遇到力量稍弱的可以涉险过关,遇到李昌镐这样的强手战绩就很惨淡了,不过话说当年又有几个棋手遇到李昌镐战绩不惨淡的呢!?从战绩上看老赵也是六超中最辉煌的了吧!他完成了日本七大棋战的大满贯,同时获得棋圣、名人、本因坊大三冠就有四次,而本因坊战十连霸更像一个传说,超越高川先生的同时恐怕很难再被超越了。他获得两次世界冠军,特别是2003年在三星杯上战胜韩国少壮棋手夺冠的精彩表演非常令人难忘!《赵治勋围棋杰作选》(9.5分,上册《胜负》、下册《斗志》,世界文物出版社)是赵治勋首次获名人&本因坊之后的作品,上下册各分五章,介绍了赵治勋从1968年至1981年十几年间的围棋生涯,并在每章中解说各个时期的重要对局。此外,在下册的最后附有特别读物《我的围棋观》(感觉国内翻译得好些),分一流棋士论、布局论和诘棋论三章,写得非常精彩,可以与《围棋实战研究》中“我和十八位强敌”的评论媲美。本套书在国内是分两本书出版的,不能完全体现本书的精彩,而台版的书与《林海峰围棋杰作选》类似,内容和包装都是上上之选,适合收藏和阅读。
名局&棋战&
除了棋手的对局集之外,还有些书是不论棋手,只是精选多局棋谱或者是收集某个棋战的棋谱进行讲解。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围棋名家名局自解》(9.5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该书收集了12局棋谱,都是日本超一流高手的自战解说,从十几年前到现在我都很爱看此书,以前每次开会我都拿这本书去,可以说本书适合各种水平的棋友,从棋谱到讲解都是上品。《超一流棋手名局精解》(9分,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内容与此书类似,但棋谱只有四局。另一本《名人名局自解》(7.5分,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名字与《围棋名家名局自解》类似,但书的质量要差很多。首先棋谱和解说的精彩程度不够好我不知道此书译自什么地方,虽然都是一流棋手的棋,但精彩程度感觉要差一个档次);此外翻译和印刷差,此书不仅翻译糟糕,而且印刷错误多如牛毛,特别是棋谱手数到100后在同一分谱中101就变为1了,让人看得莫名其妙,非常不爽!
收录某个棋战棋谱的书主要有以下几本:《棋圣妙局》(9分,华夏出版社)收录的是第7期棋圣战藤泽VS赵的对局和观战记,棋谱非常经典,但印刷稍差;《日本第十一届棋圣战七番胜负决赛》(8.5分,河北教育出版社)和《棋圣战激斗谱》(8.5分,北京出版社)分别收录的是第11期和第13期棋圣战小林VS武宫的对局和观战记,棋谱和印刷都还不错,但是比较难找,价格较贵。而且这几本书出版社不同,不能构成完整的棋战系列,书中棋谱不难找,技术讲解上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地方,我觉得是没什么收藏价值的。《名人战谱全集》(8分,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收录了第15期名人战小林VS大竹和循环圈赛的所有棋谱,但讲解似乎不够详细。最后,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套《专家让子棋对局精析》(9分,上下册同台版的《受》和《授》,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内容是日本的职业高手下的模范让子棋,每局棋都以“下一手”的方式出题,并根据棋谱作出适当的解答,是为数不多的让子棋棋谱精解书。如果想在让子棋的对抗中战胜高手,可以学习一下这套书!
从竞技上看,现在的日本围棋已经被中韩超越,但是日本围棋文化的底蕴却是中韩无法比拟的,所以还有很多优秀的日本棋谱书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翻译过来(如《日本围棋大系》、《现代围棋名局选》等)。有的书出版了一部分,但是无论翻译还是封装都不符合书的级别,真的很希望国内的出版社能够让这些好书早早呈现在棋友的面前!
相对于六超时代日本围棋的辉煌,韩国围棋从1989年曹薰铉战胜聂卫平夺得第一届应氏杯冠军开始才逐步进入人门的视野。从八十年代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间,应该说韩国围棋对世界围棋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大大开拓了局部的变化、提高了局部的算路,局部套路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使得现代围棋跳出了日本围棋的讲究棋形和一般分寸的思路,向更精确更有效而不拘泥于棋形的方向发展。
韩国围棋的代表性人物包括老一辈的四大天王、不败少年李世石以及新一代的“牛犊帮”等。由于发展时间短,而且韩国围棋崛起的时候国内的“围棋热”已经渐渐降温,国内出版的韩国棋手对局集较少。不提新一代的“牛犊帮”,即使是在世界棋坛开创了一个时代的曹薰铉李昌镐师徒,对局集也不能算很多,刘昌赫徐奉洙等名手的对局集则更是几乎找不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大缺憾。《曹薰铉》(9分,湖北人民出版社)一书是最早的关于曹薰铉的棋谱集,该书共分三章,较详细的介绍了曹薰铉早期的围棋生涯和对局谱,书中的棋谱大都不是老曹的名局,但如实地反映了老曹早期的棋风和水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另外,书中的序是朴治文写的《和风&快枪》,可读性非常好,也比较精确地描述了老曹的棋艺风格。蜀蓉棋艺出版社计划出版的“韩国四大天王对局集”实际上只出了《曹薰铉对局集》(9分)和《李昌镐对局集》(9分),讲解虽然简单,作为查询资料还是不错的。上海文化出版社的“围棋巅峰丛书“包含《曹薰铉纹枰论英雄》(8.5分)和《李昌镐对局谈胜负》(8.5分),都是在韩国《围棋月刊》上连载的讨论话题。前者是曹薰铉的访谈录,中间穿插了一些棋局的关键场面,由老曹进行点评,不能算是棋谱集;后者则选择了19盘对局由李昌镐进行详细分析,这些对局大部分都是曹李师徒之间的对局,不能算是李昌镐的代表作,有些对局甚至不是李昌镐下的。但书中的棋谱是完整的,可以用于打谱学习。曹李师徒的名局细解有书海出版社的《曹薰铉决战十三局》(9.5分)和《李昌镐决胜十三局》(9.5分),由曹李自选自评十三局棋,所选棋谱都是大赛的重要对局,而且非常精彩,讲解风格与名局细解大不相同,但也很细致,看完一局的感觉是该搞清楚的都搞清楚了,搞不清的可能以后也难搞清了,总体来讲是很有收获的。本套书内容与印刷俱佳,是近年来最好的韩国棋手对局细解书。《我的哥哥李昌镐》(9分)是《围棋天地》2005年的增刊,由李英镐执笔,书中较详细地记述了2000年之前李昌镐的围棋生涯和一些趣闻轶事,还附有大量的图片和一些重要的棋谱,是一本不错的传记书。不过与李昌镐的棋风类似,本书并没有什么奇峰突起的故事,内容也相对平淡。《战神曹薰铉:我对围棋的畅想》(8.5分,东方出版社)一书的时间跨度更大,几乎就是曹薰铉的围棋人生,但可读性要差一些,没能充分表现围棋皇帝多姿多彩的一生,特别是对老曹的一些关键对局的记述不够精彩,而且没有棋谱参考。
赵之云先生的《韩国围棋妙局精赏》(9.5分,上海书店出版社)以韩国棋手为主线,搜集了1941年到1994年间的几十局重要对局,讲解是一贯的赵氏风格,不算详细但很到位,棋局的关键之处一一点到,适合业余棋友打谱学习。程晓流先生的《韩国超级棋星名局赏析》(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选了20世纪的十位韩国代表性棋手,每位棋手又选择代表性的一局进行详解,不仅能从中看到韩国各位高手不同的棋艺风格和精湛技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了解韩国流能够风靡世界棋坛的奥秘。
现在,韩国棋手的棋谱和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冲段少年的教科书,相对而言国内翻译韩国围棋的作品实在太少了。希望各个出版社能够策划出版一些韩国的精品书,有这么多围棋少年和铁杆棋迷,我想销量不至于得不到保证吧!
4.世界篇&
自从1988年举办第一届
“富士通杯”和“应氏杯”以来,围棋已经逐步世界化,大致成为三国演弈的格局,不再是日本一枝独秀或中日对抗,所以有说法认为1988年是世界围棋元年。此后,有不少棋谱书是面向三国棋手或者世界大赛的,不再只单独介绍一国的比赛。
首先推荐两套对局集:一套是“中外围棋名家谱丛书”(9分,人民体育出版社),本来计划出20册,但最后只出了6册,三国各出了两位领军人物的对局选。程晓流先生的《曹薰铉对局选》(9.5分)是本套丛书中的佼佼者,精选了老曹全盛时期的100局棋,详解了22局,可以说囊括了老曹围棋人生的精华。不仅棋谱精彩,22局详解也是让人读来如痴如醉,可以从中体会老曹的快枪
是如何的锐利,老曹的转身又是如何象燕子般的轻灵。晓军编的《李昌镐对局选》(8.5分)选局还可以,但由于李昌镐的围棋生涯还有很长,所以此书不能充分体现李昌镐的棋艺精华,而且讲解比起程晓流先生的详解要稍差一些。在20世纪的世界棋坛上,李昌镐是唯一能与吴清源相提并论的伟大棋手,然而两人在棋书上的待遇差别却非常大,我甚至找不到一本能够充分体现李昌镐风格的对局选或对局详解,是李昌镐的棋太难懂?是出版社太没眼光?还是三国围棋文化的差异造成的呢?《聂卫平对局选》(9分)和《马晓春对局选》(9分)也是由晓军编
写,选局都很不错,国内棋手的对局可能经过棋手本人的审阅或者是可查阅的资料更多,讲解也很不错。邱鑫、梅益编的《小林光一对局选》(9分)和刘骆生、刘月如编的《赵治勋对局选》(9分)都是选了20局棋进行讲解,选局和讲解都中规中矩,后者的开头还附有《赵治勋生平简介——棋坛斗士赵治勋》。总的来说,本套丛书选局适当、讲解细致、用纸印刷也还不错(有一些印刷错误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值得学习和拥有的一套对局集,当然更希望出版社能够按照这个风格再多出一些棋手的对局选。
另一套对局集是封嵩编著的“世界超级棋手争霸丛书”(9分),目前出了四册,包括《古力对局集》、《常昊对局集》、《李世石对局集》和《张栩对局集》,棋手都是世界棋坛的风云人物和三国围棋的代表人物,填补了21世纪世界顶尖棋手对局集的空白。这套书中我最喜欢《常昊对局集》,因为书中几乎囊括了常昊的名局和头衔对局,个人觉得价值最高。
中日韩超级棋星名局鉴赏》(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一书中的对局和解说都是选自《围棋天地》,选局精彩,解说权威,荟萃了八九十年代中日韩围棋明星在重大国际比赛中的名局佳谱共33局,是非常好看的一本书。陈祖德的《中日韩围棋精英对局详解》(8.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共选34局进行讲解(似乎是选自《围棋》杂志?),解说虽然不错,但所选棋谱大部分都是国内比赛的棋谱,似乎中国的精英比日韩的精英多得多,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迷你血战谱——围棋不足百手精彩对局选》(9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一书由中央电视台《纹枰论道》节目组编,选局匠心独具,搜集了中外各项比赛中不足100手的重要对局共25盘。对局既然不足百手,一般都会出现妙手或恶手,因而大部分对局都比较精彩。本书独具特色,读来甚是轻松愉快,象一盘色香味俱全的小菜。
世界大赛是现代围棋交流的主旋律,由于参赛选手水平高、竞争激烈,所以对局的水准和精彩程度也非常高,现代围棋的名局大都出自世界大赛。江铸久等编的《世界职业围棋大赛对局集》(8.5分,蜀蓉棋艺出版社)共有两本,讲解虽不详细,但比较完整地搜集了一些世界比赛的棋谱,既可用于打谱也可作为资料查询。《应氏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对局浅释》(9.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由马晓春、沈果孙和吴玉林解说,讲解了第一届应氏杯半决赛之前的所有对局,棋谱和讲解都非常精彩。书中有一局吴淞笙对赵治勋输半目的棋给我印象很深,感觉当年此局让我悟到一些难以言传的东西,完成了一个蜕变。现在回头再看,棋谱虽然精彩,却已没有了当年的那种感觉。可惜的是本书只出版了第一辑,半决赛和决赛的棋谱在这里找不到。程晓流的《富士通杯围棋决赛精解》(9分,人民体育出版社)详解了前十届富士通杯的决赛对局,对局和讲解的精彩程度都是可以保证的。类似的书还有孔祥明的《“三星杯”围棋决赛详解》(8.5分,人民体育出版社),详解了前十一届三星杯的决赛对局共33局。由于决赛对局都是棋手们殚精竭虑下出来的,大部分对局的精彩程度都相当高,总体来说这类决赛谱详解的书是不错的尝试。
围棋大师们留下如此之多的棋谱,作为业余棋手是不可能全部都打谱研究的。所以,打谱一定要有选择性,或者选择自己喜欢的几位棋士对局集、或者选择自己想模仿的棋士对局集、或者专找古今精彩的名局选,其目的既可以是提高自己的棋力,也可以是跟随大师的思路欣赏精彩的对弈过程,或者是在忙忙碌碌的日常生活中“偷得浮生半日闲”!我认为在选好棋谱的基础上,选择讲解详尽的棋谱书学习效果会更好,也能更好的体会大师的思维过程和着手的精妙之处。对一些非常喜爱的名局,可以自己总结不同书上的不同解说,加上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积少成多之后也许能自己山寨一本《名局细解》呢!最后祝愿各位棋友都能从棋谱和史料类书籍中找到自己的乐趣!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本西天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