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心悸症状,还有偷停症状

-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心“偷停”:药物不奏效可考虑射频消融术
来源: 广州日报作者:
●对于频频出现心悸、心慌等明显早搏症状,或心脏伴有器质性病变者,应尽早找出病因,及时对症治疗 但对于频频出现心悸、心慌等明显早搏症状,或心脏伴有器质性病变者,则应尽早找出病因,及时对症治疗。
心“偷停”:药物不奏效可考虑射频消融术
(Gettyimages供图)
  ●对于频频出现心悸、心慌等明显早搏症状,或心脏伴有器质性病变者,应尽早找出病因,及时对症治疗
  ●射频消融术是根治早搏的较有效手段,其安全性和成功率很高
  医学指导/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中心主任杨平珍主任医师
  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但出现早搏的人不一定非有心脏器质性病变,它可发生于正常人身上。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出现早搏,有些人并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但早搏更常发生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身上。
  临床上,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早搏无需特殊治疗。但对于频频出现心悸、心慌等明显早搏症状,或心脏伴有器质性病变者,则应尽早找出病因,及时对症治疗。
  文/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胡琼珍
  病例:
  心“偷停”十多年,射频消融除病灶
  今年65岁的林伯自2001年体检发现心脏早搏后,开始出现心悸、心慌等症状。
  “听人家说这就是所谓的心脏‘偷停’,除了生理上的不适之外,我心理上也非常紧张。”林伯告诉记者,十多年来,他不断寻医问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吃了又停、停了又吃,但始终无法根治心脏“偷停”所带来的不适。而对于药物治疗,广州多家大医院的不同医生还各有说法,有的医生告诉他:出现症状时药物不能停;也有医生提醒他:药物根本无法根治,倒不如放松心情随它去。
  “但早搏引起的不适症状仍在,而且越来越明显,我无法‘随它去’,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林伯到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中心求医,医生建议他接受心脏射频消融手术。不过,一听说要做手术,林伯马上心生抵触。一来担心上了年纪手术风险大,二来不确定手术到底能否“刀到病除”、会否有副作用?但病情反复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加重,犹豫再三,林伯最后还是接受了医生的建议,接受了射频消融手术。让他庆幸的是,术后病灶消除了,困扰了他十多年的早搏症状终于消失了。
  解读:
  早搏严重程度与位置频率相关
  “当时我还没退休,才50多岁,平时身体也还行,怎么就突然出现心脏‘偷停’了呢?我至今还很纳闷。”讲起自己的病史,林伯一直很困惑。
  “所谓的心脏‘偷停’,其实在临床上很常见。”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心律失常中心主任杨平珍主任医师解释说,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在不同的人身上,这种现象可能是偶发的,也可能是频发的,可不规则或规则地在每一个或每数个正常的心脏搏动之后发生。“出现早搏的人不一定非有心脏器质性病变,它可发生于正常人身上,但更常发生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身上。”杨平珍指出,中老年人的早搏,多数跟心脏功能的老化、心肌缺血有关系,不少人本身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器质性病变、潜在的心血管意外的风险相对也更大一些。
  如何判断早搏的严重程度?杨平珍分析说,这跟早搏出现的位置、频率以及患者的相关症状有关。出现在心室位置的早搏,次数越多,猝死风险一般越大;而出现在心房位置的早搏,猝死的风险相对心室位置的低一些。另外,从频率来看,一天过万次的早搏,会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功能,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早搏次数少也不见得就风险低,即使一天只出现一两百次的早搏,但如果偶尔有昏倒的现象,也要及早治疗,以免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
  建议:
  反复心悸心慌,及早查找原因
  “临床上,大多数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早搏无需特殊治疗。”杨平珍说,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出现过早搏,有些人并没有出现明显症状。但若出现有心悸、心慌或心跳暂停感,如果查无器质性心脏病变,可密切观察,判断是否因情绪波动过大或是运动等其他因素所引发,及早查明原因以解除顾虑。
  但对于频频出现心悸、心慌等明显早搏症状,或心脏伴有器质性病变者,则应尽早找出病因,及时对症治疗。比如有些患者心肌有不同程度的局部病变,这种病变可能是过往感冒病毒或其他病原体侵犯心肌留下的,虽然相对而言只是小病灶,但已成为频频引发早搏的起搏点,就应找专科医院评估风险,必要者应及时进行治疗。
  治疗:
  射频消融术安全性高,成功率达95%
  “而在治疗上,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只是帮助控制早搏症状,并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杨平珍指出,一些早搏症状明显的患者通过服用抗心率失常的药物可能好转,必须提醒的是此类药物服用不当或长期使用副作用不容忽视。杨平珍解释说,这类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也可能诱发新的心律失常,所以一定要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在服药期间密切留意是否存在不良反应以便及时干预。
  而对于服用药物控制效果不理想、早搏频发无法耐受的患者,可接受射频消融术去除病灶。
  “其实,药物无法控制的早搏,尽早手术不但可改善生活质量,还可降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杨平珍介绍说,射频消融术是根治早搏的较有效手段,但很多病人对手术有抵触心理,长期吃抗心律失常药物不适症状仍无法消除,直至引起甲亢等其他副作用,迫不得已才考虑手术,林伯就是典型案例,主要是患者对这类手术的安全性和效果不够了解。杨平珍指出,目前正规大医院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搏的成功率已高达95%以上,特别是由有专业资质的医生操作,其安全性和成功率是很高的。
  调理:
  饮食作息规律,保持情绪稳定
  出现明显早搏症状的人群日常该如何自我保健?杨平珍认为调整好饮食作息、保持稳定的情绪是“基本功”。
  饮食:少吃刺激性食物。有明显早搏症状的人群一日三餐不宜吃得过饱,日常饮食宜清淡,少吃太辛辣或酸的食物,戒烟酒,少喝咖啡、浓茶,以免因太刺激而增加心肌兴奋的风险,进一步诱发或加剧早搏症状。
  作息:晚上早睡不熬夜。足够的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的基本保障。建议出现明显早搏症状者在秋冬季节的晚上应早睡,不熬夜。如果失眠,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物助眠,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情绪:太过兴奋或是悲伤、情绪波动太大是心脏早搏的诱发因素之一。因此宜开阔心胸,日常尽量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特别是已出现较明显早搏症状的患者,要消除思想上的顾虑和紧张的心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编辑: 许志强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活动】你"盖楼",我送小米盒子
新闻关键词
今年是我省实施法治惠民实施工程项目的第四年,省直有关单位组织开展法治惠民实事工程项目11项,各地级以上市组织开展法治惠民实事工程项目23项。按照《广东省2014年依法治省工作要点》部署,为配合2014年法治惠民实事工程项目的绩效评估工作,全面了解法治惠民实事工程项目的推进情况,倾听各届群众意见,特在法治广东网开展网评活动。欢迎参与!
活动时间:日至日我今年40岁心脏偷停有什么症状
健康咨询描述:
我今年40岁心脏偷停有什么症状
感谢医生为我快速解答——该
附件:点击查看大图
时间: 19:35:28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3277称赞:19
病情分析:这种病情属于早搏现象。患有心脏病的人,经常有心脏&停跳感&,并有惊慌、憋闷、乏力等症状,尤其是年轻、精神紧张的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的反应更为严重:焦虑不安,出虚汗,有的好象心脏向下坠或翻出来一样,医学上称为心脏的&过早搏动&,又叫&早搏&或&早期收缩&。它分为室性、房性、和结性,以室性早搏最为常见。指导意见:出现过早搏动的原因:心脏病引起的居多。如冠心病、心肌病、肺心病等。药物作用而出现的早搏,如:洋地黄类药物、奎尼丁、麻黄素等。&功能性早搏&患者平素是完全健康的,在体检方面没有其它任何异常的发现。这类患者往往在休息后,尤其在晚饭后、就寝前的消闲时间里发生。过度的饮酒、喝浓茶、吸烟、精神紧张、情绪激动都能出现早搏。对那些生理改变与心脏病无关的患者,过早搏动发生后,不要过度紧张,要积极地采取一些措施。有时只要精神镇定下来,早搏就可以减少或消失。对心脏病的患者,就要及时确诊治疗,及时消除病因,控制住早搏。因为有较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出现早搏的突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6倍,故不可忽视。另外,无心脏病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喝酒、吸烟、喝浓茶等,要保证休息,做到劳逸结合。
帮助网友:8256称赞:226
病情分析:你好,心脏窦停不严重可以没有不适的,窦停时间过长会有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不适。指导意见:有不适及时的检查治疗,避免加强,多休息,避免劳累,祝你健康!
帮助网友:8464称赞:69
病情分析:心脏偷停就是心脏早搏,分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指导意见:心脏偷停不是单一的病名,而是多伴发于一些心脏病。不过,一些早搏与心脏病并不关联,如果这样不要紧张,只要精神镇定下来,早搏就可以减少或消失。对心脏病的患者,就要及时确诊治疗,及时消除病因,控制住早搏。
百度智能推荐
挂号科室心血管内科
常见症状、心音异常、心前区重压感、、、频发
并发疾病、昏厥、、、、、
常用药物、、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浏览:131·
浏览:86·
浏览:92·
浏览:116·
参考价:10
参考价:10
参考价:10
参考价:10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对心室...
参考价格:¥10
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对心室...
参考价格:¥10
疾病问题推荐
亲:您现在哪里不舒服?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胎停孕的症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