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月经量多少怎么回事呢?很担心。这个问题真是太让我犯难啊,那个来帮我回答下好不好啊

我身边的好民警汪勇的故事之片警追梦:亲民篇
西安市公安局
李原眼中的汪哥 李原是西安市纬什街综合市场的一名商户。干的是冷饮批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小店的生意。 2008年4月,李原的冷饮批发部开业不久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位警察,自我介绍是管片民警,名叫汪勇。李原客套道:“汪警官,我刚来这里开店,请您多关照!”表面上热情地把汪勇往店里让,但在和汪勇说话的一会功夫,电话接个不停,不断地给客户回复着什么,好不容易静下来才开始听到汪勇在和他讲什么。 汪勇对李原说,“小李,你看这木质结构的屋顶缠绕电线是很危险的,是不是用PVC管子将这些电线都套起来?”,“还有你这泡沫灭火器,扑灭电器引发的火灾效果不好,得配一个干粉灭火器,那样更保险”。李原不得不佩服汪勇的眼睛毒。他的这个冷饮批发部的冷库和冰柜,都是些五千瓦、八千瓦的“电老虎”,对电线质量要求高,对电线的规范安装要求更高。生意越好,用电量越大,夏天冰柜频繁启动,十号国标线都是滚烫的。因电线不好、安装不好而造成的火灾教训真是太多了。尽管李原心里知道汪勇说的都对,但为了节省成本,他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想要蒙混过关,认为开店不容易,自己小心些就成了;同时心想汪勇只是走走形式,做做样子。来过了、问过了、也提了要求,就可以了。 但是,汪勇还是不间断的来,给商户们普及防火知识、火灾教训,并督促李原尽快改线路,购买灭火器。李原心里犯嘀咕:这警察怎么老是揪住我不放呢?什么意思嘛,难道…? 于是,李原给汪勇准备了一点儿见面礼:两箱名牌冰激凌—— “和路雪”和“雀巢”的。结果汪勇一见成箱给他拿冰激凌,立刻就沉下脸说:“你这什么意思?!”看李原很尴尬,汪勇又说:“我家没有电冰箱”,坚决拒绝了。一打听,周围有安全问题的商铺都和李原一样,经历过汪勇犹如电影《大话西游》中唐僧般的絮叨。商户们都说,这个新来的汪警官,真是个爱念经的“汪长老”。6月的天,骄阳似火,当市场商户们看到汪勇一趟一趟的跑来给大家做工作,看到他额头上的汗珠和被汗水浸透的警服,大家都皈依了他的“安全经”。按照汪勇的要求整改了电线,新增了灭火器,并签订了安全责任书。 汪勇不光像唐僧般念叨安全,还像少林武僧般注重训练。2011年11月的一天,汪勇组织辖区商户进行了一场消防演练,70多位商户代表懒懒散散的来到现场,嘴里说什么的都有:“你说,这不是耽搁生意嘛,我在这儿都开店10年了,连个火星都没见过,演练,演练,有啥用嘛!”“就是,这当警察的一天闲的没事干咧!就知道折腾大家。”汪勇就像是没听见,手里提着灭火器,一边做着示范,一边嘴里不停地向大家大声说着“先拔掉保险栓,把喷口对准火苗根部喷射,这样才管用。”然后让每一家的代表都试一试。于是,许多人学会了使用灭火器。结果,他们很快就用这本事保卫自己的财产了。 2012年6月的一个傍晚,“着火了!着火了!”,伴着撕心裂肺的喊声,李原急忙跑出去。只见与市场一墙之隔的一座三层高的活动板房着火了,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泡沫塑料板建造的板房,一旦烧起来就像一个大火把,等到火势大作有人呼救时,已经难以扑救了。李原直接打了汪勇的手机,事后才知道,原来这个院子并不属汪勇的管辖范围。而当时,无情的大火正向市场这边蔓延,已经将隔壁老宋车间的房顶烧着了。老宋是干机械加工的,车间里堆放着易燃易爆的各种气瓶、油桶,工人们一见火起,扭头就跑。老宋急得直跺脚,“李原!李原!快过来帮忙!”大家害怕会发生爆炸,都站着没敢动。围观的人群有人喊“快报警啊”,“拿灭火器啊”,“找水管啊”,乱作一团。 就在这时,汪勇飞快地蹬着自行车直奔火场而来。他把车子朝地上一扔,第一个冲进老宋的店里,一边跑还一边喊“快过来帮忙”,人们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跟在他身后,汪勇带头抢救出了4个氧气瓶和2个乙炔气瓶。见有人组织和带头,周围的人群也找来了绳子、水桶和扶梯。汪勇带上绳子顺着扶梯爬上房顶救火,在升腾的浓烟和烈焰前,将一桶桶的水吊上房顶,浇向大火;接过一个又一个灭火器,喷向大火,控制了大火向市场蔓延的速度。李原后来说“当时我才发现,当时我们准备的灭火器是多么弱小,一个又一个灭火器递到汪勇手里,就像玩具……” “小心,墙要塌了!”混乱之中,突然听到汪勇对下面人群大喊,大家本能的跑开了。“轰地一声!”身后的一面墙因为火烧和灭火时被水泡过,而轰然倒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在场的人至今都心有余悸!如果稍晚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大火很快扑灭了。如果没有汪勇及时组织、奋力扑救,控制了火势的蔓延,这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会让多少家商户多年的心血化为泡影。老宋看着他那价值100多万完好无损的车床,哭着握住汪勇的手连连道谢,“汪警官,没有你,我就倾家荡产了”。 商户们也都为汪勇的奋不顾身所感动,为自己曾经的自私和肤浅而惭愧。此刻再回想汪勇“唠叨”的“安全经”,真是字字珠玑;再回想他强力推行的消防演练,真是菩萨心肠! 但最让李原一辈子感念汪勇的,莫过于他儿子的平安降生。日,是李原全家永远难忘的一个日子。当天夜里,李原怀孕的妻子突然有了早产的迹象。她疼得捂着肚子在床上大声喊叫,一家人急得满头大汗,赶紧用被子把她一裹送到了医院。但是,由于李原一直是在老家临潼做产前检查,在西安的医院没有提前预约,接连跑了好几家,医院不敢收他的妻子。凌晨两点,在寂静的医院大厅里,李原心急如焚地跑上跑下,望着满脸汗水、强忍疼痛、脸色苍白的妻子,他着急得哭出了声。 苦求无门之时,李原突然想到汪勇给他的警民联系卡,心里不禁多出了一丝希望。可是,这三更半夜的,打电话合适吗?尽管心里不断地纠结着,但为了不让可怜的妻子再受煎熬,他还是下了决心,“不管了,怎么也得试试呀!”电话只响了两声就接通了。“喂,汪警官,我媳妇早产,医院不收,我是实在没办法了啊!”发颤的声音中带着哭腔。“不急,慢慢说……”让李原没想到的是,汪勇了解了情况后,便一口应了下来,为他们联系医院领导。因为有汪勇出面,等于由他承担了责任,医院终于接纳了李原的爱人。凌晨3点45分,一个7斤8两的男孩健康出生了,母子平安。看着宝宝那张皱皱的小脸,李原的眼里充满了感激和泪水,从那一刻起,他就认定,这个孩子的亲人不仅有自己和孩子的母亲,还有一位人民警察,汪勇! 一位人民警察,国家和法律赋予了他很强的社会能力,用这种能力,可以办很多的事情。汪勇,用这种能力,救了与他萍水相逢的外来人的两条人命;用这种能力,挽救了与他非亲非故的众多群众的生命财产。可是,却没有用这种能力,给他做服务员的妻子找个轻闲又挣钱多的工作,没有用这种能力,为他上中学的儿子换一所条件更好的学校。李原说:“对于这样为民办事的好警察,咸东社区的群众是一万个拥护!一万个赞成!” 现在,李原见到汪勇后都亲切地称他为汪哥。汪哥,这个称呼不只是对汪勇工作的认可,更是对汪勇无私为辖区群众服务的最高赞誉。(彭
皓)像儿子一样亲的好民警 咸东社区安装四处北院原家委会主任徐宝,2015年已是80岁高龄了。见我们采访汪勇的事迹,老太太一口气说了很多的事,她还告诉我们:要是让我讲汪勇的事,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人到了老人家这个年纪,最在意的是什么呢?儿女孝顺不孝顺,社会关心不关心,自己孤独不孤独。日,徐老太太一个人在家,午觉后刚一起床,突然头发晕,心发慌,感觉天地都在旋转。她赶紧摸过手机,急忙拨通了汪勇和她儿子的电话,说感觉不好,需要他们来。正在社区警务室的汪勇立马就赶了过来。徐宝颤颤巍巍地为汪勇开了门,当时眼前一黑,脚下不稳,差点摔倒。汪勇一把扶住她,二话没说就背着下了楼,出院子门,挡出租车,赶到医院,挂上点滴…… 自己有了病痛,叫儿子是应当的,为什么还要叫汪勇呢? 原来,2007年汪勇刚到咸东社区时,第一个敲开的就是徐老太太家的门。进门就给她端端正正地敬了个礼说:“徐阿姨,您好,我叫汪勇,是刚从部队转业到咱们派出所的新片警,听说您是咱居委会的老主任,您人头熟,我以后在咱这儿工作免不了还要麻烦您”,说着便给了她一张警民联系卡说:“这是我的联系电话,有事,您就给我打个电话”。当时,徐宝看着手里的警民联系卡,心想:有事就给你打电话,你能耐得住烦吗? 几年过去了,无数事实证明:他能耐得住烦。当群众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叫他,他来了;当饭馆的油锅爆燃时叫他,他来了。谁家有人生病了,谁家煤气灶坏了,甚至谁家的狗丢了,叫不叫他,都会帮忙。夏天他会给困难老人送绿豆、送白糖,冬天送蜂窝煤;还主动帮他们办低保,定时到家里看望,添置生活用品,用轮椅推着老人到院子里晒太阳。对于孤寡老人总是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汪勇常说,“生活中谁家没个难处,相互帮助是应该的,我家里也有老人,知道那种身边没儿女伺候的苦。”因此,徐宝的手机里存储了汪勇的电话,早就打定主意,有急难,除了找儿子,就是找汪勇。而且,儿子上班的地方离着十几站,汪勇的警务室离她只有一站路。所以,这次她给儿子打了电话后,又给汪勇打了电话。人到了危难时刻,最先想到的都是最能靠得住的人。 徐老太太的眩晕查不出原因,医生给她开了核磁共振检查,她却没带医保本。汪勇安顿好后,便匆匆赶回她家去取医保本。那天雨很大,等他全身淋得湿透拿着医保本赶回医院时,医生又说还需要医保卡。于是汪勇又跑了一趟拿来了医保卡,终于让老人做了核磁共振检查。那一幕,老人至今忘不了。警服已经被淋得贴在了汪勇身上,脚上的鞋子沾满了泥水,整个裤管已经湿了一大片。这时,徐宝的儿子才赶到,可汪勇早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好了。 在徐老太太住院期间,汪勇得空就来看望,他知道徐阿姨是上海人,不爱吃馍、不吃辣,就时常带些老人爱吃的甜口米食。看着他为自己的病跑来跑去的,老人就拉住他问:“小汪,你对我这么好,究竟是为啥?”汪勇拍着徐老太太的手说:“徐阿姨,我就是觉得您人好,如果您不嫌弃的话,我就当您的儿子吧”!这句话一下子说进了老人的心里,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出来。老人对我们说,虽然他不是我的儿子,但是像亲儿子一样孝顺,这样的社区民警,他已经是我的儿子了。对儿子,我怎能不拼尽全力来帮助呢! 徐老太太的儿子在外打工,白天经常不在家,自己也总是觉得闷得慌。2011年底,汪勇到她家走访时,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小卡片说:“徐阿姨,我给您订了一份报纸,每天读读报,一来能了解国家大事,二来还可以解解闷。”如今,汪勇已为这个家属院里5位像徐老太太一样的老人订了报。老人们由此消除了孤独,感觉到了来自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徐老太太还说,安装四处家属院建的早,没有什么防盗设施,院子里面住的人杂,曾经一天晚上多家被盗。第二天一大早,汪勇就来到家属院,到被盗的几家看情况。下午,他就领着几个同事,来给一二楼的住户挨家挨户地装报警器。他说这个东西很管用,半夜只要小偷一开窗户,就能发出警报声。汪勇连一口热水都没顾上喝,脸和手冻得通红,一口气装了几十家。多少个三更半夜,大家都能看到汪勇那熟悉的身影,拿着手电在院子里面转。 一路采访,一路感动。汪勇到社区工作9年以来,就这样朝老百姓的心上做,赢得了辖区居民的一致赞誉。徐老太太最后动情地说,汪勇考虑群众的事总是很多,考虑自己的事却总是很少。他这样全心全意地为咸东社区群众服务,叫我们怎么能不支持他、拥护他呢? “阿姨,那您用一句话总结一下汪勇吧?”采访结束时,我们最后问了一句。 沉默片刻,老人家洪亮地回答:“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谢党,感谢组织,给我们派来了一个像儿子一样亲的好民警!”
明) “妈妈”的烦恼 当汪勇的名字不断在新闻媒体上出现后,很多辖区以外的群众也会找到汪勇寻求帮助。和咸东社区的居民一样,在他们眼中,汪勇也是他们最信任的人。 2013年夏季的一天,汪勇正在社区工作时,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传来一个陌生女人的哭诉声:“汪警官,你可一定要帮帮我啊,我叫刘菊芹,现住长安区。村子里的人欺负我这个老太太,又断水又断电,我都不知道咋办,看到报纸上介绍你,就想找你帮个忙。”听到这里汪勇明白了,他回复道:“阿姨,您先别着急,公安工作是有属地原则的,你住的地方并不是我的辖区,我帮您联系长安分局处理这件事,您在家里安心等待一会。”说完,汪勇将老太太的情况和电话及时汇报给了110指挥中心,由兄弟单位妥善解决了这起纠纷。 这件事情过去没几天,汪勇又接到了老太打来的电话:“小汪啊,我是刘阿姨啊,上次多亏了你啊。你人这么热心,阿姨还有一件事想麻烦你,这事也是阿姨的心病啊!” 汪勇一听就说:“阿姨,您说吧,有什么困难就直接告诉我。” “我儿子叫陈强(化名),在西安一直没有稳定工作。最近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见不到人,偶尔回家也只是要钱,问他做什么,他也不说。阿姨很担心,你能不能帮我问问?” “可以啊,阿姨。您把他的电话给我,我和他好好聊聊。” 汪勇虽然按照刘阿姨提供的电话和陈强联系上了,但是因为实在太忙了,一直抽不出时间,见面的事情不得不一推再推。2013年9月,汪勇在参加市局组织的先进事迹报告团时,专门挤出一点时间,在报告团驻地的东方宾馆见了陈强一面。 见面当天,陈强提着水果来找汪勇。汪勇将他请进门后说:“陈哥,我是小汪,刘阿姨给我说起你好久了,一直想认识你,今天咱兄弟俩好好聊聊。”汪勇的开场白,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陈强也逐渐打开了话匣子。 在聊天过程中,职业的敏锐性让汪勇从陈强的言谈举止中发现了一丝异样,他说:“哥,今天咱们见面,只谈感情,不谈别的,你也别当我是警察,我就是你兄弟。兄弟想问你一句话,你吸毒不?”陈强一愣,支支吾吾回答道:“以前吸,现在已经戒了。” “不,哥,你还是没把我当兄弟,你在撒谎。”汪勇顿了顿,又继续说道:“刘姨为了你的事已经操碎了心,她专门给我打电话让我和你多聊聊,看有什么能帮助你的。前几天,她还独自一人坐车到这里找我,和我说起你的事,我们从下午一直聊到晚上。送她出门的时候,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回去,专门给她挡了辆出租车。看着车驶远,说实话,当时我心里真难受,她今年已经74岁了,还在为你操劳,你就不知道心疼心疼自己的老娘吗?”一听这话,陈强的眼眶湿润了,张开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这样,汪勇和他一直谈到了深夜,陈强也多次在汪勇面前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通过这次交谈,汪勇看到陈强确有悔改之意,又得知他会开车,便自己作担保,为陈强在辖区的一家企业找了份司机的工作,让他自食其力。汪勇还不定期地主动上门,找陈强了解情况。在汪勇的帮助下,陈强现在不但工作努力,还主动担任了汪勇的治安信息员。 看到儿子的转变,刘阿姨高兴地合不拢嘴,打电话给汪勇:“小汪,你可是帮了阿姨大忙啊,阿姨真高兴!我看了电视报道后才知道,你家里条件原来这么艰苦啊。你如果不嫌弃的话,就当我的干儿子吧,我在西安还有一套房,将来就留给你了。”汪勇听后笑着说:“刘姨,我当您干儿子可以,房子就算了吧。您有什么困难就给我打电话。”
汪勇就这样多了一个“干妈”。经常的,“干妈”刘菊芹都会给汪勇打来电话,叮嘱他一定要多注意休息,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这份关心一直延续到今天。
皓) 一台旧风扇 2010年盛夏的一天下午,汪勇来到咸东社区红旗电机厂家属院杨玉凤老人家中入户走访。刚一进屋,汪勇顿时觉得自己进了电烤箱。看见杨玉凤老人和女儿周淑芳摇着蒲扇扇凉,汪勇就问:“这么热的天,咋不开电扇呢?”。“电风扇坏了,不转了”。 杨玉凤母女住的是一间不到30平米的房屋,房子西晒,通风又不好,加上电风扇在这个节骨眼上又坏了,屋里的温度比室外还高。汪勇放下笔记本,摆弄起电风扇的插销和开关,一连试了好几次,可扇叶还是纹丝不动。“汪警官,别弄了,快坐下来喝点水”,看着汪勇忙得满头汗,杨玉凤招呼着他歇歇。“家里这么热,没个风扇咋行?我找人修修”,说着,汪勇提起电风扇就往门外走,杨玉凤老人赶忙起身叫住汪勇,“别忙活了,坏就坏了吧……”没等杨玉凤说完,汪勇已经出了门。 汪勇提着风扇来到一家电器维修部,维修师傅检查了一下说,这台风扇型号太老了,好多配件市面都找不到了,要修好起码得两、三天。汪勇一听,心想:这么热的天,自己呆一会都受不了,还要等个两三天,这老人家咋熬得住?一台新的电扇也就是百十块钱的事情,买了送过去当下就能用。 走到商场门口,汪勇又犹豫起该不该买这电风扇。对于杨玉凤老人,汪勇太熟悉了。老人家是红旗电机厂的低保户,老伴去世,女儿双目失明。老人家年事已高,身体也不好,照顾自己都成问题,更别说还要伺候一个残疾女儿。汪勇当了咸东社区民警后,每个月都要坚持去她家走访,一来帮老人干点家务活,二来看看她们母女生活上还有啥困难。2010年5月,老人家不慎摔倒,胯骨骨折,那段时间,汪勇一有空就往老人家里跑,忙前忙后伺候着。左邻右舍也同情这对母女,时不时地过去帮帮忙。可老人性格要强,遇到了麻烦事儿不愿向别人开口,对街坊们的好心接济也常常婉言谢绝。这么要强的老太太,她能收下一台新的电风扇吗? 转念间,汪勇折了回来,花了五十块钱从旧货市场买了一台二手电风扇,送到老人家里。他告诉老人:“风扇要修好得好几天,我家里装了空调,电风扇就闲了下来,刚好拿过来给你们用。”老人原本还要推辞,听到汪勇这么一说,也就欣然接受了。没过几天,汪勇又把修好的电扇送到了老人的家里。
涛) 上学 咸东社区的很多群众都接受过汪勇的帮助,安徽籍小伙王伟就是其中一个。 2010年下半年的一天,汪勇在安装四处家属院走访中,发现一个陌生小伙子在院内转来转去,他上前叫住了小伙子,通过询问后得知,小伙子叫王伟,是从安徽来西安的务工人员,在田家湾附近做防水工程,想在小区里租房,一来为了工作方便,二来为把老家的妻子和孩子接过来,让孩子可以在附近的学校插班上学。汪勇了解情况后,叮嘱他:“这是个老院子,安防措施不到位,院内很多盗窃案都是发生在租住户中。如果你在这里租住,一定要多加防范。我是社区民警汪勇,这是我的警民联系卡,有什么事就和我联系。” 走访工作结束后,汪勇特意绕到了小区物业办,委托他们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出租屋,并将王伟的情况告诉了工作人员,请他们帮忙联系。没过几天,王伟的电话就打过来了:“汪警官,我是王伟。房子已经通过物业租下了,真谢谢你啊。”
汪勇和王伟之间发生的故事,可不仅仅是租房子。汪勇还帮王伟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之前,王伟给汪勇说过,他租住在这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打算接孩子来西安上学。可当王伟跑到咸宁小学给孩子报名时,老师却告诉他,报名已经结束了,各个班级的学生也已经固定了”,婉言拒绝了他。王伟不甘心,第二天又跑去找校长,可收到的还是一样的答复。等第三天再往学校跑的时候,校卫一听说是办插班的事,连校门都没让他进。 这下王伟可犯难了,刚来这个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谁也不认识,这事可怎么办啊!王伟急得在家直挠头,突然想起了汪勇的警民联系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硬着头皮给汪勇拨通了电话:“汪警官,您好,我是王伟。有件事情能不能麻烦您帮帮忙……” 第二天一大早,汪勇就给校长打了电话:“杜校长,我是汪勇,我有个亲戚的小孩想在咱们学校插班上学,您看能不能帮帮忙。”杜校长直截了当地说:“汪警官,这事可真是没办法,学校报名的日期已经截止了,今年学生人数超出很多,我恐怕是爱莫能助了。”挂断电话后,汪勇觉得不甘心,又专门跑到学校当面协调这个事情。杜校长解释道:“不是我不给你这个‘面子’,教育局规定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不得超过50人,现在各个班都几乎满员了,学校又是以前的子弟学校,硬件设施一直得不到改善,连多余的桌椅板凳都没有啊!” 不得已,汪勇回到了社区。一趟不成,再来一趟,前后到学校跑了五六趟。 终于,杜校长忍不住问他:“汪警官,这人到底是你什么亲戚啊,让你这么上心地跑这事。”汪勇不好意思地说道:“他其实不是我亲戚,他是才搬到我辖区的务工人员,我给他帮忙找的房子。他现在既然住在我辖区,我就不能把他当成一个租住户来看待,他就是我辖区内的一份子,看到他有难处,我就想帮一把。”杜校长了解到事情的由来后,被汪勇的热心和执着所打动,当下就对汪勇说:“汪警官,就冲着你这股实诚劲,这件事,我来想办法。”在汪勇一次次的奔走中,在杜校长的多方协调下,王伟的孩子终于如愿进了咸宁小学。 事后,王伟感慨地说:“汪警官这样帮助我这个与他素不相识的农民工,让我改变了对警察、甚至对这座城市的看法,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民警察!”
皓)一次不成功的采访经历 2014年夏天,市委宣传部要组建报告团,巡回宣讲汪勇的先进事迹。为了达到好的效果,原先的报告稿还要不断完善,补充新的事例。作为报告稿的撰写人之一,我第一次正式采访汪勇。可没想到,这是一次不成功的采访,也是让我终身难忘的一次采访。 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我和汪勇约好了采访时间。我原本计划在白天采访他,可汪勇却告诉我他手头还有好多工作,问我能不能放在晚上。汪勇是个大忙人,总有干不完的工作,以前当社区民警是这样,当了副所长后更是忙得脚底升烟。为了不影响他工作,我和他约好晚上7点在派出所见面。 刚一到所里,汪勇就问我吃晚饭了没?我说没有,汪勇说他也没吃,之后便拉着我找餐馆。汪勇问我想吃啥,我说就吃碗面吧。其实,我中午吃的就是面条,之所以晚上还要吃面,一来为了节省时间,可以早点开工;二来吃面便宜,两碗面最多也就20块钱。汪勇一个人的工资要养活一家人,我实在不想因为他请我吃一顿饭而多花钱。但最终我没能说服他。 汪勇带我走进一家餐馆,坐定后便拿起菜单点菜。我告诉汪勇我饭量小,点多了浪费。汪勇满口答应,却还是点了三个菜、两碗米饭。我急忙叫住服务员去掉一个菜,汪勇却把我拦住说:“马科长,我一天都没吃饭,点的不多、能吃完。”少顷,服务员陆续端上来一碗红烧肉、一份炒西芹和一份家常豆腐。看见我有些不好意思,汪勇说:“今天跟你沾个光,平常我都是面条、凉皮的随便对付一下,今天算是打个牙祭”。我原本想和他边吃边聊,可汪勇端起碗,筷子就不停地在碗里拨拉,还时不时地给我夹菜,看得出他真是饿了。这顿饭吃得很快,我起身去买单,汪勇一把把我拽到座位上,抢着付了钱。 回到派出所,我便开始了对他的采访,计划采写三个故事。还没说几句,汪勇的手机就开始“闹肚子”,什么校长、阿姨、主任的,电话接了一个又一个。汪勇愧疚地告诉我,明天辖区的小学新生报名,事情很多,一些工作都得提前安排妥当,要不容易出乱子。我说没关系、能理解,之后便任由他接打电话,期间他还几次跑到楼下值班室协调事情,耽误了不少时间。 采访断断续续地进行,直到夜里快11点,我才完整地听他讲完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和蜂窝煤有关。咸东社区居住的大多是困难群众,冬天要用贮存的蜂窝煤生炉子取暖,因此一些楼梯的拐角处就成了砌煤堆的“黄金地带”。2012年冬天,安装四处家属院一号楼的李家和陈家就因为拐角的煤堆起了矛盾。李家嫌陈家多占了地儿,陈家说李家踢坏了他家的蜂窝煤。一段时间,两家人为这事儿闹得剑拔弩张,街坊邻居劝也劝不住,“官司”打到了汪勇那儿。汪勇来到单元楼,把两家人叫到一块儿,说本身咱这儿就是老旧社区,消防安全隐患多,哪能在楼道里摆蜂窝煤,必须挪走,谁都不许在这摆。之后,两家各自撤了煤堆,事情虽然平息了,但矛盾却还在延续。 没过多久,陈家在单元门洞旁重新砌了煤堆,还找来废纸壳围了一圈,用铁丝箍紧。一天,陈家发现铁丝断了,便认定是李家所为,李家自然不服气,官司再一次打到汪勇那儿。这次汪勇把社区干部和街坊邻居都叫了过来,当着众人面用钳子将断头的铁丝拧在一起,告诉两家人这事儿就这么结了。之后,两家人再没有因为蜂窝煤的事情发生争执,关系也缓和了很多。 故事讲完,我好奇地问他是怎么想出这个法子的?汪勇说:“两家人为点小事儿把事情闹大,那我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拧个铁丝又不什么费劲。人都好面子,这两家也是因为面子上下不来,才闹得不可开交。我把社区干部、街坊邻居都叫来,就是不给他们留面子,让大家看看多大点事儿啊,看他们以后还闹不闹。这就叫依靠群众做工作”。 我心想,这汪勇还真有一套,这铁丝一拧,把矛盾拧没了,把两家的关系又拧在一起了。我不由地在心里给他点了个“赞”。 第二个故事就是他为杨玉凤老人送电风扇的故事。这个故事,让我觉得汪勇和其他社区民警不一样。帮扶群众,其他人也在做,可有多少人像汪勇一样花了钱、出了力还照顾群众的情绪和感受。习总书记讲的“中国梦”,就是要让生活的更加幸福、更有尊严。通过这件事,我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感悟。 听完这两个故事,我思绪万千、精神振奋,可汪勇却哈欠连天,眼皮子打架。看他这般困倦,我对汪勇说:“汪所,你先在沙发上眯一会儿吧,等我把这两个故事整理完,咱们再继续”。汪勇有些不好意思,但终归敌不过疲劳,很快就斜在木头沙发上睡着了,不时还发出微微的鼾声。临近凌晨2点,我整理完两个故事,想让他再讲第三个故事时,我放弃了这个念头。我给留下一张字条,告诉他我走了。又找来一件T恤搭在他身上,然后轻轻带上房门离开。 坐进车里,我在想,今天的采访并不算成功,但我收获满满、颇受启发。三个故事只采到两个,就把这次不成功的采访当作第三个故事吧。(马
涛) 只有做到群众心上,才叫群众路线 咸东社区的许多家属院,楼龄都在40年以上,住的大多是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有的腿脚不好使,有的身体有病、行动不方便,上下个楼都困难。 安装四处北院以前有一个叫周炎姑的老人,快90岁了,无儿无女,生活过得比较艰难。周炎姑上了年纪,身体又不好,在西安无亲无故的,就回到江西老家去投靠她的侄子,户口还在西安。前些年,老人低保复审需要二代身份证,才发现自己的身份证还是一代的。这事反映给汪勇,他主动联系办理,两个月后,周老太太便继续吃上了低保。 这件事说起来容易,可办起来却不那么简单。周老太太是人户分离的状态,人又远在江西,年纪这么大,已经来不了西安。这样,要换身份证就很麻烦。别的不说,为了周老太太的一张标准像,就要费尽周折。老人的侄子是江西吉安人,他一口江西话汪勇听不懂,汪勇的湖南普通话她侄子也听不懂。汪勇就让她侄子找一个懂普通话的当地年轻人当翻译,汪勇说一句,年轻人翻译一句,直到她侄子完全明白,按照汪勇的要求带着老太太去照相。照完相发过来一看,照片不符合要求,汪勇就再联系他们重照。从申请代办、上传信息,领取证件,直到完全办好,再自费给江西寄去,汪勇花费大量精力才办妥了这件事。 安装四处北院二号楼还有一位老阿姨叫张宝琴,今年60多岁了,她丈夫王志茂,原名叫王子茂。王志茂几年前在银行存了一笔钱,户名用的是旧名字。因为户口本上忘了加上更名信息,2011年4月,他们家急需用钱,想把钱取出来,可是到了银行却遇到了困难。银行说账户的名字和身份证上的不一样,不是证明是同一个人,因此钱不能取。他们老两口前后往银行跑了三四趟,也没能把问题解决,心里很着急。 实在没办法了,张宝琴就到派出所去找汪勇。汪勇说:“阿姨,你别着急,坐下来慢慢说”,说着就给张宝琴倒了一杯热水。张宝琴事后说,汪警官的这杯热水可真暖人心哪! 汪勇仔细询问了一些张宝琴夫妇的情况,要了他们的户籍身份资料后,就抓紧时间办理。没过两天,汪勇冒着大雨把办好的户口本和证明材料送到了张宝琴家里。知道张宝琴有心脏病、身体不好,汪勇连敲门都是轻轻的,生怕吵到她。张宝琴后来说,我一听敲门声就知道是汪勇,谢天谢地,汪警官来了,事儿办成了! 日中午,骄阳炙烤着大地,咸宁东路27号院的居民们正在睡午觉,该院1号楼一楼的川菜馆却忽然着起了大火。原来,餐馆的“炉头”离开热油锅去买凉皮,一下子引发了大火。 餐馆的二楼以上,住的都是上了年龄的老人,有的还常年卧床不起,一旦火烧起来,后果不堪设想! 情急之下,群众拨通了汪勇的电话。很快,汪勇就赶到了现场。他没有丝毫犹豫,一把接过隔壁理发店主递来的灭火器就往里冲,几处明火很快就被扑灭了。汪勇环顾四周,发现厨房里煤气灶旁边有一个煤气罐,伸手摸了一下烫得不行,随时可能发生爆炸,想都没想就提起这个“定时炸弹”往外跑。当汪勇从火场里冲出来时,身上的警服被烧出好几个洞,头发、眉毛也被烧焦了,整张脸全都被熏成了黑色,双手被滚烫的煤气罐烫出了一大片水泡。 一次又一次,每当群众最需要的时候,汪勇总会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这样的悉心周到、无微不至,这样的尽职尽责、奋不顾身,就是在朝老百姓的心上做。在咸东社区,群众只要见到汪勇就像见到亲人一样,拉着他的手说长道短,总不愿离开。日,咸东社区在举办迎新春警民联谊会时,群众专门为汪勇写了一幅大大的“家”字,感谢他为社区平安做出的努力。群众的深情厚爱也感染着汪勇,为此,他将歌曲《父老乡亲》的歌词作了改编,深情地唱给了群众:“我工作在咸东社区,到处是我的父老乡亲,你们是我的衣食父母,平时对我工作很支持。一声声,叫我警官的名字,时时刻刻督促我工作抓紧。几多要求,几多期盼,几多情深……” 汪勇常说,光说到群众心上,还不行,只有像做到群众心上,才叫群众路线!(朱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进入冬运模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大秦网官方微信,更懂城市更懂你
陕西地界最全娱乐消息全知道
打造陕西最有影响力的美食平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责任编辑:wycadet13]
热门搜索: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target="_blank"<a
target="_blank"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经量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