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麦芽糖月经少会导致不孕吗月经提前么

    原帖子的所在地,吵闹得很热,楼主早被骂得体无完肤了。可是这一吵下来,也能发现好多姑娘的认识也是错的。  关于红糖的性质与作用的认识。  红糖不是热的,相反,是甘凉的,能泻火的(竹蔗水刚好就是来泻火的),能败脾的。跟生姜的作用基本是相反的。  但是单独或许合用在痛经上,都会有些许作用的,不过真要长期单用红糖去作为养生治疗经寒痛经的话,会让寒痛越来越厉害。  红糖的作用机制是败脾,让身体固不住血,血量增加,如果是小淤塞的话,血量大了可能会冲开小淤塞,达到不痛或许是缓痛的效果。药理上的甘(甜)能缓痛的意思其实也是这样。蜂蜜,麦芽糖(只是麦芽糖就是性热了)也同样有这样的效果。  红糖能放血,使血量增大,临床上很多见的,就如后面他们说的恶露不尽的时候,就加大血量去冲,用红糖水(当然这个不是个正确的方法)。而姜,却是用来止血的,尤其是姜炭。  若是经寒痛,生姜才是真正的正治主力。虽然重度的也没什么效用,但是它能真正的驱寒。  红糖性热只是个药商或许是蔗糖生产商捣鼓出来的广告。没有哪本权威点的古籍或许是现代医药研究会说这东西是性热,能活血化瘀的--------当然,如果你说它可以帮身体血量增大也算是活血化瘀我也没话好说。但是性,一定是甘凉的,能败脾,败脾后,就容易湿热上火了。  另外,最好的经寒痛(首先你得确定自己的是经寒痛)的养生方法是当归生姜羊肉汤,这个既是药,也是食,真正的能破除寒气,活血。  很严重的那些,这个还是破不了,得用药破淤结。
楼主发言:42次 发图:0张
  临床上,真用到红糖的地方不会多,你们看哪个中医用药的时候会加一味红糖上去?极少会用到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的。  至于性热这一出戏份,我也特意的百度了一下-----因为我真从来没学过红糖性热这一说法。都是卖红糖的广告居多,并且引用的基本是本草纲目。可是我使劲的怎么翻都好,本草纲目上的甘蔗,红糖的性质,都是写着:甘,寒。再换成孙思邈的千金方的糖的性质,一样是甘,寒。  怎么就弄成个热的性质?  就因为经痛时,能缓解一下就算是热?
  甘蔗  「释名」名竿蔗、遮。  「气味」(蔗)甘、平、涩、无毒。  「主治」  1、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下。饮浆亦可。  2、反胃吐食。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每日细细饮服。  3、干呕不息。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加姜汁更好。  4、虚热咳嗽,口干涕唾。用甘蔗汁一程序半、青粱米四合,煮粥吃。每日二次。极润心肺。  沙糖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1、下痢禁口。用沙糖半斤、乌梅一个,加水二碗,煎至一碗,随时饮之。  2、痘不落痂。用沙糖调水服,一天服二次。  3、腹中紧张。用酒煮沙糖饮食。  4、上气喘嗽。进食即吐。用沙糖、姜汁等分,一起慢火煎开数次,每服半匙。  5、食韭口臭。用沙糖可解  =============================  这是本草上李时珍记录的东西。  作为医者,只能说李时珍这样割裂医药的联系,会误人不浅。按着他的办法去直接做,基本会治多少,错多少。  不过,他这样列,还是能说明问题的,上述的那些所谓的治法,基本是针对虚火虚热,来针对糖,蔗糖的性质。  论药书,还是得根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距离严谨还差十万八千里远。
  马  
  楼主说的很好
  【气味】甘,寒,无毒。  恭曰︰冷利过于石蜜。  诜曰︰性温不冷。多食令人心痛,生长虫,消肌肉,损齿,发疳。与鲫鱼同食,成疳虫;与葵同食,生流;与笋同食,【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渴(《唐本》)。润心肺大小肠热,解酒毒。腊月瓶封窖粪坑中,患天行热狂者,绞汁服,甚良(大明)。和中助脾【发明】宗奭曰︰蔗汁清,故费煎炼致紫黑色。今医家治暴热,多用为先导;兼啖驼、马,解热。小儿多食则损齿生虫者,土制水,虫属土,得甘即生也。  震亨曰︰糖生胃火,乃湿土生热,故能损齿生虫,与食枣病龋同意,非土制水也。  时珍曰︰沙糖性温,殊于蔗浆,故不宜多食。与鱼、笋之类同食,皆不益人。今人每用为调和,徒取其适口,而不知阴受其害也。但其性能和脾缓肝,故治脾胃及泻肝药用为先导。  本草言其性寒,苏恭谓其冷利,皆昧此理。  ========================  这是完整版的注释。也可以很明白的看出李时珍的不懂医药机制,还说人皆昧此理。  居然还引用朱震亨(名家朱丹溪的药理话)来自圆其说,却不知道朱丹溪说的就是糖性寒,会湿土(脾胃),然后生热。完整的机制就是坏掉脾,生湿,再易结热(但是这个并不是驱寒用的真火)
  那痛经到底该喝什么啊,红糖性寒但可以放血,姜燥热但是止血?  
  我考,我生理期的时候,还一味的狂喝红糖呢,这是被骗死啊真是!!
  经期前三天,喝红糖姜水,经血会很顺利下来,不痛。如果不喝经血下不来就会痛。那么请问楼主我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我就分解一下他这些所谓的做法的基理。  甘蔗  「释名」名竿蔗、遮。  「气味」(蔗)甘、平、涩、无毒。  「主治」  1、发热口干、小便赤涩。取甘蔗去皮,嚼汁咽下。饮浆亦可。(很明显的口口渴小便黄赤,甚至发热的这种是热症,用甘凉的甘蔗是能灭火的)  2、反胃吐食。用甘蔗汁七升、生姜汁一升,和匀,每日细细饮服。(这个反胃跟地下的干呕,如果是虚热的反胃干呕,有暂时的作用,但是这明明能增加虚热,真的去吃的话,越吃越容易上。如果是寒呕,压根就是大错特错的)  3、干呕不息。有蔗汁温服半升,每日三次。加姜汁更好。  4、虚热咳嗽,口干涕唾。用甘蔗汁一程序半、青粱米四合,煮粥吃。每日二次。极润心肺。(还是虚热。。。。)  沙糖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  1、下痢禁口。用沙糖半斤、乌梅一个,加水二碗,煎至一碗,随时饮之。(不知是什么的做法,连辩证都没有)  2、痘不落痂。用沙糖调水服,一天服二次。(砂糖按他说性热,还来治痘)  3、腹中紧张。用酒煮沙糖饮食。(沙塘解酒的功能?不知所谓)  4、上气喘嗽。进食即吐。用沙糖、姜汁等分,一起慢火煎开数次,每服半匙。(姜是治寒呕的圣物,但是不是这种进食即吐的热呕,胡扯再胡扯)  5、食韭口臭。用沙糖可解(韭菜,壮阳草,性大温,于是用沙塘去解)  他的认识,够混乱了吧?
  lz,在这里打断你请教一下,我几乎不痛经,但是血量很少,应该怎么保健?我有意吃热性东西,牛羊肉,吃完明显量加大
  再论沙糖,红糖与甘蔗的关系。你们想,那么个土法炼制,榨汁,蒸馏,凝固。能改变甘蔗的本性不?甘蔗是甘,寒凉,沙糖又是怎么变成一个截然相反的东西的?  再看其他中药,例如芒硝,附子,大黄这些。被炮制过后,还是用化学反应方法添加其他东西制约的,他们的性质被改变了么?怎么炮制,附子的性子还是大温大热,还是能破寒,再怎么炮制,大黄还是苦寒之甚。能变的么?  =============================  那帖子里有人骂我不把祖宗放眼里,我也不想说什么了。  祖宗那么多,有认真做事的,也同样的有欺世盗名的。  我们要学会读书,学会分辨,而不是人云亦云。  尊本草纲目为好药经的,多数是没用心去想的医生。  混日子,比做事还是要容易得多了。
  @夜归风雪客
09:35:35  临床上,真用到红糖的地方不会多,你们看哪个中医用药的时候会加一味红糖上去?极少会用到这种简单粗暴的方法的。  至于性热这一出戏份,我也特意的百度了一下-----因为我真从来没学过红糖性热这一说法。都是卖红糖的广告居多,并且引用的基本是本草纲目。可是我使劲的怎么翻都好,本草纲目上的甘蔗,红糖的性质,都是写着:甘,寒。再换成孙思邈的千金方的糖的性质,一样是甘,寒。  怎么就弄成个热的性质?  就因......  -----------------------------  楼主,吃甘蔗上火,怎么解?性寒?
  从没喝过红糖,痛经就吃止疼药,我是不是更加简单粗暴
  甭管是道听途说的,还是自己亲身实践的,甘蔗绝对不是性寒,这玩意就是上火的。  红糖水主要打血,很多人痛经是因为前期经血不畅,表现为血量少,血黑,这时候喝红糖水最有用,血块下来痛经就缓解了。对其他类型的痛经没啥用。  就这么个问题,翻来覆去几个帖子争论,有意思吗?
  性寒的东西更能上火,螃蟹这种大寒的东西,吃多了上火更厉害
  @夜归风雪客 12楼
10:22  再论沙糖,红糖与甘蔗的关系。你们想,那么个土法炼制,榨汁,蒸馏,凝固。能改变甘蔗的本性不?甘蔗是甘,寒凉,沙糖又是怎么变成一个截然相反的东西的?  再看其他中药,例如芒硝,附子,大黄这些。被炮制过后,还是用化学反应方法添加其他东西制约的,他们的性质被改变了么?怎么炮制,附子的性子还是大温大热,还是能破寒,再怎么炮制,大黄还是苦寒之甚。能变的么?  =============================  那帖子里有人骂我不把祖宗放眼里,我也不想说什么了。  祖宗那么多,有认真做事……  -----------------------------  楼主你自相矛盾还是打错字了?明明你引的就是说砂糖性寒啊,你又把李时珍写它性热作为驳斥,楼主你语文跟谁学的……-_-#看得我都糊涂了  
  @竹马秋
10:01:53  那痛经到底该喝什么啊,红糖性寒但可以放血,姜燥热但是止血?  -----------------------------  我已经说得好像足够明白了吧。红糖性甘寒滋腻,败脾,脾是用来固摄血的流动的,一旦脾的能力被红糖所败,血液就会不那么正常的奔流而出。好多不知怎么说的医生会在生孩子后的恶露,用这玩意去让淤血出来,就是用这种机制。但是这是不对的!!!!本身生孩子就是大失血了,还用猛冲法!!!!  干姜,姜炭,炮姜,这些都是用来止血的,不是血热奔流的那种,基本都会用上姜类。因为他们能振脾阳,脾阳一振,就能固住血液,神农本草经上的干姜性能说明里的温中止血这几个字就是这样解读的。  是血热奔流的,就完全是个相反方向的做法了,就要凉血了。都是看具体是什么原因。
  -_-#算了,我研究半天都奇怪我语文白学了……本草谓其寒,苏恭言其利,这里面的本草指的哪本书?神农本草经?还是本草纲目?求指教( ̄. ̄)那个注释是什么的注释啊……话说起来我也有看过本草纲目,闲着无聊瞎看的……嗯……我看的不是完整版?  
  @yolo-25 10:26:32  甭管是道听途说的,还是自己亲身实践的,甘蔗绝对不是性寒,这玩意就是上火的。  红糖水主要打血,很多人痛经是因为前期经血不畅,表现为血量少,血黑,这时候喝红糖水最有用,血块下来痛经就缓解了。对其他类型的痛经没啥用。  就这么个问题,翻来覆去几个帖子争论,有意思吗?  -----------------------------  吃得甘蔗多,吃得糖多,败脾生湿热,就会上火。  但是这个已经转换了几个步骤了,跟本性有关么?  喝糖水有用没用,我不是说过了么?作用机制,没列明白么
  我是第一天的时候血下不来,量很少,喝点红糖水可以冲下来的感觉。
  痛经的时候会喝益母草颗粒,里面的成分就有红糖,因为能活血。。血块出来了就不会那么疼了。。  医生也会建议你经期前几天和红糖的。。。我喝了还是有用的,起码没那么疼了
  @夜归风雪客
10:22  再论沙糖,红糖与甘蔗的关系。你们想,那么个土法炼制,榨汁,蒸馏,凝固。能改变甘蔗的本性不?甘蔗是甘,寒凉,沙糖又是怎么变成一个截然相反的东西的?  再看其他中药,例如芒硝,附子,大黄这些。被炮制过后,还是用化学反应方法添加其他东西制约的,他们的性质被改变了么?怎么炮制,附子的性子还是大温大热,还是能破寒,再怎么炮制,大黄还是苦寒之甚。能变的么?  =============================  那帖子里有人骂我不把祖宗放眼里,我也不想说什么了。  祖宗那么多,有认真做事……  -----------------------------  @鬼君
10:39:01  楼主你自相矛盾还是打错字了?明明你引的就是说砂糖性寒啊,你又把李时珍写它性热作为驳斥,楼主你语文跟谁学的……-_-#看得我都糊涂了  -----------------------------  我没矛盾,李时珍定义先是定义为性寒的。  然后列举一系列做法跟人家的说法。  然后他再自作主张的说,你们是错的。我是对的。  他本身自己就在矛盾了。
  @夜归风雪客   那么请问产妇坐月子时喝红糖好吗?
10:51:35  -_-#算了,我研究半天都奇怪我语文白学了……本草谓其寒,苏恭言其利,这里面的本草指的哪本书?神农本草经?还是本草纲目?求指教( ̄. ̄)那个注释是什么的注释啊……话说起来我也有看过本草纲目,闲着无聊瞎看的……嗯……我看的不是完整版?  -----------------------------  本草有很多本,我也不知道李时珍参考的是哪个版本的,但是不会是神农本草经。因为神农本草上,红糖的药用价值太低,根本就上不去。  那些注释是李时珍拿某些所谓的名家的说法,然后自己再发表言论。  医药是不能分家的,药理学是建立在开方治病的基础上才能明白药性的。单独的药理学根本就是扯谈,开方治病,才能真明白他们是什么性质,怎么发挥作用的。
  她们痛经会喝的 因为行血不畅  
  请问楼主,量不多也不肚子痛,但是头痛怎么办呢?
  @大北线
10:21:32  lz,在这里打断你请教一下,我几乎不痛经,但是血量很少,应该怎么保健?我有意吃热性东西,牛羊肉,吃完明显量加大  -----------------------------  我和你差不多,从来不痛,而且很规律,但是每次就3天-3.5天,而且量不大,很均匀。去咨询过医生。医生说这很正常,只要时间规律就行。
  我这么样说会得罪很多人,商人,或许是靠医药为生的人。  攻击是少不了的。  但是我还是要说出来。  因为的确的大部分人都在受骗,都在伤害自己的身体而不知道。  医药靠什么赚钱?  就是靠病人赚钱!  病,越多越好。  你们自己不破坏,我都要想办法去破坏!  而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连教科书都改了,让你们认识错误!
  楼主分析的很好。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中医营养学认为,性温的红糖通过“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来发挥补血作用。相对而言,白糖虽味甘,然其色白,性平,故其补血的效果远不及红糖。根据我们的分析结果,由于白糖过于纯净,其中几乎不含微量元素成分,其营养功效自然与红糖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在科技发达的日本,许多食品还特地标明“纯正红糖”字样,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红糖非同于白糖的作用,所以家庭和食堂应常备红糖。  我就是典型胃寒的,吃萝卜不行,喝红糖没有不良反应。当然我不会长期喝。  因为无论红糖温或不温,他最大的作用就是促进血液循环。  不相信的话,每位妹纸现在喝一杯红糖,看看手会不会暖和起来。
  关于痛经,分好多种的。有些是不好治的,有些是很容易的。  经寒痛比较容易治的。辨别是寒痛的办法是:1,小腹可能会觉得比较阴冷2,当痛经的时候,敷上热毛巾暖水袋或许用手搓热捂着,是一定能缓解的3,月经头一天,经血大多数都有淤块,血色暗淤甚至紫黑,严重的人这种情况甚至会持续多天,后面通畅了经量就大起来了。4,大多数伴随有手足不易暖和的症状。5一般会有长期食用生冷东西的不好习惯,比如冷饮,或许大量水果,都称为生冷。又或许是爱穿露脐装(小腹受寒)。6,经期时间基本正常,循环有序,而不是闭经,大幅度的忽长忽短,来的时间不确定。以上这6点,基本都齐备的(其中第二点是必备的,如果没有第二点,其他的都不作算),那不用说,一定是因为寒气堆积,气血凝固。如果说痛得连头会痛,或许作呕,或许冷汗出,那就更不用说,寒根深种无疑。  有种是血虚的,完事后才会痛,因为血不够,漏了一部分,身体不够滋养,所以一般会不光那里痛,身体也会稍微带痛。(还有就真是大姨妈迷路了,从别的路径漏血了,谓之暗经,比如从大便漏了,鼻血漏了,或许是平常就易有别的出血症。又或许是常大汗淋漓,汗与血同源,汗太过了,经血一样会少)  另外还有湿热作痛。。。。  还有就是真正的大淤血了,结成肌瘤,囊肿那些。这些是真不好破了
  看过书上说来的时候不要喝红糖水会导致血量剧增,要在来之前的几天喝,而且坐月子不要喝以前坐月子都要喝红糖水现在说法是不要喝会导致流血不止。
  楼主看到我,我想问一下,那个我血量少,而且第一天血是褐色的,中间两天正常,到最后一天血又是黑色,不痛经,周期也正常。  我没有常识啊,不知道其他女孩子是不是这样的?还是这不正常?可以吃什么调理么?  
  我一般式生理期结束了才煮红糖水喝的。  材料包括了,桂圆、枸杞、红枣、当归、北芪、红糖和鸡蛋一颗。  喝完之后,身体是感觉很舒服的,而且下次生理期来的时候真的不痛了。血量也不多不少的。  然后楼主推荐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我本人是吃不得羊的,一吃就过敏,海鲜啊牛肉都吃不得。所以,你推荐的我就不得受用了。
  @fable4-11-25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一万匹脱缰的马
11:32:30  楼主看到我,我想问一下,那个我血量少,而且第一天血是褐色的,中间两天正常,到最后一天血又是黑色,不痛经,周期也正常。  我没有常识啊,不知道其他女孩子是不是这样的?还是这不正常?可以吃什么调理么?  -----------------------------  其它女孩子不是这样的。  网诊不准,最好综合分析。楼主明显也是业余的呢。
  要想不痛经吃榴莲
谁吃谁知道
  反正我从来不喝。。  不是因为知道什么知识  而是我本来不痛经  结果有两次no zuo no die的偏要喝红糖水  完了之后痛到瘫在椅子上不能动弹  稍微一动就觉得肠子好像连在一起拉扯着痛。。  为什么是两次  因为第二次我贱兮兮的想再实验一次  。。。。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大北线 11楼
10:21  lz,在这里打断你请教一下,我几乎不痛经,但是血量很少,应该怎么保健?我有意吃热性东西,牛羊肉,吃完明显量加大  -----------------------------  我也是,量少不痛有规律。就是少。很担心哪天一下子就没了。  
  一直没有习惯喝红糖水 都是热水
经期似乎是红糖水不好会加大血量。红糖应该之后喝。但是之前那个帖子里 说经期喝冰水的还拿老外说事的确实傻比好吗。你有本事你经期喝冰水试试看。妈的谁喝谁知道好吗疼不死你丫的。老外都是二逼好吗 怀孕还喝冰水呢 生完直接冰水灌美名曰帮助收缩子宫。谁有勇气谁去试试去。我在国外这么久没见过那个中国女的生完孩子喝冰水的。  
  马克,终于来明白人了
  LZ问下,量少的该怎么办??我现在都是假三天了,之前吃过一个疗程的中药,其实还是有点效果的,但中药要长期服用 ,我又坚持不下来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4-11-25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胖胖小花妞
11:48:33  一直没有习惯喝红糖水 都是热水
经期似乎是红糖水不好会加大血量。红糖应该之后喝。但是之前那个帖子里 说经期喝冰水的还拿老外说事的确实傻比好吗。你有本事你经期喝冰水试试看。妈的谁喝谁知道好吗疼不死你丫的。老外都是二逼好吗 怀孕还喝冰水呢 生完直接冰水灌美名曰帮助收缩子宫。谁有勇气谁去试试去。我在国外这么久没见过那个中国女的生完孩子喝冰水的。  -----------------------------  那个楼主,就算了吧。什么人都会有。  我是看到很多人对红糖的认识错误才写这个帖子的,不至于越误用越深。
  记号。留着慢慢看
  马克 知识贴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脱离自身体质说能吃啥不能吃啥都是耍流氓。  
  @大北线
10:21:00  lz,在这里打断你请教一下,我几乎不痛经,但是血量很少,应该怎么保健?我有意吃热性东西,牛羊肉,吃完明显量加大  —————————————————  我和你差不多,血量很少很少,上周去看了中医,这次血量就大了好多。因为来大姨妈之前我还喝了几天红糖水,所以不知道是药的原因还是红糖的原因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对于这样的骂街者,你倒是骂出个技术含量来,要不我就真最后一条回复,以后不管了。  这句话,哪里说错了什么,请你有理有据的指出来。别一个帽子就盖过来,我真受不起。
  @xiepang
12:04:52  脱离自身体质说能吃啥不能吃啥都是耍流氓。  -----------------------------  这句话才是王道  所以才不能一概的就上红糖,上生姜,上羊肉汤  要辨别
  我不相信中医的说法就在这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效了立刻换一种说法,反正都有理。于是人人都是老中医,你也是,她也是,大家都是。  问原理,啥都不知道。只知道寒啊,温呀,热呀。到底机理是个啥,起作用的成份是个啥,依据是个啥?  啥啥没有,反正总有一个回复适合你,于是又是一轮的讨论,唉呀,我体寒你认为该怎么怎么样。。。本草纲目相当于一个古人医生的日记而己,没有评审,没有科研,没有因果。就他认为这个得这个病了,于是弄这个花花吃了有效就觉得有效,弄弄那颗草吃了有效就是有效。  我不以中医的角度,我就以一个普通人没接触过中医的理解是。红糖水能发挥效果的只有热水的成份,让肠胃舒服些,甜甜的东西高热量的本来就可以安抚焦躁的情绪。
  码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呵呵,一个药就是什么本性。那就不需要什么炒、炙、烫、煅、煨、炮、燎、烘,更不说什么水火共制法了。  本来还以为楼主是个懂的,原来也是个不通的。  如果药性=本性,那么喝冷水和喝开水对一个病体的影响是一样的喽?吃生米和吃熟饭对人身体也是一个作用喽?  都是水,都是米,为什么不煮的会让人生病,煮了不会让人生病?如果只是病菌的作用,把米洗干净了生吃,胃也不会疼啊!  如果药不需要配伍就能激发药性,那就和吃西芹治高血压的张悟本是一个水平了。不用开方子,直接食疗吧。  也没有什么食物相生相克了,  比方螃蟹:  蟹+南瓜:同食中毒  螃蟹+蜂蜜:中毒  螃蟹+橘子:气滞生痰  螃蟹+梨:伤肠胃  螃蟹+茶:消化不良  螃蟹+茄子:腹痛  螃蟹+石榴:腹痛  螃蟹+西红柿:腹泻  螃蟹+柿子:寒凉腹泻  螃蟹+花生:中毒腹泻  螃蟹+香瓜:腹泻  螃蟹+冷饮:腹泻  螃蟹+红薯:结石  螃蟹+蜗牛:荨麻疹  螃蟹+芹菜:影响蛋白质吸收,会降低两者的营养价值  你会说螃蟹还是那只螃蟹,只是吃完了以后喝了点蜂蜜?为什么会中毒呢?  要知道毒性也是药性的一种哦!你怎么不说螃蟹有毒呢?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fable4-11-25 12:28:46  呵呵,一个药就是什么本性。那就不需要什么炒、炙、烫、煅、煨、炮、燎、烘,更不说什么水火共制法了。  本来还以为楼主是个懂的,原来也是个不通的。  如果药性=本性,那么喝冷水和喝开水对一个病体的影响是一样的喽?吃生米和吃熟饭对人身体也是一个作用喽?  都是水,都是米,为什么不煮的会让人生病,煮了不会让人生病?如果只是病菌的作用,把米洗干净了生吃,胃也不会疼啊!  如果药不需要配伍就能激......  -----------------------------  注意你的逻辑。还有关于药性的认识。  性,是本性所在,原来的面目。是猪,焖熟了就是一头熟的猪,是狗,也会还是狗肉,不会因为焖而改变其本质。  你真知道炮制药的分别?炮制药后能改变它的本性?  你发明个炮制方法,去把原来辛温大热的附子,变成寒凉给我看看  去把原来寒凉的黄连,变成大热给我看看  你举的例子,米,水什么的,有改变他们的属性?煮熟后变成了铁?变成了铁水?
  @青蓝C
12:17:28  我不相信中医的说法就在这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效了立刻换一种说法,反正都有理。于是人人都是老中医,你也是,她也是,大家都是。  问原理,啥都不知道。只知道寒啊,温呀,热呀。到底机理是个啥,起作用的成份是个啥,依据是个啥?  啥啥没有,反正总有一个回复适合你,于是又是一轮的讨论,唉呀,我体寒你认为该怎么怎么样。。。本草纲目相当于一个古人医生的
而己,没有评审,没有科研,没......  -----------------------------  其实即便是我学中医都好,都是这样的感受。  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迷惘着。  后来认真看书,认真对比,才发现太多人在胡说八道了。  真相只有一个,认识却千千万万,难啊
  是不是要看个人体质的?我生理期疼到浑身大汗淋漓,有固体血块下来之后才会止痛。。不知道怎么办。。。  但是红糖姜水我是绝对不能喝的,每次喝不但不管用,反而还会让我经期呕吐变本加厉的严重。。。  有木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很疑惑啊。。。身边不少妹子喝红糖姜水会好,可是我就跟喝毒药了一样。。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fable
12:28:46  呵呵,一个药就是什么本性。那就不需要什么炒、炙、烫、煅、煨、炮、燎、烘,更不说什么水火共制法了。  本来还以为楼主是个懂的,原来也是个不通的。  如果药性=本性,那么喝冷水和喝开水对一个病体的影响是一样的喽?吃生米和吃熟饭对人身体也是一个作用喽?  都是水,都是米,为什么不煮的会让人生病,煮了不会让人生病?如果只是病菌的作用,把米洗干净了生吃,胃也不会疼啊!  如果药不需要配伍就能激......  -----------------------------  @夜归风雪客
12:41:43  注意你的逻辑。还有关于药性的认识。  性,是本性所在,原来的面目。是猪,焖熟了就是一头熟的猪,是狗,也会还是狗肉,不会因为焖而改变其本质。  你真知道炮制药的分别?炮制药后能改变它的本性?  你发明个炮制方法,去把原来辛温大热的附子,变成寒凉给我看看  去把原来寒凉的黄连,变成大热给我看看  你举的例子,米,水什么的,有改变他们的属性?煮熟后变成了铁?变成了铁水?  -----------------------------  属性和药性不是同一个概念,我打的比方你懂?  药性是指物对人身体的功能作用。生米和煮熟的米对人的作用相同?  只有不懂的人才会把药性和属性混为一谈。这是基本常识了,居然能不知道。  像粳米,又叫大米,煮成米饭和煮成粥对有胃病的人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这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吧?除非你是白种人。  中医很多都是基本的常识,是最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偏偏有人故意要去曲解。  要我说,吃生米也很好,因为医书说了,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胃,除烦渴。  (《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  你去生吃好了,反正医书是这么说的,吃生吃熟随便你。
  @青蓝C
12:17:28  我不相信中医的说法就在这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效了立刻换一种说法,反正都有理。于是人人都是老中医,你也是,她也是,大家都是。  问原理,啥都不知道。只知道寒啊,温呀,热呀。到底机理是个啥,起作用的成份是个啥,依据是个啥?  啥啥没有,反正总有一个回复适合你,于是又是一轮的讨论,唉呀,我体寒你认为该怎么怎么样。。。本草纲目相当于一个古人医生的
而己,没有评审,没有科研,没......  -----------------------------  @夜归风雪客
12:45:10  其实即便是我学中医都好,都是这样的感受。  曾经有过很长一段时间迷惘着。  后来认真看书,认真对比,才发现太多人在胡说八道了。  真相只有一个,认识却千千万万,难啊  -----------------------------  你还学中医的?  胡说八道。你这样学中医的,我也去反中医了。  自己没有切身体会,不懂辩证药理,拿着书本就开药了。简直就是开玩笑。
  @寂静岭13
12:49:56  是不是要看个人体质的?我生理期疼到浑身大汗淋漓,有固体血块下来之后才会止痛。。不知道怎么办。。。  但是红糖姜水我是绝对不能喝的,每次喝不但不管用,反而还会让我经期呕吐变本加厉的严重。。。  有木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很疑惑啊。。。身边不少妹子喝红糖姜水会好,可是我就跟喝毒药了一样。。  -----------------------------  阴虚内热者、消化不良者和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红糖。
  @安之夕颜
10:10:53  经期前三天,喝红糖姜水,经血会很顺利下来,不痛。如果不喝经血下不来就会痛。那么请问楼主我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  你有点血瘀
  看的脑袋都晕了
  @寂静岭13
12:49:56  是不是要看个人体质的?我生理期疼到浑身大汗淋漓,有固体血块下来之后才会止痛。。不知道怎么办。。。  但是红糖姜水我是绝对不能喝的,每次喝不但不管用,反而还会让我经期呕吐变本加厉的严重。。。  有木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很疑惑啊。。。身边不少妹子喝红糖姜水会好,可是我就跟喝毒药了一样。。  -----------------------------  你不来大姨妈的时候买点当归每天喝点试试,我同事喝红糖水不管用,来大姨妈血块都比较大,去看中医人家说她肾有毛病  她后来买的当归粉,每天喝一勺,冷难喝,但是她一直坚持,据她说现在疼得不厉害了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fable
12:28:46  呵呵,一个药就是什么本性。那就不需要什么炒、炙、烫、煅、煨、炮、燎、烘,更不说什么水火共制法了。  本来还以为楼主是个懂的,原来也是个不通的。  如果药性=本性,那么喝冷水和喝开水对一个病体的影响是一样的喽?吃生米和吃熟饭对人身体也是一个作用喽?  都是水,都是米,为什么不煮的会让人生病,煮了不会让人生病?如果只是病菌的作用,把米洗干净了生吃,胃也不会疼啊!  如果药不需要配伍就能激......  -----------------------------  @夜归风雪客
12:41:43  注意你的逻辑。还有关于药性的认识。  性,是本性所在,原来的面目。是猪,焖熟了就是一头熟的猪,是狗,也会还是狗肉,不会因为焖而改变其本质。  你真知道炮制药的分别?炮制药后能改变它的本性?  你发明个炮制方法,去把原来辛温大热的附子,变成寒凉给我看看  去把原来寒凉的黄连,变成大热给我看看  你举的例子,米,水什么的,有改变他们的属性?煮熟后变成了铁?变成了铁水?  -----------------------------  @fable4-11-25 12:51:40  属性和药性不是同一个概念,我打的比方你懂?  药性是指物对人身体的功能作用。生米和煮熟的米对人的作用相同?  只有不懂的人才会把药性和属性混为一谈。这是基本常识了,居然能不知道。  像粳米,又叫大米,煮成米饭和煮成粥对有胃病的人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这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吧?除非你是白种人。  中医很多都是基本的常识,是最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偏偏有人故意要去曲解。  要我说,吃生米也很好,......  -----------------------------  认真点看。我真再只回复最后一回了。  你以为药性的定义是怎么来的?就是作用于人体后,才归纳出来的。  寒热什么的,就是作用在人体后,根据某些表现,定义出来的。它就纯粹是一个概念。  粳米煮成熟饭,能改变它原来性质:平。的概念么?  它变成粥,就寒凉了么?变成米饭,就大热了么?  我知道你还是意在蔗糖,它再怎么变,还是甘,凉的本质。再怎么组方,也还是利用这个本质。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fable
12:28:46  呵呵,一个药就是什么本性。那就不需要什么炒、炙、烫、煅、煨、炮、燎、烘,更不说什么水火共制法了。  本来还以为楼主是个懂的,原来也是个不通的。  如果药性=本性,那么喝冷水和喝开水对一个病体的影响是一样的喽?吃生米和吃熟饭对人身体也是一个作用喽?  都是水,都是米,为什么不煮的会让人生病,煮了不会让人生病?如果只是病菌的作用,把米洗干净了生吃,胃也不会疼啊!  如果药不需要配伍就能激......  -----------------------------  @夜归风雪客
12:41:43  注意你的逻辑。还有关于药性的认识。  性,是本性所在,原来的面目。是猪,焖熟了就是一头熟的猪,是狗,也会还是狗肉,不会因为焖而改变其本质。  你真知道炮制药的分别?炮制药后能改变它的本性?  你发明个炮制方法,去把原来辛温大热的附子,变成寒凉给我看看  去把原来寒凉的黄连,变成大热给我看看  你举的例子,米,水什么的,有改变他们的属性?煮熟后变成了铁?变成了铁水?  -----------------------------  @fable4-11-25 12:51:40  属性和药性不是同一个概念,我打的比方你懂?  药性是指物对人身体的功能作用。生米和煮熟的米对人的作用相同?  只有不懂的人才会把药性和属性混为一谈。这是基本常识了,居然能不知道。  像粳米,又叫大米,煮成米饭和煮成粥对有胃病的人的效果完全不一样。这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吧?除非你是白种人。  中医很多都是基本的常识,是最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偏偏有人故意要去曲解。  要我说,吃生米也很好,......  -----------------------------  认真点看。我真再只回复最后一回了。  你以为药性的定义是怎么来的?就是作用于人体后,才归纳出来的。  寒热什么的,就是作用在人体后,根据某些表现,定义出来的。它就纯粹是一个概念。  粳米煮成熟饭,能改变它原来性质:平。的概念么?  它变成粥,就寒凉了么?变成米饭,就大热了么?  我知道你还是意在蔗糖,它再怎么变,还是甘,凉的本质。再怎么组方,也还是利用这个本质。
  我大姨妈快来刚开始感觉有点胀痛的时候喝一杯红糖姜水,这次一丁点都没痛哈哈哈哈哈哈 好开心~  可能是心理作用吧 之前大姨妈来的一二三天都喝很多红糖水,经期长,一般七天。后来买不到红糖(买到的味道都不对,只有甜味)就没怎么喝了,这几次时间都短了。。。不知道有没有关系
  痛怎么办,千万不要躺着。然后用热水袋敷小腹,喝点热水,保持四肢温暖就好了,该痛还是痛。想要一劳永逸就吃止痛药好了,我就是吃的止痛药。
  @yolo-25 10:26:32  甭管是道听途说的,还是自己亲身实践的,甘蔗绝对不是性寒,这玩意就是上火的。   红糖水主要打血,很多人痛经是因为前期经血不畅,表现为血量少,血黑,这时候喝红糖水最有用,血块下来痛经就缓解了。对其他类型的痛经没啥用。  -----------------------------  我也属于吃红糖上火的。  甘蔗也是上火的啊。  
  @yolo1016
10:26:32  甭管是道听途说的,还是自己亲身实践的,甘蔗绝对不是性寒,这玩意就是上火的。  红糖水主要打血,很多人痛经是因为前期经血不畅,表现为血量少,血黑,这时候喝红糖水最有用,血块下来痛经就缓解了。对其他类型的痛经没啥用。  -----------------------------  @双鱼橘子
13:21:05  我也属于吃红糖上火的。  甘蔗也是上火的啊。  -----------------------------  按照楼主的意思,本来这玩意是败火的,到肚子里怎么着几道工序下来才上火的。反正我觉得吃了上火的东西说不上性寒。
  楼主我就是比较严重的痛经,会吐的那种,但是血色不黑,挺红的,但是第二、三天会有一些血块。还有就是,我经常第三天会特别痛,甚至比第一天还严重,明明感觉已经下了挺多血块,可是肚子里面就像坠着东西一样痛,有时还伴随便秘,还会觉得四肢发麻。。。我以前看过中医吃了一年的中药,但是只把经期调准了并没有解决痛经。我每次都不能喝红糖水,尤其第一天,喝了吐得更厉害。您说我是不是寒气太大了?我本身特别注意,不爱吃凉的,冬天也穿挺多,应该不是那种因为贪凉造成的。我妈妈怀我快生的时候是夏天,而且我妈妈本身就特别爱吃冷饮,所以当年她总吃雪糕喝汽水还有冰镇西瓜什么的,您说会不会我这体质是因为这个所以胎里带了寒气?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一个药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要不要炮制这工序干嘛呢?就拿生薏米和炒制薏米,生甘草和炙甘草作用是不同的。  不过,红糖,真不建议长期食用,红糖伤脾是真。
  @寂静岭13
12:49:56  是不是要看个人体质的?我生理期疼到浑身大汗淋漓,有固体血块下来之后才会止痛。。不知道怎么办。。。  但是红糖姜水我是绝对不能喝的,每次喝不但不管用,反而还会让我经期呕吐变本加厉的严重。。。  有木有人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很疑惑啊。。。身边不少妹子喝红糖姜水会好,可是我就跟喝毒药了一样。。  -----------------------------  层主我跟你一样一样的!也是痛得要死痛到呕吐,还不能喝红糖水,会吐得更厉害!原先我妈还每次逼我喝红糖水,后来看我吐成那样就不勉强我了。
  楼主战斗力和表现不错~~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hunanyueyls
13:48:49  一个药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要不要炮制这工序干嘛呢?就拿生薏米和炒制薏米,生甘草和炙甘草作用是不同的。  不过,红糖,真不建议长期食用,红糖伤脾是真。  -----------------------------  fable 这个层主好淡定素质很高的样子~如果都是学中医的 明显比楼主沉稳而更让人觉得信服~
  楼主说的很靠谱啊,其实血流出来顺畅的话是不会怎么痛的,痛经这种痛就是中医里常说的“不通则痛”。红糖顺血,可利血滞之象。它的性质确实是甘寒属的。不过真要喝红糖的话建议喝类似赤砂糖一类的原糖,一般货架上的姜枣红糖都不是很好,干姜温中散寒红枣补血都与红糖不相适。  
  赞科普!!!
  我也来回复一下吧,不知道楼主还在不在。我也不能喝红糖水,一喝就想吐,也很讨厌姜。应该属于寒的吧,月经前几天就开始疼了,疼到第二天一般就不疼了,疼的死去活来的,止疼片也没多大作用,好多医生开药也没有用。又是吐又是泄的,跟死过一次似的,不知道有没有妹子跟我一样的?有没有啥办法能缓解?
  楼主看着不靠谱啊!一开始以为很专业呢。
  @必须是原创
15:31:34  我也来回复一下吧,不知道楼主还在不在。我也不能喝红糖水,一喝就想吐,也很讨厌姜。应该属于寒的吧,月经前几天就开始疼了,疼到第二天一般就不疼了,疼的死去活来的,止疼片也没多大作用,好多医生开药也没有用。又是吐又是泄的,跟死过一次似的,不知道有没有妹子跟我一样的?有没有啥办法能缓解?  -----------------------------  去吃芬必得,两颗下去,完事。然后不痛了之后等经期过去去买同仁堂大蜜丸,要买大蜜丸,不要买小颗粒,不要买粉末,一定要大蜜丸才有用。然后吃吧。除了甜,特别甜,甜的发腻, 没有别的味道。
  某些刺头不管了。  因为这事情永远都会有,与其将生命浪费在无谓的吵架上。倒不如说点真事。  经痛,最好别用止痛药法,因为止痛药的机制只在麻痹神经,让你不觉得痛,于生理上是无用的。甚至,临床上有时候会看到某些长期使用止痛药的,淤血越结越大,变成大死血凝结(类子宫肌瘤,囊肿那类)  泛演出去说,很多癌症最后之所以成为大难症,也是因为止痛药的滥用,耽搁了真治疗的时间。因为痛被镇压了,不觉得了,没问题了。而不通,却一直都在,一般都还会越积累越厉害,慢慢的成为死结,就真难破了。
  不管怎么样 有这种略懂或很懂的人来争辩还是好的,整体帖子素质比隔壁高多了  作为外行人看下来的结论是:喝红糖水对缓解痛经有效的;但是红糖伤脾不能长期喝!  其他的至于是性寒还是性温,我表示没看明白。
  @fengyuerfengyuer
16:04:32  不管怎么样 有这种略懂或很懂的人来争辩还是好的,整体帖子素质比隔壁高多了  作为外行人看下来的结论是:喝红糖水对缓解痛经有效的;但是红糖伤脾不能长期喝!  其他的至于是性寒还是性温,我表示没看明白。  -----------------------------  嗯,我有说红糖水能缓解,并且说出了能缓解的机制。  性寒性温,其实我也说得很清楚,也对比得很清楚。  甘蔗与红糖,都是性凉,味甘。  推李时珍出来,是因为红糖性热一说,从这里起。  李时珍定义混乱,并理解错误了。他引用的做法,正好证实了他的错误。
  中医是一门吵架得非常厉害的学科,非常的难定论,所以门派极其多的。  这个跟心理学是一样的,门派也极多。  关于人体研究的学问,统统都这样。  甚至还有大大小小的宗教。  我混过无数的中医群,唯一的感受就是吵架,一千个人能开出900个方,个个都觉得自己是对的。  可是真相只有一个,谁是对的呢。  学医是个最辛苦最难的事情。  除非你混日子去了。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hunanyueyls
13:48:49  一个药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要不要炮制这工序干嘛呢?就拿生薏米和炒制薏米,生甘草和炙甘草作用是不同的。  不过,红糖,真不建议长期食用,红糖伤脾是真。  -----------------------------  @openlovely
15:00:24  fable 这个层主好淡定素质很高的样子~如果都是学中医的 明显比楼主沉稳而更让人觉得信服~  -----------------------------  生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说的是对的,生甘草偏凉,炙甘草偏温,炮制是可以改变药性的,家里卖中药的飘过
  -----------------------------  生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说的是对的,生甘草偏凉,炙甘草偏温,炮制是可以改变药性的,家里卖中药的飘过  =====================================  医药上我还真是个很较真的人。因为真马虎不得。  神农本草经上的记载  甘草味甘平。主治五臟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川谷。  雷公炮炙论药性解  甘草  味甘,平无毒。入心脾二经,生则分身梢而泻火,炙则健脾胃而和中,解百毒,和诸药。甘能缓急,尊称国老。  我还真没看出来哪里得出来个偏温来。  炙甘草在组方临床上多用于什么?
  红糖加香蕉开水冲泡,味道很恶心,但是对于我来说很有用。一杯搞定,再也不疼了
  中医药的炮制原则就是: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性。  从不会提能改其本性。  而恰恰相反的是要避免炮制太过性味反失。  是反失,而不是变。  再又话说,如果这货完全变成了另外的东西,那我倒不如找同性质的替代品,而何须用它?
  @夜归风雪客   楼主看着很内行,有理有据,佩服佩服。  可是,你让我们这些痛经的不喝红糖水,不用止痛片,又能用什么呢?  光说那么大堆的理论,于我们也没用啊,即便再正确,我们也得不到正确的办法啊  对于我们这班人来说,吃了,不痛了,才是真道理!当然也不能给身体有什么副作用!
  @alice戴帽子
10:54:25  我是第一天的时候血下不来,量很少,喝点红糖水可以冲下来的感觉。  -----------------------------  来例假前五天当归,川芎,黑豆,红枣,鸡蛋煮着喝(喝汤,吃鸡蛋黑豆红枣)--这就是当归蛋  连着五天,血量和颜色会比较不错,对我很有效
  @恬静芳华
11:33:48  我一般式生理期结束了才煮红糖水喝的。  材料包括了,桂圆、枸杞、红枣、当归、北芪、红糖和鸡蛋一颗。  喝完之后,身体是感觉很舒服的,而且下次生理期来的时候真的不痛了。血量也不多不少的。  然后楼主推荐的“当归生姜羊肉汤”,我本人是吃不得羊的,一吃就过敏,海鲜啊牛肉都吃不得。所以,你推荐的我就不得受用了。  -----------------------------  记号一下
  @夜归风雪客
苍天哪,我体质寒,幸亏每次买的红糖最后都一扔了之,实在受不了那个味儿,我也以为红糖性热。
  @fable
11:21:27  楼主本本主义了。  药材的药性要看配伍。  红糖乌梅汤  红糖120g,乌梅12g。加水煎浓汤,时时饮用。  源于《摘元方》。本方取红糖补脾缓急、活血,乌梅收敛止泻。用于泻痢日久,腹部隐痛,不思饮食。  生姜红糖汤  生姜250g,绞汁,红糖150g。小火同煎至糖完全溶化。每次2匙、温开水送下。源于《本草纲目》。本方取生姜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红糖温胃和中。用于肺寒咳嗽,呕逆少食,肺胃不和。  ......  -----------------------------  红糖医药价值  性味:甘甜、温润、无毒。  归经:入肝、脾。功效:润心肺,和中助脾,缓肝气,解酒毒,补血,破瘀。  主治:心腹热胀,口干欲饮,咽喉肿疼,肺热咳嗽,心肺及大小肠热,酒毒。  红糖性温,健脾暖胃。胃寒的人可喝红糖,并不会败脾  ---------------------------------------------------  @夜归风雪客
11:33:55  你难道你觉得这是自相矛盾的么?  主治热胀?口干渴?咽喉肿痛?肺热?大小肠热?酒毒?  哪个是寒症????!!!!!!!!  -----------------------------  @fable
11:41:09  你也太业余了吧。药性除了热就是寒?  红糖能够破淤,凡偏淤者,医生常处以生化汤、失笑散或金铃子散,并嘱在药煎好后以红糖调服,目的在于利用红糖“通淤”。这不仅仅是一句寒或者热就能定性了的。  红糖还能利尿,我刚刚正喝了一杯,你也可以喝一杯,试试是否利尿。难道是因为性寒所以利尿?  炎症一般业余的人都认为是湿热,但是你统统用寒药去清热解毒吗?  -----------------------------  @夜归风雪客
11:54:33  呵呵一笑。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我没解释红糖为什么能冲破么?  -----------------------------  @吹风打雨都不怕
12:02:06  药性就是药性,一个药是什么本性就是什么本性,难道还会变?!  这句话就看出来你不专业,别误导大家了:  -----------------------------  @hunanyueyls
13:48:49  一个药的本性是可以改变的,要不要炮制这工序干嘛呢?就拿生薏米和炒制薏米,生甘草和炙甘草作用是不同的。  不过,红糖,真不建议长期食用,红糖伤脾是真。  -----------------------------  @openlovely
15:00:24  fable 这个层主好淡定素质很高的样子~如果都是学中医的 明显比楼主沉稳而更让人觉得信服~  -----------------------------  @守如蛋
16:40:25  生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说的是对的,生甘草偏凉,炙甘草偏温,炮制是可以改变药性的,家里卖中药的飘过  -----------------------------  对,根本不相信楼主跟中医药专业有关,人参和红参也是一个偏凉一个偏温。这样的例子还蛮多的,可楼主不会承认的。
  -----------------------------  @夜归风雪客
16:59:06  生甘草和炙甘草的区别说的是对的,生甘草偏凉,炙甘草偏温,炮制是可以改变药性的,家里卖中药的飘过  =====================================  医药上我还真是个很较真的人。因为真马虎不得。  神农本草经上的记载  甘草味甘平。主治五臟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川谷。  雷公炮炙论药性解  甘草  味甘,平无毒。入心脾二经,生则分身梢而泻火,炙则健......  -----------------------------  伤寒论都没读过别说自己是学中医的了。炙甘草汤能补益营血,温阳通脉,不能说它药性偏温吗?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经少会导致不孕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