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四个多月 前两天检查又怀孕四十几天了,决定做郑州无痛人流哪家好,淮安市内哪家正规医院可以做?

原标题:警惕!90后姑娘怀孕8个多月,结果胎死腹中!就因为忽略了……

一家医院接连收治了两位胎盘早剥的孕妇

定期产检和忽视产检的不同态度

胎心消失11天才来院检查

小琴今年20多岁,江西人,在浙江杭州余杭打工。上周,怀孕34+周的她,来到余杭妇保产检,结果开口第一句话,就把产科医生吓了一跳:医生,我的孩子已经11天没动了。产科医生查血压180/106mmHg,B超提示死胎,情况十分严重。立即收治入院。

原来小琴自怀孕后一直没有定期产检,仅做过一次B超,这次感到无胎动11天才想到来院。急诊入院后,产科医生一边降压,开通静脉通路,解痉治疗,完善检查,一边汇报上级,启动院内抢救预案。考虑到产妇是重度子痫前期、死胎,存在胎盘早剥可能等情况,医生决定尽快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

医护人员正在全力救治小琴

术中娩一死胎,见羊水黑褐色,发臭,胎盘已经4/5剥离,宫腔内积血达500ml,所幸准备充分,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继续治疗。

主刀医生李萍副主任医师感叹:“要是小琴能定期产检,发现不对劲立即到医院治疗,就能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了。

怀双胎35+周常规产检

来自江苏的金女士随丈夫定居在余杭,2012年,生下了两人爱情的结晶。从二孩政策开放后,夫妻俩就一直想再生个宝宝,可备孕许久仍未怀上。后来,金女士做了试管婴儿。 2月28日,B超显示,金女士怀了双胞胎,这可把一家人高兴坏了。自从怀孕后,金女士按时建围产期保健册,定期产检。

上周,怀孕35+周的金女士到余杭妇保常规产检,产科医生周建英副主任医师听胎心时发现左侧胎心不规则,很慢,无法计数,立即去做胎心监护,仍无法监测,于是马上送金女士到病房。产科病房医生详细询问下得知,4天前,金女士便开始感到其中一胎胎动减少。

考虑“胎儿窘迫”的可能,需要进行剖宫产,但当时金女士只身一人,没有任何准备。因情况紧急,产科医生立即汇报医务科,医务科副科长赶到现场指挥抢救,启动DDI,立即将金女士送手术室行急诊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术中剖腹进入子宫后,发现一侧胎儿胎盘已经剥离1/3,已有血凝块,所幸手术及时,最后成功产下双胞胎。

“如果再晚一点,孩子就难保了。”产科医生庆幸地说。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

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果处理不及时,可威胁母儿生命。

胎盘剥离后形成胎盘后血肿,但无阴道出血,为隐性型;

胎盘剥离后血液沿胎膜下行,经子宫颈口向外流出,为显性型;

既有胎盘后血肿,又有外出血,则为混合型。

胎盘一旦剥离,意味着胎儿的氧气和能量物质的供应终止,此时,如果不能迅速娩出胎儿,轻则胎儿窘迫,神经受损,甚至胎死宫内;重则胎盘剥离面的出血导致母亲子宫卒中、子宫切除,无法生育,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进而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孕妇在怀孕中后期易出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脐带绕颈,可能会致使胎盘早剥。如果孕妇血压较高,胎动减少,要尽早去医院诊治。

妊娠晚期要小心突然腹痛。

在怀孕过程中尤其是怀孕晚期,如果有突发性腹痛以及阴道出血等情况应即刻就医。如果发现胎盘剥离现象就要停止妊娠,最好在胎盘早剥半小时内完成生产。

孕期尤其是孕晚期注意安全。

孕期走路要小心,尤其是上下台阶时。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尽量不坐公交车,以防出现摔倒等意外情况。

产检对于孕妇来说非常重要,通过超声波等检查可及时发现孕妇是否有胎盘早剥问题,患有高血压、肾脏疾病的准妈妈要特别注意。一般情况下首次检查时间应在6~8周为宜,妊娠20~36周为每4周检查1次,妊娠37周以后每周检查1次,共行产前检查9~11次。孕妇年龄均高于35周岁,属于高危孕妇,除了定期产检外,应于11至13+6周、胎儿头臀长为45-84mm时进行NT(颈项透明层宽度)检查,同时需直接进行产前诊断,于20周左右进行羊水穿刺或12—26周进行无创DNA检查,并于22—28周进行三维B超检查。

来源:FM93交通之声

但还是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

为每一位伟大的妈妈点赞!

}

  我媳妇怀孕四十多天了,今天检查医生说孕囊离第一胎刨腹产刀口很近,现在时隔六年了,这个孩子能要吗?

我媳妇怀孕四十多天了,今天检查医生说孕囊离第一胎刨腹产刀口很近,现在时隔六年了,这个孩子能要吗?

您好!通常来说剖宫产间隔五年是可以再生育的。您描述孕囊离剖宫产的切口很近,一般需要根据以后复查的结果决定是否需要处理。建议您放松心态,遵从经治医生的意见进行随访处理。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无痛人流哪家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