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中国国际救援队博客怎么老进不去游戏?

广西南宁边检站周基东:

给怀孕8个多月的妻子发短信报平安"老公跑得快">>>


儿子不愿相信父亲在海地可能会遭遇危险>>>


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孙湛毓:

那一分钟平安电话母亲等了两天>>>


天津出入境边防检查站高志和:

基本没合眼 全心投入到搜救工作中>>>


天津机场出入境边检站刘津津:

一分钟电话化解家人数小时心焦>>>


徒手挖出5条生命 读初三儿子为妈妈骄傲>>>


排队通过给家人报平安 匆匆几句就挂线>>>


:"维和元老"三赴海地 父母等电话几天没合眼>>>



昆明边防检查站王润泽:

防暴队里的执勤官 队内最年轻的队员之一>>>


妻子40小时不合眼终于等来丈夫40秒平安通话>>>


已投入救援工作 母亲凌晨4点多接到平安电话 >>>


}

怀念地震系统三位已故院士

  地震工程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12年生,江西莲花人,1933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1937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从事结构力学、结构抗震理论、工程抗震设计等研究,1952年创建我国第一个地震工程研究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任所长30年、名誉所长8年。他是我国地震工程学的奠基人。在地震力理论、地震烈度、震害经验、抗震设计规范等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本《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1959年)和唐山地震历史性文献《唐山大地震震害》。曾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

  地球物理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安丘人,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是我国近代地球物理勘探、地震观测事业屈指可数的先驱者之一。四十年代曾在湘、川、黔等地探测金属矿,发现了新矿体,为确定钢铁基地做出重要贡献。他负责研制了多种型号的地震测量仪器。1960年起参加探空仪器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探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78年以后参与北京遥测传输地震台网的改进和现代化建设,推动了我国地震观测事业的发展。

  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及教育学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吉林长春人。1942 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48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地质系理学博士学位,国家首批博士生导师,为新中国培育了几代地质学家。对中国构造地质学、矿产资源开发和地震地质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十上嵩山,创建解析构造学。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主编《中国及邻近海域岩石圈动力学图》,《中国岩石圈动力学地图集》,《江苏响水至内蒙古满都拉地学断面》被国际岩石圈计划委员会列为经典出版物,被美国国家科学院图书馆收藏,体现了中国地学界对国际岩石圈计划的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2012年11月26日,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陈列馆揭牌仪式在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举行。中国地震局赵和平副局长、赵明司长、张志波副主任、李明副司长,总参应急办胡钢峰副主任,武警部队司令部周树峰副部长、何利副部长,搜救中心吴建春主任,工兵团王长春副团长,武警总医院刘惠亮主任等出席仪式。揭牌仪式由赵明司长主持。
    赵和平副局长、吴建春主任、胡钢峰副主任、周树峰副部长为陈列馆揭牌,吴建春主任向各位领导简要介绍了陈列馆的基本情况,徐勇同志向各位领导详尽介绍陈列馆展出史料。
赵和平副局长在参观陈列馆后指出:陈列馆的建立非常有意义,它把我们救援发展历史上的珍贵资料集中起来、展现出来,起到一个保存历史、展示业绩、激励后者的作用。十分感谢各位能在年底非常忙碌的时候出席我们这个简朴的开馆仪式。我们救援队有着务实的领导,务实的队伍,务实的发展作风,同时也取得了实际的成绩。借此机会向各位对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建设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陈列馆展示区域约150平方米,由领导关怀、国内救援、国际救援、队伍建设四大板块构成,以文字、图片、视频、实物、雕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救援队10年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较好再现了一些经典救援场景和辉煌历史,诠释了救援精神和救援文化的内涵。
陈列馆主要有两大功能:一是教育宣传功能。陈列馆作为地震救援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基地学习培训内容和载体,也为救援队和救援基地增添了一处独具救援特色的新景观,是将来新队员入列教育学习,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地震救援精神的重要基地。二是历史档案保存功能。陈列馆是珍贵史料汇集处,包括温家宝总理的新年贺卡,训练演练的珍贵留影,被救出幸存者的感谢书信以及国际同行的交流纪念品等。这些资料记录了救援队建设发展的光荣历史,记载了救援队肩负使命创造奇迹的精彩瞬间,刻录了一个个感人故事。随着时间的延续,这些资料将越发显现出它的弥足珍贵。

酝酿建设陈列馆始于2007年。由于这几年国内外救援任务不断,积累的材料不断增加,陈列馆设计也不断调整,2011年通过举办救援队成立10周年纪念活动,为陈列馆的建设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012年3月,中国地震局党组出台了推进防震减灾文化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促进了陈列馆建设的步伐。经过数月的施工、布展,陈列馆于今年10月正式完工。陈列馆从想象变成现实,历时5年多时间。
    陈列馆的建设工作得到了各方的大力支持,赵和平副局长多次听取报告,并亲自审查确定设计方案,工兵团、武警总医院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国际合作司、办公室、直属机关党委等部门对陈列馆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与协助。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国际救援队博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