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检查几项查

尿常规检查可及时发现早期尿毒症·南方日报数字报·南方报网
PC06版:清远观察
A01版 要闻
尿常规检查可及时发现早期尿毒症
&&&&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肾结石往往就容易这样引发。
&&&&上周六是世界肾脏日,为了提高市民对护肾保肾方面的认识,清远市人民医院举行了义诊,并现场接受市民的咨询和求助。本次肾脏日活动的口号是“捐献肾脏,延续生命”。&&&&“不予重视是导致肾病患者增多的重要原因。”清远市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薛志强告诉记者,由于尿毒症等肾病在发病初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不少患者往往会忽视了,而尿常规检查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等到肾病晚期再去治疗时,已是回天乏术。&&&&肾虚与肾病非指同一个“肾”&&&&薛主任告诉记者,在门诊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部分前来医院诊治“肾炎”或“肾衰”的患者,可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却显示完全正常。一问才知道,他们大多数是在看中医时,听大夫说“肾虚”,于是,他们就自认为得了“肾炎”或“肾衰”,并开始四处求医。&&&&那么,“肾虚”属不属于肾病的一种?“肾虚”和“肾炎”指的是同一个“肾”吗?“肾虚和肾炎、肾衰中的‘肾’是不同的,前者是从中医角度来说,而后者则是西医的说法。”薛主任解释,西医中所说的肾是老百姓俗语说的“腰子”,它和输尿管、膀胱、尿道一起构成了“泌尿系统”。专门负责水液的调节和排泄、清除毒素。所以,肾炎或肾衰时就会出现水肿或毒素的潴留(肌酐或尿素氮的升高)。&&&&而中医的“肾”,除了包括西医泌尿系统的肾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那就是生殖系统。也就是说,如果把泌尿系统的肾叫做“内肾”,那么,就可以把生殖系统的肾称为“外肾”。&&&&据了解,中医上说的肾虚,狭义上是指生殖功能(包括性功能)减退;广义上是指各种疾病到了比较严重时所导致的功能低下,这不仅是西医的肾炎肾衰,还包括心衰、哮喘、癌症、脑血管病的恢复期、严重的血液病等等。&&&&由此可见,中西医中对“肾”的说法各有不同,患者应该查清楚自身病情,才能有针对性地找准医生解决疾病困扰。但目前的情况是,由于肾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不少缺乏自我防护意识的患者并没有引起重视,病情一拖再拖,直到出现较严重的症状才前来就诊,但这时候只能维持病情的相对稳定,却已过了治愈或病情可控的阶段。&&&&尿常规检查并未引起重视&&&&目前,我国慢性肾脏病防治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尿毒症患者救治率低下。据薛主任透露,全国的尿毒症患者发病率约占十万分之一。而在清远,肾病患者的数量每年以10%—20%的速度增加。这段时间,因肾脏疾病在该院透析的病人达到170多人,床位也满了。“这跟个人的保健意识和环境恶化有很大关系。”薛主任分析道。&&&&据了解,目前治疗肾病主要有三种替代疗法:腹膜透析、血液透析和肾移植。透析治疗的费用相当昂贵,每年的费用最低在7万多元;相对昂贵的血透,费用可能达到10万元/年。&&&&如今肾脏病发病率很高,正常人群约6.1%—10%,社区发病率高达11%,而且早期可无症状,我国约有1亿患者,实际知道自己患病及进行治疗者很少,因此有很多病人未发现自己有肾脏病,直到发展严重时才发现,这时治疗已非常困难,甚至无力进行治疗,因为肾脏病的最终结果是肾功能衰竭,肾衰竭的治疗代价非常巨大,尤其在国内,多数肾衰竭得不到有效治疗,一位普通肾衰竭患者(也叫尿毒症)一年治疗费用约10万元人民币,因此很少能有人坚持治疗或进行肾移植。&&&&由于肾源不足,全国每年约有不足1/10的尿毒症患者能进行肾脏移植手术,而大多数患者只能在痛苦中挣扎,饱受疾病折磨。据悉,我国现在的尿毒症患者全国有150多万,每年还在以12—15万新增尿毒症患者的趋势上升。“其实,如果平时来做个尿常规检查,完全可以及时发现病情,但这也是被很多市民忽视的。”&&&&记者了解到,尿常规检查的费用一般是8—10元,但无论是体检中心的项目单,还是个人要求,都很少有自觉检查该项目的市民。“一方面是嫌麻烦,另一方面是觉得脏,而且有些市民讳疾忌医,觉得自己身体一直很好,没必要做这些无谓的检查,但如果一旦病情发作,神仙也回天乏术了。”在薛主任的临床病例中,遇到过很多因为前期忽视或拒绝做进一步检查,以致后期饱受疾病煎熬的患者,令他无奈的是,至今仍有不少就诊后的患者,知道了病情后,自感身体良好,没有坚持治疗导致最后疾病发作的。&&&&“怎样提高自我护肾的意识,最主要还是要学点基本的预防知识,有能力的话,每年做一次尿常规检查,及时排查疾病,最后还得听从医嘱,不要被刚开始无症状的情况所蒙骗了。”薛主任提醒市民,尿毒症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但如果不重视,最终的治疗费用往往让一个普通家庭一贫如洗,而“疾病带来的痛苦也让人生不如死”。因此,早预防早治疗才是硬道理。&&&&慢性肾病发病率达11%&&&&慢性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其“高发病率、低知晓率”往往被人忽视。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高达11%,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而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才能为广大肾病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机,延缓肾脏衰退进程;对于得了肾病、尤其是尿毒症的患者,更应珍惜保护自己的残余肾功能,配合医生进行积极治疗。&&&&首先要控制饮食,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饮食的酸碱平衡对于肾病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非常重要。饮食方面要多吃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的食品,少吃肉类,多吃蔬菜,这样才能迅速排除体内酸毒,澄清尿液酸毒,从而真正保护肾脏。同时要远离烟、酒。&&&&其次是参加有氧运动,适当锻炼身体,在阳光下多做运动多出汗,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的酸性物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另外还要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肾病的发生。生活要规律,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无规律生活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容易患糖尿病。最后,薛主任提醒,肾病患者应禁房事,即使治愈后仍禁半年至一年,如对具体情况不清楚,一定要及时询问医生且遵医嘱。&&&&■链接&&&&这些习惯很伤肾&&&&1、乱服药物,用药过多。长期使用肾毒性药物容易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这些药物包括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还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抗菌素等,如扑热息痛等。&&&&2、滥服止痛药。长期服用混合性的止痛药,人体的血流速度会被迫降低,将严重影响肾脏的功能。&&&&3、吃海鲜,喝啤酒。吃大量的高蛋白饮食,如大鱼大肉等,会产生过多的尿酸和尿素氮等代谢废物,加重肾脏排泄负担。大量饮酒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这些习惯同时可引起高血脂等代谢疾病,引发肾脏疾病。如果已患肾病,又无限制大量喝啤酒,会使尿酸沉积,导致肾小管阻塞,造成肾脏衰竭。&&&&4、不爱喝水。平时多喝水,能帮助人体将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降低有毒物质在肾脏中的浓度,避免肾脏受损。但已患有肾病,且尿量较少,却要限制饮水。&&&&5、常喝碳酸饮料。汽水、可乐等碳酸饮料或咖啡等饮品中含有咖啡因,往往导致血压上升,而血压过高则会伤肾。此外,这些饮料中所含的成分也可能给肾脏带来伤害。&&&&6、吃得太咸。摄入的盐分太多,肾脏负担会加重,盐中的钠又会导致人体水分不易排出,进一步加重肾脏的负担,导致肾脏功能的衰退。&&&&7、压力太大。压力太大会造成失眠,精神紧张,从而造成血压升高,间接影响肾脏的正常运转,长期下去会伤害到肾脏。&&&&8、吃含钾高的果蔬。对于有慢性肾功能障碍的人来说,如果经常吃含高钾成分的果蔬,也会加重肾脏的负担,对肾的伤害很大。含钾丰富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药、毛豆、苋菜、大葱等蔬菜中含钾也比较丰富。&&&&9、熬夜。长期熬夜、工作压力大、爱喝浓茶和咖啡,很容易出现肾功能问题。而饮食习惯偏咸,会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血液不能维持正常流量,诱发肾病。如果长时间不喝水,尿量会减少,尿液中携带的废物和毒素的浓度就会增加,容易引发肾结石、肾积水等。&&&&10、经常憋尿。尿液在膀胱里时间长了会繁殖细菌,细菌经输尿管逆行到肾,导致尿路感染和肾盂肾炎。一旦反复发作,能引发慢性感染,不易治愈。&&&&11、常喝浓茶。浓茶含较高的氟,而肾脏是氟的主要排泄器官,当机体摄入氟超过肾的排泄能力时,氟在体内蓄积,肾脏含氟量明显增多。肾脏滞留过量的氟能引起动物肾脏皮质与髓质肾小管损害。
document.write('');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 >
尿常规检查具体做什么
尿液常规分析是经常要做的一项常规检查。医院大多数都用尿液分析仪检测分析,检测项目有10项、11项或12项3种,并且报告的格式、形式也不统一,既有&+&(阳性)、&-&(阴性),又有数字,检验项目的单位也不一样。那么到底该怎么阅读尿检报告呢?通常尿常规项目大致可分为四大类:肾病类、糖尿病类、泌尿感染类以及其他疾病类。
糖尿病类项目尿酸碱度(PH)、蛋白、密度、糖(GLU)和酮体(KET)。
这些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诊断相关并发症和机体一些器官是否受到损害,如是否出现酮血症等。正常情况下,尿糖和酮体为阴性。糖尿病患者通常会伴有酮体的出现,严重者可出现尿糖通常&+++~++++&未明确此病可检查空腹血糖以帮助确诊,同时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以进一步治疗。
肾病类项目尿酸碱度(PH)、密度(SG)、隐血或红细胞(BLD、ERY)、蛋白质(PRO)和颜色(COL)。正常参考值分别为:4.6~8.0、1.005~1.030,阳性、阴性,淡黄色至深黄色。
这些指标的改变可能提示有肾功能损害。建议就诊前最好不用抗生素,以防造成肾脏的损伤。
泌尿感染类项目
白细胞(WBC)、隐血或红细胞、亚硝酸盐(NIT)、颜色和浊度(TUR)。当泌尿系统受到细菌感染时,尿中往往出现白细胞和红细胞,尿液颜色或浊度也发生改变,亚硝酸盐有时也会为阳性。化学检测尿白细胞和隐血或红细胞只起过筛作用,临床诊断以镜检结果为准。
目前女性的感染几率要高于男性,这和女性的生理结构有关(女性的尿道较短且临近生殖系统),尿路感染的诱因包括:着凉、上火、不洁的性生活等都可造成其感染,通常患者可选用左氧氟沙星类、阿奇霉素类药物治疗。如效果不佳可选择做尿液细菌培养并及时到大医院泌尿外科就诊。
尿液常规分析化验单上一些项目后面出现&+&或&+++&&&或数字,表明程度不同,这在医学上叫阳性结果;相反,&-&就称阴性结果。在阅读报告时,要客观地分析报告,因为有许多干扰因素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饮食因素、尿液中的一些干扰物等。当尿常规检查出现异常时,请不要太紧张和忧虑;同样,当出现和临床表现不一致的检验结果时,也不要盲目乐观。一定要配合临床医生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分析,以免延误疾病的诊断。
上一篇: 下一篇:
扩展阅读:
本文地址:
[ 老年人 ]栏目最多关注
您可能会喜欢看:关于尿常规结晶检查的专题
临床上,发现不少肾病患者没有一点症状,等到发现的时候,常常是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严重疾病。因此,建议普通人群每年体检时,至少不要漏检血肌酐和尿常规,仅凭这两项检查就能发现80%-90%肾...
尿常规结晶检查热门问答
Copyright?200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玖玖叁玖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备号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2016辣妈年会
检查时要求
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项目之一,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对于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身体其他脏器影响尿液改变的疾病如糖尿病、血液病、肝胆疾患、流行性出血热等的诊断,也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尿液的化验检查还可以反映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通过此项检查可以判断相应的病征。
1、尿液颜色 ,正常范围:淡黄色。
2、尿透明度 ,正常范围:清
3、尿酸硷度(尿pH值) ,正常范围:一般为酸性
4、尿酸硷度(尿pH值) ,正常范围:一般为酸性
5、红细胞正常范围:男:0,女:0-2(高倍视野);白细胞正常范围:男:0-3,女:0-5(高倍视野);颗粒管型
,正常范围:无;透明管型,正常范围:无或偶见
6、蛋白 ,正常范围:阴性;糖 ,正常范围:阴性;酮体 ,正常范围:阴性;尿胆元 ,1:20以下(定性);&8毫克%(定量);胆红素 ,正常范围:阴性。
异常结果:
1、尿液颜色 ,红色为血尿:急性膀胱炎、泌尿道结石、肿瘤、肾结核乳白色(乳糜尿)、血丝虫病、泌尿道化脓性感染。深黄色或红茶样:。
2、尿透明度 ,混浊:有大量结晶、血液、脓液及乳糜尿时。
3、尿酸硷度(尿pH值) ,了解尿液的酸硷度,对诊断某些肾脏或代谢性疾病可提供重要线索。
4、尿比重 ,在病理状态时,尿比重的增减主要根据肾脏的浓缩功能而定。 比重低见于慢性肾炎,尿崩症。
5、显微镜检查:红细胞,增多:泌尿系统结石、肾盂肾炎、肾炎、结核、急性膀胱炎、泌尿系统肿瘤。白细胞
:增多:泌尿系统感染、结核。颗粒管型
,持续多量出现于急、慢性肾炎。透明管型,
肾炎、肾盂肾炎、发热性疾病有时少量出现。
6、化学检查:蛋白 ,阳性:肾炎、慢性肾炎;泌尿系统感染、高热、肾结核。糖 ,阳性:糖尿病。酮体 ,阳性:过度饥饿,严重糖尿病。尿胆元 ,大于正常见于肝炎,肝癌等引起的黄疸及。胆红素 ,阳性:阻塞性黄疸。需要检查的人群: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
不合宜人群: 一般无不适合人群。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一天晚上九点以后不要进食,可喝水,检查当天早上起床后不吃东西也不喝水,便于检查准确。
检查时要求
1、留尿液标本时预先选好能装20毫升以上的广口玻璃瓶,用前一定要洗干净。
2、最好留取早上第一次尿标本送检。取尿时,最好先尿出一些再取。
3、女性患者在经期一般不宜取尿做检查。
医生收集患者的尿液,通过检验科对尿液的分离检查,测定尿液各种成分的量是否超标,检查时医生小心操作,以免出错。此项检查需要到完善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素质高的专家,确保检查结果科学准确。
孕13周检查尿常规酮体显示,严重吗
孕期伴侣微信公众号
客户端下载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本文导读:尿常规检查是所有检查项目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查,通过尿液我们可以检测出是否有疾病隐患的存在。下面小编就分析一下尿常规检查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前列腺介绍
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之一。虽然它不是一种直接威胁生命的疾病,但严重影响患者…
  尿常规注意事项
  1、尿常规检查时,留取尿液不少于10毫升。
  2、一般要求留取尿标本时应避开,以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液中,影响检查结果。
  3、最好留取中段尿。
  有很多肾病病人曾问,为什么在尿常规检查中要有意识的留取中段尿液?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
  4、留取尿液应使用清洁干燥的容器,即提供的一次性尿杯和尿试管。
  5、所留尿液应尽快送实验室检查,因为时间过长会有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所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注意收集尿液标本的正确规范,是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的关键。
  尿常规镜检注意事项
  1、尿标本必须新鲜,否则停放几小时后,红细胞可破坏、白细胞可破坏而脓尿消失。
  2、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要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如尿沉渣中有大量多角形上皮细胞,则可能已混进白带,宜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
  3、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4、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儿童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收集尿液应该使用清洁的容器,专业的机构都会提供。留置尿量一般在20ml左右,以晨起第一次尿为宜,最好在30-60分钟内送检。女孩在留尿时要首先清洁会,不要与大便相混,而且应避开月经期,以免其他分泌物混入。
  孕妇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尿常规检查是医院中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是反映身体状况的基本指标之一。尿常规检查是孕妇产前检查的项目之一,孕妇尿常规检查应注意哪些事项?现将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说明如下,请准妈妈与其他将要进行尿常规检查的患者朋友加以注意:
  1、尿标本必须新鲜:尿液停放几小时后,白细胞即可破坏而脓尿消失,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管型破坏,细胞溶解等问题出现,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尿标本必须清洁:女性应避开经期,清洗外阴,勿混进白带和血液;患者不要混入液等。按排尿的先后次序,可将尿液分为前段、中段、后段。因前段尿和后段尿容易被污染,因此,做尿常规和尿细菌学检查时,一般都留取中段尿。应使用清洁容器装取尿液,如医院提供的清洁尿杯。若尿液被白带等污染,必须留取清洁尿标本重检。
  3、送检尿量一般不少于10ml(至少达到一半尿杯的量)。
  4、尿路感染者脓尿常呈间歇性,故宜多次反复检查才能下结论。
  5、在使用抗菌药物后,可影响检查的准确性。
  孕妇尿常规检查是从确定怀孕开始直至分娩期间应进行的一项常规体检项目,即每位孕妇在怀孕期间都要进行大约9-13次尿常规检查。然而在检验科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准妈妈并不清楚怎样正确地留取尿液标本进行检查。在做尿常规检查时,收集尿液标本一定要正确规范,才能保证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无误。
  收集尿液的时间:任何时间排出尿都可以做常规化验检查。一般肾病病人为观察前后结果则规定一律采用清晨起床第一次尿液送检。
(责任编辑:陈碧玲)
体检热门文章
您还可能喜欢
医院排行榜
一周热文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尿常规检查几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