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爪是橘红片

[追根溯源]化州橘红&&& □ 孙 圆&&& 化橘红最早记载于《纲目拾遗》,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果实的干燥外层果皮。多呈对折的七角、六角或五角星形,外皮黄或黄绿色,密布毛茸,有皱纹及小凹点,一般化州柚多加工成七角,习称“七爪红”。医药著作记载入药的橘红就是指化州当地所产品的橘红。它具有散寒、除湿、利气、消痰等作用。&&& 关于化橘红还有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州地有一条十分凶猛暴躁的石龙。据说,这条石龙是罗江河畔的礞石受日月的精气,吸罗江的雨露所化而成。它在罗江兴风作浪,搅得山水震荡,州民叫苦不迭。后来,这里来了仙人刘隐,其力大无穷,决心征服这条石龙。他与石龙战了三天三夜,直打得天昏地暗,终于将石龙制服,罚它镇守罗州,造福州民。于是,石龙的头直探入州府腹地,龙尾伸入罗江。然而,这条龙虽被强行制服,但桀性不泯。每当它烦躁,就抖动整个龙身,震撼州民。有时,深更夜静,它又呜呜地鸣嚎,似群鹅乱叫,扰得人心惶惶。&&& 为根除这一祸患,人们请来刘隐指点,在龙头上建起了一座钟鼓楼。钟鼓楼建成后,人们时常在龙头上击鼓、鸣钟。果然,桀骜不驯的石龙慑于钟鼓之声,龙身再也不敢抖动,夜晚也不敢嚎叫了。后来在龙的头顶上渐渐冒出了两棵树苗。满枝披着白绒毛,不久,树上开出了芳香扑鼻的小白花,继而,满树结出了披着白毛的果实。州民觉得奇怪,有一大胆者摘了一个,一口咬去,觉得味道奇异。因为这是龙气所化,气芳、味烈、性温,后被人发现有利气化痰的奇功,故被人视为至宝。这便是化州橘红了。&&& 还有记载与李宗仁有关,1921年夏秋之交,广东广西军阀为争地盘又打了起来。当时任营长的李宗仁随陆荣廷第一路边防军向玉林方向进发。入化州城后,部队中很多人患了咳嗽或肠胃不适。化州与广西毗邻,化州橘红治咳嗽的名声在广西也已传扬。一日,有两个士兵闯进了宝岭脚下的李家橘红园,从橘红树上摘了十几个满披绒毛的小橘红,回来煮茶给大伙饮用,结果药到病除。《中国质量报》
&&?&&&&?&&&&&&参见附件(202kb)。&&&&
摘要:对中药化橘红的品种、生物特性、化学成分、栽培技术、药理及应用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对化橘红的研究开发提出见解,为深入研究化橘红开发利用和种质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化橘红;研究进展;种质资源
&&&&中图分类号:R28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7)06-0039-03
&&&&Research Advance on Citrus grandis ‘Tomentosa’
&&&&MO Xiao-lu, CAI Yue-wen, ZENG Qing-qian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The species, biological character, medicinal components, cultivation, pharmacodynamics and application of Citrus grandis‘Tomentosa’, a popula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re summarized. Personal proposals about the researches of Citrus grandis‘Tomentosa’are also presente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Citrus grandis‘Tomentosa’
&&&&Key words:Citrus grandis‘Tomentosa’; germplasm resource
&&&&中药化橘红又名“化州橘红”、“化州陈皮”、“柚皮橘红”等,是由芸香科植物化洲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 ( L.) Osbeck) 未成熟或近成熟的果实外果皮干燥而成,具有化痰止咳、理气健胃的功效,主治风寒咳嗽、痰多气逆、实积暖气等证。化橘红是广东特产药材,以广东化州地区产者为上品,辛香味特别醇厚,广西玉林、宜山、横县等地也有栽培。近年,广东绿色生命技术公司大力推广化橘红的栽培,化橘红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中医药界的重视。现就化橘红的品种、生物特性、有效成分及含量测定、资源与人工栽培等作一综述。
&&&&1化橘红的品种及生物特性
&&&&1.1品种
&&&&橘红为常用中药,经不断发展,形成“橘皮类橘红”和“柚皮类橘红”两类,橘皮类橘红由于加工费时、产量低,现已被柚皮类橘红取代。柚皮类橘红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收录为“化州橘红”,《中国药典》2005版收载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化橘红的加工方法是夏季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置入沸水略烫后,将果皮切割成5~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商品柚皮类橘红有两类,即“毛橘红”和“光橘红”,其来源不同。毛橘红主产于广东化州,为地道药材,根据果皮上柔毛的密集程度及加工方法分为“正毛七爪”、“副毛七爪”等品级。“正毛”者柔毛密集,果皮青绿,为上品;光橘红是用柚皮加工的橘红,外表面呈黄绿色、黄棕色,无毛,称为“光七爪”或“光五爪”。由于化州柚的产量不高,正毛化橘红的价格昂贵,因此,市场出售的化橘红多为掺了柚皮的“橘红”。
&&&&1.2 生物特性
&&&&1.2.1形态化橘红的原植物化州柚,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其植株形态及叶形特征都与同属植物柚相似,但果实形态差别较大。化州柚果实的特征是柑果,近球形,成熟果呈柠檬黄色,未成熟果绿色,果皮外密被厚绒毛;果皮有极厚的白皮层,果皮与果肉不易剥离;瓤囊16瓣,果肉味酸苦不能生食;种子量多。
&&&&1.2.2资源分布化州柚性喜温暖、湿润,怕干旱,较耐寒。化橘红主要产于广东化州地区及广西陆川等地,均为栽培品。以化州产者质量最佳,为广东省地道药材之一。
&&&&2化橘红的化学成分
&&&&2.1化学成分
&&&&化橘红外果皮主要含挥发油、黄酮类及多糖等成分。挥发油以单萜类及其衍生物为主;黄酮类成分主要为柚皮苷(naringin)、少量的野漆树苷(rhoifol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枳属苷(poncirin)等;化橘红多糖类物质主要有果胶、D-木糖、D-半乳糖、L-阿拉伯糖、D-甘露糖等;此外,还有香豆素类化合物异欧前胡素和佛手内酯。
&&&&2.2含量测定
&&&&2.2.1挥发油林励等[1] 分析了化州柚和柚的果皮挥发油成分。结果表明,化州柚和柚的果皮挥发油含量为0.72%~0.95%,且油中绝大多数成分种类相同,主要成分柠檬烯的含量均高于37%,区别在于化州柚富含的γ-松油烯在柚中不能检出。
&&&&2.2.2黄酮类成分中国药典以HPLC法测定柚皮苷含量。总黄酮含量测定通常以芦丁为对照品,用比色法;以柚皮苷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王统康等[2]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产地化橘红中柚皮苷的含量,在19个样品中,柚皮苷含量在1.6%~6.7%之间的有18个,其中,正毛橘红幼果的柚皮苷含量高达30%,成熟的果实中柚皮苷含量少于幼果。袁旭江等[3]用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不同果龄化橘红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化橘红中柚皮苷元及总二氢黄酮含量随果龄增长而递减,佛手内酯含量却随果龄增长而递增,并用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化橘红中野漆树苷的含量[4]。近年,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地用于中药地道药材的鉴定研究方面。陈志霞等[5]用HPLC建立了化橘红黄酮类成分的指纹图谱,袁旭江等[6]建立了化橘红的紫外光谱和薄层色谱指纹图谱。
&&&&2.2.3多糖陈华萍等[7]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了化橘红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正毛化橘红和副毛化橘红多糖含量不同,正毛化橘红高于副毛化橘红。
&&&&2.2.4香豆素类成分陈志霞等[8,9]从化橘红非挥发性成分中分离出2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异欧前胡素和佛手内酯,并用薄层扫描法对化橘红中的佛手内酯进行了检测。
&&&&3药理及临床研究
&&&&张秀明等[10] 比较了毛橘红和光橘红的化痰和抗炎作用,发现毛橘红的化痰和抗炎作用大于光橘红,药效学研究显示,毛橘红明显优于光橘红。陈岩等[11] 比较了橘红和化橘红的功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中药化橘红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中药化橘红本词条缺少概述、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外文名称Huajuhong主要适用症化痰止咳、风寒咳嗽、久咳、气管炎、哮喘来源本品芸香科植物化州柚别&&&&称毛橘红、光七爪、光五爪类&&&&型芸香科植物
化橘红,拼音名Huajuhong,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 “光七爪”“光五爪”。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国家药典明确将“橘红”与“化橘红”分别列出。从《中药调剂规程》上也可以看出,正名有“橘红”和“化橘红”两种,其中处方写“化橘红”、“七爪红”时,应付给“化橘红”;写“橘红”、“广橘红”时,应付给“橘红”。橘红、化橘红均为芸香科植物,但同科不同种。“橘红”最早记载于《本草纲目》,来源于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在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摘,然后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医.学敎育.网搜.集整理],切碎,生用。“化橘红”最早记载于《纲目拾遗》,来源于芸香科植物化州柚或柚的未成熟或接近成熟果实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在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后制成,干燥,切丝或块,生用。化橘红与黄芪、茯苓、黄精、鸡内金、青黛等配伍,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好轻松化橘红药用功效】
化痰止咳、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哮喘、喉痒痰多、胸中痰滞、呕吐呃逆、[1] 饮食积滞、食积伤酒、呕恶痞闷、长期胃痛、气痛等首选。化普、理气、健脾、消食、燥湿、醒酒、消油腻、宽中、解蟹毒。 【化痰止咳、风寒咳嗽】橘红首要功效,无论寒咳或干咳,服用橘红均可见效,咳嗽分为热咳和寒咳两种:热咳,是由肺热造成的反复咳嗽,例如过量食用上火食品,如煎炸、烧烤类等食品,表现为喉咙干痒、干咳少痰或痰色黄质黏稠;寒咳,多由受寒引起,表现为咽痒咳频,痰液稀薄如泡沫状。 【久咳、气管炎、哮喘】中老年人长年久咳或哮喘服用橘红为首选。对久咳、哮喘者必须坚持服用并逐渐适应方可起效。一般建议使用2-3个月以上。 【食积伤酒、化普理气】抽烟喝酒人士之佳品,烟酒对肺胃肝及喉咙损伤最大,同时居住在城市汽车及工业废气居多,长久吸入过量后容易导致习惯性呼吸道感染发炎。常服用化橘红便能减轻酒精及废气对这些人体器官的损害。 【呕吐呃逆、饮食积滞】经常饭局应酬等人士应常服用化橘红,化橘红对肠胃的消滞有良好功效,饭后服用可令缓解胃中消化压力。 橘红不但对咳,消化不良.胃气过盛,胃腹饱胀,水土不服,恶心呕吐,肠胃不调经常疴肚,心胃气痛.五脏六府五行功能失调等疾病均有效。 橘红平时当茶常服常饮对预防保健肺胃癌症有独到之处,化州橘红可消除洒积,烟积健脾保胃,其花果功效俱同,如癫痫症,或醒洒以橘红花效果最佳。 橘红还对肺痨病,肺管炎,百日咳,急慢性支气管炎、伤风感冒、风寒咳嗽、哮喘、喉痒痰多、胸中痰滞、呕吐呃逆、饮食积滞、食积伤酒、呕恶痞闷、长期胃痛、气痛等非常好。延年久咳嗽,抽烟过重而引起的肺咳等疾病独特的疗效,如重咳久咳配川贝母、灵芝草、发半复、防丰、荆芥、杏仁、大苏叶、罗汉果、鱼醒草等中药效果更佳。将5~10克橘红果切碎成片(橘红果子非常坚硬,可用开水蒸软再切),用开水冲泡10~15钟后饮用,可反复泡至无味止。当茶喝,无须忌口。
保存期:愈陈愈良,(存放时间越长,功效越好。)干燥处存放,在潮湿天气时适时取出晒晒。
化橘红泡茶味苦,可加蜂蜜/糖 。
【宜忌】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手机报纸订阅方法: 编写短信8发送至即可订制(每天两条彩信,5元/月)
化橘红又名化州柚、化州仙橘,为芸香料植物化州柚(拉丁名略)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中药商品习称化州橘红、毛橘红。主产于广东省化州地区。化橘红一名始见于清&《本草纲目拾遗》,赵学敏引&《岭南杂记》:化州仙橘,相传仙人罗辨种橘于石龙之腹,至今犹存,惟此一株,在苏泽堂者为最,清风楼次之,红树又次之。其实非橘,皮厚肉酸,不中食。其皮厘为五片七片,不可成双,每片真者可值一金。每年所结,循例具文报明上台,届期督抚差亲随跟同采摘批制,官斯土者,亦不多得。彼土人云,凡近州始闻谯楼更鼓者,其皮亦佳。故化皮赝者多,真者甚难得。&化橘红的加工,历来是将化州柚的外层果皮切成角状,五角或七角。加工上有&只用单数,不可成双&的习惯。加工成七角的毛橘红药材,往往又称为毛七爪。解放前在广东省化州县县城又以李家园和赖家园出售的化州橘红最有名。化橘红功能化痰,理气,健胃,消食。治胸中痰滞,咳嗽气喘,呕吐呃逆,饮食积滞。因其功效独特而被列为&十大广药&之一,1985年被《中国药典》一部正式收载。
化橘红唯化州所独有
化州之所以被誉为橘城、橘州、橘乡,是因为它种植橘红并作为中药应用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明代万历年间的《高州府志》载曰&化州橘红唯化州独有&; 清江世琳《橘红辨》谓&化州所产橘红,医家以之利气化痰,功倍于他药,人皆宝之。&《本草始原》载云&橘红广东化州者胜&。 在日本, 素有&同仁黄牛、化州橘红&之说。化橘红已成为化州市的驰名特产和地道药材,凡提橘红必与化州联系起来,称之&化州橘红&或&化橘红&。
化橘红产业发展迅猛
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对发展化橘红产业非常重视,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大力推进&化橘红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化橘红产业。近年来,化州市将发展化橘红生产加工作为一项重要产业来抓,广东省农业厅也将化橘红列入&一乡一品&项目进行扶持,使化橘红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化州市已种植化橘红面积达3万多亩,部分投产的化橘红年产干品600多吨,橘红花茶100多吨,产值2100多万元。预计几年后,新种的化橘红将全部投产并陆续进入盛产期,年产化橘红干品将达到1.5万吨,化橘红花茶0.3万吨,年产值达5.64亿元。目前化州市已经形成了由二十多家企业组成的化橘红加工销售产业集群,采用化橘红加工生产的系列产品达20多种,如化橘红口服液、橘红煎膏、橘红丸、橘红颗粒、橘红酒、橘红中药饮片、橘红工艺品等,形成了 较为完整的化橘红产业链条。化橘红产业为化州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绝对的市场垄断地位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化州市出产的化橘红除了药用的有效成份柚皮苷(C27H32O14)超过7%外,还蕴含有1.7%的&类素互呔&成份以及多种其它有效成分,不但为单味治咳的良药,还可作为众多中成药的上佳原料。化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出产的化橘红产品的药用有效成分比其它地方出产的橘红产品高出数倍,因而在市场上具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化橘红药用功效神奇
化橘红自古以来就有&南方人参&之称和&一片值一金&的说法。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橘红佳品,其瓤内有红白之分,利气、化痰、止咳功倍于它药&其功效愈陈愈良。&清朝《本草纲目拾遗》载:&橘红治痰症,消油腻、消食、醒酒、宽中、解蟹毒。&光绪十四年彭以孙著的《化州志》载曰&化州橘红,治痰如神,每片真者值一金&。《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化橘红辛、苦、温、归肺脾经,具散寒、燥湿、利气、消痰功能,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现代医学证明,化橘红主要成份&二氢黄酮&与&柚皮苷&(C27H32O14)含量极高,而且还含&类素互呔&等有效成分,不仅止咳化痰的功效神奇,更为可贵的是对人体心脑血管健康、美容、解毒的功能神奇突显,保健医疗效果独佳。
★★★复制、引用或抄录本网内容须标明出处,营利性网站使用需获得本社授权
<input type="hidden" name="content" value=" " />
如果不能播放请下载并安装播放器:
茂名日报( )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广东省茂名市迎宾路156号 电话/传真: QQ:(业务) (通联) 电邮:
网站备案号:化州橘红(中药)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中药? 收藏 查看&化州橘红(中药)
化橘红,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和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别&&&&称化州橘红、柚子皮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双子叶植物纲目无患子目属化州柚分布区域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地采收时间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用 量3~6g贮 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植物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味辛、苦,性温。归肺、脾经。理气宽中,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乳痈,未结即散,已结即溃,极不可忍者:陈皮(汤浸去白,日干,面炒黄)为末,麝香研,酒调下10g。(《太平圣惠方》橘香散)3~6g。气虚及阴虚有燥痰者不宜服。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丝或块,晒干。除去杂质,洗净,闷润,切丝或块,晒干。1、化州柚:呈对折的七角或展平的五角星状,单片呈柳叶形。完整者展平后直径15~700px,厚0.2~12.5px。外表面黄绿色,密布茸毛,有皱纹及小油室;内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有脉络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外缘有1列不整齐的下凹的油室,内侧稍柔而有弹性。气芳香,味苦、微辛。
2、柚:外表面黄绿色至黄棕色,无毛。主产广东、广西、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地。《本草纲目拾遗》:治痰症,消油腻、谷食积,醒酒,宽中,解蟹毒。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橘红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