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入门基本训练及体能训练的方法中如何快速恢复训练伤如:拉伤、扭伤等?

【论文】浅述业余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及运动损伤预防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00.0浏览总量总评分
评价文档:
&购买后可评价
3页¥2.004页¥3.001页¥0.505页¥2.001页¥0.502页¥1.003页¥2.007页¥2.003页¥2.001页¥0.50
您可以上传图片描述问题
联系电话:
请填写真实有效的信息,以便工作人员联系您,我们为您严格保密。
浅述业余中长跑运动员体能训练及运动损伤预防进​一​步​提​高​业​余​中​长​跑​运​动​员​的​运​动​水​平​,​掌​握​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手​段​,​了​解​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及​正​确​的​处​理​方​法​,​尽​快​恢​复​疲​劳​作​了​阐​述​。​本​文​采​用​现​场​观​测​、​访​问​调​查​等​方​法​,​发​现​近0​%​的​大​学​生​业​余​运​动​员​存​在​体​能​问​题​,​不​能​达​到​训​练​的​目​标​,​表​现​在​疲​劳​恢​复​较​慢​,​运​动​损​伤​过​多​,​如​头​晕​脑​胀​、​四​肢​无​力​、​踝​关​节​扭​伤​等​,​严​重​者​影​响​了​正​常​学​习​和​工​作​。​通​过​文​献​资​料​和​综​述​等​方​法​对​大​学​生​业​余​中​长​跑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
同期刊文献【受伤问题】请问脚踝扭伤后是否还能进行跑酷(下肢体能)训练?_跑酷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9,058贴子:
【受伤问题】请问脚踝扭伤后是否还能进行跑酷(下肢体能)训练?收藏
左脚扭伤,开始一个个星期走路身体一瘸一扭的,便之前休息了一个月。现在能走路,但是做跑酷动作时候有轻微痛觉。进行单腿动作时,身体变的极其不稳定,完成度与次数不如受伤前。我现在很纠结该不该继续练,不练的话怕动作和体能回到刚入门的状态,不想浪费时间。练呢,现在实在是状态很差,又怕受伤几率会升高。
1楼 19:25&|
相关的贴子59264100349相关的图贴
先养伤。好彻底再运动。
2楼 19:34&|来自
多拉韧带 多做小幅度运动
慢慢练回来
收起回复3楼 14:29&|
先轻度活动
4楼 22:43&|来自
前几天我练团侧的时候,伤到左脚脚踝了,现在也在纠结要不要继续练呢……
5楼 23:06&|来自
本吧贡献榜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已有242,572吧友中奖,实现梦想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体能训练在网球练习中的重要性分析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0:58:1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体能训练在网球练习中的重要性分析.DOC
官方公共微信运动损伤治疗康复治疗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的目的和任务】
科学合理的康复训练目的是发展机体对创伤的正向适应,使伤病痊愈,功能恢复,或在伤病客观存在的情况下也能训练比赛。其任务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保持良好的训练状态。
2.预防停训综合征&
这是一种大运动量训练时,突然因伤停止训练产生的一组全身各个系统因不适应而出现的功能失调,可表现为失眠、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
3.预防因缺乏运动而产生的肌肉萎缩及挛缩。
4.消除因重复受伤动作而引起的再伤&
运动技术伤和运动技术动作密切相关,多属过劳伤(overuse
injury),因此在治疗时应暂时减少或停止受伤动作的练习。
5.防止体重增加。
6.改善组织代谢,促进组织化生与再生&
如关节软骨和肌腱的营养主要是依靠挤压与牵拉产生的弥散机制而获得的,缺乏运动即会产生退行性变。
7.直接作为治疗手段。
【运动创伤康复训练原则】
1.对症治疗&
即治疗或训练前必须有正确的诊断,因为不同损伤其康复治疗方法亦不同。如进行腰背部肌力训练时存在椎体滑脱,那么腰不宜过伸。不仅如此,针对不同职业人群,如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应在全面、细化的诊断之后进行康复治疗,以便制订更具针对性的康复计划。如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运动员来说,除了常规的物理检查外,可为其进行KT2000检查、等速肌力测试、三维动作分析等一系列检查,从中发现韧带松弛的量化指标、肌力下降的数值以及异常的动作模式等,并在今后的康复训练中加以纠正。
2.不停止训练&
在运动创伤康复训练中需遵循“三结合”的原则,即医生、教练员、运动员三者结合,共同制订修改康复训练和体能训练计划。
3.康复训练需个体化
SAID(specific adaptation to
imposed demands)&
要根据不同的年龄、病情(包括手术方法)及机能状态选择训练手段、训练量、训练强度等。
4.全面训练&
对于今后有专项运动或训练比赛要求的患者来说,全面训练作为康复训练原则之一必须贯彻始终。为防止停训综合征的出现,并使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就须进行多元化的、自始至终的、系统的康复训练,包括体能训练。如一名踝关节手术后的运动员,在早期患肢踝关节固定的情况下,可练习上肢、躯干、健侧下肢及患侧踝以上肢体的力量,在心肺功能训练时,如不能跑步,可通过功率自行车、游泳等方式进行。
5.循序渐进&
组织的修复、再生需要时间,任何运动损伤的恢复都有一个过程,所以康复训练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治疗和训练,而不是一气呵成的简单操作。尤其对于运动员,他们往往为了训练比赛的需要而要求为自己制订激进的康复计划,或是由于自我感觉良好而过早地开始专项训练,其后果便是伤病延期治愈或二次损伤。
6.大运动量和超量恢复。
【康复训练的方法和手段】
1.主动运动
(1)等长收缩(isomatric contracture)或静力练习(static
exercise):其优点是无关节活动,缺点是关节角度不同用力的肌肉也不同。当存在关节制动或关节面软骨损伤时,可用该方法练习。
(2)动力练习(kinetic exercise)。
(3)等张运动(isotonic exercise):即运动中负荷不变而肌肉长度发生变化。
(4)渐进抗阻运动(progressive resistance
exercise):其方法是先测定肌肉作10次运动的最大负荷,即10RM。之后,用1/2RM,3/4RM及RM全量各作10次,为一组,共作3组,组间休息1分钟,每天1次,1周后,再测RM并调整运动量。
(5)向心收缩(positive concentric contracture):即等张抗阻收缩。
(6)离心收缩(negative eccentric
contracture):也属于等张抗阻收缩。
(7)短促最大肌力收缩(brief maximal
exercise,BME):是一种等长与等张收缩结合的训练方法。
(8)等速练习(isokinetic exercise)。
(9)助力练习。
2.被动运动
3.传递神经冲动的肌肉抽动
4.解痉运动
5.姿势治疗
6.反馈训练
【功能评定的应用】
1.关节活动度的评定(range of motion,ROM)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是评价肢体运动功能和关节柔韧性的指标之一,同时可以了解关节受限的程度和特点。可采用普通量角器、方盘量角器等进行测量。物理治疗师应熟悉各关节的解剖和正常活动范围,熟练掌握测量技术;应同时测量主动和被动关节活动度,并进行左右对比。
2.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是肢体功能检查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可以了解神经肌肉功能损害的范围和程度,以及肌肉萎缩的情况,可分为徒手肌力检查法、器械肌力检查法。
(1)徒手肌力检查法:可将肌肉收缩情况按级别从0到5分为6级。该检查法较粗略,但操作简便,不需借助器具。
(2)器械肌力检查法:当肌力达到3级以上时,可进行器械肌力检查。该检查法又可根据肌肉的收缩方式不同,分为等长肌力、等张肌力及等速肌力检查。前两种检查较为多见,在这里我们着重介绍等速肌力检查在运动创伤康复中的应用。
等速肌力检查:即借助相应器械设备(如Cybex、Biodex等)通过等速运动的方式对肌力进行动态测试,了解最大肌力以及关节活动在不同角度时的力学参数。等速肌力测试通过所给的恒定速度和顺应性阻力,可测试关节运动中任何一点的肌肉最大力矩值,弥补了等长和等张肌力测试的不足,同时还可获得肌肉做功能力、爆发力、耐力等数据,并在一次测试中可同时测得主动肌和拮抗肌两组肌力,因而等速肌力测试优于等长和等张肌力测试。
3.步态检查&
正常的步态是由众多关节和肌群协调完成的复杂过程。因病理因素使步态周期中的某些参数超出正常范围时为步态异常。通过步态分析可获得步行功能的资料,对步态进行评估,帮助制订治疗方案,评估疗效。目前可采用的步态检查法为目测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目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要求测试者具备一定的经验和生物力学基础;必要时可采用定量分析法,如使用步态分析系统进行测定。
4.平衡功能评定&
通过此项评定可判断受试者是否存在平衡功能障碍及其程度,预防跌倒,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评价治疗效果,判断预后。可采用动态或静态平衡功能测试系统进行定量测定,也可进行平衡反应检查,如坐位、跪位及站位平衡反应检查。
5.疼痛评定&
分为直接评痛法和综合评痛法。
(1)直接评痛法:让受试者在一些描述疼痛程度的词汇、数字或线条上做出选择表示疼痛的程度。
(2)综合评痛法: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体验,因而多元化的评定更能反映实际情况。较常用的综合评痛法为McGill疼痛评分调查表,包括感觉类、情感类、评价类和杂类共20项。
肌电图是神经肌肉疾病的一种诊断手段,可用来评价神经肌肉系统的机能状态,其在运动创伤康复中常用来确定神经损害的部位范围,评价肌肉运动状态等。
【常用物理疗法在运动创伤中的应用】
1.高频电疗法&
将频率高于100kHz的电流或其所形成的电场、磁场或电磁场应用于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高频电疗法。根据波长的不同,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微波等。
(1)作用:①改善血液循环:可使血管扩张,组织的血氧含量和营养增加,网状内皮系统功能增强,白细胞核抗体增加,使病灶局限;②止痛,解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排泄,使支配梭内肌的α纤维活动性减弱,缓解肌痉挛;③消炎:改善局部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使局部组织营养增强,病理产物及代谢产物得以清除,使炎症消散。
(2)适应证:软组织扭挫伤、腱鞘炎、术后感染、关节周围炎、血肿、肌筋膜炎、骨膜炎、滑囊炎、神经炎、神经痛等。
(3)禁忌证:恶性肿瘤(热量短波、超短波治疗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时除外)、活动性出血、局部金属异物、植有心脏起搏器、心肺肾功能不全、颅内压增高、青光眼、妊娠等。超短波疗法慎用于结缔组织增生疾病,如:冻结肩、瘢痕增生、软组织粘连,以免刺激结缔组织增生,不利于疾病康复。
2.干扰电疗法&
又称为交叉电流理疗法,是一种低频调制的中频电流,由两组频率相差100Hz的中频电流交叉输入人体,在交叉处发生干扰,形成干扰电场,在干扰场处产生0~100Hz的频率可调的内生性低频电流。
(1)作用:①镇痛;②显著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促进渗出物及水肿吸收;③兴奋运动神经及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④促进骨折愈合。
(2)适应证:肌肉萎缩、软组织损伤、肩周炎、腱鞘炎、骨折、创伤缺血所致肌痉挛、周围神经麻痹等。
(3)禁忌证:恶性肿瘤、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局部金属异物、植有心脏起搏器、心区、孕妇下腹部、对电流不耐受者等。
3.超声波疗法& 利用超声波治疗疾病的方法为超声波疗法。
(1)作用:①镇痛、解痉,可降低肌肉组织及周围神经兴奋性,减慢神经传导速度;②软化瘢痕、硬结,松解组织粘连;③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水肿吸收、消除炎症;④小剂量的超声波可促进骨痂生长,加速骨折愈合。
(2)适应证:软组织损伤、腱鞘炎、网球肘、滑囊炎、急性腰扭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瘢痕及粘连、关节挛缩、神经炎、神经痛、骨折等。
(3)禁忌证:恶性肿瘤(高强度聚集超声波治疗肿瘤时例外)、急性全身性感染、高热、活动性肺结核、出血倾向、严重支气管扩张、孕妇腹部、儿童骨骺部、感觉神经异常的局部。
4.石蜡疗法&
是一种传导热疗法,利用加热溶化的石蜡作为导热体,涂敷于患处达到治疗目的。
(1)作用:①温热作用: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使细胞的通透性加强,利于血肿吸收和水肿消散,解痉止痛;还可加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新陈代谢,消除炎症;改善皮肤营养、刺激上皮组织生长、促进骨痂形成。②机械压迫作用: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增加胶原纤维组织的延展性,软化瘢痕和粘连。
(2)适应证:手术后粘连瘢痕挛缩、软组织扭挫伤、肌痉挛、各种类型的关节炎、肌纤维组织炎、骨折、神经炎、神经痛、滑囊炎、腱鞘炎、骨膜炎、肌肉劳损等。
(3)禁忌证:高热、昏迷、急性化脓性炎症早期、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结核、孕妇腰腹部、恶性肿瘤、出血倾向者。
5.激光疗法&
应用受激辐射发出的光,作用于人体进行治疗的方法称为激光疗法。医疗常用的为氦氖激光器、二氧化碳激光器、氮分子激光器等。
(1)作用:①消炎:刺激机体防御能力,表现为免疫功能增强,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病理炎性产物的吸收;②止痛:降低感觉神经兴奋性,提高痛阈;③促进组织生长修复:可使成纤维细胞增多,胶原纤维和毛细血管的再生能力加强,促进上皮生长,加速溃疡创面的修复和愈合。
(2)适应证:急慢性软组织损伤、扭挫伤、网球肘、腱鞘炎、周围神经炎、骨折等。
(3)禁忌证:恶性肿瘤、出血倾向、高血压、植有心脏起搏器。
应用磁场作用于机体、经络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恒定磁场强度和方向不随时间变化,又称为静磁场。交变磁场强度和方向随时间而有规律变化。脉动磁场强度随时间而变化,但磁场方向不变。脉冲磁场将脉冲电流通过电磁铁的线圈,产生不同频率和波形的脉冲磁场,其磁场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1)作用:①止痛:降低感觉神经末梢对外界刺激地反应,促进机体血液循环,降低致痛物质浓度,使炎性物质吸收消散加快;缓解平滑肌痉挛;②镇静:减低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③消炎:刺激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病理炎性产物的吸收,提高局部组织抗炎修复能力,对部分细菌有抑菌、杀菌作用;④消肿:失血循环加快,促进渗出液吸收,改变渗透压和通透性,降低组织间胶体渗透压;⑤软化瘢痕;⑥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骨折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营养和氧供,利于骨组织细胞新生和愈合,磁场产生的微电流对软骨细胞和骨细胞有直接促进生长的作用。
(2)适应证: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扭挫伤、腱鞘囊肿、肩周炎、静脉炎、肋软骨炎、颈椎病、肱骨外上髁炎、瘢痕等。
(3)禁忌证:白细胞总数4000以下、重危患者(大出血、心梗、急腹症等)、体质极度衰弱、高热、不能耐受磁场副作用者、孕妇下腹部、体内心脏起搏器者。
利用水的物理性质,以各种方式作用于人体,以达到预防、治疗和康复目的的方法,称为水疗法。
(1)作用:①温度作用:温热刺激可促进血液循环,肌肉韧带紧张度降低,解痉、镇痛、消炎;寒冷刺激可镇痛、使血管收缩;②机械作用;③化学作用。
(2)分类:①按温度:冷水浴、低温水浴、温水浴、热水浴等;②按作用方式:擦浴、冲洗浴、浸浴等;③按成分:淡水浴、药浴等;④按作用部位:全身浴、局部浴;⑤按运动形式:泳浴、各种水中运动训练。
(2)适应证:①冷水浴:肌肉扭伤、血肿、急性炎症等;②热水浴:外伤后肢体功能障碍、关节强直、大面积瘢痕挛缩;③水中运动:关节手术后,关节功能障碍,骨折后遗症,软组织扭伤等。
(3)禁忌证:重症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代偿不全、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恶病质、身体极度衰弱、各种出血倾向。
【运动创伤康复工作的特点】
运动员运动创伤的高患病率决定了他们对运动康复的高依存性。
除各种运动创伤的患病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外,运动员与普通人群的不同之处事,他们在承受一种或多种创伤困扰时,还要尽可能坚持正常训练和比赛,因此简单化的休息和手术对运动员并不合适,因此,康复治疗和功能恢复对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此外,在重大赛事和高强度训练前,高质量的运动康复也可保证许多伤病运动员进行正常训练和比赛。
普通人群运动创伤的发病率也决定了其对运动创伤康复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体育的开展越来越普及,运动水平也越来越高,因而运动创伤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比如,足球运动的广泛参与带来了从前较少见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增多;而滑雪场的不断建设和滑雪运动的普及则导致膝关节符合损伤发病率的增高。对于普通人群来说,康复治疗仍然很重要,它不仅可以促进运动创伤的快速恢复,减少痛苦,而且可以使患者早日回归工作和社会。
运动创伤康复需要个别对待。
第二节& 康复训练方案各论
一、肩关节康复方案
肩关节是上肢重要关节,也是人体活动方向最多和最不稳定的关节。肩关节不稳定是常见的损伤,除了早期适度练习活动度不对手术部位牵拉外,之后的肌力也应注意循序渐进,早期进行静力性训练,逐渐进行动力性训练,同时应以稳定肌群训练为主。
【肩关节不稳定镜下重建Bankart术后康复】
1.术后第3周:三角肌等长收缩:顶墙(正对、侧对、背对);耸肩;肩臂吊带,训练时解除。
2.术后第6周:屈:仰卧上举,限制在90°~100°;外旋:被动练习,限制在0°~10°;内收;外展;后伸;原三角肌、耸肩训练继续;解除肩臂吊带固定。
3.术后第7周:屈:限制在120°内;外旋:限制在20°~30°。
4.术后第8周:屈:增至140°;外旋:增至40°~50°。
开始主动关节活动度训练:①屈,上举;②后伸。
增加弹力带训练,弹力带由细变粗:①外旋;②内旋;③后伸。
5.术后第9周:屈:无限制;外旋:无限制。
6.术后第10周:开始爬墙训练:①屈;②外展;③后伸。加内旋;开展外展外旋练习。
7.术后第11周:所有关节活动范围均到位。
【肩袖损伤术后康复】
&1.术后0~3周,患肢三角巾悬吊固定。
(1)术后第1天:进行手、腕关节活动,做握拳、伸指、对指主动练习。
(2)术后3天:耸肩练习,肘关节屈伸练习。
(3)术后1周:钟摆练习;肩被动活动度练习,不做外展。
(4)术后2~3周,肩等长肌力练习;逐渐增加被动活动角度。耸肩练习手中可提哑铃。
2.术后3~6周
(1)继续强化以上训练。
(2)逐渐增加肩被动活动度,开始被动肩外展练习,小于45°
(3)肩外展45°位,内外旋练习。
(4)臂贴近体侧时,弹力带肩内外旋抗阻练习。
3.术后7~12周
(1)术后7~10周:主动主力活动度练习,前屈到170°~180°,肩被动外展至90°;肩外展90°位时,外旋到75°~90°,内旋到75°~85°。
(2)术后8周开始主动肩外展练习。
(3)术后10~12周,各方向被动活动度应达正常范围。强化肌力训练(三角肌、冈上肌、肘屈肌、肩胛肌等)。
4.术后13~26周
(1)强化肌力练习:中等负荷,“飞鸟”、“俯式飞鸟”、俯卧肩前平举
(2)术后18~21周,开始尝试间断体力劳动及体育活动。
(3)术后21~26周,继续力量练习及灵活性练习。复查肌力及关节活动正常后,恢复训练。
【肩关节SLAP损伤术后康复】
1.Ⅱ型和Ⅳ型SLAP损伤
(1)术后3周内,患肢吊带保护,可进行手、腕关节活动;在4周内,肘关节活动应避免主动屈肘使肱二头肌紧张收缩。
(2)术后第4周,去除吊带,进行小范围钟摆练习。应注意,外旋不能超过中立位,肘关节伸直时不能将上肢伸至身体后方。
(3)术后第5周,在保护肱二头肌情况下,逐渐增加练习强度,术后3个月内不能进行肱二头肌抗阻。
2.Ⅰ型和Ⅲ型SLAP损伤&&&&&&&&&&&&&&&&&&&&&&&&&&&&&&&&&&&
(1)术后将患肢吊带保护。
(2)术后1周内进行早期活动。练习中注意事项,同Ⅱ型和Ⅳ型SLAP损伤。
【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康复】
1.术后1~6周
(1)患肢吊带固定,可进行手、腕、肘关节活动。
(2)术中如三角肌曾行剥离和劈开,则三角肌和斜方肌修复部分应保护4~6周。
(3)开始肩关节前屈、外旋练习,术后早期肩前屈应限制在90°以内。内外旋练习时,上肢应紧贴体侧,并限制在90°以内。限制在90°以内。
2.术后6~8周:待三角肌和喙锁韧带愈合牢固后,开始三角肌和肩袖肌群等长收缩练习。逐渐过渡至抗阻练习。肩前屈逐渐增至180°
3.术后8~12周:增加斜方肌和肩胛固定肌(菱形肌、前锯肌、肩胛提肌)力量练习。
二、肘关节康复方案
肘关节是异位骨化的好发部位,其康复训练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这点,训练过程中和后要时刻关注皮肤温度,及时冰敷,在进行被动训练时手法要轻柔,不暴力操作,尤其是在练习伸展时,不能采用手持重物或外力下压的手法练习,而应尽量让患者主动练习。
【肘关节游离体取出术后康复】
1.术前:肘关节功能评分表;测量肘关节活动度(屈、伸、旋前、旋后);测量上臂及前臂围度。
2.手术日:活动手指及握拳;肩关节活动训练(如绕环、外展等);活动腕关节。
3.术后3天:开始肘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包括CPM和关节松动术),活动时间由短渐长,经常检查肘关节皮肤温度,训练后马上冰敷。
4.术后1周:如肘关节无肿胀及发热,可增加被动活动时间和活动范围;逐渐开始主动训练;进行肩周肌肉抗阻训练。
5.术后2周:进行腕部肌肉抗阻训练。
6.术后4周:肘关节活动范围基本到位;开始肘关节抗阻肌力训练。
7.术后6周:增加肘关节抗阻训练强度(如时间、次数和负荷)。
8.术后8周:逐渐开始增强式训练,同时加强肩周肌肉稳定性训练。
9.术后2个月:逐渐恢复专项训练。
【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1.术后0~3周:屈肘40°石膏固定,进行肩、腕、手活动。
(1)肩活动度练习:在健侧肢体辅助下进行肩前屈、后伸、外展、水平内收、水平内收、水平外展等各方向运动。在术后第2天就开始,数量不限。
(2)肩部周围肌力练习:主动肩前屈、后伸、外展、水平内收、水平外展等各方向活动,可使用弹力带提供阻力。
(3)伸指、握拳练习,腕部各方向活动练习。
2.术后4~12周:去除石膏固定,逐步恢复肘关节功能训练。
(1)被动屈伸肘练习,可配合采用肘关节CPM。应避免过于暴力导致骨化性肌炎及骨折等继发损伤。练习后应以冰敷10分钟。屈伸肘练习应间隔1~2小时进行。
(2)静力性肌力练习
3.术后3个月
(1)被动及主动关节活动度练习,逐渐恢复正常关节活动度。
(2)强化肌力练习。
4.术后5个月:关节活动度及肌力全面恢复后,开始对抗及专项运动训练。循序渐进,避免暴力。
【肘关节脱位康复】
1.闭合复位后,肘部稳定
(1)长臂石膏托固定屈肘90°位。
(2)伤后2~3周,开始主动功能训练。
2.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
(1)长臂石膏托固定屈肘90°位。
(2)术后2~3周,在限制伸直的支具控制下,开始主动活动练习。
(3)配合采用肘关节CPM进行活动度训练。
(4)避免过于暴力导致骨化性肌炎及骨折等继发损伤。
【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康复】
1.急性期:肿痛局部冰敷,停训。
2.慢性期:沿前臂伸肌做支持带保护,保护下可做正拍打球或扣球,但应避免反拍扣球。
3.加强伸肌柔韧性练习。可作前臂伸肌群牵拉。
4.可在支持带保护下,加强肌力训练
(1)伸腕肌等长肌力训练
(2)持1~2kg哑铃做腕部肌肉向心及离心收缩。
三、腕关节康复方案
【腕舟状骨骨折康复】
1.伤后0~3个月,骨折固定期。
(1)外固定或术后第1天,开始肩、肘各方向全范围关节活动度练习。主动肩前屈、后伸、外展、水平内收、水平外展等各方向活动,可使用弹力带提供阻力。主动屈伸肘。
(2)手部在固定稳固,疼痛可耐受情况下,做握拳、伸指、对指主动练习。
2.3个月后,骨折愈合,去除外固定
(1)继续肩、肘活动度练习,开始腕、手部被动及主动活动度练习。腕背伸、掌屈、尺桡侧偏,手部握拳、伸指、对指、对掌练习。
(2)继续肩、肘肌力练习,开始腕、手部肌力练习。可使用弹力带提供阻力。
(3)腕手部灵活性练习:拧毛巾、拧杯盖、捡豆等。
【月骨脱位康复】
1.复位后石膏固定于腕掌屈45°位1周,再更换中立位固定2周。在固定稳固,疼痛可耐受情况下,做屈伸指、对指等主动练习。
2.去除石膏后,康复方案同腕舟骨骨折拆石膏后训练方案。
【腕三角软骨盘损伤康复】
1.急性期:
(1)石膏或夹板固定腕部。
(2)抬高患肢以利于消肿。
(3)握拳、伸指、对指、对掌练习。
2.慢性期:
(1)去除夹板或石膏固定。
(2)腕关节活动度练习:旋前、旋后、掌屈、背伸练习,避免过多尺偏诱发症状。
(3)手法松解腕部肌腱粘连。
(4)肌力训练:增强屈腕肌和伸腕肌肌力练习。
四、膝关节康复方案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它由静力性稳定结构(骨性轮廓、关节囊、半月板、韧带等)和动力性稳定结构(关节周围肌肉)组成。当其中某一个结构损伤或手术后,需要通过康复训练帮助患者进一步完成功能的重建。而对于关节来说,最重要的功能莫过于活动度和力量,因而这也是康复训练的重点。除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功能外,康复训练中还应注意保护手术的成果,不过度训练以至再次损伤,所以膝关节的康复同样要循序渐进。我们在学习先进理念和技术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康复训练方案。
【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康复】
前交叉韧带是膝关节内的稳定结构,它的重建手术及术后康复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开展最快、传播最广同时也是受争议最多的。除了练习肌力和活动度外,早期更应考虑过度屈曲和开链训练是否会带来远期的韧带松弛问题,同时应尽量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如肿胀、疼痛和肌肉萎缩。一切训练都应避免造成移植物的牵拉,如:不过早进行股四头肌的开链训练、提踵改为坐位训练等。
1.术前:Lysholm评分表格;测量腿围和关节活动范围;Biodex等速肌力测试;Biodex动态平衡检查;Vicon三维步态分析。
2.手术当日~第2天:踝泵:15/h;股四头肌等长收缩:15/h;直腿抬高,间断练习,在疼痛可耐受范围内越多越好;患肢抬高:除夜间始终维持。
3.术后第3天:开始练习滑板并屈曲至60°扶拐部分负重行走;开始侧卧位和俯卧位的直腿抬高及俯卧伸展膝关节的训练。
4.术后1周:可被动屈曲至90°,以后每周增加15°;扶拐全负重行走;开始练习站立位移动重心,并逐渐过渡至单脚站;开始练习腘绳肌等长收缩;开始坐位提踵训练。
5.术后2周:去拐正常行走;开始腘绳肌主动练习,膝关节应可完全伸展。
6.术后4周:如无膝关节肿胀,开始功率自行车训练和水中训练;可去掉支具睡觉。
7.术后6周:开始练习静蹲;屈曲应大于120°;开始平衡训练;利用减重装置练习下肢协调性。
8.术后8周:关节活动范围应达到正常;膝关节闭链训练并逐渐加大强度,可过渡至抗阻训练。
9.术后10周:增加下肢负重练习;进行快走训练。
10.术后3个月:加大闭合链抗阻训练强度(如进行蹬伸练习和杠铃负重静蹲或微蹲练习);可逐渐开始游蛙泳;可开始进行等速肌力测试或训练。
11.术后4个月:尝试慢跑、纵跳、前跳;逐渐开始增强式训练。
12.术后半年:经医生检查及功能测试合格后可开始对抗运动和训练。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1.术前:Lysholm评分表格;测量腿围和关节活动范围;Biodex等速肌力测试;Biodex动态平衡检查;Vicon三维步态分析。
练习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学习扶拐行走和使用支具。
2.手术当日~第2天:踝泵:15/h;股四头肌等长收缩:15/h;直腿抬高(图7-2):间断练习,在疼痛可耐受范围内越多越好;抬高患肢时,腘窝部不可悬空,应垫软枕。。患肢支具0°固定,但小腿后垫棉垫防止胫骨后移。
3.术后第3天:扶拐患肢不负重行走;开始侧卧位的直腿抬高及俯卧伸展膝关节的训练。(不进行俯卧位直腿抬高训练等腘绳肌及臀肌训练)
4.术后2周:扶拐部分负重行走,膝关节应可完全伸展。
5.术后4周:开始膝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屈曲至40°(训练时小腿后方垫软枕或棉垫,防止胫骨后移,不可进行滑板);以后每周增加10°,不进行主动活动度训练。
6.术后8周:屈曲应达90°;开始练习腘绳肌等长收缩;如无膝关节肿胀,可去拐行走。
7.术后3个月:被动关节活动范围应达到屈120°;开始主动活动度训练;开始练习静蹲;膝关节闭链训练并逐渐加大强度,可过渡至抗阻训练。
8.术后4个月:利用减重装置练习下肢协调性。
9.术后5~6个月:开始平衡训练;尝试慢跑、纵跳、前跳;逐渐开始增强式训练。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后康复】
术前:Lysholm评分表格;测量腿围和关节活动范围;练习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学习扶拐行走。
1.手术当日: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肢抬高及过伸训练。
2.术后第1天:直腿抬高(四个方向);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3.术后第3天:开始屈膝训练,如膝关节无肿胀尽可能屈至最大角度;扶拐全负重行走。
4.术后1周:屈膝角度达到正常;去拐行走;开始练习双脚移动重心和单脚站。
5.术后2周:步态正常;加大肌肉力量训练强度,如沙袋或弹力带抗阻训练
6.术后3周:开始功率自行车及静蹲训练。
7.术后4周:开始动态平衡训练
8.术后8周:逐渐开始等速运动训练。
9.术后2个月后:经医生检查许可后,可开始慢跑及恢复性训练。
【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后康复】
术后康复需要考虑半月板愈合问题,过度训练可造成半月板缝合部位不愈合,甚至再次损伤。因此,我们要求患者6周内屈曲不超过90°,半年内不作深蹲动作,因为过屈会使膝关节间隙变窄,因而挤压到半月板,同时避免过早的下肢负重练习,减少股胫骨间的撞击。
1.术前: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
2.手术当日: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肢抬高及过伸训练。
3.术后第1天:直腿抬高(四个方向);扶拐无负重行走;支具锁定于0°位。
4.术后第3天:开始屈膝训练,可屈至60°。
5.术后1周:加大直腿抬高强度,屈膝到70°左右,扶拐部分负重行走;可在减重状态下练习正常行走。
6.术后2周:屈至80°;支具锁定在0~30°,以后每周屈曲增加15°;扶拐全负重行走。
7.术后3周:屈至90°,但不超过90°;去拐行走;开始练习双脚移动重心和单脚站;开始腘绳肌主动训练,但注意屈膝尽量不超过60°。
8.术后4周:步态正常。
9.术后6周:屈膝可超过90°,以后每周增加10°~15°;增加膝周肌力训练强度,可逐渐过渡至抗阻训练,但须注意下肢蹬伸训练(Leg
Press)及踢腿训练时,屈膝不超过90°;去支具睡觉。
10.术后10周:屈膝可超过120°;逐渐去掉支具行走。
11.术后3个月:屈曲角度应达到正常;尝试慢跑。
12.术后6个月:可以深蹲,并逐渐恢复训练。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缝合术后康复】
1.术前: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
2.手术当日:进行股四头肌锻炼。
3.术后第2天:固定下直腿承重。
4.术后第3周:30°内屈膝练习。
5.术后第4周:开始60°内练习。
6.术后第6周:去固定完全承重行。
7.术后第6~8周:开始恢复体育训练。
【膝关节外侧副韧带(LCL)缝合术后康复】
1.术前: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
2.手术当日:股四头肌锻炼(制动3周)。
3.术后第2天:固定下直腿承重。
4.术后第3周:30°内屈膝练习。
5.术后第4周:开始60°内练习。
6.术后第6周:去固定完全承重行走。
7.术后第6~8周:开始恢复体育训练。
【髌骨脱位术后康复(内侧支持带紧缩、外侧支持带松解)】
1.手术当日: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肢抬高及过伸训练。
2.术后第1天:直腿抬高;扶拐无负重行走;支具锁定于0°位。
3.术后1周: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4.术后2周:开始屈膝训练,屈至30°;以后每周屈曲增加15°。
5.术后4周:加膝周肌力训练强度,可逐渐过渡至抗阻训练;去拐行走。伸直达正常范围。
6.术后8周:去掉支具;但不可负重下蹲屈过90°
7.术后3个月:非负重位屈膝达正常范围。
8.术后4个月:可负重下蹲屈过90°。尝试慢跑。
【髌骨骨折术后康复】
1.术前: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康复。
2.手术日:踝泵。
3.术后第1周:制动下直腿承重行走。
4.术后3周内:股四头肌收缩练习。
5.术后3周后:直抬腿练习(不负重)。屈膝练习:3~4周30°,6周达60°,8周90°,9周>100°。一般半年至1年去内固定(视骨折愈合情况)。去内固定后开始训练。
【膝软骨损伤微骨折术后康复】
1.手术当日: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患肢抬高及过伸训练。
2.术后第1天:直腿抬高;扶拐无负重行走。
3.术后1周:术区在髌股关节软骨者,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但仍不可进行活动度练习。术区在股骨髁负重区者,可开始活动度练习,注意屈膝时以闭链方式进行,足跟不可离开床面。
4.术后2周:术区在髌股关节软骨者,开始屈膝训练,注意屈膝时以闭链方式进行,足跟不可离开床面。术区在股骨髁负重区者,可扶拐部分负重行走。
5.术后4周:加膝周肌力训练强度,可逐渐过渡至抗阻训练,但以闭链训练为主。非负重位屈伸可达正常范围。
6.术后6周:术区在髌股关节软骨者,可去拐行走。术区在股骨髁负重区和胫骨平台者,仍需扶拐行走,但可在减重装置下减重(10%~15%)进行行走训练。
7.术后8周:术区在股骨髁负重区和胫骨平台者,可去拐行走。
8.术后3个月:恢复地面行走和慢跑。
9.术后4个月:可开始器械抗阻练习。
10.术后6个月:开始跳跃、急转急停等剧烈运动。
五、踝关节康复方案
踝关节是下肢最远端的关节,因而它的最主要的功能是负重。在踝关节损伤或术后早期,尤其是存在软骨损伤时,不应急于进行负重练习,避免刺激损伤部位而引起创伤性滑膜炎,所以踝关节术后的患者可能扶拐的时间要稍长些。在活动度和肌力训练时也应多加留意,严格控制关节肿胀。对于伴有严重软骨损伤的患者来说,除了训练,还应对一些日常生活细节有所关注,如穿着舒适鞋子,避免参与易造成踝关节损伤的体育运动(爬山、踢球等),量身定做鞋垫等。
【跟腱断裂术后康复】
跟腱断裂是目前的多发运动损伤,且二次断裂的发生机率也在扩大,因此我们一般在拆除长腿石膏(4~6周)时才开始训练踝关节的活动度,当活动度达到背屈100°左右时,不再练习背屈,以避免过分拉长跟腱;当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至一定程度时,如可正常行走后,往往会放松警惕,而此时也是二次断裂的多发时段,因而我们从术前即提醒患者3个月内避免跌倒、骑自行车和打保龄球,同时不过早练习提踵。通过学习和观察,我们注意到下肢作为一条完整的运动链,光注重踝关节的局部训练是不够的,增加臀中肌的训练往往可以促进踝关节的功能恢复。
1.术后6周内,短腿石膏固定于跖屈30°位。
(1)活动足趾,抬高患肢,防止肿胀。
(2)扶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负重。
(3)练习股四头肌静力收缩,每次收缩6秒,尽可能多做;直腿抬高(各个方向),每日2~3次。
(4)练习上肢肌力。
2.术后6周后,可在康复训练时间去掉支具或石膏进行踝关节活动度训练。
(1)主动伸屈关节,幅度适当。
(2)滚筒练习。
(3)双脚间放一软枕,脚尖用力向内夹枕。
(4)脚尖划三角练习。
(5)踝关节矫正板练习。
(6)训练后冰敷。
3.术后7~8周,以可调节跟腱靴将踝关节固定在跖屈15°位。
(1)术后第7周可以鞋底触地,扶拐行走。
(2)术后第8周可前脚负重扶拐行走。
(3)可练习坐位提踵,逐渐过渡至在大腿上放置沙袋,重量适当。
4.术后9~10周,以可调节跟腱靴将踝关节固定在0°位。
(1)术后第9周全负重扶拐行走。
(2)术后第10周可去拐行走。
5.术后10~12周,可将以可调节跟腱靴调至行走位(10°-0°-10°)。
(如无跟腱靴,术后8周开始去石膏垫足跟垫,扶拐行走。5~6层硅胶足跟垫,每层0.7cm,每5天去除一层,直至完全去除,逐渐去拐。)
6.术后12周后,去掉踝关节支具及其他固定。行走,由慢走过度到快走。开始练习站立位双足提踵,室内自行车练习。
7.术后4个月后,开始练习持哑铃双足提踵,逐渐过渡至单脚提踵,由室内自行车逐渐过渡至室外自行车,开始练习慢跑,逐渐过渡至快跑
8.术后6个月可开始恢复性训练。
【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游离体取出术后康复】
1.术前:踝关节功能评分表;小腿围测量;踝关节活动范围测量(背屈、跖屈、内翻、外翻);学习扶拐行走。
2.术后第1天:足趾活动;直推抬高;患肢抬高;扶拐无负重行走。
3.术后第3天:扶拐部分负重行走;开始踝关节活动度被动训练(包括CPM和关节松动术)
4.术后1周:踝关节活动度被动及主动训练适当延长负重活动时间。
5.术后2周:扶拐全负重行走;逐渐开始小腿肌肉力量训练。
6.术后4周: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达到正常;去拐行走。逐渐开始左右移动中心和单脚站训练;增加肌力训练量(如个数、组数)
7.术后6周:可正常行走;主动活动度达到正常;逐步开始动态平衡训练;逐渐开始肌力抗阻训练(如弹力带、部分自体重量或专项器械)可练习提踵或提脚尖行走。
8.术后8周:开始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及增强是训练。
9.术后2个月后:尝试慢跑和恢复性训练。
【踝关节镜下软骨微骨折术后康复】
1.术后2周:开始应用CPM进行慢速踝关节被动活动练习。
2.术后4周: 可非负重位主动踝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开始小腿肌肉力量训练。
3.术后8周:扶拐部分负重行走。继续加强踝周及小腿肌肉力量练习。踝关节活动度应达正常范围。开始协调性和灵活性训练
5.术后10周:扶拐全负重行走。可在减重装置帮助下练习正常行走。开始单足站、站立重心转移等本体感觉训练。
6.术后3个月:去拐行走,继续加强踝周及小腿肌肉力量练习。加强本体感觉训练。
7.术后4~6个月后逐渐开始慢跑,恢复训练。
【外踝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1.术后0~4周,踝关节石膏中立位固定。
2.术后5周:去除石膏,开始踝关节活动度训练。逐渐开始小腿肌肉力量训练。
3.术后6周:扶拐部分负重行走。继续加强踝周及小腿肌肉力量练习。
4.术后8~10周:逐渐去拐行走,继续加强踝周及小腿肌肉力量练习。开始单足站、站立重心转移等本体感觉训练。
5.术后3~4个月:恢复正常行走及日常生活。
6.术后6个月,逐渐开始慢跑,恢复训练。
&&&&&&&&&&&&&&&&&&&&&&&&&&&&&&&&&&&&&&&&&&&&&
王欣刚& 编辑整理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拳击入门基本训练及体能训练的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