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唑艾司唑仑片是什么药么

达拉木马_百度百科
达拉木马(英文名称:Dala horse、Dalecarlian Horse):公元17世纪前后,在原始森林密布的中部地区,人们大多以伐木为生。工人们一旦进入原始森林,常常是十天半个月,最多甚至要待半年时间。伐木工人思念孩子,就有人想到用木头刻一些小玩具,回家时可作为给孩子的礼物。被誉为“瑞典的象征”,是当地人馈赠外宾的常备礼品,也是各国游客选购的热门纪念品。
达拉木马历史溯源
达拉木马是一种起源于瑞典(Dalarna l?n)的纯手工打磨与绘制的小木马。其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纪。公元17世纪前后,每当冬季来临,瑞典的日照时间就越来越短,到了12月末,一天的日照可能只有6小时不到。寒冷的冰雪和较短的日照限制了人们其他的劳作,密布的瑞典达拉纳地区,人们多以伐木为生。一旦进入森林,常常要待到十天半个月,伐木工人思念孩子,就用木头雕刻成小玩具,来度过漫长的夜晚,回家时作为给礼物送给孩子。
之所以成为当时伐木工最好的模特,是因为在那个时期,伐木工人采下的原木要运到外面主要依靠马。为远行、驮货、干农活,瑞典几乎家家养马。所以马就成为伐木工及其家人最亲密的伙伴。当以产地命名的木马在全国流行后,跻身为与“”齐名的瑞典传统手工艺品。
17世纪20年代,达拉纳地区的一些人经常用木马当货币,来支付食宿费用。城镇的人们也乐于收藏这些手工制品,并根据大小、雕刻的精美程度进行估价,使达拉木马一度成为当地的货币替代品。[1]
达拉木马品种样式
传统的达拉木马为红底,马鞍由白、绿、黄和蓝等颜色手绘而成。最著名的手工工场位于的努斯奈斯地区(Nusn?s),每年这个地区卖出的达拉木马有260万欧元。霍尔斯特(Tomas Holst)做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木马,仅长3毫米,高3.7毫米。相比,最大的木马站立于达拉纳省的阿沃斯塔地区(Avesta),其高13米。[2]
这些木马完全是手工制造,工人们会发挥创造性,花纹的设计几乎是随心所欲的,所以每匹木马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为达拉马绘制花纹时,有的工人甚至把家人的名字设计成达拉木马的图案。最早由伐木工人雕刻的木马是没有颜色的。到了19世纪,人们开始把达拉马涂上红色作为房内的装饰品。至今,红色木马仍是达拉马最经典的品种。热爱森林的瑞典人相信,当树木被雕刻成达拉马后,它就被赋予了新的生命。[3]
达拉木马制作方法
第一步:描图;先将小木马轮廓按照尺寸描绘在相应的木块上。
第二步:切割;按照上画在木块上的小木马轮廓用电锯切割出小木马的雏形。
第三步:整型;用电锯镟削出木马颈部、背部及腹部的曲线。
第四步:打磨;木雕师傅用手工修正、打磨木马的外型,使其曲线滑顺。
第五步:浸漆;在木马的表面上第一层红漆。
第六步:修整;手工修正小木马表面的瑕疵后,再上第二道红漆。
第七步:彩绘;彩绘师最后在木马身上画上当地独特的传统花纹。20公分高的小木马是单一木料能够雕出的最大尺寸,超过20公分,就必须用几块木料拼接了。[4]
达拉木马民族象征
达拉木马的制作
真正让瑞典木马声名大振是在1939年纽约举行的上。当时,达拉纳地区的作坊为瑞典展区制作了一匹两米多高的大木马,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当时很多家报纸在当时都选用了瑞典木马的大幅照片来报道这次展会。[3]
被誉为“瑞典的象征”,是当地人馈赠外宾的常备礼品,也是各国游客选购的热门纪念品。
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商店、街边的纪念品店甚至超市,随处可买到大小不同、颜色多样的达拉木马。这些木马的价格非常昂贵,一般10厘米高左右的达拉马,要卖到200多瑞典克朗(瑞典克朗与人民币基本等价)。这不仅是因为达拉马是全手工制作,瑞典人为了维护这一品牌,也决不会降价出售。本是为儿童而制作的手工小玩具现已成了瑞典的一种国家象征物。
.theswedishwoodenhorse[引用日期]
.blogs.sweden[引用日期]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引用日期]
.swedishdesign[引用日期]你可以输入汉字、汉字的进行检索,也可以点击“部首检索”,通过部首和笔画进行检索。
部首:口部
拼音:zuò
注音:ㄗㄨㄛ
笔画:10笔
五笔:kwwf
郑码:joOB
四角号码: 68014
笔顺编号:
唑zuò有机化合物译音字。笔画数:10;部首:口;笔顺编号:
唑zuò【名】氮杂茂。一大类有机化合物的任何一个,这类化合物的特点是含有五元环,环中至少含两个杂原子,其中一个是氮原子。与吖嗪类一样,这类化合物也可以再分成若干个小类(如二唑类、三唑类、噻唑类)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备案编号:号
家长帮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 All Rights Reserved乙酰唑胺_百度百科
乙酰唑胺,用于治疗青光眼、心脏性水肿、脑水肿,亦用于癫痫小发作。
乙酰唑胺化学名称
N-(5-氨磺酰基-1,3,4-噻二唑-2-基)乙酰胺
乙酰唑胺分子结构式
乙酰唑胺分子式
C4H6N4O3S2
乙酰唑胺分子量
乙酰唑胺理化性质
本品为白色针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氨溶液,略溶于沸水,极微溶于水和乙醇,几乎不溶于氯仿和乙醚,MP 256-261℃(分解),MP 260-261℃。
乙酰唑胺药理学
本品为碳酸酐酶抑制剂。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胃黏膜、胰腺细胞、眼睫状体上皮细胞、红细胞和中枢神经细胞中均有碳酸酐酶的分布。该酶的主要功能是促进CO2和H2O结合为碳酸,并使碳酸再解离为H+与HCO3-。当碳酸酐酶的功能被抑制时,任何需要矿和大量而连续供应的功能活动均受到影响,如:①肾小管近曲小管内的碳酸酐酶被抑制,H+的产生减少,H+与Na+的交换减慢,Na+重吸收减少,Na+、H2O与重碳酸盐排出增加,因而产生利尿作用,排出碱性尿。但利尿作用很弱,且长期服用会导致耐受性的发生,故目前很少单独用于利尿,然而,它对于伴有水肿的子痫患者则有良好的利尿降压作用;②眼内各部组织(如睫状体、视网膜、晶体)均有碳酸酐酶的存在,患青光眼时,睫状体上皮内碳酸酐酶的活性增高,眼压上升。本品抑制睫状体上皮细胞内碳酸酐酶的活性,使眼压下降。
本品具有类似磺胺结构,口服吸收良好。服药后30分钟即能影响尿液的pH,1?1.5小时开始降低眼压,tmax为2?4小时,作用持续8?12小时。t1/2约为3?6小时。绝大部分药 以原形由肾小管分泌,服用量的80%在8?12小时内排出, 24小时可完全排尽。
乙酰唑胺适应症
用于治疗青光眼、心脏性水肿、脑水肿,亦用于癫痫小发作。
乙酰唑胺用法和用量
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乙酰唑胺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四肢及面部麻木感、嗜睡等,偶见激动、口渴、头痛、运动失调、耳鸣及胃肠道症状(恶心、食欲缺乏、消化不良长期使用,可致高氯血症性酸中毒、低钾血症;也有关于粒细胞减少、肾结石的报道。
乙酰唑胺禁忌症
禁用于:①对本品或其他碳酸酐酶抑制药、磺胺类药、噻嗪类利尿药过敏者;②肾上腺功能衰竭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艾迪生病);③酸中毒、肝腎功能不全及肝硬化者,特别是有肝性脑病患者;④有尿道结石、菌尿和膀腕手术者;⑤严重糖尿病者(本品可增高血糖和尿糖浓度)。
乙酰唑胺注意事项
(1)因具有磺胺类似结构,对磺胺过敏者也可对本品过敏。
(2)可引起肾脏并发症,如肾绞痛、结石症、磺胺尿结晶 等。为预防其发生,除按磺胺类药物预防原则外,尚需加服 钾盐、镁盐等。高钙尿患者应进低钙饮食。
(3)长期服用需同时加服钾盐,以防血钾过低。
(4)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不宜长期使用本品,以免造成眼压已经被控制的假象,而延误恰当的手术时机。
(5)前房积血引起的继发性青光眼要慎用本品,因本品会引起红细胞的镰状化变性,堵塞房角,使眼压更高。
(6)肺心病、心力衰竭、代谢性酸血症以及伴有低钾血症的水肿患者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均不宜用。
(7)可增高血糖和尿糖的浓度,故糖尿病患者慎用。
(8)使用本品6周以上要定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水和电解质平衡状态。
(9)可干扰以下检验结果:①血氨浓度、血清胆红素、尿 胆素原、血浆氯化物的浓度可增高,血钾浓度可降低;②在尿:蛋白测定中,由于尿碱化,可造成如溴酚蓝试验假阳性结果;③对尿17-羟类固醇测定,因干扰glenn-Neleon法的吸收,可产生假阳性结果。
乙酰唑胺药物相互作用
(1)口服本品和拉坦前列腺素滴眼有相加作用。
(2)在口服本品的同时服用等量或二倍量的碳酸氢钠,能够减轻患者的感觉异常和胃肠道症状,还能缓冲电解质失衡,减轻酸中毒和低钾血症的发生。
(3)幻本品与枸橼酸钾合用,不仅能控制眼压,而且能防止尿结石的发生和复发。
(4)与甘露醇或尿素联合应用,在增强降眼压作用的同时可增加尿量。
(5)与缩瞳药同时应用,可使本品作用增强(因本品使眼内压降低所致)。
(6)与促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合用,可导致严重低血钾,并造成骨质疏松。在与上述药物合用时,应注意监测血钾的浓度及心脏功能。
(7)与洋地黄苷类药物合用,可增加洋地黄的毒性,发生低钾血症。
(8)与抗糖尿病药(如胰岛素)联合应用,可减少低血糖反应,但因本品可造成高血糖和尿糖,故应调整剂量。
(9)本品不宜与排钾利尿药(如噻嗪类)合用,以免增加低钾血症的发生。
(10)本品可减少锂盐在近曲小管的重吸收,降低锂的血浓度。
(11)钙、碘及广谱抗生素可增强碳酸酐酶的活力而减弱本品的作用。
(12)本品与苯巴比妥、卡马西平或苯妥英联合应用,可使骨软化发病率上升。
(13)不宜与氯化铵合用,因氯化铵为酸性盐,可减弱本品的效力。
(14)勿与奎尼丁并用,因在碱性尿中增加奎尼丁在肾小管的再吸收量,使奎尼丁的血浓度增高,增强奎尼丁的毒性。
(15)本品使尿液碱化后,可使水杨酸类及呋喃妥因、诺氟沙星、巴比妥、磺胺等弱酸性药物排泄增多,影响疗效。
乙酰唑胺制剂
片剂:每片0.25。
乙酰唑胺药典介绍
【鉴别】 (1) 取本品约0.1g,滴加氢氧化钠试液溶解后,加水10ml,加酚酞指示液1滴,滴加稀盐酸至粉红色消失,加硝酸汞试液数滴,即生成白色沉淀。
(2) 取本品约0.2g,置试管中,加乙醇与硫酸各1ml,加热即发生乙酸乙酯的香气。
(3)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9图)一致。
【检查】酸度
取本品1.0g,加热水50ml,振摇,放冷,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4.0 ~6.0 。
碱性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1.0g,加10%氢氧化钠溶液5ml溶解后,溶液应澄清。
取本品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迅速放冷,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附录Ⅷ A),与标准氯化钠溶液7.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4%)。
取上述氯化物项下剩余的滤液25ml,依法检查(附录Ⅷ 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2.0ml 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4%) 。
取本品50mg,置100ml量瓶中,加水80ml,置80℃水浴中加热5分钟,振摇使乙酰唑胺溶解,放冷,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对照溶液。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Ⅴ D)测定,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43%无水醋酸钠溶液-甲醇-乙腈(95:2:3,用冰醋酸调节pH值至4.0±0.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板数按乙酰唑胺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取对照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主成分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再精密量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至主成分峰保留时间的2倍。供试品溶液的色谱图中如显示杂质峰,单个杂质峰峰面积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峰面积的0.5倍(0.5%),各杂质峰峰面积的和不得大于对照溶液主峰的峰面积(1.0%)。
取本品5.0g,用无水乙醇5ml湿润后,加水125ml与硝酸10ml,精密加入硝酸银滴定液(0.1mol/L)5ml,摇匀后,避光放置30分钟,经垂熔玻璃漏斗滤过,用水10ml洗涤容器及漏斗,合并滤液与洗液,加硫酸铁铵指示液5ml,用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滴定至终点,消耗硫氰酸铵滴定液(0.1mol/L)不得少于4.8ml。
取本品,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附录Ⅷ L)。
不得过0.1%(附录Ⅷ N)。
取本品0.50g,依法检查(附录Ⅷ H第三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2g,精密称定,加沸水400ml 搅拌使溶解,放冷,移置10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100ml 量瓶中,加1mol/L盐酸溶液10ml并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65nm 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按C4H6N4O3S2的吸收系数(E1% 1cm)为474计算,即得。
【类别】 碳酸酐酶抑制药。[1]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化学数据库-药品数据库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第17版,第581页
.用药参考[引用日期]
.《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第7页哌唑嗪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哌唑嗪,用于轻、。能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亦用于治疗心功能不全。
哌唑嗪哌唑嗪-介绍
[药品名]哌唑嗪
哌唑嗪结构式
哌唑嗪结构式图1
[别名]、Furasosin、HYPOVASE、MINIPRESS
[化学名]1-(4-氨基-6,7-二甲氧基-2-喹唑啉基)-4-(2-呋喃甲酰)哌嗪盐酸盐
[性状]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在乙醇中微溶,在水中几乎不溶。
哌唑嗪药理作用
本品为选择性突触后α1受体阻滞药,能同时扩张阻力血管和容量血管。对突触前α2
心力衰竭图
受体无明显作用,故不引起反射性心动过速及分泌增加等作用。本品能同时降低前、后负荷,这是用于治疗顽固性充血性的药理基础。本品对血脂代谢有良好影响,能降低LDL胆固醇和增加HDL胆固醇,对、血钾及糖代谢无不良作用,对哮喘发作有轻度缓解作用。
哌唑嗪药效学
本品为突触后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药,使周围血管扩张,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起降压作用。降压时很少发生反射性心动过速,因此对心排血量影响很小。本品能扩张动脉和,降低心脏的前负荷与后负荷,使舒张末期压下降,心功能改善,故可用于治疗心力衰竭。本品治疗心力衰竭起效快,1小时达高峰,持续6小时。本品对肾血流量与影响小。
哌唑嗪药动学
口服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50-85%,蛋白结合率高达97%。为2~3小时,心力衰竭时可长达6~8小时。本品口服后2小时起降压作用,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1~3小时,持续作用10小时。主要在肝内代谢,随与粪便排泄,尿中仅占6-10%,5-11%以原形排出,其余以代谢产物排出。心力衰竭时清除率比正常为慢。不能被透析清除。
哌唑嗪临床应用
盐酸哌唑嗪片
具有降压作用,扩张周围血管,主要扩张,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减低心
盐酸哌唑嗪片
脏前后负荷,松弛血管平滑肌,引起血管扩张,血压降低。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用法与用量口服:高血压,初量0.5mg/次,3次/日,4~6天后可每日递增0.5~lmg,视反应可渐增至1~2mg/次,3~4次/日。充血性心衰,初量0.5mg/日,渐增至4mg/日,分2~3次用药;常用维持量4~20mg/日,分3次服;极量:20mg/日。
哌唑嗪相互作用
1、与钙药同用,降压作用加强,剂量须适当调整。与其它或利尿药同用,也须同样注意。
2、与噻嗪类利尿药或β阻滞药合用,使降压作用加强而可能减轻,合用时应调节剂量以求每一种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可酌情减少本品用量,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以调整剂量。
3、与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同用,尤其与同用,可使本品的降压作用减弱。
4、与拟交感类药物同用,本品的降压作用减弱。
5、本药与以下药物合用时无不良副作用发生:;磺脲类降糖药:包括降糖灵、、、;镇静剂:包括、安定;;抗心律失常药:包括、、;止痛、退热及抗炎药:包括丙氧芬、、、。
6、本品与及等钙拮抗剂有相加作用,合用会使血压过度降低。
7、本品可提高的血药浓度。
8、类皮质激素(全身用),降低本品的抗高血压作用。
9、与抗精神病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增强其抗高血压作用,同时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危险。
哌唑嗪不良反应
1、首次应用时出现“首剂现象”:严重的(通常在首次给药后30~90分钟或与其它降压药合用时出现)、、头痛、心悸、出汗等。这是由于阻断内脏交感神经的活性使静脉扩张,回心血量显著减少所致,低钠饮食的患者较易发生,如果将首次剂量改为0.5mg,临睡前服用,可防止或减轻这种不良反应。首剂睡前服用,停用,避免剧烈体位改变可减轻“首剂现象”。随着继续用药,上述症状会消失或减轻。
2、:紧张、头晕、、倦睡、精神不振、抑郁、感觉异常、视力模糊,目眩可发生于体位由卧位变为立位时,缓慢起床可避免,在饮酒、长时间站立、运动或天气较热时也可出现。在首次服药或加量后第一日应避免驾车和危险的工作。
3、胃肠道:、呕吐、腹泻、腹部不适或疼痛等。
4、泌尿生殖系统:、搏起异常、尿频或失禁。
5、五官系统:鼻塞、鼻出血、结膜充血、巩膜发红、耳鸣及口干。
6、其他: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皮疹、瘙痒、出汗、关节痛及水肿(心功能不全者会因钠潴留伴水肿而致体重增加) 、抗核抗体阳性等。[1]
哌唑嗪注意事项
1、 剂量必须按个体化原则,以降低血压反应为准。
2、 对本品过敏、因或狭窄所致的肺水肿、高输出量性心衰患者。
3、孕妇、乳母和12岁以下儿童禁用。
4、 机械性梗阻如、二尖瓣狭窄、肺栓塞及缩窄性心包疾病所致充血性心衰患者不宜用。
5、 严重心脏病、精神病慎用。
6、 肾功能不全时应减小剂量,起始剂量1mg,每日2次为宜。肝病患者也相应减小剂量。
7、 首次给药后可出现“首剂现象”,加大剂量时也常发生类似情况,故首剂&1mg,且应睡前给药,用药后应密切观察。应逐渐增加剂量;停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以防血压突然降低或回升。 [2]
8、 在治疗心力衰竭时可以出现,早期是由于降压后反射性交感兴奋,后期是由于水钠潴留。前者可暂停给药或增加剂量,后者则宜暂停给药,改用其他血管扩张药。
9、 与其它合用时,降压作用加强,较易产生低血压,而水钠潴留可能减轻。合用时应调节剂量以求每一种药物的最小有效剂量。为避免这些副作用的产生可将减为1~2mg,每日3次。
10、 首次给药及以后加大剂量时,均建议在卧床时给药,不做快速起立动作,以免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反应。
11、 应注意服用本品后的现象,用药后不宜从事驾车及操作机器等工作。
12、 虽然本品降压作用强,且不良反应较少,但因有首剂现象,故提倡作为、及的替换药物应用,不提倡作为一线降压药应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胎儿畸形及其它副作用。在盐酸哌唑嗪的使用中,尚未发现对胎儿及新生儿有异常影响的报道。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哌唑嗪可以单独或与其它药物联合应用来控制期严重高血压。对哺乳期妇女未见不良反应。
哌唑嗪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对44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以β阻滞剂及盐酸哌唑嗪控制血压(持续治疗时间14周),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胎儿畸形及其他副作用。在盐酸哌唑嗪的使用中,尚未发现对胎儿及新生儿有异常影响的报道。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盐酸哌唑嗪可以单独或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来控制妊娠期严重高血压。对哺乳期妇女未见不良反应。
哌唑嗪老年患者用药
1、老年人对本品的降压作用敏感,应加注意。
2、本品有使老年人发生体温过低的可能性。
3、老年人肾功能降低时剂量需减小。
哌唑嗪儿童用药
7岁以下每次0.25mg,每日2~3次;7~12岁每次0.5mg,每日2~3次,按疗效调整剂量。药物过量本品过量发生低血压,甚至循环衰竭时,可让病人保持卧位促使血压和恢复正常。若无效则须补充血容量,必要时给予血管收缩药。治疗中应注意肾功能变化。本品不易经排出。
哌唑嗪生产单位
陕西中林医药有限公司
杭州康恩贝制药有限公司
信谊制药总厂
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奥硝唑_百度百科
用于治疗由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园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胞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O2噬织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所引起的多种感染性疾病。
奥硝唑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奥硝唑,其化学名为1-(3-氯-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化学结构式如下:
奥硝唑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的澄明液体。
奥硝唑适应症
1)腹部感染:胞膜炎、腹内脓肿、肝脓肿等;
2)盆腔感染: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或卵巢脓肿、盆腔软组织感染、嗜血杆菌阴道炎等;
3)口腔感染:、尖周炎、冠周炎、急性溃疡性龈炎等;
4)外科感染:伤口感染、表皮脓肿、褥疮溃疡感染、蜂窝组织炎、气性坏疽等;
5)脑部感染:脑膜炎、脑脓肿;
6)败血症、菌血症等严重等。
2.用于手术前预防感染和手术后厌氧菌感染的治疗。
3.治疗消化系统严重阿米巴虫病,如阿米巴痢疾、等。
[规格] 250ml:奥硝唑0.5g与2.25g
[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每瓶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用量如下:
1.术前术后预防用药:成人手术前1-2小时静滴1g奥硝唑,术后12小时静滴0.5g,术后24小时静滴0.5g。
2.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成人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静滴0.5g。
3.治疗严重阿米巴病: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0.5g,连用3-6天。
4.儿童剂量为每日20-30mg/Kg体重,每12小时静滴一次,滴注时间30分钟。
【规格】250ml:奥硝唑0.5g与氯化钠2.25g
奥硝唑注射液:5ml:0.5g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100ml:奥硝唑0.25g与氯化钠0.825g.
奥硝唑:100ml:奥硝唑0.5g与葡萄糖5g.
奥硝唑用法用量
静脉滴注,每瓶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用量如下:
1.术前术后预防用药:成人手术前1-2小时静滴1g奥硝唑,术后12小时静滴0.5g,术后24小时静滴0.5g。
2.治疗厌氧菌引起的感染:成人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静滴0.5g。
3.治疗严重阿米巴病:起始剂量为0.5-1g,然后每12小时0.5g,连用3-6天。
4.儿童剂量为每日20-30mg/Kg体重,每12小时静滴一次,滴注时间30分钟。
奥硝唑不良反应
本品通常具有良好的耐受性,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下列反应:
1.消化系统:包括轻度胃部不适、恶心、口腔异味等;
2.神经系统:包括头晕及困倦、眩晕、颤抖、四肢麻木、痉挛和精神错乱等;
3.过敏反应:如、瘙庠等;
4.其他:等。
奥硝唑禁忌
1.禁用于对硝基咪唑类药物过敏的患者;
2.禁用于脑和脊髓发生病变的患者,羊癫疯患者。
3.禁用于器官硬化症、造血功能低下、患者。
奥硝唑注意事项
1.肝损伤患者用药每次剂量与正常用量相同,使用药间隔时间要加倍,以免药物蓄积。
2.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神经症状反应即停药,并进一步观察治疗。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早期(妊娠前三个月)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儿童用药】儿童慎用。建议3岁以下儿童不用。
【老年用药】
1.同其它硝基咪唑类药物相比,本品对乙醛脱氢酶无抑制作用。
2.奥硝唑能抑制抗凝药华法林的代谢,使其半衰期延长,增强抗凝药的药效,当与华法林同用时,应注意观察并调整给药剂量。
【药物过量】未进行此项实验且无可靠参考文献。
【药理毒理】药理作用 本品为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其发挥抗微生物作用的机理可能是通过其分子中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与细胞成份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
毒理研究 重复给药毒性:大鼠连续2年给予本品剂量为400mg/Kg/日,未见对动物的寿命有影响,也未引起严重的功能或形态学的改变。犬连续1年给药,剂量为250mg/Kg/日时,出现,这些症状在硝基咪唑类衍生物的大鼠试验中均可见到。
遗传毒性 与其它硝基咪唑类药物类似,本品对多种细菌具有致突变作用,但是人淋巴细胞和小鼠显性致死试验表明,本品对哺乳类动物细胞染色体无影响。
生殖毒性 在所进行的大鼠、小鼠和家兔的高剂量研究中,对胎儿和围产期无明显影响。大鼠和小鼠给药剂量达400mg/Kg/日,家兔剂量达100mg/Kg/日,未见致畸作用。经口给药可抑制雄性大鼠的生殖能力,但是与其它的5-硝基咪唑化合物不同的是,本品不抑制精子的生成。目前尚无充分和严格对照的孕妇临床研究资料。由于动物生殖研究并不能完全预测药物对人的影响,所以只有当确实需要时才可以在怀孕期间使用本品。
致癌性 大鼠连续2年给药剂量达400mg/Kg/日时,未见本品有致癌性。
奥硝唑药代动力学
1.国内目前尚缺乏的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资料。
2.文献报道的奥硝唑药代动力学研究情况如下:
1)据《马丁代尔药典》第31版(1996年版)报道,奥硝唑容易经胃肠道吸收,1.5g单剂量口服用药在2小时内就达到约为30μg/ml的最大血浆浓度、24小时后降到9μg/ml,48小时降到2.5μg/ml。奥硝唑也经阴道吸收,据报道,局部使用500mg奥硝唑阴道栓剂后12小时,最大血浆浓度约为5μg/ml。
奥硝唑的血浆消除半衰期为14小时,小于15%,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包括。
奥硝唑在肝中代谢,在尿中主要以轭合物和代谢物排泄,少量在粪便中排泄。已报道单剂量口服本品后于5天消除量为85%,尿中63%,粪便中22%。在奥硝唑及其代谢物的消除中约占4.1%。
2)国外文献报道,健康志愿者30min静脉滴注1g奥硝唑,其半衰期t1/2为14.1±0.5h,MRT为19.4±0.6h,为50.6±2.1ml/min,Vss值为0.86±0.02L/Kg。在体内代谢有两个主要代谢物,M1(1-(3-氯-2-丙基)-2-羟甲基-5-硝基咪唑),M4(1-(3-羟基-2-羟丙基)-2-甲基-5-硝基咪唑),代谢产物M1、M4的浓度低于原形药物,代谢物M1、M4的活性也远低于奥硝唑,其Cmax分别为85±6,120±6ng/ml,t1/2分别为14.4±1.0、15.5±1.2h。由于药物的清除在肝脏中进行,肝病患者的清除率会降低26~48%,半衰期及MRT值会增加19~38%,故肝病患者给药间隔应延长,以避免药物蓄积。
1~42周的幼儿术前20min滴注奥硝唑20mg/Kg药代动力学特点与成人一致。
【贮藏】遮光,密闭,在凉暗处保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司唑仑片是什么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