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国内有那种中医与温泉与养生养生合在一起的地方吗?对一些疾病有好处的

水木-方舟子-【反中医大合集】戳一下中医的死穴zz
主题文章列表
下一页&共1页&
【反中医大合集】戳一下中医的死穴zz
发信人:&lshaiyang&(lshy),&信区:&FangZhouZi
标&&题:&【反中医大合集】戳一下中医的死穴zz
发信站:&水木社区&(Sat&Jan&&3&09:43:52&2015),&站内
请记住,核心是安全性和有效性,副作用要明确。不安全,副作用不明确,比如含马兜铃酸的中药,用了上千年也没有发现它的“任意剂量都有毒性,不能分解,不&能排出,累积毒性,对肾脏损伤不可逆&”,只有靠现代医学的医案记录,来发现并且证明。马兜铃事件,请自己百度,说明中医自己没有能力去发现中药会导致像慢性肾病、癌症这样的慢性毒性,而只能&完全靠现代医学去发现。更恶劣的是,在现代医学替中医发现了中药的毒性后,中医还百般否认、狡辩,意图继续用有毒中药害人
&中医让你去看西医,表示是真有病了
西医让你去看中医,表示基本无望了&
如果有效性不行,那就是浪费病人的钱财,很多家庭因为看病致穷,更可怕的是,浪费了有限的钱财,延误时机,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和甚至选用正确治疗方案的机会
中国医生的过度治疗,抗生素滥用等等,那是中国特色的医德,医学伦理问题,医患关系问题,是社会问题,不是西医的科学性问题
既然有所谓严格的临床试验,为什么&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和&使用禁忌&几乎都是&经典的&“尚不明确”?
去看看《凤凰周刊》2013年20期&中成药“特权”调查&&以及&中成药&内幕调查,你就知道&中医药的&临床试验和双盲&是怎么回事了
中成药就需添加西药,解决疗效问题
但你见过西药添加中药这种事吗??
到底谁傍谁,这还不够清楚吗??
无脑中医粉基本都抱着个例当宝贝,无效的案例基本无视,
很少有中医粉能有意识用规模病例去考察一个中医、一个中医疗法。
无脑中医粉基本都吵吵着中医长处在个体辩证施治,却理解不了对辩证后面的基础方法要规模双盲统计验证。
基本是中医粉的可怜愿望。
用现代科学方法的严格筛子,中医基本筛不出什么好货,基本都是渣
&&&除了针灸,中医粉举不出几个像样的例子。对针灸也仅仅是从止痛的效果上认可。
国际医学界曾经对中医药感兴趣过,但是经历了大量的失望验证,国际上对中医药已经没有什么特别兴趣了
的确,一味顶中医的可以肯定都是缺乏科学素养的,凭空想象,或者道听途说,或者自己被骗了还帮别人说好话的那种人。诶诶,愚昧啊,难怪鲁迅恨啊,看着国民&吃血馒头治肺结核,却不能对这种愚昧做任何改变。血馒头治肺结核,也是祖传下来的方子,经过历史检验了的哦?历史算什么?历史检验的能跟科学实验相提并&论,真是笑掉大牙。不过还好,现在国人越来越多都很清醒,愚昧无知的人毕竟是少数。
这种神奇的案例在肝炎,肿瘤,肾炎,红斑狼疮,哮喘,牛皮癣等等疾病的民间中医治疗中都已经数不胜数了
可惜他们的秘方主人都是那么的与世无争,不愿意救人民于水火,不愿意给愚蠢的现代医学以沉重一击
很多疾病是可以自愈的,很多疾病是自限性的,因为人体有自愈修复功能,免疫功能等等,
脊椎的压缩性骨折本身就是可以卧床保守治疗的&,也就是说不吃药不手术,几个月后自己就好了
你自己百度一下,不要自己愚昧不清楚就瞎宣传
早期——保守疗法
对于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主要包括硬板床制动。在受伤的背部垫上软垫,腰背伸直,可缓解疼痛。在伤后3个月内属于愈合期,可以卧床锻炼为主,康复的短应尽早进行,在伤后1-2天即可进行
这里根本不涉及事实问题,而是在没有确凿证据时,应该采取什么立场的问题。
现代医学也就是中国人嘴里的所谓「西医」,强就强在成体系、可量化、自我更新机制成熟。
现代医学并不是传统西医的继承发展,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另起炉灶,以实证主义为特点的新系统。
相比较传统西医的发展高度,中医实在不好意思见人。
老中医得了急病还不是&打的&直奔市第一人民医院看西医,他不傻啊
也不看看西医没普及时死亡率多高,光是生个小孩都九死一生,信中医我呸...西医没看过中医的一定很多,但有中医没看过西医的吗.?
信中医,请找中医治病,不要找西医,西医不行,西药有毒。(老中医生了急病会打的直奔市第一医院。)
信西医,请不要中医。
相信几代人后,这世界就清静了,再也不会有中医SB死忠存在于世了
很多人说,批判中医的都是半瓶子醋的中医或压根不懂的门外汉,此说法不当。中医自称属于医学,能经得起质疑是必须的,如果连我等“半瓶子醋、门外汉”的质疑都无法驳倒,岂不是很讽刺?况且这类明显的事实如何驳倒?不过可以想到的是,如果正视这些事实,就不可避免地要对中医药的配制原理产生极大的怀疑,而这又会导致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反感,从而很难对中医的中药部分抱以信任。所以这种进步着实不易。但是从今年的“板蓝根被声讨”、&“中医治疗禽流感被讽刺”两个事实来看,人们确实在觉醒,在向科学、理性迈进。
实在是中医的危害太大了,没有方舟子振臂一呼,受害的人会更多。
同仁堂生产的“黑锡丸”主要成分就是铅粉和硫磺,据说能治一些说不清道不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病,“小儿每次2--3克”!!!!!!!!!!!!!!!!!!!!!
植物中的马兜铃酸,可以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害,会得尿毒症和癌症的,港台欧美全面禁止入药,中国大陆只禁止了寥寥数种,还有上百种中成药含有马兜铃酸,令人防不胜防。这些如果不是方舟子提醒,普通人如何得知!
把鱼腥草脉络宁之类的“菜汤”往人的血管里注射,要么该得医学大奖,要么该下地狱。
老开“板蓝根”连傻子都能看出问题了,所以需要换个花样继续骗人。而其实开出的,也是那几种万能中药。
号称中医药在萨斯治疗中功不可没,不过是中医事后的无耻吹嘘。比如,北京市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自己的妻子得萨斯去世,事后他却吹嘘自己医院的中医药能够预防、治疗萨斯。
中医哪里懂什么“免疫力”?那不过是中医毫无根据的胡吹而已。在1910年东北大鼠疫中,西医的殉职率是5%,中医的殉职率是44%,中医诊治的病人的死&亡率是100%。中医神奇的“调节自身免疫力”哪去了?现在见有现代医学罩着,就敢不负责任地胡乱吹牛,应该把他们全派往一线让他们自己去试试中药预防、&治疗的神效。
有请卫计委主任和其他官员以身作则,从此以后不打疫苗只吃中药预防,有病不用现代医学技术不吃西药,只吃中药用针灸治病。不要自己享受着现代医学的好处,却蒙骗老百姓用中医药
板蓝根被用以治疗的那些病毒性疾病,多是能自愈的自限性疾病。并无确切的药理研究和严密的临床试验证明板蓝根对哪一种病毒性、细菌性疾病有疗效。虽然有一&些简陋的体外实验表明板蓝根能够抑制许多种病毒、病菌的活性,但是这种实验不足为凭,因为病毒、病菌在体外并不难被灭活,用类似的实验可以证明几乎所有中&药都能抗病毒、抗菌。
西医有听诊器了,中医是望闻问切。西医有体温计了,中医有望闻问切。西医有验血、验尿了,中医是望闻问切。西医有X光了,中医是望闻问切。西医有肠镜、胃&镜了,中医是望闻问切。西医有B超、彩超了,中医是望闻问切。西医有磁共振了,中医是望闻问切。西医开始统计DNA图谱了,中医还是望闻问切。。。。。。&西医想尽办法,愣是看不见中医的五行,愣是看不见中医的阴阳
由于FDA的苛刻,使得在美国开发新药是一个非常费时也非常费钱的过程。在美国,一种新药从开始研发到获得批准,一般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花费数亿美元。&每5000种用来做动物实验的候选药物,只有5种能够进入人体临床试验,而只有1种最终能够被获准上市。在2006年,FDA仅仅批准了101种新药上&市,与有的国家一年能批准上万种新药上市相比,当然令开发商不满。
这根中医院的中草药有关系吗?
你去中医院,大夫抓的草药都&大规模、多期的严格临床试验了吗?骗谁呢,蒙谁呢
随便举点例子
大部分中药的毒副作用因缺乏研究,至今不明。)
  毒副作用与一般的副作用不同,是指用药后能导致器官损害、机体功能障碍,产生新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
&&&许多确切的证据表明,哪怕只小剂量服用一次含马兜铃酸的中药,也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增加以后患肾衰竭、尿路上皮癌的概率,服用得越多,概率越大
&&&&马兜铃酸为肾毒素,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是典型的“中草药肾病”,病情严重者需要终身做血液透析或肾移植。马兜铃酸也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动物实验表明,食用马兜铃酸会导致淋巴瘤、肾癌、肝癌、胃癌和肺癌。
&&&&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
&&&&&&&&含有以上药材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散)、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汤)、导赤丸(散)、甘露消毒丹(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丸)、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辛夷丸、儿童清肺丸、小儿咳喘颗粒
&&&&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含朱砂的中成药: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药、避瘟散、
&&&&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导致砷中毒,损伤神经、血管,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和致癌。
&&&&含雄黄的中成药:七珍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牙痛一粒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镇惊丸、六应丸、安宫牛黄丸(散)、红灵散、医痫丸、
-----------------------------------
二战时有一个飞行分析师,他分析了一些轰炸机归来后,机身的弹孔分布情况,发现某些地方弹孔多,某些地方少或者没有。
有些人会觉得,应该在弹孔多的地方增加防弹加固板,因为从归来的飞机来看,这些弹孔多的地方,肯定容易被击中,所以应该重点防备&。
这&个飞行分析师则认为,应该在弹孔少的地方增加防弹板。因为虽然这些地方更易受到子弹袭击,但是既然那些飞机在一些部位吃到了很多子弹,还能安全飞回来,看&来这些部位是不影响飞机安全返回的。但是其他地方之所以被统计为弹孔少的部分,是因为这些部分被击中的飞机,肯定都没回来。所以,他要在无弹孔或者少弹孔&的地方加固。
当我们在讨论时,总是会忽略一个问题:我们收到的反馈总是有偏向性的。往重了说,当我们兴高采烈地说:“我大舅&的病就是用中医/西医XX疗法治好的……”的背后,可能就有一堆使用了这个方法失败甚至送命的冤魂神马的。那些用了中医/西医的XX疗法失败的,可都没回&来和你说。最尴尬的是,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记录失败案例、验证失败案例的方法论,我们的绝大多数传统医学使用者还拒绝加入这个体系。
“板蓝根治感冒”未经权威医学研究模式“双盲实验”验证,板蓝根与感冒痊愈没有因果关系
所谓板蓝根制剂对各种感冒的疗效,在医学上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双盲实验”验证,即大样本随机,双盲(实验者不知道实验的设计安排,被实验者也不知道,设计&安排由第三方来负责和主持),对照实验。它是世界公认的评估某一种治疗是否有效的最佳、最可靠的医学研究模式。一种治疗在未经合理设计、拥有足够样本的双&盲试验验证之前,是不能断言该治疗的有效性的。当板蓝根的疗效被质疑时,肯定会有很多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我感冒时喝了板蓝根就感觉病轻了”或者“我&喝了板蓝根感冒就好了”。但普通感冒十天内可以自愈,也就是说大部分患病者什么都不做,只消正常生活,疾病也可以自行痊愈,而且平时大多数得感冒的人症状&并不重,除了生活有困扰以外,肌体并没有被特别创伤。喝板蓝根和感冒病愈,与其说有因果关系,不如说只是有时间先后顺序。所以病好了未必是板蓝根的作用,&也可能是自行痊愈
我是医学从业者,很多在中医院的朋友,他们自己也承认现在的中医如果不跟西医结合是根本治不了病的,所以你们去看现在的一些上市的中药丸剂就知道了,都掺&了西药的成分。而且现在大型中医院只不过挂个中医名字而已,那些X光,CT,化验科一样不缺。要不然就凭中医那套金木水火的方法,连个感冒病毒都杀不死,&还治病?其实很多人都在传中医的神奇,但是真的让他说出中医治的病的时候,也只能用一个疑难杂症来解释。建议你们这些中医粉,以后生什么病千万别去搞西医&那套,千万别去拍片子,别去抽血化验,别去开刀输血,看你能活几天。。。
现代科学不是尽善尽美,医学亦然,科学是开放的发展的,抗生素才发现多少年?不断完善才是王道,即使缓慢,即使不完美,那也是人类当前能找到的最靠谱的东西了,中医能找出来更靠谱的得到证实,欢迎,炸药奖向中医招手
想想也很可笑,所有抗战剧里,士兵受伤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搞到一点阿莫西林,怎么就没人愿意弄点人参当归板蓝根来疗伤呢?
这个世界可以没有中医,但绝对不可以没有西医。
所有依靠中医来调理身子的暴发户,二B青年,请你们鼓起眼睛看看,庸医给你的方子里面是否含有西药成分。不要自欺欺人!
有本事你用中医治非典啊?估计早死翘翘了,当然也就没什么后遗症了,西医和现代医学远远不是万能的,它在不断的发展和更新完善,现代医学征服细菌才多少年,去查查抗生素是哪一年发明的,为什么要苛求西医或者现代医学是万能的上帝,中医粉&的知识和智商是硬伤
废医验药是中医的沧桑正道
鲁迅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或无意的骗子。&郭沫若说:中医和我没缘,我敢说我一直到死决不会麻烦中国郎中的。&傅斯年说:我是宁死不请教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曾国藩:凡目所见者,皆庸医也。余深恐其害人,故近三年来,决计不服医生所开之方药,亦不令尔服乡医所开之方药&严复说:听中医之言,十有九误,切记切记。&毛泽东更狠:我提倡中医,但我从来不看中医,不吃中药。
老毛的话清楚的说明了一切,&毛泽东:我提倡中医,但我从来不看中医,不吃中药。
据老毛的卫士和保健医生回忆,老毛从来不吃中药,也不信中药!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就是解放后几十年了,西药也不够用啊,想用也没有啊
老百姓看病想用西药?没有啊,电视剧《国家命运》里搞两弹一星&的官兵拉肚子没药治,张爱萍将军只能弄一火车的大蒜过去。这可是正史里记录的。可是你要是说一个国家连老百姓最基本的看个病都满足不了,这是个什么国家&啊?于是乎上山上抓几棵草,拿水煎煎,那就是中药啊,吃吧,糊弄老百姓嘛!中医那套阴阳五行,寒热理论,但凡是有点儿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来那是在胡扯
正是有你们这些信奉中医的SB脑残,中医才有市场!可是现代社会中医有何贡献?除了些个例,还是个例!没有适用的普遍性!你们又会说对症下药!我呸!全世&界的中医拿着本“周易”作为其理论依据!我擦你老母!人命是用算卦来救的?要不就拿些药草书,什么“本草纲目”,“千金方”等等,几百甚至上千年的书拿来&忽悠人,全是些经验,与西方的巫医没啥区别!有的是因为草药中含有某些成风确能治病,有的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有的副作用、禁忌都不清楚就写出来治病,还说&些”是药三分毒”!我喷你老母!你把毒剔除来不行?又有人说,中医主要是养生!我再喷,养尼玛了隔壁!什么气血、肝火?人的内脏、器官都给你研究明白了,&你还在那嘴硬!开些养生课在那圈钱!
我并不是要全盘否定中药的价值。像其他民族的传统医术一样,作为已有几千年历史的经验积累,没有人会否认会有某些中药药物是有用的,但是其有效性和实用性&必须经过现代医学方法验证才能确认。用中药包装西药,盗用西药推销中药,如此“中西医结合”,反映的恰恰是这些人已对中药完全失去了信心,而只能一方面依&赖西药,一方面利用中国人普遍相信中药的心理发财而已。这种做法在国内不仅很少被揭露、被惩罚,甚至还受到鼓励,在瞒和骗中让国粹发扬光大,有人得名得&利,有人得了安慰,各得其所。不过,关起门来自得其乐也就算了,如果想靠这种欺骗手段让中药走向世界,是根本不可能的。
中医届的人,好好挖掘传统中的科学成分然后融入现代化吧,把现代医学的概念偷换为“西医”,然后举着传统民族的虎皮大旗来固步自封,这不仅不是保护传统,反而害了中医,武术界同勉。
西医还没有一种原料不是来自自然的。
中医使用的很多原料也不是植物、动物。
你所谓的那些无非是说西药使用了很多化学方法改变了分子结构;
但是中药进行原料烘培、配伍煎药实际上也有无数说不清楚的化学变化;&
所谓西医,也就是现代医学,是医学科学,作为一门科学,就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既然物理、化学、生物学都适合中国人,为什么医学科学就不适合中国人呢?科&学和非科学的两套体系是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正如化学不可能与炼金术相结合,天文学不可能与占星术相结合。当然,某些有效而安全的中药、针灸可以在经过科&学检验后在现代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应用。
中医,由于缺乏严格的标准,严谨的科学内核,本来就是:“经验”+“玄学”+“伪科学”+“迷信”+“神吹”+&……
中&医的问题在于:1.过分夸大疗效,随便搞个草药就治几十种病。。。。&2.理论基础严重缺乏,五行啥的,其实就是迷信,谁能证明气,五行,阴阳的&存&在?没有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中医学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比如你看到苹果落地,你只知道它会落地,但是不知道万有引力,难道你能说你发明了苹果落地&学&???&3.对于药物的副作用几乎不提,即使发现有问题也千方百计掩盖,譬如著名的马兜铃酸等。。。&如果能把中草药的药性药理和现代科学结合起&来,比如说发现板蓝根里面究竟是什么物质有治病的功能,为什么能治疗这种病,类似这样的研究才是正道,而不是说抱着几千年前的古方不放,整天吹嘘李时珍写&的就是金科玉律,黄帝内经无所不能这些迂腐之言。
我们的祖先对于人体的构造与功能的认识是相当模糊的,几千年来也没有超出《内经》的水平,陈陈相因,直到清朝才有王清任想到要去解剖尸体验证一下,他&这一解剖,才发现《内经》对人体脏器的描述很多都是错的,比如说,思维器官不是心,而应该是脑。但他的这些改正也并没有被中医界所接受,直到今天中医所奉&行的仍是内经的那一套,只不过偷换一下概念,把心等同于脑了。连器官这么大的东西都没搞清楚,还能指望他们会知道至今现代医学都不知道的更精细的系统?那&样的话真的只好相信我们的祖先比我们更有本事,有特异功能。
  不应该把现代医学叫作西医。放血疗法之类的与中医一个等级的西方古代医学才是西医。放血疗法就跟中医的刮痧、拔罐一样,在经验上肯定也被认为有一定的&疗效,否则不会在西医中风靡一时,当时想必也有一套美妙的解释。实际上现代医学对放血疗法并不完全否定,只不过现在有了更好的疗法,也就被抛弃了,而中医&仍然在刮痧、拔罐。
说现代医学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是一种过时的偏见,一百年前的西医也许&如此,而现在的医学不仅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且从根本上就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这会掩盖病情。如果你对医生说你头痛,医生绝不会给你开个止痛药就&把你打发走,而会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头痛不过是个症状而已,现代没有哪个合格的医生会愚蠢到只治症状不治病根,如果发现头痛是由于脚引起的,他一样会去医&脚。
对中医,废医验药
1929年2月,国民政府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议,通过了“废止旧医(中医)以扫除医药卫生之障碍案”,另拟“请明令废止旧医学校案”呈教育部,并规定了6项消灭中医的具体办法:
  1、施行旧医登记,给予执照方能营业,登记限期为一年。
  2、限五年为期训练旧医,训练终结后,给以证书。无此项证书者停止营业。
  3、自1929年为止,旧医满50岁以上、在国内营业20年以上者,得免受补充教育,给特种营业执照,但不准诊治法定传染病及发给死亡诊断书等。此项特种营业执照有效期为15年,期满即不能使用。
  4、禁止登报介绍旧医。
 5、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学宣传。
  6、禁止成立旧医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毛不信中医,为什么提倡中医?呵呵,那时候国家穷是其一,老百姓命不值钱是其二。老百姓看病想用西药?没有啊,电视剧《国家命运》里搞两弹&一星的官兵拉肚子没药治,张爱萍将军只能弄一火车的大蒜过去。这可是正史里记录的。&可是你要是说一个国家连老百姓最基本的看个病都满足不了,这是个什么国家啊?于是乎上山上抓几棵草,拿水煎煎,那就是中药啊,吃吧,糊弄老百姓嘛!中医那&套阴阳五行,寒热理论,但凡是有点儿头脑的人都能看出来那是在胡扯。
伪科学就是伪科学,与同胞的健康和生命相比,这些虚伪半点都不能有。
为了经济收入,为了维系所谓的文化传统,还把那些古老的养生方子当科学是无知的人。
所&谓科学一般都可以借助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理论)进行研究和发展的。中医中药治病机理不清,根本没有理论基础,用什么阴阳说,五行八卦等谬论&作为基础实在可笑。&难怪国人素质永远搞不起来。地球万物在发展变化,病毒在升级,动植物成分也在发展变化,转基因动植物都出现了。那些死记方子的蠢材,那些所谓的神秘的方子&已经让很多人错失治疗良机,也让很多学习现代医学(反对将现代医学放到对立面而取名西医)的同学一遇到困难就想到中医的愚蠢思维。&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中医”。&解放初我国大量使用中药,特别是事关生命的经脉滴注和针剂,结果死了很多同胞,也用生命唤醒了一部分明智志士,中药特别是直接进入血液的滴注类被大量从药&典删除,但是,时至今日还保留了不少,导致前些年很多所谓中药搞死人的新闻。港澳是接受现代科学较深的地区,他们严禁中医药进入滴注领域(见&CCTV2012年一期中药滴注死亡的采访)。&“中医”之所以盛行与国民文化素质以及中国中庸、形而上学的历史文化不可分割。正如汉字大多利用象形进行造字一样,这样的形而上学被圆成一个所谓的理论以&及以讹传讹的成功案列蒙骗了一代又一代的国人。所谓中西药结合的提出又是抓住了国人折中和中庸的思想促成的,力图紧抱现代医学给“中医”一个活路。其实,&我也想让它成为民族的瑰宝,可惜,伪科学就是伪科学,与同胞的健康和生命相比,这些虚伪半点都不能有。&现今,凡是好的医药和治疗都来自发达国家,欧美已经挑战死亡,基因工程,前些天的新闻还报道美国攻克癌症和艾滋病,正准备2年后进入临床的新闻,...,&在很多与“西医”接触的中国学生和医生中,你惊讶地发现,他们每个人的思想中对存在着对“中医”的依赖,这种情况的存在符合懒惰的人的本性”,&为自己拒绝深入研究寻找借口。
随便发现植物可以治病就美名其曰中医...我说大哥中医真那么好就不会遍地西医了...如果中医真那么好,那就不会全球都是西医了...中医顶多就是草药&煮一下或者敷,还有铁打之类的,真要用中医解决身体里面的病症就没用了,随便来个盲肠炎,胃溃疡..心脏病,肾病..就没用了...更别说断腿断骨&了...还有眼科耳鼻喉科,中医也完全不行.....白内障青光眼这些能靠中医解决.?那眼瞎了呢,西医能换眼呢...中医能干个毛线,随便断根骨头中医&顶多就夹木板,如果是肋骨就没办法了...西医才是王道..说西医的药有副作用的,是因为中医根本就是随便开药不检查药性和调查副作用,就像之前的新闻,&中药运去美国那边检查,结果好几种都有毒素,中医根本验不出来,就靠李屎震尝百草,一群SB还信以为真,那舌头比仪器还灵我呸,信中医的就别看西医,别出&来喷了,反正我只看西医,至少我知道会有什么副作用,中医那套听都听不懂,其实说白了也是药,只是一个制成药丸,一个直接草药罢了,但问题是前者经过科学&研究论证,越新的发明越好,后者靠的是所谓五千年...越古老的方子越好....也不看看西医没普及时死亡率多高,光是生个小孩都九死一生,信中医我&呸...西医没看过中医的一定很多,但有中医没看过西医的吗.?&老中医得了急病还不是打的直奔市第一人民医院看西医,他不傻啊
历代名医在医案中津津乐道自己曾经用什么处方治好了某个病人,患者在文章中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如何得益于某种药物,个案没有一点说服力。某个患者吃了某种药&物之后病好了,并不等于就是那种药物真的发挥了作用。它可能是自愈,许多疾病本来不吃药也可以自愈;可能是心理暗示的结果,许多疾病的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吃&了无药性的“安慰剂”之后也会痊愈;甚至可能是误诊,病人本来就没病。因此,要确定某种药物的疗效,必须在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进行统计之后才能确定。而&且临床试验必须采取双盲方法,并有安慰剂对照组。据我所知,没有哪一种中药已完全通过了如此严格的临床试验,而现代药物都要经过这样的临床试验才会获准上&市。现代医学承认不同的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药物往往只对一部分病人所以才需要做统计。一个真正有效的药应该是对相当多的人都有效的。  &有些药物虽然对治疗疾病有良效,但是由于毒副作用过强,也无法使用或必须慎用。中医虽然有“是药三分毒”的废话,但对某种药物究竟有什么毒副作用,服用后&会对身体器官造成什么样的损害,基本上是一无所知。对那些急毒、剧毒药物,靠经验还可能发现,但是对那些毒副作用要较长时间才能表现出来的慢性毒,例如药&物导致的癌症、肝病、肾病、心血管疾病,凭经验根本不可能发现,必须靠动物实验、临床试验、流行病调查才能查出来。近来靠现代医学方法才发现许多被中医认&为无毒的中草药有强烈的毒副作用。龙胆泻肝丸能导致肾衰竭,一个著名的例子。还有许多药典记载“无毒”的中草药被发现能导致肾衰竭、癌症、胸腺萎缩、重金&属中毒、畸胎。
何为&中医的&‘废医验药’
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点:一、中医理论乃是古人对人体、疾&病模糊、粗浅、错误、不科学的认识,应该废弃其理论体系,代之以现代医学理论;二、中药、针灸等中医的具体疗法包含着千百年的医疗实践经验,有不少合理的&因素,但是也含有许多谬误,应该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把其可取的部分吸收变成现代医学的组成部分,这样中医药的历史贡献才会得到认可和保&留。这个主张可以说是“废医验药”。(参考阅读《科学成就健康》新华出版社出版主要是涉及到中药的安全性问题。在《批评中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一书&里头有对中医更系统的看法)
这些主张在理论上是合理的,但是目前在实际上做不到,因为中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涉及到既得利益团体的巨大的经济&利益,政府不可能对其&有太大的动作。当前应该做的,是学术界、科普界应该加强科普,让公众了解中医药的真相,不要轻信中医,不要以为中药没有毒副作用。政府应该停止把科研经费&浪费在研究中医理论上,而是应该用于检验中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药监部门应该加强对中药毒副作用的监控,工商部门应该加强打击中医药的虚假广告。
“废&医验药”的主张要比历史上有人提出过的“废医存药”的主张更准确,因为“存药”的提法会让人误以为凡是中药、传统疗法都可以不经验证地加以保留、使&用。历史上虽然没有人明确地提出“废医验药”的主张,但是有类似的思想,例如出身中医世家的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解释自己为何不信中医时,即指出是因为“中医&有见效之药,无可通之理”(《陈寅恪集·寒柳堂集·寒柳堂记梦未定稿·吾家先世中医之学》)。顺便指出,陈寅恪被誉为“中国文化的守护神”,因此不要以为&不信中医、主张“废医验药”就是在反对中国文化。
“废医验药”的主张也符合国际生物医学界的主流观点。一些国际、国外权威机构,例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国家卫生院(NIH)、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等,近年来都开始关注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学的研究、利用,但是又都强调这类研究、利用必须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例&如,2004年6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发布的新政策允许草药制剂用于临床时,可以不必知道其具体化学成分和药理,但是必须经过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第一种草药制剂(用绿茶提取物制成的药膏Veregen)在2006年获得FDA批准。
中药是做为食品进入美国的,无需经过批准就可销售,但是如果发现
有毒,就会被禁止。许多常见的中成药因被检测出重金属含量过高而在美
国被禁。199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发现一名13岁华裔儿童吃打蛔虫的
中药鹧鸪菜4年后大脑受损,经检验发现鹧鸪菜中汞的含量高达2.3%,公
告禁止服用和销售鹧鸪菜。美国法律禁止进口含珍稀动物成分的产品,美
国渔业野生动物部法医实验室为此在90年代中期抽查了12种声称含有虎骨、
犀角的中成药药丸,未检测到这些成份,却意外地发现这些中成药的有毒
元素汞和砷的含量高得惊人,其中含量最高的是谣传治好刘海若“脑死亡”
的安宫牛黄丸(又称牛黄安宫丸)。其原因可能是这些药丸都掺了被中医
当药用的矿物质雄黄(硫化砷)和朱砂(硫化汞)。
&&&许多被历代中医视为无毒的中药现在都被发现含有慢性毒,能导致肾
衰竭、癌症、胸腺萎缩、重金属中毒、畸胎。例如,大量服用灵芝会
造成急性肾小管坏死,黄连因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症而在新加坡和美国被禁,
“止咳良药”款冬久服会导致肝癌。北京崇文医院一位出身中医世家的老
中医也和许多患者一样因服用龙胆泻肝丸而导致尿毒症。许多人把龙胆泻
肝丸事件归咎于药典出错,把其中的木通换成了有毒的关木通。实际上,
除了关木通,含有马兜铃酸中草药还有十几种,常常被当成无毒的药物用
于“败火”、“排毒”、减肥、治疗心脏病等,它们都能导致肾衰竭。毒
副作用还未被发现的中草药不知还有多少。
/question/
中药的问题不是没效果,而是有效地、没效果的、安慰剂的、有毒的、巫术的、巧合的等等情况混在一起,无法分辨,绝大部分治疗方法、药物都没有经过严谨的临床验证,而且看起来整个行业也没有这个动力,卫生部、药监局对中医药还有超常规的支持。
1、国内板蓝根提取工艺的改变使制剂中伤害造血和刺激胃肠的靛玉红成分更多
而且中国市场上的普通板蓝根制剂,其制作方法就确保了成品&不可能是多服无害的药物。在1999年《广东药学院学报》上的论文《板蓝根冲剂制备工艺的改进》、2005年《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上的论文《板蓝根研究&进展》都提到了国内医药界有将板蓝根提取工艺从水提法改为醇提法的倾向。根据1990年《中国中药杂志》中论文的研究结果,醇提法中靛蓝、靛玉红含量很&高,水煮法提出的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甚少,几乎全部存在于残渣。而按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和《中药有效成分药理与应用》的记载,靛&玉红临床应用中对人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的刺激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便血;其次为骨髓抑制引起血小板下降。靛玉红治疗31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无毒性反应者占29.51%,有轻度腹痛、腹泻者占40%,血小板减少者占20.1%,骨髓增生降低者占4.5%,严重骨髓抑制一例,肝&功能受损者2例,半年内发生急性变性者占6.37%,虽然副作用并不比X射线治疗组高,但也说明板蓝根中的有效成分并不是多服无害。&[详细]
2、自1986年来,医学界就公认板蓝根制品带有毒性
除&了靛玉红这一特定成分以外,板蓝根制品有毒性是自20世纪八十年代就被医学界公认的事实。1987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将板蓝根收录入“有毒植物目&录”。1986年《甘肃医药》和1989年《实用儿科临床杂志》上都刊登论文表明板蓝根注射液能导致肾损害。1997年的《陕西中医》上刊登论文表明有患&者因服用板蓝根而发生急性溶血性反应,出现黄疸、急性肾功能不全。
2012年,西南医院儿科主治医生王昱也告诉记者,小孩子千万不要过多服用板蓝根。“因为孩子各个器官发育还不成熟,解毒功能还很弱,长期服用板蓝根会导致孩子肾中毒和慢性肾衰。”&[详细]
青蒿素真心和中医理论没什么关系……
不过就是选择了一种天然产物,从中分离出来了抗疟疾成分,
相同经历的药物多了去了,比如紫杉醇,比如达菲
N多搞天然产物化学的就是在干这种筛选的事情,
可以说筛选出青蒿素是早晚的事情。
如果非要说有关系,那就是看到一味中药可能有用,所以就优先筛一下。
顺便说一下,达菲的前体药是从常用的八角中提取出来的,
咱中医这么伟大,居然没记载这个明星药物
传统中医用的是青蒿中的“香蒿”,而青蒿素只存在于中医不使用的“臭蒿”中
如果按照中医传统,根本找不到青蒿素
中国各地中医草医使用数种不同的蒿草以“青蒿”入药。从1593年出版李时珍《本草纲目》至1975年的近400年的历史中,青蒿(&又名香蒿,拉丁学名
Artemisia&apiacea&Hance)一直被尊为正品&。青蒿:又名香蒿。为菊科植物青蒿(&Artemisia&apiacea&Hance)的全草。主产于安徽、河南、江苏、河
北、陕西、山西等地。不含青蒿素。但目前除提取青蒿素在使用黄花蒿外,中药依然沿用青蒿(Artemisia&apiacea&Hance)入药。
  过去,黄花蒿(&又名臭蒿,拉丁学名Artemisia&annua&L.)连假药资格都没有,因其臭味大,只是用它薰蚊子。1973年新年,罗泽渊发现黄花蒿中
提取的的结晶抗很好的抗疟作用。罗开均将苦蒿的植物标本送请著名分类专家吴征镒教授鉴定,定名为菊科蒿雪大头黄花蒿。因此,他们将该结晶命名
为黄花蒿素。黄花蒿又名臭蒿、苦蒿。为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的全草。商品均以色青绿、干燥、质嫩、未开花、气味浓郁者为佳,
含青蒿素。黄花蒿随之声名远播。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出版的中文版中药书籍中的药用“青蒿”只有一种,即青蒿(&香蒿):Artemisia&apiacea&Hance。在发现青蒿素以后,二十
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版的中药书籍将入药“青蒿”改为:“包括青蒿(&Artemisia&apiacea&Hance)和黄花蒿(&Artemisia&annua&L.),两种均可入药”
显然是西医的成果,中医看问题是金木水火土,或者什么湿症、虚症之类,西医是解析机理,提取青蒿素,考虑青蒿素活性,是现代科学对草药科学再
分析的结果。
东汉葛洪有过青蒿治疟疾的记载,但因为只写了“青蒿”,所以后人无法知道其具体是用的哪种植物。因为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青蒿”,如牡蒿为菊
科植物牡蒿(&Artemisia&japonica&Thunb.)的全草,在江苏、上海、四川等地药材市场上作“青蒿”使用;茵陈蒿为菊科植物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Thunb.)的全草,东北地区常作“青蒿”入药;小花蒿为菊科植物小花蒿(Artemisia&parviflora&R.)的全草,《滇南本草》以青蒿收载,云
南昆明亦称此为青蒿。
方舟子:青蒿素不是中药,是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
但根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
“青蒿释名:草高、方溃、牵、狈蒿、香蒿。
&&&&气味:(吐、茎、根、子)苦、寒、无毒。
&&&&主治:3、疟疾寒热。用青蒿一把,加水二升,捣汁服。”
可以推断,至少李时珍所认定的“青蒿”=“香蒿”。
而70年代以前出版的中文药典上“青蒿”也是指的“Artemisia&apiacea&Hance”香蒿。
所以,至少可以断定从明代到1970年代之间这400年,主流中医所认为的青蒿就是“香蒿”。
而后,发现“臭蒿”能提炼青蒿素,而“香蒿”不行,所以就有人认为古代葛洪所说的“青蒿”是指“臭蒿”,只不过后人误搞成了“香蒿”。
就算东汉时所说的“青蒿”是“臭蒿”,那又怎么样呢?一个葛洪找到了治疗疟疾的臭蒿,却因为记载不详细,让后来的中医工作者搞成了“香蒿”,
至少后来的中医要担“迷信古人、不求甚解,自己不去验证”的责任吧?如果不是现代医学发展以后提取出了青蒿素,主流中医还在用根本没有青蒿素的“香蒿”吧。
看的话也是大海捞针,你到底知不知道青蒿素是怎么被找出来的
即使葛洪记载的青蒿偏方真的对治疗疟疾有效,它并没有被葛洪特别关照,在随后的一千多年间,也差不多被淹没了。虽然在某些中医典籍中也会抄录它,但是并不看重它,只是作为文献备考。中医和民间仍然不停地在寻找治疗疟疾的方法,屠呦呦课题组搜集了808个可能抗疟的中药,而同时的云南小组搜集的中草药单方、验方竟多达4300余个。这么多的偏方正说明没有哪个有突出的效果,否则就都用它了。而当时的实验也证明它们无一有效。
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很偶然地发现了青蒿素。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没有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有人从青蒿素的发现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中药中当然完全可能含有某些还未被挖掘出来的化学药,但是青蒿素的发现过程恰恰说明想从中医典籍无数以讹传讹的记载中找到真正有用的药物极为困难,效率非常低下,而且要靠运气。青蒿素发现之后的40年间,虽然有无数的科研人员试图从草药中再创奇迹,却再也没能找到第二种能被国际公认的新药,也就并不奇怪了。
亚砷酸(主要成分三氧化二砷),1999年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为二类新药并于当年10月正式获准生产和销售;不久,亚砷酸在美&国也通过了I、II、III期临床试验,于2000年9月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特批正式上市;欧洲药品管理机构也于2001年批准上市亚砷酸&注射液。
70年代初,黑龙江大庆有一个民间老中医,专治淋巴结核和癌症,哈医大附一院中医科主任张亭栋带了几个人去考察,发现这位老中医能&治很多癌症,使用的方子是: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酥,很多病人都自诉症状有所好转。张亭栋将这个方子命名为“713”(因为这个研究从71年3月开&始),后来在课题组西药师韩太云的帮助下,制成了注射液,用于治疗癌症,发现虽然有一定程度的疗效,但副作用太大,后来张大夫又把三味药拆开,分别使用,&发现真正起作用的实际上是砒霜,轻粉能造成蛋白尿,伤肾;含蟾酥的药会导致血压迅速升高,头疼、头昏。后来专门弄了一个正式的“癌灵一号注射液”,这个注&射液比后来正式报批的药多了轻粉。张大夫也因此得了葛兰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
砷剂治疗肿廇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主要以砒霜、雄黄为主,采用中医的“以毒攻毒”理论。实际上国外在张大夫之前也有报道用砒霜治疗白血病。19世纪,西方学者Lissauer曾经应用1%&的亚砷酸钾溶液口服治疗白血病(被认为是西医现代肿瘤化疗的萌芽),1915年《英国药典》收载砷制剂亚砷酸钾溶液,用途为医治恶性贫血症。但真正大规&模,有意识用砒霜治疗白血病应该自张亭栋始,后来上海的王振义、陈竺加人砒霜治白血病的研究,才让全世界知道这件事。这个陈竺就是我们现在的卫生部长,当&时他从法国留学四年回国,他出国之前本身就是王振义的硕士研究生。
大庆老中医首先使用的方子对癌症应该有一定疗效,但没有任何标准,比如就&是精神好了,食量好了,别的医院判死刑了在我这里还活着,治疗的病人几乎包括所有医院束手无策的癌症晚期病人。张大夫把这个方子拿回去,开始也用于好多肿&瘤,后来专注早幼粒白血病,开始用复方,甚至和别的药联合使用,后来只使用砒霜,并且把浓度降低,最后的标准砷剂就是精制的三氧化二砷&0.1%.。张大&夫最早使用的癌灵一号含1%的三氧化二砷,还有剧毒的氯化亚汞。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机理也有一定的阐述,主要能抑制肿瘤細胞生长,引起肿瘤细胞凋亡和&分化。
“中医理论是否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们今天复习这些文献,看不到中医辨证分型对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意义。&比如,他们谈到对急性白血病的中医分为五型,而治疗时使用三氧化二砷并无差别,对其他辅助的中药,也许这些分型起作用,虽然也待证明。而西医对白血病的分&型才对他们找到适应症起了作用。他们完全放弃中医辨证分型以后,适应症和效果更确切。有趣的是,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在1973年的第一篇论文&完全没谈中医理论,而其后发表的多篇论文含中医辨证分型。奇怪的是,虽然他们说治疗作用来源于三氧化二砷,但他们直到1996年才完全放弃轻粉(氯化亚&汞)。是他们考虑了中医理论、还是不愿改已经证明有效的药方?&”(饶毅语)。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跟中医理论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饶毅的疑惑实际上是张亭&栋大夫的研究水平决定的,他没法短时间判断轻粉到底是否有用。
现在的砷剂跟当初老中医的偏方也有天壤之别,当时的那位老中医,包治所有肿&瘤,这跟后来的研究是不符的,虽然砷剂对胃癌、肝癌也有报道能抑制肿瘤生长,但因为疗效有限一直没法成药。据资料,老中医用这个药治好皮肤癌,也是不可信&的,砷剂副作用之一就是能引起皮肤癌。当时老中医的方子对人体的副作用是相当大的,即使的三氧化二砷的使用也远远超出后来的浓度,我们不能因为这个三氧二&砷来自民间大夫的偏方就认可这种大夫的存在,即使大庆这位老中医,他的病人可能在肿瘤症状上可能有所缓解,但对别的脏器的伤害是无可挽回的,也是不可能治&愈的,所以这种大夫在晚期癌症病人那里大有市场。没法科学确定用药剂量、没法及时知道用药效果、没法科学统计病人疗效,一张方子死扛到底。
张&亭栋跟屠呦呦很相似,先学的西医后改学中医,课题组里又有西药师,对砷剂的分析也采用的是科学的方法,即使是这样,也有两点是值得商榷的,在病人身着使用&过于草率,没有对照,所以真正完全搞清砷剂并成药,是在和王振义、陈竺合作之后,选用早幼粒细胞模型对三氧化二砷的机理做了系统的研究,王振义和陈竺因此&也获得了美国的圣捷尔吉新成就奖。
随着中药注射液风险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意识到并规避其风险。
前天就看到一位新任爸爸的咆哮及自责:
“女儿发烧打吊针,医生开了头孢替安、喜炎平(青峰)、地塞米松磷酸钠,等我去到医院,女儿已经吊完第一支喜炎平,MLGB的我来晚了!!!”
该父亲后来晒出了血常规及诊断,没明显炎症指征的普通感冒,体温也不太高(38.7)。
但为什么就开出【头孢替安,喜炎平(青峰),地塞米松磷酸钠】三联组?
对此,一位网友的答复让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地塞米松是用来抑制喜严平的副作用的。否则中药注射液通常会引起大部分患者的过敏反应。”
多位医生确认该联用法的存在。
如果你还不明白把这三种药联用是一件多么令人发指的恶行,请看对该药单的分析:
&&&&*&头孢:消炎药,但该病例未显示明显炎症,因此该药单中的头孢的作用算在保险与滥用之间。
&&&&*&喜炎平:所谓“抗病毒”中药注射液,除了副作用,其它作用并未被科学证明,在这个药单里,该药起创收作用。
&&&&*&地塞米松:糖皮质激素,有退烧、抗炎等作用。
由此可见该药单的恶劣之处:
&&&&1.&明显的过度治疗: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可以抑制机体免疫能力或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同时具有退烧、消炎作用,因此,同时使用消炎药头孢,完全是过度治疗。
&&&&2.&中药注射液喜炎平实际上并不起任何治疗作用,还具有一定副作用(过敏反应),因此,地塞米松激素除了退烧外,还要起到抑制中药注射液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的作用!
&&&&3.&开出这张药单医生的构想是:头孢、地塞米松都是价格不高的药物,退烧消炎靠它俩,而喜炎平价格昂贵,负责创收。
这真是令人发指的聪明!
这个药单的可怕之处还不止于此,下面让了解一下塞米松磷酸钠:
如果想说明中医有效,那么应该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验证,你需要随机对照双盲的大量本试验,而不是连安慰剂效应都无法排除的经验效果。同理的,确实也有许多&西药是原因机制不明,但却在临床上使用很久了,包括一些经典药物的机制,我们到现在还没有研究很透彻。但是机制可以暂时不明,疗效却不能含糊待定。就算你&做不出机制,至少你要有个规范透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吧,而这一点,许多上了临床的中成药却做得非常之差!
再度强调,我不是完全否定中医。但是,&我强烈要求中医药严格接受科学检验。即便降低要求,不求疗效,只求安全可以吗?楼上也有人说,你说中医不好,西医要挑也能挑出许多毛病来,一抓一把呢。是&啊,哪门学问完美无缺呢?但是西医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和其他科学一样,他站在原野上接受各种检验,一旦有新的证据出现,旧的理论马上被抛弃,他们自我否&定,他们互相否定,他们不断完善。而中医不然,拿美化过的数据来营销,视频繁发生的不良反应于无物,对与理论悖离的疾病无动于衷……这样的理论实践在同胞&身上,让人怎么放心。某中药产假大肆宣传自己的药品是药物支架,某文献中的中成药仅凭小样本不规范的试验就草率得出自己药品可以替代西方经典药物,且拥有&更广的治疗对象;某中成药说自己有双向调节作用,能让高的降低,低的升高,对正常的还不影响,问他为啥,对方自豪的回答:“中药就是这么神奇!”不能这样&啊!真不能这样啊!统计数字会杀人的,中药研究中那些弄虚作假,那些偷梁换柱,业内人士应该不必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吧?
举例,北京崇文中医院的一&位老中医,出身中医世家,因服用含马兜铃酸的龙胆泻肝丸导致尿毒症,经过与彭立人主任交谈后,他才恍然大悟。据他回忆,行医的爷爷经常开出龙胆泻肝丸,供&自己和家人“上火”时服用。最后,他的爷爷,及同样行医、也有服用龙胆泻肝丸习惯的父亲均死于尿毒症
马兜铃酸事件反映了,中医自己没有能力去发现中药会导致像慢性肾病、癌症这样的慢性毒性,而只能完全靠现代医学去发现。更恶劣的是,在现代医学替中医发现了中药的毒性后,中医还百般否认、狡辩,意图继续用有毒中药害人。
咸丰年间出版的的古籍,它是上海仁济医馆的两位医生合写的。书名叫做《内科新说》。作者是合信氏[1]和管茂才。还有一本中医自王清任(年)《医林改错》。
念一段,是直接与中医中药有关的。它是这本书的《总论》开篇的第一句话。它是这么说的:
“中&土医书,方论浩繁,有一病而列方数十者,有一方而药品十余味者,有臆造病症,妄列治法,而实为理之所无者。每论一病,必浮举阴阳五行,缠绕不休。每用一&药,必以色香形分配脏腑,更或高谈脉理,妄事神巫,脏腑功用,茫然不知,甚矣医学之衰也。盖中土风俗,平日视医学为末技,待医士如贱工,及病时,又倚之太&切,责之太厚。服药偶效,则曰,此神医也。一服不应,则曰,此医者之过也。因此医者虚伪巧饰,心愈劳而术愈拙。……”[3]
后面还有,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再念了。
大家看看,咸丰年间就已经有这样的认识了。现在我们批评中医,反对中医,是不是重做这个作业?我们中国人一百五十年前就已经做过的作业,我们现在还要重做一次。我们现在批评中医的许多话,都是150年前就已经说过了的,而且还要冒着极大的风险去说。
尽管如此,我们现在还不得不重做这个作业。没办法!
《医&林改错》的价值并不在于知识,更不在于“血府逐瘀汤”之类的药方,而在于其“实证之思想”、“改错之精神”。王清任一针见血指出自内经以降的各种经典“其&言彷佛似真,其实脏腑未见,以无凭之谈,作欺人之事,利己不过虚名,损人却属实祸。”之前从无一人对经典有如此大胆的怀疑和否定,更别说想到要去亲自解剖&验证。中医的学习和研究只一味以经诠经,以阴阳五行推理玄想,这是中医基本理论谬误百出的根本原因。王清任感叹“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事实上,三千年的中医就是在“不明脏腑”的状态中蒙混过来的。
受中医为害最深的,既不是那些强烈反对中医的人,也不是那些表面上迷信中医而实际上最对中医心中有数的中医卫道士,而是那些缺乏起码的医疗是非观念的中医骑墙派人士。
2006年我国公民自发开展中医中药问题大讨论以来,废医派与护医派形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尖锐对立。在这种对立的另一面,还有一类人,他们属于“骑墙派”。他们一再声称:“我既不赞成废医派,也不赞成护医派,最好是‘中西医结合’,允许‘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要勉强。”骑墙派的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其中蕴含了许多无法预料的风险。
中医骑墙派的错误首先在于,他们把科学上的是非问题,与通常意义上的政治派别之争,混为一谈了。于是,他们把在政治斗争中的骑墙态度,扩大运用于医学领域,以为在医学领域也可以采取骑墙的态度。
其实,绝大多数场合下的政治斗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是非之争。纵观整个人类政治史和社会发展史,没有几个政治家具备了谈论政治是非的能力。如果政治家们都能在严格的是非意义上讲政治,政治斗争就不至于那样不择手段。总的说来,政治斗争的实质是政治权力之争。专制体制下的政治斗争尤其是如此。专制体制下的一些政治鼓动家,动不动号召人民&“分清是非”。其实,他们自己就分不清是非。他们屡屡不厌其烦地进行“是非问题”的鼓动,其目的无非是假借冠冕堂皇的是非之争来掩盖腐朽肮脏的权力之争。因此,对于本没有多少是非之争的政治斗争,采取骑墙的态度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中医问题是一个严肃的科学问题。它的是非界限非常鲜明。它的判断标准客观刚直。你可以对这些界限与标准缺乏认识,你也可以不承认这些界限和标准。但是,你没有任何权力改变他们。如果你斗胆漠视这些标准,或者采取骑墙的态度,就有可能殃及自身。比如说,当你得了胰腺癌需要手术治疗时,你却自以为是地漠视现代医学科学的当前进展,错误地相信连一粒米饭的营养价值都没有的冬虫夏草能够治疗胰腺癌,则你势必贻误治疗时机,走向无药可救、无医可施的结局。这意味着,我国那些在中医问题上采取骑墙态度的人,还没有充分理解科学,没有把握科学与伪科学、迷信和神秘主义之间不可调和的对立,尤其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涉及生命安全与健康的时候,坚守科学精神的重要性。
在医学领域具有明确是非观念的人,是不可能骑墙的。
一、来自中央政府1954开始的错误的中医政策。
二、来自我国哲学界对待一些基本哲学问题一知半解的错误阐述。
另外一个导致我国思想混乱的源泉,来自90年代开始的“反科学主义”思潮。
&&三、来自普通老百姓对“循证医学”的无知。
我国的烟酒骗子经常遭到修理。可是,我国的医骗子却一直逍遥法外。至今连个举报电话都没有。究其原因在于,假烟假酒无时无刻不涉及着我国政府官员们的既得&利益。他们要喝酒、要抽烟。他们请客送礼也免不了烟和酒。送出去的烟或酒,如果是假烟假酒,可能让他们丢面子,甚至办不成事情。他们收到的烟或酒,如果是&假烟假酒,也免不了懊恼几天。所以,他们对打击假烟假酒十分卖力。医骗子的社会境遇就比生产假烟假酒的骗子好多了。首先,医骗子不会给官员们的官场交往任&何难堪。其次,官员们有专门的机关医院或保健医生,医骗子骗不到他们头上去。所以,我国各级政府和新闻单位,对打击医骗子一直采取着冷若冰霜、听之任之的&态度。加上我们的老百姓对待中医骗子还采取着“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态度,官员们对中医骗子采取冷若冰霜、听之任之的态度,也就属于“顺民心、合民意”&范畴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老百姓深受中医骗子之害,也算是咎由自取,活该,活该!
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内科学》每4年一版,第五版为2000年出版,第七版今年刚刚出版,医学院本科生9月份入学就是用这本书。至少从相应章节的编者来说,&有些态度还是相当明显的,比如中医药对胃癌、肝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后来的编者对老版的内容持否定态度;有些则是产生怀疑,比如某些措辞的改变,从&“也有效”到“也可能有效”,从“效果良好”到“有一定疗效”,把“确能改善”按下不表等等;只有一少部分还是坚定不移的。总的来说中医药的被认同度还是&在逐年降低。其实就算这些内容全部予以保留,也只占将近1000页的教科书的很少一部分,本来影响就不大,上面的内容基本上已经将全部中医药在这本书中的&内容包括到了,也许有少量遗漏,但肯定不会太多。至于中医经常引以为豪的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胰腺癌、白血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等,第五版甚至更以前的都&没提过。
从第八版开始,又有两个专业的内科学内容完全没有了中医内容,一个是心脏病学,一个是消化病学。早在第五版之前,按照三甲医院内&科专业设置相对应的内科学章节里,血液病学、内分泌和代谢病学早已没有了任何中医药内容,这几个专业里,老百姓熟悉,也是骗子广告里中医大显身手的疾病&有:贫血、白血病、淋巴瘤(癌)、甲状腺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等等。风湿病学内容是从第七版删掉仅存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之后,就已经中医药绝缘了。而这&个科的疾病也是骗子的重灾区,包括前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还有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等等。第七版内科学中有关心脏疾病的里面,&仅在稳定型心绞痛的缓解期治疗中,给中医药留了一点地方,但第八版把这也删除了。而消化疾病里,在第七版删掉了上一版胃癌、原发性肝癌的中医内容后,第八&版又删掉了仅有的肝硬化和急性胰腺炎。
SARS从第六版开始出现,对中医的贡献也是只字未提。
真,善,美是生命之光
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修改:·lshaiyang&于&Jan&&3&09:44:36&2015&修改本文·[FROM:&124.16.131.*]
※&来源:·水木社区&http://www.newsmth.net·[FROM:&124.16.131.*]
下一页&共1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温泉养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