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总是白的舌头发黑是什么原因因引起的?

舌根白苔厚是什么原因
舌根白苔厚是什么原因
09-03-05 &匿名提问
舌苔发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从中医来看,如果舌苔出现偏厚或者发白等情况,而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认为是“上火”的表现。而这种情况还经常会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因此,建议您可以在刷牙时用牙刷轻刷舌苔,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该到医院口腔科看看了,因为舌苔发白也有可能是肠胃疾病表现出的症状。 舌头上的物质,一般为绿色或黄色,可用小刷子轻轻刷除。吃饭前刷去舌苔,可增加味觉,不知不觉中食量就会比平时更少哦,无形中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见图3-1)。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医上说正常舌色是淡红舌,薄白苔 白苔:主表证,寒证。苔白薄者多为表证,苔白厚者多为寒证 舌中反映的是心肺的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的病变,舌中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反映肾的病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除了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外,可配合营养调理。补充优质蛋白质、B族维生素和钙,会有很大助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舌苔                          舌苔可以反映出人的内脏以及躯体疾病的信息。中医观察舌苔,强调人的整体性和各脏器之间的关联性。中医认为:病在表,舌苔多呈现薄白状;病邪入里,舌苔变为厚腻且转为黄或黑色。因此,从舌苔厚薄变化可判断疾病的深浅表里程度。                          白苔:中医认为属“表证”。外感风寒时,舌苔薄白润滑;白苔厚腻,表明内有痰湿;厚白而干燥,为实热证;苔白且嫩滑,刮之干净,是里虚寒证。白苔亦可出现于各种慢性炎症感染及水湿停留等症。                          黄苔:多属内里有“热”。苔略黄而不太干燥,是病邪刚由表入里;舌苔黄腻,属脾胃有湿热,苔黄而干燥,是胃肠实热症;苔黄黑并有芒刺,是内热极盛,津液枯乏;苔黄而湿润,为阳虚证候。总之,黄苔多与发热、炎症感染及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黑苔:多见于重病恶病。舌苔焦黑并舌根发黑,多为热盛无津;黑苔干燥为高热伤津,多见于热病后期。临床所见灰黑苔,常与发热、化脓性感染有关,见于脓毒血症、坏疽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等症。                          西医观察舌苔,强调舌苔的特异性,即什么疾病将产生什么样的舌苔。如果确实观察到某种有指征意义的舌苔,几乎可以“对号入座”地诊断出是什么病症。                          地图舌:舌面上出现黄色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隆起部分,状如地图。其边缘不规则,存留时间不很长,可消退或再形成新的黄色隆起部分,也称为“移行性舌炎”,这是由于缺乏核黄素而引起的。                          草莓舌:舌乳头潮红、肿大似草莓,常见于长期发热或患猩红热的病人。                          镜面舌:也称光滑舌,由于舌乳头萎缩,舌体变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牛肉舌:舌面无苔而呈绛红色,如生牛肉状,见于糙皮病(缺乏烟酸引起的营养不良症)患者。                          毛舌:舌苔呈黑色或黑褐色,带毛刺,又称黑毛舌,是由于舌面的丝状乳头缠绕了霉菌菌丝以及上皮细胞角化所致。见于体弱久病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由于观察舌苔十分方便,而舌苔的变化可作为了解身体状况、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因此,一般人可在日常保健中自查,如有情况,及时就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舌苔发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从中医来看,如果舌苔出现偏厚或者发白等情况,而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认为是“上火”的表现。而这种情况还经常会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因此,建议您可以在刷牙时用牙刷轻刷舌苔,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该到医院口腔科看看了,因为舌苔发白也有可能是肠胃疾病表现出的症状。 舌头上的物质,一般为绿色或黄色,可用小刷子轻轻刷除。吃饭前刷去舌苔,可增加味觉,不知不觉中食量就会比平时更少哦,无形中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见图3-1)。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舌苔白的对症治疗 舌苔白 舌质淡白 多是有寒舌苔黄 舌苔白、舌质偏白的人多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为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体质。 心阳虚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劳累加重。病人可服些红参、黄芪煎水当茶喝,平时饮食中常吃些温阳散寒的生姜。 郭淑云教授说,冬天阳虚病人要格外注意保暖,可多进食热粥,也可自制一个药棉背心穿。方法是用煎好的生姜水泡棉花,然后晾干,做成棉背心。 脾胃阳虚脾胃阳虚病人常出现胃部疼痛怕凉,不思饮食,尤其怕食生冷食物,有的伴有大便溏泻。胃疼病人可用干姜(或良姜)、荜拔煎水喝,具有温胃散寒作用。还可用生姜、白胡椒粉捣成泥状,稍加温后敷脐,每日一换。老年人因阳虚大便干,可用肉苁蓉、附子、干姜、葱白煎水喝。 还有相关文章供你参考—— 看舌苔调饮食 祖国医学认为,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许多脏腑的精气上营使之灵活,所以脏腑的病变,往往能从舌象上反映出来。观察舌质和舌苔是中医诊断的主要方法手段之一。当出现以下几种变化,应及时调整饮食,并仔细观察是否有病态,是否要去医院诊治。 ⑴舌质淡白,舌苔薄白:多为寒证,见于感冒早期,可选择性质偏温的饮食,如红枣糯米粥等,以软食、羹食为宜。副食选择清淡性温的牛肉汤、羊肉汤、蛋花汤、红萝卜、洋葱、红糖等,并用醋、姜做为调味剂。水果可吃苹果、蜜桔等。少吃性偏寒凉的食物,如凉拌菜、黄瓜、冬瓜、绿豆芽、蟹、螺、鸭蛋等。忌吃冷饮。 ⑵舌苔白腻,或白厚腻:多为寒湿,应选用温胃健脾、散寒化湿的食物,品种同上。少用甜腻厚味的食品,否则会导致腹胀及食欲减退。 ⑶舌苔微黄,或黄腻:为脾胃湿热或肠胃积滞所致,见于感染、发热或消化功能紊乱,常伴有口舌干渴、烦躁、大便干结等症状,饮食上应选用清热利湿的食物,如白萝卜、西红柿、丝瓜、藕粉、绿豆或薏仁煮粥,水果可选用山楂、梨等。 ⑷舌苔薄少或光滑无苔、或舌苔部分剥落:多因胃肠湿热或阴虚火旺所致,见于寄生虫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可选用百合汤、雪梨、西瓜等有滋阴降火、生津止咳作用的膳食,避免吃辛温的食物,如羊肉、蒜、洋葱等。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个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 如今到医院找中年以上的中医看病,许多医生把望舌看得比诊脉重要。在问了症状之后,他们常说的一句话是:“让我看看你的舌头。”对此,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消化内科郭淑云教授解释说,中医认为“舌为心之苗”,“苔为胃气之根”,舌体与肺、心、肝、脾、肾等内脏经络相连。人体内脏若有病变,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有经验的医生看舌头,就像看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望便知道你病情的轻重,体内的虚实寒热。 中医将舌体分为三部分:舌尖反应心、肺的变化,舌中与舌两边反映肝、脾的情况,舌根提示肾的病变。不过,郭淑云教授说,中医讲的心肝肾功能与西医不同,不必硬套。 舌苔黄 舌质红 多是有热 郭淑云教授说,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有热上火。 心经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同时伴有心急烦躁、失眠多梦,多是心经有热,病人此时可用些清心火的药。如竹叶、莲子心泡水,当茶每日频饮。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莲子心、枣仁煮粥喝;口舌生疮可用野菊花60克,浓煎后,每日多次含服。郭淑云说,有位老干部口舌生疮多年,用了很多方法治疗无效,就用这个小验方,一个月即痊愈。 膀胱湿热舌质偏红,舌苔黄腻病人伴有小便排不净感觉,或尿时感到小便发热,有痛感,多是膀胱湿热,即西医讲的泌尿系感染,可用白茅根、瞿麦、扁蓄等,水煎后当茶喝。 肝经有火舌边红,苔黄偏干,眼睛红赤肿痛,或经常长麦粒肿,为肝经有火,可用酒炮制过的大黄泡水喝。郭淑云认为,大黄性寒,有降泄作用,用酒炮制后,可将大黄药力引到头目,泄上焦之火。 肺经有热舌质稍红,苔薄黄为肺经有热,常见于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伴有大便干结者可用冬凌草、大黄稍加煎煮,每日当茶饮。咽干肿痛者可用胖大海、麦冬、菊花泡茶,症状严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结加大黄。郭淑云教授说,中医有个理论叫“肺与大肠相表里”,病毒性感冒初期,通过泄大肠宿便热毒,以消除肺经之火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 口臭是指口内出气臭秽的一种病症,多表现为呼气时有明显臭味,刷牙漱口难以消除,含口香糖、使用清洁剂均难以掩盖,是一股发自内部的臭气。 口臭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饮食不节,或过多地食用辛辣食品,以及劳倦过度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造成的脾功能衰竭,胃肠功能减弱,使食物在肠内得不到正常的消化,大量食物糟粕不能排出体外,愈积愈多,形成毒素进入肠壁血液,从而伤害脏腑引发各种疾病。而沉积在肠内的食物糟粕时间一长就会积滞生热,产生臭气,向上蒸发,通过口腔及鼻咽部位形成口臭。 因此,治愈口臭必须先清除肠壁和脏腑内血液中的毒素,使肠胃恢复正常,沉积在肠内的食物糟粕得以排出体外,根除形成口臭的第一个环节,从而治愈口臭恢复健康。 *中医验方治疗口臭* 中医认为治疗口臭应以清肺胃之热、润大肠之燥为原则。验方可用竹叶石膏汤:生石膏、芦根各30克,生地、金银花各12克,竹叶、麦冬、法夏、连翘、桔梗各9克,甘草3克,清水五碗半煎取一碗温服,服药期间少吃虾、蟹、笋、蛋、花生等易发物及其它肥腻、难消化食物。 胃肠燥热较厉害,腹部胀满,可用麻子仁丸加枇杷叶清肺汤饮:火麻仁30克,枇杷叶、桑白皮、黄柏、枳实、厚朴、白芍、北杏、知母、麦冬各9克,大黄(后下)6克,黄连、甘草各4.5克,清水六碗煎取一碗温服。便秘甚者,可酌加番泻叶4.5克,以加强通便作用。 慢性鼻炎或鼻窦炎而致口气腥臭者:辛夷花、苍耳子、苏叶、枳实、厚朴、鱼腥草各9~12克,甘草、薄荷叶(后下)各4.5克,水煎内服。 饮食疗方:用土银花、土茵陈、土牛膝各9克,紫苏叶4.5克,鸡蛋一只,冰糖少许,煲糖水食用,或咀嚼茶叶,对除口臭亦有一定作用。 偏方: 一、食鲜菜叶汁。取新鲜的青菜叶(或萝卜叶、莴笋叶)用水冲洗干净,凉开水冲一遍,晾干,然后用刀切碎,用榨汁机取汁。也可放在容器内捣烂,绞汁,再用干净纱布过滤。服用时可加入少许凉开水,每天早晚各饮1杯,坚持两周。便可见效。 二、经常生食莴笋或叶。将莴笋切成片,用椭盐适量拌一下,放一会儿后倒掉盐汁水,兑入优质酱油、味精少许,再浇上几滴麻油,作为凉抖菜,口味颇佳。将莴笋叶切碎,用少许精盐渍一会儿,再浇上麻油,既可作为菜肴,又可治疗口臭。 三、藿香叶9克、石菖蒲3克,煎汤,分两次含服,每日1剂。 四、净白蜜30克,兑温水,1次炖服。 五、甘草3克、川芎6克、丁香9克、白芷15克,分别磨成细末,混合均匀,用蜜调成丸,食咽,每日2次。 六、桔皮30克,洗净,水煎代茶饮。治吸烟所致口臭,两方:1.取食醋适量,含口腔内蠕动2~3分钟,吐出,然后以清水漱口。2.取药用双氧水(过氧化氢)适量,加水稀释,先刷牙,然后含双氧水于口内,弯腰低头。避免咽下,稍待片刻,吐出,再以清水漱口数次。若是长期口臭,伴有体重减轻,发热及关节酸痛等症状,应考虑患有全身性疾病。诸如白血病、肝功能衰竭、锌缺乏以及癌症等。若老年人持续性口臭伴有喉咙疼痛、声音嘶哑、咳嗽及咯血.或上腹部隐痛、腹胀等症状,必须及时到医院请医生作有关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舌苔发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从中医来看,如果舌苔出现偏厚或者发白等情况,而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认为是“上火”的表现。而这种情况还经常会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因此,建议您可以在刷牙时用牙刷轻刷舌苔,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该到医院口腔科看看了,因为舌苔发白也有可能是肠胃疾病表现出的症状。 舌头上的物质,一般为绿色或黄色,可用小刷子轻轻刷除。吃饭前刷去舌苔,可增加味觉,不知不觉中食量就会比平时更少哦,无形中可以达到减肥的效果 舌诊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中医将舌划分为舌尖、舌中、舌根和舌侧,认为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两侧属肝胆(见图3-1)。根据舌的不同部位反映不同的脏腑病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机械地看,需与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加以考虑。 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 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 (1)舌色 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 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 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 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 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 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 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 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 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 (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 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 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 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 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 (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 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 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 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 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 (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 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 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1.正常舌 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 2.淡白舌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 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 3.苍老舌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 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 4.淡白舌白苔 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 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 5.淡白舌黑燥苔 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 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 6.淡红镜面舌 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 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 7.瘀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 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 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 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 9.红舌花剥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 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 10.红肿胀舌 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 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 11.淡红紫斑舌 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 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 12.淡红舌白厚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 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 13.淡红舌厚腐腻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 意义:湿热阻滞三焦 14.淡红舌黄糙苔 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 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 15.红舌黑腻苔 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 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 16.红舌无苔 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 意义:胃肾气阴两伤。 17.齿痕舌 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 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 18.裂纹舌 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 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 19.裂纹舌 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 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 20.红舌白腐苔 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 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 21.红舌黄腐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 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 22.暗红舌焦黄苔 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 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 23.红舌黄白苔 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 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 24.暗红舌黄燥苔 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 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 25.红绛舌黄黑苔 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 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 26.红绛舌黑糙苔 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 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 27.红色点刺舌 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 意义:营分郁热。 28.青紫瘦小舌 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 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 29.绛紫舌光剥苔 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 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 30.淡白舌水滑苔 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 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 31.红绛瘦舌 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 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 32.红胖瘀斑舌 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 意义:湿毒内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口臭,是你胃热较重,你是不是常常抽烟,喝酒以及吃叫辛辣的食物!嘴唇经常发白,舌苔白腻厚是体热的表现,也就是说体内热中,建议你可以看看中医吃两付中药调理一下! 胃热 胃热,即是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其病理表现是,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 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中医词典相关释义: 【胃热(胃中热)】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 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 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胃热杀谷】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见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胃火上升】指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苔色 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黑苔。有时也可发生绿苔(多由白苔转化而来,常见于温疫、湿温,为湿热郁熏之征)、霉酱苔(红中发黑、又兼黄色的舌苔,常见于夹食中暑或内热久郁,主湿热病日久者)。 ~~~~~~~~~~~~~~~~~~~~~~~~~~~~~~~~ 苔质 即舌苔的形质,分为:①苔的有无。正常舌有一层薄白苔,由胃气而生。在疾病过程中,舌苔从有到无,是胃气阴不足、正气渐衰的表现;但舌苔剥落之后,复生有薄白苔,则是邪退正生,胃气渐复的表现。②苔的厚薄。透过舌苔能隐隐见到舌质的为薄苔,不能见到舌质为厚苔。舌苔的厚薄可测定正邪盛衰和病情的深浅轻重。薄苔主外感表证,亦主内伤气郁。厚苔主痰饮、湿邪、积滞。舌苔由薄变厚,病邪自表入里,邪盛病进;舌苔由厚变薄,为病邪自里达表,正胜病退。③舌苔的润燥可了解津液的变化。若舌面润泽,干湿适中为正常舌象,虽有病而津液未伤;若扪之湿而滑利,则称滑苔,多主寒主湿,或阳虚水饮内停。若舌面望之干枯,用手扪之无津液,则为燥苔,多由热盛伤津、阴液亏耗,或气不化津所致。④舌苔的腐腻。⑤舌苔的偏全。舌苔在舌面分布的变化。舌苔布满全舌称为全。舌苔偏布于舌面的前、后、左、右某一局部,称为偏。察舌苔分布的偏全,可判断病变的所在。全苔为邪气散漫,多为湿痰阻滞中焦之征;舌苔偏见于舌的一侧,为邪在半表半里,或病在肝胆;苔中根厚腻,多为痰饮或胃肠积滞等。⑥舌苔的剥落。⑦舌苔的消长。舌苔薄厚、多少的变化,也是正邪进退的反映。舌苔由少变多、由薄复厚,一般说明邪气加重,主病进;舌苔由厚变薄、由多变少,说明正气渐复,主病退。若舌苔骤增骤退,多为病情暴变的征象。⑧舌苔的真假。辨舌苔的真假,可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舌苔真假的判断以有根无根为标准。凡舌苔紧贴舌面,不易刮去,似从舌体上长出来的,即真苔又称有根苔。若苔不着实,如浮涂在舌面,刮之即去,即假苔又称为无根苔。在疾病的初期、中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深重,疾病后期有根苔比无根苔为佳。若舌面上浮一层厚苔,望似无根,而其下部生出一层新苔,属疾病趋愈的征象。在辨别假苔时需注意三个方面:第一,清晨舌苔满布,饮食后苔即退去,虽属假苔,并非无根;若退后苔少或无苔,则是里虚。第二,有苔有色,刮之即去,病轻浅;若揩之即去,病更轻浅。第三,厚苔一片而无根,其下不能续生新苔,是原有胃气,其后胃气虚乏,不能蒸化胃液上潮。多因过服寒凉药损伤阳气,或过服热药损伤阴液所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中医书上说: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个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 中医将舌体分为三部分:舌尖反应心、肺的变化,舌中与舌两边反映肝、脾的情况,舌根提示肾的病变。不过,郭淑云教授说,中医讲的心肝肾功能与西医不同,不必硬套。 舌苔黄、舌质红多是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有热上火。 心经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同时伴有心急烦躁、失眠多梦,多是心经有热,病人此时可用些清心火的药。如竹叶、莲子心泡水,当茶每日频饮。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莲子心、枣仁煮粥喝;口舌生疮可用野菊花60克,浓煎后,每日多次含服。郭淑云说,有位老干部口舌生疮多年,用了很多方法治疗无效,就用这个小验方,一个月即痊愈。 膀胱湿热舌质偏红,舌苔黄腻,病人伴有小便排不净感觉,或尿时感到小便发热,有痛感,多是膀胱湿热,即西医讲的泌尿系感染,可用白茅根、瞿麦、扁蓄等,水煎后当茶喝。 肝经有火舌边红,苔黄偏干,眼睛红赤肿痛,或经常长麦粒肿,为肝经有火,可用酒炮制过的大黄泡水喝。郭淑云认为,大黄性寒 ,有降泄作用,用酒炮制后,可将大黄药力引到头目,泄上焦之火。 肺经有热舌质稍红,苔薄黄为肺经有热,常见于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伴有大便干结者可用冬凌草、大黄稍加煎煮,每日当茶饮。 咽干肿痛者可用胖大海、麦冬、菊花泡茶,症状严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结加大黄。郭淑云教授说,中医有个理论叫“肺与大肠相表里”,病毒性感冒初期,通过泄大肠宿便热毒,以消除肺经之火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 湿重,消化不良。前段时间我身体不好,需要休息,然后吃的东西还很好,就消化不良了,然后舌苔厚重,嘴里发苦,肚子也有些涨,我的办法是先喝点霍香正气水,肚子不涨了,然后冲点板蓝根,很快就好了,真的很有效。 另: 总的来说是胃消化不良或者上火。一个一个向你解释: 舌苔发黄: 中医书上说: 常言道:每天照一照,有病早知道。一个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但是,患病后,舌质与舌苔就会发生变化。因此,经常观察舌象,可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进行自我保健与调理。 中医将舌体分为三部分:舌尖反应心、肺的变化,舌中与舌两边反映肝、脾的情况,舌根提示肾的病变。不过,郭淑云教授说,中医讲的心肝肾功能与西医不同,不必硬套。 舌苔黄、舌质红多是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即舌头红)的人出现口苦咽干,属于有热上火。 心经有热舌苔发黄、舌质红同时伴有心急烦躁、失眠多梦,多是心经有热,病人此时可用些清心火的药。如竹叶、莲子心泡水,当茶每日频饮。睡眠不好可用百合、莲子心、枣仁煮粥喝;口舌生疮可用野菊花60克,浓煎后,每日多次含服。郭淑云说,有位老干部口舌生疮多年,用了很多方法治疗无效,就用这个小验方,一个月即痊愈。 膀胱湿热舌质偏红,舌苔黄腻,病人伴有小便排不净感觉,或尿时感到小便发热,有痛感,多是膀胱湿热,即西医讲的泌尿系感染,可用白茅根、瞿麦、扁蓄等,水煎后当茶喝。 肝经有火舌边红,苔黄偏干,眼睛红赤肿痛,或经常长麦粒肿,为肝经有火,可用酒炮制过的大黄泡水喝。郭淑云认为,大黄性寒 ,有降泄作用,用酒炮制后,可将大黄药力引到头目,泄上焦之火。 肺经有热舌质稍红,苔薄黄为肺经有热,常见于感冒初期,或咽炎患者。伴有大便干结者可用冬凌草、大黄稍加煎煮,每日当茶饮。 咽干肿痛者可用胖大海、麦冬、菊花泡茶,症状严重者加二花、山豆根、牛蒡子,大便秘结加大黄。郭淑云教授说,中医有个理论叫“肺与大肠相表里”,病毒性感冒初期,通过泄大肠宿便热毒,以消除肺经之火的方法,往往可以收到不错的疗效。 嘴里发苦: 口苦多由于胆囊功能差,特别是胆囊疾病(胆囊炎、胆石症等)的病人的一种反应。还有一些由于胃动力差,食道存在炎症的人也可为胆汁反流至胃,也会引起口苦。另一方面,有的人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以及打呼噜、张口睡觉、口腔发炎等人群也易出现口苦的情况。 口苦、牙龈出血等情况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长时间或者经常出现口苦应及时到医院查找病因。 口干口苦一般来说是内热炽盛,阴津不足的表现,可试用清热生津的中药,药物如下:黄连15g,麦冬30g,芦根30g,白茅根30g,生地20g,赤勺20g。三到五付即应见效。 另外,引起口苦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人均可出现口苦;口腔本身疾病以及患有某些感染性疾病的人也可出现口苦;其他如疲劳、睡眠不足、过度吸烟、酗酒等同样会引起口苦;至于患有某些肿瘤的病人,那口苦就更多见了。一般性的口苦虽算不上什么大病,但严重的口苦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情绪,而且还会使患者味觉减退而影响食欲。 有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药物——维生素C片,对任何原因的口苦症都有效。维生素的用法是每天三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化,一般说来,轻度的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即使是重的口苦症,连续服药3~4天也能解决问题。服用维生素C无副作用。当然,使用维生素C片治疗口苦症只是救急之法,治标不治本,而口苦仅仅是多种疾病或不良生活因素所致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单独存在的疾病。因此为预防和根治口苦症,最好的办法是医治原发疾病,戒除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如吸烟、酗酒,还要注意口腔卫生等,平时刷牙你还可以试着用牙刷刷自己的舌头,开始可能会有点恶心的感觉,慢慢就适应了,可以除口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舌苔 舌苔可以反映出人的内脏以及躯体疾病的信息。中医观察舌苔,强调人的整体性和各脏器之间的关联性。中医认为:病在表,舌苔多呈现薄白状;病邪入里,舌苔变为厚腻且转为黄或黑色。因此,从舌苔厚薄变化可判断疾病的深浅表里程度。 白苔:中医认为属“表证”。外感风寒时,舌苔薄白润滑;白苔厚腻,表明内有痰湿;厚白而干燥,为实热证;苔白且嫩滑,刮之干净,是里虚寒证。白苔亦可出现于各种慢性炎症感染及水湿停留等症。 黄苔:多属内里有“热”。苔略黄而不太干燥,是病邪刚由表入里;舌苔黄腻,属脾胃有湿热,苔黄而干燥,是胃肠实热症;苔黄黑并有芒刺,是内热极盛,津液枯乏;苔黄而湿润,为阳虚证候。总之,黄苔多与发热、炎症感染及消化道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 黑苔:多见于重病恶病。舌苔焦黑并舌根发黑,多为热盛无津;黑苔干燥为高热伤津,多见于热病后期。临床所见灰黑苔,常与发热、化脓性感染有关,见于脓毒血症、坏疽性阑尾炎、弥漫性腹膜炎等症。 西医观察舌苔,强调舌苔的特异性,即什么疾病将产生什么样的舌苔。如果确实观察到某种有指征意义的舌苔,几乎可以“对号入座”地诊断出是什么病症。 地图舌:舌面上出现黄色上皮细胞堆积而成的隆起部分,状如地图。其边缘不规则,存留时间不很长,可消退或再形成新的黄色隆起部分,也称为“移行性舌炎”,这是由于缺乏核黄素而引起的。 草莓舌:舌乳头潮红、肿大似草莓,常见于长期发热或患猩红热的病人。 镜面舌:也称光滑舌,由于舌乳头萎缩,舌体变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 牛肉舌:舌面无苔而呈绛红色,如生牛肉状,见于糙皮病(缺乏烟酸引起的营养不良症)患者。 毛舌:舌苔呈黑色或黑褐色,带毛刺,又称黑毛舌,是由于舌面的丝状乳头缠绕了霉菌菌丝以及上皮细胞角化所致。见于体弱久病或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的病人。 由于观察舌苔十分方便,而舌苔的变化可作为了解身体状况、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因此,一般人可在日常保健中自查,如有情况,及时就诊。 回答者:本世纪不等式 - 门吏 三级 4-20 15:09舌苔白的对症治疗 舌苔白 舌质淡白 多是有寒舌苔黄 舌苔白、舌质偏白的人多伴有形寒肢冷,手足不温,为阳气不足导致的虚寒体质。 心阳虚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劳累加重。病人可服些红参、黄芪煎水当茶喝,平时饮食中常吃些温阳散寒的生姜。 郭淑云教授说,冬天阳虚病人要格外注意保暖,可多进食热粥,也可自制一个药棉背心穿。方法是用煎好的生姜水泡棉花,然后晾干,做成棉背心。 脾胃阳虚脾胃阳虚病人常出现胃部疼痛怕凉,不思饮食,尤其怕食生冷食物,有的伴有大便溏泻。胃疼病人可用干姜(或良姜)、荜拔煎水喝,具有温胃散寒作用。还可用生姜、白胡椒粉捣成泥状,稍加温后敷脐,每日一换。老年人因阳虚大便干,可用肉苁蓉、附子、干姜、葱白煎水喝。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编辑本段]药茶除口臭  1.桂花茶  取3g桂花用水煎煮,然后用这煮沸的水冲泡5g红茶,每天一剂,频频含饮。对于治疗口臭有较好效果。  2.桂菊茶  取桂花和菊花各6g,然后用开水冲泡,每天一剂分两三次冲泡饮用,该方法适用于胃热上蒸型口臭患者,有芳香清胃的效果。  3.单味茶  取25g绿茶冲称浓茶饮用嚼食茶叶,适用于胃热上蒸型口臭患者,有清除胃热的效果。  4.茉莉薄荷茶  取5g薄荷和茉莉花,用开水冲泡饮用,每天一剂,分两次冲泡,治疗口臭效果较好,能够芳香除臭。  5.石榴茶  取一两只石榴,将石榴子取出榨汁,加入凉开水饮用,每天一剂,对于口臭并且伴随咽痛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有清热除臭的功能。   6.荸荠茶  取250g荸荠洗净捣碎用水煎后饮用,或者是将荸荠削皮榨汁加凉开水饮用也可。每天一剂。有清热消积治疗口臭的作用,适合口臭并且目赤溲黄患者饮用。  7.丝瓜茶  取两条老丝瓜去皮切碎,用文火水煎,每天一剂饮用。有清热解毒,凉血除臭的作用,适合口臭并且便秘的患者服用。  8.薄荷茶  取10g薄荷,2g绿茶冲泡饮用,每天一剂分次饮用,有辛凉,行滞消积的作用,适合口臭并且有食滞腹胀患者服用。  9.藿香茶  取15g藿香放进砂锅中用水煎煮,每天一剂代茶饮,对于治疗口臭有很好效果,尤其适用于口臭颇重,口中黏腻的患者。  10.竹叶茶  取15g鲜竹叶,9g绿茶放进砂锅中用水煎煮,每天一剂分次饮用,有清热解毒,清除口臭的作用,适用于因为湿热、肝郁引发的口臭患者,同时伴随咽喉痛者治疗效果尤其好。  11.甘草茶  取甘草10克,茶叶5克,食盐8克,配水1000毫升。按此比例,先将水烧开,再将甘草、茶叶、食盐放入水中煮沸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可治风火牙痛、口臭、火眼、感冒咳嗽等症。   12.大黄茶  取生大黄3~9克放入杯内,用开水冲泡,加盖焖10分钟即可服用。长期饮服大黄,可保持大便通畅,减少肠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再吸收。具有清热解毒、泻下等作用。每日少量饮服,可健胃、助消化、泻胃火、增进食欲、调和气血、健壮体质、防病治病、抗衰老。用于便秘腹痛、口干口臭、目赤喉痛、麦粒肿等。   13.陈皮姜茶  陈皮20克,生姜片10克,甘草5克,茶叶5克,配水1000毫升。按此比例,先将水烧开,再将陈皮、姜片、甘草与茶叶投入,冲泡10分钟左右,去渣饮服。有解渴消暑、止咳化痰、健胃消食的保健功能。[编辑本段]药粥除口臭  藿香粥  取藿香洗净,放入铝锅内(一定要用铝锅)煎熬5分钟,取其汁待用。将粳米淘净,入锅内加冷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熬煮。待粥将熟时,加入藿香汁,再煮沸后即可。  《医余录》言,此粥方有“散暑气,辟恶气”之功,并兼有治脾胃、吐逆及开胃进食之效清除口臭。  薄荷粥  取薄荷叶洗净,入锅内加适量水熬。取汁待用。将粳火淘净,加水适量,也不例外以武火煮熟,再倒入薄荷汁,烧沸即成。  《医余录》言,此粥方有“通关节,利咽喉,令人口香”之功清除口臭,兼有止痰嗽、发汗、消食、下气、去舌苔之效。  麦门冬粥  将麦门冬煎汤取汁。粳米淘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用文火煮熟,再倒入麦门冬汁烧沸即成。  《寿世青编》言,此粥方有“治嗽及反胃”。并兼有治潮热、口干、心烦之功效。《本草衍义》中说:“其性专泻不专收,气弱,胃寒者禁服。”  总之,我们平时只要注意好身体的保养弄清口臭的原因,饮食的结构和营养,加上食物的治疗,就能清除,抛弃一切烦恼。[编辑本段]中医辩证治疗口臭  1.肺胃郁热,外邪凝滞,肺胃郁热上攻,而致口臭,鼻干燥,咽红肿疼痛,涕黄,苔少,舌红,脉细数。  治则:清热泻火  方药---芦荟汤加减:芦荟10克,甘草5克,麦冬10克,桑枝10克,赤芍10克,桔梗6克,薄荷5克,荆芥10克,黑山桅10克,辛夷10克。  2.胃火灼盛:症见口臭、口干,牙龈红肿,消谷善饥,舌红苔黄少津,脉滑数。  治则:消热泻火  方药---清胃散加减:黄莲6克,生地20克,丹皮、霍香10克、苏梗10克,犀角20克(先煎)。  3.肠腑实热:症见便秘口臭,小便短赤,心烦,舌红苔黄或黄燥,脉滑数。  治则:滋阴清热通便  方药---小承气汤加味:生大黄15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霍香10克,生地20克,槟榔10克。  4.肾阳不足:口臭、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  治则:养阴滋肾  方药---左归饮加减:熟地10克,山药20克,杞子10克,山芋10克,丹皮10克,麦冬10克,龟板10克烊冲,杜仲10克。[编辑本段]口臭食疗  近年研究发现,在海带中存在着高效的消除臭味的物质,其消臭的效果是现有口臭抑制物黄酮类化合物的3倍,因此,患有口臭的人,常食海带有消除口臭作用。此外,饮食清淡,多吃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食物有利于清洁口腔,还应适当食用具有清热化湿、避秽除臭之食品。如甜瓜子为末,口内含之;茴香作汤饮或生嚼;橘饼常嚼食;用苏子煮水漱口;乌梅脯含化等,均有祛口臭作用。提高胃肠道中双歧杆菌,可以治疗口臭。大豆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双歧杆菌因子,对于治疗口臭效果很好。  小儿口臭的中药调理  在门诊经常遇到口臭的孩子,可检查口腔都没有问题,多是消化不良导致的。小孩口臭一般可以用中药调理,中医将小儿口臭分为胃经有湿热和食积两大类。  胃经有湿热  孩子表现为舌质红、舌苔黄,口臭的同时伴有烦躁和睡不安稳等症状,许多孩子还伴有大便干结。可在中医师指导下,吃一些清热燥湿药。如栀子6克,二花10克,佩兰6克,藿香6克,大便干者加2克大黄。煎的时候先加水泡20分钟,煎15分钟后,倒出药汁,可加适量白糖服用。这个方子为3岁左右孩子一天的量,早晚分两次喝。  食积型口臭  多见于1~6岁的城市孩子,与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有关。这类孩子长期食欲不振,面黄消瘦,但精神正常,用药以消食和胃为主。3岁左右的孩子可用炒麦芽、神曲、焦山楂各10克,藿香6克,服用方法同上。中成药可以配合消食化积的保和丸。  小儿口臭的预防  1、培养孩子从小重视口腔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饮食要有规律。多吃蔬菜水果,粗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3、防止消化不良。当出现消化不良时,可适当服用一些助消化和胃肠动力药。  4、注意预防并及时治疗龋齿及排列不齐。少吃甜食,特别是睡前不吃甜食。  5、用中药芦根、薄荷、藿香煎液,或1%的双氧水、2%的苏打水、2%的硼酸水等,选择其中一种含漱,可减轻或消除口臭。  老年人口臭的防治:  有些老年人口腔中往往有一股很难闻的臭味,口腔内产生臭味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口腔中有龋齿、残冠或残根等,食物碎屑附着在这些病变部位,经过口腔中细菌作用,食物残渣发酵后会产生口臭。只要将龋齿、残冠或残根治疗后,口臭就会消失。  2.口腔中有牙周疾病,特别是慢性牙周病形成盲袋,产生了慢性溢脓而发出臭味。这时应治疗牙周病,消除盲袋,才能消除口臭。  3.口腔中发生了急性炎症,如急性牙周脓肿、第三磨牙冠周炎等,口腔中均有一些急性炎性分泌物,也会发生口臭,将这些疾病治愈,炎症消退后口臭也就消失了。  4.老年人牙周组织产生生理性萎缩,牙齿之间产生缝隙。进食后食物碎屑停留在牙齿缝隙中,经过口腔内细菌发酵后则产生臭味。所以要注意口腔卫生,做到早晚(睡前)刷牙饭后漱口,消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就可防止口臭的发生。  5.消化道疾病。老年人消化功能减退,常有消化不良或消化道返流性疾病,可将胃内存留食物所产生的气味从口中呼出,这也是产生口臭的重要原因。只要将消化道疾病治愈就会消除日臭。 提高胃肠道中双歧杆菌,可以治疗口臭。大豆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双歧杆菌因子,对于治疗口臭效果很好。[编辑本段]消除非疾病引起的口臭:  一些金属(如铅、汞)和有机物中毒的病人口腔内会有异常的气味。食用生葱、生蒜及某些药物口腔内亦可产生暂时性口臭。吸烟人的口腔中有一种特殊的臭味,烟草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口腔及肺部吸收至血液中,然后又通过口腔鼻腔排出来,形成难闻的气味。   口臭虽然不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但它往往影响社会交往,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过分伤感、自卑和不安。有了口臭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引起口臭的原因,如果是口腔局部因素引起的口臭,就应该刮除牙垢、牙石,治疗牙龈炎和牙周炎,充填龋齿,拔除残冠、残根,去除不良修复体,将牙面上特别是牙间隙处的食物残渣及菌斑彻底去除干净。另外,还要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引起口臭的其他疾病,加强口腔卫生保健,口臭是可以消除的。  提高胃肠道中双歧杆菌,可以治疗口臭。大豆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双歧杆菌因子,对于治疗口臭效果很好。  牛奶 吃大蒜后的口气难闻,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   柠檬 柠檬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时加上一些新鲜柠檬汁饮用,可去口臭。   金橘 金橘对口臭伴胸闷食滞很有效,可取新鲜金橘5~6枚,洗净嚼服。本方还具有芳香通窍、顺气健脾的功效。   蜂蜜 蜂蜜具有润肠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对便秘引起的口臭颇有效。   山楂 山楂性酸,味微甘平,有散瘀消积、清胃、除口酸臭的功效。   茶叶 用浓茶漱口或口嚼茶叶可除口臭。进食大蒜、羊肉等食物后口气难闻,可用茶叶1小撮,分次置于口中,慢嚼,待唾液化解茶叶后徐徐咽下,疗效颇佳。  导致口臭病有五大原因  1、肝火亢盛,耗神伤精,火气上炎所致。  2、胃肠蕴积湿邪热毒,心火亢盛,而上攻头、目、口、喉,浊气下行,邪结肠胃所致。  3、胃阴受损则津液不足,虚火上蒸;肺阴受损则气逆上冲;精气血受损则虚火郁热内结,阴虚津亏所致。  4、脾虚气滞,寒热互结,升降失司所致。  5、气候、精神、饮食因素,造成脾胃失节,而气滞、食积;心情不舒致肝火犯胃,气郁不舒所致。  口臭罪魁幽门螺杆菌  如何判断患口臭肯定有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呢?可根据医疗条件及个人经济情况选择诊断方法:  (一)非创伤法:1、抽血查抗幽门螺杆菌抗体。2、C13—呼吸实验:准确但价格高。  (二)创伤法:1、胃镜检查时行快速尿素酶测定。2、胃镜时取活检送病理进行嗜银染色查幽门螺杆菌。  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方法很多,主要药物有抑酸药、抗生素及铋剂等。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疗效高、副作用小的方案为宜。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口臭的发生率较高,可随抗幽门螺杆菌的有效治疗,口臭减轻和消失。所以,您一家人不要过虑,正确治疗会恢复健康的。  提高胃肠道中双歧杆菌,可以治疗口臭。大豆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低聚果糖等双歧杆菌因子,对于治疗口臭效果很好。  单纯性口臭防治  因不注意口腔卫生或不良饮食习惯引起的口臭,就是单纯性口臭。   防治方法:   1、进餐不宜过饱,尤其是晚餐;   2、少饮酒,过量酒易生胃火;   3、睡前不吃零食;   4、饭后漱口,睡前刷牙;   5、防治便秘,保持大便通畅。   中医认为口臭是胃火或胃有湿热的表现,常以中药治疗,效果良好。儿童可用藿香10克,煎成水剂,供一日量漱口用,一周即可。   成人舌红而苔不腻者,服用泻黄散:藿香9克,防风9克,生石膏30克,生甘草4克,焦栀子9克,煎服,每天1剂,7天即可。   舌苔腻者可服清胃散:焦栀子10克,生地10克,当归10克,生甘草4克,谷芽、麦芽各9克,生山楂9克,煎服,每日1剂,7日即可。[编辑本段]口臭并发症  引发口臭的主要原因是胃热症、胃阴虚症,其中由胃热症导致者居多,  口臭常并发牙龈肿痛、便秘、胃痛、消化不良、烦躁等症状,  急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肝炎、肺结核、糖尿病、癌症患者、接受化疗者亦会产生强烈口臭。  医学界认为:口臭的产生源于人体的各种急慢性疾病,如清代《杂病源流悄烛》中说: “虚火郁热,蕴于胸胃之间则口臭,或劳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为火灼口臭。”  1、 观察显示,重度口臭患者肠道大肠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200倍。   2、 观察显示,重度口臭患者幽门罗杆菌数量比其他人群高出至少150倍。   3、 重度口臭患者若不及时治疗,胃炎、胃溃疡、肠炎病情往往会明显加重。   4、 重度口臭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口腔菌群的数量将大大提高,牙周炎、牙龈炎、口腔溃疡频频发生。   5、 重度口臭患者极易产生便秘、痔疮等。   6、 重度口臭多年不愈,往往是胃癌的前兆。   口味异常须警惕  口味异常是指患者自觉口中的味觉异常,如酸、苦、咸等感觉,这往往是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现代医学认为,口腔出现异常,常常是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消化腺分泌过多或过少引起的,病变器官常涉及胃、肠、胰腺、肝、胆等内脏。中医认为,口腔出现异常,常常是肝、脾、胆、心等脏腑功能失调,如心气不和、脾气不运、肝胆湿热等,因此患者口味异常变化常作为中医诊治疾病的辨证依据之一。口腔异味的常见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口苦:口苦多由于情志郁结或五志过极化火,肝胆郁火内蕴,疏泄失职,胆气上溢所致,表现为口苦心烦、口干欲饮,太息易怒、头晕头痛、目赤止眩、两腹胀痛、小便黄、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或黄腻、脉弦数。宜清热利湿。   口甜:又称“口甘”,指患者常自觉口内发甜,饮白水也觉得甘甜,多由于脾胃热蒸或脾胃气阴两虚引起。脾胃热蒸者表现为口中发甜,口干欲饮,多食善饥,或唇舌生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黄而燥,脉数有力等,治宜清胃泻火。脾胃气阴两虚者表现为口甜,不思饮食,口干欲饮不多,神疲乏力,脘腹作胀,便秘,小便黄短,舌质嫩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宜补脾益气、养阴生津。   口酸:多为脾虚肝乘所致,表现为口中觉酸,或吐酸呕苦,或嗳气太息,纳谷不香,食后腹脘痞胀,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苔白,脉细弦或弦缓。宜健脾和胃,兼以平肝。口酸还常见于宿食停滞,纳呆恶食,脘腹胀满,便下不爽,舌苔厚腻,脉滑有力,当消食导滞。   口咸:口咸多主肾虚,但有阴虚阳虚之别,其共同症状是腰酸腿痛、夜尿频多、全身无力。肾阳虚则表现为畏寒肢冷,舌淡胖有齿印,脉细无力,当补肾壮阳;肾阴虚伴见咽干口燥、头昏耳鸣、舌红苔薄、脉沉细而数无力,宜补肾滋阴。   口辣:口辣是指口内常觉辛辣或舌体麻辣,如食辣椒样感觉,常由肺热或胃热引起,肺热者常见口味辛辣,鼻咽干燥,咳吐粘稠黄痰,烦躁口渴,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脉滑数等,宜清肺泻热。胃热者常见口辣,口舌干燥,消谷善饥,胃脘灼热,齿龈肿痛,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等,宜清胃泻火。   口淡:多为脾胃虚弱,表现为食不知味、神疲短气乏力、脘痞腹胀、便溏、舌淡、脉缓弱。当益气健脾和胃。   口腻:口腻是指口舌粘腻,滞涩不爽,甚则食不知味,多由寒湿困脾而引起。表现为口中粘腻,口淡不渴,不思饮食,胃脘满闷,肢困乏力,大便溏薄,小便不利,舌体淡胖,苔白腻水滑,脉濡缓等,宜健脾燥湿、芳香化浊。   口臭:口臭是指自觉或为他人所闻口中出气臭秽。中医认为,引起口臭的病因有三:一是胃热上蒸口臭,伴见口渴饮冷,口舌生疮糜烂,或牙龈赤烂肿痛,大便干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洪数等,宜清胃泻热。二是痰热壅肺口气腥臭,伴胸痛胸闷,咳嗽痰黄黏稠,或咳吐脓血,咽干口燥,舌苔黄腻,脉象滑数等,宜清肺化痰。三是肠胃食积口中酸臭,伴脘腹胀满,嗳气吞酸,不思饮食,苔厚腻,脉滑等,宜消食和胃。  第一阶段:全面分解含硫蛋白:能激活胃部和口腔有益菌,有益菌,能使药物有效成份直接渗透气味分泌腺。促使肿胀的腺体萎缩,同时中和腺体分泌出来的二氧化硫气味,从根源上解决口臭问题。  第二阶段:快速清除厌氧菌:厌氧菌在微氧环境下活得最滋润,甲硝唑片可抑制厌氧菌的存活。   第三阶段:排出毒素杜绝复发:全面清除杀灭肺内污浊、毒素,激活肺泡 活力,避免了肠胃污浊之气入侵肺部,以及外部烟浊、粉尘、受污染空气对肺脏组织的损坏,使人体呼吸之气不断吐故纳新,长久保持清新、吐气如兰,杜绝口臭发生。   口香:多见于重症糖尿病。患者口腔中常感到有一股果味萦绕,必须立即去医院治疗,切不可大意。  【消除口臭十法】  1.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特别是注意剔除残留在牙缝中的肉屑,这类含蛋白质较高的食物最易引起口臭。   2.平时注意保持口腔湿润、勤喝水。   3.有顽固性口臭的人,应坚持每顿饭后刷牙。   4.积极治疗引起口臭的疾病,如牙周炎、肝炎、胃病等。   5.吃饭时不要吃得过饱,饱食易引起口臭。   6.空腹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空腹易导致口臭。   7.因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大蒜)引起的口臭,可通过嚼茶叶、 口香糖或吃几个大枣的方法来消除。   8.睡眠时间不宜过长,过多的睡眠易导致口臭。   9.每次就餐前,做十余次深呼吸,有助于避免产生口臭。   10.在两餐之前,吃些水果可有助于避免或减轻口臭。   口臭可能是危险信号  专家提醒,口臭有时是一些严重内科疾病的表现,所以不能忽视。例如当肾功能受损时,出现体内毒素蓄积,患者口中会呼出一种酸苹果味,这就是一个危险信号。  肺脓肿患者常伴有腐酸性口臭,这类患者往往有发烧、脓性痰等,照胸片一般能确诊。此外,肺结核咯血、支气管扩张咯血者常出现血腥味口臭,晚期肺癌患者常于口腔及呼气中出现腐腥臭。  专家建议大家平时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洗牙,以预防口臭。对于原因复杂的口臭,应在诊断明确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据中国口腔保健协会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达97.6%,几乎人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口腔疾病;其中,有80%的人患有口臭,重度的口臭患者高达67%。尽管口臭不是重大疾病,口臭会给大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多困扰,使患者情绪低落、信心受挫,也导致他人的厌烦甚至躲避。  国家权威口腔治疗医师赵一冰先生称,引起口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口病与牙科疾病(如龋齿、牙龈炎、牙周炎、口腔粘膜炎以及蛀牙、牙周病)会引起口臭;长期吸烟喝酒或者吃辛辣食品(如葱、蒜、辣椒等)也会残留异味;其他如过分节食、女性发育期卵巢功能不全、心理压力等原因都会导致口臭。[编辑本段]吸烟与口臭  口臭虽然由口而出,但其病因不完全来自口腔,口臭原因有可能跟身体的五脏六腑有关,也有可能跟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关。当然,如果是烟民,吸烟将会是口臭的重要原因。  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影响人体正常的血液循环,使局部免疫力下降,最终引发口臭等身体疾患。又吸烟会污染呼吸道,还会使口腔变得干燥,随着唾液量的减少,口臭也会逐渐加重。  此外,吸烟不仅是重要的口臭原因,而且还是各种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炎、牙龈炎、口腔黏膜炎等)的诱发因素。吸烟者口中常有烟臭,影响社交与工作,而且吸烟可使牙齿变黄,从而有碍于美观。  因此健康也为了美观,尽可能戒除吸烟这个不良嗜好。如果一时戒不掉,则要注意平时的口腔卫生,及时清洁口腔,同时还要多喝水,增加口腔湿度。[编辑本段]女性口臭  引发女性口臭的原因有很多,从年龄上看,有女婴口臭,少女口臭、更年期女性口臭、老年女性口臭等。不同阶段,引发口臭原因有所区别。  一、 女婴口臭    实际上不论男婴还是女婴,引发口臭的主要原因还是口腔清洁问题。刚出生不久的宝宝,每次喂奶后,还需再喂一些温清水,可以起到漱口作用。当宝宝牙齿萌出,要开始使用质地较软的牙刷刷牙了。选择少量儿童牙膏,慢慢教会刷牙方法,从而清除乳牙上的污垢和口腔细菌。  二、 少女口臭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女,卵巢激素分泌尚未稳定,而卵巢功能与口腔粘膜组织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当少女出现内分泌紊乱,会影响正常的口腔粘膜功能(如口腔粘膜的抑菌及自结作用减弱,抗病能力下降等),口腔变得干燥,从而引发口臭。  少女易引起牙周炎、牙龈红肿、口腔溃疡、牙齿间隙增宽等口腔疾病。这与性腺活动不稳定、性激素波动较大有关。但这只是暂时性的不稳定表现,度过这个时期口臭等口腔疾患也会自行解除,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三、 更年期女性口臭    女性到了更年期,常出现月经不调、情绪急躁、心慌意乱、记忆力减退等更年期综合症。然而这些会降低人体抵抗力,影响其他脏器的正常功能,包括口腔的杀菌、自净功能也会有所减退。  此外,内分泌紊乱、情绪不稳定等,都是引发口臭的重要原因。因此,更年期女性要格外注意口腔护理,平时要加强运动,还可以通过饮食调养来补充营养、增强抵抗力,从而抵御女性口臭等疾病的侵袭。  四、老年女性口臭    人一担上了年纪,体内脏器功能逐渐衰退,体内垃圾得不到及时的分解和排出,加之中枢神经变得迟钝,引发各种老人体味,其中老人口臭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老人口臭根源主要是,口腔唾液腺功能减退,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干燥导致大量细菌繁殖,从而引起口臭。加之老人体弱多病,会同时服用多种药品,而某些药可引起或加重口臭,因此用药需谨慎,不可盲目投医。[编辑本段]秋季口臭  炎夏人们容易浮躁不安,因此多发生不良情绪引发的口臭,主要的解决办法也是与心态的调整有关,即夏季治疗口臭,能够保持愉悦的心境是关键。  专家表示,不论夏季还是秋季,引发口臭的主要原因是口腔干燥。夏季,炎热容易饥渴,而秋季,干燥容易上火。由此可以看出,“干”是引发口臭的罪魁祸首,口臭治疗也要从此入手,逐步解除口臭的各种诱发因素。  如果说夏季“干”是因为天气炎热,那么秋季“干”,则是因为身体有火。体内有火,表明身体各个器官不协调,属于应激性疾病。上火的具体表现为:心跳加快、心神不宁、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全身燥热等等。此外,对于一些爱上火的女性朋友来说,脸上痘痘们的“造山运动”也是典型的表现形式。  秋季,关于口臭治疗,重点在于去火。首先要保证科学的饮食作息规律:按时就餐、不可暴饮暴、保障睡眠时间和质量、少吃辛辣食物、三餐以清淡为主等等。其中,饮食可以多吃有去火功能的新鲜蔬果,如:绿茶、黄瓜、胡萝卜、橙子等。其次,关于口臭治疗,要做到勤刷牙、漱口,必要时还要到牙科接受诊断与治疗。最后,与夏季口臭治疗方法相同,要学会调整心态,避免受到刺激而加重内火。  此外补充一句,服用维生素B 可以防止嘴唇干裂,各类清凉药剂,如金菊冲剂等,有很好的去火作用,对于口臭治疗也有一定的帮助。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口臭的病因比较多,通常与口腔的疾病、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耳鼻喉方面的问题等有关的。口臭的预防和治疗首要十分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饭后认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时,用牙刷或洁净的毛巾轻柔地刷除舌苔。其次,戒烟,戒酒;饮食要相对清淡,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葱、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腻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体育锻炼。中医认为,口臭属于胃肠道有“热”,因此主张口臭尽量少吃助热的温里散寒类食物,适量吃一些消热的清热类食物。第三,在治疗上,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口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可引起口臭的疾病,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由于口臭往往多是由于口腔或消化道感染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所致,所以可以服用替硝唑或甲硝唑(时间不能超过7天,精神病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这是一种治疗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臭,可以服用根治幽门螺杆菌的药物。还可以配合用中药佩兰10克,开水沏饮一天1—2次,这比有些口香糖要好使;叩齿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闭唇,轻轻叩齿100-300次,其间可有唾液增多现象,小口缓缓咽下,每日做2-3次,不但治疗口臭,对口腔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大家不妨试一试;另外,属于精神因素口臭者,服药无效,需要看心理医生。口臭在中医来说,主要是脾热、胃火、肠燥等,又有虚实之分。因此,口臭如想服中药,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开方,不可自己擅自选服中药,因为“清胃火”的中药,十分苦寒,服后极易损伤脾胃,导致口臭未除,脾胃先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tdd舌苔发白是胃部消化不良的症状,建议你吃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舌苔发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从中医来看,如果舌苔出现偏厚或者发白等情况,而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认为是“上火”的表现。而这种情况还经常会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因此,建议您可以在刷牙时用牙刷轻刷舌苔,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主。另外,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该到医院口腔科看看了,因为舌苔发白也有可能是肠胃疾病表现出的症状。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但临床上也有里证和热症而见白色舌苔。根据现代舌诊的研究,认为白苔主要可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表证初起,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机里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 , 各种疾病的恢复期,尽管各种疾病在严重阶段可出现黄苔、黑苔或红降剥舌等,但随着疾病好转,脾胃生发之气恢复,舌苔仍可转为薄白色。 一些仅有主诉症状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疾患,如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等,舌苔发白而薄腻。 疾病早期或局部病灶,未影响全身的局部病变,如青春期甲状腺肿大、外伤、足癣、梅核气、早期的乳房癌、子宫颈癌等。由于早期缺乏症状或病灶局限,尚未影响全身的气血流通而反映到舌上,所以舌苔仍薄白,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疾病发展,舌苔也会出现变化。 表证初起: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早期等,多见白苔。 第二,白苔可出现于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的病人,临床上常见某些胸水、腹水、慢性肾炎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体内有湿浊或痰饮停积,使舌苔出现厚白或白腻苔。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是口腔的唾液分泌较多,以及气管内痰液分泌增多,浸软了舌头的角化细胞或角化不全细胞,使细胞肿胀而不易脱落;加上舌组织水肿和淋巴回流障碍,舌面上老的角化细胞不脱而新的角化细胞又增加堆积,所以舌质肿胖,舌苔白厚而腻。 第三,白苔可见各种慢性炎症感染:如慢性盆腔炎、慢性肾盂肾炎、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等。这些患者仅略有低热或无发热表现,由于体内有慢性病灶存在,常使舌苔较正常稍厚,或为薄白腻苔。当体内病变又趋活动或急性发作,例如肾盂肾炎又发高热时,舌苔可迅速由白转黄,或转红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tdd舌苔发白是胃部消化不良的症状,建议你吃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舌苔发白不一定就是疾病的表现。从中医来看,如果舌苔出现偏厚或者发白等情况,而身体无其他不适症状,一般认为是“上火”的表现。而这种情况还经常会导致口腔里有难闻气味,甚至出现口臭。因此,建议您可以在刷牙时用牙刷轻刷舌苔,在饮食上最好以清淡为主。另外,如果这种情况持续时间较长,就该到医院口腔科看看了,因为舌苔发白也有可能是肠胃疾病表现出的症状。 舌苔过白:多属寒症,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但临床上也有里证和热症而见白色舌苔。根据现代舌诊的研究,认为白苔主要可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多见于轻病,表证初起,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机里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 , 各种疾病的恢复期,尽管各种疾病在严重阶段可出现黄苔、黑苔或红降剥舌等,但随着疾病好转,脾胃生发之气恢复,舌苔仍可转为薄白色。 一些仅有主诉症状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疾患,如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等,舌苔发白而薄腻。 疾病早期或局部病灶,未影响全身的局部病变,如青春期甲状腺肿大、外伤、足癣、梅核气、早期的乳房癌、子宫颈癌等。由于早期缺乏症状或病灶局限,尚未影响全身的气血流通而反映到舌上,所以舌苔仍薄白,属于正常范围。但如果疾病发展,舌苔也会出现变化。 表证初起: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早期等,多见白苔。 第二,白苔可出现于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的病人,临床上常见某些胸水、腹水、慢性肾炎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体内有湿浊或痰饮停积,使舌苔出现厚白或白腻苔。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是口腔的唾液分泌较多,以及气管内痰液分泌增多,浸软了舌头的角化细胞或角化不全细胞,使细胞肿胀而不易脱落;加上舌组织水肿和淋巴回流障碍,舌面上老的角化细胞不脱而新的角化细胞又增加堆积,所以舌质肿胖,舌苔白厚而腻。 第三,白苔可见各种慢性炎症感染:如慢性盆腔炎、慢性肾盂肾炎、结核性脑膜炎、骨关节结核等。这些患者仅略有低热或无发热表现,由于体内有慢性病灶存在,常使舌苔较正常稍厚,或为薄白腻苔。当体内病变又趋活动或急性发作,例如肾盂肾炎又发高热时,舌苔可迅速由白转黄,或转红绛。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口臭的病因比较多,通常与口腔的疾病、胃肠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耳鼻喉方面的问题等有关的。口臭的预防和治疗首要十分注意口腔卫生,每天晨起、睡前和饭后认真地刷牙漱口,必要时,用牙刷或洁净的毛巾轻柔地刷除舌苔。其次,戒烟,戒酒;饮食要相对清淡,避免吃生冷、刺激性、有臭味(如蒜、葱、韭菜、臭豆腐等)及不易消化的、油腻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多喝水,多食蔬菜水果及豆类;生活作息规律,保持心情舒畅;多参加体育锻炼。中医认为,口臭属于胃肠道有“热”,因此主张口臭尽量少吃助热的温里散寒类食物,适量吃一些消热的清热类食物。第三,在治疗上,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口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可引起口臭的疾病,要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由于口臭往往多是由于口腔或消化道感染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所致,所以可以服用替硝唑或甲硝唑(时间不能超过7天,精神病人、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肝功能不全者禁用),这是一种治疗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口臭,可以服用根治幽门螺杆菌的药物。还可以配合用中药佩兰10克,开水沏饮一天1—2次,这比有些口香糖要好使;叩齿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闭唇,轻轻叩齿100-300次,其间可有唾液增多现象,小口缓缓咽下,每日做2-3次,不但治疗口臭,对口腔疾病也有不错的疗效,大家不妨试一试;另外,属于精神因素口臭者,服药无效,需要看心理医生。口臭在中医来说,主要是脾热、胃火、肠燥等,又有虚实之分。因此,口臭如想服中药,一定要找有经验的中医医生开方,不可自己擅自选服中药,因为“清胃火”的中药,十分苦寒,服后极易损伤脾胃,导致口臭未除,脾胃先伤。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