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包括方面

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内分泌系统疾病用药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人工内分泌系统新机制及应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博士论文
人工内分泌系统新机制及应用研究
【摘要】:自然计算研究从自然界的信息组织与处理过程中提取出计算方法与模型,用于解决传统计算方法难以解决的计算问题。自然计算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而从人体中提取计算方法则是自然计算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人体内的信息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遗传系统和内分泌系统。这些控制系统体现了高度的智能性和自适应性,蕴含着丰富的有启发性的信息处理机制。
在人体的四个主要控制系统中,内分泌系统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等功能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紧密联系、相互合作,一起维持着机体的内平衡。内分泌系统通过一种称为激素的物质对机体进行调节,激素扩散到全身,对机体进行分布式的调节。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存在紧密的相互联系,它们互相调节互相作用。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细胞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内分泌系统分泌的一些激素可以影响人的情感,从高层对神经网络进行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共同组成一个负反馈调节系统,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内分泌系统内部存在着复杂的反馈调节关系,以保证其对机体的调节处于可控状态。目前,对内分泌系统生理机制的研究还不充分,很多内分泌系统的信息作用机制仍未得到充分理解。由此可见,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蕴含丰富的信息处理机制,可以给自然计算研究带来新的启发,是自然计算的重要研究方向。受内分泌系统启发提出的自然计算模型称为人工内分泌系统。目前,对内分泌系统生理机制的建模已经蓬勃开展,但是该领域的研究仍不充分,应用研究还不够广泛。本文以人工内分泌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目前人工内分泌系统研究的不足之处,努力挖掘出内分泌系统蕴含的信息处理机制,为自然计算研究带来新的启发。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工作:
1.通过研究人体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努力挖掘两者之间的相互调节关系,对现有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改进。
在对机体的调节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关系,两者合作共同对机体进行调节。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细胞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可调节神经元的兴奋性,并可从高层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非常复杂,蕴含丰富的信息处理机制,并体现出一定的自适应、自组织、自学习的特点。因此,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在对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相互作用的生理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利用人工内分泌系统调节人工神经网络的人工神经内分泌模型。相比传统人工神经网络,该模型可以使人工神经网络动态适应环境变化。
2.研究人体内分泌系统在调节机体维持内稳态中的作目,在其作用机制的启发下,提出协助保持控制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的人工内分泌模型。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一起相互合作对机体进行调节,其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维持机体的内平衡。人体的内平衡对机体的正常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条件之一。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一起组成一个负反馈系统,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保持人体内环境的稳态。神经系统也可以从高层感知外界环境变化,调节内分泌系统的活动,维持机体的内平衡。受该机制启发,本文提出了协助保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的入工内分泌控制模型。该模型可以协助保持控制系统的状态处于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状态,从而更好地起到控制作用。
3.研究激素在细胞间扩散的机制,在该机制的启发下,本文提出一种应用于多机器人系统运动控制的模型。
研究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相互调节相互作用的机制是从宏观角度对内分泌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进行研究。而从微观角度研究,内分泌系统对机体的调节是通过激素以分布式的方式进行的。激素由内分泌腺体分泌,经多种传播方式扩散到机体各处,对机体进行分布式的调节。激素在机体中的传播受激素的浓度、种类等多种因素影响。由于激素传播过程固有的分布性,研究该过程中的信息传递与控制机制,可以给多机器人系统等分布式系统带来新的启发。基于激素在细胞间传递的生理机制,本文提出了应用于多机器人系统运动控制的分布式人工内分泌模型。相比传统类似模型,该模型具有计算量较少、通用性强等优点。
4.在激素传播与作用机制的启发下,研究应用于多机器人系统协同定位问题中的新算法。
激素由内分泌细胞分泌后,扩散到全身,对机体进行分布式的调节,其调节过程带有固有的分布式特性。激素的传播过程和作用方式具有很多经典分布式系统信息传播方式不具有的独特特点,但内分泌系统仍可通过激素对机体进行高效的调节。激素的这些传播特性值得深入研究,以给传统分布式系统中的信息传播方式带来新的启发。在激素的生理特性的启发下,本文提出了应用于多机器人系统协同定位问题的人工内分泌模型。相比于传统协同定位算法,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多机器人系统协同定位的准确性。
本文在对内分泌系统生理机制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内分泌系统的不同部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建模。基于内分泌系统不同部分蕴含的有启发性的信息处理机制,本文对传统自然计算模型进行了改进或提出了新的自然计算模型。本文对提出的自然计算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实了本文提出的自然计算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2【分类号】:TP18【目录】:
摘要5-8ABSTRACT8-14第一章 绪论14-38 1.1 自然计算简介14-21
1.1.1 自然计算概念14-15
1.1.2 自然计算的发展历史15-17
1.1.3 人工神经网络17-19
1.1.4 遗传算法19-20
1.1.5 人工免疫算法20-21
1.1.6 人工内分泌系统21 1.2 人工内分泌系统研究简介21-34
1.2.1 人工内分泌系统概念21-26
1.2.2 与人工神经网络结合的人工内分泌模型26-28
1.2.3 人工内分泌系统保持控制系统处于稳定状态28-29
1.2.4 人工内分泌系统与情感系统的相互作用29-30
1.2.5 应用于分布式系统的人工激素模型30-33
1.2.6 人工内分泌系统研究小结33-34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34-36 1.4 本文内容安排36 1.5 本章小结36-38第二章 人体内分泌系统简介38-52 2.1 内分泌系统概念38-40
2.1.1 内分泌系统基本概念38-39
2.1.2 内分泌系统功能39
2.1.3 内分泌系统研究历史39-40
2.1.4 内分泌系统研究现状40 2.2 内分泌系统结构40-42 2.3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关系42-44 2.4 激素的生理机制44-51
2.4.1 激素的分类44-46
2.4.2 激素的传播方式46-47
2.4.3 激素的调节特点47-50
2.4.4 激素作用的生理机制50-51 2.5 本章小结51-52第三章 基于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52-70 3.1 TAES模型52-58
3.1.1 人工神经内分泌系统模型相关工作简介52-56
3.1.2 TAES模型算法56-58 3.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简介58-64
3.2.1 机器人系统简介58-61
3.2.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61-64 3.3 实验64-67
3.3.1 实验设置64-65
3.3.2 实验结果及分析65-67 3.4 本章小结67-70第四章 基于内分泌系统维持机体内平衡机制的研究70-86 4.1 EMNCS模型70-74
4.1.1 人体内平衡简介70-71
4.1.2 EMNCS模型框架71-73
4.1.3 EMNRCS模型算法73-74 4.2 实验74-84
4.2.1 实验简介74-79
4.2.2 实验结果及分析79-84 4.3 本章小结84-86第五章 受激素生理机制启发的分布式控制模型86-102 5.1 多机器人系统研究简介86-89
5.1.1 多机器人系统简介86-87
5.1.2 多机器人系统相关工作简介87-89 5.2 DHMRCS模型89-95
5.2.1 人工激素模型相关工作简介89-92
5.2.2 DHMRCS模型算法92-95
5.2.3 DHMRCS模型算法复杂度分析95 5.3 实验95-100
5.3.1 实验简介96
5.3.2 实验结果96-99
5.3.3 实验分析99-100 5.4 本章小结100-102第六章 受激素启发的协同定位控制模型102-114 6.1 协同定位问题简介102-104 6.2 DHFS模型104-109
6.2.1 激素的传播与作用特点104-106
6.2.2 DHFS 模型106-109 6.3 实验109-113
6.3.1 实验简介109-111
6.3.2 实验结果及分析111-113 6.4 本章小结113-114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114-118 7.1 全文总结114 7.2 本文创新点114-115 7.3 下一步的研究方向115-116 7.4 结束语116-118参考文献118-130致谢130-132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13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泽明;罗文坚;王煦法;;[J];电子学报;2006年09期
龚守良;;[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郭崇滨;郝矿荣;丁永生;;[J];机电工程;2010年07期
邹锋;陈得宝;;[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04期
鲍欣龙;马建辉;罗文坚;曹先彬;王煦法;;[J];计算机科学;2005年01期
张向锋;任立红;丁永生;;[J];计算机科学;2007年07期
刘宝;丁永生;王君红;;[J];计算机仿真;2008年01期
孙宏彬;丁永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8年04期
董大源;李霞;王煦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2期
陈瑞祥;任立红;丁永生;;[J];制造业自动化;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聪颖;[D];浙江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吴大宏,赵人达;[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2年03期
冯清海;袁万城;樊启武;;[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4期
张安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程家兴,陈万里;[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李峻;孙世群;;[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张艳;张海军;;[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蒋中;[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阮怀忠,张建中;[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陈杰,周冬华;[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方潜生;[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益;方潜生;汪力君;;[A];2005年“数字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胡杨林;蒋洁琼;王明煌;曾勤;邱岳峰;邹俊;陈红丽;FDS;[A];安徽新能源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王国庆;李国福;李旭渊;;[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孙燕;孙峥;黄鹍;;[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孙燕;孙峥;;[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郭玉堂;刘路路;;[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刘向;邹逢兴;张湘平;高政;;[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龚涛;杜常兴;;[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A卷[C];2011年
杜健;费保俊;刘颖;潘高田;姚国政;;[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汪民乐;高晓光;;[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时长江;[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韩艳玲;[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彭北青;[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黄林峰;[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刘飞;[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陈宇;[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郑罡;[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车勇;[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李正军;[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殷源;[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赫英毅;[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万成;[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李坤;[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吴香庭;[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王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纪二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施晓坤;[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滕景忠;[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秦丰林;[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范不井;[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鲍庆勇;李舜酩;沈峘;门秀花;;[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9年09期
刘宝;张中炜;丁永生;;[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1期
胡格,穆祥,段慧琴,杨佐君,高立云;[J];动物医学进展;2003年01期
张四海,曹先彬,王煦法;[J];电子学报;2002年12期
郑向阳,熊蓉,顾大强;[J];机电工程;2003年05期
曹双贵;田锦明;;[J];机电工程;2009年12期
毛莺池;刘明;陈力军;陈道蓄;谢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6年02期
李磊,叶涛,谭民,陈细军;[J];机器人;2002年05期
朱庆保,张玉兰;[J];机器人;2005年02期
梁意文,张双;[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励华;张国良;曾静;宋海涛;;[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23期
高为炳;;[J];控制与决策;1992年03期
曹洁;白俊利;;[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0年03期
李响;王越超;;[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36期
黎萍;杨宜民;练家乐;;[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02期
唐建中;杨公仆;阳含和;;[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88年06期
林怡青,郑时雄;[J];机器人;2000年05期
钱徽,吴春明,朱淼良;[J];电子学报;2005年11期
孙鹏;陈小平;;[J];计算机仿真;2006年04期
赵欣;;[J];装备制造技术;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瑞强;霍伟;;[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王明辉;王楠;李斌;;[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唐矫燕;赵群飞;黄杰;杨汝清;;[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张国伟;李斌;龚海里;王聪;郑怀兵;;[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A];第七届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康惠春;王建军;马春庆;王卫星;贾天义;闫立峰;尹德秀;范巧变;谷书伟;杨文娟;杨大芳;;[A];第十五届全国涂料与涂装技术信息交流会暨商用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涂装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田冬英;王明辉;李斌;;[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十三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殷波;孟庆春;庄晓东;;[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屈菊红;李小坚;;[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丁金婷;朱丹奇;;[A];第九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教授 张国喜;[N];家庭医生报;2009年
李星;[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本报记者 张奇锋;[N];广东科技报;2011年
王金元;[N];北京科技报;2005年
;[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宇光;[N];大众卫生报;2008年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王萍;[N];保健时报;2007年
杨保国;[N];大众科技报;2007年
大契;[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河北省畜牧站
王银钱 易县职业技术中学
河北省石家庄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孟祥勤;[N];河北科技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林广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Dioubate Mamady I;[D];中南大学;2009年
刘亚波;[D];浙江大学;2011年
张典;[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孙太任;[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张纪周;[D];吉林大学;2006年
雷艳敏;[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李淑雯;[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高妍南;[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由光鑫;[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旭;[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雷扬;[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邹治辉;[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王坤;[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王铭;[D];浙江工业大学;2013年
刘敏;[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徐磊;[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梁文君;[D];浙江大学;2010年
董健;[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胡振邦;[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高中生物教案 |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生物《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教案
&&& 一、人体内分泌系统
&&& 1.组成
&&& (1)内分泌腺: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性腺。
&&& (2)组织:胃、肠中的内分泌细胞、胰岛。
&&& 2.作用物质
&&& 激素:一定的刺激作用于(神经或体液刺激)内分泌腺或细胞,分泌某种特定的物质,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特定器官,调节它们的活动。这些物质叫激素。
&&& 二、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传送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传递信号 电信号和信号 信号
&& 思考:小兔性腺发育成熟后,我们会发现雄兔追雌兔,这是一种求偶的性行为。这属于什么调节?
&&& 提示:属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相互作用的结果。性腺发育成熟后会产生性激素,性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然后产生性行为。
&&& 三、人体的内分泌腺系统及各激素的功能
&&& 1.下丘脑
&&& (1)激素: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
&&& (2)作用:通过控制垂体激素的分泌来影响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 2.垂体
&&& (1)神经垂体
&&& ①激素:分泌抗利尿激素、催产素。
&&& ②作用:抗利尿激素主要是调节人体内的水平衡,促进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催产素促进子宫的收缩。
&&& (2)腺垂体
&&& ①激素: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催乳素、生长激素等。
&&& ②作用:促进靶腺体的形态发育和维持其正常的功能。
&&& 3.甲状腺
&&& (1)激素:能分泌甲状腺激素。
&&& (2)作用:促进物质与能量代谢,促进生长发育;促进骨骼成熟;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 4.胰岛
&&& (1)激素:胰岛&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等。
&&& (2)作用:①胰岛素是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摄取、贮存和利用葡萄糖;胰岛素还抑制氨基酸转化成葡萄糖。
&&& ②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的分解,使血糖升高;促进脂肪分解,增加心肌收缩力。
&&& 5.肾上腺
&&& (1)肾上腺髓质
&&& ①激素:能分泌肾上腺素等。
&&& ②肾上腺素作用:引起皮肤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加速肝和肌肉中糖元的分解,升高血糖,还能提高血液中乳酸含量;提高能量代谢率。
&&& (2)肾上腺皮质
&&& ①激素:分泌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
&&& ②作用: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是调节体内的电解质和水分。糖皮质激素促进肝细胞将氨基酸转变为糖元;以增加肝糖元,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维持体内糖代谢的正常进行;促进脂肪的分解代谢;使机体对有害刺激的耐受力增加;调节体内电解质和水分,以维持其稳定。
&&& 思考:一女生,平时走路小心翼翼,在上学的路上突然遇到一只恶狗,情急之下,拼命奔跑,遇2米高的墙,竟然一步跨过去,事后测其血液,发现肾上腺素的含量大量增加,所以人们称肾上腺素是&狗急跳墙素&也称作应急激素。以上生理反应属于什么调节?应急激素是由什么腺体分泌的?
&&& 提示:神经体液调节。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分泌的。
&&& 6.性腺
&&& (1)睾丸能分泌雄性激素。主要成分是睾酮。作用是促进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 (2)卵巢能分泌雌性激素和孕激素等。雌激素能促进卵子和卵泡的生长,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孕激素抑制子宫的运动,并刺激乳房准备哺乳。
&&& 四、激素调节
&&& 1.血糖平衡的调节
&&& (1)血糖平衡:通过调节血糖来源和去路使血糖维持0.8~12. g/L。
&&& (2)血糖调节
&&& 调节激素: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可升高血糖浓度,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胰高血糖素。
&&& (3)具体调节过程可概括如下:
&&& ①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岛素血糖含量降低。
&&& ②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细胞活动加强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脏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含量升高。
&&& (4)对血糖调节起重要作用的两种激素是胰岛&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它们通过拮抗作用实现对血糖的精确调节。
&&& 2.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
&&& 3.体内水分和钾、钠离子浓度的激素调节
&&& (1)水分调节:依靠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调节。抗利尿激素增强肾对水分的吸收。
&&& (2)钾、钠离子浓度的调节:依靠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盐皮质激素调节。盐皮质激素能够促进肾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对钾离子的排泄。
&&& 探究一:如何理解血糖平衡的调节
&&& 1.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 (1)胰岛素的作用
&&& 增加血糖的去向和抑制血糖的来源。
&&& ①增加去向方面,是促进糖的氧化分解、转变为脂肪、合成糖元,但这些作用首先依靠胰岛素的这样一个作用: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则血糖不能进入细胞,也就不能转变为脂肪了。
&&& ②抑制血糖来源方面,是抑制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就会有这样一个现象:若胰岛素减少,肝糖元分解增加,非糖物质转化为糖也会增加。
&&& (2)胰岛素分泌的调节
&&& 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分泌调节有三个方面:
&&& ①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
&&& ②受胰高血糖素的影响,胰高血糖素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又可通过提高血糖浓度而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
&&& ③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 2.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其分泌的调节
&&& (1)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 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元的分解而升高血糖,胰高血糖素还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而升高血糖。
&&& (2)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
&&& 胰高血糖素分泌的调节也有三个方面:
&&& ①最重要的因素是血糖浓度。
&&& ②受胰岛素的影响,胰岛素可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抑制其分泌,也可通过降低血糖浓度而间接地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 ③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或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素三者之间的作用
&&& (1)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使肝糖元分解,是协同作用。
&&& (2)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胰高血糖素能使血糖浓度升高,两者是拮抗作用。
&&& 探究二:理解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 调节方式:反馈调节(如下图)
&&& 人和动物体内的激素分泌是不断地进行反馈调节的。当一种激素分泌后,作用于靶细胞而引起特异的生理效应,与此同时,血液内该激素的含量又反馈控制着这种激素的分泌。如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时,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抑制下丘脑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垂体中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进而使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下降,这就是一种反馈调节。
&&& 探究三: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
&&& 【例题1】2008海南卷,5& 青蛙垂体提取液中有促进雌蛙排卵的激素,该激素作用的器官是(&&& )
&&& A.甲状腺&&& B.胰腺&&& C.卵巢&&& D.肾上腺
&&& 解析:垂体能够分泌促性腺激素,以促进性激素分泌,雌性激素可促进雌性动物卵巢成熟并维持正常的生殖功能。
&&& 答案:C
&&& 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促进性腺的发育和性细胞的生成。
&&& 【例题2】2008北京卷,1& 下列有关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糖类可由某些氨基酸经脱氨基后转化产生
&&& B.糖类在供应过量的情况下可转化成为脂质
&&& C.肌糖元可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
&&& D.肝糖元分解代谢出现障碍可导致低血糖
&&& 解析: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为葡萄糖,只能经过糖酵解生成乳酸,通过血液循环的运输再在肝脏中将乳酸转化为葡萄糖等,间接地来维持血糖的浓度。
&&& 答案:C
&&& 血糖来源主要是食物的消化吸收,其次还有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脂肪、氨基酸)转化。血糖的去向主要是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其次还有合成糖元(肝糖元、肌糖元)、转化为非糖物质(脂肪、非必需氨基酸)。
&&& 【例题3】2008上海卷,4& 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 解析:由同一器官分泌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 答案:A
&&& 激素调节中具有拮抗作用的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 【例题4】2007全国卷Ⅱ,1&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这一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
&&& A.甲状腺激素&&& B.雌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促性腺激素
&&& 解析:题中选项给出的四种激素,只有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是由垂体细胞所分泌的,其中促甲状腺激素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与性腺无关;而促性腺激素则是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并能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
&&& 答案:D
&& 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促进性腺的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促进生殖细胞的生成。
&&& 【例题5】遭遇海难而漂浮在海上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 C.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 解析:海水中盐的浓度较高,故当遇难者漂浮在海面上,因缺乏淡水而饮用海水,则必会导致组织液的渗透压升高,因此,又会引起血浆水分大量流向组织间隙而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后,作用于下丘脑,由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随之增加,故选A。
&&& 答案:A
&&& 考查水平衡的调节。①细胞外液浓度升高,其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②抗利尿激素分泌(下丘脑)、释放(垂体后叶)增加,进行体液调节,大脑皮层参与神经调节。③调节的结果是细胞外液的渗透压趋于正常。④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情况和升高时相反,但调节结果也是使之趋于正常。
&&&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从而产生渴觉
&&& B.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其功能是促进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 C.核糖体上进行的化学反应能产生水
&&& D.衰老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下降,细胞代谢速度减慢
&&& 解析:考查水平衡调节过程、能产生水的代谢过程和水含量与细胞代谢强度的关系。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并由垂体后叶释放,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高等动物体内能产生水的代谢途径有两类: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和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的反应,如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发生在核糖体上)、葡萄糖合成糖元、核苷酸合成核酸等。
&&& 答案:B
&&& 2.游泳时在水中憋一会儿气后会引起大口喘气,其原因是(&&& )
&&& A.呼吸肌运动过于激烈,使呼吸中枢兴奋&&& B.体内过量的二氧化碳使呼吸中枢兴奋
&&& C.体内缺氧使呼吸中枢兴奋&&&&&&&&&&&&&&& D.体内过量的二氧化碳抑制呼吸中枢
&&& 解析:游泳时憋一会儿气,使血液中CO2增多,刺激脑干呼吸中枢兴奋,引起呼吸反射,呼吸加快。
&&& 答案:B
&&& 3.吃糖1 h后,与开始时相比,在下图血管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物质是(&&& )
&&& A. a血管的胰蛋白酶&&& B. a血管的胰淀粉酶
&&& C. b血管的胰岛素&&&&& D. b血管的胰高血糖素
&&& 解析:吃糖1 h后,血糖明显上升,胰岛素增多。
&&& 答案:C
&&& 4如下图为某种营养物质在人血液中含量的变化曲线,对该图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曲线反映的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
&&& B.AB段胰岛素分泌量逐渐增加
&&& C.血糖的氧化分解等,使BC段下降
&&& D.CD段逐渐上升是由于肝糖元和肌糖元的分解补充
&&& 解析:血糖浓度降低,肝糖元分解补充血糖的不足,使血糖保持平衡。肌糖元只供骨骼肌收缩利用,不分解进入血液。
&&& 答案:D
&&& 5.合成分泌胰岛素的最适宜刺激是(&&& )
&&& A.消化道中糖类物质增多&&& B.血糖浓度升高
&&& C.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D.植物性神经的活动
&&& 解析:合成分泌胰岛素的刺激最重要的是血糖浓度的升高,胰高血糖素的升高也能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下丘脑又可间接地通过副交感神经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这些都是由于血糖浓度升高引起的。
&&& 答案:B
更多与文本相关内容,请查看 【
】 栏目    
------分隔线----------------------------
------分隔线----------------------------
相关阅读:
各年级视频辅导入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分泌系统包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