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电动车充电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四项国家标准的具体内容啊? 非常感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郑州市郑东新区博学路36号
GB/T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7月1日起将正式实施
来源:国家标准网
  近日,由工信部组织全国汽标委牵头,天津清源、东风、奇瑞、长安、上汽等企业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共同参与制定的《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获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国家标准(GB/T)并以2012年第9号公告发布,将于日起正式实施。据汽车厂家人士透露,《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施行后,其主要作用在于确立电动乘用车的路权与生产标准。
  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标准出台
  5月1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国家标准(),以2012年第9号公告发布,并将于日起正式实施。
  据了解,该标准适用于使用动力蓄电池驱动、5座以下的纯电动汽车。提出了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80公里/小时、工况法续驶里程大于80公里的基本要求,同时规定了电动汽车安全、质量分配、加速性能、爬坡性能、低温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的技术指标。《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标准的发布,将进一步规范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有利于推动电动汽车市场应用,加强电动汽车管理,促进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
  电动汽车生产将&有据可依&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关于电动汽车的相关标准正陆续出台。去年12月,工信部颁布了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等四项国家标准,包括《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和《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并于今年3月1日起开始施行。&这次技术标准的出台,主要是对纯电动汽车路权和生产标准的一次界定。&国内率先进军纯电动汽车领域的某自主品牌公关部人员告诉记者,从目前纯电动乘用车市场来看,存在着各大车企研发的纯电动乘用车和低速电动车两种大的类型。而本次《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中所规定的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80公里/小时、工况法续驶里程大于80公里的基本要求,也是区别纯电动乘用车与低速电动车的重要依据。&从续航里程来说,目前各大车企研发的纯电动乘用车都在150公里以上,而最高车速也基本都达到了100公里/小时,因此这个标准的实行,不会给纯电动乘用车生产厂家带来技术上的难题,只是划定了行业生产的相关标准。&
  此外,该公关部人员告诉记者,从目前其获知的情况来看,目前国内各大汽车企业在研发纯电动汽车方面,都在比照传统内燃汽车,几乎不涉及低速电动汽车的研发,该文件的施行将在以后对主流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和上牌起到&有据可依&的作用。&至于普通消费者关心的纯电动乘用车的普及问题,这次出台的文件并不涉及到流通领域和基础设施方面,因此这个文件其实主要是针对厂家,与市场销售无关。&
来源:燕赵都市报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博学路36号汽车推荐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五项征求意见
各相关单位及专家:
&&& 由电动车辆分标委组织起草的推荐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充电机和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提交公示,广泛征求意见。请各相关单位及专家提出宝贵意见,并将意见和建议回复至分标委秘书处及标准起草单位。
&&&&&&&&&&
&&&&&&&&&&
&&&&&&&&&&
征求意见时间:-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
京公网安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46号邮编:100823E-mail:caam@
电话:010-5/5266传真:010-
技术支持:建议使用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站
纠结三年 我国充电接口国家标准终出台
  第一电动网讯 12月2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等4项国家标准并公布。
  相关报道:
  电动汽车充电接口、通信协议4项国标发布 3月1日实施
  在各界众说纷纭翘首以盼中,纠结3年之久的充电接口标准终于出台。但是,当天没有公布标准具体内容,仅仅由国家标准委发布了一则消息。
  一位熟悉情况人士对记者介绍,标准已经敲定,但是具体文本要在2012年2月份发布出来。
  国家标准委公告内容显示,该四项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分别为:《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3部分:直流充电接口》以及《 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与电池管理系统之间的通信协议》。
  公告内容称,上述四项标准于日正式实施。
  2008年北京奥运会正式拉开了电动汽车示范运营的帷幕。经过三年的发展,在&十城千辆&等示范运营工作的推动下,电动汽车的发展进行得热火朝天。但在这份热闹背后,至关重要的&充电标准&却迟迟未出台。
  2010年底,工信部组织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牵头,成立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为主要起草单位,汽车、电力、电工有关企业和专家组成的标准起草小组,共同起草了《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等三项系列推荐性国家标准,并在今年1月得到审核通过。从草案通过到最终出台,历经了整整一年时间。
  在标准缺失的背景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能源供应商已经在全国建设了大量的充电设施。新标准的出台是否会让其前期努力毁于一旦?
  记者通过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永强了解到:&虽然电网充电站的建设先于标准,但影响不大。参与起草标准的成员中也有电网的人员,对标准的大体方向还是了解的。但标准出台还是有重大意义的,至少能起到定心丸的作用。&
  陈永强说:&接口统一后,平息了各方的争论,不管什么电网,什么厂商,统一按照标准走就行了。这也是建国以来审批最快的标准之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通过批准了。&
  至于外界的标准难产,出台慢等说法,陈永强解释到:&任何标准从起草到出台,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过程,至于觉得出台较慢,这可能是各界觉得这个标准非常重要,对其需求急切。&
  不仅国内盼着标准出台,国际汽车厂商的急切也是显而易见的。2011年12月初,奔驰和宝马在北京联合举办了&以ISO/IEC为前提的充电基础设施&的研讨会,催促中国出台电动汽车充电标准。
  陈永强指出:&标准的12月送报稿与11月的稿件相比,也有小幅度的变动,这也是考虑到国内国外各方意见的结果。&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罗怀平也表示:&在制定标准的一年半时间内,相关各方也是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无论是对企业还是对能源供应商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虽然标准才刚刚出台,但是在制定草案时也征求了各方的意见,不会让大多数企业已做的工作成为泡影。车桩不统一、车与配件不配套的现象在标准出台后都将妥善解决。&罗怀平如是说。
  ( 编辑/董海荣 )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第一电动网()所有,欢迎转载但请务必注明来源。
锂电池论坛最新评论:
zxjian2172003
fei6601083
网上一场雨
网上一场雨
飞雪入江湖
电子邮件:
版权所有&2009 万度科技有限公司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推动分析-行业动态-工业标准信息网
您当前的位置: >
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推动分析
作者: 日期:  日前,有关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和通信协议等四项国家标准发布。这一姗姗来迟的电动车供能标准,可谓是一剂&催化剂&。它的出台,将为汽车企业和能源企业在电动汽车充电标准方面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画上句号。
  弥补空白
  将于日起实施的四项标准,由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电力企业联合会和汽研中心等机构共同起草。分别是《》、《》、《》和《》。
  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刘镇表示,目前,电动车充电服务网络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电动汽车产业链上的多个环节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导致市场上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对电动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电动汽车接口标准只是充电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大的方面来看,电动汽车生产企业与充电电桩生产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各自制定了不同的充电标准。因为标准不同,两者接口不匹配的现象时常出现,造成电动汽车生产厂商无所适从,消费者抱怨连连,最终导致电动汽车难以大规模推广。&这已经成为阻碍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重要障碍。&李宇恒称,&以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立法基本上是空白,产业发展无序也就不难理解了。&
  电动汽车涉及汽车、电池和充换电,需要部门之间的协调,也涉及利益如何分配。就目前而言,技术方案方面的标准是最重要的。&在理想情况下,行业的发展需要标准先行,但实际上,从诸多行业标准的制定上可以发现,标准制定一般会滞后一些,但也不会晚于产业化发展的顶峰出现阶段。&赛迪顾问基础电子产业研究中心研究员袁远表示,电动汽车的发展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电动汽车标准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也同样离不开行业的配合。相关电力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发展电动汽车产业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因此,电动汽车标准的建设一方面要与中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接轨,一方面也要充分考虑到国际电动汽车相关先进技术的发展方向。
  四项国家标准的发布弥补了充电接口领域的空白,有利于推动电动汽车充电接口的统一。
  这将有效降低之前电网公司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与电动汽车充电要求不匹配的担心。同时,充电服务便捷性的提升也会提振电动汽车的销售市场,减少消费者对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的担心。袁远表示:&即将实施的四项国家标准无疑会成为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的有效催化剂,对健全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推动新能源汽车示范试点、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布局加速
  以前,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几大央企在发展充电桩、充电站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顾虑:布局较少可能会导致自身失去产业发展先机;发展过快则存在接口规范不统一的问题,可能会给自身带来较大损失。李宇恒表示,随着充电接口国家标准的统一,国家电网等央企在发展充电桩、充电站的过程中无须担忧接口规范问题,这有助于企业加快产业布局,充换电站的建设必将爆发。
  &在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开展方面,四项国家标准的实施无疑会提升电网公司和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的积极性。新标准的出台,对这些央企业务布局的影响相对有限。&
  在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建设领域,国家电网、中石化、中海油、南方电网、中石油等大型央企均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电网公司和燃油供应企业的业务均能够覆盖全国。相比而言,中石化、中石油等企业已经拥有较为成熟的加油站网络,对汽车服务的理解也比电网公司更成熟。这为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提供了便捷,在解决安全性的条件下,甚至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网络提供充电服务,快速形成规模。
  但是,与电网公司相比,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在充电技术和电力保障方面劣势明显。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掌握着不同区域的电力销售资源,在自己的业务范围内,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电力技术和电力资源配给优势建设充电站网络,不过在选址方面会受到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限制。
  袁远坦言,无论由谁作为主体主导充电站的建设,都需要符合电力行业通用的技术要求、电力资源配售管理和充电技术标准。这些都离不开电网公司。同时,这也成为电网公司建设充电站网络的先天优势。
  &国家队&重任在肩
  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清洁能源汽车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与西方及日韩等汽车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在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方面拥有较大的潜在消费市场,行业标准、产业联盟、企业布局、技术研发等方面也都取得了明显进展。同时,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也肩负着中国汽车工业&弯道超车&的历史重任。
  2011年8月,16家央企联合成立了电动车产业联盟。其中,由一汽集团、东风汽车公司、长安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及中国南车集团组成&整车及电驱专业委员会&,中海油、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航工业集团、中航科技集团、中航科工集团组成电池专业委员会,而国家电网、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南方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中国保利集团承担充电与服务专业委员会的职责。这无疑将对于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据悉,截至2011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建成投运243座充换电站、13283台交流充电桩,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投运充换电设备最多的国家。
  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确定了智能充换电服务网络发展模式,将通过智能电网、物联网和交通网的&三网&技术融合,实现对电动汽车用户跨区域全覆盖的同网、同质和同价的&三同&服务。
  对此,未来,央企在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产业链比较完整、研发基础较强、拥有国务院国资委的大力支持等,都将成为央企发挥其引领和支撑作用的重要条件。同时,明确的分工也更加有助于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统一标准、央企通力合作,才是中国电动汽车强大甚至超越的机会。&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联盟秘书处执行主任刘镇呼吁,大型央企拥有技术实力上的优势,更应该为电动车产业的发展尽一份力!同时,我们也要同国外先进企业、科研机构开展技术交流合作,掌握国外技术发展动态,立足国内的现状,发展我们自己的技术体系。
  &目前电动汽车产业存在着技术发展不成熟、行业标准不统一、充电设施不完善、售后服务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逐步加以解决。李宇恒告诉记者:&充电接口只是电动汽车行业标准中的一个方面,指望通过统一接口标准就让电动汽车国家队撑起一片蓝天显然是不现实的。&
  &要弥补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的差距,首先,必须加大技术研发,尤其是要重点突破电池技术。其次,政府要加大对电动汽车行业的支持和引导,并积极推动各项标准和政策的完善。最后,要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的技术状况和市场特点,发展适合中国市场的电动汽车,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动汽车之路。&李宇恒最后表示。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免责声明:  工业标准信息网刊发或转载相关信息,仅出于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GB/T 1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_国家标准(GB)_标准图书网
当前位置: &
GB/T 1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标准编号】GB/T 1【标准名称】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英文名称】Connection set for conductiv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Part 2: AC charging coupler【出版单位】中国标准出版社【中标分类】 &
& 【ICS 分类】43.040.01【代替标准】【发布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归口单位】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发布日期】日【实施日期】日【出版日期】2012年2月【开本页数】16 开 / 20 页【标准定价】21.00 元
相关公告 []
相关标准 
购书:010-
   010-
垂询:010-
邮箱:service@</
您浏览过的标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