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无鼻咽癌发病率可能

欢迎 登录新浪中医频道
健康提示: []
当前位置: &
鼻咽癌发病的征兆有哪些呢?
[文章摘要] 任何疾病总是有一定的发病征兆,只是有的比较明显,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时间在不断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身体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鼻咽癌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而且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很是隐蔽,不易被人们发现,从而造成了很多的误诊。
任何疾病总是有一定的发病征兆,只是有的比较明显,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时间在不断的发展,对于我们来说,身体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据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已经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十大杀手之一。而且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很是隐蔽,不易被人们发现,从而造成了很多的误诊。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虽然缺乏特异症状,但是总会有些蛛丝马迹可寻的。主要临床症状是鼻塞、鼻涕流血、头痛、;晚期侵及颅脑,可出现耳鸣、、头痛、复视及颈淋巴结肿大。鼻咽癌的症状表现容易跟其他疾病相混淆,因此,头痛这一鼻咽癌的症状就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为了尽早发现鼻咽癌的出现,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详细的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下面就来看看鼻咽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早期可有出血症状,常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又称为回吸性痰中带血。鼻咽癌患者的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涕血量不多时,经常被鼻咽癌患者疏忽。为一侧鼻孔内擤出少量鼻涕,或夹带血丝。多数病人自鼻腔向后回缩吸出带血量涕从口咽部吐出,这种&咽式&鼻出血造成漏诊和误诊。早期痰中或涕中仅有少量血丝,时有时无。晚期出血较多,可有鼻血。
指面部皮肤麻木感,临床检查为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肿瘤侵入海绵窦常引起三叉神经第一支或第二支受损;肿瘤侵入卵圆孔、茎突前区、三叉神经第三支常引起耳廓前部、颞部、面颊部、下唇和颏部皮肤麻木或感觉异常。面部皮肤麻木占10%~27.9%。
鼻塞的症状常易被忽视,以鼻塞为初发症状的约占12.5%,确诊时有鼻塞症状的患者占42%。因此,这也是属于患上了鼻咽癌的早期症状表现。肿瘤堵塞后鼻孔可出现鼻塞。肿瘤较小时,鼻塞较轻,随着肿瘤长大,鼻塞加重,多为单侧性鼻塞。若肿瘤堵塞双侧后鼻孔可出现双侧性鼻塞轻,随着肿瘤长大,鼻塞加重,多为单侧性鼻塞。若肿]瘤堵塞双侧后鼻孔可出现双侧性鼻塞。
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并不是单一出现的,很多患者都是有多个症状并存,但是由于都是小的症状并无强烈不适,因此很多患者都忽略了这些早期症状。我们要细心观察自己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颈部淋巴结肿大
也可能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因为,鼻子内部结构复杂,而鼻子内的淋巴管就像一条条通往外界的小路,使鼻咽癌的癌细胞在脖子靠近耳垂后面的地方,形成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少鼻咽癌患者往往是自己无意中发现脖子上的&包块&而就医。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的颈部肿块,尤其是质地较硬、活动度差、多个互相融合成团的无痛性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由于肿瘤侵犯外展神经,常引起向外视物呈双影。与其他症状一样,鼻咽癌的复视也常呈单侧性。刚开始时神经受压,症状只是偶尔发生,眼球也只是运动不顺,及时治疗可以获得恢复;但随着病情发展,当出现神经损伤时,治疗后的恢复就变得困难了。滑车神经受侵,常引起向内斜视、复视,复视占6.2%~19%。常与三叉神经同时受损。
听力下降、耳鸣
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鼻咽癌患者65%以上发现有耳鸣症状。耳鸣患者的耳内声响因人而异,有的像蝉鸣、虫叫,有的像风声、机器轰鸣声等,轻重不一。这是鼻咽癌的早期症状中比较明显的,该症状是由于鼻咽部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咽口所致。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被误诊为或是其他疾病,以致耽误治疗。单侧性耳鸣或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是早期之一。
为常见症状,占68.6%。可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头痛是鼻咽癌比较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经常不是先诉说鼻部疾苦,而是首先诉说头痛,或肿痛,或胀痛,或闷痛,常反射性地引起额部、颞部、枕部或全头疼痛。早期头痛部位不固定间歇性,晚期则为持续性偏头痛,部位固定。鼻咽癌患者头痛的症状常常被误诊为其他脑部疾病,特别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鼻咽癌发病的征兆有哪些呢?通过上面的介绍之后,相信大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对于我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很多时候对于一些疾病而言,早期的症状往往被我们忽视从而造成了重大的伤害。因此,对于一些疾病的相关症状,我们一定不能忽视,要引起一定的重视。只有如此,再能将疾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
鼻咽癌症状
  鼻咽癌中期症状?癌症对生命健
鼻咽癌病因
  浅谈鼻咽癌的病因?由于我们所处
  鼻咽癌中期症状?癌症对生命健康的威胁很大,但疾病发生后表现出来的症状却不明显。由于不能及时发现疾病的症状,因此最佳的治疗时机就会错过。鼻咽癌疾病在生活中较......
栏目导航: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青少年单侧耳鸣有可能是鼻咽癌征兆(2)
本文导读:不少鼻咽癌有家族病史,目前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的一个病区里,46个床位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病例有肿瘤家族史,其中大部分直系亲属患的是鼻咽癌。
偏头痛介绍
偏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表现为发作性的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
  防范鼻咽癌,
  1、颈部出现肿块最好第一时间去专科医院检查。
  2、不要轻信药品广告宣传的鼻咽炎药物,
  3、有鼻咽癌家族病史的人,更要留意鼻咽的变化,发现不适及时检查。
  4、坚持定期,有条件的定期做血液EB病毒检查可早期发现癌变。
  5、发现不明原因的鼻塞、流鼻血,,耳鸣等症状在使用消炎3~5天无效后应考虑作专项检查。
  另外,尽量少吃腌制的咸鱼咸肉。平时要经常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尤其是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的人士。尽量限制烟酒,少吃煎炸及辛辣。
  单侧耳鸣是警报
  在一些市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严重的鼻炎、咽喉炎会导致鼻咽癌。对此,专家强调,鼻咽炎是属于细菌引发的疾病,而鼻咽癌是肿瘤疾病,两者无直接必然联系。在鼻咽炎发病时,会出现鼻塞、流鼻水等症状,甚至会出血,而鼻咽癌在发生并发症时才会出现相似的症状。鼻咽癌从癌细胞突变开始3至6个月就可发展到中晚期,期间,患者会有偏头痛、鼻塞、流鼻血、耳鸣、视力下降等症状,严重的伴有淋巴肿块,然而,相当部分早期患者并无明显症状。
  专家指出,鼻咽癌在临床上的误诊可谓五花八门,尤其在医疗和检测条件均不足的农村地区,误诊的情况更为常见。最常见的几种误诊是,
  1、因肿瘤导致的耳鸣误诊为中耳炎。一些医生指耳鸣可能是阴虚导致,但实际上是肿瘤压迫了患者的神经。但其实鼻咽癌往往是单侧耳鸣,或者偏头痛,并非中医所指的双侧耳鸣。
  2、肿瘤导致的面部发麻被误诊为三叉神经痛,这时患者到五官科检查是无法确诊的,有的医生对肿瘤导致的颈椎问题进行牵引治疗反而会加重病情。
  3、脖子出现肿块,误诊为淋巴结发炎,一些民间的中医把它当作&瘰疬&(俗称大颈泡)去敷药,也有的打消炎针治疗,随后淋巴结转移了,患者误以为有效果,可是癌细胞却没有消失。
  同时,青少年患者鼻咽癌的病灶往往比较隐蔽,取活检的部位未必准确也很难确诊,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配合验血,检查EB病毒血清就一目了然了。据不完全统计,鼻咽癌一期患者的五年存活率达到95%,中期五年存活率是40%~50%,而晚期五年存活率只有20%。专家表示,遗憾的是,几十年来,送到医院的鼻咽癌一期患者只占4%~5%,75%以上都是中晚期患者。
(责任编辑:阿秋)
肿瘤科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您好,欢迎来到问大夫!
当前位置 : &&&
近几年,空气污染严重。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健康生活。鼻咽癌患者有剧烈头疼、常流鼻血的症状,鼻咽癌对人的危害非常的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从哪几方面辨别鼻咽癌呢?鼻咽癌发生于鼻咽粘膜的恶性肿瘤,中国的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地为多发区,男多于女。发病年龄大多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病因与种族易感性(黄种人较白种人患病多)、遗传因素及EB病毒感染等有关,鼻咽癌是一种侵入性很强的肿瘤,早期侵犯深部结构。鼻咽癌发病原因是什么?鼻咽癌的病因不明,推测遗传因素和生活的传统习惯因素在鼻咽癌发生上可能起着重要作用。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原因,饮食过多的咸鱼,腊味和腌制含亚硝胺类化合物的食品,这些食物有诱发鼻咽癌的作用,饮水中镍,铅含量高,而锌,铜和镉含量相对低,大米中镍含量高,而钼,铬,铅和镉含量低,这些微量元素的改变也可能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含量较低发区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含量亦高,动物实验表明,镍能促进亚硝胺诱发鼻咽癌。2、EB病毒:从鼻咽癌的组织中分离出带EB病毒的类淋巴母细胞株,找到了EB病毒颗粒,鼻咽癌体内存在EB病毒高滴度的抗体,病情严重者滴度高,随着病情恢复,抗体滴度下降,说明EB病毒与鼻咽癌关系密切。3、遗传因素:根据细胞染色体及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HLA)等的研究,鼻咽癌的明显民族聚集现象,推想鼻咽癌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有关的疾病。发病机制致瘤因素引起鼻咽腔黏膜细胞的无限增殖,恶性变,并发生远处转移。鼻咽癌怎么确诊?(一)回吸性涕血&早期可有出血症状,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早期痰中或涕中仅有少量血丝,时有时无,晚期出血较多,可有鼻血。(二)耳鸣,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鼻咽癌发生在鼻咽侧壁,侧窝或咽鼓管开口上唇时,肿瘤压迫咽鼓管可发生单侧性耳鸣或听力下降,还可发生卡他性中耳炎,单侧性耳鸣或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是早期鼻咽癌症状之一。(三)头痛&为常见症状,占68.6%,可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早期头痛部位不固定,间歇性,晚期则为持续性偏头痛,部位固定,究其原因,早期病人可能是神经血管反射引起,或是对三叉神经第一支末梢神经的刺激所致,晚期病人常是肿瘤破坏颅底,在颅内蔓延累及颅神经所引起。(四)复视&由于肿瘤侵犯外展神经,常引起向外视物呈双影,滑车神经受侵,常引起向内斜视,复视,复视占6.2%~19%,常与三叉神经同时受损。(五)面麻&指面部皮肤麻木感,临床检查为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肿瘤侵入海绵窦常引起三叉神经第1支或第2支受损;肿瘤侵入卵圆孔,茎突前区,三叉神经第3支常引起耳廓前部,颞部,面颊部,下唇和颏部皮肤麻木或感觉异常,面部皮肤麻木占10%~27.9%。(六)鼻塞&肿瘤堵塞后鼻孔可出现鼻塞,肿瘤较小时,鼻塞较轻,随着肿瘤长大,鼻塞加重,多为单侧性鼻塞,若肿瘤堵塞双侧后鼻孔可出现双侧性鼻塞。(七)颈部淋巴结转移症状&鼻咽癌容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约为60.3%~86.1%,其中半数为双侧性转移,颈部淋巴结转移常为鼻咽癌的首发症状(23.9%~75%),有少数病人鼻咽部检查不能发现原发病灶,而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唯一的临床表现,这可能与鼻咽癌原发灶很小,并向粘膜下层组织内扩展有关。(八)舌肌萎缩和伸舌偏斜&鼻咽癌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至茎突后区或舌下神经管,使舌下神经受侵,引起伸舌偏向病侧,伴有病侧舌肌萎缩。(九)眼险下垂,眼球固定&与动眼神经损害有关,视力减退或消失与视神经损害或眶锥侵犯有关。(十)远处转移&鼻咽癌的远处转移率约在4.8%~27%之间,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肺,肝等,多器官同时转移多见。(十一)伴发皮肌炎&皮肌炎也可与鼻咽癌伴发,故对皮肌炎病人无论有无鼻咽癌的症状,均应仔细检查鼻咽部。(十二)停经&作为鼻咽癌首发症状甚罕见,与鼻咽癌侵入蝶窦和脑垂体有关。鼻咽腔深在,隐蔽,该部位恶性肿瘤局部症状不显著,多因蔓延邻近结构或淋巴道转移后才引起注意,因眶区痛,眼外肌麻痹和眼球突出首先就诊于眼科者并不少见。手术治疗1、鼻咽癌原发灶切除术(1)适应症:①分化较高的鼻咽癌,如腺癌,鳞癌I、Ⅱ级,恶性混合瘤的早期病例。②放射治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病灶局限于顶后壁或顶前壁,或仅累及咽隐窝边缘,而无其他部位浸润,无张口困难,体质尚好者。③放疗已给予根治剂量,鼻咽原发灶尚未消失,或出现抗放射现象者,休息一个月后可行手术切除。(2)禁忌症:①有颅底骨质破坏或鼻咽旁浸润,颅神经损害或远处转移者。②有肝肾功能不良,全身情况欠佳者。(3)手术方法:先行气管切开插管,全麻下手术。沿上腭牙根内侧距齿槽0.5cm处做马蹄形切口,切开硬胯骨粘膜,在粘膜下剥离至软腭部分,去除部分硬胯骨板和犁骨。在软硬腭交界处横切鼻底粘膜,暴露出鼻咽腔的顶壁、两侧壁前分和肿瘤。于鼻中隔后缘和后鼻孔上缘切开鼻咽粘膜直达骨面,做钝性或锐性分离,沿鼻咽顶侧交界处切开,各下至口咽和鼻咽后壁交界处横切粘膜、把整个鼻咽顶后部粘膜连同癌肿整块切除。2.颈淋巴结清除术(1)适应症:鼻咽原发癌病灶经过放疗或化疗后已被控制,全身状况良好,仅遗留颈部残余灶或复发灶,范围局限,活动,可考虑行颈淋巴结清除术。(2)禁忌症:①颈部的残余病灶或复发病灶与颈部深组织粘连、固定者;②出现远处转移或皮肤广泛浸润者;③年老体弱,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未能矫正者。(3)切除范围:将上起乳突尖、上颅骨下缘,下至锁骨上缘,前起颈中线,后至斜方肌前缘区域内的淋巴结及脂肪结缔组织连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颈内、外静脉、肩肿舌骨肌、颌下腺、腮腺下极和副神经等组织的大块切除。3.颈部淋巴结单纯摘除术对放疗不敏感的颈部单个淋巴结或放疗后有颈部孤立性淋巴结复发者可行单纯切除术。局部浸润性麻醉后,切开转移灶表面皮肤、皮下组织,将转移灶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完整切除。术后伤口可稍加压包扎。
本文地址:/zixun/content/id/42001.html
1377该内容对我有帮助
国家工信部网站备案号:鄂ICP备号-1&&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特别声明:网站旨在提供医患咨询互动服务,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Copyright&(C)&&问大夫&&All Rights Reserved概述/鼻咽癌
鼻咽癌鼻咽癌是指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常发生于鼻咽顶后壁的顶部,其次为侧壁,发生于前壁及底壁者极为少见,发病年龄大多为中年人,亦有青少年患病者。 鼻咽癌病人虽然见于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但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病率较低,一般在1/10万以下。鼻咽癌的发病率以中国的南方较高,特别是广东的中部和西部的肇庆、和广州地区更高。的四会其发病率男性为25.12/10万,女性为12.11/10万;男性为21.73/10万,女性为8.66/10万;男性为24.3/10万,女性为10.2/10万。据报道,居住在广东省中部以及讲广东地方语的男性,其发病率为30~50/10万。就全国而言,鼻咽癌的发病率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如最北方的发病率不高于2~3/10万。 鼻咽癌有明显种族差异,好发于(中国、、、、、),少见。世界上有些地区鼻咽癌的发病率与移居的种族有关,国外报告鼻咽癌多数病例是。侨居泰国的中国人、中泰混血儿和泰国人的鼻咽癌患病率的比率为3.4∶2.2∶1。 从《世界五大洲肿瘤发病率》一书所收集的年发病率资料中可见美国、和的中国人的鼻咽癌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种族的居民。
病因/鼻咽癌
遗传因素1、种族易感性
(1)NPC主见于黄种人,欧美白种人少见。瑞典:发病率是男0.6,女0.3占全身恶瘤的0.21%~0.29%。与亚洲高发区相差12~47倍。(2)高发区人群迁居远地,后裔仍保持高发病率。美国:华裔NPC发病率为白人的21倍。上海:广东籍与非广东籍人相差2.6倍。(3)语系方言:广州方言发病率高。潮州客家方言低于亚洲高发区,相差12~47倍。(4)地域集中性:鼻咽癌主要发生于我国南方五省,即广东、广西、湖南、福建和江西,占当地头颈部恶性肿瘤的首位。东南亚国家也是高发区。(5)易感基因: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鼻咽癌肿瘤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化的主要是1、3、11、12和17号染色体,在鼻咽癌肿瘤细胞中发现多染色体杂合性缺失区(1p、9p、9q、11q、13q、14q和16q)可能提示鼻咽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肿瘤抑癌基因的变异。2、家族聚集性:许多鼻咽癌患者有家族患癌病史。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病毒因素1964年,有人将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培养成功的一株瘤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疱疹病毒颗粒,并命名为,后来的研究表明,此病毒与鼻咽癌有密切关系。例如,鼻咽癌病人的血清中有对EB病毒各种特异性抗原的抗体反应,而且抗体的量由早期到晚期的发展过程在不断增多;EB病毒大量存在于鼻咽癌活检组织中;EB病毒不但能使人体组织,而且能使接近于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的组织发生恶性改变,有明显的致肿瘤作用,等等。根据这些实验结果,有人甚至认为EB病毒可能就是鼻咽癌的病因。环境因素许多调查报告和实验结果表明,鼻咽癌的发生与高发区鼻咽癌的生活环境有关,与衣、食、住、行中接触的一些有关。例如,高发区的居民不少自幼喜食咸鱼,咸鱼中含有较多的亚硝胺化合物;病人家庭的烟尘中含有大量芳香族多环烃;此外,高发地区的空气、水源、食物以至于病人的头发中均含有较多的微量元素镍等等,这些物质都被认为具有致癌作用。关于鼻咽癌与环境致癌因素的关系,还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吸烟调查证实,烟草也是中国鼻咽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疾病分类/鼻咽癌
鼻咽癌的TNM分类根据鼻咽癌肿瘤的生长范围和扩散的程度,按(UICC,1997)和美国癌症分期联合委员会(AJCC,2002)第五版的方案如下:1.解剖划分(1)后上壁:从软硬腭交界到颅底(2)侧壁:包括(3)下壁:包括软腭上面注:后鼻孔缘属于鼻腔部分。2.TNM临床分类T:原发癌Tx:原发肿瘤不能确定T0:无原发肿瘤之证据Tis:原位癌T1:肿瘤局限在鼻咽部T2:肿瘤侵犯咽部软组织和/或后鼻孔T2a:无咽旁组织侵犯T2b:咽旁组织侵犯T3:肿瘤侵犯骨质和/或鼻窦T4: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颞下窝、喉咽或眼眶注:咽旁侵犯指肿瘤突破咽基底筋膜,有咽后、咽侧壁浸润。N:区域淋巴结转移Nx:区域淋巴结转移不能确定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同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N2:双侧淋巴结转移,淋巴结直径不超过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区域N3:一个或数个淋巴结转移N3a:淋巴结直径大于6cmN3b:进入锁骨上窝注:中线淋巴结视为同侧淋巴结M: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不确定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3.组织病理学分级G:组织病理学分级Gx:组织分级不确定G1:高分化G2:中度分化G3:低分化4.分期0期:&Tis&N0&M0I期:&T1&N0&M0II期A:&T2a&N0&M0II期B:&T1&N1&M0T2a&N1&M0T2b&N0&N1&M0III期:&T1&N2&M0T2a&T2b&N1&M0T3&N0&N1&N2&M0IV期A:&T4&N0&N1&N2&M0IV期B:&任何TN3M0IV期C:&任何T4任何NM1鼻咽癌的临床分型鼻咽癌在临床发展过程中,可见同一病理类型患者出现截然不同的临床表现;亦有不同类型基本按同一途径扩展和播散。临床上可分成3种类型:1.上行型亦称脑神经型或A型:有第II、第III、第IV、第V、第VI对脑神经的侵犯和(或)颅底骨质破坏,但没有颈淋巴结转移。2.下行型亦称颈淋巴结广泛转移型或D型:有单侧或双侧颈淋巴结广泛转移,累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灶大于8cm*8cm*8cm,但无上述脑神经的侵犯,也没有颅底骨质破坏。3.上下行型亦称混合型或AD型:有单侧或双侧或局限于一组的结转移,小于8cm*8cm*8cm,兼有上述脑神经的侵犯或颅底骨质破坏。
病理/鼻咽癌
好发部位及大体形态&鼻咽癌常发生于鼻咽顶后壁的顶部,其次为侧壁,发生于前壁及底壁者极为少见。鼻咽癌的大体形态分为五种,即结节型,菜花型、粘膜下型、浸润型和溃疡型。 生长扩散规律&鼻咽癌的扩散有其规律性。较早期的鼻咽癌局限在鼻咽部,可称之为局限型。随着肿瘤的生长,癌肿可向邻近的窦腔、间隙和颅底直接扩散。结节型或菜花型肿瘤可向鼻咽腔内突出,而浸润型、粘膜下型和溃疡型多在粘膜下层生长。癌肿可长入鼻腔、,并可扩展到咽旁间隙,翼腭窝或侵入眼眶内。癌肿可直接向上方扩展,破坏颅底骨和颅神经。鼻咽癌的颈部转移是通过淋巴引流系统,而远处转移可通过系统再进入血液循环或癌细胞直接侵及周围血管,进入血液循环而转移至远处脏器。 组织学分类&1、原位癌:这一概念意味着癌细胞尚未冲破基底膜,鼻咽原位癌也不例外,在癌灶下一定要有完整的基底膜存在。原位癌细胞增生,呈花蕾状或钉突状突向上皮下时,在癌细胞与其下的粘膜固有层之间仍然有清楚的基底膜将之分隔。鼻咽原位癌的诊断主要依据细胞学的标准,其次考虑组织学的排列和结构。因此,必须从严掌握诊断鼻咽原位癌的细胞学标准,即其间变图像务必达到众所公认的程度。原位癌细胞较之正常上皮细胞,核浆比例增大,即其核面积显著增大。 2、浸润癌 (1)微小浸润癌:是指基底膜被癌细胞破环,但浸润范围未能超过光镜下400倍的一个视野。细胞形态较原位癌异型程度明显,穿过基底膜呈浸润性生长。 鼻咽癌分析图(2)鳞状细胞癌:虽然鼻咽癌大多起源于柱状上皮,但是大多数鼻咽癌却是鳞状细胞癌。欲诊断,切片中必须具备鳞状分化的特征。所谓鳞状分化是指:① ;② 细胞内和细胞外的角化;③ 细胞间桥;④ 癌细胞巢中细胞的排列层次似鳞状上皮,细胞并不呈合体细胞样。根据癌细胞鳞状分化程度的高低,可以将鼻咽鳞状细胞癌分为高度、中度和低度分化三级。 (3) 腺癌:鼻咽腺癌与鼻咽鳞状细胞癌比较起来极为少见,尤其是在鼻咽癌的高发区。按组织发生学观点,必须是发源于腺体者。 (4) 泡状核细胞癌:大部分癌细胞核呈空泡状变的鼻咽癌即可称为泡状核细胞癌。由于它具有比较特殊的形态以及经后预后较好,因此独立为一型。所谓核的空泡状变,是说核大而圆或椭圆或呈肥梭形。核面积是淋巴细胞核面积的三倍以上。核内染色质较稀少,因而使核呈空泡状;染色质每不均等地粘附于核膜内面,因而使之厚薄不均,菲薄的地方甚至类似核膜缺损。诊断鼻咽泡状核细胞癌,必须在切片中找到75%以上的癌细胞核呈空泡状变。其余不到25%的癌细胞可以是低分化的鳞状细胞癌或未分化癌,将诊断泡状核细胞癌的标准定为具有75%以上的呈空泡状变的癌细胞,是因为如此才能显示它特有的生物学特性,即放射治疗后预后较好。 (5) 未分化癌:癌细胞分布较弥散,常与间质相混杂。细胞中等大小或偏小,短梭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少,略嗜碱性。核染色质增加,颗粒状或块状,有时可见核仁。&
临床表现/鼻咽癌
鼻咽癌一、出血:早期可有出血症状,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或擤鼻时涕中带血。早期痰中或涕中仅有少量血丝;晚期出血较多。二、耳鸣、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肿瘤压迫咽鼓管可发生或听力下降,还可发生卡他性中耳炎。单侧性耳鸣或听力减退、耳内闭塞感是早期鼻咽癌症状之一。三、:为常见症状,占68.6%。可为首发症状或唯一症状。早期头痛部位不固定,间歇性。晚期则为持续性偏头痛,部位固定。四、:出现向外视物呈双影。滑车神经受侵,常引起向内斜视、复视,常与三叉神经同时受损。五、面麻:指面部皮肤麻木感,临床检查为痛觉和触觉减退或消失。肿瘤侵入海绵窦常引起三叉神经第1支或第2支受损;肿瘤侵入卵圆孔、茎突前区、三叉神经第3支常引起耳廓前部、颞部、面颊部、下唇和颏部皮肤麻木或感觉异常。六、鼻塞:肿瘤堵塞后鼻孔可出现鼻塞。七、颈部淋巴结转移症状:鼻咽癌容易发生颈部转移,约为60.3%~86.1%,其中半数为双侧性转移。八、舌肌萎缩和伸舌偏斜:鼻咽癌直接侵犯或淋巴结转移至茎突后区或舌下神经管。九、眼险下垂、眼球固定:与动眼神经损害和视神经损害或眶锥侵犯有关。十、远处转移;远处转移是鼻咽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骨、肺、肝等,多器官同时转移多见。十一、伴发皮肌炎:皮肌炎也可与鼻咽癌伴发。十二、停经:罕见,与鼻咽癌侵入蝶窦和脑垂体有关。&&
早期症状/鼻咽癌
鼻咽腔内肿瘤逐渐增大可以堵塞后鼻孔,出现单侧或双侧鼻堵症状,同时,因肿瘤毛细血管丰富,生长快,也常常出现表面糜烂渗血,因此,鼻咽癌出现的血涕通常为涕中带血或回吸性血涕,尤其以清晨起床后回吸性血涕更为多见,偶尔,由于肿瘤生长过快,出现瘤组织大块坏死脱落或深大溃疡,有口鼻大出血。病人出现鼻部症状时常伴有粘膜充血和合并感染,抗炎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所减轻,然而,这种减轻是短暂的,症状仍会进行性加重,部分鼻咽癌患者有误诊为慢性鼻咽炎而反复抗炎治疗的病史。 鼻咽癌多发生在鼻咽的侧壁,肿瘤增大引发咽鼓管通气及内耳淋巴液循环障碍,鼓室负压,可出现同侧的耳闷、耳聋和耳鸣,如果给予中耳积液抽吸治疗,上述症状常可以暂时改善,易误诊为中耳炎,但是,患者往往在短期内再次出现相同症状,如此反复终致鼓膜穿孔和耳道溢液。 70%的患者有头痛病史,主要表现为一侧的偏头痛。头痛的严重程度和对症治疗后能否缓解于病变侵犯的部位和程度有关。如合并感染时的头痛抗炎治疗后可以减轻甚至消失,而侵犯颅底和神经则是进行性加重的,抗炎治疗不能缓解。 面麻和复视是肿瘤侵犯或压迫神经所致。面麻常为额面部蚁爬感,此外,还有触觉过敏或麻木。复视则为视物重影,严重者出现斜视。
晚期症状/鼻咽癌
1、颈淋巴结肿大:肿瘤转移至颈淋巴结所致,发生率高达79.37%,可单侧或双侧发生转移。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疼痛、质硬、早期可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2、眼部症状:若肿瘤侵犯眼眶或眼球相关的神经,可出现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等。视神经萎缩、水肿在眼底检查中均可见到。这些表现多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就诊。 3、颅神经损害症状:由于鼻咽癌向周围浸润,任何一支脑神经受压迫均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但已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面神经、嗅神经、听神经则较少受累。 4、远处转移:鼻咽癌可转移至全身各个部分,但以骨、肺、肝多见。且可多个器官同时发生转移。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表现。 5、恶病质:终末期的表现,并因之而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
鉴别与诊断/鼻咽癌
表现鼻咽癌诊断除注意以上病症外,应做如下检查:
(一)前鼻孔镜检查 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二)检查 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凡两侧不对称的粘膜下隆起或孤立性结节更应引起注意。(三)鼻咽镜检查 进行纤维鼻咽镜检查可先用1%麻黄素溶液收敛鼻腔粘膜扩张鼻道。再用1%地卡因溶液表面麻醉鼻道,然后将纤维镜从鼻腔插入,一面观察,一面向前推进,直到鼻咽腔。本法简便、镜子固定好,但后鼻孔和顶前壁观察不满意。(四)颈部活检 对已经鼻咽活检未能确诊的病例可进行颈部肿块活检。一般均可在局麻下进行,术时应选择最早出现的硬实淋巴结,争取连包膜整个摘出。如切除活检确有困难,可在肿块处作楔形,切取组织时须有一定深度,并切忌挤压。术毕时术野不宜作过紧过密的缝合。(五) 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肿瘤诊断方法,近年来较为推祟。对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首先使用细针穿刺取得细胞。具体方法如下:1、鼻咽肿物穿刺:用7号长针头接于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后,在间接鼻咽镜下将针头刺入肿瘤实质内,抽取注射器使成负压,可在肿瘤内往返活动两次,将抽取物涂于玻片上做细胞学检查。2、颈部肿块的细针穿刺:用7号或9号针头接于10ml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选择穿刺点,沿肿瘤长轴方向进针,抽吸注射器并使针头在肿块内往返活动2~3次,取出后将抽吸物做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鼻咽癌分析图(六)EB病毒血清学检测 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体滴度。前者敏感度较高,准确性较低;而后者恰与之相反。故对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测,这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对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见异常,亦应在鼻咽癌好发部位取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如一时仍未确诊,应定期随诊,必要时需作多次切片检查。(七)鼻咽侧位片、颅底片及CT检查每例患者均应常规作鼻咽侧位照片和颅底照片。疑及鼻旁窦,中耳或其他部位有侵犯者,应同时作相应的摄片检查。有条件的单位应作了解局部扩展情况,特别需要掌握的是咽旁间隙的浸润范围。这对于确定临床分期以及制定治疗方案都极为重要。(八)B型超声检查 B型超声检查已在鼻咽癌诊断和治疗中广泛应用,方法简便,无损伤性,病人乐意接受。在鼻咽癌病例主要用于、颈、腹膜后和盆腔淋巴结的检查,了解有无肝转移和淋巴结密度、有无囊性等。(九)磁共振成象检查 由于磁共振成象(MRI)可清楚显示头颅各层次、脑沟、脑回、灰质、白质和脑室、脑脊液管道、血管等,用SE法显示T1、T2延长高强度图像可以诊断鼻咽癌、上额窦癌等,并显示肿瘤与周围组织关系。(十)血清免疫学检查。鼻咽肿瘤患者血清中EB病毒VCA/IgA和EA/IgA(抗EB病毒早期抗原的免疫球蛋白)的滴度明显高于其他肿瘤病人或正常人,故用来作为鼻咽癌的辅助诊断方法。(十一)病理学检查。当检查发现鼻咽部有肿瘤时,采取肿瘤组织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确定诊断,为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依据。鉴别诊断。临床常会遇到一些类似疾病,医师需仔细鉴别诊断。如鼻咽增生性病变、鼻咽部结核、鼻咽部坏死性肉芽肿和鼻咽血管纤维瘤等。对鼻咽肿瘤早发现、早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如果出现下述的
可疑症状,应及早检查和及早确诊治疗。
1、长年生活在鼻咽肿瘤高发地区、且年龄在40岁以上。
2、常接触一些油烟、化学毒物,有吸烟、饮酒嗜好。
3、家人或亲属中有鼻咽肿瘤患者。
4、反复出现原因不明头痛、鼻塞、鼻涕带血、鼻衄、耳鸣等症状。、5、用手触摸颈部,可以触摸到肿大的淋巴结。
鼻炎细胞学诊断法/鼻咽癌
(一)防癌普查:鼻咽细胞学诊断方法,特别适用于大面积的群众性普查粗筛工作。以前,鼻咽癌的群众性普查,一般是先做临床检查,然后对可疑患进行活检确诊。这样做工作量大,受检者局部损伤较重,个别人可能有较多的出血,常不易被接受。采用细胞学诊断方法,则可先对可疑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再根据临床和细胞学所见,确定必须活检的病例。 (二)鼻咽癌的诊断:鼻炎细胞学检查方法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由于鼻咽癌早期病灶很小或病灶不明显,而临床上难于与非癌病变鉴别,在此情况下,鼻咽细胞学检查方法有气其特殊意义。 早期症状&信号一:出血。出血是鼻咽癌早期的常见表现,表现为鼻涕中带血或吸鼻后痰中带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带血量不多,常被病人疏忽,或被当作咯血到内科就诊。由于鼻咽腔内肿瘤血管比较脆,肿瘤外表常没有黏膜覆盖,故易有血涕症状。鼻涕带血是之一,常被误诊为呼吸道炎症,应引起病人或医师的重视。当肿瘤坏死破溃时,出血较多并且鼻涕有臭味时应想到鼻咽癌。&信号二:鼻塞。鼻塞是鼻咽癌的另一个早期表现,多为单侧性,鼻塞与体位多无关,呈持续性和进行性加重,因此自行用滴鼻净等鼻腔黏膜血管收缩剂鼻塞无缓解。当瘤体增大时,两侧都鼻塞。 信号三:耳鸣、听力下降。瘤体堵塞咽鼓管口可引起该侧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 信号四:颈部淋巴结肿大。鼻咽癌的另外一个表现是颈部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无疼痛,质较硬,活动度差,逐渐迅速增大并且固定,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可互相融合成巨大肿块。 信号五:邻近器官的症状。肿瘤早期破坏颅底,累及三叉神经,表现头顶部、枕部、颞部疼痛,另外还可出现面部麻木、复视及视物模糊等症状。 类似疾病&1、增生性病变:鼻咽顶壁、顶后壁或顶侧壁见单个或多个结节,隆起如小丘状,大小约0.5~1cm,结节表面粘膜呈淡红色,光滑,多是在鼻咽粘膜或腺样体的基础上发生,亦可由粘膜上皮鳞状化生后。角化上皮潴留而形成表皮样囊肿的改变,部分是粘膜腺体分泌旺盛,形成潴留性囊肿。当结节表面的粘膜出现粗糙、糜烂、溃疡或渗血,需考虑癌变的可能,应予活检,以明确诊断。 2、鼻咽部淋巴肉瘤:淋巴肉瘤好发于青年人。原发肿瘤较大,常有较重鼻塞及耳部症状,该病淋巴结转移,不单局限在颈部,全身多处淋巴结均可受累,颅神经的损伤不如鼻咽癌多见,最后需要病理确诊。 3、鼻咽部结核:此类患者多有肺结核病史,除鼻阻、涕血外,还有低热,盗汗、消瘦等症,检查见鼻部溃疡、水肿、颜色较淡;分泌物涂片,可找到抗酸杆菌,可伴有颈淋巴结核;淋巴结肿大,呈马铃状,粘连,无压痛,颈淋巴结穿刺可找到结核核菌,CT试验强阳性,X线胸片常提示肺部活动性结核灶。 4、过敏性鼻炎:鼻咽粘膜苍白、光滑呈水肿样。 5、咽粘膜炎症:表现为粘膜粗糙,尤其是重度炎症时,鼻咽粘膜滤泡增殖,表面凹凸,甚至可呈桑椹样,表面附有脓性分泌物,常需与粘膜浸润性癌相鉴别。 6、萎缩性鼻炎:鼻咽顶前粘膜有浅在性溃疡,周围有脓性分泌物,需与溃疡型鼻咽癌鉴别。 晚期症状&1、颈淋巴结肿大:肿瘤转移至颈淋巴结所致,发生率高达79.37%,可单侧或双侧发生转移。颈部肿大之淋巴结无疼痛、质硬、早期可活动,晚期与皮肤或深层组织粘连而固定。&2、眼部症状:若肿瘤侵犯眼眶或眼球相关的神经,可出现视力障碍甚至失明,视野缺损,复视,眼球突出及活动受限,神经麻痹性角膜炎等。视神经萎缩、水肿在眼底检查中均可见到。这些表现多已属晚期,但仍有部分患者以此症就诊。 3、颅神经损害症状:由于鼻咽癌向周围浸润,任何一支脑神经受压迫均会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但已三叉神经、外展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受累较多,面神经、嗅神经、听神经则较少受累。 4、远处转移:鼻咽癌可转移至全身各个部分,但以骨、肺、肝多见。且可多个器官同时发生转移。因转移的部位不同而出现相应的表现。 5、恶病质:终末期的表现,并因之而死亡,也有因突然大出血而死亡。 自查&1、是否生活在我国鼻咽癌发生的高发地区、年龄是否在40岁以上。2、是否经常接触到一些油烟、化学毒物,是否会吸烟、饮酒。3、家人或亲属是否有患鼻咽癌。4、是否出现过原因不明的头痛、鼻塞、鼻涕带血、鼻衄、耳鸣等症状,而且有的症状反复出现。5、经常用手触摸自己的颈部,正常情况下颈部淋巴结是触摸不到的,如果能触及到淋巴结就说明淋巴结肿大。
治疗/鼻咽癌
放射治疗&1、鼻咽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根治性放疗的适应证:①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者;②颅底无明显骨质破坏者;③CT或MRI片示鼻咽旁无或仅有轻、中度浸润者;④颈淋巴结最大直径小于8cm,活动,尚未达锁骨上窝者;⑤无远处器官转移者。(2)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①KS分级60分以上;②头痛剧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③有单个性远处转移者或颈淋巴结转移大于10cm。经姑息放射后如一般情况有改善,症状消失,远处转移灶能控制者,可改为根治性放射治疗。(3)放射治疗禁忌证:①KS分级60分以下;②广泛远处转移者;③合并急性感染病者;④性脑脊髓损伤者。(4)放射治疗后复发再放疗原则,具有下述情况者不宜再放射治疗。①同一靶区(包括鼻咽及颈部靶区)放疗后复发时间未满一年;②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病或放射性脊髓病;③鼻咽部靶区总疗程不宜超过三个疗程,颈部靶区不宜超过两个疗程。2.放射线的选择和照射范围:(1)照射野的设计:设计照射野的原则是“小而不漏”。对肿瘤累及的部位要全部包括在照射野内,但对照射野内的正常组织,尤其是对敏感的组织,要予以保护。鼻咽部原发病灶主要用双侧耳前野,若鼻腔及鼻咽旁隙受累可加照鼻前野,眼眶受累时可加照眶上野或眶下野,要注意用铅片保护眼部,勿使发生放射性白内障。颈部的照射范围视淋巴结的病变而定。对未捫及颈部淋巴结者常做两侧上颈区的预防性照射,如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除照射转移灶外,对转移灶下方引流区常做预防性照射。3.放射剂量和时间:(1)连续放射治疗:每周5次,每次200cGY,总量TDcGY/6~7周。(2)分段放射治疗:一般把放射治疗分成两段,每周5次,每次200cGY,每段约3.5周。两段之间休息四周,总剂量TDcGY。鼻咽癌的眼部病变4.后装腔内放射治疗:(1)适应证:①鼻咽局限性小病灶(肿瘤厚度少于0.5cm),位于顶壁、前壁或侧壁者;②外照射后或鼻咽癌手术切除后的残存病灶符合①项者。(2)治疗方法:常以外照射加腔内照射相配合,外照射量cGY,外照射1~2周后再加腔内放射1~2次,每次间隔7~10天,每次剂量均以粘膜下0.25cm为剂量点,给予cGY/次。5.放射反应和后遗症及其处理:(1)放疗并发症:①全身反应:包括乏力、、胃纳减退、、呕吐、口中无味或变味、失眠或嗜睡等。个别患者可以发生血象改变,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现象。虽然程度不同,但经对症治疗,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疗。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B1、B6、C,胃复安等。如白细胞数下降低于3×109 儿时应暂停放疗。②局部反应:包括皮肤、粘膜、唾液腺的反应。皮肤反应表现为干性皮炎甚或湿性皮炎,可局部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质的消炎软膏。粘膜反应表现为鼻咽和、水肿、渗出及分泌物积存等,可局部使用含漱剂及润滑消炎剂。少数病人腮腺照射2Gy后即可发生腮腺肿胀,2~3d逐渐消肿。当照射40GY时,唾液分泌明显减少,同时口腔粘膜分泌增加,粘膜充血、红肿。患者口干,进干食困难。因此腮腺应避免过量照射。(2)放疗后遗症:主要有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软组织萎缩化、放射性龋齿及放射性颌刺骨骨髓炎和放射性脑脊髓病。目前尚无逆转的妥善办法,对症处理和支持方法有一定帮助。要严格避免重要组织器官的超量照射。治疗优势与传统的常规放疗相比,精确放疗拥有巨大优势:肿瘤获得准确的照射,不至于因为位置不准确,肿瘤遗漏照射导致治疗失败;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获得最大程度的保护,明显减少放疗毒副作用;在治疗肿瘤的同时,保护重要的脏器功能,例如肿瘤长在眼睛附近,常规放疗可能需牺牲眼睛来治疗肿瘤,而上述精确放疗可以既治疗肿瘤,也能保全眼睛;增加放疗的强度,提高肿瘤治疗疗效,常规治疗技术由于误差较大,为了保证照射时不遗漏肿瘤到照射野外,通常需要在肿瘤外围放出很大的边界,这样的话照射整个范围或照射的体积就很大,放疗的毒副反应会很重,应用定点清除的精确放疗时只需在肿瘤外围放很小边界而能保证肿瘤不遗漏,可以大大提高照射的剂量,提高放疗的疗效。手术治疗&1、鼻咽癌原发灶切除术鼻咽癌(1)适应症:①分化较高的鼻咽癌,如,鳞癌I、Ⅱ级,的早期病例。②放射治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病灶局限于顶后壁或顶前壁,或仅累及咽隐窝边缘,而无其他部位浸润,无张口困难,体质尚好者。③放疗已给予根治剂量,鼻咽原发灶尚未消失,或出现抗放射现象者,休息一个月后可行手术切除。(2)禁忌症:①有颅底骨质破坏或鼻咽旁浸润,损害或远处转移者。②有肝肾功能不良,全身情况欠佳者。(3)手术方法:先行切开插管,全麻下手术。沿上腭牙根内侧距齿槽0.5cm处做马蹄形切口,切开硬胯骨粘膜,在粘膜下剥离至软腭部分,去除部分硬胯骨板和犁骨。在软硬腭交界处横切鼻底粘膜,暴露出鼻咽腔的顶壁、两侧壁前分和肿瘤。于鼻中隔后缘和后鼻孔上缘切开鼻咽粘膜直达骨面,做钝性或锐性分离,沿鼻咽顶侧交界处切开,各下至口咽和鼻咽后壁交界处横切粘膜、把整个鼻咽顶后部粘膜连同癌肿整块切除。2.颈淋巴结清除术:(1)适应症:鼻咽原发癌病灶经过放疗或化疗后已被控制,全身状况良好,仅遗留颈部残余灶或复发灶,活动范围局限,可考虑行颈淋巴结清除术。(2)禁忌症:①颈部的残余病灶或复发病灶与颈部深组织粘连、固定者;②出现远处转移或皮肤广泛浸润者;③年老体弱,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未能矫正者。(3)切除范围:将上起乳突尖、下缘,下至锁骨上缘,前起颈中线,后至斜方肌前缘区域内的淋巴结及脂肪结缔组织连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颈内、外、、、和副神经等组织的大块切除。治疗鼻咽癌3.颈部淋巴结单纯摘除术:对放疗不敏感的颈部单个淋巴结或放疗后有颈部孤立性淋巴结复发者可行单纯切除术。局部浸润性麻醉后,切开转移灶表面皮肤、,将转移灶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完整切除。术后伤口可稍加压包扎。化学治疗&1.鼻咽癌化疗的指征:(1)Ⅳ期患者以及Ⅳ期有明显淋巴转移者;(2)任何病人怀疑有远处转移者;(3)颈部区域淋巴结巨大块状转移,作放疗前诱导性化疗;(4)作为放疗前增敏作用的化疗;(5)作为放疗或手术治疗后辅助性化疗。2.常用联合化疗方案:(1)CBF方案:环磷酰胺600~1000mg/次,静脉注射,第1、4天应用。争光霉素15mg/次,肌肉注射,第1、5天应用。5-氟尿嘧啶500mg,静脉注射,第2、5天应用,疗程结束后休息一周,共用4个疗程。有效率为60.8%。(2)PFA方案:顺氯氨铂20mg和5-500mg,静脉滴注5天;阿霉素40mg,疗程第1天静脉注射。3~4周后重复一次,有明显缩小肿瘤作用。(3)PF方案:顺氯氨铂20mg/m2和5-氟尿嘧啶500mg/m2 ,静脉滴注,连用5天后休息2周,可用2~3个疗程。此方案可用于放疗前使肿瘤缩小,或用于单纯化疗的病例,有效率为93.7%。3.区域动脉内插管灌注化疗:对上行性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可采用动脉插管化疗。可选择颞浅动脉或面动脉逆行插管。常选择作用力强而作用时间短的几种化疗药物的联合或序贯治疗。给药前先注入2%普鲁卡因2ml,以防止动脉痉挛,再注入抗癌药物,然后以2.5%枸橼酸钠溶液充满管腔,封闭管端。如需连续用药可用加有肝素溶液100ml和抗癌药物的5%葡萄糖盐水1500mg,24小时连续滴注。4.化疗辅助用药,化疗毒副作用比较大,配合中药人参皂苷rh2服用,减轻化疗毒副作用,增强化疗疗效,较少痛苦,使化疗效果比较好。免疫治疗鼻咽癌检查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和为首的科学家对舞茸(Maitake,又名灰树花)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给癌症患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手段,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舞茸中含有以β-(1-6)结合为主链β-(1-3)结合为侧链的葡聚糖和以β-(1-3)结合为主链β-(1-6)结合为侧链的活性葡聚糖,实验证明这些活性葡聚糖可通过活化免疫功能而显著抑制肿瘤的生长;同时还发现纯化的活性葡聚糖只有通过注射才能显效,而舞茸D-fraction(活性葡聚糖和蛋白的结合物)通过口服便可得到理想的效果。舞茸D-fraction无论是化学结构和组成成分或是分子量都有别于从、、、等其他菇类提取的同类物质,其生物活性也是这些同类物质所无法比拟的。&中医治疗一、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且能增敏增效:较大剂量的放射线对人体容易产生损害,剂量越大,损害越严重。而用放射线治疗癌症时,又必须达到一定的较大剂量才能取效。所以在临床上,放疗在杀灭或杀伤肿瘤细胞而取效的同时,也往往伴随着一系列毒副反应,或放疗后遗症,包括放射线所致与放疗后肿瘤组织坏死的毒性成分被体内吸收所致,较常见的有:局部组织损伤(包括放射性炎症)、消化系统反应、免疫系统抑制(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等,从而导致在治疗过程中乃至治疗结束后患者产生或持续存在一些不适症状,如口鼻咽喉干燥少津与疼痛、吞咽困难、口腔溃烂、照射区皮肤水疱、糜烂、渗液、溃疡,全身症状如疲倦无力、出虚汗,食欲下降,心慌气短,腰酸腿软等等,一般以某一类症状为主,严重者几类症状均可见到,如果反应过重则需中断放疗或者减少放射总剂量,从而影响疗效;如果在放疗结束后持续出现,则影响到疾病康复及生活质量,乃至生存期。
中医药治疗对于预防、减轻、治疗放化疗毒副反应,在近几十年来逐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确切。放化疗时配合运用,可预防、减轻副作用,使放化疗顺利进行以完成全疗程;放化疗后运用中药治疗,有利进一步消除放疗副作用与后遗症,有利于康复。
二、运用中药预防、治疗鼻咽癌的复发、转移,延长生存期
放射治疗鼻咽癌局部和颈部的复发率较高,分别为l0.2%~20.6%与5.1%~16.4%,而再次治疗的辐射损伤使患者更加难以耐受,所以如何减轻辐射损伤或减少放射剂量而不影响疗效是临床治疗的难题。而且,有些鼻咽癌患者,在就诊前已经产生了肝、肺、骨髓转移的病情,有些鼻咽癌患者在放化疗后,仍将复发或出现脏器转移的病变,这无疑都对患者的生存期产生严重威胁。因此,无论在放化疗时配合中药,还是在复发后再治疗的过程中配合中药,都具有一定效果,以起到预防、治疗鼻咽癌的复发与转移,延长生存期的良好效果。生物细胞治疗&肿瘤生物细胞治疗是指通过调动机体防御机制或借助生物制剂的作用以调动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复发的治疗方法。而DC-CIK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就是肿瘤生物细胞治疗中应用最为成熟的技术之一。生物细胞治疗是优于手术、放疗和化疗的最新肿瘤治疗技术,是通过生物技术在高标准的实验室内培养出可杀伤肿瘤的自体免疫细胞,回输体内,直接杀伤癌细胞的治疗方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生物细胞治疗主要是调动人体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复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并提高患者机体免疫能力,更好的防转移,防复发。生物细胞治疗经过国内外数千例肿瘤患者的临床实践证明,可以显著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值,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生物细胞免疫技术联合传统疗法治疗鼻咽癌效果更好:手术+生物技术
手术时肿瘤治疗首选但无法清除残留病灶,联合生物治疗可从细胞层面杀灭癌细胞。
化疗+生物技术
化疗在灭杀癌细胞的同时损伤了正常细胞,联合生物治疗能巩固疗效并减轻副作用。
放疗+生物技术
放疗通过放射线精确消除病灶,但毒副作用大,联合商务治疗则起到了,增效减毒的作用。
中医+生物技术
中医通过药物中的某些抗癌活性成份进入肿瘤内杀灭细胞,其方法具有反复复发现象,联合生物治疗,能从根本清除病灶。
理想治疗/鼻咽癌
早期鼻咽癌 患者一般首选放疗进行治疗,但是由于放疗可对患者造成一些副作用,因此可辅以细胞免疫疗法进行辅助治疗,可降低副作用,同时也可有效清除癌细胞。但有些患者对放疗并不敏感,这类患者可进行手术局部切除,切除后联合细胞免疫疗法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而对于发生扩散转移的鼻咽癌患者来说可进行局部的放疗,及转移后全身的化疗同时配合细胞免疫疗法,降低毒副作用。目前质子放疗广泛应用在鼻咽癌的临床治疗。质子放疗与普通的X光的光子放疗不同,质子放疗主要有二大特点:一是可以有效的避免X光射线对癌部主要功能区的照射,并且在入射皮肤时几乎没有剂量的损失。二是质子射线具有布拉格峰,它可以精准的到达体内特定位置的肿瘤,在肿瘤部位实行大剂量爆破,能够有效的杀死癌细胞,肿瘤后方没有剂量,对后方的组织没有伤害。食疗治疗&鼻咽癌的食疗方一:猪肉蜜膏&&原料:半肥半瘦猪肉1000克,蜂蜜500克。&&做法:将猪肉洗净切成小块,加水适量,煮至猪肉熟烂,去渣后加入蜂蜜,连成蜜膏即可。&&用法:佐餐食用,每日食用3次,每次含咽10克。&&功效:具有滋阴生津,利咽润燥的功效。适用于鼻咽癌患者放疗时或放疗后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吞咽困难,咽干舌燥,声音嘶哑鼻咽癌的食疗方二:桂圆膏&&原料:桂圆肉120克,党参250克,沙参150克,蜂蜜适量。&&做法:将桂圆肉、党参、沙参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后,煎煮20分钟取*汁1次,加清水再煮,如此共取*汁3次。将3次所得*汁合并,用小火煎熬浓缩至黏稠如膏时,加入蜂蜜,煮沸即关火,冷却,装瓶即可。&&用法:用沸水冲化顿服。每日3次,每次50克,连食7-10日。&&功效:补气养血,生津润燥,清热养阴。适用于鼻咽癌患者日久体虚,或手术及放化疗后身体虚弱,白细胞减少者。鼻咽癌的食疗方三:金银花露&&原料:金银花50克(鲜品加倍),蜂蜜50克。&&制法:将金银花加清水2碗,加盖,小火煎煮取汁一碗,趁热加蜜,滚开后撤火,冷藏储存。&&用法:每次服2汤匙,每日2-3次。&&功效:疏风散热,和中润肺。用途:适用于鼻咽癌。&&鼻咽癌的食疗方四:桂圆疏果饮&&原料:桂圆肉、葡萄和藕适量。&&制法:将葡萄与藕分别榨汁,等量混合,桂圆肉温水洗净。&&用法:先口中细嚼桂圆肉,再饮葡萄汁与藕汁混合饮汁,顺便咽下桂圆肉,每日数次。&&功效:有助于改善放疗后的咽部干燥症状。&&鼻咽癌的食疗方五:生姜茶&&材料:鲜生姜500克,茶叶5克。&&制法:将鲜生姜在冷开水中浸泡30分钟,取出后切片或切碎,取汁,纱布过滤,装瓶贮存于冰箱备用。将茶叶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闷15分钟即可饮用。&&用法:当茶,频频饮用,一般可冲泡3-5次,每次可滴加3滴生姜汁,滴加后搅匀即可。&&功效:解毒散寒,止呕防癌。&
中医治疗优势/鼻咽癌
1、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手术治疗固然能切除癌肿,但还有残癌、或区域淋巴结转移、或血管中癌栓存在等,运用中医中約术后长期治疗,可以防止复发和转移;放疗、化疗治疗对消化道和造血系统有相当大的副作用,运用中医中約治疗既能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又能够加强放疗、化疗的效果,对于晚期鼻咽癌患者或不能手术和放疗、化疗的可以采用中医中約治疗。2、不影响劳动力。癌症患者在局部状况好转的同时,全身状况也得到改善。3、副作用小。中医中約治疗本着“稳中求进",以便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4、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治问题的,而中医由于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病情况分布/鼻咽癌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报道,全球有80%的鼻咽癌患者在中国。鼻咽癌的发病率以中国的南方较高,如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特别是广东的中部和西部的肇庆、佛山和广州地区更高。据报道,居住在广东省中部以及讲广东地方语的男性,其发病率为30/10万~50/10万。就中国而言,鼻咽癌的发病率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如最北方的发病率不高于2/10万~3/10万。鼻咽癌的发病年龄由20多岁开始,逐渐上升,45至60岁为最高峰。&
预防/鼻咽癌
鼻咽癌早期血清化验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卫生,避免病毒感染。 2、尽量避免有害烟雾吸人,如灯气,杀虫气雾剂等,并积极戒烟、戒酒。 3、有鼻咽疾病应及早就医诊治,如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口中吐出带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应及时作详细的鼻咽部的检查。 4、预防鼻咽癌的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5、注意口腔卫生,时常漱嘴。一年内避免拔牙。
6、饮食均衡,多食蔬菜、水果。
7、少食用咸、熏、烤、腌制品。
8、忌食辛辣刺激食物。
9、不宜进食过于干燥、粗糙食物。
10、经常口含话梅、橄榄、青梅、无花果等,可刺激唾液分泌,减轻干燥症状。
护理/鼻咽癌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1、一般护理(1)因病灶位于鼻腔的后上部,会因肿瘤阻塞鼻孔使病人不得不张口呼吸。所以口腔的水分蒸发很快,使病人口干唇裂;放疗后也会出现唾液减少。护理中要给病人多饮水,或口含、片和,以起到生津的作用。 (2)注意预防感冒、咽喉炎、。放疗后3年内不要拔牙、镶牙、补牙。如鼻、耳、眼及口腔发生感染应及时处理,如应用抗生素药水或用专门溶液冲洗等。 (3)注意保持生活环境卫生,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洁干燥。头颈部不要受日晒和寒风的刺激。 (4)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病人必须戒烟戒酒,不吃过冷、过硬和过热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5)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做好与疾病打持久战的准备,减少恐惧和紧张的情绪。按医嘱进行复查,配合治疗。 ct扫描诊断鼻咽癌2、饮食指导由于鼻咽癌患者受其疾病的影响,心理负担重,食欲差,抵抗力低,所以要指导家属鼓励患者进食,且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等。告诉患者戒烟酒、忌生冷和硬食、忌辛辣、忌食霉变食物。同时指导家属要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的进食环境,注意色香味,为患者提供可口的食品,为患者提供丰富的营养。 3、口腔卫生指导(1) 口腔保洁 告诉患者及家属口腔保洁的重要性。具体措施:晨起、睡前、饭后用软毛刷刷牙,饭前用清水或生理盐水漱口。告诉患者口干时用1%或用、、泡服。告诉患者及家属2~3 a 内不宜拔牙。以后如需拔牙,应向牙医提供放疗既往史,医生常规在拔牙前后3~7d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放射性骨髓炎的发生。 (2)张口训练 每日做最大幅度张口训练,再练习咀嚼、、微笑、屏气5~6 次/d, 5 ~15 min/次。可以咀嚼口香糖3~5次/d。练习伸舌、后缩、卷动等每日数次,并配合头向左右侧弯、旋转,动作宜缓慢,幅度不宜过大。告诉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继续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 4、保持局部皮肤的完整性告诉患者及家属,放疗结束后局部皮肤仍需保护至少1个月。指导家属用温水或软毛巾轻轻沾洗,禁用擦洗,忌用酒精、、、膏药等刺激。告诉患者禁止剃毛,宜用电剃须刀,防止损伤造成局部感染。嘱咐患者外出时防止日光直射,应予以遮挡。告诉患者及家属局部皮肤不要抓挠,可以轻轻拍打,以止痒。 鼻咽癌的眼部病变5、用药指导告诉患者及家属放疗期间随时与医生联系,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轻者可根据医嘱给予健胃、,症状重者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治疗。教会家属掌握WBC、RBC、PTL的正常值,放疗期间每周查血象一次,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停止放疗或遵医嘱给予升白治疗。 6、休息活动告诉患者及家属可根据体质恢复情况,参加适宜的活动。如练气功、散步以增强体质,使身体保持最佳状态。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同时注意多休息,不宜过度劳累,并保持乐观情绪。体质好的可参加轻工作和学习,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活动、锻炼机会。 7、复诊指导嘱咐患者要定期检查,一般前3年每2 ~3个月复查一次,如3 年内无复发,以后可延长至6个月复查一次。5 年未复发的可每年复查一次。如出现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来医院复查,以免延误病情。积极预防和防治感冒及头部感染,以免诱发。婚育育龄妇女要2 ~3年,待病情稳定,3年后再考虑婚育问题。&8.注意事项预防放射性龋齿:放疗前应定期清洁牙齿、拔除龋齿,放疗中需坚持餐后漱口,并使用含氟的牙膏刷牙。患者可先将牙膏涂抹在牙齿上,2~3分钟后再刷牙,以增加氟化物和牙齿的接触时间。保护放射区域皮肤:接受放射治疗的皮肤区域禁止抓挠,禁用肥皂等刺激性液体擦洗,禁止暴晒,患者最好穿宽大的棉质衣服,放射区域的画线要清晰,必要时请医生帮助添加。鼻腔冲洗:患者取坐位,上身微向前倾,用温盐水进行冲洗,以保持鼻腔清洁,减少感染,提高放射的敏感度。冲洗时不能用力过猛,并观察冲洗液的颜色,如有头痛或血性冲洗物,立即停止冲洗。功能锻炼:经常进行转颈运动、叩齿、鼓腮、微笑、张口等锻炼。口干的患者可以采用口含梨片的方法减轻不适;出现放射性咽炎的患者,三餐前和睡前含漱口炎合剂。加强营养:饮食宜清淡、高营养、易消化,少食多餐,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和环境整洁。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如胡萝卜、白萝卜、番茄、莲藕、柑橘、柠檬、山楂等。注意预防感冒、咽喉炎、中耳炎:放疗后3年内不要拔牙、镶牙、补牙。如鼻、耳、眼及口腔发生感染应及时处理,如应用抗生素药水或用专门溶液冲洗等。做好心理护理:让患者做好与疾病打持久战的准备,减少恐惧和紧张的情绪。按医嘱进行复查,配合治疗。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病人必须戒烟戒酒,不吃过冷、过硬和过热的食物。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注意保持生活环境卫生,室内空气应保持清洁干燥。头颈部不要受日晒和寒风的刺激。
预后/鼻咽癌
一、鼻咽癌的治愈率 鼻咽癌的自然病程各病人之间差异很大。从初发症状到死亡的自然病程从3个月到113个月不等。鼻咽癌以放射治疗为主。据国内外报道,放射治疗后5年生存率为8%~62%。随着放射治疗设备更新,放射治疗技术改进,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报告,1955年以前应用深度X射线治疗,5年生存率为8%,1983年5年生存率为54%。鼻咽癌放疗后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除了要改进放疗技术,提高放疗效果外,还要对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鼻咽癌病人机体方面的因素以及肿瘤与病人机体相互作用等因素进行研究。根据病人机体鼻咽癌的生物学特性,在治疗上从放疗、化疗、手术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和其他治疗方法上综合考虑,选择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提高疗效。二、生存率统计数字表明鼻咽癌疗后5年生存率&I~II期在60%以上,&III~IV期则只有20%~40%。国内目前各肿瘤中心首程治疗的患者中,&III~IV期患者都占了70%~80%。在晚期病变占优势的情况下,即便应用精确放疗技术也难以彻底解决。当今仍需通过防癌知识的普及、宣传和教育,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及患者对鼻咽癌警惕性和发病常识的认识。鼻咽癌不经任何治疗,自然生存期因人而异,平均为18.7月,Ⅳ期者自然生存时间为7~9个月。鼻咽癌放疗后的综合治疗五年生存率为50%,鼻咽癌预后与性别、年龄、肿瘤细胞的病理类型、分期、临床分型及放疗方式有关。鼻咽癌放疗后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关知识/鼻咽癌
鼻咽癌具有聚集性和遗传性: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粘膜的恶性肿瘤,鼻咽癌的发病原因与种族易感性(黄种人较白种人患病多)有关,在我国,南方广东等地区的患病几率要高于北方,这与鼻咽癌的聚集性有关,还与遗传因素、EBV病毒感染及环境因素等有关。
环境因素也是诱发鼻咽癌的一种原因,在广东调查发现,鼻咽癌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的微量元素镍的含量较低发区高,在鼻咽癌患者的头发中镍的含量亦较低发区高。
此外,鼻咽癌病人有种族及家族聚集现象,如居住在其他国家的中国南方人后代仍保持着较高的鼻咽癌发病率,这提示鼻咽癌可能是遗传性疾病。
鼻咽癌在早期会有出血症状,表现为吸鼻后痰中带血,鼻塞、耳鸣、听力减退等,而偏头痛是最为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早期头痛部位不固定间歇性,晚期则为持续性偏头痛,部位固定。
针对目前的患者情况,专家建议市民经常进行一些自我检查,经常用手触摸自己的颈部,正常情况下颈部淋巴结是触摸不到的,如果能触及到淋巴结就说明淋巴结肿大。另外,经常出现耳鼻喉炎症性疾病的患者更应该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因为炎症的慢性刺激也可能增加鼻咽癌的发病率。一旦发现可疑症状,必须在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 。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70次
参与编辑人数:8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54:46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鼻咽癌发病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