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葛根汤的作用与功效 有用吗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二、桂枝加葛根汤.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503 Service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1.4.1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伤寒名医验案精选 陈明、张印生
桂枝加葛根汤
一、项背拘急&&&&&& 刘渡舟医案:刘某菜,男,41岁。患病已三月,项背强紧,顾盼俯仰不能自如,自汗出而恶风。问其大便则称稀搪,每日二三次,伴有脱肛与后重等症。切其脉浮,视其舌苔白润。辨为桂枝加葛根汤证,其大便溏薄,肛肠下坠后重,则为阳明受邪升清不利之象,为“太阳阳明合病”。处方:&&&&&& 桂枝15克,白芍15克,葛根16克,生姜12克,炙甘草l0克,大枣12枚。&&&&&& 服药后,不须吸粥,连服7剂,诸症霍然。(《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按语:本证在项背强急的同时,并见下利、下坠与脱肛,实补原方之所略也。后世用本方治疗外感不解,又有下利之证,每获效验。刘老认为,本方用于治疗风寒背部痹痛,以及下颌等,亦有较好疗效。&&&&&& 二、痢疾&&&&&& 蒲辅周医案:陈某某,男,4岁半。日突然发热,恶心呕吐,4小时内抽风2次,因昏迷而急诊入院。患儿大便呈脓血样,有里急后重现象,当时诊为急性,用冬眠药物及温湿布裹身。翌日,面色转灰暗,寒战高热,呼吸微弱,经人工降温16小时,方得呼吸均匀。复温后第二天开始,每日上午发生寒战,且有紫绀,肢凉,午后高热(42—43℃)无汗,时有语妄躁动,每日下利脓血便20余次,胀,里急后重,无呕吐,食欲尚可。血栓:白血球逐渐减少,出现粒细胞减少征(白血球总数600/立方毫米,中性0%)。大便培养:福氏痢疾杆菌阳性。耐药试验:对多种抗菌素等药物不敏感,于26日请我院中医会诊。诊时息儿呼吸促迫,唇色淡红,腹满不硬,午前寒战,午后高热,右脉沉滞,左脉弦大而急,舌质色淡,苔薄白而腻。证由暑湿内伏,新凉外加,表郁里结,以致升降阻滞,营卫不通。若单治其里则伏邪不得外越,内结必然更甚,病为正虚邪实。幸胃气尚存,津液末竭,急宜升阳明,和营卫,开玄府之闭,达邪外出而解里急。方用桂枝加葛根汤:&&&&&& 粉葛根6克,桂枝3克,白芍3克,炙甘草3克,生姜2片,大枣2枚。&&&&&& 上药用文火煎取180毫升,每4小时服30毫升。药后另服荷叶、炒粳米煎汤。仿桂枝汤服法以助汗。药后当夜染梨汗出,但小腿至足无汗,体温渐降,四肢转温,今晨无寒,但仍有脓血便及里急后重,前方去桂枝、白芍,加健脾化湿之品调理一周而愈。&&&&&& (上海中医药杂志l964;<8>:13)&&&&&& 按语:本为中毒痢疾,高热、脓血便,但面白、肢凉、恶寒战栗较为明显。据此,蒲者不落以苦寒清热解毒治痢之巢白,反用辛温之剂开表达邪,逆流换舟,使表开则里畅,热去而痢停。非善读仲景书之人决无此稻略也。&&&&&& 三、落枕&&&&&& 程昭寰医案:马某某,男,18岁。患落枕,每年3—5次,发作时头不能侧顾,项强及有背拘急疼痛,每次发作针刺按摩3—5次,即能获效。但偶感风寒,旋又发作,偶有汗出、怕风,要求服中药断其根,乃用汤药。就诊时见:舌质谈,苔薄白,脉浮迟。余曰:疏一方,发作时服3剂,再发再服。疏方;&&&&&& 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3片大枣5个炙甘草9克葛根15克,当归12克。&&&&&& 如此服用2次,遂不再发。心悟1989:81)&&&&&& 按语:落枕常发,发则见项背强几几,汗出,恶风,脉浮迟,桂枝加葛根汤证备,是用之即效。&&&&&& 四、斜颈(痉挛性斜颈)&&&&&& 王立恒医案;王某,男,32岁,日初诊。自诉5小时前,无故突然头呈阵发性、不自主地向右上方倾斜。曾在某县医院肌注氯丙嗪50毫克,庆大霉家8万单位治疗,病情无好转,急来我院诊治。察舌质谈,苔薄白,脉缓。体检:发作时先是头呈不规则的细小的动摇,继则头逐渐向右上方倾斜或后仰,下颌向对侧扭转并稍上,口张难合,两目上翻,并伴有项背强急,自汗,恶风,咽干。每5—10分钟发作一次。西医诊断:痉挛性斜颈。中医辨证为外邪侵袭,营卫失调,太阳经输不利,津液不布,筋脉失养。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流利经脉,方用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15克,桂枝12克,杭白芍30克,炙甘草l0克,大枣5个生姜3片。水煎服,1日l剂,分2次服。服药2帖,病告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国医论坛l990;(1>:18)&&&&&& 按语:痉挛性斜颈为神经系统疾病之一,主要由颈服、胸铰乳突肌、斜方肌等不随意的收缩而产生的痉挛,局中医“痉病”范畴。本案兼见自汗、恶风、脉缓,故用桂枝加葛根汤治疗。&&&&&& 五、痉证(僵人综合征)&&&&&& 张振东医案:王某,女,52岁。平素易汗出,1985年l0月感下肢抽搐疼痛,渐至颈项强,下肢僵直瘛纵,不能下地,伴发作性呼吸困难,甚则窒息。经某医院诊断为僵人综合征。诊时头项强直,转侧不利,全身瘦弱,面色苍白,言语欠清,神情淡漠。双眼内收外展受限,双胸锁乳突肌、腹肌紧张,四肢张力高,反射活跃,双脚趾向足心拘挛。全身湿润有汗。舌红、苔薄白,脉弦细。证属荣卫不和,汗出伤津,筋脉失养。治以桂枝加葛根汤:&&&&&& 葛根30克,桂枝、生姜各10克,白芍12克,甘草5克,大枣5枚。&&&&&& 连服30剂,汗止,周身有柔和感,加全蝎3克,研末冲服。又服30剂.全身拘急缓解,肌肉松弛柔和,语言清晰,虽尚有脚趾拘紧,已能下地行走。(浙江中医杂志)&&&&&& 按语;素体亏虚,膀理疏松,汗出潦潦,久则伤律,无以潘养筋脉,而见头项强直,手足挛急,反复不愈。用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止汗,重用葛根以升津液,舒筋脉,再加全蜗以熄风止痉。方证相对,故获良效。&&&&&& 六、面肌颤动(周围型面神经麻痹)&&&&&& 金树武医案:魏某,女,45岁,日初诊。自述右动侧面部肌肉颤动,且有麻木感,口眼歪斜一年。一年前由于汗出伤风而后突感右侧面部肌肉颤动,项背强儿几,右侧面部麻木,逐渐出现口眼歪斜,时有自汗、恶风、手足麻木等症。曾去某某等医院均诊断为周围型面神经麻痹。服西药(不详)及中药镇肝熄风场、牵正散等不效。乃来我院诊治。检查:神志清楚,面色微黄,两目有神,右侧面部肌肉颤动,无明显口眼歪斜,舌淡红,苔薄白,脉弦。风邪侵袭,营卫不和,分肉不利,筋脉失养。仍以法风调和营卫,解痉舒筋为法。处方:&&&&&& 桂枝15克白芍15克,甘草l0克,生姜3片,大枣4枚,葛根50克。&&&&&& 服后吸热粥200毫升,取微汗避风。6剂后症状大减。又因劳累汗出当风而复发加重,仍守前法治之,复投本方21剂,诸症痊愈。(中医杂志1989;(1>:27)&&&&&& 按语:腠理不固,营卫不和,致络脉筋肉失养,加以风邪扰动而发病,参以脉证符合桂枝加葛根汤证,用之果验。&&&&&& 七、睑废(重症睑下垂)&&&&&& 秦天富医案:赵某某,女,6岁,1984年10月l0日初诊。其父代诉:思儿于三月前外出途中,因感风寒,当晚发烧,三日烧退后,遂发现双眼睑下垂。经省、地等医院诊为“重症睑下垂”。口服维生素BI,间断注射新斯的明,仅有短暂之效,须臾复垂,且逐渐加剧。刻诊:患儿发育一般,舌脉末见明显异变,唯形气较弱。只见患儿每有仰头视物的姿态,偶或为了瞻视而以手指将眼皮扶起。余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服三剂,毫无效果。细思之,眼睑乃足太阳膀胱经脉所起之处,患儿初因受风,伤于太阳之脉,遂至太阳经输不利,经气不振,故使眼险下垂。以通阳疏络,调和营卫法治之,处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9克,炒白芍9克,炙甘草6克,葛根10克,枳壳15克,防风5克,生姜3片,大枣3枚。水煎服,3剂,日1剂。&&&&&& 药后明显好转,已能平目视物。因形气较弱,又以原方中加黄芪l0克以复正气,3剂。半月后其父来告,眼睑完好如前,随访一年末见复发。(山西中医l987;(4>115)&&&&&& 按语:本病临床多以脾虚气陷治之,然本案乃风入太阳,经气不利所致,其依据乃是眼睑为足太阳经脉所起之处,此经脉辨证之典范也,果用桂枝加葛根汤取效,临证值得深思。&&&&&& 八、风隐疹(荨麻疹)&&&&&& 封万富医案:李某某,女,37岁,患荨麻疹数年,每日必发,疹出如粟,逢汗出遇风时加重,病发则全身肌腠不舒,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显。虽为小疾,但病发时搔痒难忍,心中作烦,颇影响工作与休息。辨证:废理疏松,风入毛窍,阳气外泄。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再加防风15克。共服20余剂,基本告愈。&&&&&& (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9;(4),44)&&&&&& 按语:本案辨证眼目一是痒疹逢汗遇风加重,二是发则全身肌腠不舒。为风中肌腠,扰于玄府,太阳经脉不舒,病合桂枝加葛根汤证,故用之即效。
发表于: 00:18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中医筋伤、中医妇科、中医男科、中医内科、中医皮肤科、中医儿科相关疾病。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赵东奇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 大夫个人网站
& 文章详情
杏林医话汇编
外感发热第二方:桂枝加葛根汤
组成:葛根12克,桂枝6克,白芍6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1)《论》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14)《伤寒论》
后出现以下症状:怕冷或者怕风,出汗,项(脖子后部)背拘急不舒。
胡希恕医案:任某,女,21岁,日初诊。昨日感冒,头痛,头晕,汗出恶风,肩背疼痛,头向左顾则左项发紧且痛,薄白,脉浮稍数。&&& 此属太阳表虚兼见项背强几几,为桂枝加葛根汤证:
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姜10克,大枣4枚,炙甘草6克,葛根12克。
结果:服1剂,症大减,2剂症已。
刘渡舟医案:& 刘某某,男,41岁。患病已三月,项背强紧,顾盼俯仰不能自如,自汗出而恶风。问其大便则称稀溏,每日二三次,伴有脱肛与后重等症。舌苔白润,脉浮。辨为桂枝加葛根汤证,其大便溏薄,则为阳明受邪升清不利之象。处方:
桂枝15克,白芍15克,葛根16克,生姜12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枚。
服药后,不须啜粥,连服7剂,诸症霍然。&&&
个人总结:
&桂枝加葛根汤,是桂枝汤原方加一味葛根,所以其方主治与桂枝汤非常相近,患感冒,在恶风,汗出的基础上仅多一个项背拘急的症状,若同时出现便溏(大便不成形象鸭子粪便)的也是适应症。同时,就象桂枝汤不仅仅能治感冒,也可以用于平常汗出恶风,但没有感冒的病人一样,桂枝加葛根汤还经常被用于患颈椎病的患者,只要症状相符即可应用。
风热感冒,舌尖红,嗓子疼的禁用。&&&&&&&&&&&&&&&&&
发表于: 20:36
暂无评论,我来发表第一篇评论!
赵东奇大夫的信息
网上咨询赵东奇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赵东奇大夫提问
赵东奇的咨询范围:
中医筋伤、中医妇科、中医男科、中医内科、中医皮肤科、中医儿科相关疾病。女科疾病就诊指南
特色专病导航
& &&&&&& & 正文
见证桂枝加葛根汤证
上海名老中医女科网 - 上海市传统医学工程协会主办 浏览数:9733
1984年4月,有一周姓朋友说自己儿子有病,延余往诊。患者男性,年18岁,农民,未婚。春天联合庄间数户人家烧制砖瓦,忙碌多日。待将砖瓦烧制成功之后,唯觉乏力,四肢困倦,静卧二日,又觉颈项酸困不适。以为劳累过度,休息可复,未尝介意。翌日,出现不自主的点头动作。余诊视时,患者端坐,呈连续不断地头向前猛然低下,又猛然抬起,引肩臂抽动,整个动作连续有力,节奏规律,一个动作约1~2秒钟。由于连续俯仰无休,几不能进食,饮水用竹管或进稀粥。若困极睡眠之后,可停止发作。数日来进食甚少,精神更加疲惫。诊其脉因抖动不安而未能诊得为何脉。触及皮肤滋润,温度正常。诊视良久,百思不得其解,遂按劳累过度,血虚风动,凑药数味,服之以观其效。
十日后,遇朋友,询其儿子病况,言药后无效,又延一周姓医生,予桂枝加葛根汤。药服一剂发作减缓,可进食饮,再剂痊愈,现已康复矣。余反思,以方验证,该证为《伤寒论&太阳篇》&项背强几几&之证,方觉读书难,识证更难。《伤寒论&太阳篇》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31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两条经文都提到了&几几&,其区别在于一汗出恶风,一无汗恶风。该患者症状表现正如14条经文所述。盖烧砖瓦时热而汗出,乘凉时风邪乘虚侵袭太阳经俞,致经气不利,而发&项背强几几&。诊视时触及皮肤滋润,亦是微汗之象,故医者投&桂枝加葛根汤&,方证相符,药到病除。
后笔者根据先贤对&几几&的释义,多次观察了麻雀啄食的现象,麻雀啄食,边啄食,边抬头望望四周,连啄连望,其头颈俯仰之象,恰似该患者的表现特征。可见仲景用&几几&二字描述本证,言简意赅,形象逼真。笔者将本病例讲给一位同事,言其近期治愈一患者与笔者所讲病例症状相似,在本地静脉输液及口服中西药三日无效,也予&桂枝加葛根汤&,一剂知,二剂已。于是感叹经方作为临床经验的总结,只有认真研读领悟,才能灵活应用,临证则可避免失治误治矣。
在线咨询:专业的医学顾问团队将在24小时内针对您的提问作出最权威的解答,我们会以短信的方式通知您专家的解答
【已有9733位网友查看了此文章,】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葛根汤的作用与功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