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羊膜腔穿刺手术后出现血肿

ppt 介入穿刺点血肿怎么处理课件_百度知道神经科介入检查术后穿刺部位损伤的护理对策
> 神经科介入检查术后穿刺部位损伤的护理对策
神经科介入检查术后穿刺部位损伤的护理对策
编辑:gdyjs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科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部位损伤的发生率、形成原因及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47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观察其穿刺部位有无血肿形成,分析血肿形成原因,总结有效护理措施。结果: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5.4%,发生血肿主要原因与操作不当、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够和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有关,发生血肿的病人经过有效护理血肿均能良好吸收。结论:按照穿刺部位血肿的形成原因进行针对性护理能有效减少血肿的发生率,降低介入手术的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 【关键词】介入术;股动脉损伤;护理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已在神经科广泛开展,为许多脑血管病患者下一步的治疗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据,手术成功率高,恢复快。但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血肿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最常见的合并症[1]。若治疗护理不当轻者血肿吸收缓慢,重者出血量大时引起压迫症状,肢体远端静脉回流受阻或动脉搏动消失,导致休克,危及生命。此外,还可压迫邻近的股神经,产生股神经损伤的临床症状。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本文对476例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处出现不同程度血肿的26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的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8月-2010年8月在我科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途径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病人,共476例,其中男274例,女202例,年龄28-84岁,平均61岁,术后发生血肿病人年龄44-78岁,平均65岁。 &&&&&&&&1.2方法:对476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观察,重点查看有无局部渗血及皮下血肿,足背动脉搏动及有无操作侧下肢水肿,分析归纳血肿形成原因,总结减少血肿发生和促进血肿良好吸收的护理措施。 &&&&&&&&2结果 &&&&&&&&476例患者术后发生局部血肿26例,占5.4%。经归纳总结,发生血肿的原因有:①操作不当:主要是由于术者对股动脉局部解剖不甚清楚、操作不熟练、紧张等原因所致,共有3例,占11.5%;②局部压迫止血时间不够,有10例,占38.5%;③患者不能很好配合,不能坚持24小时右下肢制动以及过早下床活动,下床活动剧烈所致,有9例,占34.6%;④其它原因:包括包扎不合理、老年病人、肥胖病人、血管功能和凝血功能差等因素,有4例,占15.4%。出现血肿病人经过重新包扎,延长压迫和卧床时间等处理,血肿均可在2-7天良好吸收。 &&&&&&&&3讨论 &&&&&&&&3.1局部血肿形成原因分析:主要原因为局部压迫时间不够及患者不能很好配合。股动脉穿刺压迫止血有三种方法,包括传统压迫法、动脉压迫止血器和血管封堵器止血法。沙袋脱落或重量不足、动脉压迫止血器松动移位、血管封堵器滑脱等均会造成压迫止血时间相对过短,是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这与患者耐受性差,因紧张和肢体长时间制动带来的不适导致频繁变换体位,造成下肢制动不良,不能积极配合有关。动病人尤为多见。此外,由于患者血管条件差或手术者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多次穿刺损伤血管壁,短时间内在血管同一部位形成多个针孔,导致血管完整性受损,再加上股动脉血液压力大,血流速度快,血管上皮细胞和血小板不容易覆盖穿刺口,导致血管修复时间延长,也是血肿形成的重要原因。过早下床活动,下床剧烈活动极易使压迫点移位而致血肿。本组中有3例患者采用传统压迫止血法,因不习惯床上小便,卧床不到8小时下床入厕,出现血肿。包扎固定不合理也是产生血肿的原因之一,&这与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有关,包扎固定时,过紧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容易出血。有2例患者由于包扎过于松动,出现穿刺口渗血,血肿。特殊人群,如肥胖者,穿刺时动脉搏动不明显,给穿刺带来困难,压迫时又较难找准穿刺点,以致压迫不彻底,穿刺口闭合不完全,同时包扎固定困难。老年人容易发生术后血肿与老年人本身的生理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动脉硬化患者,血管条件差;凝血机制差的患者,容易术后出血,造成皮下血肿;高血压和糖尿病也是出血的一个危险因素。由此类原因导致术后穿刺口血肿的有6例。另外,&当患者在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时,抗凝剂的应用使凝血时间延长,易化了股动脉穿刺后出血。 &&&&&&&&3.2护理 &&&&&&&&3.2.1术前护理:术前要进行充分的宣教,加强心理护理,让患者了解到不当活动可能带来的危害,使患者熟悉术后肢体制动时间和卧床时间。不同压迫止血方法,术侧肢体制动时间和卧床时间各不相同,传统压迫止血法术侧肢体需制动24h,卧床24h;血管压迫止血器需制动6-8h;血管封堵器需制动3-4h。患者卧床时间长会腰酸背痛,可给予按摩。有国内文献报道术后卧位变换练习[2],按摩背部及术侧下肢,健侧下肢自由活动,协助患者侧卧,向健侧翻身15°-20°,背部垫软枕并保持术侧下肢伸直。术后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等,下床后避免剧烈活动。&&&&&&&3.2.2术中操作:要求手术操作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操作技术。加强穿刺基本功的训练,掌握穿刺技能,避免粗暴操作,提高血管穿刺的成功率,力争一针见血,减少患者痛苦,避免血管损伤。同时术中应合理使用抗凝剂[3]。拔管后指压止血20min,伤口包扎现在多采用8字固定法,据报道采用3条弹性绷带包扎,效果更好[4]。3条弹性绷带固定方法为:第一条弹性绷带的一端贴紧于大腿内侧中线会阴下约8cm处,弹性绷带跨越穿刺部位纱块、同侧前上棘,止于同侧下腰部腋后线处;第二条弹性绷带在大腿外侧中线下对应第一条处粘紧皮肤后跨越穿刺部位纱块、对侧前上棘,止于对侧下腰部腋后线处;第三条弹性绷带于第一条起点的上缘,粘紧皮肤后跨越穿刺部位纱块至同侧前上棘下缘大腿外侧中线下。 &&&&&&&&3.2.3术后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应15-30分钟巡视病房1次。同时做好穿刺部位局部观察,做到视、触、听、查等4个方面的工作[5]。视:充分暴露穿刺部位,观察血管压迫器或沙袋是否移位、肢体位置是否恰当,局部皮肤是否有青紫、苍白、肿胀、包块等;触:局部是否有明显压痛、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是否出现搏动性包块,以区分血肿与假性动脉瘤;听:注意听诊局部有无杂音,以区分血肿与假性动脉瘤、动静脉;查:密切监测血常规、出凝血指标。同时,要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每小时1次。此外,还应观察下肢有无水肿,及时发现和治疗下肢静脉血栓。血肿处理:&单纯血肿无需特殊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尤其是深部组织的小血肿,无需限制活动;对于血肿直径&3.5cm者或表浅、局部张力增加显著者应重新包扎压迫,延长肢体制动和卧床时间,适当限制活动,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血肿局部张力很大、手触局部坚硬时,可局部给予冰袋冷敷,以防止血肿扩大,忌热敷。早期不易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外敷,以避免再次引起出血。对小的血肿,可做出标记,对较大的血肿,要监测患者双腿周径,15-30min测量1次,出血停止后每2-4h测量1次,以便了解血肿的转化情况。血肿局限后,可采取芒硝或50%的硫酸镁冷湿敷,加用理疗以促进血肿吸收[6]。经过1周左右时间的观察,血肿缩小、张力减轻,局部症状减轻,预示转归较好。如有破溃、合并感染者需行外科手术治疗。
下页更精彩:1
神经科介入检查术后穿刺部位损伤的护理对策相关推荐淋巴结穿刺后注意事项
淋巴结穿刺后注意事项
淋巴结穿刺后注意事项&相关文章
一、循环系统
1.心力衰竭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1)感染,以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2)心律失常。
(3)生理或心理压力过大,如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等。
(4)妊娠和分娩。
(5)血容量增加,如钠盐摄入过多,输液或输血过快、过多。
(6)其他:治疗不当,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2.如何根据患者自觉活动能力判断心功能?
(1)心功能Ⅰ级:患有心脏病,但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
(2)心功能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可出现上述症状,休息后很快缓解。
(3)心功能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低于平时一般活动量时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休息较长时间后症状方可缓解。
(4)心功能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3.简述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级标准。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升高的水平,高血压可分为1、2、3级。
(1)高血压1级: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2)高血压2级: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高血压3级: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4.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1)控制体重。
(2)限制钠盐摄人,&6g/d,限制高钠食物。
(3)补充钙和钾盐。
(4)减少脂肪摄入。
(5)戒烟、限酒。
(6)适当运动。
5.简述典型心绞痛患者发作性胸痛的特点。
(1)疼痛主要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波及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无名指和小指。
(2)常为压榨、发闷、紧缩样疼痛。
(3)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心动过速、用力排便等。
(4)一般持续3~5min。
(5)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以缓解。
6.简述心绞痛患者胸痛发作时的护理要点。
(1)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
(2)给予中等流量氧气吸人。
(3)向医生汇报,遵医嘱给予硝酸甘油等药物。
(4)安慰患者,解除紧张焦虑心理。
(5)观察疼痛特征,必要时描记心电图、心电监护、抽血查心肌标记物,警惕急性心肌梗死。
7.简述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
(1)严格按医嘱用药,一般每晚服用1次。
(2)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深色蔬菜、蛋黄、猪肝等)将影响华法林的作用,应保持摄入量相对平衡。
(3)尽量避免应用增强或减弱抗凝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4)定期抽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
(5)自我观察有无出血副作用,如皮下瘀斑瘀点、血尿、便血等,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8.高血压患者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措施有哪些?
(1)告诉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
(2)指导患者预防直立性低血压的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宜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再下床活动;避免用过热的水洗澡或蒸汽浴;不宜大量饮酒。
(3)指导患者在直立性低血压发生时应采取头低足高位平卧,可抬高下肢超过头部,以促进下肢血液回流。
9.简述冠心病患者的二级预防措施。
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1)指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和抗心绞痛治疗。
(2)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控制血压。
(3)控制血脂水平和戒烟。
(4)控制饮食和治疗糖尿病。
(5患者及家属教育和体育锻炼。
10.简述心脏介入术后病人的一般护理措施。
(1)饮食: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生冷及产气食物。
(2)制动:卧床休息,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6~24h。
(3)卧床期间做好生活护理与基础护理。
(4)观察伤口及末梢循环状况。
(5)观察体温变化,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6)观察有无尿潴留、腰酸、腹胀等负性效应,给予对症处理。
二、呼吸系统
1.简述采集痰标本的方法。
(1)自然咳痰法:最常用,一般清晨醒后用清水漱口数次,用力咳出深部第一口痰盛于无菌容器中,也可采用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或口服祛痰剂,以协助排痰。
(2)环甲膜穿刺法。
(3)经纤维支气管镜用防污染法采样。
(4)气管切开病人可直接经气管切开处吸取痰标本。
2.简述痰液观察的内容。
(1)痰量:每日痰量超过100ml为大量痰,提示肺内有慢性炎症或空腔性化脓性病变。
(2)颜色及性状:正常人偶有少量白色痰或灰白色黏痰;黄脓痰提示化脓性感染;红色或红棕色痰常因含血液或血红蛋白所致,常见于咯血;铁锈色痰多因血红蛋白变性所致,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棕褐色痰见于阿米巴肺脓肿;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左心衰竭;烂桃样痰见于肺吸虫病;灰黑色痰因吸人大量煤炭粉末或长期吸烟所致。
(3)气味:痰液恶臭提示有厌氧菌感染。
3.简述体位引流的概念和适应证。
体位引流是利用重力作用使肺、支气管内分泌物排出体外,因而又称为重力引流。适用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等有大量痰液而排出不畅者。
4.咯血窒息先兆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1)一旦出现窒息先兆征象,应立即取头低脚高俯卧位,面部侧向一边轻拍背部,迅速排出在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或直接刺激咽部以咳出血块。
(2)必要时用吸痰管进行机械吸引,并高浓度氧疗。
(3)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工作,以解除呼吸道阻塞。
5.简述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药物。
缓解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药物有: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和抗胆碱类药。
6.简述支气管哮喘定量气雾剂的使用方法。
(1)打开盖子,摇匀药液。
(2)深呼气至不能再呼时张口用双唇将咬口包住。
(3)深慢的方式经口吸气,同时以手指按压喷药。
(4)吸气末屏气10秒,然后缓慢呼气。
(5)如重复使用,需休息1~3min后使用;如药物内含有激素,使用后需漱口。
7.简述Ⅰ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的给氧原则。
(1)I型呼吸衰竭可给予高浓度(&35%)吸氧。
(2)II型呼吸衰竭应给予低浓度(&35%)吸氧。
8.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有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家庭氧疗。
(1)患者了解家庭氧疗的目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
(2)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吸氧流量1~2L/min,每天吸氧15h以上。
(3)注意安全:防火。
(4)氧疗装置定期清洁、消毒。
9.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缩唇呼吸的要点。
(1)闭嘴经鼻吸气。
(2)缩唇(吹口哨样)缓慢呼气。
(3)吸气与呼气时间比1:2或1:3。
(4)呼气流量以能使距口唇15~20cm处并与口唇等高的蜡烛火焰微微倾斜而不熄灭为宜。
10.简述结素的纯蛋白衍化物实验结果的判断方法。
通常取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proteinderivative,PDD)稀释液在前臂掌侧做皮内注射,注射后48~72h测皮肤硬结直径,如硬结直径≤4mm为阴性,5~9mm为弱阳性,10~19mm为阳性,≥20mm或局部有水泡和淋巴管炎为强阳性。
三、消化系统
1.简述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
高蛋白饮食,上消化道出血,快速利尿,大量放腹水,感染,其他如大量输液、便秘、镇静催眠药、低血糖、麻醉和手术等。
2.减少肝性脑病患者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的措施有哪些?
(1)饮食:开始数天内禁食蛋白质,食物以碳水化合物为主,供给足量的维生素。神志清楚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
(2)灌肠或导泻:可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灌肠,或口服硫酸镁等导泻,以清除肠内积食、积血和其他含氮物。
(3)抑制肠道细菌生长:口服新霉素或甲硝唑等。
3.简述肝硬化腹水的护理。
(1)体位:卧床休息,抬高下肢,大量腹水者可取半卧位。
(2)避免腹内压骤增:如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3)限制水钠摄入:低盐或无盐饮食,钠限制在每天500~800mg,进水量限制在每天1000ml左右。
(4)用药护理:使用利尿剂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利尿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0.5kg为宜。
(5)病情观察:观察腹水和下肢水肿的消长,准确记录出入量,测量腹围、体重。监测血清电解质和酸碱度的变化。
(6)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水肿部位交替使用气垫,勤翻身;皮肤瘙痒者可用硼酸水涂擦,剪短病人指甲,防止抓伤;保持床铺的干燥平整,防止擦伤。
(7)大量腹水需要腹腔穿刺放腹水的患者应做好放腹水的护理。
4.减少胰腺外分泌的措施是什么?
(1)禁食及胃肠减压。
(2)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
(3)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4)胰升糖素、降钙素和生长抑素。
5.简述消化道出血病人出血量的估计。
(1)大便隐血实验阳性提示每天出血量大于5~10ml。
(2)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ml以上。
(3)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
(4)1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
(5)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
(6)出血量超过1000ml,临床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6.简述消化性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及并发症。
临床特点:多数消化性溃疡有慢性过程、周期性发作和节律性上腹痛的特点。
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
7.简述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术后并发症的观察。
(1)急性胰腺炎:行ERCP术后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超过正常值3倍且伴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如腹痛、恶心、呕吐、白细胞数升高等。
(2)出血:分为即时性出血和迟发性出血,即时性出血是ERCP术中的出血;迟发性出血是术后24h或数天甚至数周发生出血。
(3)穿孔:行ERCP的患者如果出现剧烈腹痛、大汗淋漓、面色苍白等症状,应警惕穿孔的可能。
(4)胆道感染:发生感染的患者可表现为高热、血象升高等症状。
四、泌尿系统
1.简述经皮肾脏穿刺术术后护理。
(1)术后常规按压穿刺部位5min,穿刺点贴无菌敷料,腹带加压包扎。
(2)协助患者仰卧硬板床,腰部制动6~8h,卧床休息24h。
(3)密切观察有无腹痛、腰痛,监测生命体征及尿色。
(4)嘱患者多饮水,以免血块堵塞尿路。并留取第一次尿液送检。
(5)必要时应用止血药和抗生素,防止出血和感染。
(6)指导患者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负重。
2.简述优质低蛋白饮食的原则。
(1)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50ml/min时,应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低于0.8g/(kg.d),其中50%~60%为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鱼肉等。
(2)随GFR下降,蛋白质摄人量相应减少。GFR20~50ml/min,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d);GFR&20ml/min,蛋白质摄人量为0.4~0.6g/(kg.d)。
(3)此外,要注意尽量减少食用植物蛋白如花生、豆类等,米面中的植物蛋白设法去除,如部分采用麦淀粉作为主食。
3.简述急性肾炎患者的休息与活动指导。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症状比较明显者卧床休息4~6周。待水肿消退、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2)病情稳定后从事轻体力活动。
(3)1~2年内避免重体力活动和劳累。
4.简述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原则。
(1)供给足够的热量,以减少体内蛋白质的消耗。每天供应的总热量为126kJ/Kg,并主要由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供给。
(2)根据GFR(肾小球滤过率)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GFR&50ml/min时即应予以优质低蛋白饮食。
(3)注意供给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
(4)膳食中无机盐的供给要随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出现浮肿及高血压要适当限制食盐的摄人量,一般应低于3g/d。血钾升高、尿量减少(&1000ml/d)时,要限制含钾高的食物如各种干货、柑橘类等。
(5)补钙限磷:每天补充mg钙,同时限制磷的摄入。
(6)尿量减少低于1000ml/d时,适当限制饮水量及食物中的水分。
5.简述动静脉人工内瘘的日常维护。
(1)禁止在内瘘侧肢体测血压、输液及长时间压迫和屈曲,不提重物。
(2)衣着宽松,内瘘侧衣袖可使用拉链、纽扣等,便于穿刺。
(3)每天一听、二摸、三看、四感觉,听局部有无猫喘,摸有无震颤,看有无出血、血肿,感觉有无疼痛,有异常及时就诊。
(4)局部疼痛、无猫喘、无震颤、沿内瘘血管方向有硬块、血管塌陷,提示内瘘闭塞,须及时就诊。
(5)出现内瘘血管瘤时,可用松紧适宜的护腕给子适当的压迫,一旦破裂,扎紧血管瘤上端,紧急送医院就诊。
(6)局部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提示感染,及时就诊。
五、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系统
1.简述WHO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有糖尿病典型症状者,加以下任意一项:①随机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②空腹血浆葡萄糖≥7.0mmol/L(126mg/dl);③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75g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11.1mmol/L(200mg/dl)。
(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一日重复检查以明确诊断。
2.简述糖尿病的综合性降糖治疗措施。
(1)饮食(医学营养)治疗。
(2)运动治疗。
(3)药物治疗: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
(4)病情自我监测。
(5)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及心理治疗。
3.简述胰岛素的正确存放方法。
(1)未启封的胰岛素,储存温度为2~8℃冷藏保存,不得冷冻。
(2)启封后、正在使用的瓶装胰岛素或笔芯,可在室温环境(25℃~30℃)保存4周;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无需冷藏,避免光和热。
(3)不同胰岛素的储存参阅包装内的药品说明书,超过标签上有效期的胰岛素严禁使用。
4.简述糖尿病营养治疗的目标。
(1)达到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2)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控制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3)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控制总能量的摄入。
(4)减轻胰岛B细胞负荷。
(5)维持合理体重。
5.简述糖尿病运动治疗的原则。
(1)运动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运动频率和时间:餐后1~2h进行,每次30~60min,每周至少150min。
(3)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快走、慢跑、打太极拳、骑车等。
(4)运动强度:心率(次/分)=(220一年龄)×(60%~70%)。
(5)活动量大或剧烈活动时应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同时携带糖果及糖尿病卡,以便自救。
6.简述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CSII)的特点。
(1)CSII是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一种形式,更接近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在控制血糖方面优于多次皮下注射且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小。
(2)需要胰岛素泵来实施治疗,输注方式分为基础量和餐前量。
(3)主要适用人群:1型糖尿病患者、计划受孕和已孕的糖尿病妇女、需要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7.简述甲状腺危象的主要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甲亢以及感染等伴随疾病。
(2)避免各种诱因:如急性创伤、精神刺激、过度劳累等应激。
(3)不随意中断药物治疗。
(4)I131治疗及甲状腺手术前要准备充分。
(5)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发现高热、大汗、心动过速等,立即汇报处理。
六、风湿系统
1.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避免的诱发因素是什么?
(1)预防感染。
(2)避免阳光直接照射裸露皮肤,忌日光浴。
(3)避免接触刺激性物品。
(4)避免进食、服用易诱发本病的食物、药物。
(5)避免寒冷刺激。
(6)育龄妇女应避孕。
(7)病情活动伴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属妊娠禁忌。
(8)尽量避免接受各种预防接种,尤其是活疫苗。
2.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表现是什么?
典型病人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主要侵犯小关节,以腕关节、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跖趾关节最多见,其表现有晨僵、关节痛与压痛、肿胀、畸形。
3.简述糖皮质激素的用药指导。
(1)服药期间应给予低盐、高蛋白、高钾、高钙饮食。
(2)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防止骨质疏松。
(3)监测血压、血糖和尿糖变化。
(4)强调按照医嘱服药的重要性,不能自行停药或者减量过快,以免引起“反跳”。
(5)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应采用早晨7~8时一次给药或隔日早晨一次给药的方法。这样可以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下降甚至皮质萎缩的不良后果。
(6)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时做好皮肤及口腔黏膜的护理,防止真菌感染。
(7)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4.简述痛风病人的饮食指导。
基本原则:低嘌呤、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多饮水。
(1)限制嘌呤摄人量。禁忌的高嘌呤食物:如肝脏、肾、胰、脑等动物脏器以及浓肉汤、鸡汤、沙丁鱼、鱼籽等。
(2)鼓励患者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量在ml。
(3)限制饮酒。
(4)增加碱性食品的摄取,如蔬菜、马铃薯、甘薯、奶类、柑橘等。
(5)限制脂肪、盐及热量摄人。
5.系统性红斑狼疮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感染、肾衰竭、脑损害和心力衰竭。
七、血液系统
1.简述白血病患者易发生感染的因素。
(1)正常粒细胞缺乏或功能缺陷。
(2)化疗药物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促进机体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
(3)白血病细胞的浸润以及化疗药物的应用,易造成消化道与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损。
(4)各种穿刺或插管留置时间长。
2.简述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表现。
(1)起病急骤,头痛困倦。
(2)畏寒、高热。
(3)咽喉及全身关节疼痛。
(4)粘膜坏死性溃疡。
3.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休息与活动的指导要点是什么?
(1)多发性骨髓瘤病人易出现病理性骨折,应注意卧床休息,使用硬板床或硬床垫。
(2)适度活动可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和血钙在骨骼的沉积,减轻骨骼的脱钙。
(3)应注意劳逸结合,尤其是中老年病人,要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做剧烈运动和快速转体等动作。
4.简述血小板保存及输注特点。
(1)由于血小板要求在22~24℃振荡保存,如同时输注几种血制品时,应先输注血小板。
(2)若确实不能及时输注,应将血小板放在22℃振荡器上保存,最长时间不超过12h,任何时候都不允许剧烈震荡,以免引起血小板不可逆破坏。
(3)血小板输注速度要求快,建议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80~100滴/分,以免在体外聚集影响疗效。
5.血液病患者口腔护理的要点。
(1)血液病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异常,尽量选择软毛牙刷刷牙,避免使用牙签剔牙。
(2)血液科化疗患者常规使用预防细菌感染的溶液(如0.1%洗必泰)和预防真菌感染的溶液(如2.5%碳酸氢钠溶液)交替漱口。
(3)如并发口腔真菌感染,可使用2.5%碳酸氢钠溶液或其他抗真菌药物稀释液漱口;如继发口腔厌氧菌感染,可使用含甲硝唑或替硝唑的溶液漱口。
(4)对于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患者的口腔溃疡可使用重组粒细胞刺激因子稀释液漱口。
(5)对于口腔黏膜出现破溃疼痛而影响进食者,常采用1%利多卡因加生理盐水稀释后含漱止痛。
(6)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致口腔溃疡可使用四氢叶酸钙稀释液来预防及护理。
(7)含漱的方法用舌头上下、左右、前后反复搅拌,每日含漱次数&5次,每次含漱时问&3min,使用两种漱口液间隔时间必须超过15min.
6.简述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无痛性、进行性。
(2)全身症状:发热、盗汗、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皮肤瘙痒。
(3)肿瘤压迫组织器官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吞咽和呼吸困难、肠梗阻、黄疸等。
(4)浸润脏器产生相应的症状和体征:恶心呕吐、胸闷气促、疼痛、肝脾肿大等。
八、神经系统
1.简述脑血管病的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为发病前的预防,即对有卒中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个体预防脑卒中发生,这是三级预防中最关键一环。
(2)二级预防:针对发生过卒中或有TIA病史的个体,通过寻找意外事件发生的原因,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所有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脑卒中复发。
(3)三级预防:脑卒中发生后积极治疗,防治并发症,减少致残,提高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复发。
2.简述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要点。
(1)评估吞咽障碍的程度:如观察患者能否经口进食,进食不同稠度食物的吞咽情况,饮水时有无呛咳等。
(2)饮食护理:鼓励能吞咽的患者经口进食;选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软饭、半流或糊状、胨状的粘稠食物;不能经口进食者,遵医嘱胃管鼻饲,做好留置胃管的护理。
(3)防止窒息:进餐时注意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分散注意力的干扰因素;吞咽困难的患者不能使用吸水管;进食后保持坐立位30~60min,防止食物反流;床旁备吸引装置,如果患者呛咳、误吸或呕吐,应立即取头侧位,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室息和吸入性肺炎。
3.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什么?如何护理?
脑出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脑疝,其护理要点:
(1)评估有无脑疝的先兆表现: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躁动不安、血压升高、脉搏减慢、呼吸不规则、一侧瞳孔散大、意识障碍加重等脑疝的先兆表现,一旦出现,立即报告医生。
(2)配合抢救: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根后坠和窒息,及时清除呕吐物和口鼻分泌物;迅速给予吸氧;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快速脱水、降颅压药物;备好气管切开包、监护仪、呼吸机和抢救药物等。
4.简述腰椎穿刺术的体位要求和术后护理要点。
体位要求:患者去枕侧卧,背齐床沿,屈颈抱膝,使脊柱尽量前屈,以增加椎间隙宽度。
(1)指导患者去枕平卧4~6h,告知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可适当转动身体。
(2)观察患者有无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穿刺后头痛最常见,多发生在穿刺后1~7天,指导患者多饮水,延长卧床休息时间至24h,遵医嘱静滴生理盐水等。
(3)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h内不宜淋浴。
5.简述颅内动脉瘤血管栓塞治疗的术后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尽早发现颅内高压、脑血栓形成、颅内血管破裂出血、急性血管闭塞等并发症;密切观察患者四肢活动、语言状况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与术前比较,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2)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制动24h,观察有无出血及血肿,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
(3)使用抗凝药物要注意监测凝血功能,注意有无皮肤、黏膜、消化道出血,有无发热、皮疹、哮喘、恶心、腹泻等药物不良反应。
(4)术后休息2~3天,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和剧烈运动,防止球囊或钢圈脱落移位。
(5)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
6.简述静脉使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的护理要点。
(1)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头部胀痛、颜面部发红、血压降低、多汗、胃肠不适等反应。
(2)使用微量泵控制输液速度,并根据血压变化遵医嘱调整。
(3)使用避光输液器。
小编&张惮纩
以下内容已过滤百度推广
寻医问药网为您提供详尽的淋巴结穿刺活检术介绍、淋巴结穿刺活检术价格、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术后护理、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注意事项等内容,让您全面了解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普通
1.最好在饭前穿刺,以免抽出物中含脂质过多,影响染。2.若未能获得抽出物时,可将针头再由原穿刺点刺入,并可在不同方向连续穿刺...&&百度知道
日&-&淋巴做完淋巴穿刺多久能正常活动需要注意什么... 咨询标题:做完穿刺术后注意什么 疾病:
病情描述: 做完淋巴穿刺多久能正常活动 需要注意什么
日&-&咳!今天去领淋巴结穿刺单,医生说忘了结核方面还没有检查,我想问下隔了两天了那淋巴结活检现在检测还准确吗? 我今天去拿淋巴结检测结果,检查给我单...&&普通
日&-&淋巴结穿刺术的注意事项:1.最好在饭前穿刺,以免抽出物中含脂质过多,影响染。2.若未能获得抽出物时,可将针头再由原穿刺点刺入,并可在不同方向...&&普通
日&-&个部位,很多时候,由于最近饮食不当或者是生活习惯的问题,就很容易会造成淋巴结感染甚至是出现淋巴结肿大,那么遇到了这种现象,我们来介绍一下淋巴结穿刺...&&普通
&&列表-模版
日&-&病情分析: 你好,淋巴结因内部细胞增生或肿瘤细胞浸润而体积增大的现象。临床常见的体征。淋巴结肿大非常多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人群,意见建议:可见于...&&普通
日&-&做完淋巴结穿刺多久能动,需要注意什么问题分析:你好, 你现在的情况饮食要清淡的,1天后是可以走路的,注意个人卫生的。意见建议:建议你加强营养的,避免...&&普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羊膜腔穿刺手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