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治疗后的康复

当前位置:
脑中风后 康复训练越早越好
&&&&&&&&&&
在河南康复中心医院,肢体障碍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
  □见习记者&郑良子&文图
  阅读提示:炎热的夏季是脑中风的高发季节,而且发病多见于老年人。脑中风之后,患者常留下偏瘫等后遗症,生活自理都会很困难,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专家指出,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则能避免这一悲剧。
  脑中风后,整个人软瘫了  
  记者在河南康复中心医院康复训练室见到60岁的宋先生的时候,他正站在平衡杠内,双手扶着杠杆,一步一挪地走动,这让记者很吃惊。要知道就在一个多月前,他还是一个连坐都坐不住的脑中风病人。他的老伴满脸欣喜地告诉记者:“我真不敢想象,这才康复了不到两个月,效果就这么好。俺以前可担心老头子会不会瘫在床上,以俺现在这把年纪,照顾他肯定可费劲。现在他都能走了,起码生活自理没大问题了。”
  宋先生的康复计划制定人、河南省康复中心医院肢体康复科主任刘强告诉记者:“他之所以康复得这么成功、这么快,是因为他及早接受了康复训练。一旦脑中风,康复训练越早,康复的效果越好。”
  宋先生在两个月前的一天傍晚,从外面回家后,忽然晕倒,医生诊断是脑中风。经过抢救,他的命保住了,却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其家人看了本报《康复护理》版后,决定带他去做康复训练。
  “宋先生刚从脑中风病房出院,就来我们医院做康复了。”刘强告诉记者,“那时候他连坐都坐不住,是家人抬进来的。”由于当时他的左侧大脑神经和右侧身体的连接还没有完全恢复,因此整个人都处于软瘫期。刚开始做康复的时候,如果把宋先生放在床上,他会往后仰,而放在轮椅上,他又会往下滑。右胳膊无法运动,只有手能做握拳动作。下肢的情况更是糟糕,双腿只能做并拢这一动作,根本不能做任何屈伸。同时,由于大脑语言中枢受到影响,宋先生的语言表达很有问题,不只是吐字不清,还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家属告诉记者:“他盯着水杯说手机,整个表达都是混乱的。”
  锻炼好力量,康复成效大  
  针对宋先生的情况,康复中心医院特别制定了专人康复计划,以帮助他早日康复。
  “他的第一项康复训练,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活动关节、肌肉,而是针灸。”刘强介绍说,“如果不通过针灸舒筋活络,增加肌肉力量,那他以后的康复训练都没有力量基础。”
  为了防止宋先生的下肢肌肉萎缩,医生还用上了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通过空气压力有规律地收缩腿部肌肉,不仅能预防肌肉萎缩,还可以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刘强对宋先生的康复效果寄予很大希望:“他虽然前期准备多了一些,但康复速度是别人的好几倍。宋先生刚出院就开始进行康复,就好比我们在白纸上画画一样,很容易就留下印记。而那些介入康复比较晚的患者,往往都在自己已经形成了偏瘫模式的时候才开始正规康复,我们要先纠正他的错误姿势才行,这就像我们在一张涂满了颜色的纸上画画,要把以前的痕迹抹去后才能写下新东西。”
  宋先生一开始患侧力量很弱,坐的时候总是前仰后合的。为了锻炼患侧的力量,医生使用针灸疗法配合运动疗法,双管齐下。
  为了让患者能够早日自行屈膝,康复师最初采取了替代运动的疗法。康复师一手托着宋先生的大腿,一手抬着他的脚,来回做屈膝运动,随着宋先生患侧肌肉力量的恢复,康复师逐渐减少辅助力,直到宋先生能够自主屈膝。
  在宋先生能够自主屈膝后,康复师通过桥式运动增加宋先生患侧力量和腰背肌力量。桥式运动即平躺在床上,膝盖90度弯曲,肩颈着床,用力抬高臀部。
  在双管齐下的治疗下,宋先生很快就达到了坐位平衡这一目标,坐在床上、轮椅上的时候,也不再前仰后合了。而随着宋先生上肢力量的逐渐恢复,他甚至可以用手臂支撑自己在床和轮椅间挪动。
  同时,宋先生的下肢力量也开始不断增强,康复师通过电动起立床控制宋先生站立的角度,通过逐步施加力量的方式,锻炼下肢肌肉力量。刘强说:“行走的前提是患侧的肌肉力量足以支撑行走。如果肌肉力量不够,贸然行走,只会造成患者的肢体障碍。”
  对于宋先生吐字不清、词不达意的情况,康复师也给出了专门的发音方案。医院专门为宋先生配备了一名语言康复师,首先让宋先生练习专门的康复发音,训练舌体咽部的肌肉,为以后发音清晰打基础,然后语言康复师使用实物对宋先生进行记忆功能训练。“就跟教小孩一样,语言康复师指着实物对患者反复强调,这样能够加深患者印象,并使他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意图。”刘强解释说。
  及早康复,见效快恢复好  
  对于宋先生的康复,家属评价说:“老头子在这里的训练很有效果,第一个星期就能自己坐了;半个月不到,以前软绵绵的胳膊就能90度活动了;现在康复还不到两个月,已经可以自己扶着东西走动了,也能清楚地说‘我要吃饭’、‘我要喝水’这样的短句子了。右手还能使筷子吃饭,就是耐力差了一些,持续不了多长时间,不过医生说这是正常现象。我问了好几个一块儿训练的人,他们有的都康复半年了,效果还没有俺家老头子好。”
  刘强说,宋先生已经达到了康复的初期目标。下一步的康复就要进行巩固训练,“虽然宋先生现在能走动,但是肢体的灵活性还有待提高。我们下一期的目标就是要让宋先生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同时我们还要对他的吃饭、穿衣功能进行特训,这些都是他回归家庭必须掌握的动作。估计再经过一个月的康复,宋先生就能达到回归家庭这一康复目标了。”
  最后刘强总结说:“宋先生之所以能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达到别人半年都无法完成的康复目标,完全是因为他开始康复的时间很早。他一开始接触的就是正规训练,这些训练最大限度地防止他走弯路。因此对于脑中风患者来说,康复训练开始越早,效果越好。”
  康复热线:0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程凡耘
焦点图推荐
大河健康网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大河网、大河健康报联合打造     地址:河南日报报业大厦16楼 电话:6 QQ:& 脑中风偏瘫后能恢复吗?
脑中风偏瘫后能恢复吗?
收藏更新时间:
| 权威编辑:
快速问医生(医生组)
  脑中风也是现在高发的一种严重的疾病了,相信大家对于脑中风也不是很陌生了,如果我们患有脑中风,就应该尽快接受治疗,以免病情复发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脑中风后能恢复吗?这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吧。  西方医学认为:“经中风恢复期(6个月)治疗,症状、体征不见恢复,即转入后遗症期,后遗症的特征是病情稳定,失去的功能不再有明显好转;医疗方法主要为功能锻炼和必要的护理。  但是“后遗症”概念不会永远束缚着人们,大量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脑组织在结构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了的环境的能力即代偿功能。主要表现在:  1、脑对于其支配的器官有双侧支配的形态学基础,多数神经功能由双侧脑半球共同承担完成。例如脑额叶即是这样,一侧额叶损伤后,健侧额叶可担负起病侧功能。  2、神经轴突发芽,神经轴突在一定条件下“发芽”,向受累区生长,长到原来已丧失功能的区域,新芽能建立起有功能的突触联系,使受累区功能恢复。  3、神经细胞功能转移:不同区域的脑功能系统,都是由不同结构细胞组成,正常情况下有相当数量脑细胞处于休眠状态,某处,在一定条件下可使正常不承担某种功能的脑细胞承担起这种功能。如正常右手工作为主(右利手)的人,其语言中枢在左半球,右半球不承担语言功能,左半球受损后通过有效积极治疗和锻炼,可使右半球完成语言功能。  4、代偿功能开通或脱抑制,是指主要通路受损伤后在一定条件下,正常机体休眠状态下的一些通路,取代已被破坏的通路功能,使已丧失的脑功能重现。  以上就是我们对于脑中风后能否恢复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更清楚了,这里还要提醒广大患者,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病情,一定要尽快到正规专业的医院接受治疗,争取早日告别脑中风给我们带来的困扰。
温馨提示:以上资料仅供参考,具体情况
最新经验文章
脑中风 推荐医院
1条患者评价
医院电话:2
医院地址:长沙市车站北路121
1条患者评价
医院电话:5
医院地址:福华一路138号深圳
更多你想知道的(云推荐)
专家互动问答
脑中风 精彩推荐
相关热门资讯
精彩健康专题
脑中风 相关药品
1.脑中风后遗症所致慢性脑循环障碍的伴随症状。
参考价格:¥19
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
参考价格:¥24
咨询实录推荐<input type="hidden" name="op" value="" />
中风后的康复训练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家庭保健报
  中风后应当尽早进行康复训练,除了住院期间的康复治疗外,患者和家人也应掌握一些相应的康复知识与训练方法。
  语言康复训练
  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进行。
  训练与发音有关的肌肉: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龇牙、鼓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指导患者将嘴张大,教其发“a”音;然后做舌部训练,让患者尽量向外伸舌,反复做伸缩舌运动,由慢到快,逐步提高运动速度,反复练习卷舌及舌的左右运动,舌尖舔上下唇、左右唇角,再做顺向及逆向舔唇周动作;最后做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嗑瓜子、嚼口香糖等动作。
  口型及声音训练: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型,或通过复读机将个人发音与正确发音对照纠正,由易到难进行,如字母训练发“a”声,然后学喉音“h、ha”,唇音“b、p”音,舌齿音“d、t”音。
  字词句阅读训练:从简单的单词开始,如“我”、“你”、 “在” 、“饭”、
“吃饭”等。训练中适当给予提示,比如说“上班”,训练者可先说“上”,给患者以口型示意,提示其接着说“班”,最后说出完整单词“上班”,然后再说短句“我在上班”。患者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后,再进行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练习时在字、词之间要有停顿,让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训练最好安排在上午进行,开始每次30分钟,以后可延长至1~2小时。
  吞咽功能康复训练
  首先,进行与摄食和吞咽有关的器官功能训练:一是先让患者空咀嚼、鼓腮、吹气、张颌、闭颌、磕牙,以上动作反复10次为一组,每日进行三组以上;二是用冰冻棉棒轻轻刺激患者软腭、舌根及咽后壁,然后嘱其做空吞咽动作;三是清洁口腔,刷牙和按摩齿龈,每日3次。
  其次,进行摄食训练:一要注意食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吞咽困难程度选取食物形态,合适的食物应有适当黏性而不易松散,最适合的是泥状食物,温度在40℃~60℃为宜;二是应注意患者摄食时的体位,能坐起的患者,可取坐位进食;不能坐起者,宜采取半卧位,躯干抬高30~40度、仰卧、头部前屈位,偏瘫侧肩部用枕垫起;进食结束后体位应保持半小时;三是应注意掌握喂食窍门,要用薄且凹陷的小匙,把握最适宜吞咽的一口量;每次喂食时用匙压一下舌面;在患者进食时应保持环境安静,少说话。
作者: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研究员 罗照春
编辑: 朱敏
##rep-begin##
##username####commenttime##
##commentcontent##
##rep-end##中风后康复莫入误区|骶尾部|胸壁_凤凰资讯
中风后康复莫入误区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风后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做康复治疗,这样能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改善功能,减少很多后遗症的发生,而且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人护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恢复工作能力,最终能够正常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康复治疗越往后推,恢复效果也越差。一般来讲,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的介入;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则可在病后7天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PT物理因子疗法和运动疗法、OT作业疗法、ST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和中国传统医学疗法
原标题:中风后康复莫入误区◎陈思佑“中风”是老百姓对脑血管疾病的俗称。近年来年轻化、高死亡、高致残、高复发成了这类疾病最典型的特征。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六秒钟就有一个人患中风,有一个人因中风死亡,有一个人因中风致残,而我国每年新发中风病人超过200万。中风病人若及早抢救,大多能救回一命,但是将近一半保命后的中风患者从来没有或不知道需要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对于自己后期的功能恢复、生活质量没那么关注,导致存活下来的患者有70%会留下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以及心理障碍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中风后应尽早到正规医院做康复治疗,这样能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改善功能,减少很多后遗症的发生,而且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人护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恢复工作能力,最终能够正常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康复治疗越往后推,恢复效果也越差。一般来讲,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病人只要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治疗的介入;大多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则可在病后7天开始进行。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PT物理因子疗法和运动疗法、OT作业疗法、ST言语疗法、心理疗法、康复工程和中国传统医学疗法。提倡早期康复训练,并非随意乱练力量,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是质的变化而不是量的变化,是将患者的异常运动模式转化为正常运动模式。所以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科学地训练,否则将会走进以下一系列康复的误区。误区一:认为不用做康复治疗,打针吃药就能治好偏瘫由于对康复治疗的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多数大医院都没有正规的康复科,宣传不够再加上老百姓康复观念薄弱,就造成了中风后不去康复训练,而是只打针吃药,导致康复效果差。所以应该普及康复治疗的重要性。误区二:迟迟不进行康复训练,错过康复治疗黄金期最好的康复时机是在发病三个月内,这是“康复的黄金期”,发病六个月以内的治疗效果都会比较好,治疗超过六个月就开始进入平台期。误区三:认为康复治疗很简单,就是活动胳膊、用力练腿这是最严重错误的观点。康复训练必须在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以及康复护士等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然后制订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由治疗师按步骤一步一步进行训练,具体的可以精确到每一块肌肉,每一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比如好多患者在软瘫期时,接受了没有经过治疗师指导的家属的错误训练,家属强行暴力地拖拽患者的患侧肩关节,导致患者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问题,而且后果非常严重,因为一旦出现肩手综合征,对患者以后的康复造成极大的阻碍。所以康复治疗不要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地进行,要按治疗师指导来做。在软瘫期家属如能做到对患者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就能减少很多后遗症。早期良肢位的摆放是极其重要的。所以说患者的陪护了解一些康复的常识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误区四: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不讲究方法很多患者知道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也很用功刻苦锻炼,但要讲究方法,方法不对,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有害。大部分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但是,如果使用了错误的训练方法,例如用瘫痪侧的手反复练习用力抓握,则会使患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对手功能的恢复形成更严重的阻碍。偏瘫不仅仅是肌肉无力的问题,肌肉收缩的不协调也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误以为康复训练就是力量训练。误区五:以为越早下床练习走路越好恢复步行能力是大多数中风病人及其家属最迫切的要求,也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并非越早下床练习走路越好,临床中常见家属在早期架着或拖着病人行走,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引起足下垂画圈和拖拽等异常步态,导致出现腰椎和髋、膝关节的损伤。一旦出现这些异常,纠正起来相当困难。如能在偏瘫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在患侧肢体负重和重心转移基础上再进行步行训练,则能形成较为接近正常的步行姿态,提高步行效率。误区六:忽略心理关怀中风对一个人的精神打击是很大的,他们常常会因为中风而变得抑郁。据统计,40%~70%的卒中患者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认知障碍、焦虑、抑郁、性格改变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家属不及时察觉和干预,不仅严重影响康复的效果,也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一些病人中风后,由于完全由家人照顾,自己从来不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结果肌肉发生废用性萎缩、大脑出现了认知障碍,人也变得懒惰、不爱说话、抑郁等,故在康复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考虑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和认知上的问题。家属应多鼓励关心病人,增加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康复的意愿。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训练效果的快、优、劣主要取决于家庭成员的关心程度。通常,与子女同住者比不与子女同住的卒中老人功能恢复得快。同时,患者在完成每一步时,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这时陪护人员及家属要有极大的耐心,对其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予以恰当的肯定和赞扬。(作者系深圳市中医院康复治疗师)良肢位的摆放所谓良肢位,是指为防止或对抗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肩关节及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而设计的一种治疗体位。中风偏瘫患者的典型痉挛姿势表现为上肢的肩下沉后缩、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掌曲、手指屈曲、下肢的外旋、髋膝关节伸直、足下垂内翻。早期注意并保持床上的正确体位,有助于预防或减轻上述痉挛姿势的出现和加重。通常选用下列体位。(1)患侧卧位:即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用枕头舒适地支撑,患侧上肢前伸,使肩部向前,确保肩胛骨的内缘平靠于胸壁。上臂前伸以避免肩关节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手心不应放置任何东西,否则因受抓握反射的影响而引起手抓握掌中的物体。健侧上肢置于体上或稍后方,放在身前是错误的,因带动整个躯干向前而引起患侧肩胛骨后缩。患侧下肢在后,膝关节略屈曲,足底蹬支撑物,这是重要的体位,由于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输入,并使整个患肢被拉长,从而减少痉挛,此外,健手能自由活动。(2)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枕头不宜过高。患侧上肢下垫一个枕头,肩前屈90-130度,肘和腕伸展,前臂旋前,肘关节背伸。患侧骨盆旋前,髋、膝关节呈自然半屈曲位,置于枕上。患足与小腿尽量保持垂直位,注意足不能内翻悬在枕头边缘。身后可放置枕头支撑,有利于身体放松。健侧下肢平放在床上,轻度伸髋,稍屈膝。(3)仰卧位:头下置一枕头,但不宜过高,面部朝向患侧,患侧肩部垫一个比躯干略高的枕头,将伸展的上肢置于枕上,防止肩胛骨后缩。前臂旋后,手掌心向上,手指伸展,张开。在患侧臀部及大腿下垫枕,以防止患侧骨盆后缩。枕头边缘卷起可防止髋关节外展、外旋,枕头右下角支撑膝关节呈轻度屈曲位。足底不应放置任何东西,防止增加不必要的伸肌模式的反射活动。应尽可能少用这种体位,因为这种体位受颈紧张性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最强。而且,这种体位下,骶尾部、足跟和外踝等处发生褥疮危险性增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1/08 09:00
01/08 09:01
01/08 09:00
01/08 08:59
01/08 09:01
01/08 09:14
01/08 09:15
01/08 09:19
01/08 09:14
01/08 09:1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1/08 08:31
01/08 09:32
01/08 09:31
01/08 08:31
01/08 08:31
01/09 00:43
01/08 09:33
01/09 00:43
01/09 00:43
01/09 00:43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313622
播放数:6638
播放数:2010815
48小时点击排行您的位置: &
中风后的康复(二)
摘 要:运动功能的康复
软瘫期的康复软瘫期是指发病的1~3周内(脑出血2~3周,脑梗死1周左右),患者意识清楚或有轻度意识障碍,生命体征稳定,但患肢肌力、
肌张力均很低,即相当于Brunnstrom Ⅰ~Ⅱ期。
优质期刊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风康复治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