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症状死亡例高吗

作者:张汉灵 张 云 林建材 阎纯英 连耀植
&&&&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515041)
&&&&关键词:心肌梗塞;心脏骤停;死亡原因
&&&&实用医学杂志990209摘 要 目的:为降低急性心肌梗塞住院期间死亡率。方法:分析56例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心脏骤停与高龄、泵衰竭、心律失常、持续心肌缺血、Q―Tc延长、低血钾、梗塞前无心绞痛发作、诱发因素有显著(P<0.05)和非常显著关系(P<0.01)。结论:预防急性心肌梗塞心脏骤停发生,除应积极治疗心肌梗塞本身疾患外,还要注意消除诱发心脏骤停的相关因素。
&&&&年4月住院的26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中发生心脏骤停56例,就其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及早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心脏骤停的发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在268例AMI中发生心脏骤停(骤停组)56例(20.9%),AMI的诊断按照WHO所公布的诊断标准。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52~81岁,平均66.6岁,60岁以上35例(62.5%),60岁以下21例(37.5%),两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非心脏骤停患者(非骤停组)212例,男128例,女84例,年龄35~68岁,平均52.5岁。骤停组平均年龄比非骤停组高14.1岁。
&&&&1.2 并发症与心脏骤停相关性 并发症见表1,从表1可见,骤停组并发泵衰竭、心律失常为41.9%、66.2% ......&&&&百拇医药网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你好,大面积心肌梗塞如果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极高。可能会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你好,大面积心梗的死亡率很高,应该积极治疗,防治致命的并发症。
你好,您平时要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血液供应,挽救濒死心肌,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及处理并发症防止猝死。要对症处理。
抢救及时的话有恢复的可能
测试你的性欲指数
1414536人正在测急性心肌梗塞14例死亡原因分析
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是冠心病严重临床类型之一,其病死率较高。近年来,由于CCU病房、动态心电图的广泛开展,国内病死率已由过去的30%下降到15%左右。我院自1985年~1995年10月共收治AMI患者103例,死亡14例,死亡率为13.6%,为进一步做好AMI的防治工作,现将14例死亡病例做一回顾综合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3例,男性62例,死亡8例,死亡率12.9%。女性41例,死亡6例,为14.6%。>60岁的61例,死亡9例,占14.7%。<60岁者42例,死亡5例,占11.9%。入院后24h内死亡5例,其中4例猝死,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入院后1周内死亡6例,4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并发肾衰,1例猝死。1周后死亡3例,2例为突发猝死,1例死于心衰。1.2梗塞部位与死亡率见表1表114例死亡者梗塞部位与死亡率梗塞部位例数死亡率%广泛前壁750.00下壁+前间壁214.3下壁+右室214.3心内...&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我院2000年1月~2005年7月收治急性心机梗塞(AMI)病人127例,死亡12例,现就影响病人死亡的因素和死亡的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在收治的127例病人中,男性89例,女性38例。年龄39~91岁,平均年龄65岁,前壁、前间壁梗塞54例,前壁广泛性心肌梗塞38例,下壁、正后壁心肌梗塞32例,右室梗塞3例,死亡12例。1·1死亡情况分析12例死亡病人中,年龄大于67岁的为9人,65岁以下的为3人,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塞5例,下壁、正后壁3例,再次梗塞2例,猝死2例,合并有糖尿病2例,肾功能不全1例,脑血管意外1例。1·2结果因心衰而死亡的患者3例(25%),其中2例排便时出现急性左心衰死亡,1例因饱餐后半小时突然死亡。因心率失常死亡率2例(17%),1例因自己在床上活动时突然死亡,1例因情绪激动死亡。休克死亡占3例(25%)。死亡的时间:AMI后24小时死亡3例(占25%),2~3天死亡2例(占17),4~7天死亡4例(占3...&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的并发症与死亡原因分析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孙丽,许馥,刘磊哈尔滨市第七医院内科刘桂琴摘要本文对我院10年收治的320例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高血压组)与同期收治的200例无高血压急性心肌梗塞(非高血压组)在并发症与死亡原因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血压者急性心肌梗塞后易发生左心衰、心原性休克、心律失常,其发生率均高于非高血压组。两组比较。并发左心衰,P<0.05有显著差异;并发心原性休克,P<0.01有机显著差异;并发心律失常,P<0.05有显著差异。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后死亡率曾加,两组比较,P<0.05,差异显著。关键词高血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为进一步探讨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肌梗塞(AMI)的并发症及死亡原因,本文对我院10年收治的320例高血压患者AMI(高血压组)与同期收治住院的200例无高血压者AMI(非高血压组)在并发症与死亡原因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资料与方法我院心内科自1983年...&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本文对近年来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加n)死亡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提出护理相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 本院1贷科年一1卯8年,共收治资料完整的AMll趴例,住院期死亡29例,病死率为16%。其中男21例,女8例,年龄最大84岁,最小50岁,平均年龄65.5岁。2讨论2.129例AMI病人死亡原因心衰、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是AMI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与梗塞部位的关系则是梗塞面积大,死亡高,而前壁及广泛前壁梗塞亦有较高的病死率。急性心肌缺血,心肌细胞电生理不稳定是心肌梗塞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其碎死发生率高,其原因可能与持久的心肌缺血不能恢复;再灌注及急性心肌缺血的再发作甚至再次心肌梗塞有关。由此可见,预防AMI后发生碎死的关键是改善 剩余心肌的缺血性改变,预防急性心肌缺血的再发作及再次 心肌梗塞的发生,目前急性心梗溶栓治疗的广泛开展及急诊 PTCA为恢复心肌缺血的再灌注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而对室 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常静脉...&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统计22例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病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心肌梗塞的死亡规律,进一步降低其病死率。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近5年来本院共收治105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WHO关于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标准,住院期间死亡22例,病死率为20.8%。1.2 性别与年龄:男70例,死亡13例,病死率18.5%,女35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2s.7%(女性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P30%时可出现心力衰竭.40%时可发生休克,且死亡率极...&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急性心肌梗塞(AMI)在住院病例中的死亡率,山于近十多年来诊断和治疗上的进展,国内外报告有明显下降Ll’代六十年代监护仪不利际酬双小“”性用,七十年代卜阻滞剂和冠状动脉搭桥术,八十年代溶栓疗法和血管成形术应用,使AMI患者的并发症、预后的病死率有了显著的改观阁.为了探讨近十多年来AMI死亡的原因,现将15年期间所观察死亡病例作一综合分析。 1材料与方法 本组为1979年1月至1994年10月期间收治的全部确诊AMI病例,按照统一表格,进行临床资料登记,并逐年计算8周内住院病死率。死亡原因根据患者临终前的循环系统情况分为4组闭:①心脏骤停:包括原发性室颤,即原无循环功能不全表现者;继发性室颤即曾有心力衰竭或休克已控制,临终前并无加重的依据;心室静止,临终前无心室激动,在此之前曾有或无缓慢室性白博心律者;以及未能明确的心脏骤停.②泵衰竭:包括心力衰竭,休克及同时有心力衰竭及休克者。③心脏破裂:包括左室游离壁破裂,室间隔穿孔及乳头肌断...&
(本文共2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肌梗塞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