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下方疼痛以上时时疼痛,疼痛持续时间1到2分钟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揆亮大夫本人发表
肚脐左侧1寸地方上下1寸总是疼痛
状态:就诊前
小区门诊给你开的什么药呢?颠茄片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刘揆亮大夫的信息
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结肠息肉,胃肠道早癌,胆石症、...
刘揆亮,医学博士,主治医师,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分会青年委员。毕业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现在首都医...
刘揆亮大夫的电话咨询
90%当天通话,沟通充分!
近期通话:
消化内科可通话专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北京友谊医院
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湘雅二医院
武汉协和医院你可以一个帐号,并以此,以浏览更多精彩内容,并随时发布观点,与大家交流。
查看: 212692|回复: 144
在线时间1 小时威望40 金币20 龙珠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40阅读权限10UID187623
幼龙,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龙珠0 声誉0 金币20 威望40 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 小时积分40
本帖最后由 zsxlyzlyk 于
12:19 编辑
宝宝真实的出生体重和未来,父母心中永远的谜和痛
--------关于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产科医护玩忽职守、致病害人的控诉
& & 如果我告诉你,一个宝宝合法地出生于堂堂的省级三甲军医院,其父母却至今不知道自己宝宝真实的出生体重,你是不是会觉得很奇怪?这种令人匪夷所思的荒唐一幕偏偏前不久就发生在我和我的新生宝宝身上。
& & 我在孕前、孕期做了精心准备,孕妇和胎儿所有检查一切正常,本来肯定能生育一个非常健康的宝宝,却由于在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时,夜班值班医生、护士明知故犯、玩忽职守,为正处于第一产程进展中、即将分娩的产妇注射了能抑制新生儿呼吸并致使肌张力低下的药物—安定(地西泮),接生过程中态度恶劣、操作粗暴,导致注射安定后三个多小时即出生的宝宝呼吸抑制、肌张力低下,抢救又不及时、不得力,将出生时尚属轻度窒息(据产科病历提供的Apgar评分)的宝宝又给耽误成了重度窒息(转入儿科后入院、出院诊断),长时间缺血缺氧差点儿死掉。宝宝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造成了包括心、肺、肝、肾、胃肠道等在内的全身各系统器官组织的严重的缺血缺氧性损伤,同时大脑及神经系统受损,是否有长期的后遗症问题还有待长时间的监测、观察。令人气愤的是,肇事医护人员不仅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对产妇母女造成的重大伤害,始终对产妇没有一点儿安慰、道歉,相反地,为了推卸责任刻意篡改、伪造了病历。最突出的两点是:产科接生医护将患儿的正常出生体重和身高人为地严重缩水,以及将抢救过程和抢救结果刻意地篡改美化,自作聪明、掩耳盗铃地以为这样就可以瞒天过海,可惜造假水平实在低劣可笑,经过精心篡改和弄虚作假的病历仍是自相矛盾、错漏百出。这种医术低劣、医德败坏、连乡镇卫生院的医护水平都不如的产科医护人员,居然高就于堂堂的省级三甲军医院!
& & 43医院,你是部队大医院,但你已向地方开放,就负有保一方百姓健康的神圣职责,怎可光忙着建起一座座高楼大厦而放任医疗管理如此混乱不堪,怎可纵容自己的医护人员如此致病害人还无法无天?!
& & 下面就详述我在该院产科非人的生产遭遇和病历被大量篡改伪造的证据细节:
& & 我整个孕期按产检要求共产检11次,其中自33周决定选择在43医院产科生育起,就一直坚持在43医院产检至收住院分娩,故“住院志现病史”中“未在我院定期产检”纯属造假,下面的体格检查之“头面、心肺、脊柱、生理病理反射征”等,也均为编造,住院后主管医生从未进行过相关查体。经过多日反复见红并在10余小时不规律的宫缩腹痛后,我于7月14日上午8时经门诊李晓云医生检查发现,子宫口已开大1cm(一横指),宫颈管已展平,开具“门诊入院记录”收入院待产(但医师签名是:张凤仙)。住院后主管医生段晓云随即进行产科专科检查,也告诉我同样的检查结论,而不是现在住院志上被刻意篡改过的记录:宫颈管未展平,宫口未开。这样刻意造假、篡改病历,无非是为了掩盖产妇入院时已经进入了第一产程的事实,篡改成产妇尚未发动生产从而推卸乱用药物导致严重后果的责任罢了!
检查后段医生认为产妇无顺产禁忌症,可试行阴道顺产,产妇也愿意顺产。为鼓励产妇增强信心,段医生还告诉产妇,只要我有信心,她们就更有信心。并称她前段时间刚刚成功顺产接生了一个42岁初产妇,宝宝体重3.8公斤,说得我信心大增。过了九个小时,下午近六点段医生下班前再次检查,宫口扩张无任何进展。段医生便叮嘱我,若因腹痛不能入睡休息,可在晚上睡觉前找值班医生开点儿催眠的药好好睡一觉以恢复体力。
& & 当晚七点多开始,我宫缩腹痛、腰痛已越来越剧烈,自觉已难以忍受,无法入睡休息,十点多检查后宫口张开仍无进展,便遵照段医生医嘱问值班医生周士林是否可以给用催眠的药物。周对我进行内诊检查后告诉我,催眠的药物只有安定,但如果预计在六小时之内会发动生产,则不能用安定,否则会引起新生儿呼吸抑制。所以她当时没有给我用安定。我因疼痛已难忍,请求周立即给我进行无痛分娩麻醉,周称子宫口要开大到3厘米以上才能打无痛,现在我宫口开大还只有1厘米,不能打。没想到会宫颈条件不良,产程经16小时都迟迟无进展,又无法睡觉休息,产妇担心再这样消耗下去,到时等到宫颈口开全需要自己用力生时已没有了力气,恐会子宫收缩无力导致难产和大出血,到时母女都有危险就麻烦了,所以当夜近12点时请求值班医护为我连夜改行剖腹产,却遭到拒绝,周说:你白天入院时就该要求剖腹产的!我很郁闷和无奈,这是一个三甲大医院产科医生该说的话吗?剖腹产与否应该是我要求的吗?刚住院时我并无顺产禁忌,当然应该优先选择顺产,主管医生当时也同意我试行顺产,那我当时为什么该要求剖腹产?剖腹产指征不该是你产科医生掌握的吗?但当时主管医生也和我签署了“特殊诊疗(阴道试产)同意书”,书面形式明确约定:阴道引产有困难需行剖宫产。必要时剖宫产。入院当时我经阴道产并无困难,可住院后经过了16小时产程迟迟无进展,我顺产就有困难了,按此书面告知和约定你们就该给我及时改行剖腹产,可却拿这句没用的鬼话来搪塞和敷衍我!值班护士陈翠萍则和周士林一唱一和说:哎呀,你都坚持这么长时间了,现在放弃多可惜啊,再坚持一下吧。周回值班室继续睡觉,陈此时安排我住进产房的待产室的床上,她自己则在一旁的另一张待产床上呼呼大睡。此后到15日凌晨 2点,我又三番五次请求她们为我立即行剖腹产,都被同样的借口拒绝了。
总评分:&威望 + 2&
金币 + 10&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在线时间1 小时威望40 金币20 龙珠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40阅读权限10UID187623
幼龙,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龙珠0 声誉0 金币20 威望40 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 小时积分40
本帖最后由 zsxlyzlyk 于
12:20 编辑
15日2时40分,陈再次为我检查后告知,宫口开了2cm了,我很兴奋,问:这么说终于有进展了?陈回答:其实跟原来也差不多,一横指和2cm,差别不大的。这时周进来,我就再次请求剖腹产,周问了陈的检查结果是宫口开大2cm后,对陈说:还是打上吧。陈重复问一遍:打上?周回答:打上。处于极度疼痛和筋疲力尽状态的我,大脑已失去了正常思考的能力,听到这句话,潜意识里想:她们是要给我打催产素之类的催产了吧,便没有多想。没想到正打着药,意识就立刻模糊不清了,但没一会儿就被撕心裂肺的宫缩疼痛唤醒,脑子里还模模糊糊,这才忽然想到刚才是给我注射安定了吗?不禁有些暗暗着急:不是告诉我不能用安定吗?但还没容我多想,下体就开始哗哗流血,我急忙叫醒陈,陈一看赶紧催我上了里间的产床,这时大约3:20,我问她:为什么会突然这么流血了呢?她不回答。产床上一检查,她告诉我:宫口开了3~4cm了,可以打无痛了。被疼痛折磨得已失去了思考能力的我这时心里一阵轻松和兴奋,终于等到打无痛分娩了!
& & 麻醉师很快赶到,3时50分左右进行了硬膜外阻滞镇痛,镇痛后果然原来难以忍受的宫缩腰痛、腹痛逐渐有所减轻,慢慢地宫缩再发作时我感觉疼痛能忍受了。镇痛成功后四点来钟,麻醉师就走了。近五点时陈告诉我宫口即将开全,听陈这么一说,身为初产妇还从没有生育经验的我急忙问陈:宫缩时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往下用力生了?此后需要产科医护耐心引导、鼓励以顺利娩出宝宝的我却受到了粗暴的对待,不断受到陈和随后赶到的周的抱怨和训斥,让我紧张得无所适从、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刚开始陈回答:还不能用力!很快又催我:你往下用力试试!没一会儿却又开始训斥我:哎呀大姐,你倒是往下用力呀,你这么不配合,胎心率现在降得很低了,顶多只有80次了!我心里一阵紧张、茫然和羞愧,我一直在努力往下用力啊,为了我的宝宝我能不全力以赴吗?!、现在我看到病历,才看到由陈手工记录的生产中的“胎心记录单”,我很气愤:4时55分时宫口近开全的,到5时5分胎心率下降,一共短短十分钟的时间里,陈一会儿让我不能用力,一会儿让我用力试试,一会儿嫌我不会用力,哪个初产妇能明白陈到底要她怎么做才对?!我入院后第一产程进展缓慢,在医院等待了一整个白天,你们有过生产时该怎么正确配合和用力的产前指导吗?孕期我还专门看了生产时怎么用力的相关文章和视频指导,已经尽可能做了充足的准备了,可现在生产中陈的这种乱指挥,只会让人无所适从!而且现在看她的记录,宝宝当时胎心率一过性下降到了98次/分,她却大喊大叫吓唬我顶多只有80次,把我紧张得更不知所措,是什么居心?!从一进入第二产程,周就恨不得一下子把宝宝从我肚子里挖出来,好早点儿干完活,为此不光不耐烦地不断地抱怨、催促,还时时胡乱暴力按压我的子宫上部,5时5分那次一过性胎心率下降就和她的这种暴力按压有直接的关系!我孕30周B超已查明,胎盘位于子宫前壁高位,正是她的暴力按压导致了脐带受压,才引起了胎心率下降,以及加重了安定引起的宝宝的呼吸抑制,使我可怜的宝宝一出生就发生了重度窒息差点儿没了命!快六点时,周一边恶狠狠地继续使劲粗暴按压我的子宫,一边不耐烦地抱怨:我还以为五点多点儿就能干完活,结果耗到现在还没干完!我想质问她:你说的这是人话吗,是一个正规医院只要有一点儿医德和医术的妇产科医生该说的话吗?你们妇产科教科书上写的明明白白:初产妇正常的第二产程一般2~4个小时,无痛分娩还可能会延长第二产程,可照你周大医生的意思,我五点才进入第二产程,我就该几分钟顶多十几分钟就把孩子“射”出来以结束第二产程你才满意吧?!按照你们这对医护自己的病历记载,我只用了一小时6分钟就完成了第二产程,你还不满意,还嫌慢,还这样恶毒地没有人性地抱怨我!
& & 宝宝由于呼吸受到了抑制,一出生就发生了窒息,清理呼吸道后任凭陈如何啪啪啪地使劲拍打,胎盘还没有娩出、会阴侧切还没有缝合、还只能悲哀而无助地躺在产床上、除了眼睁睁看着等待什么也做不了的妈妈,始终没有等到期盼中的那一声响亮的啼哭,而这对医护对新生儿进行了清理呼吸道、不停地啪啪啪地拍打足底、脐静脉注射了纳洛酮,后来才电话通知麻醉科带气管插管过来会诊,但中间间隔了好一会、先后打了好几次电话才终于有人接听,所以麻醉师过来行气管插管不是她们手工“医嘱记录单”上编造的产后九分钟,而是远远超过了产后九分钟!而每耽搁一分一秒就增加了新生儿死亡的危险和留下严重后遗症的危险!她们医嘱中所谓的“吸氧”,是把产妇正在吸的氧气管拿过去,冲着新生儿吹一吹(周的原话);所谓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则纯粹是后来编造加上的,整个抢救过程产妇的视线始终没有离开过宝宝,根本没有见到有哪个人对宝宝进行了口对口人工呼吸的抢救!而产妇出院时的“费用清单”里有“新生儿人工呼吸(正压通气)”的30元收费,可你抢救时对新生儿进行了正压通气抢救了吗,你产房里有正压通气设施吗?而“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正是窒息宝宝抢救成功的关键,有这项抢救措施,很可能经1~2分钟新生儿Apgar评分就能转为10分!(“应用呼吸复苏加压给氧后经1~2分钟均复苏成功,不需任何药物,成功率达98%,2分钟后Apgar评分10分。”---复苏囊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作者:吉林省梨树县妇幼保健院(136500)李艳萍 魏淑波)人家一个小小的县医院都有这个抢救设备,能高效成功地抢救新生儿,可你堂堂的省三甲军医院却只有这项收费,产房却无相应的正压通气设备,怎么连个县医院都不如呢?除了啪啪啪不停地拍打宝宝的脚底,只能等待三遍五遍才催过来的麻醉师的气管插管,可如果产房就具备正压通气的设备,宝宝很可能会很快复苏过来,根本就不需要气管插管这种迟到的有创治疗了!那么大的三甲医院,产科连新生儿窒息的常规急救设备都没有,还厚着脸皮按这个收了费。正是抢救设备缺乏、抢救措施不力才导致错过了最佳抢救时机,将出生时尚属轻度窒息(据产科病历提供的Apgar评分:1分钟评4分)的宝宝又硬给耽误成了重度窒息(转入儿科后入院、出院诊断),给侥幸活下来的宝宝留下了严重的健康损害和严重后遗症的重大隐患!至于医院本应严格要求和监督的“三级医生制度”根本就是形同虚设,整个晚上、整个生产过程和抢救过程,始终没有见到二线上级医生的影子,二线医生始终缺岗缺位,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那晚本该值夜班的二线医生究竟是谁!就这样第一产程中明知故犯,错误应用安定导致新生儿呼吸抑制、肌张力低下,接生过程中态度恶劣、手法粗暴,产后抢救措施不及时、不得力,及二线医生缺岗缺位,终于导致了新生宝宝的悲剧:产后重度窒息差点儿丧命!抢救后转儿科前,参与会诊的儿科值班医生竟然问我老公:你孩子的病情非常严重,情况非常差,看你们还要不要继续抢救?知道家长听了是多么的心凉、痛心和愤怒吗?这是堂堂三甲医院的医生该说的话吗?要是我们说放弃继续抢救了,你们是不是立即就把我的宝宝当“医疗废弃物、死婴”给处理掉了,还把责任全推到我们身上,说是患儿父母放弃了自己的孩子的?!产后第二天(16日)下午套用儿科主任的原话说:“你们的宝宝能活下来是一个奇迹!”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在线时间1 小时威望40 金币20 龙珠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40阅读权限10UID187623
幼龙,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龙珠0 声誉0 金币20 威望40 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 小时积分40
为了掩盖错误、推卸责任,相关医护人员对病历进行了刻意的篡改和伪造,除了前述产检和入院时的情况、抢救时的情况被刻意造假,新生儿在产科的抢救结果、新生儿的出生情况、转科时间等等,都进行了刻意而可笑的篡改和造假,可惜欲盖弥彰:
1、宝宝的出生体重、身高被刻意严重缩水,导致宝宝真实的出生体重对宝宝父母而言成了一个永远的谜:产后我们被告知,宝宝体重仅2540克(属正常出生体重,但相对偏瘦,被儿科据此诊断为“小于胎龄儿”。孕期孕妇课堂告知,宝宝顺产的理想出生体重是:2.5kg~3.5kg);身高47cm,也是正常值下限,由陈手工记录的“婴儿记录”上和周为宝宝转儿科而开具的“门诊入院记录”上以及后来开具的“出生医学证明”上,都赫然列着这两个数字。可随后宝宝转儿科住院后,出生当天下午由儿科主管医生记录的“住院志”第一页上,宝宝的身高明明是很理想的—50cm。至于体重,就更是被缩水得离谱:宝宝在儿科住院整8天,出院当天上午我和老公过去接宝宝办出院手续,亲眼见了儿科护士杨庆芬给宝宝称了体重,随后告诉我们,宝宝现在的体重是3.7kg,现在复印回来的病历“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的最后一页26页上也明确记载了这个体重。疑惑不解的我们接宝宝出院后,随后在社区医院给宝宝复查了体重,也是3.7公斤!我们这才明白,宝宝的出生体重被刻意推卸责任、掩盖错误的周、陈这对医护给严重缩水了!因为妇产科常识,生育过宝宝的父母也有这个常识,正常宝宝出生后都有一个“生理性体重下降期”,生后头几天体重会比出生时下降10%左右,经10~14天左右才能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更别说我们的宝宝被庸医害得大病一场、九死一生,除了生理性体重下降还有病理性体重下降,宝宝重度窒息导致胃肠道严重受损、缺血缺氧性损伤,入院头几天进食非常少,有时喂都不吃,有时数小时才吃2ml、4ml、5ml,基本靠静脉慢慢输一点儿液体进去得以维持生命(儿科“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记载),这种情况下宝宝能在短短八天之内奇迹“增肥”近1.2kg,不知尊敬的周、陈大夫是在嘲笑自己的智商还是在嘲笑患儿父母的智商!只能说怪这二位不是院长,还没有统帅妇产科以外其他科室的权力,所以不可能儿科的每个人也配合她们二位造假,这才很不幸地露了马脚!所以现在看来,我们宝宝出生时的真实体重只能&=3.7kg,但具体数字成为了一个让患儿父母愤怒的永远的谜!
2、宝宝出生后由陈手工书写的“婴儿记录”,不仅字迹极其潦草,而且对抢救结果刻意造假以推卸责任:经过一番抢救折腾并气管插管后,还躺在产床上的产妇亲眼见到,可怜的宝宝皮肤苍白(像刚粉刷过的墙壁一样、苍白地没有一点儿血色),小小的身体一动不能动,小胳膊绝望而无力地直直垂下来,儿科医生拿起宝宝的两只小胳膊高举过头顶,医生的手一松,宝宝的小胳膊立即呈自由落体动作软绵绵地掉下来!当产妇后来被娩出了胎盘、缝合了会阴切口并推出了产房,在产房外进行两个小时观察的时候,儿科医生抱着宝宝转去儿科经过产妇身边,说了一句:让妈妈看看宝宝吧。我这才第一次近距离看到了自己可怜的孩子:仍旧全身皮肤苍白,小小的身体一动不能动,小胳膊仍是绝望而无力地直直垂下来,小小的脑袋长长的,上面顶着一个大包,小小的嘴巴里戴着气管插管,和刚才在产房里看到的一样,看不出任何生命的迹象!可就是这极其失败的被儿科医生追问我们“是否还继续抢救”的抢救结果,竟然在陈的这个记录里被刻意篡改得极其成功:宝宝呼吸“自然”;皮肤“红润”;四肢“活动好”;转儿科时Apgar评分已由4分、5分上升为“7分”,这不全是胡扯吗?!按你陈的记录,宝宝出生一分钟Apgar评分4分、出生76分钟Apgar评分7分,都属“轻度窒息”,而且经你们抢救后转儿科前已大为好转,转科时照陈的书面描述宝宝已看不出有什么异常,为什么一转儿科就被书面通知了病危?为什么儿科给的入院和出院诊断都是“重度窒息”?为什么儿科“出院记录”上描述的宝宝刚转入儿科时的病情是“双上肢皮肤苍白,双下肢肢端发绀”;儿科“入院记录”上宝宝刚转入儿科时“四肢动作微弱”?如果经你们产科抢救后转科时已看不出异常,为什么儿科会诊医生转科前要那么问我们家长?如果转儿科后是儿科抢救、治疗不当才导致已经明显好转的宝宝又立即加重了,那为什么转科第二天(16日)儿科主任告诉我“经我们儿科予以全力抢救,拔掉气管插管,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后,宝宝奇迹般地好转了起来,只是插管又拔管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气道的损伤。而在产科干了一辈子的老护士长李宁的熟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李亲自过来守了一晚上,由她接生的熟人的宝宝还是出事了,现在也在我们儿科抢救,但情况在向坏处发展,为此李宁申请调换了岗位,到门诊去了”?为什么你在我的被你们收掉的“产检手册”里记录新生儿的并发症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这个病是什么临床表现你清楚吗?你处处自相矛盾你知道吗?而且很遗憾让你失望了,我们的宝宝没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她是被你们这对庸医害得发生了呼吸抑制、造成了重度窒息并诱发了肺部炎症!而且正是你们产科抢救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才使得出生时“轻度窒息”的我的宝宝又被你们耽误成了“重度窒息”!而且头部形式“圆”,可儿科开具的“出院记录”上,宝宝“入院时病情”摘要明确记录着—一宝宝顶枕部可扪及5×3×1cm大小包块,有波动感,当时诊断“产瘤”,并怀疑是否“头颅血肿?”(转儿科当天给我们家长的书面病危通知书上,也有这两个入院诊断;出院诊断则明确包括“产瘤”),小小的脑袋上顶着这么大一个包,何来的“头圆”?为了推卸责任、掩盖错误能弄虚作假至此,手段之下三滥至此,医德败坏至此,怎不让患儿父母气愤难平?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在线时间1 小时威望40 金币20 龙珠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40阅读权限10UID187623
幼龙,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龙珠0 声誉0 金币20 威望40 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 小时积分40
3、同一个患儿,产科、儿科记录下多达五个转科时间,令人费解:如此危重症,抢救是以分以秒记的,预后尤其是否会有严重后遗症也和时间密切相关,所以理应很精确才对。可我的宝宝从产科转到儿科,转科时间硬让两个科室记出了五个:
①周士林开具的宝宝转入儿科的“门诊入院记录”上,填写的时间是6时45分,产妇出院时妇产科主管医生开具的“出院证、出院记录、诊断证明”上则明确记录:“新生儿于今晨6:45转儿科治疗”。意思是宝宝生后39分钟书面开具了转科手续。其实宝宝这时还在产房,还没有进入儿科,正要办手续而已;
②可是儿科“住院志的入院记录”记载:出生后反应差,哭声不畅30分钟。意思是生后30分钟就转入了他们科,也就是15日早晨6时36分转入儿科的;这时连转科手续还没有开,宝宝还在产房里,怎么就进入了你们儿科了?
③而陈翠萍手工书写记录的“婴儿记录”上和“医嘱记录单”上,都写着“于7时22分转入儿科”,也就是出生后1小时16分钟才转入儿科的,这和上面记录的30分钟转科、39分钟转科又何止是天壤之别?!既然你们十分钟就完成了气管插管,抢救那么成功了,那剩下的66分钟都干什么了?宝宝缘何插着个气管插管,面无血色、呼吸微弱地又等待了66分钟你们才给转了科?而照你陈翠萍的记录,是转科后病情又立即加重了,不正说明你们产科急救很不得力、给耽误了病情吗?
④儿科“体温单”第1页则记录,7时42分入院,宝宝是你们儿科值班医生亲自抱过去儿科的,产科和儿科在同一层是邻居,我和老公从产科病房过去儿科看宝宝,路上费时半分钟,即使按照陈翠萍的记录是7时22分转的儿科,儿科医生抱宝宝过去的路上至少用了20分钟吗?
⑤儿科宝宝病历“住院病案首页”上,则记录宝宝入院时间是“7月15日7时”。一个被残害得病危的急症、重症宝宝,转科时间都能记录得如此混乱不堪,还能让人相信你们能提供什么合格(都不敢提“优质”)的医疗服务吗?
其他揭示该院医护人员违反医疗常规、病历弄虚作假、专业人员缺乏基本专业能力、病历书写混乱的证据:
1、陈就产妇分娩时“宫缩时间”的造假:产妇7月14日早晨入住产科病房,当天进行了四次“电脑胎儿监护”,从早晨9:18一直到晚上22:12,所记录的“宫缩持续时间”分别为64秒、96秒、69秒、71秒,均在60秒以上,这还只是第一产程中的宫缩持续时间,第二产程需要有更强有力的子宫收缩,才能象产妇这样一个来小时就顺利地娩出了胎儿,可由陈手工记录的“胎心记录单”上,连产妇的宫缩持续时间都不忘作假:从七月15号凌晨1:40到5:07,产妇的宫缩持续时间一直只是20~30秒,而据“出院费用清单”提示,当时第二产程对产妇还加用了催产素引产,催产素又叫缩宫素,难道缩宫素反而减慢了产妇的宫缩强度和宫缩持续时间了吗?一看就是另一个存心造假!
2、补医嘱:妇产科三联、维生素K1注射剂--早晨五、六点就用药了,怎么六、七个小时后才补的医嘱,有没有用过药就是个疑问了,有理由怀疑是为推卸责任的另一处造假!(妇产科“临时医嘱记录单”第2页)
3、人工破水(7月15日4:15,宫口开5cm时--陈手工书写的“胎心记录单”):我需要用妇产科的专业知识来告诉值班护士陈翠萍为什么违规:孕产妇宫口未开全,胎儿宫内情况良好时,应当等待胎儿自然破膜娩出。而陈在我第一产程已在正常进展,胎儿无不良宫内指征的情况下,就提前进行人工破水,无非是为了催我早点儿生出宝宝,她们好早点儿干完活罢了!却为顺产埋下了不良隐患。
4、下级麻醉师替上级麻醉师签名:上级麻醉师洪英凡没出现过,仅贺麻醉师过去做的无痛分娩麻醉,“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和“分娩镇痛麻醉记录”上,签名都是一个人的笔迹。你上级麻醉师没亲自来,也应该知道这回事,也得过问情况,却懒到连签名都是代签,说明玩忽职守,和妇产科二线医生一样,值夜班时间缺岗缺位。难怪乎抢救宝宝时,往麻醉科打了好几次电话才终于有人接,原来值夜班的级别较高的随便不在岗!
且“分娩镇痛知情同意书”上,“一,拟实施镇痛方法”选项没有勾选告知;被告知人是否同意镇痛麻醉也无勾选同意与否,麻醉师没有对产妇尽到必要的告知义务,只是签个名字同意罢了。
5、医嘱与实际不符:
产科出院带药:产科“出院记录”最后的出院医嘱带药,是抗生素及促进子宫收缩药--实际仅给开了致康胶囊,哪有带抗生素出院?
纳肛:妇产科“临时医嘱记录单”7月15日8:35的医嘱,是卡前列甲酯栓1mg 纳肛,感到奇怪,从来没有往肛门里塞过什么药啊?问护士说是分娩后给的,两小粒药,才想起分娩后是给过两小粒药,不过是塞进了产妇的嘴里让舌下含服!
吸氧:产科“长期医嘱记录单”第一页,产前医嘱里有“氧气吸入15分钟 2/日”的医嘱,七月15号7:12停掉的医嘱。但产妇整个住院期间,从来没有在30床自己的病床上有护士给遵医嘱吸过氧,因此护士的“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单”第1页上,也本来没有吸氧这一项。后来不知哪位自作聪明的护士在签名分别为“周~、胡~、禹~”三位护士的护理记录上,添上了三处“吸氧15分钟”,可惜都是一个人的笔迹!
另:病床号错误--产妇在产科住院2天,自始至终入住的是妇产科30床,没有换过病床。我可怜的宝宝出生后就转入了儿科的42床。可不知哪位妇产科医务人员如此心虚,不光私下里打听到我的宝宝的儿科病床号,还在我的妇产科的“长期医嘱记录单第1页、体温单第1页、临时医嘱记录单第1、2、3页”上,都打上了42床!
另:妇产科“体温单”第1页,护士记录我的宝宝的分娩时间是“六时十六分”,与其他地方记录的分娩时间“六点零六分”有10分钟的出入。
在线时间1 小时威望40 金币20 龙珠0 最后登录注册时间帖子精华0积分40阅读权限10UID187623
幼龙,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龙珠0 声誉0 金币20 威望40 注册时间在线时间1 小时积分40
6、胎头入盆的问题,妇产科不同医生之间自相矛盾,说明缺乏基本业务能力:产妇七月3号孕37周零6天在你院妇产科门诊由孙医生产检,已记录“头 入盆”,七月14日入院当天先去妇产科门诊检查,李晓云医生也记录“ROA 入盆”,但随即入院后,主管医生段晓云检查后告诉我,胎头还浮于耻骨联合上方,还没有入盆。我就奇怪了:难道胎头入盆后还能再挣出来不成?还是门诊两个年轻医生连是否胎头入盆都查不准,产科基本业务能力都不具备?对我的发问,段沉默不语。晚上6点下班前,段再次检查后又告知我,胎头还是没有入盆!我只能选择相信副主任医师,那妇产科的年轻医生们都是这么基本业务匮乏地在混吗?
7、新生儿床旁X线胸片,违规操作与申请人造假:产妇15日凌晨分娩、新生儿抢救后转儿科,当天下午放射科的人过去产妇床边送去一张X线胸片,产妇就奇怪了,自己没有照过胸片啊?放射科就告诉产妇,是早晨在产房给宝宝拍的“床旁X线胸片”。产妇查阅了国家卫生部颁布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其中第二十五条规定:“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应当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部位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尤其性腺、甲状腺、眼睛等)应当进行屏蔽防护;对孕妇和幼儿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事先告知对健康的影响。而从放射生物学理论分析,一种组织的放射敏感性与细胞的分裂活动成正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细胞分裂活跃,较之成年人敏感得多,且年龄越小越敏感。”当时新生儿整个抢救过程,产妇就眼睁睁地躺在旁边的产床上,新生儿的父亲自始至终守在产房外,你要给宝宝拍胸片是不是该告知宝宝的法定监护人一下,征得我们的同意,且对宝宝的上述非照射的敏感部位进行一下必要的防护?可你没有!这就侵犯了患儿父母的知情同意权,并为健康已严重受损的宝宝埋下了新的健康隐患!另:“放射诊断报告单”上,也标明是“胸部前后位(床旁片)”,申请医生是“刘婷”,可明显是造假,当时刘婷并没值夜班,没参与过宝宝的抢救,宝宝出生后在刘上班前就转儿科了,刘见都没有见过我的宝宝,何来的刘婷申请的胸片检查?
8、儿科--“住院志”第1页:预防接种史--按卡介苗接种,可我的宝宝由于出生后严重窒息转儿科抢救,原本生后第一天就该接种的“乙肝疫苗、卡介苗”一直推到生后第九天、宝宝从儿科出院这天,才回妇产科补种的。记录不实。
儿科--神经系统查体,前后矛盾:“入院记录第2页”上记载宝宝入住儿科当时--觅食反射、握持反射存在,吸吮反射、拥抱反射弱。而“出院记录”上记录的“入院时病情”又是--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未引出,吸吮反射弱。前后不一,自相矛盾,不知以哪个为准。儿科--呼吸频率的疑问:主管医生书写的“住院志”入院记录的记录时间是:7月15日14:35,体格检查呼吸是90次/分;可当天护士书写的“危重患者护理记录单”上,患儿从入院到14:30记录了15次呼吸频率,没有一次超过60次/分,14:30那次更只是38次/分,到底哪个是真实客观的,哪个又是伪造的?同一科室、不同医生护士计数同一时间的呼吸频率,不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吧?那客观评估病情还有依据可言吗?
儿科--出院时间不实:上午就办妥手续带宝宝出院了,何来出院时间7月23日15时?(儿科住院病案首页)
儿科--“危重病护理计划单”,不仅患儿姓名错写成ד紫”×(产妇姓名中间的一个字)之女,而且显示书写人儿科专业知识匮乏得荒唐可笑:主要临床表现--“早产儿貌”,你作为儿科专业护士,知道什么是早产儿貌吗,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吗?①患儿孕39周零4天出生,为足月新生儿,不是早产儿;②主管医生刘朝芳的“住院志 入院记录”上明明确确记载着:(宝宝)身长50cm,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皮肤弹性好。指甲过指(趾)尖,足底纹理明显深褶痕大于前2/3。乳房结节0.7cm,乳晕着色好。大阴唇已遮盖小阴唇。就是被妇产科严重缩水了的宝宝的体重,也属于“正常体重新生儿”范畴。请你说说我的宝宝那一点儿是早产儿貌了?!专业技术人员不学无术,便只会贻笑大方!
9、你院产科B超检查缺陷:孕晚期B超无胎儿体重估计,产妇于7月3日近孕38周在你院行孕晚期产前B超检查,报告不像大多数医院那样有胎儿体重估计,从而无法为临床提供顺产或剖腹产指征的选择。若那次B超检查能提示宝宝较大,体重可能超过了3.5kg,为宝宝安全着想会优先选择剖腹产的,而且如果B超有胎儿体重估计,周、陈两人狼狈为奸想在宝宝体重上动手脚时也会有所顾虑了!
宝宝目前现状:出生时严重窒息导致的胃肠道严重缺血缺氧、胃肠功能严重受损,出院后在患儿父母的精心照顾下,现已有所好转,但受损严重的胃肠功能一直难以完全恢复正常,吃奶量较同月龄婴儿少得多,且经常大口呕吐奶液,身高、体重增长速度经另一家大医院儿科医生检查,仅处于中下水平。宝宝由于出生时的惨痛经历,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经常突然从睡眠中哭醒,一副惊恐万状的样子,让患儿父母倍感心痛。且大脑及神经系统因生后严重窒息、长时间缺血缺氧可能产生的后遗损害已经发现了可疑迹象,如宝宝俯卧位还不能抬头、如多次可疑婴儿惊厥发作等,医生要求对患儿长期严密观察、随访,至少一个月要就诊检查一次,要求患儿父母坚持给宝宝做抬头训练,康复训练,一个月后复查,必要时住院强制康复训练。患儿还太小,很多检查还不能做,生长发育、运动功能发育、智力发育有无损害,到底有无癫痫等大脑功能损害,如不能正常如期抬头的脑瘫的担心,身体其他器官、组织如肝脏、肾脏等到底有没有因长时间缺血缺氧造成后遗损害,未加屏蔽防护的床旁X线胸片有没有给患儿造成相关损害等,还只能长期跟踪随访,严密观察。因出生时窒息史,医生给宝宝开具了“金奥聪”胶囊,建议连续服用,至少吃到3周岁。因出生时严重窒息损害史,社区卫生中心要求患儿父母给宝宝选用自费的进口疫苗,如刚刚自费注射了一针脊髓灰质炎针剂,而不能服用免费的糖丸。因患儿一出生就入住儿科ICU,连续九天的时间产妇接触不到自己的宝宝,没有机会吸吮奶头及时下奶,以及产妇过于悲伤、宝宝住院期间整日以泪洗面、不思饮食,不仅严重损害了产妇的健康(谁都知道坐好月子对产妇健康的重要性),还最终没能实现期望的母乳喂养。患儿住院期间为了增加宝宝的抵抗力,产妇厚着脸皮向其他同期生育的产妇要过几次母乳给宝宝送去病房,但宝宝出院后不可能再向别人索要了,只有被迫人工喂养,额外增加了大量的费用。
针对院方医护人员的重大过错,我们提出以下要求:
1、给身体遭受了严重损害并且面临严重后遗症威胁的我们的宝宝一个交代,进行赔偿。并对给患儿父母造成的身体和精神损害进行赔偿。
2、严肃处理玩忽职守、草菅人命、致病害人且处处刻意造假的周士林、陈翠萍及其他相关的医务人员。
3、严抓医疗质量管理,坚决杜绝此类本可避免的悲剧再次发生。
无效楼层,该帖已经被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