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肿痛吃什么好部位长期肿痛,发热

孩子感冒发烧,说自己头疼脑袋热,嗓子肿了还吃不下饭,虽然一直吃药但是始终没见效啊,怎么办啊 ?_育儿问答_宝宝树
孩子感冒发烧,说自己头疼脑袋热,嗓子肿了还吃不下饭,虽然一直吃药但是始终没见效啊,怎么办啊 ?
当时年龄:
还没有宝宝
来自:网页;
吃药没有效果就要尽快了,这样在家治反而容易延误病情.孩子也受罪.
最佳回答者:
"建议多喝水"&的妈妈回答:
"建议多喝水"&的推荐知识:
感冒时多喝水,注意休息。可以适量的服用药物。感冒长期不好,是因为机体免疫力较弱。最根本的办法是要提高机体免疫力,这样还可以更好的预防感冒的发生。一定加强户外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如何提高免疫力?
人体内营养素的充足和均衡关系到机体免疫系统的强弱,与某些传染病也有一定的相关性。根据已有的营养学研究成果,人体得到充足的营养素补充,将大大提高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在预防非典型肺炎方面发挥作用。那么什么是免疫力呢?免疫力简单的说就是人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而抵抗力来自身体内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由胸腺、骨髓、脾脏、淋巴组织等免疫器官和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组成。
以上知识内容来自宝宝树育儿网
嗓子肿,了吧...如果吃药拦不住的话,要考虑到医院输液了。
看看啊.............当前位置: && 查询 咽喉肿痛 结果
总计显示小于30条,更多内容请搜索。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车前子
q蓄(亦名地q竹)
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500克
...白降雪散
【来源】《医宗金鉴》卷六十六。
【组成】石膏(煅)4.5克
胆矾各1.5克
元明粉0.9克
【来源】《医方类聚》卷七十五引《施圆端效方》。
【组成】盆消120克
青黛各15克
僵蚕9克(炒)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组成】芒消
石膏(煅过,研,飞)
寒水石(研,飞)
马牙消各等分
...蝉花散1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组成】蝉花(和壳)
白僵蚕(直者,酒炒熟)
甘草(炙)各7.5克
延胡索5.4克
...辰砂定痛散
【来源】《外科大成》卷三。
【组成】软石膏(煅)30克
胡黄连(末)0.6克
辰砂(末)1.5克
...吹喉散2
【来源】《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组成】消120克(别研)
甘草末30克(生)
【来源】《古今医鉴》卷九,
【组成】僵蚕
黄连(俱锉)
青黛各1.5克
...调胃承气汤
【来源】《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去皮,清酒洗)
甘草6克(炙)
【来源】《辨证录》卷四。
【组成】柴胡3克
广木香末1.5克
...甘桔射干汤
【来源】《嵩崖尊生》卷六。
【组成】桔梗6克
...甘露内消丸
【来源】《丹溪心法附余》卷十。
【组成】薄荷叶30克
桔梗(去芦头)9克
诃子各1.5克
...甘露饮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
【异名】甘露饮子(《阎氏小儿方论》)。
...加减射干鼠粘汤
【来源】《证治准绳?幼科》卷六。
【组成】射干
白僵蚕各3.3克,鼠粘子
紫菀各3.6克
蝉蜕各2.4克
...加味甘桔汤
【来源】《景岳全书》卷六十三。
【组成】桔梗2.4克
射干各1.8克
玄参各1.2克
...加味甘桔汤3
【来源】《医学心悟》卷四。
【组成】甘草9克(炙)
牛蒡子(炒)
贝母各4.5克
...六神丸2
【来源】《雷允上诵芬堂方》。
【组成】珍珠粉
麝香各4.5克
【来源】《洁古家珍》。
【组成】青黛
桔梗各等分
...五福化毒丸1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组成】水牛角浓缩粉20克
牛蒡子(炒)50克
...消毒散1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异名】消毒饮(《活幼心书》卷下)。
...急喉一匙金
【来源】《良朋汇集》卷三。
【组成】山豆根皮
...急救回生丹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组成】朱砂4.5克
薄荷冰0.6克
粉甘草(细末)3克
...加减葱白香豉汤
【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三。
【组成】葱白半握(连须)
薄荷各0.9克
...加减麻杏石甘汤
【来源】《喉痧症治概要》。
【组成】净麻黄1.2克
熟石膏12克
鲜竹叶30张
白莱菔汁30毫升
生甘草1.8克
京玄参4.5克
...加味香苏散1
【来源】《医学心悟》卷二。
【组成】紫苏叶4.5克
香附各3.6克
甘草2.1克(炙)
蔓荆子各3克
...加味珠黄散
【来源】《喉痧症治概要》。
【组成】珠粉2.1克
...解毒雄黄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异名】雄黄解毒丸(《丹溪心法》卷四)。
...解肌透痧汤
【来源】《喉痧症治概要》。
【组成】荆芥穗4.5克
净蝉衣2.4克
生甘草1.5克
轻马勃2.4克
紫背浮萍9克
...金锁匙1
【来源】《活人心统》卷三。
【组成】鸡内金(烧灰存性)
...藜芦散2
【来源】《朱氏集验方》卷九。
【组成】藜芦
白矾(火煅)各9克
猪牙皂角3条(蜜炙)
北薄荷各6克
...玉露酒――(痰证)
(《鲁府禁方》)
  【配方】薄荷叶五斤,绿豆粉一斤半,白沙糖一斤半,天门冬(去心)一两,麦门冬(去心)一两,天花粉四两,白茯苓(去皮)四两,柿霜四两,硼砂五钱,冰片二钱。
...丹砂酒方(二)――(喉痹)
  喉痹亦作喉闭。泛指咽喉肿痛病证的统称。通常主要因风热或阴虚所致。风热邪毒侵袭咽喉,主要表现为咽部红肿灼热,吞咽不利,疼痛,声音低哑,同时可伴头痛、寒热等,与急性咽炎相似。阴虚喉痹主要因阴亏火旺,虚火上炎所致,主要表现为患部潮红,呈慢性充血,咽部不适,似常有痰而不易咳出,吞咽欠爽,本病与慢性咽炎相似。总之凡咽喉肿痛诸病,感到阻塞不利、吞咽不爽甚至吞咽难下,均属喉痹范畴。以下介绍的丹砂酒主要治疗急喉痹。
  (《圣济总录》)
〔组成〕土牛膝根90g ,大山颜根60g ,木患子根30g 。
... 咽喉肿痛
〔组成〕半枝莲30g ,爵床5g ,射干10g 。
〔组成〕鲜冬青叶适量。
...薄荷粥(一)
  【来源】 《医余录》
  【原料】 干薄荷15克(鲜品30克),粳米50-100克,冰糖适量。
...葱白粥(二)
  【来源】 民间方
  【原料】 葱白25克,淡豆豉25克,籼米100克,盐5克,麻油15克。
...防病健身巧食粥(之三)
卫生与生活
  美容粥
...夏日药粥大拼盘
  夏日,气候炎炎,人体消化功能减弱,易出现食欲不振、头昏乏力等症状。此时,款款保健药粥无疑是最佳的养生妙品,不仅助你祛暑清热除湿、补益脾胃,而且对一些疾病的调理也有良好效果。下面列出一些常用的粥品,供您选用。
  荷叶粥 鲜荷叶2张,煎汤去渣,加入粳米150g煮成稀粥,加砂糖少许,常食有清热、防暑、利尿、降压及降脂之效。也可用粳米100g,煮粥熟后加入荷花末(鲜荷花瓣阴干研细)20g,在煮沸1-2分钟温热服,能清暑热、散淤血,美容颜。
...常用退烧药膳
  甘蔗马蹄饮
  【甘蔗】主下气和中,助脾气,利大肠,消痰止渴,除心胸烦热,止呕。
... 乳蛾,即扁桃体肿大,见于急、慢性扁桃腺炎。
【组成】茶叶5 克、丝瓜200 克。
半枝莲--解毒治癌良方
  "良药苦口",未必尽然,有些药草香甜可口,却是良药,癌症主药之一"白花蛇舌草",味香甜;不过专治癌症的另一样药草"半枝莲",的确是苦口良药,功能抗癌、解毒、止痛、行气活血、清热、散瘀、止血、风、治热咳,入心、肺、肝、胆、胃、大小肠诸经,如此全功能药草,实难能可贵!
  半枝莲主治各种癌症,对肝癌和肠癌更具特效,一剂「有癌治癌,无癌解毒防癌」良方,供读者作为济世传家宝: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小金英、白刺苋、鱼腥草、莲蕉、笔仔草、白龙船、益母草、土牛膝、水丁香、赤查某、黑甜仔、文殊兰、紫花茄、石竹、凤尾草、薏仁、香菇、大蒜、牛蒡、羊带来、野百合、昆布、蒲公英、康复力、艾草、三白草、灵芝、芦荟、日日春、鸡母珠、绿珊瑚等较常见的药草数种水煎服(不必全用,但前二种主药必备,切记后三样和黑甜仔绿果有毒,慎用!)
鹅掌藤--园艺观赏兼药用
  鹅掌藤是近年来常见的园艺观叶植物,经改良后而有斑叶鹅掌藤,高可达十余尺,故可当庭院树,虽是阳性植物,但因适阴性强,所以被推广为盆栽使用,加上其特殊药效,值得为读者详加介绍。
  鹅掌藤又叫鹅掌柴、江某松、狗脚蹄或九脚蹄,性平或凉,味苦涩,主入肾及大小肠三经,具有湿消肿功效,主治风湿骨痛、水肿、泻痢、感冒风热、跌打内伤、消肿疮、止脚烂。
何首乌--乌发妙药
  千年人参、千年茯苓、千年何首乌,被喻为为神仙妙药,相传何首乌与人参一样,千年幻化人形,久服而有不老童颜,如加上千年灵芝等"千岁"级药草,可返老还童、长生不老。
  传言或许言过其实,但这些助阴补阳、补中益气、补血养颜的药品,的确是年代愈久功效愈卓著;而千年灵芝(台湾宝岛有此良药,与茯苓同属菌类寄生)可除多数疾病、恢复体内许多免疫机能,首乌又有乌发功效,所以这些草药,毫无疑问确有驻颜保健的功能。
乌甜仔--最通俗常见的治癌圣药
  "乌甜仔"是最通俗野菜,既好吃又可降火解毒,还是许多癌症克星,为值得推广的健康蔬菜。
  乌甜仔是龙葵、乌子仔菜、乌刺茄、天茄子、苦葵、乌子茄,乌甜仔菜是最通俗名称,为精力汤最佳材料,性寒味甘略苦,有小毒,尤其是未成熟果实毒性更高,不过成熟的紫黑果实可治扁桃腺炎、哮喘、气管炎,为气管诸症极佳果实。
野苋--减肥瘦身的野菜
  外来的瘦身减肥菜大行其道,结果却吃出问题来,原来植物含有毒性而使人消瘦,中药草"野苋",却可促进新陈代谢,清除肠内积存废物,以达到减肥效果。
  野苋分成数种,有"鸟苋仔"、"刺苋仔","刺苋仔"又分为白刺苋和红刺苋,食用以鸟苋仔为佳,因无刺较好处理,采取也较容易;而白刺苋的刺最硬,有碍口感,但药用则以白刺苋为上品,生食必须注意剔除硬刺。
叶下红--消炎解毒
  "叶下红"为菊科一年生直立草本植物,高可达二、三尺,中肋基侧和叶背呈紫红色,顶生头状花序淡紫红色花,别名紫背草、红背草、一点红,叶背紫红为其特征,不易认错。
   叶下红味甘略涩,性凉,主入肺、肾、胃三经,有清热、消炎、利尿、解毒等功效。
紫花酢酱草--消炎消肿
  "紫花酢酱草"又称为大本盐酸仔草、红花盐酸仔草,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小叶三片,倒心型,叶子就是特大号的盐酸仔草一样,而叶色比小本酢酱草颜色深,呈深绿色,春夏秋季间开淡紫红色喇叭状小花,花色鲜艳、小巧可爱,可供盆灾观赏,繁殖取地下鳞茎移植即可。
  大本盐酸仔草性寒、味酸,入肺、肝、肾三经,功能消炎、消肿,全草鲜用,或摘取花、叶作生食,不过因具有寒毒,胃寒、肺寒、肾寒阴虚症者不宜生食,可炖服,或加入姜汁一起服用。
...中医常用的三种退热法-中药知识  讲到发烧,恐怕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对发热的诊治,中西医学有不同的方法。但两者相比,中医诊治发热更富有特色。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现象,如果我把一个高热的病人比作一壶正在烧开的水,“退热”就是要使这壶水冷却下来,你想有几种方法?  我想至少有3种:首先,要把炉火关掉,以减少产热,这叫“釜底抽薪”;其次,应把壶盖打开,或将开水搅拌,以增加散热,所谓“扬汤止沸”;再次,可往开水中兑入冷水,甚至冰块,所谓“热者寒之”。   其实,这三种方法在中医的退热治疗中都十分常用。下面就来具体讲讲这三种退热方法的应用。  1、釜底抽薪法  相当于中医“通腑泄热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 ...常用清热解毒12种秘方-中药大全  此类药物功能清泄里热,解除热毒,凉血泻热,主要用于热性体质和里热证候。  1、玄参  玄参为玄参科植物玄参和北玄参的根,含玄参素,环烯醚萜甙类;还含挥发油、生物碱等;药理试验证明、玄参水浸液,醇浸液和煎剂都有降低血压的作用;玄参还有扩张血管和强心作用;多种玄参屑植物的侵剂都有镇表和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  用量: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2、决明子 ...第六节 卫气营血辨证 ...第四节 经络辩证 ...感冒咳嗽咽痛食疗方-鸭蛋清便方  〖 来 源 〗: 民间药膳方   〖 用 料 〗: 鸭蛋清(鸭蛋白)2个,葱白4段,饴糖50克。   〖 制 法 〗: 先将葱白及饴糖,用两茶杯水煮一、二沸,倒入盛鸭蛋清的碗中,搅匀,分二次热服。忌食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 功 效 〗: 养阴清热。用治感冒咳嗽、音哑、咽喉肿痛等症。  附:其他相关食疗方   1、无花果150克,水煎加冰糖适量服,治肺热声嘶,咳嗽咽痛。  2、治风寒感冒:葱白30克,鸡肉(连骨)500克,芫荽10克,红枣6个,生姜15克,粳米100克。先将葱、芫荽洗净、切碎;红枣(去核),粳米洗净;生姜去皮,拍扁,切碎;鸡肉洗净,切块。将鸡肉、粳米、生姜、红枣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粥成放入葱白、芫荽,调味服用。  3、五神汤: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茶叶6克,水煎五分钟后加入红糖30克,随量服用。有发汗解表作用,可治畏寒,身痛、无汗诸证的风寒感冒。  4、咸橄榄4枚,芦根30克(鲜品用60-120克),水煎服,有清热生津,解毒利咽,降火除烦作用。适用于感冒,咽喉痛,肺热咳嗽,胃热牙痛。 ...巧用食盐治病   食盐是最常用的调味品。而其所具有的许多医用功能却鲜为人知。   清理胃火  早晨空腹时,饮淡盐汤1杯,不仅可清理胃火、清除口臭和口中苦淡无味的现象,还能增强消化功能、增进食欲、清理肠部内热。  防治脱发  将浓盐汤轻轻涂敷头发根部,约5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5至20天为一疗程,可防治头发脱落。  呵护咽喉  秋冬时节气候干燥,是急、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的多发期,在发病初期可采用盐汤医治。方法如下:当咽喉感觉有轻微不适时,可用盐汤作晨间漱口剂。当咽喉肿痛时,每日用浓盐汤漱口5至6次,能起到消炎杀菌的效果。  自然止血  鼻出血后,可用药棉浸盐汤塞进鼻孔中,同时饮用盐汤1杯,即可起到止血的功效。口腔内部若发生小出血(如牙龈出血、喉头出血、鱼骨刺伤咽喉出血),用盐汤漱口后可以促进血液凝结,起到自然止血的作用。  除脂美容  粉刺(青春痘)患者夜晚临睡前用食盐约20克置于盆中热水里,待溶化后趁热洗面,不仅能清除面部油脂,使酒刺逐渐消散,还可防止酒刺感染发炎。  清污解毒  当手粘附有毒物质(如硫磺、水银)时用盐搓擦手部,即可清污消毒。若遭受蜈蚣、蝎子蜇伤,可立即用细盐一汤匙用热水调敷患处,能起到减痛消毒的效果。吃各种水果时,可用食盐少许用开水冲调成盐汤,洗刷水果表皮(特别是杨梅类水果无法除去表皮)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还可除去水果表皮上隐藏的蛇虫蝎类的毒素,起到清洁消毒的作用。  消炎治牙  食盐中含有的氟能起到消炎杀菌、防止蛀牙的作用。因此,早晚用盐汤各漱口刷牙1次,能预防蛀牙。患者肝火牙痛,用食盐(青盐更佳)调汤漱口,能起到清热消炎的疗效,缓解牙痛之苦。  治肝顺胃  肝气胃痛是胃病患者常见的病状,可采用食盐茴香热敷疗法。方法是:取大茴香31克、小茴香16克,捣碎。加入粗盐1碗(约400至500克),将上述药料一同放入锅中炒热后盛起放入布袋内,用毛巾包裹后趁热熨贴胃部和背部,可使患者胃部的痉挛部位松弛舒畅,起到通顺胃气、消解胃病的良好效果。  注:配制盐汤时(粗盐、细盐或精盐均可)先用开水冲调,待食盐溶化后再加入少许冷开水,使之成为:“温盐汤”即可饮服。 ...第四节 形体官窍 ...全文:
  RhizomaBelamcandae
  (英)Blachberrylily Rhizome
  别名 扁竹、山蒲扇、蝴蝶花。
  来源 为科植物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L.)DC.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叶2列,叶片对折,呈刀马形,长达60cm,宽达4cm。茎直立,高40~120cm。聚伞花序顶生,二歧状分枝;花被片6.2轮,基部合生成短管,橘黄色,有红色斑点;子房下位,花柱棒状,3浅裂,被短柔毛。蒴果三角状倒卵形。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于山坡、草地、林缘、沟边或栽培。主产湖北、河南、江苏、安徽。
  采制 春、秋季采挖,洗净,去须根,晒干或鲜用。
  性状 根茎不规则结节状,有短分枝,长4~8cm,直径1~1.5cm。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皱缩,有密集的横环纹,上面有数个大形盘状茎痕,下面及两侧有须根或根痕。质坚硬,断面黄色,横切面可见内皮层环,并多数维管束小点。味微苦、辣。
  化学成分 含鸢尾甙(shekanin,tectoridin)、铁扁担甙(belam-candin)、香鸢尾甙(iridin)和洋鸢尾素#risflorentin)。
  性味 性寒,味苦。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痰利咽。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气喘。
...金荞麦的作用-金荞麦的功效全文:
  金荞麦 rhizoma fagopyri cymosi
  (英) wild buckwheat rhizome
  别名 野荞麦、荞麦三七、金锁银开。
  来源 为蓼科植物野荞麦fagopyrum cymosum (trev.) meisn.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5m。根茎粗大,呈结节状,横走,红棕色,茎直立,有棱槽,绿色或 红褐色。叶互生,戟新诗三角形,长宽几相等,先端突尖,基部心状戟形,边缘波状;托叶鞘近筒状斜形,膜质。花小,集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花被子片5,白色;雄蕊 8;子房上位,花柱3。瘦果卵形,具3棱,红棕色。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旷野、路边及溪沟较阴湿处。主产江苏、浙江。
  采制 夏、秋季采挖根茎,洗净,晒干。
  性状 根茎不规则团块状。常具瘤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4cm。表面深灰褐色,有环节及纵皱纹,并密面点状皮刀。质坚硬,不易笔断,断面淡黄白色至黄棕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气微。味微涩。
  化学成分 含野荞麦甙(shakuchirin)。此甙 碱水解后生成对香豆酸、阿魏酸及葡萄糖;另含有双聚原矢车菊甙元(dimeric procyanidin),是主要有效成分。
  性味 性凉,味涩、微辛。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清肺排痰,排脓消肿,祛风化湿。用于肺脓疡、咽喉肿痛、痢疾、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Wanying ding
本品为黑色光亮的小锭;气芳香,味苦,有清凉感。
  (3) 项下的甲醇滤液5ml,加甲醇稀释至10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黄连对照药材50mg,加甲醇5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12:6:3:3:1)为展开剂,置氨蒸气饱和的层析缸内,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荧光斑点;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一个黄色荧光斑点。
胡黄连 100g 黄连 100g 儿茶 100g冰片 6g 香墨 200g 熊胆 20g麝香 5g 牛黄 5g 牛胆汁 160g
  以上九味,胡黄连、黄连、儿茶、香墨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麝香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取熊胆,加温水适量溶化,牛胆汁浓缩至适量,滤过,与熊胆液混合,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应符合锭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E)。
功能与主治
  清热,镇惊,解毒。  用于小儿高热,烦燥易惊,口舌生疮,牙龈、咽喉肿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4锭,一日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孕妇慎用。
每10锭重1.5g
牛黄解毒片
Niuhuang Jiedu Pian
本品为素片或包衣片,素片或除去包衣片后的片心显棕黄色;有冰片香气,味微苦、辛。
  (3) 项自“另取胆酸”起试验,显相同的结果。
牛黄 5g 雄黄 50g 石膏 200g 大黄 200g黄芩 150g 桔梗 100g 冰片 25g 甘草 50g
  以上八味,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大黄粉碎成细粉;牛黄、冰片研细;其余黄芩等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大黄、雄黄粉末,制成颗粒,干燥,再加入牛黄、冰片粉末,混匀,压制成1000片(大片)或1500片(小片),或包衣,即得。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D)。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  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大片一次2 片,小片一次3片,一日2~3次。
  孕妇禁用。
...草珊瑚含片和西瓜霜润喉片哪个好?
  草珊瑚含片是由中药草珊瑚为主要成分加工而成的口腔消炎含片。草珊瑚也叫九节茶,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祛讽通络、活血止痛功能的中药,能治疗发热、肺炎、扁桃体炎、咽炎、疮疡肿毒、牙龈肿痛等症。由于其具有较好的消炎止痛效果,因此,将草珊瑚与其它具有消炎解毒作用的药物配伍制成草珊瑚含片,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症具有良好的消炎止痛效果。  西瓜霜润喉片是由西瓜霜、冰片、火硝、薄荷脑等中药加工提炼而制成的中药片剂,西瓜霜是方剂中的主药,也称西瓜翠衣,是西瓜最外的一层薄皮,瓜皮上常附有一层白色霜样粉末,因此叫西瓜霜。西瓜霜具有清热、解暑、生津、润喉等功能,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嗓音嘶哑、口舌生疮等症;冰片能清热解毒、止痛消炎。火硝是一种经加工而制成的硝石,具有消肿、解毒、散结等功效。可用于咽喉肿痛及痈疽肿毒的治疗;薄荷脑是薄荷的提纯物,具有清利发散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火毒生疮、风热上壅等症的治疗。由以上这些中药共同配伍制成的西瓜霜润喉片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清音润喉、利咽消溃疡等功效。常用于咽炎、喉痹、蛾口疮、声音嘶哑,口舌生疮等症的治疗。也可用于扁桃体炎、牙龈炎的治疗。
  草珊瑚与西瓜霜都是具有口腔及咽喉消炎止痛作用的含服片,但草珊瑚含片消炎止痛效果较好。西瓜霜润喉片不仅具有消炎止痛效果,而且还能生津润喉,对咽部干燥肿痛且伴有声音嘶哑的咽喉疾患疗效较好。
...每天三片姜 不用开处方
  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在我国,食姜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早在周代,人们已经开始人工栽培姜。春秋时,孔子就主张:“每食不撤姜。”意思是说,一年四季人们每天都应该吃姜。据说孔子就有每天饭后嚼姜数片的习惯。   生姜性味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多种功效。其中许多功效已为人们所熟知,如喝生姜红糖水治感冒,是民间行之有效的方法;用生姜止呕吐有良效,故生姜有“呕家圣药”之称。生姜除被用于治疗呕吐和感冒外,还被用于治疗肠炎、痢疾、急性睾丸痛以及急救。生姜外擦对白癜风、斑秃、手癣也有一定治疗效果。由于姜是极好的保健食品,所以民间有“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及“十月生姜小人参”之说。在浙江著名的姜产区,至今还流传着“每天三片姜,不劳医生开处方”的谚语。   研究表明,老年人常食生姜可以延缓衰老。营养学家发现,生姜中含有的辛辣成分被人体吸收后,能够抑制体内过氧化脂质的生成,其抗氧化作用比目前应用的抗氧化剂――维生素E的作用还明显,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生姜中还含有一种化学结构与阿司匹林中的水杨酸相近的特殊物质,这种物质能降血脂、降血压、防止血液凝固、抑制血栓形成。此外,生姜中所含的姜酚,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因而可用于预防和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日常生活中巧用生姜,常常能够方便快捷地为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频嚼生姜,或用生姜研汁服,可以治疗呕吐。   ★ 乘车前喝些生姜汁水,或切一片生姜贴在手腕内侧腕后横纹2寸处,用纱布包好,能防止晕车。在乘车途中含几片生姜,有助于抑制晕车呕吐。   ★ 将生姜捣碎与红糖混合,冲姜糖水热饮,可治妊娠呕吐或痛经。   ★ 用鲜生姜汁半杯,蜜2匙,加水调匀饮服,可治脾胃虚弱不能饮食。   ★ 用生姜15克煎汤,加白糖适量温服,可治痰多咳嗽。   ★ 用生姜30克煎汤,给小儿洗澡,可治小儿咳嗽。   ★ 用生姜捣汁,调入米粥中同食,可治反胃。   ★ 用生姜捣汁,频频漱口吐出,或研末涂擦疮疡,可治口疮。   ★ 用生姜捣汁,调蜜适量,稍微煎煮,每次服几汤匙,一日数次,可治咽喉肿痛。   ★ 吞服生姜汁,可治食物中毒。   ★ 用生姜汁频擦腋下或患病处,可治狐臭、白癜风。   ★ 取生姜焙干研末,与枯矾末等量混匀,同擦患牙,可止牙痛。 ...第五节 白血病
白血病又称血癌,是由于正气内虚、温热毒邪乘虚而入引起的,以热毒、血瘀、痰浊互结,人体伤血为基本病机,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为造血系统白细胞系列在质和量方面有异常增生。白血病约占癌肿总发病率的5%左右,是儿童和青年中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我国年调查资料表明男性发病率(2.98/10万)略高于女性(2.52/10万)。我国急性白血病明显多于慢性,约1.6-4.41:1。近年来根据世界各国的资料统计,发病率有逐年增高趋势。白血病的自然发展过程极为不良,抗肿瘤化学治疗仍为最有效疗法,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白血病,在提高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病人体质,防治化疗副作用等各方面都显示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采用我国特有药物三尖杉酯碱为主的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疗效。中医药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不可缺少的途径。中医学中没有“白血病”这一病名,根据白血病证候特征,有关白血病的证候、治法、调护等内容散见于中医学的“虚劳”。。“血证”、“温病”、“症积”、“恶核”等病证之中。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内经》就有关于白血病证候的记载,如《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诸病源候论,温病衄候》说:“由五脏热结所为,心主血,肺主气,而开窍于鼻,邪热伤于心,故衄,衄者,血从鼻出也。”又在“恶核候”中说:“恶核者,是风热毒气,与血气相搏结成核生颈边,又遇风寒所折,遂不消不溃,名为恶核也。”《普济方,虚劳门》:“夫急劳之病,其证与热相似而得之差暴也,盖血气俱盛,积热内干心肺,脏腑壅滞,热毒不除而致之。缘禀受不足,忧思气细,营卫俱虚,心肺壅热,金火相刑,脏气传克,或应外邪,故烦躁体热、颊赤、心忪、头痛、盗汗、咳嗽、咽干、骨节酸痛、萎黄羸瘦,久则肌肤消烁,咯涎唾血者,皆是其候也。”上述记载的证候与白血病的临床特点很相似。《医林改错,膈下逐瘀汤所治症目》:“肠胃之外,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强调活血化瘀治疗腹部积块(本病之肝脾大)的重要性。西医学对白血病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病程缓急以及细胞分化程度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又按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和生化特征分类为多个类型及多个亚型等。西医学的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白血病的发病多在内在虚损、阴阳失和、脏腑虚弱的基础上温热毒邪等乘虚而人所致。1.精气内虚是本病发生的内因,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长期偏食而致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在儿童患者中较为明显。劳倦、早婚、多次妊娠、房室不节等致肾精亏虚,则骨髓化源不足。在以上肝脾肾功能失调与精血虚损的基础上,若复加外邪则发病。2.温热毒邪本病尤其是急性白血病具有起病急,发展迅速,病情险恶,易于复发及预后不良等特点,故温热毒邪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外因。温热毒邪包括病毒、电离辐射、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烷化剂、某些细胞毒药物等)等。因温热毒邪乘虚而入,伤及气分,则出现大热、大汗、脉洪大之症,若正不胜邪,进而伤及营阴,人体伤血则有多种临床表现。温热毒邪,迫血妄行,则出现多种出血证候,如鼻衄、紫斑等;温热毒邪,灼血为瘀,而出现皮肤紫斑,舌质红绛甚或紫暗等。瘀血一旦形成,①可使血不循经而加重出血;②可使气血运行滞涩,不通则痛则出现骨关节胀痛、压痛,气滞血瘀还可表现为腹中积块(肝脾肿大而坚硬);③瘀血不去则新血不生,加之出血则血去气伤,日久则出现血虚,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贫血等症。温热毒邪,炼液为痰,痰瘀互结,而出现两胁症积、颈部痰核等症。素有气虚加之反复出血,气血亏虚,可使气不摄血、出血症状突出,血去气伤反过来又加重气虚症状,从而形成恶性循环。总之,白血病是由于精气内虚,温热毒邪入侵而人体伤血而成的病证。其病位在血及骨髓,因肝主藏血,脾主生血,肾主骨生髓,故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常常是因虚而得病,因虚而致实。其虚因温热毒邪易伤津耗气而以气阴两虚、肝肾阴虚多见,久病则以气血亏虚为主;其实不外热毒、血瘀、痰浊为患。急性期有虚有实,但以标实为主,缓解期虽有毒邪内伏,但以虚为主。临床上多虚实互见,病机演变复杂多样,如急性期热毒不解,可内传心包而出现神昏谵语的症状;热毒炽盛,引动肝风而出现颈强、抽搐之症;晚期则由于邪伤正气,正气日衰,而出现脾肾阳虚、气血两虚之证。【临床表现】发热、出血、气血亏虚症、痰核、症积、骨关节疼痛是本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发热急性白血病约半数以上的患者以发热起病,且发病可出现在本病的任何阶段,患者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有寒战,出汗较多;若合并其他病邪侵袭,则可出现高热,伴畏寒多汗。慢性白血病则多表现为低热。2.出血急性白血病常见出血症状,在整个病程中均可出现,以皮肤瘀点、瘀斑和齿衄最常见,也可见鼻衄、吐血、便血、尿血及月经过多等。视网膜出血可引起失明,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可引起死亡。慢性白血病明显的出血多在疾病急变期才出现。3.气血亏虚几乎所有患者都伴有气血亏损症,并随病情的恶化而加重。如面色眦白,神疲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唇甲无华,消瘦等。4.痰核多发生在颈部及腋下,大小不等,皮色如常,推之不移,质地较硬,皮下及头皮可见硬节。5.癍积急性白血病的症积(肝脾肿大)以肝轻度肿大多见;慢性白血病则以脾肿大多见,肿大程度常显著,可在左肋缘下数厘米至平脐,质坚无压痛。6.骨关节疼痛以胸骨下端的局部压痛为本病的特征,常有游走性四肢骨痛,特别是靠近关节处有压痛,局部可见红肿。【诊断】一、起病及临床症状1.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以发热、出血、进行性贫血、骨关节疼痛、痰核为主要临床表现。2.慢性白血病起病较缓,早期常无显著症状。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肝脾肿大(尤其是脾肿大)、气血亏损症、出血、骨关节疼痛、痰核。二、实验室检查周围血象和骨髓象对诊断具有决定性意义。白血病的细胞学分型诊断虽属西医学内容,但由于细胞学分型诊断与选择西医治疗方案和预后估计有密切关系,所以也应尽可能了解分型诊断的情况,以选择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疗效。【鉴别诊断】1.痹病儿童急性白血病因发热、关节肿痛、心悸而易与痹病混淆,应注意鉴别。要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痹病以肌肉、关节、筋骨发生疼痛、酸楚、麻木、灼热、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变形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白血病时可有骨关节疼痛,但多伴有胸骨下端压痛、发热、出血、痰核等临床表现,起病多急。实验室的周围血象及骨髓象对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2.温病温病是由感受四时不同的温热毒邪引起的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起病急,传变迅速,发热,容易动风痉厥及伤阴耗血,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等特点。白血病的发热、出血等表现与温病相似,但无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也无传染性、流行性和季节性。实验室的周围血象及骨髓象对鉴别诊断有决定性意义。3.血证急慢性白血病都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出血见症,以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白血症应属于血证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出血的同时伴有发热¨肝脾肿大、骨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周围血象和骨髓象具有符合白血病的明显改变,治疗上白血病在一般血证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还须配合中西医的抗肿瘤治法,以治病求本。4.虚劳白血病尤其是慢性白血病出现以气血亏虚证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应属于虚劳的一种特殊类型。气血亏虚证的同时伴发热、出血、痰核、肝脾肿大、骨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周围血象和骨髓象符合白血病的明显改变,治疗上白血病在一般虚劳治疗原则的基础上,还须配合中西医的抗肿瘤治法,以治病求本。【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辨发热白血病本身可以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有时找不到病灶。但大部分患者都是由继发感染而发热,可呈壮热,伴咽痛、咳嗽、痰多、小便淋漓涩痛等。阴虚发热则多为低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2.辨出血辨明出血是由血热亢盛、气虚不摄或由瘀血所致的不同。急性白血病的出血多由血热所致,起病急暴,出血量多,血色鲜红,。实热者多有高热,虚热者多见低热或仅见手足心热。慢性白血病以气虚所致者居多,出血症渐起,血色淡红,伴明显气虚见症。瘀血引起者,出血渐起或暴起,出血量多,范围广,血色紫黯,舌质紫黯,或见瘀点、瘀斑。3.辨痰核瘰疬、癌积痰核瘰疬及症积的出现表明痰瘀胶结较甚。4.辩正邪盛衰常根据病程、并发症、舌脉等作出判断。起病急骤者,发热出血明显,舌红苔黄,脉洪大或弦滑数,虽有气血两虚见症而以邪实为主。放化疗的患者,热毒虽去,但正气已伤,表现邪衰正气亦虚。而晚期患者则以气血虚衰为主要矛盾。缓解期,气阴两伤,精气未充,余毒未尽,而表现为正虚余毒内伏证。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养阴补气,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清热解毒针对病因为温热毒邪以治本,温热毒邪易耗气伤阴,故在治本的同时配合养阴补气;温热毒邪又常灼血为瘀,故辅以活血化瘀治法。此外,因本病多在内虚基础上感邪而成,病变过程中正气受损,更见衰败之势,故针对患者气血阴阳虚衰的不同,适当加以补益,扶正培本,以增强体质,增加抗癌能力,增强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力和敏感性是大有裨益的。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选用具有一定抗白血病作用的中药进行治疗也属必要。分型论治『急性白血病』?热邪炽盛症状:急性发作,高热骤起而持续,发热不恶寒或微恶寒,汗出热不解,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鼻衄,齿衄,紫斑,骨关节疼痛,或颈、腋下触及痰核,或胁下症结,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洪大。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救阴。?方药:清瘟败毒饮。本方由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黄连解毒汤三方加减而成。石膏、知母、甘草、竹叶清肺、胃气分的邪热;犀角、地黄、丹皮、赤芍、玄参凉血救阴,清血分之热;黄连、黄芩、栀子、连翘清热解毒。骨节疼痛明显者可加羌活、独活,祛风除湿止痛;便秘加大黄、枳实通腑泻热。?,毒盛伤血、症状:壮热谵语,胸中烦闷,.口干而渴,皮肤粘膜瘀点、瘀斑,色鲜红或紫红,全身各部均可出血,如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等,舌红绛,苔黄,脉弦数。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方药:神犀丹。;犀角、生地、玄参、板蓝根、紫草清营凉血,合银花、连翘、黄芩、天花粉清热解毒,佐淡豆豉宣达郁热,石菖蒲芳香开窍。出血严重者,可加大蓟、小蓟、仙鹤草凉血止血;神.昏谵语者,可加服安宫牛黄丸、至宝丹,以清心开窍。、,气阴两虚 ?症状:体倦乏力,语音低微,自汗盗汗,口渴,手足心热,反复低热,头晕目眩,皮肤紫斑或衄血,眠差,纳差,舌红或淡,少苔或花剥苔,脉细弱。治法:益气养阴。方药: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生津。气虚症状突出者,可合四君子汤健脾益气;阴虚症状突出者,可合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出血症状突出者,可加仙鹤草、蒲黄、三七等止血;眠差者,加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纳差者,加神曲、麦芽、谷芽开胃健脾。?脾肾阳虚症状:面色觥白,唇甲不荣,气短乏力,畏寒肢冷,四肢浮肿,腰酸膝软,皮肤紫斑,衄血,尿血,便血,消瘦纳呆,自汗便溏,小便清长,阳痿遗精,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润,脉弱无力。治法:温补脾肾。方药:右归丸。本方温补之力颇强,方中肉桂、附子、鹿角胶温补肾阳,填精补髓;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杜仲滋阴益肾,养肝补脾;当归补血养肝。『慢性白血病』?瘀血内阻症状:形体消瘦,胸胁胀痛痞闷,腹中坚硬症积,肝脾肿大明显,神疲乏力,面色黧黑,午后发热,手足心热,大便色黑,月经不调,舌红或紫,苔薄,脉涩。治法:活血化瘀。方药:膈下逐瘀汤。红花、桃仁、五灵脂、玄胡、丹皮、赤芍、当归¨川芎活血化瘀,消症止痛;香附、乌药、枳壳调气疏肝;甘草调和诸药。肝脾肿大者,可吞服鳖甲煎丸以加强消症化积之力。贫血明显者,可合当归补血汤即黄芪、当归,以补气养血。?血热毒盛症状:低热不退,夜热早凉,咽喉肿痛,口腔糜烂,颈腋痰核肿大,头晕耳鸣,口渴咽干,盗汗,腰酸,全身骨节疼痛,鼻衄齿衄,或见吐血、便血、尿血,皮肤紫斑,舌质红,脉细数。治法:养阴清热,凉血解毒。方药:青蒿鳖甲汤。青蒿清透邪热,引邪出表,鳖甲养血滋阴,两药合用共呈滋阴透热之效;知母、丹皮助青蒿凉血清热解表;生地助鳖甲滋阴。咽喉肿痛,口腔糜烂,加银花藤、鱼腥草、射干清热解毒利咽;颈腋痰核肿大质硬者,加三棱、莪术、胆南星破血逐瘀,化痰散结。?肝肾阴虚症状:头晕眼花,目涩,视物不清,口干舌燥,心烦失眠,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月经不调,皮肤紫斑,舌红少苔,脉弦细。治法:滋补肝肾。方药;麦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麦冬、五味子养阴敛阴。出血者,加血余炭、侧柏叶炭止血。?脾肾阳虚症状、治法、方药与急性白血病之脾肾阳虚型相似,请参见上述内容。?气血两亏主症:面色觥白,神疲倦怠,心悸气短,皮肤紫斑,或见其他部位出血,舌体胖边齿痕,舌质淡,苔薄白,脉弱。治法:补益气血。方药:八珍汤。四君子汤补气健脾,四物汤补血调肝。出血较重者,加阿胶、何首乌、仙鹤草补血止血。常选用具有一定抗白血病的药物,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拳参、紫草、牛耳大黄、青黛、重楼、野菊花、鬼箭羽、虎杖、丹参、海藻、两面针(人地金牛)等。靛玉红系从青黛中提取的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有效成分,口服,150―300m旷日。【转归预后】急性白血病初期为邪实,正气不甚亏损。若热毒未被控制,则病情发展很快,正气日衰,热毒更甚,病情由轻转重。若能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热毒渐去,正气渐复,病情可由重转轻直至完全缓解。在缓解期,热毒虽去,但余毒未净,内伏骨髓,此期又多有气阴两伤、精气未充之症,若外感六淫、劳伤心脾等诱发,正不胜邪,见发热、出血、进行性的气血亏损,痰核症积等症又可复发,经清热解毒抗癌或滋阴等治疗,可能再次缓解。一些病人因多次反复发作,正气大伤,邪毒亢盛,预后不良。慢性白血病起病缓慢,初期为邪实,若正气不衰,则病情较轻。若邪毒不解,病程日久,则转为本虚标实,病情由轻转重;如能正确治疗,亦可邪气渐衰,正气渐复,直到缓解。若正不胜邪,邪毒又可复燃,胁下症积、气血亏损、脏气损害等症又重新出现,称为复发。部分慢性白血病患者可转为急性白血病,称为急变。急性白血病预后较差,未经治疗者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随着化疗药物的应用,特别是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生存期显著延长。慢性白血病自然病程平均为3年左右,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尤其是初发患者其病情可明显缓解,生存期延长。【预防与调摄】本病的病因虽不十分清楚,但精血不足、脏气亏虚、气血阴阳失调加之邪毒入侵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故保养精气、避免接触致癌物质和加强必要的防护措施对预防本病具有重要意义。白血病患者的调摄护理要重视保持病室和患者身体的清洁卫生,预防感染病菌;病情危;重者?要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的变化以及有无项强、抽搐、呕吐等情况。缓解期的患者仍要坚持药物、饮食等疗法的综合调治,慎起居,适寒温,畅情志,饮食宜富于营养而易于消化,鱼虾、牛、羊、狗肉等属燥热动火之晶,不宜食用。【结语】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目前治愈率很低。白血病多由毒热之邪入侵及肝脾肾虚损所致,以发热、出血、贫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位在血及骨;髓,与肝脾肾关系密切。病机以毒热内盛,气阴亏虚为多见,因此治疗以清热解毒,养阴补气,辅以活血化瘀及选加抗白血病的中药为治疗原则。急性白血病以热邪炽盛、毒盛伤血、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为主要证型;慢性白血病以瘀血丙阻、血热毒盛、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及气血亏虚为主要证型。本病初起多以邪毒亢盛的实证为主,日久则伤津耗气,虚实夹杂,晚期则正气衰败,预后不良。若出现持续高热、大量、多部位的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候,要配合使用抗生素、激素、输血等疗法,以中西医结合救治。【文献摘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夫虚劳者,五劳六极七伤是也。”《千金要方?卷十二?吐血》:“犀角地黄汤,治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汗之内蓄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余瘀血,面黄,大便黑,消瘀血方。”《景岳全书?杂证谟?虚损》:“凡虚损之由,具道如前,无非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病之虚损,变态不同,因有五劳七伤,证有营卫藏府,然总之则人赖以生者,惟此精气,而病为虚损者,亦惟此精气。气虚者,即阳虚也;精虚者,即阴虚也。”《景岳全书,杂证谟,积聚》:“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医宗必读?虚劳》:“夫人之虚,不属于气,即属于血,五藏六府,莫能外焉。而独举脾肾者,水为万物之元,土为万物之母,二藏安和,一身皆治,百疾不生。”【现代研究】目前治疗白血病主要采用化学药物疗法(化疗)。大量临床证明,在白血病化疗过程中正确配合中医中药治疗,可以减轻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其治疗效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提高白血病的缓解率。?主要治法1.清热解毒法:多用于白血病早期。近代研究证明,许多清热解毒药都具有抗癌细胞作用,可与化疗药物协同发挥治疗效应,同时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防治化疗中常易出现的感染倾向。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用“癌灵Ⅰ号”注射液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配合清热解毒、清利湿热中药(金银花、连翘、黄柏、牛角、生石膏等),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81例,完全缓解X例,其中以M3型效果最为显著[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1):19L 2.扶正补虚法:在白血病的化疗中应用最为广泛。扶正中药不仅能扶助正气,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减轻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损害,而且能够提高机体对化疗的敏感性,增强和巩固治疗效果。如麻氏以“扶正抗白冲剂”(人参、黄芪、首乌、仙灵脾、天门冬、补骨脂、女贞子、炒白术等)治疗完全缓解期的急性白血病90例,观察其; 5年持续缓解率(Eli)和长期生存率(艳)的影响;检测了用该冲剂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90例患者5年EFI为64.2%,5年OS为77.2%;患者免疫功能明显改善冲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 (5):276)箱3.活血化瘀法:近年来此法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受到普遍重视。其作用主要在于改善微循环,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调节免疫机能,有些活血化瘀药对白血病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对化疗药物也有增效作用。如王氏对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症见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者,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并用“小金丹”、“化瘀丸”及桃仁、红花、五香草、水蛭、莪术等活血化瘀药,?收到较好的疗效[河南中医1991; (3): 21]。主要中成药刘氏综述临床用于治疗白血病的中成药主要有大黄廑虫丸、当归芦荟丸、梅花点舌丹、牛黄解毒片、云南白药、复方丹参液、六神丸等[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2):42)。?作用机理研究黄氏报道人参、黄芪、冬虫夏草、枸杞子、党参、参三七、刺五加等补益中药的煎剂或其有效提取成分,均有良好的促进白介素-2产生,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C)、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C)活性的作用,尤其是中药补益类复方,可明显增强NKC、LAKC活性,发挥过继性抗肿瘤(白血病)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4):235L李氏等对中药诱生干扰素(1FN)作用进行了探索,党参、灵芝、香菇、黄芪、黄芩、黄连等可以诱生不同类型的DN[上海中医药杂志1994;(1):34]。徐氏等通过对302种中药对HD60细胞诱导分化及细胞毒实验,选择其中作用较强的巴豆进行深入研究,实验结果初步证实巴豆具有较显著地诱导白血病细胞向正常方向分化的作用[中华血液杂志1990;(10):538]。戴氏报道As2O3(注:中药雄黄的主要成分)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有诱导分化、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经临床观察完全缓解率高,且不引起出血和骨髓抑制,能下调bcl-2基因 (一种凋亡抑制基因)表达[中华血液杂志1996;(12):617]。 ...小升麻全文:
  此药为毛莨科植物金龟草(Cinicifuga acerina)的根茎。因其植物形态、功效与升麻近似,故得此名。
  金龟草为多年生草本,高25―150厘米。根茎粗壮,横走。茎直立,无毛。叶1―2枚,1回3出复叶,三角形;顶生小叶卵状心形,侧生小叶斜卵状心形,边缘均有不规则锯齿。花白色。u果。7―9月开花,9―11月结果。分布于神农架林区各地。生长于海拔米的山坡林下草丛中。
  该药具祛风解毒、活血止痛功效。用于咽喉肿痛、风湿痹痛、痨伤、腰痛、跃打损伤等症。
  破骨风此药为木通科植物鹰爪枫(Holboellia coriacea)的根及茎皮。因其祛风胜湿作用强,善治风湿关节痛,故得此名。
  鹰爪枫为常绿木质藤本,长2―5米。叶革质;小叶3,椭圆形或长圆形,全缘,光滑。总状花序腋生,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白色,雌花紫色。浆果椭圆形,紫红色。4―5月开花.6―9月结果。分布于新华、宋洛、木鱼、盘龙、红坪、板仓、板桥、长方等地。生长于海拔l ooo―1800米的山坡或沟谷林下。
  该药具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关节痛等。果实能理气让痛,治疗疝气。
...鬼臼的作用-鬼臼的功效全文:
  rhizoma dysosmaeversipellis
  (英)common dysosma rhizome
  别名 八角莲、八角乌。
  来源 为小檗科植物八角莲dysosma versipellis(hance.) m.cheng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10~17cm。根茎粗壮,结节状,少分枝。茎生叶常为2,盾状,近圆形,长16~22cm,宽12~19cm,8~9浅裂,裂片边缘有叶状细齿;叶柄长10~15cm。花5~8朵着生于叶柄上方近叶片处,下垂,花梗长达到.8cm;萼片6;花瓣6,紫红色;雄蕊6;雌蕊1,子房上位。浆果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于山谷和山坡杂木林下阴湿处。产于广东、广西、四川、贵州、湖北、江西。
  采制 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或鲜用。
  性状 根茎呈横生的小结节状,长2~3cm,直径约5mm,表面棕色。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 根及根茎含鬼臼毒素(pobophyllotoxin)、去氧鬼臼毒素(deoxy-podophyllotoxin)、异苦鬼臼酮(isopicropodophyllone)、金丝桃甙(hyperin)等。
  性味 性温,味苦、辛;有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化痰散结,祛痰消肿。用于痈肿疔疮、瘰疬、咽喉肿痛、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此药为蓼科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的根茎。因其根状茎粗短、肥厚,多须根,具有一些残留老叶,形态就像一只蝎子,亦略似土蜂,故得此名。
  珠芽蓼为多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较细弱,呈紫红色,常2―3个自根茎上生出。叶的形态有两种,上部叶具长柄,叶片长圆形,卵形或披针形;下部Rf无柄,叶片披针形或线状被针形,有长管状膜质托叶鞘。6―7月在茎的顶端生出穗状花序.花序中、下部常有珠芽。8―9月结卵形瘦果,具3棱,有光泽。分布新华、宋洛、老君山、红花、红河、田家山、小神农架、大九湖等地。生长于米的山坡草丛中或林荫下。
  该药具有活血止血、解毒止痛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扁桃腺炎、胃病、腹痛、关节痛、吐血、衄血、崩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局部溃疡等;浸酒内服可治劳伤。妇女忌用。
  注:蔷薇科植物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的根茎形如土蜂,亦称“蜂子七”。分布于下谷坪、板桥等地。生长于海拔900―1300米的林下草丛中。功效近似。
...甘草图谱
【药 名】:甘草【拼 音】:GANCAO【英文名】:Liquoric&Root【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功 效】: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 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厥;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①《本经》:“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②《别录》:“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③《药性论》:“主腹中冷痛,治惊?,除腹胀满;补益五脏;制诸药毒;养肾气内伤,令人阴(不)痿;主妇人血沥腰痛;虚而多热,加而用之。”④《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劳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⑤《珍珠囊》:“补血,养胃。”⑥《汤液本草》:“治肺痿之脓血,而作吐剂;消五发之疮疽,与黄耆同功。”⑦《纲目》:“解小儿胎毒、惊?,降火止痛。”⑧&《中国药植图鉴》:“治消化性溃疡和黄疸。”【性味归经】:甘,平。①《本经》:“味甘,平。”②《别录》:“无毒。”③《本草衍义》:“微凉。”④&《珍珠囊》:“生甘,平;炙甘,温。”入脾、胃、肺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厥阴、太阴、少阴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脾二经。”③《本草通玄》:“入脾、胃。”④《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掺或煎水洗。【用药忌宜】:《医学入门》:痢疾初作,不可用。《药品化义》:味厚而太甜,补药中不宜多用,恐恋膈不思食也。《本草正》:中满者勿加,恐其作胀,速下者勿入,恐其缓功。 【药物配伍】:《本草经集注》:“术、干漆、苦参为之使,恶远志,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四物。”&配芍药,滋阴养血,缓急止痛;配滑石,清热暑,利水和中;配乌梅,生津止渴。【别 名】:美草、蜜甘(《本经》)、蜜草、草(《别录》)、国老(陶弘景)、灵通(《记事珠》)、粉草(《群芳谱》)、甜草(《中国药植志》)、甜根子(《中药志》)、棒草(《黑龙江中药》)【处方名】:甘草、生草、粉草、粉甘草、生甘草、炙草、炙甘草、草梢、甘草梢、生草梢等处方中写甘草、生草指生甘草,为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片,生用入药者。偏于清热解毒。炙草又名炙甘草、蜜甘草、蜜炙甘草,为生甘草片用蜂蜜拌匀,再炒至不粘手取出摊晾,然后入药者。偏于润肺和中。草梢、甘草梢、生草梢均为甘草根的末梢或细根,洗净,切小段入药者。偏于清热利尿。【商品名】:目前甘草商品一般分为东甘草和西甘草两种。东甘草,又名东草,为产于东北、河北、山西等地者。西甘草:又名西草。为产于甘肃、内蒙古、青海、陕西、新疆等地者。此外还有以下传统商品名称:梁外草:产于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一带者。王爷地草:产于宁夏巴盟的阿拉善左旗者。习惯认为梁外草及王爷地草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西镇草:产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及宁夏陶东、平罗一带者。属于西草。上河川草:产于内蒙古伊克昭盟拉达特旗一带者。属于西草。边草:产于陕西北部靖边、定边一带者。属于西草。西北草:产于甘肃尼勤、庆阳、张掖、玉门等地者。属于西草。下河川草:产于内蒙古包头附近的土默特旗、托克托和林格尔等地者。属于西草。东北草:产于内蒙古东部、辽宁的昭乌达盟、吉林的哲盟、黑龙江的呼盟等地者。属于东草。新疆草:产于新疆者。属于西草。皮甘草:又名带皮甘草、带皮草、皮草。为采收加工后保留栓皮者。粉甘草:又名刮皮甘草、刮皮草、白粉草、粉草。为采收加工后刮去栓皮,切成长段者。把甘草:为在加工过程中切成长段、扎成把者。甘草节:又名粉草节、草节。为甘草根及根茎中充填有棕黑色树酯状物质的部分。甘草头:又名疙瘩草、疙瘩头。为甘草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甘草稍:又名草稍、生草稍。为甘草根的末稍部分或细根。均以皮细而紧、质坚体重、红棕色、粉性大、甜味浓、干燥无杂质者为佳。【药用部位】:本植物根茎上端的芦头部分(甘草头)、根的末梢部分或细小根(甘草梢)、根或根茎内充填有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甘草节)亦供药用,各详专条。【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①光果甘草分布新疆。②黄甘草分布甘肃。③胀果甘草,分布新疆、甘肃等地。【药材的采收与储藏】: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拉丁名】:药材Radix&Glycyrrhizae原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①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②黄甘草Glycyrrhiza&&kansuensis&Chang&&et&&Peng,③&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atal.【炮制方法】:甘草: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蜜炙甘草:取甘草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甘草片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①《雷公炮炙论》:“凡使甘草,须去头尾尖处,用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暴干,细锉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又先炮令内外赤黄用良。”②《纲目》:“方书炙甘草皆用长流水蘸湿炙之,至熟刮去赤皮。或用浆水炙熟。”③《得配本草》:“粳米拌炒,或蜜炙用。”【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名医别录》:“甘草,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月采根,暴干,十日成。”②陶弘景:“甘草,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来,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⒑辈葑罴选R嘤谢鹬烁烧撸矶嘈椋俊S钟腥缋鹩愠φ撸坏镀疲桓春谩G嘀菁湟嘤校蝗纭S钟凶细什荩付担κ笨捎谩4瞬葑钗谝┲鳎缴俨挥谜撸倘缦阒杏谐料阋病!雹邸侗静萃季罚骸案什荩裆挛鳌⒑佣菘そ杂兄4荷嗝纾咭弧⒍撸度缁币叮咴驴匣ǎ畦投=崾底鹘亲樱绫隙埂8ふ呷⑺某撸窒覆欢āFこ啵嫌泻崃海合陆韵父病2筛ヂ芳俺嗥ぁK锼煎懵墼疲腥酥形谕贰投苟荆什萑敫辜炊ā7匠拼蠖菇獍僖┒荆⑹灾恍В思痈什菸识固溃溲楦佟!【生药材鉴定】:干燥根呈长圆柱形,不分枝,多截成长30~120厘米的段,直径0.6~3.3厘米。带皮的甘草,外皮松紧不等,显红棕色、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皱纹、沟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皮孔横生,微突起,呈暗黄色。两端切面平齐,切面中央稍陷下。质坚实而重,断面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一明显的环纹和菊花心,常形成裂隙。微具特异的香气,味甜而特殊。根状茎形状与根相似,但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粉草外表平坦,淡黄色,纤维性,有纵裂纹。带皮甘草以外皮细紧、有皱沟、红棕色、质坚实、粉性足、断面黄白色者为佳;外皮粗糙、灰棕色、质松、粉性小、断面深黄色者为次;外皮棕黑色、质坚硬、断面棕黄色、味苦者不可入药。粉草较带皮甘草为佳。主产内蒙古、甘肃;其次为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显微鉴定:&(1)甘草&&根和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为数至30列扁平木栓细胞,外侧数列红棕色,有的部分脱落。皮层有纤维束;有的细胞含红棕色树脂状物质。韧皮部由韧皮纤维束与韧皮薄壁细胞及筛管群相间隔排列,外侧筛管群多颓废作条状;纤维壁厚,微木化,纤维束周围细胞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射线稍弯曲,常现裂隙。形成层环不甚明显。木质部射线宽3至数列细胞,细胞径向延长;导管形大,常单个散在或2-3个成束,木纤维束周围的细胞也含方晶。根茎髓由薄壁细胞组成,有的含红棕色物质。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粉末:淡棕黄色。①纤维细长,微弯曲,直径8-14μm,壁极厚,微木化。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不均匀增厚,微木化或非木化;草酸钙方晶类双锥形、长方形或类方形,长至24μm。②具缘纹孔导管形大,直径约至160μm,具缘纹孔较密。③木栓细胞棕红色,壁薄,微木化。④淀粉粒单粒椭圆形、卵形或类圆形,直径3-10&μm,脐点点状或短缝状;复粒稀少。此外,可见草酸钙方晶、棕色块、射线细胞等。&(2)胀果甘草&&根和根茎横切面:韧皮部及木质部射线多皱缩而形成裂隙;皮层无含棕色物细胞。粉末中草酸钙方晶直径7-17μm,长至34μm;具缘孔导管直径至144μm,具缘纹孔较密或极为致密。(3)&光果甘草&&根和根茎横切面:韧皮射线平直不偏弯,少裂隙。【中药化学成分】:甘草的根和根茎含三萜皂甙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即甘草甜素(Glycyrrhizin),是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acid,&&Glycyrrhetic&&acid)的二葡萄糖醛酸甙,为甘草的甜味成分。此甙无溶血作用,而甘草次酸则有之。甘草根的水解产物中尚分出乌热酸(Uralenicacid),此物经证明是18α-甘草次酸。从甘草还分出多种黄酮成分,中有甘草素(Liquiritigenin,即4&,7-二羟基双氢黄酮)、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是与甘草素相应的查耳酮化合物,2,4,4’-三羟基查耳酮)、甘草甙(Liquiritin,即甘草素4’-β-葡萄糖甙)、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即甘草素7-&β-葡萄糖甙)、新异甘草甙(Neoisoli-quiritin,即异甘草素-4-β-葡萄糖甙)、异甘草素&-4-β-葡萄糖-β-洋芫荽糖甙(Licurazid)等。国产甘草18种检样分析结果:水溶物18.7~&40.54%,甘草酸3.63~13.06%,还原糖3.38~13.67%,淀粉及胶质2.04~6.32%,水分6.04~8.44%,灰分3.35~6.68%。欧甘草尚含三萜成分如18α-羟基甘草次酸、24-&羟基-11-去氧甘草次酸、24-羟基甘草次酸(都成甲酯)、美草醇(Glycyrrhetol)、21α-羟基异欧甘草内酯(21α-Hydroxyisoglabrolide)、甘草环氧酸(Liquoricacid)等。欧甘草的变种G.&Glabra&&var.&&Typica的根也含多种黄酮成分:甘草甙、异甘草甙(Isoliquiritin)、甘草素、异甘草素,以及鼠李糖甘草甙(Rhamno-liquiritin,即甘草素-4&-鼠李葡萄糖甙)和相应的查耳酮成分鼠李糖异甘草甙(Rhamno-isoliquiritin)。另一变种G.&Glabra&&var.glandulifera含甘草甙。甘草属的根尚含甘草西定(Licoricidin),即3’,6-二异戊烯基-2’,4’,5-三羟基-7-甲氧基异黄酮、甘草醇(G1ycyrol)、5-ο-甲基甘草醇和异甘草醇、雌激素类物质等。中国药材学:&(1)甘草根及根茎含甘草甜素&(glycyrrhizin),主要糸甘草酸(glycyrrhizic&acid)钾、钙盐,为甘草的甜味成分,甘草酸水解后产生二分子葡萄糖醛酸和18β-甘草次酸(18β-glycyrrhetic&acid)。另含24-羟基甘草次酸(24-hydroxyglycyrrhetic&acid)、3β-羟基齐墩果烷-11,13(18)-二烯-30-酸[3&β-hydroxy-olean-11,13(18)-dien-30-oic&aicd]、3β-羟基齐墩果烷-9(11),12(13)-二烯&-30-酸(3β-hydroxyolean-9(11),12(13)-dien-30-oic&acid)及游离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甲酯、甘草内酯。尚含黄酮化合物: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isoliquiritn)、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新甘草甙[neo-liquiritin,(dl)-&liquiritgenin-7-β-D-glucopyranoside]、新异甘草甙(neoisoliquiritin,trans-&isoliquiritigenin-4-β-D-glycopyranoside)、异甘草呋喃糖甙(licurazid),以及鼠李糖异甘草甙(rhamnoisoliquiritin)、甘草利酮(licoricone)、芒果花黄素(for-monocomin)、&5-O-甲基芒果花素(5-O-methylicoricidin)等。此外,含苦味质(大多存在于木栓细胞中)、树脂等。另含香豆素类化合物和葡萄糖聚糖,为直链的α-D-(1→4)葡聚糖。又从陕北产甘草中分得甘草苯并呋喃(licobenzofuran)、β-谷甾醇、芒柄花素(licoricidin)。(2)光果甘草根和根茎含甘草甜素10%-14%,除分离得甘草酸、甘草次酸外,尚得多种三萜类化合物:酸Ⅰ(acidⅠ)、酸Ⅱ(acidⅡ)、18α-羟基甘草次酸(18-hydroxyglycyrrhetic&&acid)、异甘草次酸(liquiritic&acid,C20上的羧基与甘草次酸成差向异构)、甘草萜醇&(glycyrrhetol)、甘草内酯(glabrolide)、去氧甘草内酯(deoxyglabrolide)及异甘草内酯(isoglabrolide)等。另含有黄酮甙类化合物:甘草甙、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异甘草甙元、新甘草甙、异甘草呋喃糖甙、光果甘草甙(liquiritoside)、光果甘草甙元&(liquirtogenine)、异光果甘草甙(isoliquiritoside)、异光果甘草甙元(isoliquiritogenin)、甘草黄酮A(licoflavone&A)、甘草查耳酮A(licochalcone&A)及甘草查耳酮B(licochalcone&B)。此外,尚含7-甲氧基香豆素(herniarin)、伞形花内酯(umbelliferone)、阿魏酸(ferulic&acid)、门冬酰胺及甘露醇等。其地上部分分离得甘草次酸及其盐,以及多种黄酮化合物如槲皮素、槲皮素-3-双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bioside)、山柰素、紫云英甙、异牡荆素(saponaretin)、甘草甙元、异甘草甙元、芫花素(genkwanin)等;有报道(部位不详)光果甘草尚分离得光果甘草宁素[galbranine,5,7-dioxy-8(3,3@-dimethylallyl)-flavanone]、松属素(pinocembrin)、和李属异黄酮(prucomin)。【中药化学鉴定】:(1)取本品粗粉少量,置白瓷板上,加80%硫酸溶液数滴,均显黄色,渐变为橙黄色。(检查甘草甜素)(2)薄层层析&&取本品粗粉0.5g,加50%乙醇回流提取2h,滤过,滤液浓缩至少量,供点样用。甘草甜素为对照品。在硅胶G板上,以丁醇-乙醇-氨水(5:1:2)为展开剂,展距&17.5cm,用50%硫酸加1%香兰醛乙醇溶液喷雾显色,100℃烤5min,甘草甜素显蓝色斑点。
...板蓝根冲剂治什么病?  板蓝根冲剂是用中药板蓝根研细加工提炼而制成的粉状冲剂。板蓝根是植物菘蓝的根,菘蓝的叶称为大青叶,也是一味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功能的中药。板蓝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能,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身倦、咽喉肿痛、丹毒、痄腮等症。板蓝根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药配伍使用。如与荆芥、薄荷、银花等配伍能治疗感冒发烧恶寒头痛等。与牛蒡子、射干、麦冬,锦灯笼等配伍能治疗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症。与生地、栀子、犀角、知母等配伍能治疗热邪入营血所致的斑疹、高热、神昏、谵语等症。  由于板蓝根具有良好的清热解毒、降火功能。在临床上常用板蓝根单味或与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等合用,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及热性病。近年来研究证实,板蓝根内含有多种抗病毒物质,对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及流脑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因此,医药部门将板蓝根制成冲剂,用来治疗和预防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结膜炎等病常能收到较好的效果。</s ...荞麦七的作用-荞麦七的功效全文:
  此药为蓼科植物金荞麦(fagopyrum cymosum)的根茎*因其植物形态如养麦,故得名。
  金养麦为多年生草本。高50。90厘米。其根茎粗大,上有多数细长须根。茎红色,中空,有节,节上生叶。叶互生戟状三角形,如养麦叶,叶上面色深绿,下面色较浅,上面叶脉常呈赤色。9。10月问自茎梢开出白色或淡红色小花,排列成短穗状。花后结三棱形黑褐色瘦果。分布于九冲、扳仓等地。生长于海拔5仍。7m米的沟边草丛中或栽培。
  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的功效。用于咽喉肿痛、肝炎、痢疾、风湿痹痛、痛经、跌打损伤、肺脓疡、乳腺炎、蛇咬伤等。
...全文:中药名称冰片拼音名Bingpian英文名BORNEOLUM SYNTHETICUM性状本品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有清香气,味辛、凉;具挥发性,点燃发生浓烟,并有带光的火焰。本品在乙醇、氯仿或..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  应为205 ~210℃(附录Ⅶ C)。鉴别  (1) 取本品10mg,加乙醇数滴使溶解,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即显紫色。  (2) 取本品3g,加硝酸10ml,即发生红棕色的气体,待气体发生停止后,加水20ml,振摇,滤过,滤渣用水洗净后,有樟脑臭。检查  酸碱度  取本品2.5g,研细,加水25ml,振摇,滤过,分取滤液二份,每份10ml,一份加甲基红指示液 2滴,另一份加酚酞指示液 2滴,均不得显红色。  不挥发物  取本品10g,置称定重量的蒸发皿中,置水浴上加热挥发后,在 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3.5mg (0.035%) 。  水分 取本品1g,加石油醚10ml,振摇使溶解,溶液应澄清。  重金属 取本品2g,加乙醇23ml溶解后,加稀醋酸 2ml,依法检查(附录Ⅸ E一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五。  砷盐  取本品1g,加氢氧化钙0.5g与水 2ml,混匀,置水浴上加热使本品挥发后,放冷,加盐酸中和,再加盐酸 5ml与水适量使成28ml,依法检查(附录Ⅸ F),含砷量不得过百万分之二。性味与归经  辛、苦,微寒
。  归心、脾、肺经。功能与主治  开窍醒神,清热止痛。  用于热病神昏、痉厥,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目赤,口疮,咽喉肿痛,耳道流脓。用法与用量0.15~0.3g,入丸散用;外用研粉点敷患处。注意  孕妇慎用。贮藏密封,置凉处保存。
  金荞麦 Rhizoma Fagopyri Cymosi
  (英) Wild Buckwheat Rhizome
  别名 野荞麦、荞麦、金锁银开。
  来源 为蓼科植物野荞麦Fagopyrum cymosum (Trev.) Meisn.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0.5~1.5m。根茎粗大,呈结节状,横走,红棕色,茎直立,有棱槽,绿色或 红褐色。叶互生,戟新诗三角形,长宽几相等,先端突尖,基部心状戟形,边缘波状;托叶鞘近筒状斜形,膜质。花小,集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花被子片5,白色;雄蕊 8;子房上位,花柱3。瘦果卵形,具3棱,红棕色。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生于山坡、旷野、路边及溪沟较阴湿处。主产江苏、浙江。
  采制 夏、秋季采挖根茎,洗净,晒干。
  性状 根茎不规则团块状。常具瘤状分枝,长短不一,直径1~4cm。表面深灰褐色,有环节及纵皱纹,并密面点状皮刀。质坚硬,不易笔断,断面淡黄白色至黄棕色,有放射状纹理,中央有髓。气微。味微涩。
  化学成分 含野荞麦甙(shakuchirin)。此甙 碱水解后生成对香豆酸、阿魏酸及葡萄糖;另含有双聚原矢车菊甙元(dimeric procyanidin),是主要有效成分。
  性味 性凉,味涩、微辛。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清肺排痰,排脓消肿,祛风化湿。用于肺脓疡、咽喉肿痛、痢疾、无名肿毒、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
...六神丸治什么病?
  六神丸是由中药牛黄、珍珠、冰片、蟾酥、雄黄、麝香等中药配伍研细末经加工而制成的粒状水丸。方剂中的牛黄能清心开窍、清热解毒。具有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疔疮毒的作用。珍珠具有解毒生肌的作用能治疗口疮咽喉肿痛及糜烂等症。中医《圣济总录》书中有将牛黄与珍珠配伍研细末制成珠黄散,吹于咽部可治疗咽喉肿烂、口腔溃疡等症的记载,冰片又名龙脑,是樟脑和松节油等药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制品,具有清热、止痛、解毒的功效。蟾酥为癞哈蟆耳后腺分泌和浆液经加工干燥后制成的具有一定的毒性的中药,蟾酥有消促、止痛及解毒除秽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疔疮痈肿、瘰疬疙瘩、咽喉肿痛、齿龈疼痛等症。雄黄也叫石黄,是一种含有硫化的矿石,具有解毒杀虫、燥湿功能。在外科常用于治疗痈疔疮喉风、喉痹、湿疮、疥疹等症。麝香是人们较熟悉的名贵中药,具有通络、消肿、行瘀、止痛的功效,在外科与其它消肿、化瘀、止痛药合用,可治疗红肿痈疖、口咽糜烂等症。由以上药物配伍组成的六神丸,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敛疮生肌的功效。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溃疡糜烂、口舌生疮等症。也可用于小儿热症及其它疔疮痈肿的治疗。用此药治疗喉症时宜含化慢慢咽下,以便能更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
总计显示小于30条,更多内容请搜索。
好草网为你提供中草药资讯和药方大全,全力打造最权威的中草药资讯网站
Copyright ?
好草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感冒引起咽喉肿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