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有用吗用什么润滑

小儿推拿资料
以下为看张寄岗老师小儿推拿视频后整理的小儿推拿资料,仅供爱好者交流,不保证资料有效性和完整性。
第一集内容简介如下:
1.& 小儿推拿起源于唐代,盛行于明清,著名书籍为1601年《保婴神术》
2.& 小儿推拿在青岛有三个流派。
中医院派,代表人物:李德修,特点:取独穴治疗,时间长
青医派,代表人物:张汉臣,特点:取穴多
盲校,& 代表人物:张席珍,特点:认为推拿次数不在多,而在于比例。
3.小孩生理特点:
a,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因而阴阳之气相对不足;
b,生机旺盛,发育迅速;
c,五脏两有余,三不足,心肝常有余,脾肺肾常不足。
第二集内容简介如下 :
小儿生理特点:
3岁以前小儿是纯阳之体,生机旺,需求物质多,易脾弱。
5.&& 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易伤阴伤阳,易转化。
6.&& 阴常不足,阳常有余,易生热。
小儿病理特点:
&&易感邪气,易于传变。
&&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无七情之害
儿科四诊:
望神色。正常:两目有神,精神振作,表情活泼,面色润泽,呼吸调匀。
望面部气色:额主心,鼻主脾,下颌主肾,左腮主肝,右腮主肺,上眼睑主脾,下眼脸主胃,目内眦主大肠,目外眦主小肠。
心肝脾肺肾,红青黄白黑,五色对五脏
望苗窍():
目:肝开窍于眼。
眼红,眼屎多,肝有郁火;
目内汪汪如水样,麻疹先照,肝在眼为泪;
目赤肿痛,为火眼;
目直视如怒,为惊风;
目白精出现蓝斑,为虫积;
睡时露睛,为脾虚;
目内眦红,大肠热;
目外眦红,小肠热
鼻:黄为脾虚,脾湿;红为脾燥;青为肝和脾;鼻孔干燥为肺热肺燥;鼻流清涕为风寒,黄涕为风热;鼻出血量多色深红为热,量少色淡红为气虚。
口唇:脾胃开窍于口唇,唇色淡为气虚,色红为脾胃火盛,干裂为阴虚火盛。
耳& :正常耳朵为:耳壳敦厚,润泽,轮廓清楚;不正常的萎黄。
以耳垂为中心慢肿为腮腺炎;
耳内流浓为中耳炎;
小便:色赤为热,色淡为寒;
小鸡鸡:松弛为热,发紧为寒;
舌:& 舌体胖大,有齿痕为气阳虚;
小儿吐舌,玩舌为心脾积热;
黄腻苔为湿热痰热;
白腻苔为寒湿;
地图舌为阴虚;
光苔为阴虚热盛。
舌质淡为气血虚,
红赤为火热湿盛,
暗紫为淤血气滞,
黑为中毒。
二.闻诊(闻分为听和嗅)
正常哭:饿哭为声音绵长;热哭为扬手掷足,不欲衣被;冷哭为蜷缩就暧,喜偎母怀;痛哭尖锐,惊哭尖嚎。
上半夜啼哭:阳不入阴,实证;
下半夜哭:& 阴虚
第四集内容如下
咳声重浊,但流清涕,多为风寒外感;
咳声轻扬,伴流浊涕,为风热咳嗽;
咳声嘶哑高亢,为燥咳;
咳声气短,声短,为肺肾两虚;
咳声连绵,昼轻夜重,伴鸡鸣样吸气性回声为百日咳;
咳嗽伴呕吐,为胃咳。
呼吸气粗,急促为热,为实;
呼吸气微,气短,为虚为寒;
呼多吸少,为肾虚不纳。
嗅口中气味
气臭秽,多因胃热;
口气酸苦,多因食积,亦现肝旺;
口气腥臭,多因血症(口腔,牙龈出色)
五脏之味外泄,即是哪脏病。
嗅大便气味
臭味不显,多因虚寒;
酸腐或臭如败卵,多因伤食;
粘腻臭秽,多因湿热。
嗅汗,看痰
汗液热臭,为湿热熏蒸;
汗液无味,为阴阳失调;
痰液热臭,为热症;
痰液清稀无味,为寒症。
问诊(问寒热,饮食,睡眠,二便)
恶寒,发热,无汗,为外感风寒;
但寒无热,只是发冷,为阳虚生外寒;
但热无寒,光热不冷,为阳盛;
五心烦热为阴虚;
发热,有汗,恶风,为外感风热;
晨起发热,午后即解,为气虚;
发热伴脘腹胀满,为食积;
发热伴排便不畅,为便秘;
发热伴进食即吐,为胃炎热盛。
10.&& 自汗(一动就流汗),为阳虚;
11.&& 盗汗(睡觉时流汗),为阴虚。
大便干为热,稀为寒湿;
拉肚子昼重夜轻,热盛;
大便色淡,质稀,味淡,为寒泻;
大便色青绿,为惊泻;
便中带血,为肠病,多因湿热;
小便短赤黄为热;
小便清长无味为虚为寒。
不思饮食(不愿喝水,不愿吃饭),原因为脾;
伴腹胀呕吐,多因饮食停积;
平时不吃,睡时眯眯糊糊吃,多因热湿,阴虚;
吃了一会就饿,胃热;
异嗜食物,多因疳积;
渴喜冷饮,为热;
不欲饮,为湿盛。
能睡,多睡,睡不够为阴盛;
睡中磨牙,为虫积或肾虚;
辗转反侧为热盛阳虚。
切诊(脉诊):浮沉迟数滑弦
第五集与第六集前半部分& 讲手法
1. 修剪指甲;
2. 选用介汁:滑石粉,香油,葱姜水,凉水
滑石粉作用是润滑
香油清凉润肺
葱姜水解表散寒
3.操作注意: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
手到,眼到,意到,气到
直推;分推(向两边);合推(向中间);运推(穴相连,有运输之意);刮推(指锋刮皮);搓推;拿捏;按;揉;捣(用关节敲);掐法;捻法(与捻线相似);擅法(如电触);分筋法(如弹弦);提捏法;捏脊法(姆指推食指向上捏,或食指推姆指向下捏)
第六集后半部分与七八九十集讲穴位
2.分推太阴太阳
3. 掐天庭至承浆(共七穴:天庭,眉心,山锋,延年,准头,人中,承浆)
4. 揉两耳摇头
&以上四手法功效:宁心安神(手法轻点,去掉摇头),开窍醒神(手法重一点),可治疗、头晕、头疼、精神烦乱、燥拢不安、睡不宁
5、揉左太阴右太阳
&& 功效:解表,发汗,固表止汗
左太阴治女孩外感发热,无汗,男孩汗出过多;右太阳主治男孩外感,女孩汗出过多
揉百会,镇惊,升阳,主治先天不足,神气怯弱,善惊,易恐,遗尿,泄泻,脱肛,体温不足等虚寒症。
搓擦百会,滋阴,潜阳,主治发热,盗汗,便秘,小便骚赤,五心烦热等一切热症
7.& 脾经:位于姆指桡侧,从指尖推向指根为补,反之为清。
功效:补能健脾,益气,壮气血;清能利湿,泄热,除燥。
补主治:不思饮食,面黄肌瘦,呕逆,四肢不温,大便溏稀,睡喜伏卧,脾虚肝旺,慢惊,睡觉露睛,眼睑浮肿,皮肤有出血点(肌衄),唇淡,脘腹胀满
清主治:脾火,脾燥,大便干结,湿热泻,食积腹胀,热痰咳嗽
8、胃经:大鱼际赤白肉际处,一般只清不补,胃以降为顺
清:由腕推至姆指根,主治:呕吐,食积不消,脘胀,吃了就饿
特殊情况可补:胃中无火,朝食幕吐,完谷不化。
9、板门穴:姆指根下平肉处,用揉法
&& 功效:止呕,降逆;主治:上吐下泻
10、肝经:食指指面。指根推向指尖为清肝或平肝。一般只清不补
功效:平肝息风,解热镇惊,除肝於,去烦燥
主治:一切外感,一切发热急慢惊风,呕逆,肝旺脾虚,肝阴不足,肝血不足,便秘,目疾,视物不清,咳逆(肝火见病),毛发枯槁(发为血之余),小儿多动,抽动
见肝之病,必先健脾
11、心经:中指指面,从指根到指尖为清,一般只清不补
主治:心火上炎,口舌生疮,贫血,小便短赤,泄泻等一切热症
12、肺经:无名指指面,指根推向指尖为清,反之为补
功效:清能解表,宣肺,泄热;补能补肺,益气
主治:清治一切外感 ,咳嗽,痰多,便秘,小便不利;
补治表虚内外不固,易感,汗出过多,延年咳嗽(咳嗽时间长,一般以补脾代之)
13、肾经:小指指面,指尖推向指根为补肾阴,反之为补肾阳
功效:补肾阴,治五脏六腑之热;补肾阳治五脏六腑之寒
主治:一切寒热症
14、小天心:腕横纹上,大小鱼际交汇处
功效:揉能安神定惊,主治睡卧不宁之慢惊;捣能清热明目,主治眼疾;掐能通窍散於,主治急惊,开窍醒神
15、肝顶:食指尖端,操作: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功效:平肝,降逆,
主治:呕吐,急慢惊风,肝火过旺所致热症
16. 分阴阳 :小天心两侧,尺侧为阴,桡侧为阳
功效:平衡阴阳,调和五脏;主治:一切寒热症
合阴阳:合推之;功效:平痰化结,痰涎痈盛
分阳加合阴阳等于化寒咳
分阴加合阴阳等于化热咳
17、内八卦:手掌心外三分之二圆,从乾宫顺时针运至兑宫为顺运,从艮宫逆时针运至震宫为逆运内八卦;
顺运功效:通一身之气血,开脏腑之闭结,治寒症;
逆运功效:降胃气,进饮食,治热症
18、四横纹:指和掌相接横纹处,搓推法;
功效:调和气血,退热,消胀,散於
主治:疳积,瘦弱,不思饮食,脚软,不能站立,气促胸闷,健脾益气
19、四缝穴:四横纹上一横纹;操作:三棱针挑刺,以出血为度,一周只能挑一次。
功效:除湿健脾; 主治:疳积
20、小横纹:小指掌横纹下面;操作:揉;
功效:开胸,利隔,化痰,止咳;
主治:痰涎痈盛及一切呼吸系统疾病
21、内劳宫(水底捞月):掌心三四掌骨歧缝间
功效:顺揉为清热,逆揉为解表
22、大肠经:食指桡侧,指端推向指尖为清
功效:调理胃肠功能,主治虚寒泻,脱缸,慢性消化不良,延年咳嗽(肺与大肠相表里)
主治:实热,湿热,便秘,泻痢,便血,治疗热性咳嗽
23、小肠经:小指尺侧,从指根推至指端为清小肠
功效:利尿,止泻;主治:小便短赤,各种泻痢,泻心火,心火上逆所致口舌生疮等;
反推为固膀胱,治虚寒性遗尿。
24、天门入虎口:姆指内侧入虎口
功效:顺气,和血,祛痰止咳;主治:口噤不开,胸满,寒喘气吼
反推功效:固表止汗:主治:汗出过多。
25、三关:腕至肘,桡侧
推上三关:大补,大热之功,培元气,熏蒸取汗
推下三关:大寒,大凉,培补元阴,清热,泄火
26、退六腑:前臂尺侧,肘至腕;
功效:清六腑之热,泄五脏之火;主治:一切热症。
临床运用:关3腑1为热性,腑3关1为凉性,推三关退六腑次数相同为温性
27、天河水:前臂正中,由腕推到肘为清;反之为取水
清功效:解表,退热,治一切寒症
取功效:治一切热症
28、总筋:腕横纹中点
功效:清热散结;主治:口疮,流口水,潮热
配阳池,用针点刺退高热
29、内关:手掌腕横纹上两寸
功效:开胸利隔,行气活血
主治:咳喘,寒喘气吼,头痛
配鱼腰,治头痛立竿见影;配天突,治寒喘
30、二马:位于四五掌骨指根歧缝间
功效:温补下元,补命门真火
主治:下元虚寒性遗尿,脱缸,善惊,易恐,惊吓伤阳发热
31、外劳宫:手背三四掌骨歧缝间
功效:温中散寒,解表
主治:脾胃虚寒性泄泻,厌食,腹痛,脱缸,面黄肌瘦,四肢青冷,外感发热
32、一窝风:手背腕横纹中点凹陷处,正对总筋
功效:解表散寒,温中散寒
主治:一切外感 ,表症,及脾胃虚寒;配外劳宫加强作用
33、阳池:一窝风上寸许
功效:清脑降逆
主治:头晕,头痛等头部疾患
34、二扇门:中指关节突起两侧凹陷处
功效:解表,发汗
主治:一切外感表症
35、威灵位于二三掌骨歧缝末端,精灵位于四五掌骨歧缝末端
功效:开窍醒神(拿),和血散结(揉)
拿主治:急惊风,寒喘,咳嗽;揉主治:散结
36、外八卦:位于手背
功效:通一身之气血,开脏腑之闭结,治寒,治虚
主治:六腑之寒,兼治五脏,既能固表又能解表,汗出过多,易外感
37、端正:中指甲根角桡侧为左端正,右侧为右端正
功效:左升右降
主治:左治泻,痢,脱缸,脏器下垂
右降逆呕吐,食积,鼻出血咳嗽
38、天突,俞府,膻中:操作用食中姆指点颤天突俞府,然后用掌根向下摩 膻中
功效:宽胸,顺气,降痰,定喘
主治:一切呼吸系统疾患。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常见手法介绍(周淳提供)
注册时间:-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常见手法介绍(周淳提供)
&&&周尔晋老先生,安徽安庆人,离休干部,现年82岁。他是“人体X形平衡法”的创始人,誉为“火柴棒医生”,著有“人体X形平衡法”系列著作。40多年来一直坚持为群众解除病痛“不收钱、不收礼”原则,倡导家庭保健,在X形法的基础上,在长期的实践中,又吸收历代小儿推拿法的精华,简化了推拿的手法,形成了“周尔晋小儿推拿术”,具有用穴少、简单易学、效果显著和无副作用的特点。为让深圳的朋友多了解这种方法,本人邀请周老的传人周淳先生将资料整理,提供给大家学习参考。一、头部按摩四法&开天门: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发际,用于头痛、发热、感冒等。推坎宫:两手拇指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适用于外感发热,多与开天门、揉太阳合用,也适用于眼疾。揉太阳:眉梢后凹陷处即太阳穴,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揉高骨: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下凹陷中,用于头痛、感冒、惊风、烦躁不安,多与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
注册时间:-
注册时间:-
手穴:X形法中讲的上、下、左、右、中,也即是心、肾、肺、肝、脾。周尔晋老人大刀阔斧,将小儿推拿法加以简化,精化,通俗化,大众化,深化,即以小儿左手的脾、肝、心、肺、肾为基础,去掉一些繁琐难记认的穴位,普遍用之于常见病与多发病。更可贵的是用之于疑难病甚至是白血病。
注册时间:-
二、周尔晋小儿推拿术的手法介绍&&&&小儿百脉汇集于掌,适宜于5岁以下小儿的推拿法有多个版本,而以周老的最为简单、实用。今将周老小儿推拿法的有关内容从《火柴棒医生手记》中单独抽出,并参考其他版本作了少量补充,供人们试用。
注册时间:-
一、小儿推拿手法   1.清、补脾土   部位:拇指指腹(即末节螺纹面)。   操作:顺时针旋推为补,名“补脾土”,中医功效等于吃人参、白术;从螺纹面根部推向指尖(即离心方向——编者注)的直推为清,名“清脾土”。脾土多用补,而少用清。   2.清、推大肠   部位:食指外缘(即食指桡侧——编者注),自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从食指端直推至虎口,名“推大肠”,为补,止泻;从虎口推向食指&&&&&&&&&&&端,名“清大肠”,治便秘。   3.揉板门   部位: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用中指尖作揉法,名“揉板门”。揉法为补,自掌根推向指根(即离心方向——编者注)为“清”,作用同清推大肠。   4.清肝木   部位:食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肝木”。   注意:“肝木”宜清不宜补,补之恐动肝火。5.清心火   部位:中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心火”。   注意:“心火”也宜清不宜补,补后恐动心火。清肝木与清心火有清火、降热功能。6.清、补肺金   部分:无名指指腹。   操作:直推为清,名“清肺金”;旋推为补,名“补肺金”。“肺金”实热症用清法,虚症用补法。   7.补肾水   部位:小指脂腹。   操作:肾水与肝木、心火、肺金的手法不同,直推为补,名“补肾水”。   注意:“水”宜补不宜清,补肾水相当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8.揉外劳宫&&&&&&&部位:第三掌骨背侧,腕横纹至掌骨小头连线之中点。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外劳宫”。有清热、镇静、止痛作用。
注册时间:-
注册时间:-
9.推上三关&&&&&&&部位:小臂前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自下向上推,名“推上三关”或“推三关”,有发汗降热作用。
注册时间:-
10.清天河水& &&&&部位:小臂内侧,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侧推或用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名“清天河水”,是退热重要手法,还有宁心与安眠作用。
注册时间:-
11.退六腑&&&&&&&&部位:小臂后侧,自腕横纹至肘部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两指指腹自肘部向前推向腕部,名“退六腑”。   注意:退六腑大寒,相当于中药之犀角、羚羊角,非40℃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
注册时间:-
12.分推肩胛骨& 操作:沿肩胛骨骨缝从上向下推如弯月,名“分推肩胛骨”(如箭头所示),本手法宣肺止咳,对久咳急气患儿适用。&(待续)
注册时间:-
13.揉肺俞   部位:第三、四胸椎间,正中线旁开1.5寸处。   操作:用双手拇指指尖作揉法(右手为顺时针,左手为逆时针)。&14.推脊柱&  部位:上起大椎穴,下至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指指腹由上而下直推,名“推脊柱”,为退热重要手法。 15.推尾椎 部位:自第4节腰椎到尾骨之间成一直线。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向上直推,为补,又名“推七节”;下推为“清七节”。补法止泻,清法治便秘。
注册时间:-
16.揉长强 &&&&部位:肛门与尾骨之间。   操作:用指尖作揉法,名“揉长强”。可止泻。&17.捏脊& &&&&操作:以双手拇指与食指并拢,从尾椎骨沿脊柱两侧向上捏(成人高血压患者从颈部向下捏至尾椎骨),连皮带肉用力捏起即放下,一起捏至颈部发际处为止,以脊柱两侧皮肤微有潮红为有效。&&&&&   说明:捏脊多用于治疗小儿积聚一类的疾患,如食积、疳积、呕吐、便秘、泄泻等,故又称“捏积”;还可消除肝、脾肿大,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
注册时间:-
18.揉内关& 部位:伸臂仰掌,腕横纹上2寸(以患者的手量)两筋之间。有宁心安神,镇静止吐作用。&19.揉、压足三里& 部位:外膝眼下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说明:在周老小儿推拿诸多病例中,唯有“急救中毒性菌痢患儿”一例,用的是指压双足三里附近的“高升点”,其余皆按揉足三里。有强壮、消炎、治胃肠道疾病作用。
注册时间:-
20.揉三阴交   部位:内踝尖上3寸(用患者的手取),胫骨后缘稍后。   附:小儿推拿用润滑剂   为减轻摩擦,避免损伤小儿皮肤,损伤时可将姜汁、葱白汁、酒精或清水等&&&&&&&涂于推拿部位,这些润滑剂可根据病情、时令选用。有强壮、消炎作用,对治肠炎、泌尿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成效。(续完)
注册时间:-
很好,收藏
注册时间:-
感谢周老先生的你的文章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谢谢祝您身体健康,开心快乐。
注册时间:-
周老师我幼儿园的一名保健医生,你提供的资料很保贵我看了好多的书也没有你写的好,感谢您。
注册时间:-
& 周尔晋小儿推拿法常见手法介绍(周淳提供)
请输入链接网址:
请输入链接文字:
@您关注的人,我们会通知他来围观,每次只能@3个人我的关注
电话:(新房业务) (二手房业务) (生活论坛业务) (家居装修业务) (客服) 传真:
深圳市易图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 ICP备案号:小儿推拿的时间与注意事项介绍
宝宝自己是不懂得如何运动和养生的,所以家长可以帮宝宝来做一些保健的方法,我们发现帮助宝宝推拿按摩有着非常好的效果,所以家长可以学习一些宝宝按摩的知识,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帮宝宝按摩,这样可以提高宝宝的和抗病的能力,促进血液的循环。
宝宝推拿的时间应该要控制,如果时间太短的话起不到效果,而且时间太长我们又害怕伤害到宝宝的身体,所以我们建议小儿推拿的时间最好是在十到二十分钟左右。
1、小儿推拿时手法要轻,不要过重,而且在推拿前应逗小孩开心,以便其配合进行推拿。
2、身心放松。做小儿推拿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全身也不要紧张,做到身心都放松。
3、取穴准确。掌握常用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4、用力恰当。因为力度过小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力度过大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
5、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渐增加。
6、持之以恒。无论用推拿来进行小儿保健或治疗,都不是一两天就能见效的。常需积以时日,才能逐渐显出效果。所以给小儿做推拿应有信心、耐心、爱心和恒心。
除上述注意事项外,还要掌握小儿推拿的时间,每次以10-20分钟为宜。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在施以推拿术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做推拿。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小儿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此外,在过饥、过饱、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给小儿做推拿。
上文我们介绍了家长可以帮助小儿推拿,小儿推拿有非常多的好处,不但可以提高小儿的免疫力和抗病的能力,而且还有能促进小儿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上文详细介绍了小儿推拿的时间以及小儿推拿应该注意的事项。
144047阅读6064阅读5793阅读765阅读2016阅读1317阅读2159阅读
422阅读272阅读200阅读1129阅读591阅读808阅读188阅读
09:01:42 16:56:00 17:46:03 11:45:01 19:57: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微信扫一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推拿有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