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情感障碍确实很难治愈,无论是月经期间能吃药吗还是心理调节都很难见效,请问有更好方法吗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谭忠林大夫本人发表
双相情感障碍_躁郁症
推荐专家咨询热线:转1
状态:就诊前
咨询标题:双相情感障碍
病情描述:
2010年初中毕业时读不进书,诊断为抑郁症,一直吃药,考上高中,第一个学期没有读,服文拉法辛,读了一年半后又坚持不下,最后一年在家度过,考上大学,读了二个月又读不下去,2012年11月份去华西住院治疗半月,一直吃快五优,效果不明显,还是抑郁,月读了二个月大学读不下去,退学在家,一直少剂量吃抗抑郁药
希望提供的帮助:
我是你的同学,想通过这个平台找到你,询问一些事情。 因亲戚得了这个病,全家人悲观失望,黯无前途,看到了同学,犹如看到了曙光
所就诊医院科室:
德阳市精神卫生中心 住院部
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
镇静药,搞精神病药
服用说明:
现住院,不知药物,医生根据情况调药
d***发表于
副主任医师
看到家乡的地名很亲切,尤其是在异国。
谢谢信任!
总结资料如下:
2010年 15岁 初中毕业 诊断:抑郁症
&&&&&& 下半年 高一第一学期 休学 治疗:文拉法辛
岁 住院,华西, 抑郁,疗效欠佳
& 上大学,然后休学在家,服用小剂量抗抑郁药物
目前:住院 德阳精神卫生中心
相关辅助检查结果:?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谭忠林大夫本人
副主任医师
从你了解到的信息,
你认为这个女孩患病的原因有哪些?
她目前的诊断是双相情感障碍,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阻碍了她的完全康复?
你觉得存在什么因素有利于她的康复?
能告诉我她所住的病区、主管医师及科主任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谭忠林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因为4月几号发现精神亢奋,送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现在住院治疗效,想到谭医生为这方面的专家,面对这件事家人很难接收,不得已想到了谭医生,现在也没有什么,你又 不在国内,更不在川内,等你以后回来再咨询一些事情,万分感谢你的回复
状态:就诊前
能告诉我她所住的病区、主管医师及科主任吗?
这些我都不是很清楚,因为德阳这边的医院还在修缮中,只知道所有的病人都住在一起,就只分为女病区,主管 医师叫周医师,科主任叫王主任,谭医生,我想就等她出院后看效果再说,你也那么远,了解到的情况也不完全,就等以后吧。谢谢你
副主任医师
我了解到的目前诊断是:精神分裂症,有冲动攻击行为。
从4月初到现在已经1个月了。
如果对诊断、治疗方案有怀疑,可以和主管医师、科室主任沟通,看能否安排院内会诊,或病房讨论等。或者找相信的医师就诊。
区别三个问题:是否有精神疾病?是什么精神疾病?是否需要治疗?
家人和患者本人要接受精神疾病的诊断确实不太容易,有一个过程,不同的人需要的时间可能不同。
充分了解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的相关知识。
既然已经住院,请相信医师的诊断,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治疗。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谭忠林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谢谢你这么细心,谭医生,我们家属决定下个星期二去找王主任面谈一些事,今下午去看望了病人,从主治医生那里了解的情况说是躁郁症,患者有抗拒吃药情况。我们目前只能如你所说 既然已经住院,请相信医师的诊断,协助患者完成相关治疗。谢谢了,麻烦你了,真的不好意思
副主任医师
我是从王WenXiao医师处了解到情况的,看起来主治医师和王医师关于诊断的说法有些不太一致。似乎王医师还是比较了解患者的情况。有点奇怪!
作为患者家属,我认为你有就自己所掌握的患者情况,你看到的,听到的,你想到的,和医师充分沟通的权利。医师之间看法的不一致,他们如何协商,这是他们的事情。你需要了解的就是目前的诊断,治疗计划等。只有家人和医师良好沟通,形成合力,才有助于患者更好康复。
祝愿尽快康复!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谭忠林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谢谢你谭医生,谢谢你的关注和鼓励,家属已正面面对这件事了,星期二去找王主任面谈一些事,有些要问的事情也是受到了你的启发,从你回复其他患者的情况看,你总是那么热心,那么让人觉得有希望,让人觉得还有路可走,给了家属的信心,真心谢谢,听说你好久会回家乡,到时希望能见上一面。真心谢谢了
状态:就诊前
以前你曾经说过,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我现在真正觉得,你早已经是一块金子了,人类心灵的启发师,真的对这个行业的医生致敬。
副主任医师
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说过这个话,当时恐怕就是说金子吧。
我就是个泥人而已,从泥里来,回土里去。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谭忠林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今天去跟王主任和主治医生沟通了,他们的意见真不一致,主治医生觉得是双相,王主任觉得是精分,但主治医生天天和病人接触,似乎更了解病情,她说她会去和王主任一起沟通,谢谢了,目前的情况稍微稳定了点,配合医院治疗吧,万分感谢了。
副主任医师
只要需要,你可以随时来这里提问。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是两个诊断,但是双相障碍在某些情况下会单独或者联合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而精神分裂症有时候也会使用改善情绪的药物。
作为家属,要对相关信息充分了解,才可以更好与医师沟通。当然不是说网上查查资料,看几本书就可以进行诊断和治疗了。书与书之间的说法可能不一致,网上的说法差别就更大。目前精神疾病的诊断还没有具体客观的生物学指标,所有的化验检查是为了排除已知的有明确病因的疾病。精神科医师目前还主要是依据和患者的沟通交流、观察,依据家属提供的病史来做出诊断的。不同的精神科医师观察和了解到的情况可能不同,分析的思路不同,因此诊断就会不一致。
情绪和行为表现就如同电脑的输出,打印出来的东西和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有问题了,电脑的程序、软件和硬件究竟哪个地方异常,要判断出来有些时候是比较困难的。而医师常常是要依据有限信息来进行推断,而且还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即使原因还没有查明。
不管如何,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和医师保持良好沟通,对患者保持关心和照顾,是康复不可缺少的。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谭忠林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怀着非常复杂和绝望的心情又来向你诉说,两周了,经会诊后确认为精分后,我们家属看到的效果是越来越差,可主任又说比刚来好了很多,也许我们看到好的标准是不一样的,也许我们家属的期望过高,医生说一直在按正常程序用药,现在奎硫平和丙戊酸镁已经是最大的剂量,她们说最严重的精分这样高的剂量也控制住了,但这孩子好象不行,她是他们医生遇到的最难治疗的精分,医生说,剂量已这样,不敢再加了,孩子小,建议接回家了,免得住院她会受其他的病人的影响。太让人绝望了,我们已经不敢想象以后了,孩子的出路何在,家长的心情何以能够接受,另,你也别再去问王医生。
状态:就诊前
从当时诊断的躁郁症,到精分,到最难治的精分,到少见的难治的精分,家长是怎样一日一日的挨过来的,感觉真是天不灵地不应的地步。
副主任医师
患者目前18岁,病史3年,就因治疗效果不好,而说是“最难治的精分”,我认为还太早。
医师和家属可能观察的角度不同。从你的角度来判断:哪些方面表现得加重了?哪些方面没有变化?有没有某些方面有好转的表现?
既然医师看法是:“是他们医生遇到的最难治疗的精分,医生说,剂量已这样,不敢再加了,孩子小,建议接回家了,免得住院她会受其他的病人的影响。“,你是可以和家人商量下一步该如何办。
没有哪一个医师,或者哪一家医院能够治好所有的病人。你可以对目前在这家医院的治疗效果感到失望,但是请不要绝望!
我做精神科医师也15年了,也多次碰到住院2月、甚至3个月或更长时间治疗效果都不好的患者,此时同样难受的我通常会对更难受的家属说:很抱歉治疗效果不好,如果继续住院,我们会尽量想办法治疗。如果出院,你们可以到其他医院就诊,你们可以依据国家病历管理规定复印检查化验、治疗用药等相关资料。
你也可以参考我写的这个流浪7年,大学文化的女性患者在治疗后最终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的案例。包括(一)到(五)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谭忠林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谢谢谭医生,你的暖语让人泪光盈盈!医生并没有说是最难治的精分,是我们自己感到绝望了,因为医生说药已经用到最大了,我们理解是这样,目前我们还是住院继续治疗,配合医生。真心谢谢百忙之中的关注!
副主任医师
精神疾病的治疗在有些时候会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漫长得让人难以不绝望,即使是医师有时也会感到悲观。
然而就如同维克多.弗兰克所说,任何时候都存在选择的自由。即使选择不了行为,也可以选择思维。哪怕是在集中营。
你当然可以选择绝望,只是考虑到明天太阳还会升起,天还会亮,可否从今天开始设置一个“绝望时间”,安排10分钟,20分钟,或者30分钟,让自己的大脑和全身充满绝望。在此之后,开始行动,做该做的事情?这个时间段最好设置在每天的同一个时刻,不要轻易改变。
(大夫郑重提醒:因不能面诊患者,无法全面了解病情,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具体诊疗请一定到医院在医生
指导下进行!)
谭忠林大夫本人
状态:就诊前
同学,时间又过去一个月了,你的鼓励和暖语让我们没有放弃希望。我们是6月1号出的院,当时是最糟糕的状态出现,药量用到最大,效果却越来越差,入院时没有什么精神症状,出来时却是很多精神症状(如果入院时我们都觉得不严重,出院时我们感觉真的是一个真正的JS病人了),使我们对一切都没有了信心,当然,这只是我们没有这方面知识的家长的感觉。出院后我们马上选择了省内的另一家医院(绵三),经过一个月左右的治疗,已经好了很多,但还有一些心神不宁,静不下心来做事等等,现继续住院观察。给你说一声,谢谢了,不知你好久回来,会回家乡吗,有机会一聊。
状态:就诊前
曾经绝望过,曾经想放弃过,现在也不多想了,先面对眼前的一切,以后的事不去多想,先走好眼前的路。
投诉类型:
投诉说明:(200个汉字以内)
谭忠林大夫的信息
丧亲、自杀、抑郁症、双相障碍、心境障碍的系统评估、诊断、治疗以及心理干预
谭忠林,男,副主任医师,博士,安徽医科大学副教授。1995年华北煤炭医学院(唐山)临床医学本科毕业;1995...
心理咨询科可通话专家
副主任医师
北京和睦家医院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医学心理科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科
山东省立医院
心理咨询门诊
副主任医师
心理咨询科
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
心理咨询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
广东省中医院
心理睡眠专科
副主任医师
临床心理科
好大夫在线电话咨询服务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能有更好的中药或西药吗?
悬赏1个健康币
健康咨询描述:
今年初中升高中考试后,有一段时间情绪低落,认为成绩不好以后读书没什么希望.高中军训时,花钱大方,不参加军训,沉迷于网络,脾气咆躁,说他几句就离家出走.思维敏捷,说话滔滔不绝,有时精神有点晃忽.09年7月20号到8月20号之间.我个人认为:1 是由于考试不好受刺激.2 我对他一向要求严,犯错时打他手特别重可能有很大的影响,使他脾气一向大.3 出生3天腹泻引起高烧41度,住院14天.不知有影响否.4
1岁之内发生多次晕厥不省人事,过一会自然苏醒,两岁后自然好了.09年8月24号入住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4天,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燥狂发作.四天后出院,一直服药早上:利培酮3片
盐酸苯海索1片
牛黄安宫丸2片
益脑胶囊2粒.
晚上碳酸锂1片
牛黄安宫丸2片
益脑胶囊2片.一直吃到现在.现在停学在家,状态一般,不想读书,贪玩,玩时没长久兴趣,一会就不想了.不玩时想睡.其它情况还可以.
曾经的治疗情况和效果:
情况还可以,就是上面说的那些,体重有些增加,无事就睡觉,对读书没信心.在医院检查,作CT扫描没器质性病变,脑电图显示各脑出有一特高电波,尤以枕顶及双侧叶更为明显,心里评估判断是是“双相情感障碍”燥狂发作.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您能告诉我这个病能治好吗?医生说要吃三年的药,这西药副作用也大,有什么中药和别的什么治疗方法替代吗?或者哪里有更好的医院和医生(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20:49:34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16289称赞:268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您好:对于双向情感性障碍建议您可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俗语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从根本上治疗精神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精神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因,只有去除心因才可以达到根治.祝您健康!
(点击按钮咨询医生,已有 1888 名网友免费获得解答)
建议最好采用中药配合心理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中药副作用小,标本兼治.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从根本上治疗疾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疾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理因素,只有去除心理因素,才能达到根治.祝早日康复.
帮助网友:24960称赞:1458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病情分析:您好:对于双向情感性障碍建议您可采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中药可以起到调理情绪,醒脑开窍,疏肝涤痰,调理气血,调整机体的脏腑功能及平衡阴阳的作用.指导意见:俗语说“心病还需心药医”,只有从根本上治疗精神病,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精神病反复发作的原因就是没有治疗心因,只有去除心因才可以达到根治.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
帮助网友:1982称赞:336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1.孩子从小就有明显的遭遇:生病和父母的暴力教育方式;2.这说明他(男孩?年龄?)的病情是在创伤经历的前提下发生的;3.双相情感障碍的发病与生物因素有关(家族史),一般外界因素不明显.是否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值得怀疑;一般抗忧郁药,如:氟西汀.
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您好!我知道了
帮助网友:64称赞:4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情感障碍(affective disorder)近年来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多数表现为抑郁,一部分表现为躁狂抑郁交替出现,少数只表现躁狂.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抑郁是很常见的临床表现,而且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医生必须能诊断和治疗.
帮助网友:138称赞:15用微信添加“快速问医生”,就加我为好友了,快速帮您家人远程诊断和指导用药。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躁郁症),一般指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它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我们在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就诊人群中做过一个调查,回收的问卷集中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双相情感障碍能治好吗?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有抑郁表现能长期吃抗抑郁药吗?服药多长时间可以停药?会不会终身用药?心理治疗有用吗?能不能不吃药光用心理治疗?家属如何帮助患者长期坚持用药?这些问题反映了公众对双相情感障碍治疗方法和结局的普遍困惑.
 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持续终身的疾病.2003年美国的一项全国范围的调查显示,在双相情感障碍的生活总体结局中,自杀7.8%,呈现慢性化15.9%,反复发作27%,不完全缓解7.8%,缓解25.5%,康复16%.可以说,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难以解决的精神健康问题.患者的病程中至少有一半时间存在症状.即使在没有症状的时期,也可能出现损害社会功能的表现.另外,由于对双相情感障碍缺乏了解,也影响到患者及其家属寻求帮助的模式.包括我国在内的一些国际性大规模研究证实,60%有双相情感障碍症状的患者在初次发作的6个月内未得到治疗.35%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首发症状后的10年内都未寻求治疗.34%的患者最初的诊断不是双相情感障碍.正确诊断距第一次就诊的时间平均是8~10年.在获得正确诊断之前,患者平均看3.3位医生.
 双相情感障碍的多面性是造成诊断和治疗困难的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些困扰,首先需要建立信心,就是躁狂或抑郁是可以治疗的.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治疗的原则包括综合治疗,长期治疗,家属和患者共同参与治疗等.
 综合治疗包括精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危机干预等措施的综合运用.其中药物治疗合并心理治疗的效果会好于单一治疗模式.治疗药物有很多种选择,包括情感稳定剂,不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剂,抗惊厥药物,以及相应的长效制剂.另外,电休克治疗对急性期严重病人通常有迅速改善症状的效果.
 长期治疗又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3个主要阶段,不同阶段的治疗目标各有侧重.躁狂或抑郁在急性期的治疗重点是迅速,安全,有效地控制症状,包括可能的自杀,自伤等危险行为.但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不仅仅是控制疾病的发作,还要做到巩固疗效和预防复发.所以巩固期治疗强调症状的彻底缓解或消失,并能维持疗效.维持期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预防复发,尽量降低复发风险或者延缓复发的时间.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精神心理病科
常见症状、、、、、、、、、、、
并发疾病自杀倾向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68·
浏览:167·
浏览:231·
浏览:141·
参考价:111
参考价:111
参考价:111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1.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
参考价格:¥111
1.用于治疗急性和慢性精神分裂症以及其它各种精神...
参考价格:¥111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天才病: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抑郁容易出天才,但天才不一定有病
治疗或可能削弱天才,但自杀身亡更可惜
狂暴情绪中心智的恶疽
对光和气难耐的渴求
烧灼着心灵
而令人曾恒的牢笼
用它害人的阴影
跨越闪动的眼球
带着一种强烈的沉重和苦痛感
——英国诗人 乔治﹒戈登﹒拜伦
前些天@南派三叔在微博上自曝婚变的事情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婚姻方面的话题向来都能引起我的注意,因此还跑去发了一个评论:由于传闻他外遇的对象是一位图书公司的编辑,我于是推测他们也许是在工作中频繁接触及至日久生情。
可是事情很快急转直下,@南派三叔的妻子发微博说他之所以突然自曝私事,是因为弭患精神疾病;然后,一位自称是@南派三叔
的父亲的人经由@南派三叔的微博发表声明,说他已经入院治疗。
至此这件事有些扑朔迷离,不少网友也疑惑说怎么上午@南派三叔还在发微博,与众网友调侃互动,怎么下午就因精神疾病而入院治疗呢?
又不久,我在新浪推荐的文章里看到@南派三叔的妻子撰文解释事情原委,原来@南派三叔
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这确实被归类为精神疾病而非心理疾病)。
联想到@南派三叔的父亲说他已经入院治疗,这不禁让我唏嘘不已。因为,如果入院治疗意味着药物治疗的话,那么@南派三叔以后还能写作,但很可能再也写不出那么精彩绝伦的故事了。
我这么说,决不是危言耸听。
创造力与精神疾病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用不同于常人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而这样的特点与精神病人非常相似。某些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基因,与创造力是非常相关的,所以与一般人比起来,从事创造性工作(尤其是作家)的人更容易弭患精神疾病(从事会计和审计工作的人,则绝无仅有)。此外,那些父母患有双相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的家庭,后代更容易出现艺术家和科学家。而众所周知的是,所有的精神疾病都有明显的遗传性质。
这个研究结论来自瑞典卡罗林学院——研究者跟踪了120万病人和他们的亲属,甚至包括远方表亲,最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2011年11月的《British
Joumal Of Psychiatry》上。目前为止,这是创造力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方面最全面的研究了。
为什么作家更容易弭患精神疾病呢?那是因为当作家在创作故事时,他必须将自己分裂成若干个人物,然后他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自由穿梭在这些拥有完全不同甚至是相反的人物特质里。用心理学理论来解释的话,那意味着作家在创作时,就相当于是把自我的所有子人格进行拆解,使他们彼此独立,失去联系(作家因而变成多重人格者),并且为了塑造打动人心的立体的人物个性,作家还需要将每个子人格的特质发挥到极致。
关于多重人格和子人格的详细阐述,参见这篇文章:
我们都是多重人格
.cn/s/blog_13qge.html
上述研究的带头人Kyaga认为,在为从事创造性工作的患者治疗精神疾病时,应尽力降低药物副作用,即避免损害其创造力。目前对精神疾病进行药物治疗时,锂元素的应用最为广泛,而这种药物对人的创造力是会产生干扰和损害作用的。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研究,才让我对@南派三叔 日后的写作之路产生担心。
什么是双相情感障碍?
前面说了一大堆精神疾病与创造力的关系,然而其实“双相情感障碍”这个名词对于普通大众是非常模糊的,很多人都不小心将其看做“双向情感障碍”,误以为@南派三叔是忽然变成双性恋了。
实际上,双相情感障碍还有另一个名字,叫躁郁症,这个名称就比较好理解了,不容易引起歧义。躁郁症,顾名思义就是又躁动,又抑郁。
精神医学将双相情感障碍界定为精神疾病,是因为当人处在躁动状态时(学名叫躁狂,下文按此名),会没有来由地感到兴奋和激动,感觉像是有千军万马在一望无涯的草原上恣意驰骋,扬鞭万里,豪情万丈,连续好几天都处在这种激越的状态里,无法平静下来。与此同时,当事人还可能会觉得自己像超人一样无所不能,夸大自己的能力,满心满脑都是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当事者对很多事情都失去基本的判断力,无法合理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因此显得莽撞,幼稚,冲动。
可是没过多久(可能一周或两周,还可能半天或一天),当事人却又感受到异乎寻常的情绪低落,感觉自己像是进入了一个灰色的闷罐子,四周一点阳光都没有,浑身有气无力,几乎连呼吸都觉得需要耗费很多的力气才能做到。他还可能同时觉得自己很差劲,一无是处(与先前对自己的评价形成鲜明对比),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没有希望,对一切都失去兴趣,因而可能有自杀自伤的念头(有时会付诸行动)。
当事者不断在这两种状态里转换,无法控制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内心有极大的痛苦。有些人能看到自己前后变化如此之大的状态,可是却像是不会游泳的人跌入深水后又被长长软软的水草缠绕住双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不断下坠却无力动弹;有些人则完全对自己的状态不自知,只是让本能牵引着自己无序前行。
由于无法自制地在两种极端的强烈情绪里徘徊,双相情感障碍者的生活时常显得一片混乱,比如他可能同时开始做很多事,可是每件事都只做了一半就放下;比如他可能同时开始多段情感关系(也可能只是性关系),可是每段关系都无法深入进去;比如他可能忽然做出一些决定,然后抛下乱七八糟的结局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走开……
而这一切,不过是他内心异常混乱的外在投射。
边缘性精神疾病
精神疾病除了有生物学基础,还与患者自身的性格、气质、思维模式等密切相关,并且它们之间会互相影响。即因为有这样的生物学基础,所以容易有那样的性格、气质,而那样的性格、气质,又进一步加强生理因素。这就好比一个人身体弱所以容易生病,而频繁的生病又会反过来影响身体素质使之更弱,如是循环。
当精神疾病患者情况严重时,在服用药物使状态稳定之后,必须还要配合心理治疗,使患者的内心和人格继续成长,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同时调整不理性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精神疾病得到更好的控制。可是目前中国的精神病学和心理学发展过于滞后,这使得人们对精神和心理问题的认知非常少,对于精神和心理问题的治疗方面就更加缺乏了解渠道。
很多“精神病人”和他们的亲属都被医生忠告说必须要服用药物,否则就无法康复。更有很多人是在不知道精神疾病需要配合心理治疗才能康复的情况下,以为只有吃药这一个路径。我所知道的是很多父母在怀疑孩子“不正常”以后,首选都是带他们去医院,给他们吃药。这些父母们不知道,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会导致肥胖、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和行动障碍,甚至有时候还会损害一个人的生理机能。并且由于服食抗精神药物,孩子轻易地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一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是不正常的,使得原本可以自愈的行为问题,变得更加复杂,从而使孩子更难以适应群体生活。
在心理咨询师培训项目里,各种教材和资料都在强调:心理咨询师没有能力治疗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必须要依靠药物才能有康复的可能。这使得很多咨询师都不敢越雷池半步,害怕一不小心就会被认为是“不专业”、“伪专家”。
可是,我们忽略了有一部分所谓的精神疾病,其实只是处在精神疾病的边缘,比如边缘性人格障碍,比如强迫症和抑郁症,当然也包括双相情感障碍(我觉得他们被界定为精神疾病不太公平,这帽子是不是有些言过其实了呢?)。那些患有这类疾病的人,很大一部分是有自知力的,能够进行正常的社会互动,有一些人甚至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出卓越的的成绩。比如不少成功的政界、商界人士,以及一些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或多或少有躁狂倾向,他们的明显特征是不知疲倦地工作,只需要很少的时间睡眠和休息,他们只要走上演讲台就能滔滔不绝地说话,显得神采飞扬、激情澎湃,同时也能对听众的提问快速反应,幽默机智。
值得一提的是,双相情感障碍更是文艺界流行的“天才病”,大诗人李白、拜伦,画家梵高等都深受它的困扰,也正是如此,才使得他们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艺术作品。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要视乎个体躁狂和抑郁发作的程度来决定,若程度较轻,则可以做不低于12个月的持续性的心理治疗;若程度较重,则必须先服食药物以获得一段时间的稳定情绪,然后再辅以持续的心理治疗。
心理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一切心理和精神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如果一个人能够处理好与自身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那么他就能够很好地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幸福快乐的人。而关系的问题,是能够通过当事者自身,以及他与咨询师、与家人朋友的关系得到成长的。这意味着边缘性人格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等边缘性的精神疾病,可以通过健康的抱持性的关系得到疗愈,而不是只能靠长期服食药物来维持正常的生活。
事实上(这才是我之所以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身边就有两位双相情感障碍者,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中一位,在躁狂和抑郁状态里徘徊了近十年之后,经由和谐的两性关系,以及努力地自我觉察和自我治疗,如今已得到了彻底的康复,能够像大多数人一样长时间处于宁静平稳的情绪状态里。
然而不得不说的是,他确实不似前些年那么激情澎湃,富有感染力了。在这个层面来说,不知道是做个正常的普通人比较好,还是做一个不正常但是富有创造力的艺术家比较好呢?这个大概谁也说不清吧。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怀孕吃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