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太白是什么或是什么中山药的别名是什么?

脾虚构成的痰湿阻络脾失转运,使得体内津液停滞不前久而久之堆积过多而生湿,继而变成痰液因而患者频繁吐痰常见,除此外痰湿阻络还可使人体四肢无力转动脸色苍白,言语不利胸脘痞满。心脾两虚亦可构成人体面色无华失眠健忘,不思饮食导致四肢倦怠

?人体脾脏有问题,如何自检

舌头是脾之外候,心之窍通过不雅察看舌头可判断人体能否有“痰湿阻络”的情况。《灵枢经脉篇》曾有记载“肌肉软则舌痿”,意思为脾脏有问题脾失健运的人舌头多有萎缩状。

太白穴可防治各种脾虚效果好像山药薏米粥,燥湿健脾补脾养心,对脚气、痔疮、便秘等治疗皆有效果

治疗胃痛,可搭配中脘穴、足三里穴太白穴可推拿亦可艾灸。

太白穴还有双向调节作用

胃肠道疾病:推拿该穴可缓解腹泻,或撤废便秘

糖尿病:推拿太白穴可调控血糖程度,使高血糖程度下降低血糖程度升高。

补脾益肺:该穴可补益脾虚妀善“脾失水运”的情况,进而带动气机减轻肺部压力。

但是该穴比较脆弱推拿时候需要注意力度,不宜过大以微微感到胀痛感即鈳,可捶打不能过于用力。

}

  【别名】淮山、山药蛋、山薯

  【植物形态】多年生缠绕草本。根茎直立圆柱状,肉质肥厚长可达1米,直径2~7厘米外皮灰褐色,有多数须根质脆,断面皛色有粘性。茎右旋细长,常带紫色有纵沟纹。叶互生至中部以上对生,叶腋常有珠芽(零余子)叶片形状多变,三角状卵形至三角状广卵形通常3裂,基部戟状心形叶脉7~9条,基出花极小,单性异株穗状花序,雄花序直立花序轴多曲折,雌花序下垂;花被爿6背面被棕色毛,并散有紫褐色腺点雄花有雄蕊6枚。蒴果表面被白色粉状物种子具褐色翅。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生于向阳山坡林边或灌丛中常有栽培。主产河南、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須根用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药材性状】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厘米直径1.5~6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微酸,嚼之发粘光山药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厘米,直径1.5~3厘米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性味归经】性平,味甘归、、。

  【功效与作用】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澀精属补虚药下属分类的补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15~30克内服煎汤。用治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頻、虚热消渴等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治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试验结果表明,有促进骨折愈合降血糖,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消化系统功能等作用。

  【化学成分】含多巴胺、山药碱、槭素Ⅱ、豆固醇、胆甾醇、盐酸山药碱、麦角甾醇、奎宁酸、菜油甾醇、胆固醇、薯蓣皂苷元、尿囊素、菜油固醇、二十六酸、β-谷甾醇;另含游离氨基酸淀粉、鞣质、粘液质、糖蛋白、多酚氧化酶等成分。

  【使用禁忌】湿盛中满或有实邪、积滞者慎服

  【相关药方】①治脾胃虚弱,不思进饮食:山药、各30克0.7克。上三味捣罗为细末,煮白面糊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温米饮下。(《圣济总录》山芋丸)

  ②治湿热虚泻:屾药、等分饭丸,米饮服(《濒湖经验方》)

  ③治痰气喘急:山药捣烂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匀,顿热饮之(《简便单方》)

  ④治肿毒:山药、、糯米为一处,水浸研为泥敷肿处。(《普济方》)

  ⑤治冻疮:山药少许于新瓦上磨为泥,涂疮口上(《儒门事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药的别名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