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做过直肠息肉出血良性息肉切除,缝合口在离肛

腔镜切割闭合器在经肛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2007中国外科周暨第16届亚洲外科年会论文摘要集》2007年
腔镜切割闭合器在经肛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
【摘要】:探讨和评价在经肛直肠息肉切除术中腔镜切割闭合器的应用问题。报告2006年02月-2007年06月经肛使用腔镜切割闭合器直肠息肉切除术3例。手术时间15—30分钟,术后住院日2—3天,术后病理证实良性息肉两例,重度非典型增生一例,无一例发生出血肠漏及其它并发症。我们认为腔镜切割闭合器在经肛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有以下优点:增加了经肛直肠息肉的切除范围,减少了术后肠漏和肿瘤复发的几率,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患者痛苦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单位】:
【分类号】:R657.1【正文快照】:
腔镜切割闭合器在经肛直肠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于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微创胆道外科!110004
@吴硕东$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一微创胆道外科!110004探讨和评价在经肛直肠息肉切除术中腔镜切割闭合器的应用问题。报告2006年02月-2007年06月经肛使用腔镜切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徐青;高飞;王磊;岳军忠;刘文国;张锋良;龙志华;余微波;李建军;;[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年01期
江志伟;龚建峰;王刚;黄海波;谢立飞;李宁;黎介寿;;[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年01期
党群;高陆;李永健;蔺宇;金喆;张萍;勾立新;徐芳;;[J];天津医药;2010年02期
何荣佳;;[J];广东医学;2010年03期
魏正强;张才全;朱明才;张宏宇;张军;王子卫;;[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宋建梅;贾春香;;[J];中国医药导报;2010年10期
于祥林;;[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年03期
郭洪英;高淑红;兰素华;;[J];河北中医;2010年02期
冯春光;王临光;王诚;付强;;[J];安徽医药;2010年04期
庄光雄;强勇;;[J];腹部外科;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万里;王行环;郑航;郑新民;李世文;杨志伟;万少平;;[A];第七次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暨第二次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戴启强;王爱东;方哲平;;[A];2009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暨杭州微创外科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徐鲁白;周斌;林孝坤;王继生;吴伟军;蔡景理;许家镕;胡海;;[A];2009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暨杭州微创外科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万世泽;李宏;;[A];2009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暨杭州微创外科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应晓江;叶平江;李刚;陈志良;;[A];2009年浙江省微创外科学术会议暨杭州微创外科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金敬琳;黄连军;蒋世良;禹纪红;吕滨;常宗平;;[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涂绪华;徐清秀;;[A];中华护理学会2009全国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刘志才;马中州;郭建庄;景俊武;;[A];中国第九届全国食管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周丽荣;林征;林琳;张红杰;王美峰;;[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王玉明;王邦茂;刘文天;姜葵;马学惠;;[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解放军309医院
蒲永东 杨波
李杰;[N];健康报;2010年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王康宁 陈龙奇;[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9年
仲毅;[N];南通日报;2007年
方海?通讯员
万伯华;[N];浙江日报;2007年
常玉红;[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叶龙杰;[N];健康报;2007年
冯琳;[N];科学时报;2006年
见习记者  黄之宏 通讯员  王珏;[N];温州日报;2006年
记者 靖九江;[N];中国医药报;2006年
冯琳;[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晶;[D];大连医科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当前位置: >
> 咨询详情
xyw*****605
张彩凤医生
张彩凤医生发表于
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请填写您疾病的症状、治疗效果,和您想得到的帮助。
已成功预约数:0例
已获得投票数:个
同专业最新在线专家
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腹痛、腹泻、便秘、消化不良、胃肠病、肝胆胰腺病等消化内科常见病的诊治。
黑色素瘤、肾癌、肺癌等恶性肿瘤疾病的治疗。
消化内科常见疾病的诊疗。
张彩凤专家最新文章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横纹肌肉瘤
胃恶性淋巴瘤
鳞状细胞癌
非小细胞肺癌
胃肠间质瘤
神经母细胞瘤
胸膜间皮瘤
小细胞肺癌
继发性肝癌
壶腹周围癌
肝母细胞瘤
原发性肝癌
萎缩性胃炎
缺血性结肠炎
十二指肠憩室
慢性胰腺炎
弥漫性食管痉挛
感染性腹泻
胆汁返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消化道出血
十二指肠球炎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
应激性溃疡
胃食管反流病
十二指肠溃疡
消化性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空肠弯曲菌肠炎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胆道蛔虫病
反流性食管炎
上消化道出血
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效果:
态&&&&度:
感谢您对张彩凤专家的投票,若您是张彩凤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张彩凤专家的患者,请
选择回复短语
您可以在这里设置您的常用回复短语.以便在回复区快速回复患者
500个字以内&&&已输入 0 个字
选择文章分类:
新乡医学院一附院:河南新乡卫辉市健康路88号&&&
提示: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医生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超时未回复,解除锁定概述/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主要是症状表现为腹泻、大便急迫感,亦可伴有腹痛、便血症状。导致直肠息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直肠粘膜受到感染或刺激,在直肠内形成软状肿物,可分为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病因/直肠息肉
息肉位置(1)饮食因素:饮食因素与直肠息肉的形成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和相互作用,可能是腺瘤性息肉形成的基础。(2)遗传因素:一般认为,息肉形成与基因突变和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从目前研究情况表明,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子女,在遗传机会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性别的差异。(3)炎症刺激:长期被炎症刺激可引起肠粘膜的息肉生成,这是由于肠粘膜的,糜烂溃疡愈合之后,导致疤痕逐渐收缩,形成息肉状,又由于慢性炎症刺激,致腺体阻塞,粘液储留而发病。(4)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粪便粗渣和异物长期刺激肠粘膜上皮,以及其它原因造成直肠粘膜损伤,使细胞出现异常增生,形成息肉。
症状/直肠息肉
直肠解剖图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为便血、脱垂、肠道刺激症状。
(1)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息肉的便血出血量较少,如果由于排粪时挤压而使息肉脱落,和息肉体积大位置较低,可发生较多量的便血。便血特点为带血,而不发生滴血。(2)脱垂: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由于重力关系牵拉肠粘膜,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病人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可使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可并发。(3)肠道刺激症状: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可出现肠道刺激症状,如腹部不适、、、脓血便、里急后重等。
检查诊断/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1.直肠指检:直肠中、下段的息肉,指检可触及柔软、光滑、活动的结节。2.:腺瘤性息肉呈圆形,表面粘膜淡红且有光泽。绒毛乳头状腺瘤为分叶状,形似菜花,软如海绵的大息肉。炎性息肉蒂长色红。增生性息肉多呈丘状隆起结节。 直肠息肉是指直肠内壁突起的肿物,一般较软,可单发或多发,包括有腺瘤(其中有绒毛状腺瘤),儿童型息肉、炎症息肉及息肉病等。较常见的有直肠腺瘤和幼年息肉。幼年息肉主要发生在5~10岁的儿童。从病理上来看,其内容不一,有的是,有的是炎症增生的后果。但由于肉眼看来大体相似,因此这一含意笼统不清的病名“息肉”一直被习惯采用。直肠是息肉常见的所在,更由于易于发现和处理,因而受人重视。近年来认为结、直肠癌起自息肉,及早切除息肉能降低癌的发生,因此息肉作为癌前病变,更受到重视。临床症状排便后鲜红色血液,多为间歇性出血,出血量较少,合并感染时,可出现粘液脓血便,等。辅助检查直肠指检和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钡剂灌肠及空气双重对比检查治疗1.电灼切除:肠镜下电切。适用于息肉位置较高,无法自肛门切除者,有蒂且较游离的息肉。2.经肛门切除:适用于直肠下段息肉。3.肛门镜下显微手术切除:适用于直肠上段的腺瘤和早期的局部切除术。4.开腹手术:适用于内镜下难以彻底切除、位置较高的癌变息肉,或直径大于2cm的广基息肉。5.腹腔下切除术:局部切除或发现腺瘤已癌变,按直肠癌手术原则切除。6.其他:如增生性小息肉,症状不明显时,不需要特殊治疗。炎性息肉可采用抗生素保留灌肠治疗。建议儿童型直肠息肉主要发生于5~10岁儿童,多数小于1cm,单个,带蒂,会自行脱落,因炎症和腺体阻塞潴留所致,临床上除便血外并无其他大碍。成人直肠息肉病理类型多,具癌变趋向,因而一经诊断,宜早行手术切除之。一般均需由专科医生诊治后再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治疗方案。
相关知识/直肠息肉
预防癌变息肉容易癌变吗?息肉癌变的理论历来有两种学说。一是成瘤学说,即认为各种致癌因素首先在肠内形成腺癌性息肉,在此基础上再癌变,已被公认。二是,即认为不经腺瘤过程,而在致癌因素作用下由正常粘膜直接癌变。普遍认为,随着腺瘤息肉体积的长大,其癌变率也随之增加,总癌变率为10~20%。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癌变;生长在高位息肉要比在直肠内的息肉易恶变。从分析,管状腺瘤癌变率较低,占5%,混合型腺瘤癌变率为20%,而绒毛状腺瘤癌变率可达50%以上。无蒂息肉癌变潜力明显大于,故息肉一经发现,即是小腺瘤,也应及时切除。目前由于微小腺瘤的发现,小腺瘤的癌变率亦高达7.3%,这是在成瘤学说影响下提出来的。 哪些息肉容易癌变?(1)病理变化:①一般认为,息肉是癌变的前期,从病理角度来看,腺瘤有恶变倾向。②息肉病可累及全大肠,恶变度很高,约占60%。(2)息肉大小。越大,恶性率越高。(3)息肉的位置:高位息肉较低位元元的易癌变,据统计管状腺瘤中,在直肠的癌变率为7.3%,而在乙状结肠的癌变率为24.8%。(4)息肉形状:广基息肉比有蒂息肉易于癌变,变率为4.5%,而变率为10.2%,无蒂息肉癌变率潜力明显大于有蒂息肉。
治疗/直肠息肉
直肠示意图区分直肠息肉的性质,是手术治疗方案选择,以及患者预后好坏的重要保证。
①脆性:在检查时,以或器械触及时极易出血者,多为恶性息肉。反之则为良性。②溃疡:息肉一般情况下无溃疡,当恶变时,即可形成溃疡,特别是带蒂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溃疡,一旦发生溃疡,则表明其有恶性改变。③活动性:坚实牢固、无蒂的息肉易恶变;而带蒂具有活动性的则恶变相对较低。④外形:有分叶的息肉易恶变,光滑圆润的则少。⑤基底:大,头小者极易恶变。⑥类型:有蒂的多是管状腺瘤,相对癌变率较低。⑦大小:息肉增大或息肉较大的易恶变,息肉无明显增大的,则较少恶变。目前,用于诊断大肠息肉的方法主要是和。钡剂灌肠检查因易受粪便干扰,不能活检和做进一步治疗,已逐步被肠镜所取代。结肠镜检查不仅可直视观察大肠黏膜的细微病变,还可通过活检来确定病变的性质,是发现和确诊大肠息肉的重要手段。治疗大肠息肉的最好方法是肠镜下摘除。在内镜技术发展以前,大肠息肉的治疗主要是开腹手术或经肛门切除,创伤较大。如今,随着结肠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内镜下切除已成为治疗大肠息肉的金标准。家族性息肉病首选全结直肠切除术,以彻底杜肉发生的“土壤”。手术治疗:(一)息肉摘除术适用于低位直肠息肉,经肛门内缝扎息肉基底部,切除息肉。(二)适用直肠上段或结肠带蒂小息肉,经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直视下,用圈套器套住蒂部以电灼切除。(三)套扎冷冻术经乙状结肠镜下,先用负压套扎器,将胶圈套扎在息肉基底部,取活检定性,根据瘤体大小,选择相应冷冻探头,接触法冷冻2~3分钟,使瘤体发生凝固性坏死脱落,达到“切除”目的。(四)结肠直肠切除术对结肠息肉病,由于癌变可能性大,应广泛切除受累的结肠,作回肠直肠吻合术,对遗留在直肠的多发息肉,可分期作电凝或冷冻切除。若癌变者,应按癌肿处理。直肠息肉手术后进行护理时都要注意:1、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2、此病手术之后,患者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4、直肠息肉手术之后患者要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5、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6、直肠息肉手术之后要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
直肠息肉术前术后护理/直肠息肉
术前准备患者于术前30mtn,给予肌注阿托品,用利多卡因向咽喉部做喷雾麻醉共3次。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介绍内镜介入治疗的方法,强调介入治疗的优点,并说明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过度紧张和不合作患者,手术前30min,用0.5cm×0.5cm胶布将王不留行子粘贴在耳穴中的“神门”、“皮质下”,在耳穴上按压3-5min,术中患者可白行按压。肠道清洁准备直肠息肉患者于术前1天晚餐进流质饮食,临睡前将番泻叶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手术当天免早餐,上午8点口服硫酸镁,同时饮水ml,待患者排出清水后即可行手术治疗。直肠息肉术后护理(1)减少房事,房事过频会使肠粘膜充血。加重出血。(2)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心境不宽,烦躁忧郁会使肠粘膜收缩,血行不畅。(3)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粘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汁、&荸荠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金针菜、卷心菜、蛋黄、苹果、无花果、香蕉、黑芝麻、胡桃肉、白木耳等。(4)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5)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6)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预防保健/直肠息肉
大肠息肉多有遗传倾向,大肠息肉患者的,如兄弟姐妹、子女等,患大肠息肉的风险是一般人的4~6倍,患大肠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6~10倍。因此,若父母或直系亲属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患者,一旦发现自己有、腹泻、大便变形等异常,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大肠息肉很容易复发,这次出现在直肠,下次可能在盲肠发现。因此,息肉摘除后并非一劳永逸,定期做肠镜检查非常必要。增生性息肉因生长较慢,患者可1~2年随访1次。,尤其是伴有不典型增生的,患者随访时间要适当缩短,一般为6个月~1年(重度不典型增生应在息肉摘除术后3个月随访1次,若无异常,可延长至6个月~1年)。 目前,医学界已经能够探寻到肠癌与某些疾病的关联之处,其中肿瘤性直肠息肉变为其中之一。直肠息肉泛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往往与结肠息肉并存,可单发或多发。 根据息肉的性质可以分为和非肿瘤性息肉,而肿瘤性息肉又可以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混合性腺瘤几种,有癌变的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息肉大多单个出现,少数为多发性,幼年型息肉不易恶变,多发性成人息肉恶变较多。 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多发性的和直径大于1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癌变危险性大,被成为大肠癌的癌前病变,必须摘除干净;腺瘤在我国的发病率分别为50岁内30%,60岁40—50%,70岁则高达50—60%。即便已经根治了腺瘤性息肉的患者,也要定期复查,以观察是否复发。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国内镜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华病理学杂志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39次
参与编辑人数:22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32:36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您现在的位置是: &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临床探讨
□ 阮国标 梁瑞英 张颖芹 林永洪
摘 要: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方法、优缺点及安全性。方法:对52例距肛门10cm内,直径〉0.5cm~≤2cm的广基息肉使用PPH术行局部切除,对病灶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结果:手术时间25-43min,术后住院3~7d(平均4d)。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和直肠周围感染;下腹隐痛不适感为30%(16/52);病理诊断恶性肿瘤占9.6%(5/52),肿瘤切除率100%,吻合口愈合良好。分别随访1~4年,纤维结肠镜检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PPH切除直肠广基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和术后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单位: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肛肠外科江门529100【摘要】&
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直肠广基息肉的方法、优缺点及安全性。方法:对52例距肛门10 cm内,直径>0?5 cm~≤2 cm的广基息肉使用pph术行局部切除,对病灶组织进行连续病理切片检查。 结果:手术时间25~43 min,术后住院3~7 d(平均4 d)。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和直肠周围感染;下腹隐痛不适感为30%(16/52);病理诊断恶性肿瘤占9?6%(5/52),肿瘤切除率100%,吻合口愈合良好。分别随访1~4年,纤维结肠镜检查未见肿瘤复发。 结论:pph切除直肠广基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和术后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关键词】& 腺瘤
&&&& clinical study of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 (pph) for rectal sessile polyp
&&& ruan goubiao, liang ruiying, zhang yingqin, et al. xinhui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men 529100, china
&&&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 for rectal sessile polyp. methods:rectal sessile polyps, 0.5cm?2.0 cm in diameter and less than 10 cm above anal verge, were locally excised with pph in 52 patients. continuous slices were made in specimens for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the operative time was 25?43 minutes. the hospitalization after operation was 3?7 days (mean 4 days). no bleeding, anastomotic leakage and perianal infection were found after operation. the abdominal discomfort was found in 16(30%) of 52 patients. the malignancy was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in 5(9.6%) of 52 patients. the tumor excision rate was100%. the anastomotic stoma healed well. followed?up for 1 to 4 years, no recurrences were found by colonoscopic examination. conclusion:pph is a simple, safe, effective method with minimal invasion and few complications for rectal sessile polyp.
&&& ke procedure 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
&&& 对结直肠广基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如在内镜高频电凝电切、nd:yag激光、微波凝固术、内镜微创切除术(tem术)[1]等,但其操作相对较复杂或需较昂贵的设备。2001年3月至2005年2月我们采用pph术对52例直肠广基息肉进行切除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1临床资料
&&& 1.1一般资料:本组共 52例,男30例、 女22例, 年龄23~76岁,平均47?5岁。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捡查为直肠广基息肉,息肉直径0?5~1 cm有15例、1?1~1?5 cm有26例、1?6~2 cm有11例;息肉距肛门10 cm以下,位于前壁23例,后壁29例;息肉单个50例,2个2例。伴黏液血便36例,肛门坠胀不适6例,(排除肛瘘、肛裂、痔?⒅背&椎炔&湟蛩兀┖喜ⅱ駘ⅱ期高血压4例,冠心病2例,肛瘘1例,肛裂2例,ⅱ~ⅲ期混合痔6例,结直肠炎14例。
&&& 1?2手术器材:取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或国产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器,肛镜缝扎器长度制作为12 cm。
&&& 1?3治疗方法:术前1 d流质饮食,术前10~12 h番泻叶15 g,陈皮10 g冲服,并口服开水1 000~1 500 ml或术前2 h做结肠水疗机清洁大肠。麻醉:息肉距肛门齿线5 cm以上22例取用腰麻。息肉距肛门齿线5 cm以下30例取用骶麻或肛门局麻。息肉偏于直肠前壁采用折刀位,息肉偏于直肠后壁采用截石位。用碘伏消毒术野及直肠。用4把组织钳分别在1~2点位,4~5点位,7~8点位,10~11点位钳夹肛门齿线外的皮肤组织将肛门向外拉开,导入肛管扩张器,用肛镜缝扎器观察息肉,如果息肉偏于前壁的,在息肉基底肠壁肌层下注入0?01%肾上素生理盐水2~4 ml(高血压病者用生理盐水),使息肉处肠壁隆起,以分离肠壁外组织,预防损伤肠外器官。息肉直径&1 cm的作间断三线半荷包缝扎,用10号丝线在息肉上缘上0?5 cm的平面上,以息肉直径为缝线跨度,缝针深达肠壁全层做半荷包横缝线;同样分别以息肉中心的平面上和息肉下缘下0?5 cm的平面上做半荷包横缝线。而息肉直径<1 cm的作间断双线半荷包缝扎,只作息肉上缘、下缘的半荷包横缝线。退出肛镜缝扎器,将吻合器钉座送入直肠,并分别将横缝于息肉的上缘、基底、下缘的缝线作半荷包结扎在钉座操纵杆上, 对合吻合器,将结扎线尾从钉窗侧孔引出并适量用力将肿物组织拖拉入钉窗空隙内,顺时针调节罗杆收拢吻合器钉座,调至吻合器钉座与钉窗间距约1 cm时,要不断地小幅度前后移动吻合器,用以防止钉座与钉窗间距内肠黏膜钳嵌而伤及对边肠壁黏膜,在吻合器钉座与钉窗间距到达预设约为1?3 mm时,击发吻合器并停留约30&& s,反时针方向调节罗杆退出吻合器。将息肉肿块切除后,观察吻合口如有活动性渗血,用3?0可吸收线作8字缝合止血处理。观察切除出息肉组织完整,送病理检查。术后半流质饮食,保持排便通畅,静脉或口服抗生素3~7 d。
  52例患者直肠广基息肉一次吻合器切除51例,经二次吻合器切除1例。手术时间25~43 min,切除出肿物肠壁组织约相似棱形或椭园形,切缘与息肉边缘一般>8 mm,深部达肠壁全层,将切除肿块组织标本每间隔2 mm连续切片作病理检查,管状腺瘤34例,绒毛状腺瘤8例,管状绒毛状腺瘤2例,炎症性息肉3例,类癌2例,管状腺癌3例。恶性肿瘤按改良的dukes分期a1 3例,a2 2例 ,组织学分级ⅰ级2例,ⅱ级3例?所有组织标本深部及侧切缘均无息肉组织和癌细胞,切除率100%。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直肠阴道瘘、直肠周感染。下腹部隐痛不适感16例,为30%(16/52),其中3例需作镇痛处理,一般在术后12~24 h症状缓解。住院5~10 d,平均7 d。术后4周直肠镜复查,肿物消失,吻合口愈合良好。术前36例黏液血便症状消失,7例肛门坠胀不适5例消失,2例减轻。44例腺瘤术后随访1~3年,平均21个月。直肠镜或纤维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腺瘤复发;5例恶性肿瘤作重点跟踪随访1~4年?平均28个月,每约12个月均作纤维结肠镜检查,吻合口处取活检作病理检查,肝脏b超捡查及肺部x光检查,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除1例术后2年5个月死于肺心病外,余健在。
&&&& 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直肠检出率最高,占全部结直肠癌的51%[2]。其发生一般认为有两种途径:腺瘤-腺癌及原位发生癌两序列,结直肠腺瘤列为结直肠癌癌前病变,而直肠是腺瘤的好发部位,wolff报告489例管状腺瘤大约80%位于直肠及乙状结肠;bacon收集425例绒毛状腺瘤,82%见于直肠,而广基腺瘤较带蒂腺瘤容易癌变,wolff报告882例结直肠腺瘤中,有蒂腺瘤的癌变率为4?5%,而广基者为10?2%以上[3],因此对直肠腺瘤,尤其是广基腺瘤的早期诊断及切除,是控制直肠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的一种积极途径。对直肠的解剖位置,经麻醉肛管松弛后,可直视下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器对直肠的广基息肉进行切除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直肠肿瘤的局部切除,对于良性息肉为完全性切除是没有疑议的,但广基腺瘤有较高的癌变倾向,因此对临床手术的适应证掌握要严谨。york mason提出结直肠癌局部的临床分期系统(cs),主要根据肿瘤是否活动可大致推断肿瘤的浸润深度,csi:肿瘤可自由活动;csⅱ:肿瘤可活动;csⅲ:肿瘤较固定,但仍可活动;csⅳ:肿瘤固定;csⅴ:肿瘤已有扩散的指症,认为csⅰ及csⅱ大肠肿瘤可进行局部切除。morson提出&总体活检&(total hiopsy)的概念,其病理变化包括:①手术的深部及侧切缘无肿瘤;②癌的级别在ⅰ~ⅱ级,不能是ⅲ级;③肿瘤未侵及肌层[4]。对切除出的广基息肉肠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不符合morson提出的病理标准则要进一步作直肠癌根治术。距肛门10 cm内的直肠息肉切除可以直视下进行手术操作,而低位的较高位的好操作,超过10 cm的操作就相对困难了;另一方面目前几种不同直径设计的吻合器的切刀缘与拉杆内间隙约为6~8 mm,切除组织的宽度、厚度有一定的局限性,经临床的实践认为经肛门吻合器切除以距肛门10 cm以下,直径&2 cm,肿物可自由活动或可活动的广基息肉较为合适。内镜下早期结直肠癌切除的标准[5]:切除的标本每2 mm间隔连续切片并组织学检查,以癌灶边缘&2 mm定义为完全切除,而<2 mm为不完全切除,当断端仍有癌细胞残留则为残留切除。而吻合器用于52例直肠广基息肉切除的组织切缘距息肉边缘>8 mm,深部达肠壁全层,病理连续切片检查深部及侧切缘无肿瘤组织。据此切除的范围相比较内镜下切除更为可靠。据报道,腺瘤性息肉内镜下摘除后的复发率可达39?4%[6];而结直肠癌术后复发80%~90%发生于术后2~3年[7]。对直肠广基息肉切除的疗效,术后作定期随访观察,除了作直肠指检,直肠窥镜检查,及窥镜下吻合口取活检病理检查外,对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我们还作癌坯抗原(cea)和ca19?9追踪复查。cea对结直肠癌诊断虽无特异,但对监测结直肠癌术后有无复发或转移却有价值,cea增高反应比临床症状出现早4~5个月[8],而cea、ca19?9联合随访结直肠癌术后能提高复发的早期诊断率〔9〕。52例广基息肉其中44例腺瘤分别经1~3年随访,平均21个月,尚未见腺瘤复发;而5例恶性肿瘤患者分别随访1~4年,平均28个月,原直肠病灶吻合口处取活检病理检查,未发现恶性肿瘤复发,肝脏b超、肺部x线检查均末见癌肿转移,而cea、ca19?9随访监测均属阴性,术后近期效果满意。pph术作直肠广基息肉的切除,是局部肠壁的全层切除并作机械性钛钉缝合的,既可以一次做单个息肉切除,也可以对近于同一平面上多个息肉的切除,其方法是用双荷包或三荷包在直肠病灶肠壁肌层下作整一圈荷包缝合,荷包缝合线的上、下线间距<2?5 cm,分别将两条或三条荷包缝合线结扎于钉座操纵杆上,闭合吻合器,将息肉病灶肠壁区段环切除。本组1例1息肉在前右侧壁齿线上4 cm,直径1 cm;另1息肉后壁约齿线上5 cm,直径1?3 cm是采用三荷缝合方法切除的。吻合器作直肠广基息肉切除,手术创伤少,创面吻合牢固,合并症较少,手术相对较安全。但操作上仍需注意防止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的原因多在缝合口的两侧角,如果最边一个钛钉未能完整将肠黏膜钉扣住,就有渗血,一般轻微渗血经纱球按压会静止,但如有搏动性出血则要用3?0可吸收线缝扎止血;还有吻合口漏钉或脱钉会引起较多的出血,切除息肉后要细致检查吻合口,如有钛钉松脱或漏钉的要用3/0加固8字缝合,避免术后吻合口出血或渗漏而致直肠周感染。对于直肠前壁的解剖,男性毗邻是精囊、前列腺;女性是子宫颈、阴道。如果吻合器切割超出肠壁就较易损伤直肠前壁毗邻的器官,因而直肠前壁的息肉切除操作需特别精细,在横缝息肉基底肠壁前,在息肉基底肠壁肌层下注射0?01%肾上腺素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让肠壁隆起,将肠壁与肠壁后组织相对分离,这是防止误伤毗邻组织较好的措施之一。如女性患者在吻合器切除息肉时为防止阴道壁的损伤,在钉合器击发切割前必须检查阴道壁的完整性,避免术后直肠阴道瘘的发生。
【参考文献】 ......(未完,请点击下方“在线阅读”)
特别说明:本文献摘要信息,由维普资讯网提供,本站只提供索引,不对该文献的全文内容负责,不提供免费的全文下载服务。
金月芽期刊网 201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肠息肉出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