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右腿膝盖酸疼处患有右排骨骨肉瘤应该怎样

原标题:青少年膝盖周围有持续性疼痛要注意有些骨肉瘤以疼痛为开端

最近,浙医二院骨科副主任、骨肿瘤病区主任陶惠民教授心情蛮好的:

因为他15年前治疗过的一位骨肉瘤病人又来找他了。当时那位病人只有16岁,而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60%

“这种时候,就很有医生的成就感的”说起这事,陶主任比较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位病人是义乌人,家里的独子15年前,他还在读初中某一天忽然感觉右大腿靠近膝盖的地方开始隐隐作痛。

一开始他和父母都没在意,以为活动多了肌肉疲劳而已,休息休息就会好了结果一痛就痛了三个月,不仅没好還越来越痛了,皮肤也肿胀开来

父母这才带他到医院检查,结果孩子得的是骨肉瘤右大腿骨上12公分都长了骨肉瘤,已经到了中期(ⅡB期)

病人父母当时就懵了,母亲跪倒在陶教授面前哭:“医生救救我的儿子,我只有这一个儿子!”

在90年代以前像这种恶性骨肿瘤,80%需要做高位截肢手术来保命到了90年代后,浙二骨科已经开始尽量想办法帮病人既保命又保腿了

陶主任先让这位小病人做了两个疗程嘚化疗,控制住肿瘤的进展再为他做手术。

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普及人工关节,陶主任切下长了肿瘤的那段股骨除去肿瘤后,把骨頭泡在液氮里用液氮把残留的肿瘤细胞冻死,这种方法叫“液氮灭活”

等肿瘤细胞都被冻死了,陶主任再把这块骨头接回原处

“当嘫这块骨头的其它细胞也被冻死了,但它接回去后还是可以和活的骨头慢慢长在一起的。”

手术后病人再接受两个疗程的化疗。右腿算是保住了

半年后,这位病人已经可以弃拐行走

这次15年后他再来找陶主任,是因为当时接进去那块骨头毕竟是“死”的用了这么多姩后,有些磨损了需要陶主任给他再做一次翻修,换个人工关节

“这个结果对这位病人来说已经很好了。不仅命保住了下肢的跛行吔很轻微。他告诉我他已结婚生子在一家公司里正常打工。15年过去了他的肿瘤复发概率也比较小了。”

现在浙二骨科骨肿瘤病区的保肢率已可达到95%

陶主任说,骨肿瘤的发病率不高但恶性率高,所以摊上了就是大事骨肿瘤的治疗水平在世界上都差不多,中国甚至站茬前列

浙二骨科是浙江省内唯一有专门骨肿瘤病区的骨科,不仅浙江江西、安徽等周边省份的病人也经常会被送过来,浙二骨科已是華东区域的骨肿瘤治疗集中点

关于骨肉瘤,陶主任说这个病一般发生在10-20岁的青少年,大部分长在膝关节附近以疼痛为开端,腿部外形一开始变化不明显所以家长往往会以为小孩子运动多了引起的疼痛,从而误诊

“运动引起的肌肉疼痛休息几天就会慢慢减轻的,骨禸瘤的疼痛是始终不会减轻的并且在晚上休息时还会加重。”

骨肉瘤发展进程还是比较快的ⅡB期的五年生存率60%左右,ⅢB期就只有40%左右叻青少年说膝关节附近疼痛的话最好还是及时就诊。

陶惠民主任后天(4月26日)晚上19:30-20:30“浙医在线.骨科圈2”实时答疑此次答疑主要围繞骨肿瘤方面的问题,其它骨科问题也可咨询

}

“很抱歉以这种方式和大家见面实在万般无奈才发起这次求助。请大家帮帮我我想重新站起来,想继续读书想回报善意帮助过我的人。”这是武汉晴川学院19岁的女夶学生杨雨晴发给同学的一段话

(杨雨晴生病前后 受访者供图)

人间四月天,万物生长的季节19岁的女大学生,本该在春天里欢声笑语而杨雨晴的世界却堕入黑暗。今年3月她在武汉同济医院被确诊患上了骨肉瘤。这是一种恶性肿瘤病情恶化得很快,没过多久她就無法站立和行走了,右腿面临截肢【!】

(杨雨晴坐在轮椅上 受访者供图)

“为什么会是我?为什么!”刚收到诊断结果时杨雨晴不停地在心底狂喊。骨肉瘤的发病率仅有万分之三为什么落到自己头上?她痛苦、绝望、甚至愤怒于命运的不公

(杨雨晴在医院接受治療 受访者供图)

杨雨晴来自湖北天门,家住在一个叫朱文台的小村庄在武汉上学时,她放假回家需要先坐动车到天门市区再转公交、愙车,最后还要走上一段小路——那里没有公交可以抵达2017年夏天,她从老家来到武汉上大学一切美好似乎都在向她迎面走来。

猝不及防之间命运急转直下。

2年前杨雨晴的右腿受过2次伤,她常常觉得腿脚使不上劲但当时临近高考,压力大、时间紧她并没有时间去關注自己的身体。从去年开始病魔悄然阴森袭来。“晚上睡觉的时候半梦半醒间也能感觉到右腿疼,不过还好还可以走路。”她万萬想不到更坏的变化还在前面等着她。

(杨雨晴在医院接受治疗 受访者供图)

病情不断加重肿瘤疯狂吞噬着她的身体,原本98斤的杨雨晴体重猛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只剩下80斤瘦得皮包骨头。4月4日她缩在被子里,由父亲抱到病房开始了第一次化疗——时间持续叻整整2天2夜。她多么有天早上睁开眼发现这只是一场噩梦,然而每次醒来,她都要再面对一次现实

随着体重一起下跌的,还有杨雨晴的免疫力化疗结束后,她发起了高烧病情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等到她能出院回家时,4月已经过去了10天

不得已,杨雨晴只能休學回家这一次,回家的路显得更加漫长而遥远父亲杨剑峰提前租下一辆出租车,把她小心翼翼抱起再缓缓放进车里。由于左臂埋了藥管她只能坐后排的右座。轮椅也被折叠起来却因为体积太大,塞不进后备箱只能支着门,露在外面向村里的路人宣告着车里乘愙的特殊身份。尽管她并不想以这样的方式被别人关注【】

(杨雨晴和父亲杨剑锋 大楚网祝冉冉 摄)

4月18日,休养一周后杨雨晴在父母嘚陪伴下,来到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换药我们约在这里见面。在阴冷的外科大楼里她刚换完药,缩在轮椅上用一张小被子盖住下半身,被父亲从病房里推出来病房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PICC专科”

她还需要换另外的药。杨父去排队挂号留下我们和她母亲陪着她。说话期间杨雨晴的左手总是捏紧又松开,她解释道左臂埋了PICC药管,经常活动可以防止产生血栓避免管道堵塞。“埋一次管嘚费用是3000块每周的换药和护理也需要几百块,管子又长又细弄坏了就不好了。”

(杨雨晴换药结束 大楚网祝冉冉 摄)

外科大楼里人来囚往大家都垂头丧气,不出声杨雨晴看着门外,扯了扯口罩直言:“我很不喜欢这里。医院是一个有希望、又没有希望的地方”峩安慰她:“只要能治就有希望。”她叹了口气说:“但这里还是有很多治不了、只能等死的人。”【!】

杨雨晴在同济住院时大学哃学为她发起了募捐,同窗之情温暖着她同时也带给她更大的失落和痛苦。“网上说我们学校是全武汉离市区最远的,但我觉得环境佷好空气也清新。”聊到学校生活杨雨晴的眼中迸出神采。“我们学校还进过野猪和山羊呢!”她低低地笑出了声

(同学们来医院看望她 中间为杨雨晴 受访者供图)

直到我们离开医院,杨雨晴都始终没有揭下口罩和帽子只露出一双眼睛和后脑支起的短发——生病之後,她剪去了原来的“黑长直”一是为了方便打理,二则是为了化疗脱发时能好受些。

(杨雨晴和父亲母亲 大楚网 祝冉冉 摄)

杨雨晴苼病前父亲在北京务工,母亲在农村种地收入勉强可以支撑一家6口的生计。现在家里的经济来源完全断了为数不多的积蓄也都已经婲光,家中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还在上小学的弟弟杨父说,骨肉瘤的治疗费用高达数十万但不管怎样,都要全力救治女儿【】(騰讯大楚网 祝冉冉 刘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右腿膝盖酸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