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病毒性脑膜炎症状在家护理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实践及效果--《内蒙古中医药》2015年06期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实践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实践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79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自动出院9例,死亡7例,剩余63例均好转出院。结论: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患者体位、饮食、皮肤、心理及药物指导等护理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R473.5【正文快照】: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侵入蛛网膜下腔而引起软脑膜、蛛网膜进而累及脑实质和脑血管的病变[1]。发病率高、病程长、变化大易反复、病死率也高,晚期病例预后差。及早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挽救生命的关键,也是结脑患者得到治愈的重要前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79例患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乔玉兰;;[J];黑龙江医药;2008年03期
张玉琴;;[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峰;[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杜正新,曹满霞;[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杜正新,刘桂丝;[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年05期
王卓欣;薛植强;蔡思勤;朱新慈;;[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6期
陈胜华;童志礼;;[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李俊莲;;[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杨传群;陈文化;李玉珍;李志礼;吴涛;;[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李广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张宜文;李东方;姜维周;陈艳;忽文俊;;[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6期
钟明;王双喜;王艳;黄召金;;[J];安徽医学;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侯代伦;夏海泓;杨济生;宋强;张旭;;[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宋月红;陈文忠;卢水华;;[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刘崇欢;;[A];2010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丁桂芳;;[A];河南省手术室护理学术会议暨围手术期安全护理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09年
李东岱;李东波;李守信;仝丽芳;;[A];全国脊柱与四肢骨关节结核病诊治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王波;庞敏;田茂彬;;[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5年
曹庆臣;刘伟娟;;[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5年
林存智;朱新红;张海燕;牛娟娟;邹悦;;[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6年
邵明堂;刘文;孔维顺;段修英;;[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6年
荣学东;;[A];结核与肺部疾病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成超;[D];山东大学;2011年
何玲;[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骆旭东;[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江山;[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朱中元;[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4年
罗茂红;[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严非;[D];复旦大学;2007年
彭丽;[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杨春;[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徐颖;[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志东;[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秦丹丹;[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申金贵;[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范远;[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许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王欣;[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吴永英;[D];重庆大学;2011年
石学萍;[D];新疆医科大学;2011年
姜啸风;[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王瑛琨;[D];青岛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金立红,邹少木,王辉彬;[J];临床肺科杂志;2005年06期
章笑萍;[J];齐鲁护理杂志;2005年16期
汪向清;[J];实用全科医学;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尹淑芹;杜玉萍;;[J];吉林医学;2007年03期
朱树花;王翠兰;;[J];泰山医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吴庆国;张凯;;[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7年04期
林琳;高扬;刘国辉;;[J];现代医院;2007年03期
陈雁斌;王成宏;冯丙东;;[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7年01期
邵慧军;;[J];浙江医学;2007年06期
张德和;王舜;彭春仙;姚京忠;;[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08期
苍爱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郑慧;陈民;;[J];齐鲁护理杂志;2007年11期
丁万敬;;[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文丽;;[A];2010年中国防痨协会临床/基础专业学术大会汇编[C];2010年
邱薇;潘雪葵;胡庶明;黄绍梅;;[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常东兵;;[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陈弟莉;陈阳美;;[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常小琳;杨毅宁;戴文;张敏;粟秀初;赵钢;;[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谢本维;汪中涛;孟繁平;;[A];结核病和呼吸疾病诊治进展及治疗中肝损害专题研讨会资料汇编[C];2013年
薛长虎;吴军;洪建华;;[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胡佳;张家堂;郎森阳;蒲传强;;[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胡佳;张家堂;郎森阳;蒲传强;;[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崔玉森;吴平;于燕华;王翠芝;;[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容小翔;[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宁在兰;[N];卫生与生活报;2006年
朱晓京 胡晓震;[N];沈阳日报;2010年
吉林省结核病医院主管护师
于英杰;[N];医药经济报;2010年
李杰 吕音;[N];健康报;2007年
张齐龙;[N];家庭医生报;2008年
东城结核病防治所;[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8年
刘丽;[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李凫坚;[N];家庭医生报;2004年
晓风;[N];大众卫生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沛冬;[D];复旦大学;2012年
魏有东;[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杨笑;[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邹月丽;[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刘菲;[D];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2014年
欧强;[D];复旦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农媛;[D];广西医科大学;2008年
徐成龙;[D];延边大学;2012年
陈弟莉;[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王丽;[D];宁夏医科大学;2009年
朱飞;[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2年
郭芬;[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崔方圆;[D];吉林大学;2015年
王丽豪;[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魏若男;[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丁桂兰;[D];南昌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1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48例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其采用的护理方法,评价护理效果。结果死亡5例,好转出院38例,因药物不良反应或自动放弃治疗5例。结论针对结核性脑膜炎病人的特点,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第二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年,卷(期)
机标分类号
本文读者也读过
互动百科相关词
加载中,请稍候
.客服电话
&&8:00-11:30,13:00-17:00(工作日)您的位置: &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原则及护理
  1.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休息、营养。
  (2) 控制炎症:联合使用易透过血脑屏障的抗结核药。 ① 强化治疗阶段:用 IN H +RFP+PZA+SM,3~4 个月。 ② 巩固治疗阶段:继用 INH+RFP 9 个月,或脑脊液正常后 6 个月,总疗程不少于 18 个月。
  (3) 控制颅内高压:肾上腺皮质激素;20% 甘露醇降颅压;对急性脑积水或慢性脑积水急性发作者,药物降颅压无效,实行侧脑室引流术;患儿晚期可因反复惊厥、呼吸衰竭、循环衰竭而死亡。 控制颅内压、及时止惊、改善呼吸功能、维持正常生命体征。
  2.护理
  (1) 常见护理问题:
  ① 潜在并发症:颅内高压症。 ② 有窒息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呕吐物吸入等有关。 ③ 有受伤的危险:与意识障碍、惊厥有关。 ④ 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意识障碍及长期卧床有关。 ⑤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不足、消耗增多有关。 ⑥ 焦虑:家长担心预后差有关。
  (2) 护理措施:
  ①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惊厥、双侧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应情况等,发现颅内高压或脑疝,及时抢救;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室内安静,护理操作集中进行;遵医嘱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脱水剂、利尿剂和呼吸兴奋剂;对急性脑积水或慢性脑积水急性发作者,药物降颅压无效,做好侧脑室穿刺术前的准备工作。
  ② 有呼吸功能障碍患儿,保持呼吸道通畅,侧卧位,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及呕吐物,防误吸。 必要时吸氧,或进行人工辅助呼吸。
  ③ 保证患儿安全,惊厥时齿间应置牙垫,防舌咬伤或跌伤。
  ④ 皮肤、黏膜的护理:防止褥疮和继发感染。 注意眼、口腔的护理。
  ⑤ 饮食护理:提供足够热量、蛋白质及维生素食物。 少量多餐,耐心喂养。 对昏迷者,可鼻饲和由静脉补液。
  ⑥ 心理护理:结脑病情重、病程长,医护人员对患儿应和蔼可亲,关怀体贴。 及时解除患儿不适,为其提供生活方面的服务;对家长护理人员应予以耐心解释和心理上的支持,使其克服焦虑,配合治疗。
  ⑦ 好转出院,应给予家庭护理指导:A.要有长期治疗准备,坚持全程、合理用药。 B.做好病情及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定期门诊复查。 C.为患儿制定良好的生活制度,保证休息,适当户外活动。 注意饮食,供给充足的营养。 D.避免继续与开放性结核病人接触,以防重复感染。 预防和治疗各种急性传染病。 E.有后遗症的患儿,瘫痪肢体可进行理疗、被动活动等功能锻炼,促使功能恢复,防止肌挛缩。 对失语和智力低下者,进行语言训练和适当教育。
  A1 型题
  以下因素哪项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预后无关(C)
  A.治疗的早晚 B.结核性脑膜炎的病期 C.肺部有无结核病灶 D.年龄大小 E.结核菌对药物的敏感性
初级护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
辅导班特色
2015年护师进修重学班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6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
2015年护师零风险通关班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6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
2015年护师精品协议班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4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
2015年护师系统精讲班
按照考试大纲尽可能多的覆盖各章节考点,课程讲解细致,同时结合实际考试。每节课配套同步练习,2次全真模拟考试,不限次专家答疑。细菌性脑膜炎_百度百科
细菌性脑膜炎
百度百科公开招募三甲医院副高职称医师或医学博士,加入国家卫生计生委“”,撰写医学词条。
细菌性炎是一类严重感染性疾病,病死率和发生率高。在充分考虑病原学特点和抗菌药物、药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有效的抗菌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和减少后遗症的保证。
细菌性脑膜炎疾病概述
细菌性脑膜炎定义
细菌性炎是严重的感染性疾病,成人常见,患者尤多。许多细菌均可引起本病,其中炎球菌所致者最多,依次为、、及其他革兰阳性杆菌、、李司忒苗、等。
细菌性脑膜炎流脑
流行性是由引起的。致病菌由鼻咽部侵入血循环,形成,最后局限于及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主要症状表现有、、、皮肤瘀点及等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
流脑的病情复杂多变,轻重不一,一般可有三种临床表现,即普通型、暴发型及慢性败血症型。普通型占全部病人的90%左右,按其发展过程可分为期、期及炎期三个阶级。炎期病人高热及持续毒血症,全身仍有瘀点、瘀斑,但病症状加重。因颅内压增高而病人欲裂、频繁,血压可增高而脉搏减慢,常有、怕光、狂躁及。1-2天后病人进入谵妄昏迷状态,可出现呼吸或循环衰竭。晚发型炎多见于。
细菌性脑膜炎疾病症状
细菌性脑膜炎--病菌
所谓细菌性炎,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的症状非常轻微,然而细菌性脑膜炎的症状就可能会危及生命。5岁以下的孩子最容易发生此症。它通常都以散发病例出现。
细菌性脑膜炎症状
婴儿早期阶段的症状包括:、发烧、、拒绝饮食、啼哭增加,睡不安稳。 
较大的患儿还可能出现:严重、讨厌强光和巨大声音、肌肉僵硬,特别是。 
各年龄层的病例中,一般是出现初始症状后就会发生进行性,偶尔也可能会出现昏迷或等症状。有些患有炎患儿也可能会出现特殊的皮疹(呈粉红或紫红色、扁平、指压不褪色)。
细菌性脑膜炎注意事项
细菌性脑膜炎
1.新生儿应注意常有或神经系统先天性缺陷。询问儿母有无重症感染、绒毛膜炎、早期、产程过长或产道感染史。注意患儿体温高低,有无吸吮困难、、腹泻、活动减少、哭声尖或不哭、烦躁不安、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困难、阵发性、、、等情况。
2.婴儿和应注意病前数日有无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史,常为急性起病,易激动,突然尖叫,呆视,,,,,精神萎靡,,,谵妄,昏迷。仔细检查有无外耳道溢脓和,皮肤淤点,,心跳快,脉细弱,,呼吸节律不齐,瞳孔大小不等,肝脾肿大,皮肤阳性,膝反射亢进,前囟饱满,角弓反张,刺激征,颅内压增高征;眼底检查有无视乳头、动脉痉挛、出血点等。
3.有以下情况者应考虑有存在脑膜炎呈慢性过程;急性,经积极合理治疗而不降;病情好转后又出现、、、昏迷、等症状;头围增大,前囟持续或反复隆起;有局灶性神经体征。宜作颅骨透照或硬膜下穿刺(如一侧液体&2ml,&40mg,2ml,蛋白&40mg,红细胞&1.0×1012/L,即可确诊)。或行CT、检查。
4.检验计数及积分、皮肤淤点涂片找细菌。,包括压力、常规、生化、细菌培养和涂片染色查病菌,有条件时行常见菌的对流免疫电泳及免疫荧光检查。乳酸盐、及免疫球测定。血清、,及渗透压测定等,并酌情复查。
5.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及中毒性脑病等鉴别。
细菌性脑膜炎治疗方案
细菌性脑膜炎一般处理
细菌性脑膜炎--影像
细菌性炎要求急症处理,诊断和治疗上的任何拖延都将造成永久性的残废和死亡。治疗包括一般支持治疗如保持呼吸道通畅,降温,控制发作,特别注意的是维持的平衡,低钠可加重脑水肿;积极抗增高和抗休克;若出现血管内凝聚现象时应及时给予肝素化治疗等。血化验和培养应即刻采取,随后保留输液通路;应作急症头颅检查,以排除颅内;随后立即行诊断腰穿。适当的,从开始(血培养后)就应立即给予;等待和脑脊液化验结果后在开始抗菌素治疗是不恰当的。
一般治疗安静卧床,注意消毒隔离,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吸痰。抗可用安定0.1-0.2mg/kg静注(每次至多10mg);5-7mg/kg肌注、静注各半量;6mg/kg静注,必要时可重复,尽早改口服;副醛0.3ml/kg灌肠。
细菌性脑膜炎抗菌药物治疗
(1)B型:选用400mg/(kg.d),分6次静注,热退5d后停药,疗程10~14d;或用足疗程后脑脊液中&50×106/L,蛋白&500mg/L,即可停药。50-100mg/(kg.d),分2次静注,疗程7d。
(2)肺炎双球菌:80万-100万U/(kg.d),静滴,150-400mg/(kg.d),或50-60mg/(kg?d),分次静滴,若青霉素过敏,可换头孢匹林80mg/kg,分4次静注,另加椎管内注射5-25mg/d。
(3):。青霉素用于敏感菌株,同时椎管内注射头孢匹林。
(4)病原菌不明:氨苄青霉素,若对可换氯霉素。
(5)脑性低钠血症的治疗如血清钠&120mmol/L,有低血钠症状,可在2-3h内静滴3%12ml/kg,此量约可提高血钠10mmol/L,必要时可于数小时后重复一次。
(6).的处理早期经颅骨透照或CT检查发现有积液,但无颅内压增高症状者,不必穿刺治疗。积液多且有症状可予穿刺,先每日穿刺,每次抽液不超过30mi,以后隔日穿刺直至积液放净为止,多于2周内痊愈,如3-4周仍不减轻,或液量过多,穿刺抽液不能减轻颅内高压症状者,可持续引流,如仍不见效,可考虑手术摘除囊膜。
(7).颅内压增高的处理20%或25%1-2g/kg,于20-30min内快速静液,辅以50%葡萄糖液1/8-12h,可用2-3次,疗程一般2d。或用30%尿素溶液(用10%山梨醇稀释)。维持治疗可用甘油1-2g/kg1/4-6h,口服或鼻饲。
(8).防止椎管阻塞对浓稠或治疗较晚者,可静滴或;或鞘内注射地塞米松1-2mg,可提高疗效。
(9).抗休克有感染性休克者,按处理。有DIC时,按DIC处理。
细菌性脑膜炎护理
按一般护理常规,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2).昏迷、持续或休克患儿,应专人守护。监护呼吸、、、血压及病情变化,大小便次数及出入量。
(3).做好急救准备,发现、昏迷或病情骤变等,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4).饮食应少量多餐,食后少动,避免,若病情许可,可竖直抱起或抬高床头约20min。吞咽困难可用鼻饲。使用磺胺或肾毒性抗生素者,应给予充足的液体。
(5).保持呼吸道通畅,时头侧向一方,及时清除鼻咽部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吸入性。注意口腔护理。
细菌性脑膜炎疾病回顾
细菌性脑膜炎发生改变
细菌性脑膜炎--病菌
由于广泛使用新的疫苗,细菌性炎的病原菌在悄悄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了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发生改变。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内科Swartz博士对90年来细菌性炎的治疗进展作了介绍。
社区获得性细菌性炎的历史无疑是反映抗生素出色效果的一个最好例子。在临床使用特效抗血清以前,各种细菌性炎患者的预后极差。波士顿医院报告,20世纪20年代,该院78例流感嗜血杆菌性炎患儿死亡了77例;同样,未得到治疗的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预后也极差,300例病人全部死亡;20世纪第一个10年内,那些未进行治疗的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病死率为75%-80%。应用治疗细菌性炎
1913年Flexner首次采用鞘内注射抗炎球菌马血清治疗细菌性脑膜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他们将1300例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病人的病死率降至31%。在年期间,Bellevuee医院采用治疗了169例炎球菌性脑膜炎患儿,疗效更好:病死率约为20%。
细菌性脑膜炎治疗进入抗生素时代
20世纪30年代,的问世将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降至5%-15%。到1944年为止,采用磺胺和兔治疗了87例b型流感嗜血杆菌性炎患儿,将病死率降至22%。20世纪60年代初期,氯霉素(加磺胺嘧啶)将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进一步降至5%-10%,使用治疗从此成为了历史。但磺胺对性炎的疗效较差,病死率波动于45%-95%之间。
青霉素治疗性炎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全身和鞘内应用青霉素的病死率为49%。1949年Dowling采用大剂量青霉素(每2小时肌肉注射100万单位)治疗了21例性炎病人,将病死率降至38%,开创了青霉素未经鞘内给药而达到“脑脊膜剂量”的现代疗法新时代。
在过去15年内,社区获得性细菌性炎的治疗方法为静脉注射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和(或)1个第3代头孢菌素。此时,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徘徊于10%左右,流感嗜血杆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已降至5%以下,性脑膜炎的病死率仍保持在20%左右。Beek等(见相关链接)通过大量荷兰病例证实了这一结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死率为7%,性脑膜炎的病死率为30%。
(CSF)内的细菌成分可引起炎性细胞因子释放的现象被揭示后,人们开始开展地塞米松辅助治疗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进行的4项研究证明,地塞米松并不能改变流感嗜血杆菌性炎患儿的病死率,但可降低神经系统的发生率,主要是感觉。2002年荷兰证明,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可使成年病人的发生率从25%降至15%。其中,以性炎的预后最好。
过去20年的另一项重大进展是头颅检查。它可鉴别其他颅内,发现脑和占位性病变。但临床医师常常因等待和的结果延误了抗菌治疗,而降低了检查的应用。Beek等对696例病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前做了CT检查的337例病人中,有2/3的病人在CT检查结果出来前没有进行抗菌治疗。美国对一家城市医院急诊室301例怀疑炎的成年病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某些临床特点(例如以前患的疾病、感觉中枢异常、肢体轻瘫、和视野异常)可导致CT检查结果不正常,而无上述问题的96例病人,至少有97%的CT检查结果正常(仅1例病人有轻度占位表现)。因此,研究者认为,可以根据临床特点确定哪些病人在前不需做检查。
细菌性脑膜炎病原菌发生变化
在过去数十年
内,导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炎的病原菌种群经常在发生改变。如将以后的所有细菌性炎病例考虑在内,20-30年以前的主要病原菌是流感嗜血杆菌(45%),以后相继为肺炎链球菌(18%)和炎奈瑟菌(14%)。由于婴儿接种了B型流感嗜血杆菌-多糖,细菌性炎发病率在10年前发生了显著改变。美国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的年发病人数减少了55%,流感嗜血杆菌性炎的年发病人数减少了94%。结果肺炎链球菌成为细菌性炎的主要病原菌(47%),以后相继为(25%)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8%),这与目前荷兰报告的结果非常相似。另一改变是,由院内感染造成的城市大医院细菌性炎成年病人的比例有所增加,例如美国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数值约为40%。
最后,由于进入了抗生素时代,引起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的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的问题将长期存在。例如,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对磺胺的耐药,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脑膜炎病人分离出的肺炎链球菌菌株对青霉素耐药(中度耐药占21%,高度耐药占14%),因此不得不联合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和万古霉素进行治疗。荷兰Beek等报告的大多数病人开始用了(或青霉素)和(或)第3代头孢菌素;在351例肺炎链球菌分离株中,仅2例对青霉素耐药(中度),所以不必像美国那样治疗一开始就使用。
细菌性脑膜炎21世纪展望
Swarte认为,今
后预防方面的进展要比治疗方面的进展大。例如,2000年初开始应用的7价肺炎链球菌蛋白-多糖似乎可预防的侵袭性感染,并有可能出乎意外地减少老年人的侵袭性感染。开发4价性炎球菌(A/C/Y/W-135),其免疫力可能要比现在应用的多糖疫苗更大,提供的保护时间更长。此外,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性脑膜炎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增加,常见于(但不限于)免疫力下降者,提高食品加工的安全措施可降低其发病率。
细菌性脑膜炎疾病预防
常规可以防止感染流感嗜血杆菌。免疫接种也可以短期预防某类球菌型的炎,并可以在流行脑炎时使用这种免疫针剂。让与患儿亲密接触的服用抗生素,是另一种可以预防细菌性炎扩散的方法。
企业信用信息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结核性脑膜炎的护理措施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病毒性脑膜炎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