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长的四圣心源 中医世家家

&>>&&>>&&>>&正文
一个中医世家的百年传承史
——咸安“胡氏烧烫伤疗法”揭秘
胡氏烧烫伤散的炮制方法——捣药 魏放鸣 摄
  在咸宁及周边县市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烧伤烫伤怎么办?赶快去找胡继松。”
  胡继松是谁?他是中医世家胡家的第七代传人,祖传的“胡氏烧烫伤疗法及秘方”在他手上得到进一步发扬,他也被人尊称为“神医”。
  两百多年来,这个中医世家始终与时代同步,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3月24日,在咸安区官埠桥镇渡船村,43岁的胡继松讲述了家族的传承史。
  一场起义,催生“胡氏疗法”
  说起家传200多年的传统医药秘方,胡继松说:“这里面充满了传奇色彩,还与一场著名的农民起义有关。”
  清朝嘉庆元年,咸宁官埠桥16岁少年胡兆渭因家境贫困,投奔江西开药铺的亲戚,成为一名学徒。几年后,学成归来的他在回家途中,看见许多痛苦不堪、血肉模糊的烧烫伤患者,这深深地刺激了他。
  原来,当时正处在白莲教起义之时,川楚一带连年战乱,许多农民与官兵都因战事深受烧伤之苦。此情此景,令心地善良的胡兆渭下定决心:要想办法治愈这些烧烫伤患者。
  上山采药、综合配药、验伤敷药、查看药效……胡兆渭不断实验,不断研究,终于摸索出一套治疗烧烫伤的有效方法。半年之后,他根据临床经历总结出了一套治疗烧烫伤的秘方,并不断完善配方,不断改良药效。
  白莲教起义,成就了胡兆渭研制烧烫伤疗法。胡兆渭也顺理成章地成了“胡氏烧烫伤疗法”的第一人。
  七代传承,改良特效秘方
  “胡氏烧烫伤疗法”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随着治愈病人的增多,胡氏家族治疗烧烫伤的名声越来越大、越传越远。
  年逾七旬的胡明遂是胡氏中医世家的第六代传人。他先后从师多名老医生,攻读《本草纲目》、《十八反、十九畏》等医书。他到山区采药,观察中草药生长地形、季节、药性等;出村巡回医疗,走访民间医士,收集丹秘验方。
  他以祖传方剂为基础,使用名贵中药材,研制出“胡氏烧烫伤散剂”。这种药方,让患者治疗时间缩短,疤痕变淡,被称为“疗伤一绝”。
  几十年来,胡明遂的医术医德,不仅博得患者信任,也博得儿子胡继松的全力传承。1992年,胡继松中专毕业后,到咸宁卫校西医临床专业就读,目的就是想让祖传中医疗法和西医更好地结合。2000年,他开始治疗烧烫伤患者。
  每次为患者换药时,胡继松就感到心痛:对患者来说,换药的过程犹如再次受伤,而且到了治疗中后期,因坏死组织分泌物过多而导致药物流失,达不到治疗效果。
  于是,胡继松决心进一步改善祖传秘方。2002年,他开始研究在治疗过程中,根据不同年龄、部位、季节分阶段用药,一改以前“暴露疗法”难护理的弊端,取得显著效果。
  据了解,胡继松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研制出了一系列相关药物制品,如“胡氏烧烫伤愈创Ⅰ号”、“胡氏烧烫伤愈创Ⅱ号”等。
  无数患者,受惠胡氏妙手
  说到患者,胡继松不无自豪地说:“好多患者都和我们成了亲戚,过年过节都来我家拜访。”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江夏有个两岁的小女孩不小心烫伤了。小女孩的父亲抱着她,慕名找到胡继松,住在他家治疗。一个月后,小女孩恢复正常。现在,当初的小女孩已成家立业,但30多年里,每逢过年她都会给胡继松的父亲胡明遂拜年。平日里,两家谁家里有红白喜事,都会下帖邀请对方去参加。
  1995年,咸安汀泗桥镇有个5岁的小男孩,因好奇触摸了高压电线,造成双手中指、无名指、小指及双腕关节处被电击伤。伤后经一些医院诊断,小男孩应从双手腕关节上端截肢,否则会出现骨髓炎、败血症等症状。考虑到孩子以后的生活,小男孩的父母拒绝截肢手术。听说“胡氏”后,立即找上门。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小男孩的双手奇迹般地保住。现在,已经上大学的小男孩跟其他人一样能写字,能干活。
  胡继松说,类似的患者数不胜数。
  未来几年,打造专科医院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胡继松说,改良方剂还是重点。比如进一步缩短治疗时间,解决疤痕问题等。
  “市面上,祛疤的药品很多,但控制疤痕增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胡继松近年来研制了一些祛疤的药,但效果慢,且需要长期使用。
  胡继松继续研制祛疤产品的同时,更期待把医院“发展成一个正规的治疗烧烫伤的专科医院。”
  虽然“胡氏疗法”治疗烫伤的效果不错,但祖辈们以前都在老家渡船村当“赤脚医生”,直到2011年,胡继松辞职,回到老家,开了一家烧烫伤专科医院。
  胡继松说,医院规模并不大,医疗条件也有限。“目前,医院只能接收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一旦患者有生命危险或出现休克现象,我们只能让患者先到大医院控制生命体征,再过来接受治疗。”
  胡继松说,如果建成专科医院,就会形成一条治疗链条,但要想打造专科医院,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和用地。前两年,曾有人有与他合资的念头,并进行了考察。征地、建设、装修就得上千万,困难太大。
  “这是我的梦想,我会尽最大努力,让胡氏烧烫伤疗法名扬国内外。”胡继松说。
编辑:liuhuafang
咸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咸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咸宁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咸宁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咸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政务】丁小强赴通山洪港镇参加党代表联系日活
【关注】32家市直单位,320人迎来大考!考试不
【点赞】12个省级示范县,咸宁一县为何上榜?告
【政务】丁小强先后到5所学校检查秋季开学准备
【关注】城市公园、大型停车场……咸宁一批民生
主管: 中共咸宁市委宣传部 咸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咸宁日报社 承办:咸宁日报网络传媒中心
鄂ICP备号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AVSP: 鄂备2016019号
Copyright & 2005 - 2017 Xn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咸宁网
未经咸宁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邮箱:
网站技术服务QQ:
Copyright & 2005 - 2017 xnnews.com.cn 版权所有 咸宁网 鄂ICP备号
欢迎访问咸宁网,扫描二维码,下载咸宁日报APP客户端中医世家_中医世家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803贴子:
中医世家微信号atcqq112是真的吗,能不能治好男性病,求解
你加试试呗
治没治好告诉我,求告诉
怎么说那,这个有真的有假的。我老公之前就是早泄,然后闺蜜给我老公介绍中医。现在我老公的病情比原来好很多。现在还在慢慢调养
你先问下那人有没有手机号,告诉你之后你从网上查下看看是不是他说的那个地方的电话
别相信,我也被骗了,先是包好,多少费用,后又讲哪里又要调理,又要高费用。我的是微信hzpp59中医世家,大骗子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神农本草经》
(约着成于东汉时代以前)。
三卷。原言已佚,散见《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中,今有清.孙星衍等辑本若干种。 本书收药物 365 种,分为上、中、下三品,是后汉以前药物学的总结。
学术价值:
文献价值:我国现存最早之药学著作。
理论价值:初步奠定了药学理论之基础。
实用价值:记载之药物,大多朴实有验,历用不衰。Access denied | www.21nx.com used Cloudflare to restrict access
Please enable cookies.
What happened?
The owner of this website (www.21nx.com) has banned your access based on your browser's signature (450053ccb20d9913-ua98).站内检索:
您的位置:
一个中医世家的坚守
发布时间:
张海蒙(实习)
  青海新闻网讯 在互助县丹麻镇东丹麻村卫生服务中心,有一名58岁的中医他叫尚国福。他能用几根针治疗痉挛,更擅长用中药治疗妇科疾病。他喜欢自己的工作,因为他的祖父、父亲也都曾和他一样,扎根基层,用中医疗法为每一位病人治好病。
  懵懂少年接起祖上&接力棒&
  很小的时候,尚国福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中医了。
  &那时候没有正规的课本,就是口口相传。&尚国福介绍,爷爷尚朝佐本是教师出身,由于时代原因便弃文从医。虽然是半路出家但他凭着对中医的热爱和刻苦努力,最终成为当地有名的中医,当地土族人民称他为&曼巴桑&(为土族语,&曼巴&意为医生,&桑&为对某个人、某个职业的尊称)。&他的一生都在为病人服务,他就是我的偶像。&尚国福这么评价他的爷爷。
  尚周邦是尚国福的父亲,是尚朝佐一手带出来的得意门生,也是尚国福的启蒙老师。&从早到晚都是病人,不只是互助本地的,其他周围县市,甚至外省的都来找他,经常看不到我爹,只看到病人团团将他围住。&尚国福回忆,&爹没有一天是准时下班的,忙了一整年,大年初一早上,还没睡起来就来看病,尽管病人很多,但爹从来没有拒绝过一个病人。&
  尚国福至今记得,小的时候家里那块黑板上面,写满了中药的名字。
  &那时候我才6岁,家里有一块黑板,一天写两味药,中午睡觉前,要把药名、药性记下来。&尚国福出生在中医世家,小时候经常帮父亲切药、洗药,他有时候家里没有糖吃,就吃甜的中药,像甘草、党参、枸杞。&家里都是药味,小的时候玩具就是听诊器。&
  1978年,尚国福参加了互助县组织的乡村医生技能培训,在为期一年的学习当中,他在以往掌握的中医药理基础上更加系统的掌握了中医病理。1979年20岁的尚国福接起了祖父两辈人的&接力棒&,正式开始成为了一名乡村医生。
  精益求精医术得到乡亲认可
  因为祖父和父亲在十里八乡的名气,让尚国福在中医路上如鱼得水,而恰恰也是这种两代人的优秀传承,让尚国福倍感压力,同时这种压力也成为他之后从业生涯中的最大动力。
  由于每个中医对病症的不同理解,所擅长的领域也各有不同。尚国福的祖父尚朝佐的强项是内科,其父亲在骨科方面有独到的认识,而尚国福在妇科方面可以称得上是药到病除。尚国福对于妇科的认识,源于三十多年前的一次急诊。
  三十多年前,刚从业不久的尚国福接到了一位邻村年轻男子的求救。原来就在不久前,已怀胎三个月的妻子小腹突然疼痛并伴随出血现象,本打算去互助县医院检查,但毛驴车刚出村妻子就已经因体力不支而出现全身无力的症状。无奈之下,只能将妻子带回家中,自己则赶紧来到离村子2公里的东丹麻村来寻求尚国福的帮助。听了男子的一番病症描述,尚国福意识到这是孕妇出现流产的前兆,一旦耽误病情就极有可能会涉及到病人的生命。虽然对于这种症状尚国福还没有临床实践经验,但对于祖亲所著的《特效集验录》一书里的药方早已烂熟于心。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尚国福快速地开具了几副治疗孕妇保胎安神的中药。几天后,那位妇女竟完全康复了,最后顺利生产。
  此后,尚国福便开始潜心学习妇科病的中医治疗方法。除了《特效集验录》这本启蒙书籍之外,他还从其他书籍上学习专业的理论知识,再经过实践,最后总结出自己独特的药方。随着临床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尚国福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他的名声迅速传开,许多人都慕名而来,甚至有的不远千里专程从海西州赶来。
  坚守阵地弘扬中医传统文化
  针灸是每个中医的必修课之一,尚国福也不例外。在尚国福的记忆中运用针灸治疗的案例数不胜数,但至今让他记忆犹新的还是多年前的一次夜晚出诊。
  晚上十一点多,刚记录完一天病例的尚国福打算回家休息时,本村一名老人前来求助。简单的症状描述后,尚国福确定病人为痉挛(当地人也称为抽风),便拿起针灸盒赶往病人家,因为尚国福知道针灸是治疗抽风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来到病人家中,只见病人全身肌肉强直,一阵阵抽动,双眼上翻已经神志不清。&当时来说我还没见到过这么严重的病人,虽然心中有些紧张,但还是毫不犹豫的给病人扎针。&经过刺激以后,病人先是流出了眼泪,两个小时后病人苏醒了过来。
  这让尚国福看到中医难以取代的位置,也让他认识到自己从事中医事业的价值,使他一直坚守着中医&阵地&。&爷爷把所有的笔记都留给我们后辈,就是怕有一点遗忘,所以我没有什么理由不去好好坚守祖上这门手艺。&尚国福感慨,1978年,我们一起参加乡村医生技能培训的同学有60多个,但现在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却只有十几人。
  &现在,医疗条件变好了,村诊所也能使用农村医保卡,群众看病、买药都很方便。&尚国福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村医的收入也有了保障,每年基本工资、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公共医疗服务费等补贴补助加起来有2万多元。有了这些好政策,我更要为群众的健康把好关。&
  除了这些好政策之外,最让尚国福感到欣慰的是,他的两个儿子目前也在从事医疗事业,而且大儿子也是一位出色的乡村中医。&中医这门传统手艺在我们家已经传承了四代人了,我希望它能一直这么传承下去,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使命,更是国家的需要。&在尚国福看来,中医的言传身教,既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做人的传承,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好中医。
  在很多人看来,农村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是扎根基层,为每一位病人治好病,正是尚国福以及他的中医世家不平凡的贡献。
相关新闻↓
青海省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版权所有:青海新闻网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 青公网安备 99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圣心源 中医世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