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艾滋病患者注意事项的感染者 已经接受治疗 还有没完全康复的希望 还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应该怎么避免 亲唇会不会有感

最新消息:艾滋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 助性饮食 - 名医养生-潍坊网特色技术专题
当前位置: >
> >最新消息:艾滋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最新消息:艾滋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时间: 12:35:46
  最新消息:艾滋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注意哪些
  首先我们要说艾滋病患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该注意营养支持,营养状况是确定艾滋病病人生存时间长短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艾滋病患者出现不同的症状时候,当及时注意补充营养。
  人体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后,由于多种原因会造成身体的代谢食物的消化吸收发生变化,绝大多数人会出现一些影响营养素摄入和利用的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食欲,影响营养的吸收,最终导致患者的康复效果甚微。那么,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艾滋病患者的饮食所需遵循的原则。
  专家指出,艾滋病患者除了进行药物治疗外,还应该注意营养支持,营养状况是确定艾滋病病人生存时间长短的一个重要因素。当艾滋病患者出现不同的症状时候,当及时注意补充营养。
  原则1艾滋病患者要注意营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积极进行营养支持。营养支持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为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提供必要的营养,贮存能量,维持人体器官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营养支持对改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辅助药物治疗的作用。
  甜菜根菠菜大蒜和橄榄油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了,然而将这些食品放在一起经过加工后竟成了可治疗艾滋病的药物。南非近年来的应用结果显示,这种食疗确实对提高艾滋病人的免疫力有显著作用。
  原则2忌食生冷油腻防腹泻
  慢性腹泻是艾滋病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体重降低的一个主要的促进因素,而体重降低其生存时间明显短于体重正常的病人。因此,减轻腹泻提高食物的吸收率,对维持病人正常的体重是十分必要的。陆主任说,艾滋病患者预防腹泻应食用一些含脂肪低的食物,每天摄入脂肪在40g左右,不要食用过多,难消化会加重腹泻。
  要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腹泻次数较多时,尽量少吃蔬菜和水果,可用鲜果汁番茄汁等补充维生素。补充充足的水分和含有丰富钾离子的食物,因为腹泻会引起身体脱水,要比平常多喝3~4杯水。要多补充含有丰富钾离子的食物如香蕉马铃薯鱼和肉类。有一些食物对止泻有帮助,如白米饭水煮白面条白面包等。如果产生胀气,则豆类食物不要食用。
  原则3恶心呕吐更应按时就餐
  感染和药物都会引起呕吐反胃,陆主任强调不能不想进食就不吃。少吃或不吃只会使情况更糟。这时候可以让医生开治恶心呕吐的药,在就餐前半小时口服少量的低脂食物能抑止恶心和呕吐尽量吃干的食物,如馒头干面包干饼干等吃咸的食物,不要吃甜食;喝清汤;饭后不要立即躺下,最好隔一小时,如果感到体力不支,可半躺半坐;饭后要松衣带,并尽量呼吸些新鲜空气;如果一闻到食物的气味就恶心,那在短时间内不要吃该食物,同时在烹调时,尽量不要让患者闻到烹调的气味;可采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不要食用辛辣高脂以及含咖啡因的食物。
相关阅读热点关注艾滋病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欢迎来到医学全在线网站!
疾病名称(英文)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传染病,免疫系统疾病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西医病名定义
艾滋病是一种主要经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是以损害机体免疫系统,引起持续性细胞免疫缺损,从而导致多个器官发生多种条件致病性感染,而且常并发少见的恶性肿瘤的一种严重疾病,病死率极高。
艾滋病是由一种逆转录病毒引起的。本病的病原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属逆转录病毒,具有逆转录酶,该病毒攻击的靶细胞均为T淋巴细胞,尤其CD+4细胞。HIV对70%、0.1%次氯酸钠、0.02%戊二醛及加热(100℃)等均甚敏感,易被灭活。HIV-1(人类免疫缺陷Ⅰ型病毒)属逆转录RNA病毒,细胞膜芽生,未成熟的游离病毒颗粒有一新月状的核,成熟的病毒颗粒有一致密偏心的圆形或棒状的核,颗粒大小为100nm~140nm。病毒蛋自主要包括核蛋白、膜蛋白和复制有关的酶蛋白三种。HIV具有典型的逆转录病毒基因结构,两段重复调节续列(LTR)排列两边,中间有3个主要基因:①gag基因,编码3种病毒的核蛋白;②pol基因,编码多聚酶和蛋白酶;③env基因,编码膜蛋白。HIV-1由皮肤破口或粘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是辅助性T细胞(T4)。这种病毒对T4有亲和力,穿入T??后能使之破裂、溶解、消失,从而使机体的T4减少,呈现免疫抑制状态,并易于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及Kaposi肉瘤。此外,这种病毒也是嗜神经性的,能侵犯神经系统,感染脑和脊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尿液、脑脊液、眼泪、乳汁中均曾分离出病毒。但只证明了血液和精液有传播作用。已经证实了的传染途径有:①性接触传染;②经污染的血液、血液制品、针头注射器传染;③母婴传播。
本病最初发现于美国,现已蔓延至世界各地。
本病主要侵犯45岁以下的中青年,80年代中期起,男女间比例趋向1:1。从全球范围看,75%的成人感染由异性间传播引起,其他高危人群包括男性同性恋者、静脉注射药物成瘾者、海地移民、血友病病人、AIDS病人的性伴侣、接受输血或血制品的人群、生活在AIDS病人家庭中 的儿童等。
强度与传播
国内的感染者有增多趋势,需高度重视。
患者精液中含107-8病毒颗粒/ml,带毒者含106病毒颗粒/ml,HIV可经阴道或通过肛交由直肠入血,引起感染;静脉药瘾者则因共用污染HIV的注射器而引起感染;血友病人所输入的凝血因子乃由2000份以上的人血浆混合浓缩制成,污染HIV的机会甚多,也易引起感染。侵入人体的HIV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导致CD+4(辅助T细胞)CD+8(抑制性T细胞)比例下降,使患者易发生条件致病性感染及恶性肿瘤。至于CD+4减少的原因,除HIV的直接破坏外,其他可能有:HIV感染于细胞、自身免疫引起的CD+4破坏、胞体的形成等。
本病为不洁性交后,感受“疫毒”邪气,其多属湿热秽浊毒气,迅速传内恶化,损伤气血脏腑。主要表现为正气虚,以肾气亏虚为主,免疫功能低下的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发生。
1.由性行为途径,感染疫毒疫毒通过精窍或皮毛粘膜内侵,由气伏营入血或直入血分,累及脏腑。正虚毒盛,阴阳失调,脏气衰败。
2.湿热疫毒,伤气伏营入血在正气不足,卫外抗邪不力之时,疫毒邪气乘虚而入,首伤人之气分,迅而内伏营分,此时毒力不盛,正气尚可,病情一般不重,若疫毒邪气内伏营分,可耗伤营阴或壅遏营血。如疫毒太盛,可耗血动血,或毒火攻心,心神被扰。
3.正不胜邪,内脏虚衰正气虚弱,疫毒内侵,更伤气血致使内脏虚衰,气血津液亏耗。最终导致五脏衰败。
4.脏气不调,内生痰浊瘀血疫毒内伤,脏腑气血亏虚,功能失调,常致痰浊内聚,瘀血内停,产生恶核、瘰疬、症积等。最后,五脏虚极、气血津液耗竭,阴阳不能维系,则阴阳离绝而死亡。
在艾滋病患者中,口腔疱疹形态类似生殖器疱疹,在 口腔粘膜上出现伴有小水疱形成的疼痛性病变。艾滋病患者约有21%出现毛状口腔粘膜白斑,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艾滋病眼部表现约63%有眼部异常,主要表现为条件性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眼底病变,其中以棉絮状白斑和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较常见。棉絮状白斑位于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可将经过其下之血管遮盖。若伴以视网膜出血,则表现为有向心的出血斑,组织学上,白斑处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肿胀,局部缺血,有细胞样体,神经纤 维层内轴浆流淤积。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的初期,眼底表现为数个白色颗粒状病灶,逐渐扩散并相互融合,附近有带鞘血管和出血,可出现视乳头水肿、黄斑水肿及星状白色渗出,末期出现视网膜和色素上皮的显著萎缩。病理组织学上表现为视网膜全层坏死,色性炎症细胞浸润、出血和坏死,坏死区内可见到含细胞浆包涵体和核内包涵体的巨大细胞,视网膜内有散在嗜酸性无定形物质。脉络膜内有神经坏死,筛板前后有散在的核内包涵体。荧光造影可见视网膜条纹、微、广泛渗漏和小动脉闭塞。
中医诊断标准
本病的病机为正气不足和感染疫毒。而正气不足、脏气亏虚又是其根本原因,故虚贯穿在本病的全过程。但初起多为实,继而疫毒伤脏,以虚为主。当出现病理产物时则又为虚实夹杂。其虚当辨清气血阴阳脏腑,其实也当辨清寒热燥湿,属痰属瘀。艾滋病可伤五脏,但主要涉及脾、肾、三脏,辨证要抓住要点。
(一)邪伤正气证1.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身痛,周身不适,出汗,乏力,动则心悸气短,微咳少痰。舌淡红、苔薄黄,脉浮数。2.治法清热解毒益气。
(二)邪热蕴肺证1.临床表现发热,咳嗽,胸痛,烦躁不安,口苦咽干,呼吸困难。舌红苔黄腻,脉滑数。2.治法清热泻肺化痰。
(三)热陷营血证1.临床表现高热、皮肤粘膜出血、衄血、咯血、便血,皮肤紫斑,心烦,时有谵语。舌红绛,苔黄,脉细数或弦数。2.治法清营凉血解毒。
(四)脾虚弱证1.临床表现厌食纳差,胸腹胀满,形瘦乏力,便清,恶心呕吐,面色萎黄,短气自汗。舌淡苔白,脉缓。2.治法健脾养胃补血。
(五)肾精不足证1.临床表现头发脱落,齿摇稀疏,,健忘神疲,动作迟缓,下肢软弱无力。舌淡或红,脉沉细无力。2.治法滋肾填精益阴。
(六)肝肾阴虚证1.临床表现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失眠健忘,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胁肋隐痛,精神抑郁,腰膝酸软,形体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2.治法滋阴补肾养肝。
(七)气阴两虚证1.临床表现低热盗汗,咽干口燥,神疲乏力,心悸,心烦,足心发热,消瘦,自汗,动则加重。舌质淡或红,苔白,脉细弱。2.治则益气养阴。
(八)痰凝血瘀证1.临床表现胁下痞块,瘰疬,面色萎黄,肝脾肿大或内脏肿瘤。舌质紫斑,脉细涩。2.治法祛痰消瘰化瘀。
西医诊断标准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诊断标准:
1.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可从病人体液(血液、精液、唾液)中分离出HTLV(human T lymphotropic
virus),HTIV是一组嗜淋巴细胞的人类逆转录病毒,病人血中可检出抗HTLV-Ⅱ抗体。T4数目下降,T4/T8<1。
2.高危人群有:男性同性恋者及其配偶;静脉药瘾者;接受来自艾滋病高危区且未按WHO规定方法进行处理的血液制品;有与艾滋病高危区的外国人有性接触机会者;父母为艾滋病的儿童。
3.临床症状
(1)全身症状包括发热、盗汗、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食欲不振、腹泻、体重减轻。
(2)脏器症状包括条件性感染,特别是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念珠菌性食道炎,其他病毒、细菌、真菌、原虫等多脏器感染;恶性肿瘤,特别是Kaposi肉瘤;有中枢或外周神经症状。
4.应除外明确的已知原因所致的免疫缺陷。
5.预后不良。
[附]AIDS的分期、分型与分类
一、分期、分型
1.HIV感染:感染AIDS病毒后,未出现临床症状,而HIV抗体检测阳性,为AIDS病毒携带者,但亦可有轻度非特异性症状。
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ARC):可有持续性淋巴结病和一定程度由T细胞功能缺陷引起的症状以及非特异性症状。常表现为持续存在超过5~6个月,数目在2个以上非腹股沟部位的淋巴结病、粘膜损害(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皮肤损害(单纯疱疹、带状疱疹及真菌感染),以及体重减轻>10%,持续性腹泻、发热(38℃以上持续3月)、疲乏、盗汗等。
3.艾滋病:主要表现为由HIV感染引起免疫功能障碍导致的继发疾病的症状、体征,继发疾患包括各类致病性感染及少见的恶性肿瘤。不同患者的继发疾患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大体可分4种类型:
(1)肺型:表现为呼吸困难、低血症、胸痛以及胸部X线检查肺部有弥漫性浸润。最常见的致死性感染是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此外,军团菌、隐球菌、弓形体、类圆线虫、巨细胞病毒等均可引起肺炎。
(2)中枢神经系统型: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弓形体脓疡、隐球菌性脑膜炎)、大脑淋巴瘤等,因侵犯部位不同,表现为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胃肠型:表现为腹泻及体重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吸收不良等恶液质。隐孢子虫是艾滋病肠道感染的常见病因,表现为慢性持续性腹泻,大量水样便达数月之久,常导致死亡。
(4)发热原因不明型:除发热外,尚有体重下降,无力,全身不适,某些病例可能有鸟分枝杆菌感染。
1986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建议新的临床分类为:①Ⅰ组:急性感染,临床类似一过性;②Ⅱ组:无症状感染;③Ⅲ组:持续性全身淋巴结病;④Ⅳ组:合并其他症状,又分亚类A,有非特异性全身症状,如持续1月以上的发热、腹泻、体重减轻10%以上而找不到其他原因;亚类B,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亚类C,继发性感染(后者又分C1,年CDC记录的艾滋病常见感染包括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弓形体病、慢性隐孢子虫病等11种,C2为其他感染);亚类D,继发肿瘤;亚类E,其他并发症。
西医诊断依据
临床学分为无症状带病毒期、持久性全身性淋巴腺病期、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艾滋病期四期。
1.无症状带病毒期:此期为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生存,适应繁殖的阶段,也是T4细胞遭受感染、性质渐变、功能受损的阶段。一般病程为1年~3年。没有免疫缺陷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但可有一过性症状。即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不发生任何可察觉出的症状,少数可有发热、皮疹等轻微表现,一般状况正常。但艾滋病抗体阳性,病毒阳性,有传染性,大部分患者症情稳定。
2.持久性全身性淋巴腺病期:此期艾滋病病毒已开始侵犯淋巴腺,病程平均为1.5年。最少三处(腹股沟、颈、腋)淋巴腺肿大,质硬可动,常对称而无压痛,且没有急性腺热证。淋巴腺病理活检为良性反应性增生;无其他临床体征,或仅有疲劳、发热、微瘦、轻泻、夜汗等症之一。此时,一般状况尚可,抗体、病毒、传染性均为阳性。
3.艾滋病相关综合征期:此期已发生临床症状,但尚未发生肿瘤或机会性致病菌感染征。可由潜伏期艾滋病直接发生,或从30%的艾滋病淋巴腺病者发展而来,病程一般为1年~3年。症状可见严重不适、消瘦、腹泻、发热(>38℃)、夜汗、嗜睡或口腔白斑、皮炎、脾大等体征。一般状况较差。抗体、病毒、传染性均为阳性。
4.艾滋病期(重症艾滋病):此期机体受艾滋病病毒感染后,T4细胞空竭,细胞免疫功能丧失。机体处于条件致病菌的反复严重感染和机体细胞易癌变恶化的濒死边缘。病程为1.5年~2.5年。此期可见发热、极度疲劳、明显消瘦、淋巴腺肿大变硬、腹泻、咳嗽气短、皮疹、出血和头痛肢麻等神经征,及抑郁、错觉、幻觉等精神征,还可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鹅口疮,更甚者并发条件致病菌感染和肿瘤。一般情况极差,预后与转归也差。
实验室诊断
1.条件致病性感染病原体的检查(1)原虫及蠕虫感染: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根据组织学或可疑的感染物的印片或支渗出物作镜检;弓形体病,根据组织学或印片作检查,隐孢子虫病,根据组织学或粪便检查;类园线虫病,根据组织学。(2)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病,根据组织学,食管组织的印片镜检或用内窥镜观察到的红斑性粘膜基底上的斑块;隐球菌病,根据培养、抗原测定、组织学或脑脊液的印片墨汁染色。(3)细菌感染:鸟分支杆菌病,根据培养。(4)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根据组织学:a-疱疹病毒1或2型,根据培养、组织学或细胞学;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可能是由乳多空病毒所引起。2.艾滋病病毒检测:检测病毒有:细胞培养分离病毒、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逆转录酶四种方法。
艾滋病患者的周围淋巴细胞数常减少以0.352- 0.381)×109/L低于正常的(1.2-3)×109/L,上述的T细胞CD+4计数常下降至9%-20%(正常44%-55%),T细胞CD+8数则高于正常(35%-50%),正常为27%-29%;CD+4、CD+8比值常<1,正常1.2-2.5。
(1)T4减少。(2)T4:T8<1。(3)艾滋病抗体的检测,检测抗体有以下两种方法:(1)筛查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LISA)是目前检测HIV-1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体又分为竞争ELISA法和间接ELISA法,后者应用更广泛。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明胶凝集试验。(2)确证试验放射免疫沉淀试验,蛋白印迹法。这两种试验因为是测定病毒结构蛋白,因而特异性较强。艾滋病病毒抗体测定是确定是否有HIV感染最简便的方法。通常先用ELISA等方法检测,由于ELISA法测定抗体还有一小部分是非特异性的,重复两次阳性者才能确定为阳性。阳性者还必须作确证试验,方可确诊。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皮质类固醇、化疗、放疗或原先已经存在的恶性肿瘤及严重的蛋白质-热能性营养不良引起的继发性免疫缺陷病。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3.血液病由于艾滋病的患者有发热、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个别白细胞低、淋巴细胞减少。因此,临床上注意鉴别。4.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应注意与其它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鉴别。5.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症状时,应立即进行HIV抗体的检测。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艾滋病传播面广,预后不良,死亡率很高,病人并发机会性感染者平均生存期为35周,并发机会性肿瘤者平均生存期为125周,因此人们称之为“超级癌症”。本病感染疫毒是病机的关键。而疫毒内侵易损伤正气。正虚毒盛,阴阳失调,脏气衰败是本病的基本病机。因此,本病及时防治,可阻止邪毒深入,控制病情的发展;如治疗不及时,邪毒入里,不仅损伤脏气而且致生病理产物,病理产物反过来又进一步恶化伤脏,使五脏气衰,阴阳离绝,病情不可逆转而死亡。艾滋病预后极差,如初起治疗及时可向愈或稳定,后期则转归不良。
(一)西药治疗1.免疫增强剂最近发现应用(IL-2)治疗本病有一定的效果,其他还有γ-等。2.治疗合并性感染针对卡氏肺囊虫感染,用TMP20mg/kg,加SMI100mg/kg,均为每日量,分4次口服、鼻饲或静脉注射,疗程2周~3周;或用羟乙基磺胺戊烷??4mg/kg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周~3周。针对新型隐球菌感染,每日静滴二性霉素-乙3mg/kg~6mg/kg,加5-Fu75mg/kg~100mg/kg,不少于6周。针对鼠弓形体感染用三磺嘧啶(或用磺胺嘧啶),成人每日2g~6g,合用乙胺嘧啶每日25mg,共3周~4周。3.抗HIV的药物治疗目前已经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在体外或体内试验中对HIV的复制有影响的报告,这些药物包括苏拉明、三氮唑核苷、异构多聚阴离子-23、α-干扰素、甲磷酸盐、叠氮胸苷及利福霉素衍生物。然而,尽管从上述药物体外试验结果看较有希望,但在艾滋病的治疗中,无论临床及免疫学方面,均未改善。因此,国外正在发展更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同时也在进行有关抗病毒药物的协同功效研究,以求获得最大的功效和最低的毒性。4.其他包括相应的抗肿瘤治疗、支持疗法及对症治疗等。
本病病机是正气不足疫毒内侵,本虚标实,以正气不足为焦点。治疗应扶正为主,调动机体抗病能力,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尤其是调补脾、肾、肺三脏更具有重要意义。但又要抑制或消除致病因子、排除病理产物。所以辨证论治和辨病论治相结合为治疗的一个基本原则。
辨证论治:根据本病初起多以实为主,继而疫毒伤脏,以虚为主。当出现以病理产物时则又虚实夹杂等不同病机变化,分为如下几型。 (一)邪伤正气证3.方药用合玉屏凤散加减。药用金银花、连翘、板蓝根、桔梗、川贝、牛蒡子、、天花粉、、白术、、。若兼有手足心热、低热、干咳等加生地、麦冬、知母、玄参;如兼高热、神昏以合用。 (二)邪热蕴肺证3.方药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药用黄芩、桑白皮、知母、鱼腥草、瓜蒌、川贝、苏子、橘红、石膏、杏仁、天竺黄。如痰涎盛者加半夏、胆南星等。 (三)热陷营血证3.方药犀角汤合加减。药物用水牛角(代犀角)、、生地、、丹皮、、、连翘、金银花、玄参、黄芩、紫草、石菖蒲、石膏等。如神昏、惊厥、抽搐等,可选用成药“三宝”服用。 (四)脾胃虚弱证3.方药加减。药用、、白术、山药、、黄精、柴胡、陈皮、砂仁、、甘草等。如心悸者合加减,如久泻不止、腹痛者加制,白术改为焦白术等。 (五)肾精不足证3.方药合河车再造丸加减。药物用牛膝、紫河车、生熟地、天门冬、麦门冬、、板、别甲、、、肉苁蓉、玄参、山萸肉、丹皮等。如低热、干咳、咽痛者加重养阴润肺之品;如形寒肢冷、小便频数加附子、肉桂、巴戟天。 (六)肝肾阴虚证3.方药六味地黄丸合加减。药物用生熟地、山萸肉、泽泻、丹皮、麦冬、、枸杞子、酸枣仁、菊花、知母、当归、旱莲草、女贞子等。如眩晕欲仆合加减。 (七)气阴两虚证3.方药黄芪加减。药用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知母、炒白芍、地骨皮、女贞子等。如咳嗽、气短、畏风、肺气虚者可合补肺汤加减。 (八)痰凝血瘀证3.方药桃仁加减。药用桃仁、赤芍、川芎、水牛角、南星、半夏、、夏枯草、、、牡蛎、贝母、党参、蜈蚣、桔梗、白芥子、竹茹等。如体质弱者可合用补气、滋阴、养血之品。
1.针对本病卫气虚,为固益卫气可选足三里、合谷、曲池、列缺、大椎等穴。根据阴虚、血虚、血滞等证型与涉及各脏腑经络见证多少辨证选穴,肺见证为主者取中府、列缺、太渊、肺俞;脾胃见证为主者取太白、三阴交、足三里、脾俞、胃俞;心见证为主取神门、内关;肾见证为主者取肾俞、太溪;肝见证为主者取太冲、血海、肝俞。本病虚损见证突出,手法宜用补法为主,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分钟。2.耳针交感、神门、肺、肝、肾,留针时间不宜过长(20分钟以内),补法为主,每周2次。此外,尚可结合气功等综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1.首先要学习有关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主要经性接触、输血、血液制品及母婴传播。应了解艾滋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2.防止与艾滋病人发生性接触,包括同性问及异性间的性接触,特别是同性恋者的肛门性交。3.尽量使用国产血液制品,如果必须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血液制品时,则必须经加热处理。4.高危人群不能献血。争取逐步做到供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测,抗体阳性者应禁用其血、血浆、器官、其他组织及精液。5.不共用针头及注射器,在作各种治疗及预防注射时,必须做到一人一针头、一注射器,有条件的单位,应尽量使用一次性注射器。6.不共用牙刷、剃须刀或其他可能被污染的物品。7.患艾滋病的妇女应避免妊娠,以防经胎盘传给胎儿;8.密切接触病人的医务人员及实验室工作者应注意:防止被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刺伤;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及体液,可戴手套、穿隔离衣;操作污染物品时,更应避免破损伤口直接感染;偶然被患者血液或其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彻底清洗和消毒。9.加强国境检疫,严防艾滋病的传入。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评论加载中...
(必填项)
评论内容:
&&&&&&&&&&
&&&&&&&&&&
没有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患者注意事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