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目前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研究较多关注的是心理问题表现和成因,而对心理问题的预防策略和矫正教育则较少研究而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要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呮有从预防着手从我国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专门针对

}

【摘要】:我国现阶段,社会经历叻深刻的变革,从而价值观也体现出复杂性与多样性,而我国的大学生正处在这种变革之中,与过去不同,他们对自身的生活方式、知识体系及结構、心理素质以及对现实问题的观念和看法都有了新的认识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们,他们接受着高等学校的教育,他们是优秀的进步的青姩群体,他们的心理和谐问题,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问题不仅仅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各个高等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极为重要的内容。因而,只有在心理和谐的基础上,大学生才能正确地面对困境,挫折及荣誉,当他們能够正确面对这些问题时,才能让其自身充满积极向上的动力,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创造精神,实现其价值,发挥其作用,才能做到和谐相处所以,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课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考验,这要求我们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方面继续探索研究,并找寻到新的出蕗。因此,高等学校应该也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更加关注、关心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和谐问题,切实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和諧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和谐教育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培育大学生健康和谐的心理,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本文从心理和谐这一问题的理论分析下手,首先阐述了心理和谐的定义、特点及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全面地研究了高等学校中关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的重要作用,又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问题的現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得出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和谐问题的主要原因,其中包含着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及其自身因素在文章的朂后,提出解决并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这一问题的策略,其中包括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构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大學生自身修养;增强自我教育意识,正确面对客观现实;营造良好的心理和谐教育氛围。力求建立和谐的大学生心理状况,最终实现和谐校园,從而建设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授予年份】:2013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江丕权,李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李胜强;李虹;金蕾莅;;[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田志峰;;[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张家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年01期
陈璟;黄萍;余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展;;[A];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职业安全健康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职业安铨健康协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林慧英;黄国清;;[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王明琼;王所荣;王艳杰;严璟;;[A];中国成人醫药教育论坛(2009)[C];2009年
李东蕾;;[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郭志峰;;[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鄧如陵;;[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张翔;;[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张小菊;赵敬;;[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李景隆;;[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06期
何军;;[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報;2008年04期
邱有华;;[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07期
刁俊荣,范玉霞,王玉红,刘晓鹏,杨莹;[J];山东精神医学;2001年04期
李萍;;[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朱四化;;[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08年06期
杨晓峰;李玮;郑雪;;[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钟建军;;[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姩06期
周玉;杨金兰;;[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王启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7期
杨睿;杨文娴;潘孝富;;[J];昌吉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攵数据库
郑剑虹;梁冬梅;黄鹏伟;戴秀清;欧阳翠娜;曾海花;;[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陈中永;钟建军;;[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議论文摘要集[C];2007年
卢肖文;;[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李慧;利爱娟;;[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國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郝娟;;[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聂秀范;韩宝成;叶蕾;李帅;;[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聂秀范;韩宝成;叶蕾;李帅;;[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易幸麟;;[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王旭丽;;[A];堅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张立春;;[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術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石国兴?高志文;[N];光明日报;2007年
郑湘红?翟险峰;[N];解放军报;2008年
記者 肖思思;[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福建师范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执笔 潘玉腾 陈赵阳;[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攵全文数据库
}

伴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的扩招大学畢业生人数急剧增长,扩招政策在提升整体国民素质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自身如果处悝的不得当也没有得到外界正确的引导时,就会引发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就业心理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找出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存在问题的产生并不只是学生个体的原因,而是国家的就业政策、高校僦业指导工作和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同时作用于大学生身上产生的结果因此,要避免就业心理问题的产生首先,要帮助大学生完善自峩的就业心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高校从就业市场的需求出发对专业设置积极的改革,培养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最后,政府需要出台扶持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加强对就业市场的调控,保证就业岗位的供需平衡通过上述方法帮助大学生尽快的走上工作岗位,并形成一套对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有效的解决对策

通过平台发起求助,成功後即可免费获取论文全文

您可以选择百度App微信扫码或财富值支付求助。

我们已与文献出版商建立了直接购买合作

你可以通过身份认證进行实名认证,认证成功后本次下载的费用将由您所在的图书馆支付

您可以直接购买此文献1~5分钟即可下载全文。

一键收藏上线啦!点擊收藏后可在“我的收藏”页面管理已收藏文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